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為何歷史上用廟號稱宋朝皇帝,用年號稱清朝皇帝,還有的稱國號?_北宋廟號是什麼

行者說: 歷代皇帝雖然都有姓名,但是臣子百姓卻不能隨意稱呼,否則便會因大不敬的罪名被處以刑罰。出於避諱,後人便…

行者說:

歷代皇帝雖然都有姓名,但是臣子百姓卻不能隨意稱呼,否則便會因大不敬的罪名被處以刑罰。出於避諱,後人便用不同的稱謂來指代皇帝。用廟號、諡號、年號、尊號等指稱皇帝是最常見的方法。

諡號是古代帝王死後,後繼者根據其生前品行所給予的一種特殊稱號。廟號則是帝王死後在太廟中專立一室,以供後人祭祀所取的名號。年號是一種紀年的方式,新的皇帝繼位,通常立一個新的年號,標誌改朝換代,藉以區分上一個皇帝。

尊號是帝王在位時臣子尊崇的稱呼。 古代皇帝不同的稱呼與時代等多種因素有關。先秦君主多稱諡號,如周文王、秦穆公、齊桓公;秦朝取消了諡號,漢代重新恢復,所以漢代皇帝也多稱諡號,如文景之治中的「文」、「景」就是指孝文皇帝和孝景皇帝,而「孝」習慣被省略掉,簡稱為漢文帝、漢景帝。

這種稱呼方式一直延用到隋代。唐代之後,皇帝的諡號日漸繁複,文字加長,如李世民諡號為「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稱呼起來顯得繁瑣贅述,所以乾脆採用廟號,稱為唐太宗。其實廟號早在漢初已經出現,但是作為專有名稱,「廟號」遲至晉代方見於典籍,唐代之後才頻繁使用。

從唐至宋元大都用廟號稱呼帝王 。明清之後,皇帝的稱號又發生了變化,往往採用年號來指代帝王。年號也產生於漢代。明清之前一個皇帝往往有好幾個年號,如漢宣帝就有七個年號。而到了明清,無論皇帝在位的時間長短,一般只有一個年號(明英宗一人例外),清代皇帝的年號更是規範。

例如康熙皇帝就是玄燁,宣統皇帝就是溥儀,不會讓人產生誤解。西方的君主有沒有諡號、廟號、年號呢?後人又是如何稱呼他們的?說來有趣,西方君主在稱呼的檔次上恐怕遠不及中國皇帝,他們並沒有像中國皇帝那樣繁瑣的稱號,稱呼相對簡單得多。

西方君主也沒有那麼多的避諱,後人可以直呼其姓名,一般是在名字之後加上大帝等詞語,如查理大帝、亞歷山大大帝、愷撒大帝等。有時為了加以區別,乾脆就在姓氏後加上數字,表示第幾世,如普魯士的腓特烈一世、腓特烈二世等,更有簡單的乾脆把「世」也省略了,直接叫路易十五、路易十六。 除了正式的稱號,西方君主還有一些有趣的綽號。

澹奕說:

漢武帝這個稱呼,是朝代加上諡號,如果用這種方式稱呼乾隆帝,那麼就是「清純帝」,因為乾隆帝是清朝的皇帝,他的諡號就是「純」,廟號是「高宗」。

咱們一般都有個習慣,那就是稱呼古代皇帝,有的朝代用諡號,有的用廟號,有的用年號。

比如漢武帝、漢文帝、隋文帝、周武帝、晉武帝,這就是諡號稱呼,比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這種就是廟號,比如崇禎帝、康熙帝、雍正帝這種,就是年號稱呼。

