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甘肅"羅馬村"在哪裡,為何會被稱為"羅馬村"?_甘肅羅馬遺址

最近比較煩87說: 在甘肅省永昌縣境內的有有一個非常出名的村莊,名為者來寨村,也被稱為「羅馬村」。 者來寨村之…

最近比較煩87說:

在甘肅省永昌縣境內的有有一個非常出名的村莊,名為者來寨村,也被稱為「羅馬村」。

者來寨村之所以出名,並不是這裡因為這裡有巧奪天工的自然景觀,而是因為生活在村子裡的人。者來寨村是一個只有四百多人的小村莊。確實有一些高鼻梁、藍眼睛、黃頭髮的人群,乍一看上是外國人,跟漢族人的外貌特點有著很大區別,近年來頻頻被史學界關注。

他們是誰?來自何方?這些居民真是古羅馬軍團後裔嗎?很多人認為他們是羅馬人的後裔,他們也深信不疑。他們在村子裡面居然建起了城堡,穿上了羅馬軍隊的制服,搞起了以羅馬文化為特色的旅遊事業。

這些酷似洋人的族群其實並不是羅馬人的後裔。事實勝於雄辯,高昌有羅馬人後裔的傳說越傳越神,引起了有關專家的質疑。

二零零七年,蘭州大學遺傳學實驗室對當地87名村民的DNA進行了鑑定,發現他們的Y染色體構成77%是東亞人的單倍型。也就是說他們跟東亞人更接近,跟古羅馬人根本沒有什麼關係。

高昌這個地區屬於河西走廊,是我漢族地區與北部少數民族密切活動的地區,漢朝時的烏孫、大月氏等少數民族這些都是白種人,這個地區出現一些白種人體徵的中國人,還是很正常的。

在歷史上就有這麼一段傳說,一支羅馬軍團當年可能曾經和漢朝遠徵軍在中亞西域一帶較量過,戰敗的羅馬士兵輾轉流落到現今的甘肅,現在這個村子裡,極有可能住的就是羅馬軍團的後裔。

還有一種說法,公元前53年的卡萊爾戰爭中神秘失蹤的古羅馬第一軍團,在東移的過程中曾被匈奴收留,在後來的漢匈郅支城之戰時又被漢軍俘虜,最後由西漢政府安置在驪靬城定居了下來。

這些村民相信他們是羅馬人的後裔,是認為他們相信自己是公元前1世紀被波斯打敗的羅馬軍團的後裔。公元前53年,古羅馬三巨頭之一的克拉蘇為了能跟凱撒、龐培爭雄,為了能夠賺得政治資本最短的捷徑便是要有戰功,逼得不懂軍事的大富翁克拉蘇率軍東徵波斯。

結果羅馬軍團被打得全軍覆沒,克拉蘇作為統帥也殞命異國他鄉,羅馬軍團中只有6000人逃了出去。

十幾年以後,羅馬軍團殘部這6000人又被匈奴人所收並,成為了匈奴兵的一支軍事力量。

而此時大漢王朝,派將軍陳湯去徵服這支匈奴部隊,在今天哈薩克斯坦境內將其打敗,不愧為犯我中華雖遠必誅的發聲者。

匈奴軍隊被打敗之後,陳湯也順便俘虜了這些羅馬軍團。然後將他們安置到了甘肅高昌這個地方。

當時命名為驪靬。但經考古資料,雄踞在歐洲的還有羅馬帝國,驪靬故址位於永昌縣城西南15公裡焦家莊,又稱者來寨或者撒寨子,這就是羅馬村的由來。者來寨人在節日跳一種叫做「節子舞」的奇特舞蹈,穿著很像古羅馬士兵的服飾。

者來寨人在下葬時頭部一律向西,朝向羅馬的方向。者來寨附近有一座羅馬風格的四角亭,在考古挖掘中挖出的遺骨明顯具有歐洲人的特徵。這一切似乎指明者來寨人就是古羅馬人的後裔。

20世紀70年代以後出現的漢簡證明西漢設立驪靬這個地方是在公元前60年,早於克拉蘇東徵波斯的時間點。漢朝的史學資料裡面,從沒有記載陳湯曾俘虜過一支面貌奇異的匈奴部隊。所以,高昌這裡的白種人說自己是羅馬人後裔顯然是假的。

當年成龍拍《天將雄師》這部電影,也是因為聽到了這個傳說,才構思出來的這個故事,可以肯定的是當年古羅馬確實有一支軍隊消失過,而且是往我國西部這個方向過來了,但具體到底來過沒歷史是沒有任何記載的,留下的只是傳說。

當然,科學才能準確的解釋「血統」。後來,科學家對當地居民的DNA進行了考察,結果顯示,所謂「羅馬後裔」的染色體與古羅馬人並無關係。歷史的真相究竟如何,還有待考究。雖然血統的傳言已經被打破,但古老歷史留下來的美麗傳說仍在等著我們去探索發現。

然而,「羅馬村」這種叫法,還是被承襲了下來。但無論如何,這一假說帶動了驪靬古城的旅遊,也帶動了史學家們對驪靬人不同於當地其他人相貌、飲食、風俗等的研究討論,也算是大功一件。

在者來寨秘密發現之前,者來寨居民曾因特異的相貌備受歧視,被稱為「黃毛子」。自從者來寨為羅馬人後裔這一新鮮事上了新聞後,者來寨名一夜之間名氣大增,開辦了各類以「羅馬」為題材的學術交流活動,並且作為旅遊資源得到了有力的開發,當地居民生活狀況也得到很大的改觀。

