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我是一名高三女生,我很喜歡中醫,想學中醫學或者中西醫臨床醫學,但就業會很難,我該堅持夢想嗎?

健康生活之箴言說: 看到下一代喜歡學中醫甚是欣慰,只有我們的國粹傳承後繼有人了,中醫的發展才能生生不息、代代相…

健康生活之箴言說:

看到下一代喜歡學中醫甚是欣慰,只有我們的國粹傳承後繼有人了,中醫的發展才能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希望學中醫的莘莘學子越多越好!

學好中醫並不容易

學中醫面臨兩方面壓力:

1學業壓力

中醫學基礎及臨床知識可以用「浩瀚」來形容,再加上巨量的西醫知識,想成為一名合格的中醫臨床醫生,你要付出的艱辛可能遠遠超出你的想像。如果沒有堅韌不拔、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堅定走中醫治病救人道路的決心,很難堅持到最後。因為,中醫藥大學8-11年的基礎及臨床學習,對一個優秀的中醫師來講,只能算是入門或開始,真正能夠成才獨擋一面,要比西醫多付出10年的時間。也就是說中醫成才更難,困難更多!

2經濟壓力

在漫長的學習期間(至少8-11年), 醫學生家庭面臨的經濟壓力是挺大的,這個不論中醫、西醫。所以學醫對家庭的經濟條件有一定要求,另外對個人的婚姻(特別是女性)有影響。

畢業後,中醫比西醫經濟差距很大

首先,由於中醫院數量有限,特別是好的三甲醫院,就業時面臨著非常激烈的競爭。如果理論及臨床能力不足夠優秀,就很難通過招聘進入理想的醫院,進而直接影響以後的事業發展和經濟收入。當然,中醫是否成名成才,主要靠自身一輩子不懈的努力。平臺很重要,但不是決定性,這正是中醫和西醫的不同之處,也是中醫優勢。

其次,中醫院經濟收入與西醫院不能相比,普通醫生收入比西醫也要少很多。中醫的收入可能是醫療行業中收入最低的,除非你有過人的治病經驗和能力。所以,如果你想在年輕時就有高收入,就不要選擇學中醫。

總之,學中醫不是一陣子的事,而是一輩子的事業,前途遠大、道路艱辛。如果你願意為之奮鬥,而且樂在其中,請選擇它。否則,還是慎重考慮一下吧。

同濟中醫王定坤說:

親愛的同學,有夢想需要智慧,敢於實現夢想需要勇氣!我很高興看到你有學習中醫的想法,中醫確實博大精深,當你確定喜歡並且深入去研究它時,你就會發現中醫的美妙和魅力。我作為一個學習中醫的過來人,一步步走過來,為自己的所學創造的價值而自豪!道家講「無為而不不為」,當我們放下過多的功利之心,潛心鑽研中醫之道,在治病救人的過程中發揮所學的價值,就會收穫許多不曾想過的結果。很多人也問過我這個問題,中醫不好找工作怎麼辦?全國這個多中醫院,只要你學的足夠好,你足夠優秀,何愁沒有你的下家?在追夢的路上,跟些心走,就會收穫成功。

醫學科普劉醫生說:

我是醫學科普劉醫生,傳播醫學知識,讓每個人都成為自己的醫生!

好在你高考之前就知道了中醫中西醫專業畢業的學生不好找工作,劉醫生在10多年前就是報考了「中西醫臨床醫學」,覺得在一個省會的學校讀書,又學中醫又學西醫,簡直太厲害了,如果你真的這麼想就入坑了。

中醫專業畢業找工作難

縱觀我國醫院院校或者醫院的排名,你會發現排在前列的都是西醫院校或者西醫院,而這些醫院只有少部分中醫科室才會招收中醫或者中西醫的畢業生。而令我們費解的是,即便是中醫院也喜歡招收臨床醫學畢業的學生。而目前很多社區招聘也是首選西醫院校畢業的學生,招收中醫畢業生的名額屈指可數。

而現在我們醫學教育的培養越來越嚴格,記得之前護理、藥學、檢驗的還可以報考臨床醫學的研究生,而如今呢,即使是中醫臨床、中西醫臨床也不能跨考臨床醫學的研究生了,更別說其他專業的了。所以如果你真的想好走中醫這條路,可能就得一直堅持走下去了。

況且我發現醫學這個專業性比較強的專業,真不太好轉行,身邊的同學們基本上大多數從事了醫學或者醫學相關專業。

醫學的幾個特點

一、學制長

眾所周知,現在醫學專業不同於其他專業,本科普遍是五年制,而從2014年之後的畢業生,還要參加為期3年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如果想去省市級大醫院還要考研考博。試想18歲上大學,本科畢業23歲,再規培、考研、考博,等畢業了基本上30歲左右了,而立的年紀基本上在物質方面一無所有。