早期都用諡號稱呼皇帝

諡號制度從先秦時代就出現,所謂的諡號,就是君王去世之後對他的評價,先秦時代不管是周天子還是諸侯王,都有自己的諡號,秦始皇覺得這個很不好,直接給廢除了。

畢竟對於秦始皇來說,「諡號」這種就是臣子對於君上的評價,這是不能容忍的,直到秦朝結束之後漢朝建立,諡號制度重新恢復,從漢朝開始,人們一般都是用諡號來稱呼皇帝。

通常,諡號只有一個字,漢文帝的「文」、漢武帝的「武」,不過諡號有個不太方便的地方,那就是既然是諡號,就是用來稱呼已經去世的皇帝,也就是先帝,不能稱呼當朝天子。

從漢朝開始,到魏晉南北朝、隋朝,一直都以諡號稱呼法為主,而到了唐朝時期,事情出現了變化,人們開始習慣於用廟號來稱呼皇帝,諡號用的越來越少。

諡號越來越長,廟號取代諡號

唐宋時期的皇帝,都喜歡用廟號作為稱呼,實際上廟號也是商周時期就出現了,但在以前的時候廟號並非什麼君王都能有的,只有很少數的皇帝才能擁有。

所謂的廟號,是因為古時候的祭祀制度,不同的君王在去世之後,用於祭祀的宗廟有自己專屬的廟號,一般來說,只有那種功勳卓越的君王才能有廟號。

直到漢朝時期,廟號制度還是很混亂的,而且整個漢朝真正有廟號的皇帝也就四個,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後來的皇帝紛紛給自己加廟號,唐宋時期每個皇帝都有廟號。

那些帶「祖」或者「宗」的皇帝稱呼,就是廟號稱呼,而廟號濫用的同時,諡號也被濫用,不同的是諡號從原來的單字,字數變得越來越多,往往都是一大串。

舉個例子來說,都知道李世民廟號是太宗,而他的諡號叫唐文帝,但這只是簡稱,李世民諡號的全稱是「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簡稱為文帝。

這都還算是好的,朱元璋的廟號是明太祖,他是諡號是高皇帝,而實際上,朱元璋諡號的全稱是「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足足二十三個字。

為了表示功績之類,後期的皇帝諡號越來越長,這麼一來,稱呼的時候就很不方便,唐宋時期乾脆都使用廟號稱呼法,所以咱們說起唐宋時期的皇帝,往往都是「某某宗」。

廟號稱呼法,主要在唐宋與元明這幾個朝代比較流行,雖然清朝也有,但已不多見,而到了明清時期,用年號來稱呼皇帝的方法,取代了之前的諡號與廟號稱呼法。

明清時期才能用年號稱呼皇帝

不管是諡號,還是廟號,這都是君王去世之後才用得上的,李世民不可能生前就被稱作太宗,即便他知道自己去世後廟號是太宗,也斷然不可能有人敢這麼稱呼他。

這就有很大的不便之處,因此稱呼當朝天子的時候,人們往往都三緘其口,不知道怎麼辦,通常就是用「當今陛下」、「上」這類泛稱,直到明清時期,人們用年號稱呼皇帝。

年號從漢武帝時代就誕生了,不過以前的皇帝,有事沒事就換個年號,遇到什麼大事了,都愛換個年號,所以一個皇帝往往有好幾個年號,因此無法一一對應。

明清時期,一個皇帝往往就一個年號,不會亂動,因此這個時期,大家都喜歡用年號來稱呼在位的皇帝,也不存在什麼犯忌諱的問題,像什麼嘉靖帝、天啟帝之類都是這樣。

其實明朝時的皇帝,往往都還用廟號比較多,但這也是用於稱呼先帝,而稱呼如今在位的皇帝的時候,往往還是用年號,明朝廟號與年號都用。

比方說咱們說的萬曆皇帝朱翊鈞,也有很多人稱之為明神宗,永樂皇帝朱棣,也就是明成祖,此外還有宣德皇帝明宣宗,正德皇帝明武宗等等。

到了清朝,諡號跟廟號用的都不是很多了,基本上都用年號來稱呼,哪怕是已經去世的皇帝,往往也都是用年號來稱呼,什麼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等等。

古時候的人們稱呼皇帝,主要還是看當時的具體情況,畢竟那時候不能直接說皇帝的名字,因此只能用廟號、諡號、年號這些來稱呼,不同朝代的習慣,也都不一樣。

晴波泡泡說:

