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家庭被動收入能夠支撐孩子的花費,那就可以,不然砸鍋賣鐵送出去,意義不大,或者說一旦有個萬一就血本無歸!
家裡遠房親戚的女兒就是砸鍋賣鐵送到韓國本科,然後去加拿大碩士,2019年到美國工作,2022年初在美國涼涼,9月份骨灰被那邊的友人寄回來,死因我們也不知道,不過肯定不是正常死亡,估計不外乎是🔫殺/J殺/新冠之類,唉,聽我姨媽說那老倆口神經都不正常了,十幾年辛辛苦苦砸鍋賣鐵供出來一個閨女,就這麼沒了……
您好,作為一個曾經的留學生,在英國已經生活了20年的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偏聽則明,希望對您有幫助。
首先,留學的目的是十分重要卻又往往被人忽視的一個點
留學英國的目的是什麼呢?
目的不同,說實話,所耗費的資金也不相同。
留學不會成為一個神來之筆的意外驚喜,對於留學的目的,成功的定義還是應該仔細思考一下比較好。
很多人都覺得留學是一種鍍金,可我們都知道真正的鍍金必須是金屬物,至少要耐得住鍍水的溫度。也因此,如果希望通過留學提升自身價值,也的確需要自身的很多綜合能力,否則,不但鍍金不成,反而迷失了自己。
如果孩子本身學習能力非常出色,那麼,選擇理工類學科,在學習學術知識的同時,利用學校相對完善的實驗資源,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這無疑是最理想的留學經歷,而後或留在英國工作,或回國工作,都是比較理想的一個就業選擇,進而達到一定的穩定生活,幸福指數有一定的保障。
但可以說這個競爭還是非常激烈的,可以說英國等西方國家平民子弟上大學的比例沒有我們國內高,原因不少,但至少可以確定相對來說能夠上大學的,尤其是比較好的大學的孩子都比較優秀,競爭力都很大,要想脫穎而出其實對於中國學生的難度可想而知。
但生活不僅僅是一種選擇。
比如我們提到即便順風順水也是為了一個幸福指數比較好的生活。
因此,很多曲線留學也慢慢浮現出來。
目的不再是謀取一個高學歷,高收入,僅僅是希望留在國外過一種相對穩定的生活,那麼留學英國選擇性並不那麼多,但最近由於英國移民局的一個新的調整,讓工作籤證的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年薪的要求降低到2.5萬英鎊,這讓包括護士在內的多種缺口專業的孩子看到了希望,也許相對更容易有機會獲得工作籤證,進而劉在英國生活!
當然,還有一部分的目的也十分明確,就是英國的碩士課程。
可以說在性價比這個維度考量,英國的碩士課程大部分可以說性價比不低。時間最短一年半,加上最近推出的實習籤證,可以再投入30萬+人民幣的基礎上,即獲得了一份文憑,也增加了個人海外生活經歷,甚至是工作經驗,這的確是很不錯的一個支出收穫比。
但據我所知,選擇這一目的的最恰當的人群,是已經在國內有一個不錯的工作機會,僅僅是希望通過短時間內拿到一個不錯的文憑,為日後國內工作的提升有很大助力。
如果單單是希望通過很短時間內,達到一個質的核心競爭力的提升,確實有些想簡單了。
而目前隨著我們國內普遍收入的增加,很多小留學生也開始增多,去年的統計大約已經接近1萬的人數,這就要仔細考慮了,畢竟花費真的不算少,而且是一個持續的投入。
今年的疫情,我的確了解到有一些學生會因為家裡的經濟問題,沒有再返回到英國上學。
具體數字,網上應該不少,我大體說一下
小留學生目前由於籤證的原因只能去私校,一年三個學期,按照住校生的標準每個學期8000英鎊起,但也有一定的額外費用,比如監護費,小假期的住宿費,可能回國的機票費。
大學一般每年學費1萬英鎊左右,但生活花銷應該跟學費差不太多,如果學校在倫敦可能費用更高一些。
碩士的費用跟大學相似,生活費的比例也相似。
年收入,存款,我覺得都是一個有波動的數字,我覺得相對而言,明確出國留學的目的,而後選擇一條比較適合自己的留學之路,是很重要的。
留學可以不那麼奢華,但絕對需要慎重考量。
我女兒上了四年國際學校,然後去加拿大讀本科。當時手上有多少錢不記得了,只知道2015年開始做理財,每年能賺一點。她每年學費和生活費需要三十多萬,我在學校拿工資之餘還到外面講課,或者幫一些單位提供勞務,加上理財的收入勉強供應得上。2016年把工作丟到一邊醉心於理財,更沒管孩子學習成績,缺錢就給,不是她回來就是我去看她。
2016-2017賺了三四百萬吧,中間還賣了套房子,然後買了套二手別墅,有貸款。只怪自己太貪了,投資一晚之間沒了。還好有同學幫助,度過難關,只留了一個平臺的投資,去年轉讓債權,提了69萬出來。供女兒讀完最後一年大學。她又申請了英國的研究生,這剩餘的69萬和我日常工資結餘能供她讀完大學和研究生。
