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為什麼說僧格林沁的死是晚清軍事史的重要轉折點?_僧格林沁是誰的後代

峙愈屋說: 僧格林沁是清朝末期的一位重要將領,他曾擔任過鎮守邊疆的職務,參加了許多對外戰爭。他最終於1901年…

峙愈屋說:

僧格林沁是清朝末期的一位重要將領,他曾擔任過鎮守邊疆的職務,參加了許多對外戰爭。他最終於1901年在德國同盟國的聯軍入侵北京時去世,這一事件被認為是晚清軍事史的重要轉折點,原因如下:

首先,僧格林沁的死對清朝的軍事力量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他是清朝重要的將領之一,對清朝軍隊的指揮、組織和訓練有著深遠的影響。他在對外戰爭中多次立下戰功,因此他的離世讓清朝軍隊失去了一位重要的領袖,對清朝的軍事實力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其次,僧格林沁的死標誌著清朝與列強之間的戰爭走向了尾聲。他死亡的時期正值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的時期。儘管清朝曾經取得了一些勝利,但隨著僧格林沁的離世,清朝的軍事力量開始疲軟,無法有效抵禦列強的入侵。這標誌著中國軍事力量的落後和弱化,以及列強在中國控制力的增強,對中國的未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最後,僧格林沁的死也標誌著中國現代化進程中軍事思想的變革。他曾在許多戰爭中表現出卓越的指揮能力,但在面對列強的現代化軍隊時卻顯得束手無策。這啟示了中國軍事人員和政治家,要推進軍事現代化,加強對新技術和戰爭策略的研究和應用,才能更好地應對國際形勢的挑戰。

不省人史說:

1865年6月12日,僧格林沁在平捻的時候陣亡,消息傳回清廷中樞之後,「兩宮震悼」,嚇壞了慈禧,也嚇壞了滿朝臣工。

清史稿評價僧格林沁:「有清藩部建大勳者,惟僧格林沁及策凌二人。」

清朝設有五個藩部,即蒙古、青海、西藏、新疆和黑龍江布特哈,藩部不同於藩屬國之處在於它們直接受到清朝的統治,最高權力機構為理藩院。

僧格林沁和策凌一樣,出身於蒙古博爾濟吉特氏,五個藩部這麼多人,可實際上真正為清朝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的卻只有僧、策二人而已。

僧格林沁之於清朝,猶如滿桂之於明朝,只不過,僧格林沁之死對於清朝的影響卻遠甚於滿桂之死對於明朝的影響,說僧格林沁之死是晚清軍事史上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轉折點並不為過,說僧格林沁之死改變了清朝國運亦可。

為什麼死了一個僧格林沁,竟讓清朝滿朝悲戚,如喪考妣?

僧格林沁是晚清軍事史上一個繞不過去的人物,清史稿說他和策凌是藩部中為清朝建立大功勳的唯二之人,倒不如說他是晚清唯一一個還能打仗、會打仗和敢打仗的旗人將領,畢竟當時的滿人已無人堪用。

鹹豐三年,太平軍將領林鳳祥、李開芳率師北上,席捲山東,竟有直逼京畿之勢,將鹹豐皇帝嚇了個夠嗆。

好在僧格林沁屢出奇謀奇兵,先於鹹豐五年正月東連鎮木城,活捉敵將林鳳祥;再於六月在山東馮官屯生擒李開芳。林、李二人是太平軍一時之宿將,僧格林沁打敗了他們,也打斷了太平軍的北伐之路,從而保住了清朝的半壁江山,這也是清朝將僧格林沁視為「長城」的原因。

後來,捻軍再起於山東,鹹豐皇帝一看無人可用,只好再次起用了僧格林沁,讓他率師平捻。

僧格林沁率領所部打得捻軍找不著北,從太平軍到英法聯軍,再到到捻軍,清朝京畿三次面臨險境,清政府都是讓僧格林沁出手。

只可惜,僧格林沁只擋住了太平軍那一次,英法聯軍那一次失敗了,捻軍這一次更慘!