所謂的諡號就是人死後對他的評價,蓋棺定論而已。中國人一直有這個風俗,今天依舊,比如說死後給予革命家、文學家等評價就是這個遺風。古代天子諡號常用一個字,一般稱作「孝×帝」,蓋中國以孝治天下也(也有特例,北魏皇帝就喜歡兩個字,太武帝、道武帝等)。大臣一般兩個字,比如曾文正、嶽武穆等(文正、武穆是文武最高的諡號)。與之相比廟號就不一樣了,所謂的廟號是皇帝在族譜中的地位,我們常說的祖宗就是來源於此,秉承祖有功而宗有德的原則,太祖、高祖一般是開國皇帝,太宗、世宗等一般給予後世比較突出的皇帝。按《周禮》天子家有七廟,也就是說皇帝家最多只能有七個廟,前面的皇帝把這個名額佔滿了就沒辦法了。唐朝之前的歷代皇帝都遵循天子七廟的老規矩,唐高祖李淵把這個規矩改了,每個皇帝都有廟號,所以自唐朝以後的皇帝習慣上叫廟號,但諡號依舊有的。明代之前的皇帝可以隨便改元,多的十幾個年號也不鮮見。太祖起自於布衣,知道改元對老百姓紀年非常不方便,規定皇帝只能有一個年號,這樣民間就常用年號來稱呼皇帝,明清皆是如此。比如明太祖朱元璋是太祖武皇帝,年號洪武。太祖是廟號,說明他是開國的皇帝,地位最高。武皇帝是對他的評價,打天下的,武功赫赫。洪武是他的年號,他當了35年皇帝,就是洪武多少年來紀年(我們現在用公元紀年,2022年)。中國歷史上有一個特例,就是秦朝。秦始皇認為諡號是不尊重,子孫怎麼能夠評價先人,所以自稱始皇,後面二世三世乃至千秋萬代。這個習慣倒是跟西方人有點像,可惜只傳了三代而亡。

四川達州人說:

很簡單啊,怎麼方便怎麼稱呼。

撇開秦朝,漢朝嚴格執行宗廟制度,所以稱呼皇帝以諡號最簡單,比如漢文帝景帝武帝,文景武都是諡號。漢朝很多皇帝沒有資格享有單獨的宗廟禮儀,譬如漢景帝死亡後,雖然有平定七國之亂的功勞但大臣認為漢景帝是繼承了漢文帝政策。不能單獨享有宗廟。

皇帝有了宗廟就倍有面子。後世子孫單獨祭祀血食,有唱詩童子班,獨立警備按時祭禮——漢景帝沒有宗廟,只能依附在父親漢文帝的太宗廟。

廟號,就是皇帝在宗廟中的代號,比如高皇帝劉邦是太祖,漢文帝是太宗,漢武帝是世宗,漢宣帝是中宗,光武皇帝是世祖。每位廟號都是很珍貴的,因為漢朝堅持天子七廟制度。因此,史上就以諡號來稱呼漢朝皇帝。

曹魏開始,宗廟制度廢馳,甚至出現曹叡活著給自己上廟號烈祖的事,終為天下所笑。但此後唐宋每個皇帝都有了廟號。而自唐太宗開始皇帝諡號越來越長,諡號稱呼不再方便。

既然每個皇帝都有了廟號,廟號就被用來代稱皇帝,比如唐高宗,宋神宗。

年號是什麼?

就是記錄時間的符號。比如1912年被稱為民國元年,1913年為二年...

漢武帝之前君主沒有年號。可君王活著的時候也得記錄時間啊,官員只能寫周王X年,死後加諡號改為周厲王X年

漢武帝認為君主名字不能隨便記錄。在位初期一樣被記為帝徹X年,因此創造出年號來。繼位第19年創「建元"年號,第一年是建元元年(前140年)。

由於皇帝經常改元,所以年號多變。用來稱呼皇帝也不方便。

到明清時,皇帝一般只用一個年號,所以習慣代稱皇帝為年號,比如嘉靖帝。後世知道雍正,可幾個人知道他廟號世宗,諡號22字+憲皇帝?

至於閣下說的國號皇帝?

如大西皇帝張獻忠?

張獻忠1644年11月自稱大西皇帝,年號大順,所以,稱呼張獻忠為大順皇帝也是可以的(不過,李自成1644年正月在北京建大順國,年號永昌,國號與張獻忠的大順年號衝突了),但1947年1月張獻忠陣亡,繼承人大約是沒上諡號廟號。就算有也無人承認了。那是特殊情況。

名利不如閒86380201說:

簡單的講,諡號就是一個人死後得到的一個稱號,對他的一生蓋棺定論。

比如漢武帝,他的諡號是「孝武皇帝」。這個除了皇帝別人也可能會有。皇后或者大臣啥的,被賜諡號的也挺多的。

廟號,就是在太廟裡祭祀皇帝用的。如果你去過北京太廟(今文化宮),就會看到復原場景,一個大殿裡祭祀七到九位皇帝。這些皇帝每人一座小廟,廟裡面除了皇帝的牌位,還有皇后和其它附祭的人。所謂廟號就是這個廟的名字(「祖廟」或者「宗廟」)。後代皇帝祭祀的時候,是一個廟一個廟去燒香磕頭上獻供品的。

