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聽毒雞湯。過來人告訴你。2003年本科畢業進不去三甲,果斷不去衛生院,讀碩。三年後進入三甲。三年規培。苦苦熬到如今,因為一直在三甲工作,現在如果要跳槽可以輕鬆進入三甲,乙,二甲,而且待遇都還可以。但是如果你一旦起點就是社區,你就毀掉了。你社區出身到中年想進三甲門都沒有,誰也不會要你。一個醫生,要歷練必須進三甲做小醫生一步步熬。中年就是副高,專家門診。你在社區什麼病人都接觸不到,全是開藥的!量血壓的!測血糖的!只有三甲才有很多疑難雜症,你就跟著主任醫師好好學。老了可以去社區為病人服務,想怎麼盡心都可以。我們學醫是為了掌握醫術,不是為了穩定的待遇。那些外行不懂,一味亂講毒雞湯,他們根本不知道中國的社區就是開藥測血壓的!西醫臨床進三甲不容易,但是你這個名校博的中醫的進三甲中醫院還是很容易的。記得到長江以南,江浙滬來。
我碩士畢業的時候也去過社區醫院
看到高贊回答,讓果斷不要去社區醫院,情況不一樣的時候,怎麼會給出一個這樣的回答,果斷,未免太過於絕對。
都是過來人,那我就告訴你我的建議吧。
學醫是一個來錢慢的工作,八年下來,碩士畢業,讓你去社區醫院工作,你不甘心,覺得這個地方配不上你,正常心理都會這麼想,可我認為現在最需要想的有兩個問題。
1、你的醫學知識儲備怎麼?
也就是說,你夠不夠有才華,是不是一個真正有能力而被埋沒的人,如果不是,那你還不甘心在社區醫院工作,眼高手低,不甘心也只是不甘心而已,又能有什麼好的辦法嗎?給你一個三甲醫院臨床醫師的位置你也不能勝任,那憑什麼要給你呢?可能有的人也和你一樣的水平,甚至還不如你呢,現在也在三甲醫院工作,這種情況,這裡不談,沒有意義,原因你懂。只說現在這種情況下的你,如果自己不夠優秀,我認為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要讓你變得更優秀一些,比如,在這個地方先工作,然後不要忘記去學習,作為一名醫學生,任何時候都要學習,沒有學習的支撐,這就是倒退,醫學知識的更新太快,而且你我都是中醫出身,我相信你基礎再好,現在給你一個患者讓你辨證開藥,你有多大的把握把患者的病治好,能把辨證分析都說清楚嗎?古文中的經典背誦的如何?看到這個病,能馬上想到經典中的相關記載嗎?如果可以的話,那你在臨床中的基礎知識還是很紮實的,如果不行,那就是書本和臨床都不行。既然都不行,那就好好提高自己的能力吧。
2、你夠不夠多金?
也就是說你差不差錢,家庭條件不好的話,大概率可以先選擇眼前的這份工作,緩解一下經濟壓力,同時也可以用這段時間來規劃一下自己的未來,想要走哪一步,想要做些什麼,總比沒有工作,還不知道要去哪,或者想去的地方還去不了,最後只能在家,時間久了,人就廢了,意志也被磨的都消散了,如果說社區的工作讓你沒有時間去做別的事情,那就是在找藉口了,至少大部分社區都會有雙休,還是那句話,時間都是擠出來的,想要有時間去做點什麼,一定會有的。重要的是看你想不想做。
還有一種可以納入考慮範圍內的發展,去考一個博士,家庭條件可以支持你去考研,沒有經濟壓力的情況下,一定要去考一個博士,用這三年的時間,她好補一下碩士期間欠缺的知識,再學習一下科研方面的知識,增加自己的本領和能力,有底氣了,出去到別的醫院想要幹點什麼的時候,也能夠拿的出手,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剛畢業,什麼都沒有,還想要一個好的位置,不合理啊。
3、所以,現在最主要是你要怎麼做,想想將來的打算,自己對自己最清楚。別人說不出來你想要答案。
我認識一個醫生,大學本科西醫畢業,分配到社區醫院,自學中醫(包括針灸推拿刮痧跌打損傷和開藥方),也就是說現在是全能醫生。在社區醫院裡呆了十幾年,兢兢業業,認真對待每一個病人(有些病症在社區醫院無法治療的,約晚上下班去他家裡治療)積累無數病號粉絲,前年國慶節後辭職出來自己開診所,同時深造中醫,今年7月一號開始把診所關停一年,買了一輛旅行車,帶著老婆和小女兒去全國旅遊。我曾經在小濤養花知識上寫了這位醫生的事跡,好多網友問我要他的聯繫方式。
我兒子今年十歲了,在他七個多月的時候就患上哮喘,看到孩子六月天都是那個喘啊,抱著哭都沒用!……好在自己修為夠,在孩子兩歲多的時候,就經朋友介紹,認識了這位醫生,中西醫結合再加上物理療法(刮痧),半年時間就治好了,後來只復發過一次。現在我和家人都是他的粉絲,感冒生病了只需要把症狀描述清楚,拍個舌頭👅照片一起發微信給醫生,讓醫生開張藥方,輕而易舉就解決問題,是不是很贊呢!