二、學習苦

很多人以為經過了高中煉獄般的學習後,上了大學就輕鬆了,這可能對於大部分專業來說確實如此,但對於醫學生來說,這只是高中的延續,「只要學了醫,天天似高考」,作為過來人,覺得這句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工作累

如果你熬過了學習的階段,步入工作崗位後,「白+黑,5+2」的工作模式還是很酸爽的,3~5天一個24小時,如果碰到了手術,下夜班也別想回家,還有夜間急診,搶救病人,經常面臨生死,每一項都夠累人的了。

要不要堅持學醫的夢想

裘法祖院士曾說過,「德不近佛者不可為醫,才不近仙者不可為醫」,雖然很多醫者達不到裘老先生的那種高度,但是也為我們指明了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的方向。

一、醫德和才幹

這兩者是作為醫者不可或缺的品德,作為一個治病救人的神聖職業,一切要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

二、堅持學習,吃苦耐勞

醫學是一個發展日新月異的學科,只有跟得上時代,多學習,多研究才能不斷進步。我們醫生不僅要會看病,還要學會總結經驗,努力鑽研,爭取將來有更多的疾病能夠被我們治療。

學醫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如果你能夠克服困難,致力於這個「健康所系,性命相託」職業並決定為之奮鬥終身,我希望你能夠堅持自己的夢想,相信你也能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

相由心生8080說:

看了之前不少回答都出自熱忱之心,也是現實之感。先不說學什麼,如果沒有興趣或者真心喜歡,可能都做不長,只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這是其一。第二,現在的醫療市場,其實是西醫主導,很多二本院校西醫本科生都比中醫研究生好就業,至少在公立醫院是這樣。如果不是碩士畢業,進公立三甲醫院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有的可能博士或其他條件,當然,家庭背景足夠深厚也可以爭取)。至於自創中醫診所,如果經驗不夠,還不會營銷,基本不會激起多大浪花。第三,說專業,不管男女,建議中醫學或針灸相關專業,首先,這兩個專業比較純,根紅苗正,如果是學校的優勢專業就更好了(比如天中醫針灸,廣中醫的骨科,南中醫的婦科)不像中西醫結合專業(比較雞肋,中不中,西不西,高考錄取分數比同專業高,畢業還不受用人單位待見),這個身邊認識的同學就是教訓。而且他們考研後多數都轉專業了。最後,個人幾點體會,以前老師講十年磨一劍,坐的住板凳,耐得住寂寞的才能實現你的想法。從大三(本科5年,碩士3年,工作5年)開始接觸專業課開始,已快至10年,對醫學,中醫,西醫有了新的認識。中醫的書看90年代以前的,西醫的看最新的。中醫看心,西醫看病。中醫市場不規範,基本靠捧,說你行你就行。時間一長,路人皆知,或者自我營銷,憑藉自己業務能力很慢的。中醫小氣保守,很多方子,技法寧可流失也不傳給外人。

阿鏗伯說:

俺是個古稀老人,我覺得你喜歡學中醫是非常好的想法。中醫博大精神,學習的路比西醫更長更艱苦,但你如深入學習中醫若干年後到了入門級你會覺得中醫的哲理和奧妙真是你一生所要孜孜以求的,中醫浩瀚無邊,中醫妙不可言,中醫中藥讓人拍案叫絕。如果你願意獻身祖國的中醫中藥事業,弘揚中華五千年文明,掌握一門獨到的,精深的中醫看病,治病的夲事,你需要付出比其它不學中醫的同學更多的學習,探索,領會古老深奧的中醫中藥的較漫長時間及其它代價(比你的同齡人少了遊山玩水的機會,會推遲你掙錢養家餬口買房買車的時間,甚至要推遲婚嫁)但一切的一切對於一亇有志青年都是能夠克服的困難。中醫中藥是一門自然科學,在人體與千變萬化生存環境的搏擊中又是一門哲學,是一部孫子兵法。中藥又涉及許多學科,學中醫最終你可能要付出象袁隆平院士,屠呦呦女士那樣一生的追求和付出,但你最終收穫學中醫中藥的結果是,較別人慢幾年,十幾年成才,但進到了中醫中藥的大門檻後,你將會駕輕就熟,醫術日臻精深若干年以後,你會體驗到你的一生沒有虛度,你學習中醫學對了,值了!

曲老師高報課堂說:

首先你專業方向這麼明確,是值得肯定的,喜歡這個專業到了大學肯定也能學好。至於就業前景我不知道你的條件是否符合免費醫學生的標準,如果符合的話可以報免費醫學生,這個是定向培養的,免收學費和住宿費,畢業後到協議單位工作至少6年以上,有編有崗。如果你不具備這個條件那就最好走一個排名相對靠前的中醫藥大學,畢竟醫生這個行業是最看重出身的。

東媽說教育說:

孩子你好,很高興能回答你的疑惑。我是@東媽育兒智慧 專注高考、報考信息分享!

