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南宋和金議和,南宋向金稱臣,那麼金能不能算是正統王朝?

老王頭說影視說: 從法理上來說金國是正統王朝無疑,而南方的宋國是臣子,不是正統王朝。 雙方根據《紹興和議》第一…

老王頭說影視說:

從法理上來說金國是正統王朝無疑,而南方的宋國是臣子,不是正統王朝。

雙方根據《紹興和議》第一條宋向金稱臣,金冊宋高宗趙構為皇帝。每逢金主生日及元旦,宋均須遣使稱賀。

不管宋國處於什麼原因對金國稱臣,自古以來就沒有聽說過臣子是正統而君主是非正統的,而且金國皇帝是要冊封宋國皇帝的,換句話說如果沒有金國的冊封,那麼宋國皇帝的合法性是要受到質疑的,所以金國是上國,宗主國,是正統,而宋國是下國,藩鎮國,是非正統。

而且金國控制了被正統看作關鍵的中原地區,從始至終,金國都牢牢的把握著洛陽和西安兩個地方,自古以來被確定為正統政權都必須把握這兩個地方才行,而宋國只有在滅亡金國前,才勉勉強強染指了河南地區。

然而時至今日,很多人的大漢族思維還在作祟,從內心深處接受不了少數民族建立起的正統政權,更有甚者發展出了歷史虛無主義,不光看不上金朝,甚至否定了元朝和清朝,這樣的思想是非常要不得的。

王大器說:

宋臣屬關係上來說,金國當然可以說是正統王朝。金國自己以正統自居,南宋皇帝需要接受金國皇帝的冊封。元朝滅金、滅南宋之後,編修了《金史》和《宋史》,將宋與金並列為正統王朝。那麼在當時以及元朝時期來說,金國是正統,這是無疑義的。

但是呢,後世卻又改主意了——認為金國不是正統。這也有自己的理由啊:金國龍興之地以及主要統治區域並不在傳統意義上的中原(但是他們確實統治了傳統意義上的中原地區,後來還遷都到了開封);金國與中國的正統王朝沒有傳承關係,這個倒是真的——隋唐梁唐晉漢周到北宋和南宋是有傳承的,但是金國是突然蹦出來的;另外,金國的主體民族是女真,不是漢族。

在這幾個理由中,最後一點才是最重要的吧。你有一百個理由證明自己就是正統,但是一百個人不同意,那你就不是正統咯。

歷史學館說:

絕對不能算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那麼金朝有麼?

答案是否定的,金的文化經濟,習俗各各方面還是處於絕對落後的階段,甚至於有些地方是奴隸制。

你讓如此蠻荒的文明成為中國正統?

而忽視掉南方經濟文化政治等等各方面?這怎麼可以?

這是數典忘祖啊,所以,在筆者看來金不能算正統王朝,而相反的南方建立的朝堂才是正統下的朝堂。

更何況,南方擁有的文明絕對不是北方遊牧民族可以比擬的,

那時候,金國還是遊牧時代,全靠著燕雲等地養活自身,

而偏安一隅的南宋是發達的象徵,雖說統治階級不怎麼樣,但是整體社會呈現的絕對是高維度的框架,如果我們放棄承認南方的正統而選擇北方的落後,那麼代表什麼?

不言而喻吧?畢竟人是要向前看的,

所以綜合上述,在筆者看來,只有高維度的文明和擁有高文化的地方才可以稱的上正統。

君山話史說:

以今人的觀點看,金當然也是正統的王朝。但是如果按古人的觀點,南宋才算是正統的王朝,儘管南宋喪失了中原之地,而且還曾向金稱臣,卻改變不了其皇統。為什麼呢?