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去遊玩,接受當地居民「羅馬式」的熱情招待。

圖文繪歷史說:

甘肅「羅馬村?這個問題有意思,在我國甘肅境內確實有這個村子存在,為什麼會被人稱為羅馬村,那是因為牽涉到2000多年前歐洲古羅馬帝國的一批人口失蹤案,在西漢時期,一支羅馬軍團東徵,在參加戰爭後就神秘消失了,成為羅馬帝國史上懸疑案,直到上個世紀因其奇特的風俗與周邊民眾格格不入,引起人們注意,後來義大利、英國、澳大利亞學者紛紛至此調查研究,最終揭開謎底,當年古羅馬一批消失的人口到中國來了。

2010年,幾位驪靬村的村民到上海進行DNA檢測,顯示他們確實具有超過50%的歐洲白人血統,圖為驪靬村的古羅馬村民。

公元前53年,古羅馬帝國率軍東徵,打到今天伊朗地區時,受到帕提亞帝國強力圍殲,古羅馬帝國軍隊大敗,其中第一軍團6000人潰逃時,在沙漠上迷失方向,公元前20年古羅馬帝國與帕提亞帝國熄戰,雙方交換俘虜發現,第一軍團失蹤了,至此,古羅馬帝國第一軍團的歷史記載到這兒了。

圖為驪靬村的驪靬亭,具有歐洲建築風格,此亭為後修復。

同一時期的西漢王朝在漢宣帝劉詢的統治下,實現了孝宣中興,不但降服了匈奴,還在西域設立了西域都護,囊括了西域廣大領土,一直延伸到今天的哈薩克斯坦地區,而《漢書》記載,公元前36年,西漢騎都尉甘延壽在西徵時,遇到一群身著奇裝異服的軍隊,他們所使用的魚鱗陣是大漢軍從沒見過的,於是招募他們為僱傭軍,後來肅清了西北叛亂後,將這股僱傭軍安置在了驪靬縣,並為他們劃地修建了驪靬城堡,此堡就在今天的甘肅省永昌縣境內,而這夥僱傭軍使用的魚鱗陣就是羅馬帝國慣用的攻城陣法。

也有人提出質疑,說驪靬縣是西域的交通要道,自古就多民族混雜,羅馬軍團後裔不準確,圖為驪靬村漢代的城牆遺址。

此後的驪靬縣一直存在於中國史書上,《漢書》、《晉書》、《隋書》,清朝的《五涼志》仍有記載,這群外者的僱傭軍從此生活在這裡,也就是今天的甘肅省永昌縣焦家莊鄉樓莊子村六隊的驪靬村,到現在雖然經過了2000多年的混居,但驪靬村的村民仍然身材高大、鼻梁高挺、皮膚泛紅、眼睛綠色凹陷等特點,村裡保留有羅馬建築風格的「驪靬亭」,村民們的主食也是比薩餅,而村裡墓葬出土很多類似歐洲的陪葬品,所有的這一切無不說明著這是一群歐洲人後裔,當年消失的羅馬第一軍團跑到中國來定居了。

歷史寶藏說: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


中國有個「羅馬村」。

這個歷史悠久的羅馬村,就位於甘肅的永昌縣,有個村子叫奇怪的名字,叫者來村,這個名字就已經夠奇怪了,但是還有一個更神奇的名字,叫「羅馬村」。

有不少慕名而來的人,並不是為了看這裡的什麼獨特的自然景觀,而是為了看一看這裡生活的人。

這個村子裡的人,說著和漢族人一樣的流利的漢語,但是村子裡的人,有著和漢人不一樣的長相,高高的鼻梁,有顏色的眼睛,黃黃的頭髮,這可是典型的西方人的特徵。

並且這個地方的人,死後埋的墓葬也是很與眾不同,在漢人的地方,墓葬都是根據地理形勢和風水,選擇方向的。但是這個羅馬村的村民,死後下葬都是頭朝西,所以專家們推測,這個村子裡的人,在古代與西方有著什麼特殊的關係。

歷史工作者在《漢書》中,發現了這個村子的歷史秘密。

原來在公元前36年, 漢建昭三年,漢西域都護副校尉陳湯遠徵西域,不遠萬裡奔襲誅殺了斬殺了漢使的匈奴郅支單于,就在這次作戰中,漢軍發現一支奇怪的軍隊,百餘名步兵擺成魚鱗陣,操練演習,頗有兵威。

羅馬方陣

我們知道,草原民族的匈奴,基本上都是騎兵步兵都很少的,更是不懂這些步兵陣法了。而這個「 魚鱗陣」,也很像後人記載的羅馬步兵方陣。

陳湯斬致支單于後,這些人也成了大漢的俘虜,被帶回內地的涼州,設置了驪靬縣,這些人時代繁衍,就是今天的羅馬村的歷史。

這些明顯不是匈奴人的西方人,據歷史學者考證,應該是公元前53年東徵安息帝國的古羅馬三巨頭之一的克拉蘇大軍,在東徵中,主帥克拉蘇死於非命,而這支軍隊只有幾千人突圍而去,然後就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失去了記載。

從羅馬村的歷史可以得知,這支殘軍最後很可能是加入了匈奴部落,並保持著自己的獨特作戰方式,最後在匈奴與大漢的交戰中,兵敗又被俘虜到涼州這個驪靬縣。

這也是羅馬村的悠久歷史,原來中國還有一個這樣的羅馬人小村啊。


更多歷史類原創內容,歡迎關注@歷史寶藏。

人在旅途心隨景動說:

所謂的「羅馬村」,是甘肅永昌縣焦家莊鄉者來寨村,位於河西走廊東端、祁連山北麓、阿拉善臺地南緣,東距永昌縣城10公裡。「者來寨」,這個奇怪的名字,不像一個漢語詞彙,有點像向外來的音譯詞,不知何故會用作這個村莊的地名。

這個在中國大地上默默無聞的小村莊,距離古羅馬帝國的繼承者義大利有7000多公裡,和古羅馬的歷史間隔了2000多年,無論是時間上、還是空間上,和「羅馬」八竿子打不著,它為何被稱為「羅馬村」呢?

