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悔買房子的人肯定很多。因為主要看到這幾年因為疫情,房價下跌的比較厲害,尤其是二手房。其實房價下跌其中一個原因是疫情。還有一個重大原因就是國家打擊房地產堅持房住不炒的政策。那既然房子不讓炒,而且房產稅也有可能會在接下來幾年推出,綜合原因吧,所以現在大家都看不到房地產繼續上漲的因素。尤其是三年疫情弄得大家都沒有收入了,收入降低了很多。以前80後,90後誰經歷過經濟蕭條時期?中國經濟風風火火,二三十年三年疫情。經歷了三年的蕭條,很多小公司倒閉了。這一部分小老闆背負了很多債務。而很多打工人也失業了,兩口子都沒有工作。有的是租房,有的是名家,有一套還著房貸。三年疫情封在家裡好多次。吃著高價菜,還著房貸或者交著房租,上有老下有小。壓力很大,所以現在大家也都不再吵著買房了。因為看不到房價上漲的希望。
買海景房是我人生後悔的事之一
2010年,我買了惠州某海灣的海景公寓房,滿心歡喜地以為自已實現了「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夢想,沒想到這個海景房居然成了我人生最失敗的投資,我現在還在坑裡沒爬出來。
當時這個海景公寓45平米總價58萬,我首付22萬、貸款36萬。購買後立馬有酒店託管公司管理房子,我們每年還有30天的優先入住權。
第一到四年,每月有3200元左右的租金收入,時不時還帶家人去小住,感覺還挺好。第五六年開始,海景房多了,該鎮的口碑也下降了,房租一降再降。酒店託管公司也換成一些小型的旅遊公司在運作。
疫情開始那年,每月租金收入只有1500元,去年5月份起就沒有房租給我了,我也暫時不敢另找承包人,因為大概率找不到,找不到的話我還得自己負擔物業管理費。
今年春節前放開管控,以為春節期間會有點起色,沒想到去海邊玩的人雖然多了,但是春節到現在,我的海景房一天都沒有租出去。
我真是悔斷腸啊!現在每個月還貸1800元,聽說現在去賣的話,最多賣23萬左右,血虧啊!
不是一般的後悔!
2019年,最高點時買入,二套房利率6點多,本想換個大套改善下居住環境,誰知道,赤裸裸的爛尾了…
如果說這輩子最後悔的事,那就是買期房,如今利率下跌,期房無法交房,房產證拿不到,無法抵押更換房貸利率,每月一如既往的還著房貸,苦逼的人生哈~
❤️真心奉勸需要買房的友友們,如果買房,一定要買現房!一定要買現房!一定要買現房!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
估計19年,20年,21年買房子的人大部分都比較後悔。首先是連恆大那麼大的房企都破產了。其次那三年買房的人都是高位接盤,房價相對偏高,利率相對偏高。不過買房假如是自住的情況下沒有所謂的合適不合適,後悔不後悔。早買早住早享受。
謝邀。
想這種情況應該會有,但不會太多,現在的房價是穩中有降但是降幅不大,除非個別地區,那種房價超高的,因為總額高所以看起來降得厲害。
買房子還是一個量力而為的事情,不排除早期有人靠倒賣房子發財致富,但是這種人也是少數,普通人買房子就是用來居住的,而不是發家致富的,這是正道。
要是現在還想靠買房子發家致富,那真的是異想天開了。
身邊的很多人都買了房子,真的很少有後悔的,即便後悔人家還會給你說出來嗎?都是放到肚子裡爛掉吧。
對於那些還款困難的,這個隱患其實在買房子的時候就已經產生了,量力而為也不是誰都能做到的。
這個時候應該更多的是考慮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因為後悔也真的沒有用啊,化悲憤為力量吧,努力多賺點錢早日把房貸還清,這不就完事了嗎。
三年前7800一平的房子,如今6500一平沒人要,老公經常說我一點經濟頭腦也沒有,非要在房價最高的時候買了房子,這一下就虧了十幾萬塊錢。老公沒事就會念叨我,但是我自己卻從來沒有後悔過。
三年前為什麼買房子呢,是因為我和婆婆發生了一些摩擦,當時孩子還小,兩個都在上幼兒園,體質也不是很好,經常生病往醫院跑,婆婆也從來不照顧一下,也就是跟別人一樣看十分鐘就下樓了。
我每天上完班就趕緊回家,不敢在外面多待一分鐘,回家後照顧孩子。婆婆每次上樓看到樓上被孩子弄的特別髒,就會囉嗦我什麼事情都不幹,家裡這麼髒也不收拾一下,老公的衣服也只會扔在洗衣機裡。
我經常疲憊不堪的休息一會,婆婆的嘮叨聲就在旁邊說個不停,一邊打掃一邊念叨。其實,婆婆幫忙打掃衛生,我心裡是很感激的,可是被她這麼叨叨,心裡的感激都變成了煩躁。
那時候的自己都快抑鬱了,回家就很不開心,但是照顧孩子又不得不趕緊回家。
所以,我一咬牙就跟老公說要買房子,搬出去住,等孩子上小學了,咱就出去住,自己也清淨一些。距離產生美,可能一分開,兩個人的關係反而會更好一些。
雖然說房子降價了,自己看起來虧了,可是這幾年我的心裡都有一種盼頭和安穩,在心裡我知道自己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我的心裡會繪畫出自己心裡理想的家。
心裡的安穩並不是錢可以衡量的,很多東西都不是只用錢來衡量。
如果是剛需買房,沒有遇到爛尾樓,我想很少人會後悔買房的。
房子自古以來在人們心中的地位都很高,一般人家裡最值錢的東西肯定是家裡的房子,有房子才有家的感覺,心裡才踏實。
我家是農村的 ,小時候開始父母就在城裡打工,買不起房子一直都是租房子住的。我們一家人住過民房,電費很貴 ,為了省錢夏天很熱的時候都很少開空調。民房的房東也不是什麼有錢人,摳門的很,水用多一點點就開始甩臉子,說話也很難聽。還經常有人查暫住證,日子過的很艱難。
後來條件好了一些,搬到了環境好一些的小區裡面,開始住的還是筒子樓,對我來說已經比民房好多了。再後來搬到了一個有院子的單元樓裡,同樣是租房子,體驗要好的多得多。但唯一不變的是心底對房子的祈盼,每次搬家都很心酸,也不敢添置什麼東西,房東們動不動就想漲價,父母還得陪著笑臉說好話,討價還價,底層人的生活只是為了活著。
我工作了幾年以後,家裡才湊錢買了房子,借了很多外債,那幾年母親的脾氣很不好,被負債壓的,我們經常吵架。直到幾年後,欠債還完了才好多了。
雖然買房裝修到還債的過程中,我們有過很多爭吵,但搬進新家之後,每個人都是很高興的,會為錢發愁甚至吵架 ,卻一點也不後悔買房。在自己家裡再也不用看別人的臉色,不用擔心房東又想漲價,不用擠在擁擠不堪的環境裡,不再害怕一次又一次的搬家。那種心安是租房無法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