其一,南宋是襲承北宋的政治遺產

首先,南宋並不是一個新的政權,而是北宋的延續。儘管在北宋、南宋之交,張邦昌當了幾天傀儡皇帝,還改了國號,但時間非常短,大宋帝國並沒有真正滅亡。

類似的情況也曾發生在東晉,當時中原淪於胡人之手,東晉偏安東南一隅,但是由於東晉是襲承西晉的皇統,因而仍舊被視為正統的政權。

其二,南宋並沒有被金所滅

有人會提出一個反駁,在明清之交,還存在一個南明政權。但是我們把明朝的歷史終止於崇禎之死,並沒有把南明政權視為正統。南明政權的存在,與東晉、南宋有類似之處,也是襲承了大明帝國的皇統,為什麼受到的待遇不同呢?原因在於南明存在的時間短,只有十幾年,而且南明最終是亡於清政權之手。

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就好比西晉終結三國,完成國家一統,而西晉是脫胎於魏政權,故而在鼎立的三國裡,魏被視為正統。

其三,南宋向金稱臣的時間並不長

南宋向金稱臣,始於紹興十一年的議和,當時議和的條款中有一條:宋向金稱臣,金主冊封宋主為皇帝。

到了紹興三十一年,金帝完顏亮舉六十萬之眾大舉南侵,破壞了紹興條約,故而該條約即作廢。因此,南宋向金稱臣的時間只有二十年。

到了宋孝宗時,兩國重啟議和,金人拋出四個和談條件,其中一條就是南宋依然向金稱臣。然而,南宋政府拒絕了這一要求。後來金人作出讓步,把金宋之禮,由君臣變成叔侄,宋主向金主稱侄而不稱臣。宋致金的國書格式為「侄宋皇帝眘謹再拜致書於大金聖明仁孝皇帝闕下」,金致宋的國書格式為「叔大金皇帝致書於侄宋皇帝」。

儘管稱侄也是很沒面子,但總算沒稱臣了。

其四,南宋參與滅金的軍事行動

更重要的一點是,非但金國沒有滅掉南宋,反而是南宋聯合蒙古,滅掉了金國。

當然,滅金之戰主要是蒙古發動的,但是南宋也是參與者,也是勝利的一方。1233年,南宋朝廷派名將孟珙率2萬名忠順軍主力,參與滅金之戰。當時金哀宗龜縮於蔡州,孟珙與蒙古將領塔察爾聯合發動進攻。孟珙負責攻城南,而蒙古軍主攻城北。蔡州的金兵抵抗了三個月,在端平元年(1234年)正月,城池被攻陷。金哀宗自縊身亡,皇位繼承人完顏承麟戰死,金國滅亡。

從宋、金兩國較量看,南宋儘管憋屈了許久,最終還是揚眉吐氣,幹掉了對手。所以,如果說一個時代只選出一個正統王朝的話,那麼南宋肯定比金要合適。

丁強888說:

按道理可以算。事實上後繼的元朝就是認為金朝是正統王朝的。在修史的時候單獨修了《金史》。

而我們都知道,如果不被承認,後世不會單獨修史的。最明顯的就是《三國志》雖然陳壽出自蜀漢。但他還是認魏為正統,稱呼故主劉備為先主而不是稱帝。

回到宋朝,其實從北宋開始,終宋之世就是一個大號的割據政權。畢竟即使北宋時期也是與大遼,西夏,大理等並列。而不像漢唐一樣唯我獨尊。

但北宋畢竟大概統一了傳統漢人勢力範圍。而且自認承繼唐朝的正統。而且即使《檀淵之盟》也只是與大遼約為兄弟之國,可沒向別人稱臣。而且畢竟西夏大理安南等從名義上是至少是認大宋為老大的。雖然以歲賜的名義要給西夏送錢。

而到了金與南宋,趙構給大金皇帝的上表可是證據確鑿的寫著:臣構言。

而且大金可是佔據了傳統漢地,漢人的文化發祥地中原地區。南宋其實從形式上就是一個半壁江山。

如果不雙標的話,金作為正統是完全有資格的。畢竟有些人是把屬國也當成固有國土的。那按此標準。完全可以把對金稱臣的南宋當成金國的勢力範圍。

當然,後人更多的把正統歸於宋而不是金。一是繼元朝之後的明朝畢竟是漢人政權,而且是以驅除胡努,恢復中華為號召。那自然要承認漢人王朝的宋為正統。二是畢竟宋朝活得長。無論大遼還是大金都沒有宋活的這麼長久。唐宋元明清畢竟押韻不是。

