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孩子多大可以認出媽媽?_孩子多大可以認出媽媽媽

豌豆媽WD說: 孩子多大可以認出媽媽?有句老話叫三月認母,是說孩子3個月大的時候,就已經可以認出自己的媽媽了,…

豌豆媽WD說:

孩子多大可以認出媽媽?有句老話叫三月認母,是說孩子3個月大的時候,就已經可以認出自己的媽媽了,但是當了媽的人就會發現,孩子可能2個月的時候,媽媽們就能感覺到孩子對媽媽格外的愛,比如媽媽抱就不會哭,但是其他人抱就會哭鬧。

所以說孩子認識媽媽的時間可比媽媽們想像中的時間要早多了。

嬰兒什麼時候會認識媽媽?

為了證明嬰兒天生更喜歡媽媽還是更喜歡爸爸,研究者做了一個實驗,讓剛出生的嬰兒分別聽了爸爸的聲音和媽媽的聲音。

結果孩子對渾厚的男士聲音並沒有表現出獨特的興趣,相反,孩子對熟悉的媽媽聲音更偏愛。

為了證明嬰兒更偏愛的是媽媽的聲音,而非是女性的聲音,研究者對這個實驗再次深入。

讓剛出生的寶寶分別去聽媽媽的聲音和陌生女性的聲音,很明顯孩子更喜歡媽媽的聲音,對媽媽的聲音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接下來研究者為了再次證明新生兒是否是有記憶的,讓媽媽分別讀了兩個故事,一個是懷孕時寶寶經常聽到的故事,另一個是孩子從來沒有停過的故事,孩子明顯更喜歡自己熟悉的故事。

這些實驗告訴我們,新生兒雖然不會說話,但是新生兒同樣是有記憶的,雖然他們的視力有限,但是他們認識媽媽是從娘胎裡開始的,並不是從出生後。

嬰兒認識媽媽的三個階段

階段一,通過記憶、聲音以及氣味

嬰兒在0-2個月的時候,對於任何人都是無差別對待。但是這個時候孩子更偏好媽媽的懷抱,這是因為孩子對媽媽的聲音是有記憶的,以及媽媽身上母乳的氣味,這些熟悉的聲音和氣味,都是孩子認識媽媽的途徑。

階段二,通過眼睛認識媽媽

2-7個月的寶寶屬於依戀階段的有規則依戀,寶寶這個時候會開始學會溝通的基本規則,所以孩子會出現誰照顧的更久孩子會更依戀於誰。

假設媽媽每天都要上班,即使下班後也是奶奶在照顧寶寶,那麼寶寶也會更喜歡奶奶。

這是因為孩子只有短暫記憶,媽媽的離開即代表著消失,所以這一階段孩子雖然可以通過視力認識媽媽,但是並記不住。他更依戀於照顧自己的人。

階段三,通過記憶記住媽媽

8個月之後,嬰兒開始出現認生的表現,甚至開始粘人,媽媽一刻都不能離開。這個時候孩子開始有了記憶,在他看不見媽媽的時候,恐懼媽媽會回不來。所以這個時候寶寶是用自己的記憶來認識媽媽的。

比如媽媽帶著眼鏡、扎著辮子,這些帶有個人身份特色的記憶,都會被孩子記下來。這讓孩子可以區分開媽媽和別人的不同。

三個階段媽媽對孩子的陪伴應該側重不同點

0-2個月,多和孩子聊天

新生兒階段,孩子認識媽媽主要是通過聽力和味道,這個時候的安全感被稱為物質安全感,孩子的一切行為只是最基本的吃喝拉撒。只有媽媽滿足了寶寶的物質安全需求,孩子接下來才能獲得安全感,追求精神安全感。

所以媽媽應該多做一件事,就是和孩子面對面的聊天。

聊天的過程中,孩子既可以聽到媽媽的聲音,又能看到媽媽的臉,因為研究者發現嬰兒天生更喜歡看人臉這種立體圖案,聲音和臉都可以刺激寶寶早期大腦的發育。並且可以幫助嬰兒建立生命早期的安全感。

2-7個月,多去陪伴孩子

2-7個月是孩子依戀關係建立的關鍵時期,媽媽對孩子的陪伴會顯現在孩子對媽媽的依戀上。

只有有效的陪伴才能讓媽媽在寶寶心裡站穩腳跟。不能做到高效的陪伴,即使每天下班都陪孩子,孩子可能還是更喜歡主要照顧人比如奶奶或者姥姥。

如何做到高效陪伴呢?

  • 放下手機,全身心陪伴孩子;
  • 多和孩子互動,參與孩子的遊戲;
  • 多和孩子做親密的肌膚接觸,研究證明肌膚親密接觸可以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促進親自關係。

8個月之後多和孩子玩空間立體感強的遊戲

8個月之後,孩子開始爬行,出現短暫記憶,對媽媽更加粘人。這個時候可以和孩子去玩「躲貓貓」的遊戲。幫助孩子建立短暫的分別之後,媽媽依然存在的事實。可以幫助8個月大的寶寶更好的度過分離焦慮期。

8個月之後,孩子的空間感更強,可以帶著孩子去玩「」躲貓貓遊戲,比如捂住媽媽的臉,或者在另一個房間喊孩子的名字。

這些鍛鍊都是為了加深孩子的空間認知能力和記憶能力。

總結

孩子認識媽媽不同的階段,不同的方法,對於孩子來說,這也意味著孩子的成長和發育是不斷的變化的,媽媽們可別小瞧了孩子的成長速度。

京虎子說:

這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嬰兒在大約三個月的時候具備了人臉識別能力,在此時肯定能識別媽媽。但在此之前,嬰兒就已經能夠辨別誰是媽媽,媽媽是孩子第一個認出的人,但具體早到什麼時候,是否一出生就能認出媽媽,這一點還有爭議。

