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有個醫生,才49歲,年初我還見他天天早上跑步,不想前一陣子出現右上腹脹痛後,檢查之下竟然發現肝癌,而且是晚期肝癌!
開始時候,他死活不同意治療,家人怎麼勸都不願意住院,只是拿了強效止痛藥吃。
然而,好景不長,不久又出現了解柏油樣黑便,這是因為肝癌合併肝硬化,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大出血引起。因為失血過多,整個人看著更加憔悴,更加虛弱無助。
後來是家屬哭著硬是要他來住院,他拗不過愛人流著淚的哀求,才來我們科報導。
慢慢地,整個醫院的人都知道了……每天都有人來看望他。
隔著厚重玻璃的重症病房,我每天都在病房外偷偷觀望,他是我曾經的老師,也是我的忘年交。平時我最會安慰病人,但這次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去安慰他。
每天人來人往,每天強顏歡笑,雖是看望,卻是訣別!我認識的他,估計當時心裏面最想的,是找個沒人的地方獨自舔舐傷口,然後默默等待死亡降臨。
住院期間,又是止血,又是輸血,又是護肝治療,慢慢地血止住了。但他和我們都知道,這只是暫時的,充盈的血管猶如越過警戒線的河水,不知何時又會決堤。
有了第一步治療,他似乎覺得不能這樣就死了,還有個一歲半的兒子,如果那麼快就死了,估計以後孩子腦海中都不會留下父親的印象。
後來他們一家人就去了省城的醫院進一步檢查,評估是否能手術。
然而,沒幾天就傳來噩耗,已經沒有手術機會!
肝癌對化療不敏感,剩下唯一的路就是靶向治療。
靶向藥輪伐替尼吃了一段時間,中間又反覆出現拉柏油樣黑便。因為血源緊張,醫院好些人便自動去血站為他獻血。
胃鏡止血了一次又一次,才短短兩三個月時間,這位醫生本來還算強壯的身子,一下子就瘦了一大圈。
「要不換肝吧,聽說廣州有移植專家到省城醫科大坐診,可以去諮詢一下」有人提議道。
一家人匆匆收拾了東西,再次出發去省城。
但沒過幾天,又再次傳來噩耗,肝癌晚期,侵犯了周圍的大血管,手術難度相當大。不做還能多活幾日,做了很大可能就下不了手術臺!
從那以後,我就沒有再看見這位亦師亦友的醫生。
從絕望,到重新燃起希望,再到失望,再到絕望……也許,從一開始就是絕望,誰知道呢?
因為懂得多,醫生如果發現自己得了癌症,會比一般人恐懼得多。
醫生可以大概預知到自己剩餘的壽命,眼看著身體一天天衰敗,命在旦夕而又無能為力時,絕望程度可見一斑。
所以,如果醫生心理不夠強大,一旦自己患癌,特別是晚期癌症,心理防線會迅速崩潰。
當然,癌症也分很多種,也分早中晚期,不同的情況所對應的心態必然不一樣。
如果是早中期癌症,還有治療的希望,醫生會想盡一切辦法,動用一切能動用的資源去治療。畢竟隨都不想死。
一個正規大醫院的醫生,他不但可以影響一個科室,其關係網可以輻射到整個醫療界,所動用到的資源是非常恐怖的。
所以,要不生,要不就死。
小編問的醫生得了癌症怎麼辦,要求談醫生得了癌症的感受,而不是以這個題目,個人沒有根據的胡亂發揮。這不好!最少你把讀者當成阿鬥,也是對自已不負責任。
我是個醫生,今年77歲。兩年前患乙狀結腸癌肝轉移,在中國醫學院腫瘤醫院做了結腸、肝部分切除。病理診斷:乙狀結腸腺癌,肝轉移,晚期癌症四期。住院13天我又回到門診給病人看病。一個月後進行化療,採用XELOX兩周療法。因為晚期,共進行13周期化療(通常3~6)。這個期間上午化療,下午我仍給病人看病。兩年了沒有任何不適。現仍在上班,買菜、做飯也是我的事。二十多斤東西我一氣提到五樓。從發病到現在我就沒把自已當病人看。我只所以反覆曬出我的實底,目的是讓人們知道得了腫瘤沒有那麼可怕。目前治療手段很多。如:手術切除、放療、化療、靶向、免疫等。1~2期癌病手術切除治癒率很高。3~4癌手術切除加化療五年生存率佔30%。何況像甲狀腺癌、鼻咽癌、乳腺癌、子宮頸癌、前裂腺癌、淋巴癌、血血病、皮膚癌、黑色素瘤等都在可治範圍。現在癌症已列入慢性病之列。請不要談癌色變。
本院的同事一個患有乳腺癌,一個患有肺癌,怎麼辦?問題很現實,病情很殘酷,雖然都是學醫的,但是都知道這種癌症治癒的機率非常低, 即使是全方位的手術,有些時候運氣差點也是很難根除乾淨的。那麼我們這兩位醫生的癌症同事最後都怎麼樣了呢?今天給你說說,有關醫生發生癌症,會怎麼樣的病理。
第一:比我大一屆的婦產科同事患有乳腺癌,怎麼辦?