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這個問題。

一、要想弄清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必須從德效騫提出的歷史假說講起,在這個假說中,他首次提出了驪靬是古代中國的羅馬城。

德效騫何許人也?這個美國佬生前在中國並沒有多大的名氣,但他在西方國家卻是赫赫有名的漢學研究者,他是一個中國通,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學頗有研究,出生於美國的他,幼年隨著父親在湖南、上海等地傳教,練就了一口流利的漢語,成年後在美國耶魯大學學習,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學霸,取得了神學學士學位,後來又在芝加哥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受父母影響,他也來到中國傳教,並在南京金陵神學院遇到了司徒樂登,在司徒雷登的建議下學習中國古文學和歷史。二戰結束後,又跑到英國牛津大學出任漢學教授。

德效騫提出這個假說的主要依據是兩場戰爭,「卡萊之戰」與「郅支城之戰」,這兩場戰爭是怎麼回事呢?

請跟著我穿越到2000多年前的歐亞大陸,你就會看到這段歷史。

1、公元前2世紀,地球上出現了兩個「超級大國」,一個是西方的羅馬帝國,一個是東方的大漢王朝。

當時的兩大帝國並不接壤,中間還有很多小國,這些小國之中,敢和兩大帝國「亮劍」的,就是帕提亞人(中國史書稱其為安息),匈奴人。

在西方,帕提亞王國和羅馬帝國紛爭不斷,在東方,匈奴人和西漢也一直戰火連綿。

在交通、信息並不發達的古代,隔著千山萬水的兩大帝國基本上沒有往來,各過各的小日子,但是兩場戰爭把這兩個超級大國聯繫起來了,或者更準確的說,是後來學術界的專家們根據這兩場戰爭,把他們牽強附會地聯繫起來了。

2、其中的一場戰爭就是羅馬與安息的「卡萊之戰」。

我們繼續穿越到到公元前53年,強盛的羅馬帝國四處擴張,克拉蘇率領4萬羅馬大軍進攻中亞的帕提亞王國。帕提亞人在蘇萊的統領下,在一個叫卡萊的地方,設下埋伏,活捉了克拉蘇,擊潰了羅馬軍隊。當時突圍出去的6000多羅馬大軍不知去向,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神秘地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他們去了哪裡?他們後來的命運又是如何?這成為一個困擾東西方史學界的謎團。

3、 另一場戰爭是西漢和匈奴的「郅支城之戰」。

自戰國以來,匈奴人與漢族王朝之間的戰爭幾乎就沒有停止過,萬裡長城也阻擋不住匈奴人對漢朝邊境的騷擾,卡萊之戰十八年後,也就是公元前36年,西漢與匈奴發生了「郅支城之戰」。

據《漢書》記載:西漢都護甘延壽,副將陳湯率軍攻打匈奴郅支城,發現郅支城採取「土城外有重木城」的防守方式,匈奴人中有一支長相奇特的軍隊,擺出「步兵百餘人夾門魚鱗」陣勢。戰鬥的結果是漢軍大勝,「生虜百四十五人,降虜千餘人」,陳湯把這些俘虜帶回西漢,並且在寫給漢元帝的戰鬥匯報中,提出了「明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名言。陳湯後來怎麼處置的這些俘虜呢?是殺了還是安置了呢?如果是安置,又安置到哪裡了呢?這成為困擾史學界的又一個謎團。

4、巧合的是,郅支城之戰後,西漢王朝版圖內,也就是如今的甘肅永昌縣內,莫名其妙地出現了驪靬這個奇怪的地名。奇怪到現在很多人都不認識這兩個字,為此我查了新華字典:這兩個字的發音是(li qian),驪,是指純黑色的馬;靬,是指古代的作戰服,也就是鎧甲。兩個字合起來的意思是騎馬作戰的戰士。在西漢,為何會出現這麼一個奇怪的地名呢?這個軍事意味的地名居住的是什麼人呢?

這一連串古老而神秘的疑問,每一個疑問都扣問著專家學者們的神經,每一個疑問都能讓人產生浮想聯翩的故事。

5、無巧不成書。這句中國的俗話被德效騫這個美國佬發揮的淋漓盡致。他把這些巧事和疑問串聯起來,編導出一個完美的故事,並於1957年寫成了《a roman city in ancient china homer h.dubs》一書,這本書翻譯成漢語就是《驪靬:古代中國的羅馬城》。

這本書在中國的銷量不怎麼樣,但價格很貴,網上竟然要價1000元,而且只有一本在售。不知道真假。

書中首次就中國甘肅驪靬(li qian)人與古羅馬軍團後裔之間的關係提出大膽假設,他認為卡萊之戰後消失的羅馬軍團投奔了匈奴。

郅支城之戰中,因為「土城外有重木城」正是羅馬軍隊獨有的防守陣勢,而「夾門魚鱗陣」是羅馬軍隊的龜甲陣。對於中國古文學頗為精通的德效騫,又參考了其他的文獻資料,大膽推測,當時匈奴人派出的是一支古羅馬軍隊。這支羅馬軍隊就是卡萊之戰後失蹤的羅馬軍隊,他們被俘虜後輾轉來到了中國驪靬,也就是現在的甘肅永昌縣一帶。「驪靬」就是為了安置羅馬戰俘而取的名。

