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從擺地攤2000元錢開始起家的,現在有三套房子,一間門面,兩輛車,供兒子上了大學,娶了媳婦。
剛結婚的時候,就只有父母給我的陪嫁錢2000元,老公家弟兄多,什麼都沒有,我們就他從部隊回來的一床棉被,我上班的時候也有一床,合在一起,租了一間月租20元的房子就結婚了。
然後在農貿市場租了一個攤位,月租15元,懷揣著2000元去省城批發市場進貨了。
剛開始不懂,什麼都進一點,生意不好,幾個回合之後,慢慢的我發現,東西不能賣雜了,要麼你賣大百貨服裝類的,要麼你賣小百貨內衣內褲,襪子,帽子等。
由於只有2000元本錢,我只能選擇賣小百貨,那個時候正值換季,我又去我姐家借了3000元,大人小孩的秋衣秋褲襪子袖套鞋墊,不同質量,不同規格全部進齊,像小山一樣分門別類的擺在攤子上。
花花綠綠,品種齊全的商品吸引來了很多顧客,他們總能在我的攤子上選到心儀的商品,再加上我的服務態度非常好,買回去任何不滿意都是包調包換的。
一個冬天,我的本金就翻到了一萬多元,要知道在當時萬元戶就算是有錢人了。
就這樣慢慢的翻,本金有十萬元的時候,我開了內衣店,後來又開了麵館。
所以以我的經驗來說,在本金和經驗都不充足的時候,如果想擺地攤,先從一些大眾且消費快的商品賣起,慢慢的摸索,切身去體會,你才能掌握它的命脈。
祝你成功!
去年夏天,在網上進的手把小葫蘆然後在夜市上賣。
小葫蘆4毛一個,進回來後剔除一些歪瓜裂棗,成本算做6毛。一次性投入100塊錢買個小擺桌,一個螢光充電廣告牌。就可以營業了。
我的方法是將葫蘆歸類。品相特別好的挑出來,賣5元~10元一個,品相差點的賣5元三個(其實進貨價格都一樣)。
夜市獨一份,再加上價格確實不高,大人孩子都喜歡。就很搶手。一晚上賺大幾十,百八的不亦樂乎。也不壓錢,賣差不多了再進下一批。一夏天賺了有兩千塊錢零花錢,再後來有人開始模仿我,也賣葫蘆。我就收手不幹了。
重點:本小,利潤高,賣獨分,老少皆宜,有人流的地方。
經過這場疫情,什麼生意都不好做。現在唯一好一點兒的,就是小型的飯店生意較好,可是店面卻很貴。我想,只要有一輛電動三輪車,賣麻辣燙、饃夾肉、餅子夾肉、還能夾麻辣串,夾菜等都可以掙錢;另外,只要有一口鍋,炸油糕也能掙錢;還有擺地攤賣日用品也可以,總至,不管做什麼,都要先考查攤位、人群、適合做的項目才可以下手。
我練過攤。
地攤賣的東西最好是耐放的。帶毛的少碰,比如寵物,地攤風餐雨宿的,小寵物容易出毛病,折一個,就賠了。易爛的不碰,除非是固定攤位,比如菜場,花店啥的。
我練攤時賣的是手串,石頭一類的文玩。這東西不愛壞,放多久都沒事。還佔地小,有人過來,捲起被單子就能跑。
我邊上常常是個賣老花鏡,水晶鏡的大爺。他那眼鏡賣的不錯。
再邊上是個賣襪子的小姑涼。跟我混熟了,就常常讓我替她看攤。她跑邊上清閒去。她說祙子都是從廠家直接進的,論重量,一大包一大包的。
逢年過節,我們就都進點沾節氣的東西,這個好賣。但是量不好把握,進多了容易砸手上。過了節,送人都送不出去。
別小看擺地攤,收入不錯。也練人,一年下來,嘴上就是口吐蓮花,眼神便入目三分。
三教九流,各有各的門路。留心,長心,沒有幹不成的事。
女人和小孩的錢最好賺,因此可以從這兩方面入手。我一個親戚在廟會上擺攤賣面具,泡泡膠這些玩具,第一天就賣了600多,她也是通過這次賣貨才知道泡泡膠進價才6毛錢,具體內容大家可以看下視頻哦。
擺地攤是本小利大的生意,並且不受時間地點限制,適合開始創業的人來做,那麼有哪些商品可以擺地攤去賣呢?