其實說白了,醫生也是人, 醫生也不是什麼鐵人,一旦生病,脫下白大褂,穿上病號服, 跟病房裡的病人一樣, 因為你要相信,病毒是不認人的, 所以我這位婦產科的同事很不幸, 在一次醫院免費體檢的時候,發現了自己患上了早期的乳腺癌。
說實在的,我們醫院每年都會體檢一次, 全院2000多號人,基本上多多少少,總有些不好的疾病, 但沒有說是癌症的,最多也就是一些三高,或者炎症感染的小毛病。
但是這位同事在每年的例行體檢中被發現,那怎麼辦,其實醫生的內心一開始跟平常人都一樣的,都是慌的,只不過,慌亂過後,會趨向於平靜,會很馬上自己評估自己的病情,因為本身是婦產科,所以多少還會知道自己的病情嚴重層度。
最主要是,我這為同事,還沒有結婚,還沒有生小孩,按照道理,一般如果換上乳腺癌基本都是婚後,或者是年齡在50歲左右的中年婦女人群中,可是這麼年輕就患上了,那怎麼辦呢?以後怎麼母乳餵養自己的小孩子呢?
這一系列的問號都深深的列印在我這位同事身上,眼前最重要的是,我這位同事就發揮了她所有同事,還有發動她大學所有醫學同學,打聽哪裡的乳腺醫學技術好點,或者哪裡乳腺專家好,可以評估目前和今後的發展態勢,或者接下去的病情處理。
因為是讀醫學的所以說實在的,真的節省不知道多少時間,基本詢問專家主任還是查看體檢報告只要一個電話,或者是一個微信信息,就可以搞定。大大節約了她看病等候,甚至等待報告的時間。
後來這位同事聯繫到上海一家知名乳腺癌的專家,因為她的大學同學也是學醫的,也在這裡工作,把所有的病理報告,和影像都發給這個同學,約好時間,打算過去手術,
後來我知道,這個乳腺癌是最早起,雖然惡性,但是經過他們所聯繫等一些專家,經過科學等我判斷和努力,順利把這個乳腺癌切除了
後來,這位同事,在家靜養三個月後在來上班,目前來說一切順利,進展非常好,主要是沒有全部切除,很好的保留一個女人完整,而且目前已經結婚生子,而且還是採用母乳餵養等方式。
總結,經過這件事後,我由衷的感嘆,其實學醫真的是非常好的,不能說幫助別人或者說治癒別人的疾病,但是最起碼可以保護自己身體或者家人的健康。
為什麼這麼說,你只有在從是這個職業,你才會認識這麼多優秀的醫學專家,有些是你的同學,有些是你的同事 還有的是你的導師,甚至是領導,所有的資源都是為你所有,因為,在同行裡面,學醫的人都知道,當醫生的辛苦,更何況是一起同袍的戰友生病。
他們肯定是竭盡所能的挽救甚至治癒你等我疾病,發揮他們一切的醫療資源,來幫助你,這個是我的體會。
另外後來我了解為什麼這個同事這麼年輕會患上,主要是因為小女孩性格問題,比較內向,有事都憋在心裡,長時間的鬱悶,就會對身體產生結鬱,此外小女孩還是一個愛美的,總是以減肥為目的,經常不吃飯,雖然是醫生,但是太愛自己身材導致營養跟不上,各種免疫力等我降低造成身體產生病變。
第二 :一位愛抽菸的男同事患有肺癌不幸去世
說起這位同事,還真的很可惜,而且是我曾經輪轉過的指導老師,所以影響很深刻,因為去世很突然,從發病到住院治療,短短連個月就離開我們了。