德效騫大膽猜測馬上引起專家學者們的濃厚興趣,贊成者有之,反對者也有。

可惜的是,德效騫1969年就去世了,從1957年出版《驪靬古代中國的羅馬城》一書,到他去世,當時的國內國際環境大家都知道了,中國和西方關係一直緊張,老死不相往來,在「階級鬥爭為綱」的年代,甚至有「寧願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的荒謬理論,中國的教授學者自己都有可能被扣上「臭老九」的帽子,哪裡還敢和老外一起研究羅馬人啊!老外呢?更不可能到中國實地調研了,以前看過一篇報導,說是1971年之前,中國人和西方人是幾乎不說話的,即使在運動場上也沒有交流,第一例說話是因為一個叫科恩的美國運動員,迷迷瞪瞪的登上了中國運動員的車輛,與一個叫莊則棟的中國運動員說了幾句話,當時就把中國代表團領導嚇的夠嗆,趕緊向外交部和國家體委匯報,請求處置,好歹當時中美關係有緩和的跡象,這件事反而成了「小球帶動大球」的外交起點。

當時中國和西方國家關係緊張,信息也遠不如現在發達。德效騫的假說並沒有引起國內學者的共鳴,中國民間對德效騫更是知之甚少。就這樣,這個假說不溫不火地在學術界冷藏了20年。

二、歷史的車輪推進到1989年,這個時候,不用穿越就知道了,澳大利亞學者大衛·哈裡斯受德效騫文章啟發,與西北民族學院關意權、蘭州大學陳正義、蘇聯學者弗·維·瓦謝尼金組成研究組,來到甘肅尋找「羅馬城」。

1、在焦家莊鄉者來寨村,他們發現了一些長相「歐式」的中國人,這裡的村民身材高大,膚色暗紅,鼻梁高聳,眼窩深陷,鬚髮黃棕捲曲,卻講著地道的西北方言,被戲稱之為「黃毛部落」。

2、當地有很多不同於漢族的習俗:村民經常做"牛鼻子"饅頭祭奠祖先;重大節日村民會玩一種類似鬥牛的遊戲;所有墓葬一律頭朝西。這些習俗都有古羅馬「遺風」

根據這些調查結果,結合德效騫的假說,個研究組提出永昌縣者來寨村就是漢代驪靬縣舊址。他們把冷藏了20年的假說變成了「真的」,一下子點燃了「羅馬村」事件的導火索。

三、在專家學者、政府、媒體、娛樂界的共同推動下,者來寨這個小村莊,一下子成了焦點,想不火都難。

在研究組提出永昌縣者來寨村就是漢代驪靬縣遺址之後。

1、媒體隨後煽風點火、爭相報導。1989年《參考消息》刊發哈裡斯的《中國西部有座古羅馬城市》文章。《人民日報》刊發《永昌有座西漢安置羅馬戰俘城》稱:中、澳、蘇三國史學家聯合研究發現,西漢元帝時代設置的驪靬城是用作安置羅馬戰俘的。在媒體的宣揚下,德效騫、哈裡斯、關意權、陳正義等人的名字在中國學術界變得響亮起來。

驪靬「羅馬城」問題從學術界也開始進入大眾視野。緊接著國內外大量媒體持續關注報導,專家學者持續發表論文。如清華大學張緒山《「中國境內羅馬戰俘城」問題檢評》、中國社會科學院施愛東《驪靬傳說:競擇生存的歷史敘事》對歷年來相關報導進行了梳理,並進行了評述。

2、當地政府也跟著推波助瀾、大肆宣揚。對此事熱血沸騰政府決定開發建設驪靬文化產業園區,發展旅遊業。政府這樣做也無可厚非,在驪靬這個荒涼地帶,農業工業發展的都不順利,有這樣一個發展旅遊的機會怎麼能輕易放過呢?於是政府投入巨資建設了一座驪靬古城、古羅馬民居、古羅馬一條街、古羅馬廣場等,這些景點大部分已經建設完畢,在為驪靬帶來巨大收入的同時,越來越多的外地遊客也成了驪靬的宣傳者,者來寨這個小村莊名氣越來越大。

3、娛樂界也不忘蹭熱度、跟著火上澆油。2015年,以「者來寨村民是羅馬軍團後裔」為主線,由成龍主演的《天降雄獅》電影放映,這部電影開頭就以「本片根據歷史真實事件編寫」為導向。將驪靬古城研究熱推向了高潮。

三、關於甘肅永昌「羅馬村」問題,既有贊成者,也有反對者。國內學術界已經展開多次激烈的學術爭議,學術界反駁之聲一直沒有平息。現在,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漢代驪靬城與羅馬戰俘城無關。

多項文獻考證,公元前60年以前,驪靬縣就已設立。西漢在西北地區實行的牧苑制度,河西乃至驪靬,西漢之前政治經濟就已經很發達,它既早於公元前36年陳湯伐郅支,也早於公元前53年的卡爾萊戰役。

2007年科學家通過對當地人的遺傳鑑定後,發現其Y染色體多為東亞本地固有類型,且大部分單倍型和羅馬人沒有關係,並指出報導當地人的脫氧核糖核酸有羅馬血統的新聞為假新聞。

總之:雖然有鑑定結果,但是永昌縣焦家莊鄉者來寨村是羅馬村的猜測,仍有人對此樂此不疲。在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的情況下,普通人很難做出判斷,真相到底如何?我們期待科學界給我們更準確更科學的答案。