唐太宗宋太祖,這就是廟號,這是只有皇帝有的。稱呼廟號是對皇帝的最高禮節,有了廟號以後,諡號也還有而且越來越長。

年號是皇帝活著的時候紀年用的,平時使用頻率最高,老百姓也最熟悉。明清兩朝一個皇帝只有一個年號,老百姓平時俗語,就在那個年號後面加一個「爺」來稱呼那個皇帝。「乾隆爺」「萬曆爺」,這屬於民間性質的,不正式的。在清朝這個「爺」是旗人通用的稱呼,不是皇帝特有的。不管生前還是死後,都可以這樣叫的。

國家正式的文書還是使用廟號,或者廟號加諡號,比如「世祖章皇帝」「聖祖仁皇帝」「世宗憲皇帝」「高宗純皇帝」等等。

宋元或者以前離我們比較久遠了,我們並不清楚宋朝民間是如何稱呼前代皇帝的,只能從正式文書當中看到、並且跟著他們叫廟號。

明清因為距離我們很近,民間用年號稱呼的習慣是傳下來了,但那個「爺」字就被省略掉了。這是因為我們不使用年號了,不需要區分皇帝和年份了。

粵賞睇說:

廟號是指皇帝在位期間給自己起的一個稱號,主要用於紀念皇帝的功德或紀念重大事件。廟號是宋朝時期流行的一種稱謂方式,而清朝時期則流行使用年號。國號是一個國家的正式名稱,常常是由國家的歷史、文化、地理等因素決定的。例如,宋朝的國號是"大宋",清朝的國號是"大清"。

廟號是宋朝皇帝給自己起的稱號,主要用於紀念皇帝的功德或紀念重大事件。例如,宋太祖趙匡胤在位期間給自己起的廟號是"建隆",意為建立隆國,紀念他統一中國的功績。

年號是清朝皇帝在位期間給自己起的稱號,主要用於紀念皇帝的功德或紀念重大事件。例如,清太宗康熙帝在位期間給自己起的年號是"康熙",意為康樂熙國,紀念他統一中國的功績。

國號是一個國家的正式名稱,常常是由國家的歷史、文化、地理等因素決定的。例如,宋朝的國號是"大宋",清朝的國號是"大清"。國號通常是由國家的領導人或政府正式定義的,並被廣泛使用。

長鄉侯說:

總結來說就是因為方便

一、稱呼唐朝以前的皇帝用諡號

諡號是評價一個人一生功過的稱謂,有良諡自然也有惡諡。

以漢朝為例:

劉邦,諡號高皇帝,廟號太祖。

劉盈,諡號孝惠皇帝,無廟號。

劉恆,諡號孝文皇帝,廟號太宗。

劉啟,諡號孝景皇帝,無廟號。

劉徹,諡號孝武皇帝,廟號世宗。

劉弗陵,諡號孝昭皇帝,無廟號。

劉詢,諡號孝宣皇帝,廟號中宗。

除了劉邦、劉秀,漢朝皇帝的諡號都有一個孝字,後世為了縮短這個稱呼通常省略掉「孝」字,「皇帝」這兩個字也勝率成「帝」。

所以我們把劉恆稱之為漢文帝,劉徹為漢武帝。

二、稱呼唐至元的皇帝主要用廟號

唐以前的皇帝之所以不用廟號稱之,是因為並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

廟號是中國君主死後在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起源於重視祭祀與敬拜的商朝

唐以前上廟號非常嚴格,所謂祖有功,宗有德,沒有重大貢獻的皇帝是沒有廟號的。

以前面漢朝為例,劉邦廟號太祖、劉恆廟號太宗,劉啟沒有廟號,劉徹廟號世宗,劉弗陵沒有廟號,劉詢廟號中宗。

如果用廟號稱呼,有的皇帝就沒辦法稱呼了,為了統一格式,還是統一 用諡號比較好。

唐朝以後,由於君主專制加強,也別管有沒有重大貢獻了,大多數皇帝都開始有廟號(被廢的皇帝除外),所以開始用廟號稱呼。

而之所以不用諡號,是因為諡號變得越來越長了,大多數人都記不住。

以李世民為例:

唐太宗李世民,

唐高宗上元元年,加諡為文武聖皇帝。

唐玄宗天寶八年,加諡為文武大聖皇帝。

天寶十三年,加諡為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你記得住嗎?我反正記不住,所以直接稱之為唐太宗就好。