不過,我沒有再出去講課了,雖然貸款壓力很大,只要疫情不嚴重,三處房子的租金剛好夠兩處房子的房貸。平常自己也沒有逛街購物的愛好,只要不瞎網購,工資結餘有近一萬吧,但今年註定了是一個花錢如流水的年度,工資貼進去了,還要動用一些儲蓄。總之,該安排的都安排好了,壓力也沒有那麼大了。我總結的是,如果手上有個100萬的儲蓄,家庭收入有二三十萬,供一個孩子出國讀書並不難。
現在留學英國等國家,還是比較昂貴的,一年可能需要三四十萬的費用,這個可能是很多家庭很難長期能夠承受的。
1、留學英國的費用
一個朋友家的孩子,前幾年就開始在英國留學讀碩士和博士,申請的是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學校是相當的不錯,但是學費加上生活費,一年下來也需要30多萬元了,好在讀博士以後,如果跟著導師做項目的話,可能會有一些補貼。
而如果是讀本科的話,那麼是很難申請獎學金的,而且也很難做項目,這樣的話,一年大概就是需要30多萬元,如果孩子稍微花多一點,想著放假出去玩幾圈,那麼可能一年就大概需要四十多萬了。
因此,留學英國的費用,一年下來需要三四十萬的樣子。
2、需要家庭年收入多少,存款多少
如果想把孩子送到英國去讀書,家庭年收入要達到稅後50萬左右,平均每個人稅後25萬元,也就是大概每個人稅前35萬元,這樣才可能負擔起孩子在國外的留學費用。
上面說了,一個孩子在英國的學費加上生活費等,一年下來就需要三四十萬的樣子,那麼家庭淨收入達到了50萬元,這樣孩子花掉三四十萬元,家裡省一點,一年花銷10萬元,這樣才可能算是比較寬裕一些的。
當然了,對於家裡的存款來說,當然是越多越好,如果家裡有存款200萬或者更多,專門支持孩子出國學習,也是可以的。200萬存款大概也能夠支撐孩子在國外學習個五六年的時間了。
因此,想留學英國等國家,大概需要家庭年淨收入在50萬以上,存款有個200萬及以上是比較好的。
3、結論
綜上所述,現在到英國學習,大概一年學費加上生活費等費用在三四十萬元的樣子,這個就要求家庭年淨收入在50萬以上,大概存款200萬,就能夠比較寬鬆的應對了。
#理財大賽第三季#
#2020生機大會#
這個我可能是最有話語權吧!我女兒2019從英國愛丁堡大學研究生畢業回國,原來預計是四十萬左右,後來大概算下來是30萬多一點吧。這和我女兒比較節儉有關,吃飯自己做便宜,找了一份歺廳翻譯的工作一周🔟小時生活費就夠用了,老闆會每天炒一個菜給她們,孩子飯量小一個菜吃三頓,回來了這個習慣也改不了,挺心酸的!主要貴的是租房子貴(因為不住學校,合租公寓大概一人一個月是六千人民幣)一交一年的。學費是分兩期交的大概十幾萬。然後就是放假的吋間去周邊旅行了,花錢不多!所以總共下來三十萬左右!不建議不通過國內的雅思考試出去讀語言班,那樣的話成本就大了!但畢業後想留在英國比較難
我送兒子小學六年級去英國讀書,現在17周歲,已經六年了,明年考大學,早期匯率10.5,現在便宜了,加上學費往返機票在倫敦的各種開銷總共費用310萬左右。好在前兩年在倫敦投資了兩套房產,現在出租一套自用一套,能解決部分學費,如果都租出去學費基本解決,個人感覺英國留學一年要40至50萬元。私立學校學費年年漲,現在是將近4萬英鎊一年。
英國留學一年大概35-50W人民幣,如果研究生留學的話,大部分家庭都能承受,畢竟留學回來找工作,或者落戶都比較方便。這也就是碩士留英的比較多,同時,研究生成年人了,英國留學生法定可以每周20小時打工,收入可以大概涵蓋部分生活費。當然90後00後的孩子,也不指望他們有這份刻苦的心了。我本人是老一代留學生,當年還有獎學金,不是特別能體會全部拿出錢讀書的感覺,即使這樣,我也利用合法的20H工作時間去打工,積攢經驗和金錢。
一般來說,建議大致有全額留學費用後才讓學生出發,畢竟現在的孩子,打工掙零花錢也不敢指望,世界經濟環境發生變化的概率也太大,如果經濟不夠,孩子又不會吃苦,中間會比較疲憊的。還有一個變通方法是嘗試轉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這種地方留學,費用要便宜好多呢,排名好的學校也還不少。
我在倫敦住過兩年,大致了解英國的情況。如果在大倫敦、英格蘭南部,牛津和劍橋地區,全自費讀完三年本科大約需要100-120萬人民幣左右。英格蘭北部,蘇格蘭和威爾斯區域大約花費60-70萬左右。 不是很準確,僅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