尚宮女史說:

原本寂寂無名的甘肅永昌縣者來寨,突然在近幾十年內大火起來,變成了古羅馬村,這源於兩千多年前的一樁懸案:古羅馬第一軍團離奇失蹤,人間蒸發。

失蹤兩千年後,人們通過兩場戰爭得出一個令人震驚的結論:古羅馬第一軍團很可能定居中國,這兩場戰爭分別是:古羅馬對安息的卡萊戰役和西漢對匈奴的郅支城之戰。

卡萊戰役:

公元前53年,已經六十歲的古羅馬前三巨頭之一的克拉蘇(曾鎮壓斯巴達克奴隸起義,另兩位為凱撒和龐培)率七個羅馬軍團四萬多人遠徵安息帝國。安息帝國派出統帥蘇萊那領兵近兩萬迎戰,蘇萊那按照羅馬軍團的特點制定作戰方針,誘敵深入,在卡萊與克拉蘇展開對決,盲目自大的克拉蘇決策失誤,剛愎自用,賠上了身家性命,羅馬軍團幾乎全軍覆沒,最後逃的逃,死的死,俘虜的俘虜。

屋大維成為羅馬元首後,與安息帝國展開外交斡旋,終於使得羅馬戰俘被釋放回國,然而人數卻無論如何對不上,羅馬第一軍團中至少有一千人之眾離奇失蹤。

郅支城之戰:

公元前36年,西域副校尉陳湯建議西域都護騎都尉甘延壽出兵攻打郅支單于,以期在郅支單于還未做大之前剪除他的勢力,但甘延壽不同意。也是天賜機會,那段時間甘延壽生了很長時間的病,很多事務都由陳湯來做,然後陳湯就矯詔聚兵,統起漢軍和西域各國的軍隊約四萬人。甘延壽知道後,顧不得生病,想要阻止陳湯卻已經來不及,只好按計行事,分六校兩路進發。

面對突然降臨康居的陳湯,郅支單于顯得驚慌失措,卻不得不應戰。但最後還是失敗,郅支單于被殺死,此戰一共斬殺丁關氏、太子、名王以下1518人,俘虜了145人,收降1000餘人。

值得一提的是。陳湯發現郅之城的土城外有用於防守的重木城,而且匈奴部隊中有一個由步兵百餘人組成的夾門魚鱗陣。曾翻譯《漢書》的美國漢學家德效騫將兩戰聯繫起來,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羅馬第一軍團中消失的戰士在卡萊戰役中突出重圍後向東逃竄,然後遇到了匈奴人,被迫編入匈奴的隊伍,然後參與了郅之城之戰。而且,一個以國名命名的驪靬縣被設置下來,驪靬在古人的解釋裡即為大秦國(古羅馬),所以在郅之城之戰中俘虜的145人也就是古羅馬人被安置在了驪靬縣。

1957年,德效騫的《早期中國有座羅馬人的城市》在國外出版,反響巨大,基本都是反對的聲音,然而者來寨卻逐漸走入了人們的視野,者來寨的人成為了研究對象。

者來寨裡的人有明顯的歐洲人特徵,高鼻梁、藍眼睛、深眼窩、褐色的頭髮等等,以及他們的各種習俗似乎都和古羅馬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比如喜歡鬥牛、死者在安葬時頭朝西等等,再比如夾門魚鱗陣是古羅馬軍團慣用的龜甲陣。近年來還有DNA數據的支持。人們越來越相信者來寨人就是古羅馬人,而在者來寨也發現了驪靬古城遺址,出土人的一些墓葬主人似乎確實是歐洲人。

然而這依然形成不了完整的證據鏈,來證明者來寨人就是古羅馬第一軍團的後裔。

實際上,上述提到的證據並不被廣泛認可。魚鱗陣並非古羅馬軍團獨創,實際上春秋戰國時期,中國人就在用。而陳湯當初在郅之城大戰中大獲全勝,俘虜的145人和招降的1000多人並未帶回,而是分給了當時參戰的十五個西域小國的國王。而且據後來出土的《漢簡》記載,驪靬早在卡萊戰役之前就出現了。

所以者來寨人即便是歐洲人後裔,也和古羅馬軍團扯不上關係。至少目前還扯不上關係。

真相究竟是什麼,現在還不得而知,不斷有新的證據出現,又不斷被推翻,離真相越來越近,卻始終還是在迷霧中, 或許,如今的人們,已經不需要真相,而只是需要有這麼一種存在和體驗。或許,真相在某個地下靜靜地等著有緣人去揭開。

楚曉承說:

文史野趣/潁州小史官

傳說古羅馬在兩千年前消失了一個軍團,輾轉來到中國定居。

歷史的巧合總是耐人尋味,兩千年前,古羅馬曾經在一場失敗的戰爭中憑空消失了六千人的部隊,而與此同時,彼時的西漢王朝在中亞打了一場戰爭,對手是匈奴,但是西漢軍隊打敗匈奴之後,卻發現俘虜裡有一群長相奇特的人,後來陳湯把他們帶回來安置,他們取名「驪靬」,而「驪靬」正是古代對羅馬的稱呼。

現在,在甘肅永昌地區,有個村子叫做「者來寨」,這個村子就住著傳說中古代被漢軍俘虜的羅馬人後代。

這個村子和甘肅其他村子沒啥區別,貧瘠的土地,土坯的房屋,乾旱的環境,但是村子裡有一部分人卻長相不同,他們戶口本上都是漢族,但是卻大多金髮碧眼,經過專家的考證,他們竟然有歐洲血統。

他們的習俗也和當地漢人有所不同,比如,他們的墓葬大多面相西方,喜歡養牛,鬥牛。

然而年代久遠,誰也說不清這個羅馬村住的到底是不是古羅馬人後裔,但是古羅馬在兩千年前消失了6000人的軍團是確定的。

是真是假筆者也難以確定,歡迎朋友們評論區補充交流!