話說這位同事,在我輪轉實習到他們消化科的時候,我的帶隊老師就是他,印象中,他非常的愛抽菸,往往早上起來一根煙,上班的時候,如果忍不住了,就跑到醫院的值班室裡面的衛生間過過菸癮。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一次早上查房的時候,由於菸癮上來了,本來大家都是圍繞一個病人講解和述說病情等,但是一溜煙的功夫,我的老師就不見了,後來吸完煙後,就匆忙的跑來,嘴巴笑咧咧的說:是上廁所,其實遠遠就能聞到他一股煙味。
對於這種現象 我們只能監管不管了,因為對於一位愛抽菸的人來說,實在是可以理解。
不得不說,吸菸確實對肺等我傷害很大,''在我進入正式上崗的第二個年頭,突聞,我的老師因為咳嗽不止 進入了呼吸科,後面一檢查已經是肺癌中期,其實,肺部已經完全浸潤,癌細胞其實已經深入人體各個起髒和組織。
當然因為都是醫院的同事,我們醫院也調動了所有的資源,甚至外面也聘請了專家,為他治療,我的這位老師到時看了很開,
因為他知道這個病的厲害層度,所以凡事去看他問候的人,都反應說,他很樂觀一直笑呵呵的,殊不知其實人的本質還是怕死的,因為等人真的沒有多餘的生命時間時候,你會感覺到世間還有很多沒有完成的事情,或者很多留念,所以啊,生癌去世對每個人都是怕的。
不得不說,我這位老師在住院後的2個月還是撒手人寰,去世了,其實怎麼說,疾病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 只有自己不愛護自己,你才會懂得生命的重要。
你也想想,醫生生病患癌,可以說比一般人佔據多少有力的醫療資源 ,但是疾病就是疾病,沒有貴重之分,技術再好,但是癌症類型不好,照樣挽救不了你的生命。
我是醫學科普醫生,訴說醫院故事,打字不容易,歡迎點擊關注,支持,轉發
最近我有一個同事的妹妹到醫院看病,最終確認為胃癌早期,但是她的妹妹一下子就不能接受,說話就像交代後事一樣,她姐姐聽後也是一宿未睡,心裡不是滋味。
我的同事,48歲,她妹妹,45歲,老家是江蘇徐州人,二人都嫁到上海,現在為新的上海人,經濟條件都不錯,她妹妹只有一個女兒,在上海黃埔區重點高中上學,學習成績非常優秀,近期她妹妹出現胃痛,不想吃飯,有這個症狀近一個月後,她到上海六院看病,確診是胃癌,萬幸的是早期沒有擴散,醫生也說只要積極配合治療,能夠治癒的。
不過誰得病誰承受壓力,畢竟是癌症,一下子她就承受不了,和她姐姐交代,讓她姐姐照顧自己的女兒。應該說完全沒有到那一步的,她姐姐耐心和她溝通,這應該高興才對,畢竟在胃癌早期被查出來了,積極治療,就會好的。
可能每一個人剛被確認是癌症時都會接受不了,確實聽到「癌」這個字後,得病的人思維就混亂了,第一想法是為什麼得這個病的人是我?不過形成事實後每個人對得癌症的思維方式就尤為重要了。
首先確認得病是不能改變的,那就要勇敢面對,積極治療,並放鬆心態,享受以後的時光,如果你不把癌症放在心上,癌症也會和你和平相處的,這樣的例子很多,有的人能與癌症和平相處四五十年,有些人積極治療,癌症神秘消失了。
因此心態最重要,面對癌症,積極接受,不怕它,並積極治療,相信會有好的結果!
