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為什麼家裡大小事情首先都是找老大?_家裡的大小事都是自己

磊珞說: 傳統的觀念「長兄如父」,「長嫂如母」使然。所以,習慣上,家裡的大事小事都找老大。同時,也給老大增添了…

磊珞說:

傳統的觀念「長兄如父」,「長嫂如母」使然。所以,習慣上,家裡的大事小事都找老大。同時,也給老大增添了壓力。事實上,許多家庭裡,老二才是最聰明的人。還有一種說法:大傻子,二愣子,三刁子,四能子,無拐子,六猴子……可見,凡事找老大,並不是天經地義的。

南方陽杉818說:

我就是家裡老大,個人理解如下:

1.歷史文化留下的傳統。

2.老大出生早,生活經歷豐富,年紀大就是威望的基礎。

3.有一種說法叫哥嫂如父母至今民眾接受。

4.成長過程中父母對老大的要求嚴於其他兄妹。利於培養老大的領導管理才能。

5.以上1--4項指正常情況下是這樣。

特殊情況下,文化素質、影響力、個人能力以及財力、外部關係等綜合條件誰強就認可誰。

牧牛老叟說:

這是世俗禮教家庭家長負責制的傳統建制對後世的影響。

過去禮教講究長幼有序,老少有別,「尊老愛幼」,家庭內外大事奉行「家有千百口,主事在一人」。

父母健在,家長戶主就是父親,「父在前,子不言」,就是說只要父親在,子女就要尊從父親家長意見,統一安排,家事兒女不能先發言作主。

父親不在了,兄弟之間兒女婚嫁,兄弟分家,對外欺負,都和老大商量,由老大集中統一意見組織發布,也就類似現在政治政權組織原則的「民主集中制」。

這一「家長制」有其進步的地方,能統一意見,統一行動團結家人,調解消除家庭內部矛盾。

當然到老大「家長制」時,難免也有其弊病突現,就是家長有私心時,不民主,會犯錯,影響別人的發揮,耽誤了家庭進步,所以導至分家。

現在家庭兄弟少,分家早,家庭小型化,老大的作用位置也淡化了。

因家庭中老大出生早,年齡長,從小幫父母拖帶弟妹的小,先在家裡幫父母操勞,隨父親經歷的事比弟妹多,更熟悉家裡情況,也是弟妹心裡的依仗,有事愛找老大。

基於此,舊社會大家庭分家還專設有「長子田」,「長孫田」以酬勞。

知道了這個歷史過程,就知道了為啥家裡的事都先找老大了。

晉A閒雲野鶴說:

這是有歷史淵源的人類繁殖史規律形成的習慣!中華孝道文化首推長子,長門,長孫為嫡系繼承宗族族門。

因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概念根深蒂固,生育是無節制的,所以長子少小便替父母分擔了部分責任,為長輩分憂!

歷朝歷代朝庭皇位太子位置也首推長子繼位。民間也循此貫例!所以家庭有事父母總是要先找長子商量!

2022.2.13.作於山西太原

泰一搜說:

常言道:家有長子,國有大臣。也有的稱:長兄為父。這正是華夏文明的世襲制,幾千年的封建世襲,源源流長,代代相傳。父輩不在,有長子主事。俗稱: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形成了家長制,世代相傳。所以,至今家庭有事還是習慣找長子商議!

臘梅l1oo71956說: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我偶而到爸爸公司的辦公室;爸會囑咐工作人員除緊急業務,一般來訪暫仃。然後問我,是否缺錢啦?(那時上大學時,現在一般不會和爸爸要錢,但過生日和春節爸都要給我和弟弟每人一次2萬至3萬的零花錢)。

我記得上"上大二"時,和師姐關係較好的師兄因創業失敗,又加上他父親需做心臟"支架"手術急需幾萬元錢。發帖給我:玉兒父病急需幾萬元,急急急!我把帖子給爸爸看了,爸說:救人要緊,讓他把銀行帳號打過來,我用爸爸給的錢打給師兄5萬元,這也算雪中送碳吧!並發帖給師兄,現在什麼事都可暫不考慮,伯父治病要緊。爸爸是知識分子,雖下海經商,仍保持著知識分子純樸善良的優秀品質,對我和弟弟作出了表率!我非常尊敬爸爸,雖從小就寵著我,但只要我偶而任性也會批評我的。這也是我偶遇解決不了的問題,首先想到找爸爸的重要因素。謝謝小濤養花知識問答邀請,以上回答僅對今天的提問,談點個人觀點,請網友們不喜勿噴!臘梅110071956.2022年2月13日於成都市。

照大地2說:

這是華夏傳下來的美德,過去沒有計劃生育,一般情況下家庭人口多了,為了家庭的和睦,父母不在跟起兒的時候,以長兄如父長嫂如母的方式,來撐起家裡的一切大小事情。至此這種家族思想關念還在流傳著,我們華夏文化思想五千年毅力而不倒,就是靠家族的理念來支持與維護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456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