僧格林沁竟然上當被圍,陷入了捻軍的包圍之中,最後在突圍時墜於馬下,從而被追上來的捻軍給一刀砍了。

從此之後,旗人之中,再無一個可用之人,清朝統治者能不傷心?

僧格林沁和曾國藩素有「北僧南曾」之稱,原本一北一南共同拱衛清朝江山的同時又相互鉗制,但是僧王一死,打破了這個平衡。

僧格林沁代表的是清朝的根本——八旗軍軍事集團,曾國藩則代表的是新興的漢族軍事集團,清政府更相信僧格林沁還是曾國藩?這是不言而喻的事。

此外,僧格林沁也是晚清八旗軍的靈魂人物,他在,則八旗軍尚可一用;他亡,則八旗軍沒了靈魂,再無一戰之力。

這時候僧格林沁的陣亡,便代表著被清朝視為根本利益所在的八旗軍軍事集團被以曾國藩為首的漢族軍事集團所取代,所以說僧格林沁的死是晚清軍事史上的重要轉折點一點也不為過。

沒有了僧格林沁,便沒有了精銳的蒙古鐵騎,沒有人可堪一戰的八旗軍,清政府還能用誰去制衡湘軍?

如果任由湘軍繼續發展的話,將來功高蓋主,曾國藩想謀權篡位怎麼辦?

所以,僧格林沁的死被清政府視為失去了「國之柱石」,沒有柱石,焉能安穩?

僧格林沁一死,八旗軍再不堪一用,清朝自此失去一臂,也因此不得不開始重要漢人將領,從而使得清朝的軍權開始從滿人、旗人的手中流向漢人將領。

僧格林沁死後,曾國藩的湘軍迅速發展成為了清軍中的最強軍,讓慈禧和清政府忌憚不已,這也是慈禧在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之後,想方設法廢了湘軍的原因。

好在曾國藩想要「成聖」,沒想著造反,所以好好地配合慈禧裁撤了湘軍。

只不過,湘軍雖然被解散了,但是清政府卻已經沒辦法阻擋漢人將領的崛起,李鴻章的淮軍和左宗棠的楚軍,以及後來的聶士成的武毅軍、宋慶的毅軍和袁世凱的北洋新軍,這些成為支撐晚清統治的軍事集團又有哪一個不是以漢人將領為首?

這一切,始於僧格林沁的陣亡。

所以,僧格林沁的死不僅是晚清軍事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也標誌著晚清的政治格局和軍事格局的轉變,從而改變了清朝國運,這恐怕也是蔡東藩評價僧格林沁為「清祚之所賴以保存者也」的原因。

參習處說:

僧格林沁是給清廷撐場面的最後一人。他的死,意味著滿蒙聯合的軍事力量瓦解,直接導致了漢人地方勢力做大,最終演變為北洋軍閥。

僧格林沁有兩個身份,一是蒙古王爺,二是清朝名將。這兩重身份,充分反映了清朝長期的統治結構——滿蒙結合。

漢人處於被壓制、被防範的地位。比如,同一個職位,分設滿漢官員,漢官級別要低於滿官。

但清朝對蒙古人,也是區別對待。蒙古人分為東、西、北三大系統。

因為,清朝龍興於東北,與東部蒙古(科爾沁部)接觸最多,雙方結合的最早。對北部(喀爾喀部)則採用拉攏手段,基本有些土司制的意味。而最狠的,是對西部的準噶爾汗國,則直接消滅掉。

真正的滿蒙結合,說的就是與蒙古科爾沁部的結合。

僧格林沁就出自科爾沁部。僧格林沁是成吉思汗弟弟哈薩爾的第二十六代孫。其父只是一個四等臺吉,屬於最低等的爵位。再加上蒙古地區當時的落後環境。所以,幼年的僧格林沁只能跟著父親一起去給富人家放牧為生。