【我是潁州小史官,喜歡文史野趣的朋友別忘記右上角關注哦!】

夏目歷史君說:

在今天的甘肅永昌縣,有三座高大的人形雕塑坐立在縣中心區域。與我們一般見到的中國歷史人物雕塑不一樣,這三座二男一女的雕塑刻畫的卻是外國人形象:捲髮、高鼻、眼窩凹陷、身材高大。那麼為什麼在中國的土地上會有外國人的雕塑存在呢?答案記載在雕塑後面的花崗石上,原來此二男一女皆為羅馬人。

公元前53年,羅馬帝國執政官之一克拉蘇(另一個為龐培)懷揣著對神秘的東方美女和珠寶黃金的美好想像,親自率兵4.5萬人遠徵安息(今伊朗一帶)。同年5月,安息國軍隊大敗羅馬東徵軍於卡爾來城(位於幼發拉底河上遊)。

灰頭土臉的克拉蘇率領羅馬殘軍匆忙逃遁,不料在途中遭遇安息軍的伏擊,最終羅馬東徵軍只有執政官克拉蘇的長子普布利烏斯所部成功逃脫,克拉蘇被梟首示眾。

普布利烏斯所部為羅馬東徵軍第一軍團,士兵數量大約為6000人,成功逃脫安息軍隊的伏擊後,第一軍團跨越崇山峻岭,輾轉各處,最終流亡至西域,被北匈奴郅支單于收容改編成匈奴軍。

公元前20年,羅馬帝國與安息國籤訂條約,要求安息國遣返當年的羅馬東徵軍第一軍團6000名將士。但安息國卻表示他們並沒有俘獲過古羅馬東徵軍第一軍團的士兵,這時羅馬帝國才發現當年的第一軍團神奇的「人間蒸發」了。然而在中國史書上卻有關於這批「消失」了的將士的記載。

據《漢書·陳湯傳》記載,公元前36年,因北匈奴郅支單于無理殺害漢使,元帝震怒,遂派遣西域都護甘延壽出徵西域,討伐郅支單于。

恰好身為西域都護府校尉的陳湯也在此次西徵隊伍中,所以就有了接下來對第一軍團的有關記載。漢軍與匈奴軍最終在郅支城兵戎相見,而在與匈奴軍對戰的過程中,陳湯率領的漢軍卻遇上了一夥事後被歷史考古專家確認為第一軍團的將士。

只見這夥穿戴奇異的將士非常熟悉魚鱗陣和盾牌方陣(只有古羅馬軍隊才會使用)的編排方法。郅支城以西漢軍隊的勝出而結束,漢軍俘獲降卒上千人,其中就包括前身為古羅馬東徵軍第一軍團的古羅馬士兵。

而為了安置這批古羅馬降卒,漢王朝還特地在甘肅河西走廊劃出一塊地方作為他們的居住區,即西漢的「驪靬縣」,今天的永昌縣。

永昌縣者來寨常被人們稱之為「羅馬村」,這裡不僅有一座完整的以古羅馬建築風格建成的方亭——驪靬亭記錄著古羅馬士兵來華的歷史,還有一座殘破的驪靬古城遺址在無聲地講述著驪靬縣的千年歷史。而在離者來寨不遠的河灘村尚還有20多戶古羅馬士兵後裔存活在世。

而除了血統長相上還有所不同之外,經歷了數千年漢族文明的影響甚至同化,這夥古羅馬後裔在日常生活和行為舉止上與當地漢族人並無二致。

苦行騎士說:

甘肅的這個「羅馬村」,原名叫「者來寨」,現在叫「驪靬村」,是甘肅省永昌縣的一個「與眾不同」的村莊。為什麼說與眾不同呢?這還要從一則新聞說起,2010年國外某網站發布了一條「DNA分析顯示中國驪靬村村民可能是古羅馬人後裔」的新聞。

隨後,國內媒體競相報導,有文章稱「甘肅永昌縣驪靬村民中有人是綠眼睛,一直就有關於他們是古羅馬軍隊後裔的觀點,而現DNA證據證實了這一點。」驪靬村一時間熱度迅速上升,引得眾多媒體蜂擁而至。

到達驪靬村的媒體很快發現了所謂的「證據」,這些人不但有黃頭髮、藍眼睛、高鼻梁的外貌特徵,還有豪邁奔放的性格。甚至有村民向記者訴說自己的思鄉之情:「我這輩子最大願望就是回到故鄉羅馬去看看。」「羅馬村」的名氣由此傳開。

驪靬村人是羅馬人後裔的說法,最早是牛津大學的一位教授提出的。他認為,在公元前53年,古羅馬統帥克拉蘇發動了針對安息國的戰爭,最終並全軍覆沒。僅有145名古羅馬士兵存活,其中一些人加入了匈奴軍隊,後來被西漢軍隊俘虜。這些人在公元前36年參與了驪靬城的修建。這便是羅馬人後裔說法的最早源頭。

這位大學教授的觀點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曾產生過激烈的爭論,但最終被認為「有趣但不嚴謹」而擱置。國外媒體的報導文中提到「2005年的DNA測試」顯示村民有異族血統,許多專家認為他們是古羅馬士兵的後裔。

但文中關於這次「DNA測試」,信息模糊,出處及研究者均未提及。只是說者來寨村兩位村民分別在北京和上海進行了DNA檢測,一人的檢測結果是具有46%的阿富汗血統,另一人檢測結果是具有56%的歐洲血統。這兩次檢測缺乏細節敘述,並沒有詳細的檢測數據和圖譜,科學資料庫中也未能檢索到。

那麼,關於驪靬村村民的DNA測試的真實情況到底是怎樣的呢?