諡號變長跟君主制加強有關,過去諡號主要是評價人功過的,君權加強,惡諡基本消失了,什麼好詞都給我上,所以諡號就越來越長了唄。

三、稱呼明清皇帝主要以年號

古人不像現在用公元紀年,從公元元(1)年到公元2022年,以後也能繼續加,公元元年之前還有公元前n年,年份換算非常方便。

古代用年號,年號是皇帝定的,換一個皇帝至少定一個年號,少數可能達到十幾個,比如唐高宗就有14個年號,非常不方便。

到了明清時期,年號開始一世一元,即一個皇帝只用一個年號,除了明英宗這個兩次當皇帝的奇葩,還有皇太極由汗稱帝,這兩人用了兩個年號,沒有其他例外。

年號貼近人民的生活,今年是洪武幾年,孫子出生在永樂幾年,老百姓平時就在用,非常熟悉,就沒必要去記皇帝的諡號廟號了,既然一個皇帝只用一個年號,就用年號稱呼皇帝,多方便多直觀。

總結:唐以前用諡號,唐到元用廟號,明清用廟號,這樣稱呼皇帝,都是因為方便。

精神病鑑定特級鑑定師說:

唐朝之前我們習慣用國號+君主諡號+君主身份的方式來稱呼一國之君,原因有兩點:第一,並不是所有的君主都有廟號,但是肯定都有諡號;第二,年號是漢武帝首創的,他之前的皇帝或者國王沒有年號。比如說西漢,西漢的皇帝最開始也只有諡號,沒有廟號,漢惠帝並沒有給劉邦上廟號,漢文帝繼位以後為了顯示自己的正統,所以給劉邦上廟號太祖。整個西漢,只有漢太祖劉邦(廟號太祖)、漢文帝劉恆(廟號太宗)、漢武帝劉徹(廟號世宗)、漢宣帝劉詢(廟號中宗)這四個皇帝的廟號得到後世承認,剩下的漢元帝和漢成帝的廟號是王莽上的,劉秀即位以後被廢除了(漢宣帝的廟號最開始也是王莽上的,劉秀即位以後不認可,先被取消,然後又被上一遍)。除了這四個有廟號的皇帝,碰見其他皇帝史書上怎麼寫?不好直呼皇帝名諱,那就只能指代了,比如漢景帝劉啟,他沒有廟號,也沒有年號,就只能用諡號指代,他的諡號是「孝景」,考慮到西漢皇帝諡號都有孝這個字,比如漢武帝諡號孝武皇帝,所以取了景字,所以劉啟就只能叫漢景帝了。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隋朝為止。唐朝時期,每一個皇帝都有廟號了,也都有諡號了,可問題是唐朝以後的皇帝諡號都比較長,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廟號太宗,諡號文皇帝(後加諡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廟號太祖,諡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這超長的諡號記都記不住,還怎麼玩?所以唐朝時候的皇帝改用廟號稱呼,明清兩朝的皇帝實際上也能用廟號稱呼的,但是明清兩朝的皇帝在皇帝生涯中一般只會用一個年號(明英宗和清太宗除外),所以我們就用年號稱呼這個皇帝。

愛生活的何人可說:

中國對歷代帝王的稱呼經歷了四次變化,秦朝用序號,如始皇帝、二世皇帝;西漢至隋朝稱諡號,如漢文帝、晉武帝、北魏孝文帝、隋煬帝;唐至元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明清則稱年號,如永樂帝、嘉靖帝、康熙帝、乾隆帝。

發生這些變化的原因是:(一)秦朝不用諡號和廟號,而以世論;(二)漢至隋既有廟號又有諡號,而諡號只有一、二個字,所以後人以諡號稱之;(三)唐至元諡號泛濫成災多達十幾二十幾個字,再用諡號稱之太麻煩,故改稱廟號;(四)明清帝王多用一個年號(極個別用兩個),故朝野和史家用年號代稱某個皇帝。

皮卡丘九九說:

早期(先秦時期,夏商周)都用諡號稱呼;秦始皇廢除諡號制度;漢朝到魏晉南北朝、隋朝,都以諡號稱呼法為主;唐宋與元明比較流行廟號;明朝皇帝多用廟號與年號,廟號用於稱呼先帝,年號稱呼在位的皇帝;清朝基本都用年號。(諡號,是君王去世之後對他的評價;廟號是皇帝於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也可作為表示年份)

古時候的人們稱呼皇帝,主要還是看當時的具體情況,當時不能直接說皇帝的名字,不同朝代的習慣,也都不一樣。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45250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