所以,這位醫生,看您想怎麼發展,自己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職稱再高,也要病人認可才行。醫者父母心,做好這一點,不愁沒錢途😄
原創
目前中醫專業畢業生就業確實很難,各中醫院人員編制多己飽合。綜合醫院的中醫科門診量又很少,人浮於事。除主任參加院內會診,其它人多無所事事。
北中醫學了八年中醫,應為碩士畢生。分配社區確實是不盡人意。但也要看你所在的是幾線城市,如果一線城市還算可以,博士生在社區醫院的也不在少數。在三四線城市進個二甲恐不會太難。實在進不了二甲醫院,最好考規培,但是每年名額有限,要極積爭取。一般學術出來的規培三年,專業出來的規培兩年。最好到北京、天津、上海。在這種地區培養出來的學業紮實,就業率高。
進了社區醫院就會一槌定終身了,進去容易,出來難了。社區中醫幾乎沒人問津。學院派出身,不會吹,不全拉,沒法和個人診所老油子們競爭。只是用中醫裝潢門面,幹些全科大夫的工作了,也就是萬金油大夫樣樣通樣樣松,不利於個人發展。
對於自己的前途,應該有個設想,為了達到目的,不惜奮力拼搏。這就意味著要一個漫長的學習歷程。家庭的經濟狀況是否能夠支持。個人有否這種毅力。如果條件不允許,還是先選擇就業為上策。前些年見到一個醫學院畢業生,就業時高不成低不就,在家待業七八年,學業荒疏,最後到一個私企幹一些行政鎖碎雜活。前車之鑑,望三思。
2009年,我中醫碩士研究生畢業之後直接來到社區醫院,沒有感覺不妥,而感到中醫就應該紮根到社區,為社區百姓服務。的確,當時的就業壓力很大,對於沒錢沒關係的,肯定找不到好單位,也就別想留在三級醫院或二級醫院。社區醫院是廣闊的天地,大有作為,是金子總會發光。沒有不甘心,行行出狀元,潛心研究中醫,是一件好事。
現在我依然感恩我所在的社區醫院---六裡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感恩社區醫院給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全科平臺。我研究生同學很多在三級醫院工作,現在是碩導、教授,但我沒有覺得自己是井底之蛙。研究生同學有很多從事專科工作,而我是從事中醫全科工作,我熱愛這個工作。中醫就是全科,而我就是中西醫全科。雖然我不喜歡慢病公衛,但這畢竟是我工作的一部分。
我不想考博,覺得學歷不代表能力,博士的科研能力強,在基層也許真的毀了。
「醫者,意也。善於用意,即為良醫。」不要好高騖遠,做一名普通而有名的醫者,豈不是樂事?!