幼年的艱苦生活,鍛造了他在之後帶兵打仗時,能夠與將士同甘共苦的作風。也成為清末貴族中少有的實力派。

但,若不是他的堂叔沒有子嗣,他又被選為嗣子,即使他有再大的實力,也不會有機會施展。也正是借著黃金家族的一點血脈,僧格林沁繼承了極為龐大的一筆政治遺產。

他的堂叔索特納木多布濟是科爾沁左翼後旗扎薩克郡王,也是嘉慶帝的女婿,還是嘉慶帝的顧命大臣,死後被道光帝追封為親王。

而這些地位,全被時年十三歲的僧格林沁繼承下來。僧格林沁繼承了郡王的爵位,還是道光皇帝法理上的表弟,奉命御前行走、賞賜三眼花翎。

在第二年,也就是他十四歲時,被任命管理上虞備用處、火器營。這都是皇帝親兵,相當於清朝的錦衣衛。

在道光帝死前,僧格林沁又被委任為顧命大臣,輔佐鹹豐帝。

整個道光朝,僧格林沁不斷晉升,一直是皇帝身邊的紅人。而且,還是事兒少錢多的那種。

但到了鹹豐朝,真正的天下大亂開始了。南方有太平天國、北方有英法聯軍,之後又有捻軍。僧格林沁是堅定的主戰派,也由此開始徵戰生涯。

僧格林沁不僅是八旗都統,還是哲裡木盟的盟長,可以調動手下八旗兵及蒙古兵,保衛京畿。僧格林沁先後與太平天國北伐軍、英法聯軍、捻軍作戰,兩勝兩敗。

第一仗,由於天平天國北伐軍孤軍深入,缺乏後援,僧格林沁得以發揮優勢,兩年間剿滅北伐軍殘部,生擒北伐主將林鳳祥、李開芳。

至此,僧格林沁的功勞達到頂峰,郡王升格為親王世襲罔替,被授予努爾哈赤御用寶刀,得到鹹豐帝御賜「湍多巴圖魯」稱號。

第二仗,背景是在第一次大沽口戰役中,清軍戰敗,被迫籤訂《天津條約》。而僧格林沁認為只要請全國兵力,一定能把侵略者打出去。請朝廷撤回條約。但遭到主和派的壓制。但,僧格林沁也因此得到了駐防大沽口和京東防務的任命。

僧格林沁在大沽口整頓軍隊,積極備戰。恰好遇見英法戰艦闖入防線,被清軍擊毀三艘,使得四百多英軍死傷。英法聯軍撤走。史稱大沽口保衛戰。僧格林沁的功勞簡直無以復加。甚至傳到了歐洲,被馬克思盛讚。

第三仗,是轉過年來的鹹豐十年,英法聯軍再次進攻天津時,僧格林沁卻輕敵兵敗,退兵後,一敗於張家灣,再敗於八裡橋。僧格林沁郡王爵被革去。只保留了欽差大臣之職。鹹豐帝出逃,英法聯軍攻進北京,火燒圓明園。

第四仗,僧格林沁追剿捻軍,卻中了對方誘敵深入之計。在突出重圍後,因重傷落馬,被小兵張皮綆所殺。

僧格林沁一生四戰,全在北方。而南方則有湘軍、淮軍。本來,湘軍、淮軍不算是正規軍。

在清朝的軍隊體系裡,從高到底依次是八旗、蒙古、綠營、團練

八旗內部分為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並不是二十四個旗,而是八旗各個旗裡,都有滿蒙漢。

所以,並不是所有蒙古兵都屬於八旗蒙古。在蒙古地方的蒙古兵,屬於各盟旗的蒙古王公掌控。

綠營兵多為漢人,最初是明朝南方軍人轉化而來。人數最多,戰鬥力也最差。

團練相當於民兵,最初根本不入流,不算正式編制。可綠營兵不堪用,八旗兵人數少,蒙古兵多在北方的蒙古地方。也就只能讓各地自己籌錢自己招兵,才有了團練。

不過,在剿滅太平天國、捻軍的過程中,發揮主要作用的是地方團練。也就是湘軍、淮軍。地方團練,代表人物是曾左李等人。

這也就形成了,清朝末年主要的兩支武裝力量。一是在北方負責京畿保衛的僧格林沁,統帥八旗兵與蒙古兵。一是在南方負責對抗太平天國曾國藩等人,統帥湘軍、淮軍等團練兵。

一南一北,初步形成了兩個勢力集團。南方這一伙人是新興勢力。第一代是湘軍的曾國藩,第二代是淮軍的李鴻章,第三代是清末新軍的袁世凱,第四代是北洋軍閥段祺瑞、馮國璋等人,一直延續到了上世紀三十年代。