嬰兒認出媽媽並不是僅僅靠人臉辨別能力,如果是那樣的話人類嬰兒的生存能力就太弱了。出生後,嬰兒認出媽媽靠的是嗅覺和聽覺,尤其是嗅覺。研究發現母親乳房部位的味道對新生兒有極強的吸引力,讓他們能夠找到母親的乳頭。

此外,羊水的味道對胎兒有很強的吸引力,這種獨特的味道讓孩子出生後對母親有天生的親和力。

在出生之前,胎兒對母親的聲音是能夠識別的,當母親讀詩的時候,胎兒的心跳會增加,而聽到陌生人的聲音時,胎兒的心跳會減弱。

對第三孕程進行4維超聲研究發現,當不同的人觸摸孕婦的腹部時,胎兒只對母親自己的手的觸摸起反應。

因此,在出生的時候,新生兒就具備了能夠識別自己母親的能力,在出生幾天之後,新生兒便開始慢慢具備人臉識別能力,這樣和嗅覺與聽覺聯合起來,嬰兒很可能在出生後不久就能準確地識別媽媽。

母子連心,就是這樣意思。

空媽是個處女座說:

大家好,我是空媽。

寶寶多大可以認出媽媽呢?

其實寶寶從出生的時候開始就可以認出媽媽了。

因為寶寶一直都在媽媽的肚子裡,非常熟悉媽媽的心跳,一旦媽媽抱著寶寶的時候就能夠認出來了。

雖然剛出生的寶寶視力、聽力都還沒有發育完全,但是ta們能夠認出媽媽的心跳的,所以媽媽們不用擔心這一點。

如果家長是想知道孩子什麼時候能夠看清楚媽媽,那應該是到三個月百天左右,寶寶就可以看清楚、認清媽媽的樣子了。

孕嬰幫幫媽說:

平時帶寶寶出來玩,家長會發現,當陌生人想要抱寶寶時,寶寶會下意識躲進媽媽懷裡,而且之讓媽媽抱,其他人抱就會哭鬧不止。寶寶出現這種情況,其實就是進入了「人生期」,也說明他們已經可以認出媽媽了。

新生兒對媽媽沒有概念,加上視力微弱,所以分不清人,無法認出媽媽。但等到4個月左右,他們漸漸就能識別出媽媽,進入人生期。寶寶認出媽媽有很多途徑,不完全憑藉長相分辨出媽媽。

1.氣味

媽媽經常給寶寶餵奶,寶寶依偎在媽媽懷裡會對她們身上淡淡的奶香味很敏感,所以可以通過氣味嗅出哪個媽媽。通常他們餓了就會往媽媽懷裡竄企圖找奶喝,這種媽媽身上特有的味道能帶給寶寶極大的安全感。

2.聲音

從懷孕開始,很多媽媽就會自言自語和寶寶說話,等到孩子出生又經常逗他們玩樂。慢慢地寶寶就熟悉了媽媽的聲音,聽到後會有一種很親切的感覺,進而纏著媽媽。而他們對陌生人的聲音會感到害怕,所以聽到後會躲閃。

3.懷抱

每個人抱孩子的姿勢是不一樣的,而且由於體型不同,帶給寶寶的體驗感也不一樣。媽媽是最常抱孩子的,所以寶寶對她們的懷抱最熟悉,只有被媽媽抱著才會感到舒服安全,其他人抱會很不自在,所以哭鬧不止。

寶寶認出媽媽後,會比較黏媽媽,也會對著媽媽甜甜的笑,這些是她們喜歡你,想和你親近的表現,媽媽讀懂後要及時回應寶寶,讓寶寶感覺到溫暖和關愛。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

深魚抹憶為零說:

兩個月因為乳腺炎不得不斷奶,現在四個月了,只知道早就認識我了,具體什麼時候認識我的,我不知道。

基本上都是我帶的多,看到我長時間不理她立馬就哭了。她喜歡爺爺抱,知道爺爺慣著,一聽到爺爺聲音就要抱。

誰寵她,她認識誰

椰子媽咪育兒說:

之前寫過的文章,還有問答裡面媽媽的反饋,大多數寶寶是在3到4個月的時候就能認出媽媽來了,主要的現象有這幾點。

第一個是,找媽媽要奶吃。母乳餵養的寶寶,對母乳還是很有依戀的,他想吃奶的時候就會想到那個為給他餵奶的人。然後他就會去開始找媽媽,在他餓的時候會左顧右盼,這時候如果媽媽去上班了不在家。他會很著急的。

第二個是,只要媽媽抱。有的孩子特別不讓媽媽省心,他,就只要自己的媽媽抱著她,哪怕是爸爸或者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她都是不願意的,特別是一到了晚上,媽媽不抱她,她就要哭。小孩子的嗅覺是很靈敏的,哪怕他視力還沒有發展得太好,只要他聞到媽媽身上的奶味,他就會感覺非常的安心。

第三個是,能指出媽媽。如果孩子從一出生開始,就對小孩子一直訓練著,這是媽媽就是媽媽,然後讓她指指媽媽這樣的訓練,每天訓練個幾十次,小孩子就很早能夠指出媽媽來了。小孩子的語言發展是需要培養的,不是說讓他自己在那靜待花開。所以如果一直外界對寶寶有刺激,讓他知道媽媽這個發音所對應的是那個給他餵奶的人,他就能很清楚的知道認出媽媽來了。

歡迎關注椰子媽咪育兒,小濤養花知識號大v原創作者,分享育兒經驗,讓我們的寶寶一起快樂成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4486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