詔諭江南說:

唐宋遼金元明清

遼金是當時中國和兩宋並立的主要政權

宋遼地位平等

宋金地位從屬

平等和從屬 這兩個算不算正統王朝

如果有人認為不算 那他認定的原因就是政權的民族屬性

如果這樣的話 元和清就不是正統王朝

隋和陳 哪個是正統王朝

如果認定政權傳承的話 那麼隋不是正統 唐也不是

小南史說:

關於宋、遼、金這三國誰是正統王朝的爭議一直都有,但我一直認為,如果只有一個正統王朝的話,那麼就只能宋朝才能算是。

元朝時期為什麼會同修三史,明清又是什麼樣的態度?

  • 元朝

元朝在經過四十餘年的戰爭之後,終於滅亡了南宋,統一了全國,這個時期就需要修為前朝修史書,當時的元朝為了宋、遼、金的正統問題爭論十分激烈,並由此導致了元朝在修史時直接修了《宋史》《遼史》和《金史》三部,但是這也僅表明當朝統治者對這一問題的官方態度,在當時的朝野人士中爭議非常大。

當三部史書編撰完成之後,楊維楨就寫了一篇關於正統的文章《正統辨》,裡面這樣說到「今日之修宋遼金三史者,宜莫嚴於正統與大一統之辨矣」,「三史雖雲有作,而一統猶未有歸」。按照楊維楨的意思,宋遼金等三國的史書應該效仿《晉書》「挈大宋之編年,包遼金之紀載」

《正統辨》在當時是一篇很有影響的文章,陶宗儀就曾對《正統辨》一文給予高度評價:「可謂一洗天下紛紜之論,公萬世而為心者也。惜三史已成,其言終不見用。後之秉史筆而續《通鑑綱目》者,必以是為本矣。」這種評價代表了元朝很大一部分人的正統觀念。

  • 明朝

明朝對於立宋為正統的想法基本沒有異議,也就是說明朝承認宋才是正統,當然了,這可能與明朝是中原「正統漢族」所建有著直接的關係。

  • 清朝

清朝對這宋遼金的正統問題,在清初時期也是比較敏感的,但隨著康乾盛世及當朝皇帝大力推崇漢文化,以及隨著統治時間的變長滿漢衝突逐漸化解,尊宋為正統也逐漸被當朝所接受。

關於宋朝為正統的依據

宋承後周,五代十國時期,最早是由唐末大將朱溫篡位唐朝建立後梁,開啟了五代十國混亂的局面,此時的遼國,也就是契丹國還只是東北地區的一個草原部落,還需要向後梁進貢,隨著亂世的深入,一直到後周太祖郭威兵變建立後周,這一時間點的傳承是沒有中斷的,而此時的遼國才算步入正軌,因為後晉高祖石敬瑭為了當皇帝向契丹借兵,然後割讓了燕雲十六州,獲得了燕雲十六州的契丹才有實力和當時的中原政權唱對臺戲。

周世宗柴榮在北伐奪回二州三關的情況下突然病逝,隨後當時的後周大將趙匡胤「陳橋兵變」建立大宋,由此可以看出,自唐朝滅亡到宋朝建立,雖然中原大地處於混亂時期,但傳承一直都沒有中斷,依然是承上啟下的。

公元1127年,發生了著名的「靖康之變」,在二位君主被俘虜的情況,南下的康王趙構在當時的南京應天府(今商丘)繼帝位,值得注意的是,趙構稱帝之後依然是宋,並不是其他,這也是說明,北宋南宋只是後世之人為了區分的叫法,實際上還是宋朝。

所以說,宋朝只是換了一個趙家人當皇帝而已,然後丟失了一大片領土,既然如此,為什麼金國會是代表華夏的正統王朝呢?