2007年,蘭州大學的謝某某教授專門做了驪靬人的Y-snp測試,目的是對「中國村民是古羅馬人的後裔」的傳說進行檢驗。研究人員檢驗了四組中國人共227名男性的Y染色體及驪靬人的染色體。

男性Y染色體是「傳男不傳女」,且95%的基因不能重組,所以Y染色體DNA通常用來追溯某人的男性祖先。謝小東教授的論文刊登在分子人類學的權威期刊《人類遺傳學》雜誌上。結論是說77%的驪靬人父系的Y染色體限於東亞,更接近於漢族血統,是正宗的東亞人種。

但這只是排除了男性基因遺傳的可能性,有人認為古羅馬軍隊中還有隨軍的女性。驪靬村民也可通過母系進行遺傳,要證明這一說法,就得通過線粒體DNA研究來檢驗。線粒體DNA基本上是「傳女不傳男」,該物質通過父系遺傳的情況十分罕見。

2009年,蘭州大學馬某某的碩士論文課題便是研究檢測驪靬人線粒體DNA。其測試結果表明,驪靬村民的線粒體DNA與中國漢族的親緣關係最近,而與歐洲人或者中亞人的親緣關係較遠。通過這項檢測,驪靬村民的母系祖先是古羅馬人的可能性也被排除。

通過這兩次真實的基因檢測說明,甘肅驪靬村村民的祖先並非古羅馬人。「中國村民是古羅馬人的後裔」的說法並非是學界的主流觀點,千篇一律的新聞報導是缺乏足夠的科學依據的。

驪靬村的村民之所以相貌有異域特徵,是因為古代混入少量的異族基因的顯性基因在一代代流傳的結果。驪靬在漢代時是有名的西域三十六國的疆域,本來就是各民族雜居的地方。所以說,甘肅省的驪靬村人並非古羅馬人後裔。

老威觀史說:

「羅馬村」位於現在甘肅永昌縣戈壁沙漠邊緣的驪靬村,這個村在近年來出名,是因為這個村的人長得都像西方白人,而且據說是當年古羅馬人的後代,最早提出這個說法的是牛津大學教授德效騫,他認為在公元前53年,古羅馬統帥克拉蘇出徵安息帝國戰敗後,其殘存部隊中有145人在當地停留多年,其中的一部分人加入了匈奴人的部隊,後來為中國人所俘虜,並於公元前36年在當時的漢朝境內建立了驪靬城。

▲從外表來看當地人確實有羅馬人的樣子

這個說法提出來了以後就在西方引起過激烈的爭論,主要是因為這個說法並不嚴謹,證據也不夠充分。我們就拿當年克拉蘇出徵的情況來說,當時克拉蘇出徵的部隊總共大約有4萬人,交戰的地點在卡萊(今土耳其境內),戰役的結果是4萬羅馬大軍中有2萬人戰死,1萬多人被俘,另有一萬多人逃離了戰場得以倖存,統帥克拉蘇被殺,是羅馬史上最大的慘敗之一。

▲卡萊戰役是羅馬史上最大的慘敗之一

根據德效騫的說法,其中有145人停留當地多年的這種事情本身就不可能發生,因為一支羅馬部隊停留在強大的安息帝國境內,這對於安息帝國來說肯定是不允許的, 而且羅馬人在安息帝國境內本身就是遠離本土的作戰,在當地也根本就找不到藏身的地方,安息帝國也很快就會知道這個事情,不可能讓這隻小部隊在帝國境內停留多年。

對於羅馬人來說,他們在戰敗了之後首先想到的應該是逃回羅馬境內,而不是長途跋涉跑到中國來,從交戰地點跑到當時漢朝的西域,直線距離就有4000多公裡,而逃到羅馬帝國境內,在穿越沙漠的情況下是1000公裡左右,顯然逃回羅馬帝國要近了許多。

▲當時的世界格局

同時他們能夠遇上匈奴人,這在當時也是不可能的,就當時匈奴人的勢力範圍來說,基本還在今天的蒙古高原,也不可能能打到安息帝國境內,即便可能跟安息帝國發生接觸,但強大的安息帝國也不會讓匈奴人打到如此深入的腹地地區。

當時遠徵安息帝國的這支羅馬軍隊除一萬多人逃回來外,另有一萬多人被俘,他們被抓到了帝國東北邊境的梅爾夫做了苦力。公元前44年,擊敗了龐培的凱撒打算率軍遠徵安息帝國,並解救出被俘的一萬多戰俘,可惜他在出徵前夕遇刺身亡;公元前36年,凱撒的副手安東尼組織過一次針對安息帝國的遠徵,出動了11萬人,結果以失敗而告終;公元前21年,羅馬帝國第一代皇帝屋大維與安息帝國締結了盟約,安息帝國歸還了當時羅馬戰敗時所繳獲的所有戰利品,但被俘的一萬多名士兵在33年的苦役中已全部死亡。根據各種歷史記載,並沒有關於德效騫所說的這100多名羅馬士兵的下落,由此我們基本可以斷定,當時的羅馬士兵不是逃回來了就是戰死或是被俘了,也根本不可能有那麼一支小股部隊能在安息帝國境內存在多年。