首先,大家對醫生的健康似乎本能的帶種偏見,尤其是對中醫的要求更為苛責。似乎,醫生就不能有病,尤其是中醫,一定得皓首長髯、仙風道骨模樣才行[流淚][呲牙]
其實,醫生也是普通人啊,也有七情六慾,喜怒哀樂。加之醫生這個高風險的職業並不養生啊,他們整天得和各種各樣的病號打交道,整天都是提心弔膽的忙碌,大多都是身心疲憊啊。何況在生老病死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別人得啥病醫生也會得啥病,這很正常。
只不過,做為醫生,可能,這只能說是可能一一見多了病患疾苦,生離死別,心裡對死亡可能會看的更開更淡一些,承受能力也要比普通人強一些。另外,因為有專業知識的支撐,在選擇治療方案上可能會比普通人更有優勢一些,最起碼,病情到了一定時候,對有些治療方案可能會主動的採取放棄!
因為,做為醫生,其實很清楚,所謂的現代醫療在日益變化的疾病面前大多是慢半拍甚至是無能為力的。有些治療包括一些搶救都是盡下心或者是讓病人家屬多少有些念想、有些安慰,甚至只是為了多掙幾個錢而已!
人活著其實就是一個不斷走向死亡的過程,天地萬物都要歷經生老病死、成住壞空,這是自然規律。
所以,如果我有一天要面臨決擇,我可能會坦然面對,根據情況積極治療,但就我而言,可能會選擇放棄毀滅性的手術與放化療。先安排好後事,把欠人家的錢先交待清楚,然後呢,根據身體情況幹一些自己喜歡或者不留遺憾的事情,比如,旅遊一下,看看名川大山,異域風景;抽空會會親朋好友,畢竟此生見一面就少一面了;再然後呢,看看書,認真的檢點一下自已,畢竟,事出有因啊。當然順便也寬恕一些人,放下一些事。平靜的等待死神的邀請,最後,和老妻說聲對不起!再向這個讓我悲欣交集的世界揮一揮衣袖,在一群人或哭或笑中灰飛煙滅[笑]
我老公的表妹就是心內科醫生,她2018年確診的胰腺癌!他老公胸外科主任,她及時的做了手術,開始吃著藥,她兩口子都是醫生,可能知道這個胰腺癌的致死率高,她就開始安排一些事情,她媽住的六樓太高上下不方便,她就把一樓買下裝修好,讓她媽搬下來住,她兒子12歲了,她就經常和她老公一起休假,一家三口去旅遊!她覺得她們兩口子都是醫生,工作太忙沒有太多時間陪伴兒子,自從她生病以後恨不得天天陪伴兒子!後來她身體慢慢抗不住了,最後的一個月是在病床上痛苦的度過的!在2020年6月去世了,她才46歲!原來長的特別漂亮,最後我們去參加葬禮的時候,完全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我根本都看不出來是她!真想像不出來她這兩年都經歷了多大的病痛!屏幕上一直滾動著她們一家三口去世玩的照片!看得出來她挺開心的!應該彌補了一點遺憾!
醫生也是普通人,也有生老病死,而且部分醫生還是高危人群,壓力大,部分疾病的風險還會比普通人高。
那麼醫生自然也可能會患癌症,醫生發現自己得了癌症,會怎麼樣呢?
其實和普通人也有一樣,只有早發現早治療,心態好,才是上上策,近10年來,我們醫院至少有10名醫生確診癌症,有肺癌、乳腺癌、甲狀腺癌、睪丸癌等等癌症。
今天我們分享兩位癌症醫生的不同態度,決定了他們的不同命運:
34歲趙醫生,乳腺癌後一年去世,47歲馮醫生肺癌手術後10年依然正常上班。
一、年輕女醫生乳腺癌,不到一年去世
乳腺癌是女性癌症中發病率最高的癌症,乳腺癌只要早發現早治療,5年相對生存率89.9%,原位乳腺癌5年生存率98.8%。簡單說,乳腺癌雖然發病率高,但只要早發現早治療,絕大部分都能根治。
可是為什麼一位年輕醫生發現乳腺癌,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1年前,趙醫生無意間發現自己乳腺包塊,並發性局部有皮膚異常、溢液。她自己也是醫生,就未予重視,就不願去進一步 查查,自己吃點消炎藥,可是後來症狀並沒有緩解,局部皮膚紅腫、增厚、變硬,出現橘皮樣外觀,逐漸變成似瘀血的紫紅色。這才找人做了一個B超,基本上就確診為乳腺癌;可是同時發現多處淋巴轉移,已經錯過了手術機會,也沒有放化療的意義了。後來對症輸液了一段時間,人就沒了!