1 兒童玩具,品種很多,進貨一個從幾分錢到幾元錢的都有,能賣到10倍以上價格。
2 婦女頭飾品,如頭箍、發卡、皮筋等,也是進貨幾分錢到幾毛錢,賣10倍上價錢。
3 老花鏡,進價從一塊多錢到幾塊錢都有,賣十元收上,利潤最低70℅以上。
4 襪子、拖鞋,襪子幾毛錢一雙賣十元三雙,拖鞋進貨二三塊錢賣十元,利潤不可小覷。
5 還有衣服、衛生紙、鮮花、家用膠水等都可以賣。應根據當地情況和個人情況選擇。
但是,投資是有風險的,建議開始不要進貨太多,以免造成經濟上的損失。
擺地攤賣你當地風味小吃。如果是我的話,我就喜歡賣麻辣粉,麻辣燙之類的。因為這些受年輕人喜歡,味道也挺香。男女老少人人都愛吃。但是在你的地方,你就要考慮一下,你那地方的人喜不喜歡吃辣椒,平常愛吃些什麼美食,一定要考慮周全,才能一鳴驚人。你要相信擺地攤,只要是賣吃的東西都能賺到錢。記住這句話,民以食為天!祝你成功!祝你快樂!
如果僅僅是擺攤非常容易,難在能否做成可持續性的收入。
全國地攤熱,讓很多人都蠢蠢欲動,四處尋找產品,尋找擺攤的地方。如果僅僅是生活所迫,我建議你就不要看這篇文章了。因為,以下我所寫的主要是關於地攤產業或者地攤生意的內容。
何為地攤產業?地攤生意?難道隨便擺個攤不就是生意嗎?當然不是。
大家幾乎發現了一個問題,很多以擺攤為主的人,最後能做的比較成功的不多。原因是什麼呢?
主要是沒有思想,不懂方法。你的進貨渠道無外乎從某寶或者小工廠買些性價比高的物品,然後加一點價格,做個二次銷售。這種方式的競爭力非常差。產品同質化,質量一般等都無法形成熱賣產品。
我分享一些我認識的幾個擺攤高手,看看他們是怎麼做的。
首先是產品選擇的獨特性,當然這樣的產品很難選到,但是只要你用心還是能夠找到的。比如,有個人,她家附近有個祖傳的藥膏產品,對很多皮膚病的效果非常好,而且她抓住了這個產品的賣點,就是大家在藥店買的藥膏幾乎沒有作用,所以,她就主打這樣的對比效果。
- 接下來(非常重要的一個方法)。她就到一些早市、公園、集市去擺攤,只試用不售賣。產品的一些證件也都陳列出來,表明了產品的正規合法。有皮膚問題,可以現場塗抹,然後引導大家,如果回去感覺有效果了,可以加她微信直接購買。
- 她每個地方最多停留一周,而主要的目的就是宣傳,並且讓別人體驗她的產品。這樣,一個月她可以走3到4個地方,宣傳面很大。
做了大約3個多月後,她目前基本不再外出了,每天加她微信購買藥膏的人絡繹不絕,除了單個購買,還有人做了代理。她跟我說她的代理中有幾個人目前也都不在擺攤了,坐在家裡就是回復諮詢和發貨,做的比較好的幾個人,每個月淨利潤超過2萬。
我分析了她的操作方式。
一、產品選擇的獨特性。
產品本身必須有說服力,真正能解決問題,並且能夠讓別人放心。
二、體驗式宣傳。
各地遊動免費試用,達到了難以想像的效果。
三、快速找到代理
只要一點本錢,只要肯用心就可以做代理。這樣代理越來越多。
從疫情開始,就我的了解,她的生意只有剛開始無法發貨的一小段時間受了點影響,現在越做越好。
這種方式大家可以借鑑,擺攤不是目的,做成可持續的經營才是王道。
關於她現場宣傳的一些細節,以後分享。
總的來說,無論做什麼生意,只是進貨售賣,那你就成了無法做大的絕大多數了,多用心,多用腦,結果往往千差萬別。
沒有人可以無緣無故的成功,希望我的分享能給你一點點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