2005年,驪靬村村民蔡俊年曾前往上海進行了DNA檢測,鑑定結果為56%的歐洲血統,這也成為了當地人是羅馬人後裔的一個「證據」。不過就實際情況來說,我國的西域地區也就是今天的西北地區,在古代來說一直都是東西方交匯的地帶,各民族的人都在這裡居住過,尤其是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他們本身就是白人,與歐洲人血統相近也不足為奇。後來科研人員做過進一步的研究,發現他們的基因實際上與我國河南、遼寧、寧夏這三個地方的漢人極為接近,而與這些人最為接近的非漢族人群卻還是甘肅本地的裕固族同胞,所以這些人根本就不可能是羅馬人的後裔。

此外關於驪靬村村民是羅馬人後裔的說法中,還提到過一個魚鱗陣的說法,說當時這些羅馬人使用的盾牌陣是漢朝軍隊沒見過的,後來漢朝軍隊就根據他們的戰法發明了魚鱗陣,這個說法就更扯了,根據我國史書《左傳》的記載,早在魯桓公五年(西元前707年)

我國的軍隊就使用過魚鱗陣。

雖然德效騫教授的說法被推翻了,但當地並沒有否定德效騫教授的說法,這很大程度上也成了當地旅遊業的一個噱頭,就連國際影星成龍也以此為題材,拍攝了一部古代戰爭片《 天將雄師》。這部片子曾在內地票房火過一把,在這部影片中,漢朝軍隊不但接觸到了羅馬軍隊,還接觸到了羅馬軍的主力,我們也權當個娛樂吧,沒必要去較真了。

南宮晨曉說:

甘肅「羅馬村」——位於中國甘肅省永昌縣焦家莊鄉樓莊子村六隊的者來寨。

為何被稱為「羅馬村」

在那裡土生土長著,一群長著歐洲人面孔的漢族人,他們自稱是歐洲貴族古羅馬人的後裔,他們有著藍色眼晴,棕色頭髮,個子高大,皮膚微微發紅,眼窩深陷的等這些相貌特徵,但是他們卻說著地地道道的甘肅方言,這個神奇的村子叫做者來寨,地處河西走廊,古絲綢之路的古道旁。

羅馬村的由來

早在漢朝時期,有一位叫做陳湯的大將軍,他是當時漢朝的主力戰將,而且出兵西域,與匈奴戰鬥過好多次。當時的匈奴人感覺自己打不過漢朝軍隊,就把自己的女人都派上了戰場,讓他們拉弓去射殺漢軍。這是歷史中記載的唯一一次匈奴女人參戰的經歷。這次戰鬥後,這些女人當然打不過漢朝的軍人,於是被漢軍全部殺死。在大漢朝進入了城市中以後,將匈奴的人大力砍殺,一共殺了1500多人,俘虜100多人,投降的也有1000多人。這次戰鬥可以說是大獲全勝的一場。

在這場戰鬥以後,陳湯上述和皇帝講了這場戰鬥的重要性,並且表示想要將單于的人頭砍下來掛在他們的城市中,告訴他們一個道理,只要敢侵犯我大漢朝的人,就算再遠我們也一定要把其誅殺。這段話後來就成為了一個經典。就這這個地方,本來已經結束了,歷史不會再有關於他的記錄。

但是現在卻冒出來一個羅馬人的村子。

據說公元前53年的卡萊爾戰爭中神秘失蹤的古羅馬第一軍團,在東移的過程中曾被匈奴收留,在後來的漢匈郅支城之戰時又被漢軍俘虜,最後由西漢政府安置在驪靬城定居了下來。驪靬故址位於永昌縣城西南15公裡焦家莊,又稱者來寨或者撒寨子,這就是羅馬村的由來。

走進者來寨村(羅馬村),一探究竟

1、體貌特徵。者來寨村,也被稱為「羅馬村」。者來寨村之所以出名,並不是這裡因為這裡有巧奪天工的自然景觀,而是因為生活在村子裡的人。者來寨村是一個只有四百多人的小村莊。村民有著高鼻梁、深眼窩、藍眼珠、頭髮自然捲曲等歐洲人體貌特徵的。

2、生活習俗。者來寨人在節日跳一種叫做「節子舞」的奇特舞蹈,穿著很像古羅馬士兵的服飾。者來寨人在下葬時頭部一律向西,朝向羅馬的方向。者來寨附近有一座羅馬風格的四角亭,在考古挖掘中挖出的遺骨明顯具有歐洲人的特徵。這一切似乎指明者來寨人就是古羅馬人的後裔。

3、電影佐證。當年成龍拍《天將雄師》這部電影,也是因為聽到了這個傳說,才構思出來的這個故事,可以肯定的是當年古羅馬確實有一支軍隊消失過,而且是往我國西部這個方向過來了,但具體到底來過沒歷史是沒有任何記載的,留下的只是傳說。

4、科學立證。科學才能準確的解釋「血統」。經科學家對當地居民的DNA進行考察,結果顯示,所謂「羅馬後裔」的染色體與古羅馬人並無關係。歷史的真相究竟如何,還有待考究。雖然血統的傳言已經被打破,但古老歷史留下來的美麗傳說仍在等著我們去探索發現。然而,「羅馬村」這種叫法,還是被承襲了下來。但無論如何,這一假說帶動了驪靬古城的旅遊,也帶動了史學家們對驪靬人不同於當地其他人相貌、飲食、風俗等的研究討論,也算是大功一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45396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