南宋向金稱臣的疑點

1、一般都認為在「紹興和約」之後,南宋向金稱臣,便成為金國的臣屬,卻沒有想到更深層次的東西,比如出處,合理性等。很多人不知道,也沒想過,宋朝的將軍們前腳剛把金國打的慘敗,後腳就籤訂了喪權辱國的條約,這合情合理嗎?

2、南宋向金稱臣僅是金史中的記錄,而宋史中並沒有記錄,這就涉及到「孤證不立」的說法了。按理來講,《宋史》與《金史》都是元朝人編的,沒有道理為一個被滅亡還被打成「南」的政權有所隱瞞,所以說,如果宋朝確實向金稱臣,沒理由《宋史》裡沒有記錄,由於沒有其他的史料或記錄的相互對照,南宋向金稱臣其實不可妄下結論。

3、稱臣就是把自己的國家變成朝貢國或附屬國,放棄自身的大部分主權變成敵國的勢力範圍,我們可以以明朝的朝鮮國為例,朝鮮是明朝與清朝的第一附屬國,受明朝的各項保護,包括且不限於軍事保護。在明朝萬曆年間,日本大舉入侵朝鮮,朝鮮扛不住了,向明朝求援,而明朝也毫不猶豫地向朝鮮派出援軍,打退日本人,這場戰役史稱抗倭援朝戰爭。

但宋金不同,依然還是互相在打,雖然南宋無力北上,但金也無法消滅南宋,如果南宋稱臣了,就不應當有如此頻繁的戰爭。

綜上所訴,關於誰能代表正統,就宋和金來講,不管從哪方面來講,無疑是宋更具有資格,現在之所以會有如此大的爭議,最為主要的是當時的金國佔據了中原大半個地區,以及金國的發源地是屬於我們現在的東北地區,假如我們中國沒有現在這麼大的領土也就不會有這樣的紛爭了,但值得考慮的是,如果多年以後,我們中國把日本變成了自己的領土,那麼後世會不會起爭論呢?我想也會吧,畢竟我們的先烈經過浴血奮戰才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去,關於金國的爭論又何嘗不是這樣的?

史海浮沉假行僧說:

當然不算!

也看到有人認為算,說後面的元朝單獨給金國編了《金史》,就表明元朝承認了金國的正統。

但是我認為正統與否不是以後代「修史」來評判的。每個朝代都會為前代修史,元朝統治階級本身就是少數民族,金國統治者也是少數民族,那元朝承認金的正朔是不是在名義上有利於他們自己的統治合法化呢?

順治帝:諭工部曰:「『朕念明崇禎帝孜孜求治,身殉社稷。若不急為闡揚,恐千載之下,意與失德亡國者同類並觀。朕用(因)是特製碑文一道,以昭憫惻。爾部即遵諭勒碑,立崇禎帝陵前,以垂不朽。

……,又嘗登上陵,失聲而泣,呼曰:『大哥大哥,我與若皆有君無臣。』上為後代所惓懷如此,況其臣民乎!」

順治皇帝肯定崇禎,去崇禎陵墓上哭泣,還稱之為「大哥」,多多少少也有一些拉攏漢人人心的用意吧。

何為正統

《漢書》曰:「《春秋》法五始之要,在乎審己正統而已」。

正統一詞出自儒家經典《春秋》一書中,其中包括血統上的嫡長子繼承制以及文化上的華夷之辨。周禮和春秋大義是衡量正統的標準,以獲得政治上的統治合法性。對正統的追求稱為撥亂反正、尊王攘夷。

《春秋》曰:「不與夷狄之主中國也。」

歐陽修《正統論下》:「夫居天下之正,合天下於一,斯正統矣。」

那麼,符合華夏禮儀,貫徹春秋大義,一統中國的華夏王朝就是正統王朝!