所以就算是醫生,就算是年輕人,就算是大部分能根治的癌症,一旦沒有早發現早治療,最後也會導致病情惡化,奪去一位34歲的年輕醫生的生命!
二、47歲馮醫生肺癌手術後10年依然正常上班
10年前,47歲的馮醫生查體時發現肺部佔位,最後確診為肺癌,肺癌是男性發病率死亡率第一名的癌症。馮醫生第一時間住院手術,後經過長期正規的放化療,經過1年的修正和治療,再次回到工作崗位,現在依然上門診,依然查房,依然做胃鏡。
當時發現肺癌,根據當時的評估,大家覺得馮醫生預後不好。馮醫生休息了1年,在經過正規治療後,馮醫生堅持鍛鍊,健康飲食,繼續刻苦學習;這期間還出版了一部醫學書籍。
所以,就算是發病率死亡率第一的癌症,只要能早發現早治療,保持好的心態,也能得到根治。
總之,醫生也是普通人,醫生也是父母、子女、夫妻,穿著白衣給患者看病,只是醫生的職業。脫掉白衣,行走在大街上和大家一模一樣。醫生也會生病,醫生也可能會患癌症,對待癌症,唯有預防才是上策,對待癌症只有早發現早治療才能根治。
醫生發現自己得了癌症會怎麼樣?
這個問題其實很多人都會疑惑。還記得自己小時候特別崇拜醫生,那個時候覺得醫生治病救人無所不能,感覺醫生就是不會生病的存在。
後來慢慢長大了,然後也走上了醫學的道路,才發現醫生這個職業是多麼的艱難,責任重大,上班時間長,無節假日,無雙休。就像這次的疫情,我們接到命令,沒有二話,放棄春節假期立馬回到崗位。長期的壓力、休息不正常,其實我們醫務人員的身體狀況比一般人可能都比不了。
進入正題,如果醫生得了癌症會怎麼樣?
其實每個人都一樣,癌症誰都害怕,都是人不是神,恐懼都是一樣的。那麼恐懼過後,會冷靜的思考接來下該怎麼治療。畢竟我們學醫的對疾病的認識比一般大眾是要強不少的,對於疾病的後果也更加的認識,因此會第一時間考慮治療方案。
第二個,由於是醫療系統內,那麼醫生資源這個時候就派上用場了,可以更快的聯繫到好的醫院和醫生,儘快得到治療。
若是到了晚期,那麼有些醫生心裡素質會更強一點,畢竟在醫院,每天可能都會碰到生死離別,見多了也就淡然了。
最後,還是要說一句,體檢很重要,在恐怖疾病沒有來臨之前,好好保護自己,不要太放肆,過度消耗自己,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醫生發現自己得了癌症,心裡應該很清楚,能不能治療,或者能不能治好都很明白,能治的肯定盡力而為,不能治的也沒什麼辦法。
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如果發現自己得了癌症,心裡一定非常急躁,既使醫生也不例外。很多年前,我們這裡有一個赤腳醫生,醫道也很高,每天都有很多人找他看病,有一年他生病了,到縣城醫院檢查完就回家了,從那以後就不再看病了,也很少見他出門玩,不幾個月就死了,很多人都不理解,有病為什麼不去醫院?後來他的兒子說,查出來就是肺癌晚期,他堅持不住院,怕給兒女落下債務。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現在才知道這是明智的選擇,晚期癌症很難治癒,花了錢、受了罪,最後落個人財兩空,這就是一個醫生的選擇。關注中醫雜症,和大家分享養生保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