我是一位去年剛參加完高考的高考生家長,想從我的角度,以及為兒子選擇專業的角度與你分享一下選專業的心得體會。

主要的原則是,要客觀、真實、發自內心的來選擇未來的路。那要怎麼做呢?做以下幾點論述:

從測評與生活中,找到兒子的喜愛與擅長!

兒子上高中後,一直不知想學什麼專業。問他也說不知道,我就想盡辦法學習了心理學、升學規劃相關的課程。兒子高中三年,我也學了三年,最後終於可以有了些頭緒。認準了一個理兒,那就是一定要選一個孩子喜歡的專業,最好也結合現在的社會發展。

那如何知道兒子的喜歡與專業結合呢?我給他做了很多的測評進行比較,也通過對他這麼多年的了解,漸漸有了一個分析與總結,我的兒子喜歡數理方面的知識,喜歡看一些推理性的電影與書籍,喜歡玩樂高與高達,拼高達那些細小的零件,一坐就能坐五六個小時,一動不動。還喜歡玩魔方,記憶力也強大。

這些跡象都表明,他是一個動手能力強、愛專研、能坐得住的孩子。根椐他身上的這些特質,當時給他選了一些專業,然後又進行了篩選,最後列了一個範圍。

根椐分數,選專業。

兒子高考結束後,把他能去的學校做了一個選擇,除去地區不想去的,將來一定要考研,最好去985、211層次的院校......這些條件一樣樣的篩選之後,便 有了條案。因為目標將來一定要考研,重點就選了211的院校,雖然專業不是這所學校的國家重點專業,但也是省重點的專業,最後如願,現在兒子學得也不錯,很喜歡。

介紹我兒子的一些報考院校的選擇思路,想給孩子你一些借鑑,主要的建議如下:

有一句話說的好:小事做選擇時用你的頭腦,大事做選擇時要用你的心。這也是一位近50歲的阿姨給你的建議。因為走到今天,阿姨也是覺得做自己喜歡的事兒,終有一天定會收穫你想要的一切。

可是那就是光選喜歡的,不用考慮就業嗎?一定不是的,那如何選擇?

1、定位清晰。你說的很喜歡,不知道理由與初衷是什麼?你是有志向,還是一是的喜歡?你喜歡的出發點來自什麼呢?如果你的喜歡是志向,建議你發自心,緊持你的選擇。如果你說不出喜歡的具體理由,只是有些感興趣,那你就要再思考一下。

2、分數層次。其實再好的專業,也有沒就業的人。區別在哪裡?就是學得如何。當然,根椐專業不同,中醫這個專業如果在分數高的層次,比如北京中醫藥大學,在我們遼寧提檔線都是在590分左右,還有南京中醫藥大學等等,每個省市都有一所中醫藥大學,也都是為了省裡的這類醫院所配備。如果你成績高,那恭喜你,根本不要猶豫,如果你是真喜歡,相信你一定會學得很好,成績優異,就業定不會成為問題。

如果你分數不是很高,那就上個本省市的中醫藥大學,好好學,走在別人的前面,我想你也一定有好的就業。

3、踏實肯幹。孩子在回答你這個問題之前,也就是昨天,我也恰好去我們村裡一個小夥伴兒那看中醫。他今年也都40多了,與我一樣成長在農村。他上的是一所專科的中醫學校,當初在石家莊的一所學校。從畢業到現在,他做了有20多年了,也是從我們小山村的中醫醫生走到了我們現在這個小城市裡,開了一家小診所。

踏實堅持是他的理念。他喜歡他所學,從畢業後,就回到了我們的村子,那時看中醫的很少,每天的收入也不多。但好在離家近沒有什麼其它支出,一點點堅持下來。昨天我們聊時,他還說要感謝那時堅持的自己。

是呀,沒有堅持,再好的專業也沒有好的就業。

4、就業是現實,但夢想更偉大。在給兒子選專業時,我也想著要找個好就業的,熱門的。但後來還是想到了很多。其實我們也可以報一所醫學類的臨床,因為他的分數可以上的臨床5+3的,但後來放棄了。理由是我的兒子不適合,他是一個連小螞蟻都不捨得踩死的孩子,天天練解剖,他的心理一定會崩潰的。

你看,每個人都有致命的地方。並不是所有好的專業適合所有人。所以,就業是現實,我們上學是為了更好的就業,但等你活到阿姨這個年紀,你就會知道,人的一生物質並不是幸福,家庭、朋友,有人愛你,那是最大的幸福。

所以,通過以上的論述,希望給你的建議是,不管你選不選擇,前提是你一定要知道,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的能力、你的性格、你的興趣、你的擅長到底是什麼?然後再決定要不要選擇中醫。如果選了,那就學好。加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42012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