「居正」比「一統」重要

歐陽修《正統論七首》:「統天下而得其正,故系正焉。統而不得其正者,猶弗統乎爾。」

在儒者眼裡,「居正」遠比「一統」重要。

北宋承五代十國,是統一了絕大部分中原的漢人王朝,行華夏禮儀,稟廣義的「春秋」大義,自然而然被視為正統王朝,南宋雖然偏安一隅,但是仍然是趙宋皇室主政。

正統與否也不是以國策來做區分,南宋向金國稱臣,只是屬於一種國家外交政策。誰跟誰稱臣那就是一個面子問題,裡子並沒有實質性改變。

金國滅亡北宋之後,並不願意長久呆在他們所佔領的北宋土地上,而是先後立了兩個漢人主政的傀儡政權「偽楚」和「偽齊」。這並不是他們不羨慕這些個地方的富庶,而且正是因為大宋比他們富,他們才不斷南下來搶掠。

金國是遊牧民族建立的政權,在北方逐水草而居;中原的大宋王朝在農業,商業,文化,科技等等各個方面起碼都高他們一等,簡單來說,大宋社會的文明程度比金國高,以金國人的那一套統治不了中原的漢人大地。他們自己心裡都很清楚!

所以即便南宋偏居江南,還向金稱臣,在以漢人士大夫為主的中原人眼裡,金國人仍然是不入流的「野蠻人」的代表,又豈能代表華夏正朔?


歡迎閱讀,感謝關注,期待與大家一起徜徉於歷史的長河落日裡。

歷史評說君說:

我認為金朝也好,遼朝也好,以及西夏也好,都不能算我國的正統王朝,在同一時期,中國大地上的正統王朝只有宋朝。

關於是否是中國正統的問題,我國歷史看的並不是這個國家強大與否,版圖有多大,而是看它的正朔。宋朝無論是南宋和北宋,他們所奉的中原正朔傳自後周,後周繼承的是後漢的正朔,後漢承襲後晉。

這一路回溯,可以回溯到唐朝承襲了隋朝的正統,這是中國最根正苗紅的正朔,擁有中華正朔的才是真正的正統王朝。所以無論南宋朝廷最後實際掌握多少地盤,哪怕在祖國大陸尚無立錐之地,他們依然是中華正統。

而遼國和金國都是起自於邊塞,雖然軍事實力強勁,金國甚至滅亡了北宋,但是中原正朔還在南宋的手中,他金人沒有中華正朔的加持,所以這個王朝並不能算是中原正統王朝。

其次,南宋並不是一個嶄新的政權,他承襲自北宋,雖然東京城被金人攻破,兩位天子被迫北上打獵,但是宋朝沒有滅亡,東南半壁仍然在宋朝的統治之下。

就好比兩晉南北朝時,西晉滅亡,中原板蕩,成為了異族人表演的舞臺。但是司馬睿在建康繼位,晉朝的皇統沒有斷絕,故而他們仍然被視為中華正統。

要知道所謂的東晉西晉,是為了後世更好的研究,強行區分的,所謂的南宋北宋也是如此。宋高宗趙構不可能宣稱自己是南宋皇帝,他只會說自己是大宋皇帝,繼承的是他老爹和大哥留下來的帝國。所以南宋政權雖然偏安東南,但他仍然為視為中華中華正朔。

至於南宋向金朝稱臣,這應該算是權宜之舉,畢竟偉大的唐朝也曾經向突厥稱臣,難不成突厥也算中國正統王朝?

著名昏聵皇帝宋高宗趙構確實曾經像金朝皇帝稱臣,在寫給金朝皇帝的書信中第一句話就是臣構言,這一點是完顏構一生的汙點,沒得洗。

不過事實上南宋帝國向金朝稱臣的時間並不長,隨著完顏亮南侵,紹興和議被撕毀,宋朝皇帝不再稱臣。在談判中,宋帝國堅持原則,堅決不再稱臣,兩國由君臣關係,變成了叔侄關係。使得兩國變成了平等的關係。

所以南宋帝國失去了中原地區,但他仍然奉中華正朔,他依然是中華正統。而金國雖然佔據了廣大中原地區,他們依然算是異族入侵,算不得中華正統,就好比日本人入侵,建立了偽滿洲國,你能說偽滿洲國是中華正統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4568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