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小學生既學數理化也學陰陽五行。將來他們就會用現代科學來分析驗證陰陽五行學說,更能發現中醫理論的荒謬之處。實際上培養了一大批中醫理論的掘墓人。看看五四前後現代科學進入中國後,熟讀傳統文化的中國人掌握了現代科學知識後的情景就知道了。反而大字不識的人對傳統文化有頑固的信仰。
非常有必要!
這次疫情放開,在全國備藥不足的關頭,就是中醫藥撐大梁呀!
想想,中國十幾億人,十一億人得同一個病的概率有多大?別說十一億人,就是十分之一的中國人幾天內得同一個病,都是不可思議的。
那麼,藥店應該備多少藥,來預防人群中的疾病?估計中國這麼大,能夠備一億人得一個病的藥,都是不可能的!因為如果沒有遇到這種幾十年百年一遇的情況,藥店豈不是要虧死!
藥店無藥,中國人進醫院的據統計不可能超過幾千萬,那麼剩下的中國人怎麼好的?死剛的有,不多。大部分還是吃了藥。
沒有西藥,還有中藥。沒有中成藥,還有中草藥,還有民間偏方。
這次網絡信息放開,民眾可以互相交流經驗,可以傳遞各種土方法的使用,也是立了大功的。
說明如何面對疾病,這是所有人的利益所在!
中醫藥作為中國人的國粹,中華文明的瑰寶,中國人確實應該好好了解和有所掌握。
所以,自小學開始普及中醫藥知識,非常有必要。就算是學一些藥食同源的中藥,知道基本的陰陽五行相生相剋,也是必要的。
兒童少年期間,別的不行,背功一流。這時候學中醫,理解是其次,背熟是重要的。腦子裡有個印象,以後用到就會想起來!就能背出來一些入門的中醫醫理,年紀大了會慢慢理解。這就是中國文化的潛移默化!
這是中華文明傳承的需要,更是百姓日常生活的需要。
誰敢說以後再也不會有下一次類似的疫情,再有一次,西醫還是束手無措,沒有藥可用,還得等一年才有疫苗,等幾年才有不知道是否有效的西藥,這不是耽擱事嘛!中醫藥有成型的理論,有經過千年考驗的經方,有經過多年實踐有效的中藥,這才是面對疫情最快捷的方法。
可自己壓根不懂,不會用,沒有基本的中醫藥常識,就太耽誤事了!
多少懂點中醫,就知道那些中成藥適合自己,知道那些藥適合當下的氣候變化,這才是民眾健康最好的保障!
還有飲食,現在西方多少也開始接受飲食不當會造病的中醫觀念了,那怎麼吃對身體好,這也是中小學中醫藥課程需要讓大家有所了解的。
飲食健康了,疾病就少了,身體好了,賺錢多了,醫療花費少了,民眾更健康富裕,多好啊!
同意。中醫基本都是世家祖傳,秘方幾乎也是經過幾代人臨床試驗而來的。因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即使終身學習,掌握精髓也是有限。
中醫國粹從小學開始普及,起碼可以達到啟蒙作用,中學時期加入中藥治療基本常識,國人可以達到自身保健作用,大學生再進行系統專業學習,發揚光大中醫中藥是文化自信基石。
這次新冠病毒傳染,我國沒有出現國外資本家勢力宣傳的窘況,沒有出現醫療擠兌,遍橫屍野等慘狀。都是得益於中醫中藥文明傳承,各地百姓都知道一些流傳至今偏方驗方,才幫我們度過生物戰的難關。自1915年猶太人洛克菲勒家族,在北京設立協和醫院開始,就進行了對中醫百年打壓,用現在所謂科學及各色儀器,分析各種指標來看病。大家從出生到死,基本沒有不去過醫院的,但是很多西醫無法治療和解釋的病症,甚至已經由西醫判了生存期限的疾病,為什麼中醫中藥卻可以治好。有的人會說,那只是偶然,或是說不符合科學等等。中醫望聞問切,是古人總結千年的臨場經驗,是根據人體自身整體、生存環境、飲食習慣、七情六慾進行全面調理治療的學術研究。中醫高手治未病。
現在美日韓等國都在積極發展中醫中藥的搶註和中醫診所的推廣,有些外國人只是在中國學些中醫皮毛,甚至篡改歷史,睜眼瞎說中醫的由來!
中國雖文明傳承未中斷過,但是幾千年來,都是世家祖傳,學醫有限,普及率低。只有從小學進教材,才能與時俱進,推動中醫中藥正宗走向世界,保障國民身體健康,維護華人利益。
幾千年來,瘟疫不斷,沒有中醫中藥護國,民族偉大復興,談何說起!
普及中醫藥知識文化的目的不是讓每個學生都成為中醫,而是讓每個中國學生都了解掌握一些基礎性的中醫藥文化和知識,因為,中醫藥文化知識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為人父母者,知醫是為慈;為人子女者,知醫是為孝」,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對醫與藥最樸素的認識,中醫也認為藥食同源,醫易同源。正是本著這樣一種理念,中國人在中醫中藥的護佑下繁衍生息,不斷壯大,中國文化也不間斷的傳承了五千多年,成為世界上唯一的沒有中斷的文明。正是基於這樣一種歷史背景,在中小學開設中醫中藥知識課程,將中醫中藥知識與理念的普及與傳承落實到中小學的教育之中是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大事!
中醫跟國人漸行漸遠,知道中醫人士很著急,但最急也不能亂開藥方呀。小學生,主要的學習任務是識字,算數,連字都未識幾個,就要他們去背陰陽五行,虛火實火,黃帝內經,本草綱目,他們學得了嗎?背得了嗎?理解得了嗎?硬要把大學才能學的知識壓到小學生身上,他們稚嫩的雙肩承受不起。
記得70年代,中醫的針灸知識就在學生中普及過,我們學生文具盒中都備有幾種型號的「小小銀針」,每天下午有節課,輔導員講解人體穴位的位置,什麼病應該針灸哪幾個穴位,在輔導員的示範下,我們還在自己身上試過針,又酸又麻…
中醫文化,博大精深,經天緯地,非一朝一夕之事,在小學中就普及中醫知識皮毛而已,我覺得不妥,也不現實。如上所述,我在初中就學過的中醫針灸知識,如今就記得穴位有足三裡,其他忘得一乾二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