北中醫八年制出來最起碼是碩士,是我國聲望最高的中醫藥大學,特別經過東直門醫院的艱苦訓練,臨床能力和嚴謹習慣都是客觀的,去新一線城市三甲中醫院沒問題,求職不順要多反思自身問題在哪裡,畢竟如果你不能為單位創造價值,單位也沒必要養你。
本人三甲中醫醫院工作6年多,說一點自己的見解吧。因為每個人工作的地域,面對的情況不同,所以會有所差別,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北中醫中醫碩士畢業還是起點不錯,你去的社區醫院應該也是大城市吧。這是需要考量的,大城市和小城市的社區醫院差別很大。大城市社區醫院每天也是人滿為患,並不是單純的開藥,測血壓這些。
他們很多慢性病希望中醫調理,或者做一些針灸理療。如果你願意研究,那麼你是不會缺少病號的,當然了錢也會慢慢增加。
但是社區醫院有它的局限性,對於剛畢業的醫學生來說發現並不好。你剛畢業需要的是臨床學習,積累經驗,這兩點必不可少。
我並不贊成中醫只懂中醫,你至少要對西醫臨床知識有所了解。哪些病中醫效果好,你能處理的了。哪些病拖不得,必須進行西醫治療。你的懂得辨別,而不是所有人來了就開藥調理。
可能會有朋友噴我,說你這是偽中醫。真正的中醫只要會望聞問切就可以了,但凡做什麼檢查就是偽中醫,就是離經叛道。
其實我這麼說完全是從一個對患者負責的角度來講,中醫院士張伯禮不也切了膽囊了麼。
你一個剛畢業的醫學生,就獨自出門診難免會出現一些狀況。最怕這樣耽誤了患者病情,也會影響你日後行醫的心態。
最好能去三甲醫院學習,跟著臨床科室學習幾年再回過頭來去社區醫院你會得心應手。
我覺得中醫未來還是在社區,說句實話,在三甲醫院你沒個十年以上的臨床工作經驗想出門診?那真是太難了,除非有特殊的機遇和才華。
可以考博就考博,這是最好的出路。實在不行就去社區醫院然後申請進修一年,總之還是要先臨床學習。
純屬個人觀點,望大家彼此友善交流。
在北中醫學了八年,也就是碩士畢業,對吧?現在能進社區醫院已不錯了。千萬別好高騖遠,從基層幹起,讓自己有本領,等評上副主任醫師再另作打算不遲。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固然沒錯;但也要認清形勢,靠船下篙!
2008年,我在一家生物工程公司工作。當時,要招聘生產工人,錄用人員中就一個是北中醫的本科生。一段時間後,我與他閒聊,問他為什麼不去醫院工作?他直接回答「沒有醫院要」。後來,由於工廠拆遷,他去了一家民營醫院的藥房工作,一直幹到現在。
我女兒也是學醫的,據她回來講,2010年左右,博士畢業的都很難直接進南京的省立醫院了。這就是現實!
碩士畢業,進醫院後,從住院醫師幹起,二年後可以成為主治醫師,再等五年有資格評副主任醫師。通常成為副主任醫師後,收入才會明顯提高。
所以,無論你在哪兒工作,未來七年都是幹累活、苦活,寫病歷、值夜班…
社區全科醫生大有作為,在中醫養生保健服務和網際網路+方面,無可替代。
記得今年習主席給北大學生醫療隊回信時,就明確指出,青年要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工作,在實踐中增長本領,為人民的健康貢獻力量。
社區全科醫生是目前的緊缺資源。而根據規劃,每個社區都要配至少一名全科醫生,以緩解老年人看病難的問題。像現在有眼光的投資人,已開始布局社區養老了,充分表明,在社區醫生的上門服務和分級診療,大有作為!
誠然,對於你來說,一下子到最基層工作,可以與當年進北中醫的想法大有出入。然而,在三線城市的三甲醫院,連護士入編也要碩士學歷的現實面前,你又能怎麼辦呢?
實踐證明,先有工作崗位,並在崗位上發出自己的光,進而通過學習和深造,流動到自己心儀的工作環境,比你現在讀博然後找心儀的工作環境更可行。
到2025年,全國縣級以上行政區,都將建立三甲中醫醫院,將為你的未來帶來機遇。
今年的疫情,充分提高了人們中醫中藥的認識,根據規劃,到2025年,全國縣級以上的行政區都將建立三甲中醫醫院。如果你現在工作,在社區鍛鍊五年,並通過學習和鑽研,使別人對自己刮目相看,屆時,你的選擇性將會很大。
另外,今年是醫院推行「保留事業單位性質,人事制度實行合同制」的元年。也就是說,將來業務精湛的副主任醫師和主任醫師,其流動性要比現行制度下寬鬆得多。
任何人的成長都是一個過程,只要能發光,都能找到自己的光源。在服務已經非常細分的當下,唯有使自己有本事有價值,才能使自己在未來擁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