僧格林沁死後,清廷在軍事上完全依賴地方團練起家的曾左李等人。

傳統的滿蒙結合的軍事集團退出了歷史舞臺。所以,僧格林沁算是最後一代。之後,雖有恭親王等人,沒一個能打的。

而新興勢力的第一代曾國藩與傳統勢力的最後一代僧格林沁,是同一時代的人物。故而,僧格林沁的死,便是清朝軍事力量倒轉的關鍵節點。

紀元的尾聲說:

因為僧格林沁死後,清朝廷就沒有人能夠牽制以湘軍為首的漢人武裝了。

僧格林沁的人生很有趣,他雖然出身於一個普通的蒙古家庭,但身上流淌著的「黃金血脈」,卻讓僧格林沁成為了索特納木多布濟的嗣子,看似八桿子打不著邊的關係,總能在恰當的時候讓人改變命運,僧格林沁就是這麼一個典型的例子。

索特納木多布濟乃是科爾沁第十代扎薩克多羅郡王,但要說這個蒙古郡王在大清的含量很重,那就是吹捧過度了,扎克薩郡王本身就是大清朝廷給蒙古冊封的眾多郡王之一,事實上看作是一個蒙古部落的首領,這就合適了,所以索特納木多布濟本身的地位,並不是太高的。

但索特納木多布濟有一個特殊的身份,他是大清的「駙馬」,他迎娶了嘉慶帝的三女「莊敬和碩公主」,所以他的身份因此要比一般的蒙古郡王、親王顯貴。

而索特納木多布濟夫婦多年都沒有生下兒子,嘉慶十六年莊敬公主去世後,索特納木多布濟也沒有能夠生下兒子,於是作為小舅子(道光帝是莊敬公主的弟弟),道光帝親自幫助姐夫在科爾沁左翼尋找一個「嗣子」,雖然索特納木多布濟自己沒兒子,可他的家族龐大,就這樣,一表人才的僧格林沁就被選中了。

對於僧格林沁來說,這是好事,也是壞事。

好在僧格林沁能夠改變命運,走上顯貴的道路。

壞在僧格林沁以後要祭拜索特納木多布濟,而不是自己的親生父親布和德力格爾

公主無出,宣宗為選於族眾,見僧林格沁儀表非常,立為嗣。——《清史稿》

假如僧格林沁只是因為身上流著黃金血脈,然後被一個扎薩克郡王選中當繼承人,這件事情單獨來看,並沒有什麼不合理,事實上在蒙古的大小部落中,這種選嗣繼承的情況很常有,但僧格林沁的命運裡還有一份羈絆,那就是道光帝。

因為僧格林沁運氣很好,他的嗣母乃是嘉慶的女兒莊敬公主,一個曾經的蒙古放羊娃,竟然成為了嘉慶帝的外孫,任何身份的遷躍,都是需要漫長時間積累的,但僧格林沁不用,他是天生的幸運兒。

或許索特納木多布濟本就病重了,嗣子選了還沒多久他便去世了,僧格林沁在1825年繼承扎薩克郡王的爵位,這一年,他十四歲,他的身份除了是科爾沁第十一任扎薩克郡王以外,還是道光帝的外甥,因為這個身份,僧格林沁直接到達了權力的中心,這一年的十二月,道光帝封他為御前行走。

當年乾隆的小舅子傅恆也是這麼被火速提拔的,但當時傅恆年紀比起僧格林沁要大很多,最重要的是,傅恆本來就是富察氏家族的親嗣血脈,而僧格林沁一個繼嗣血脈能獲得和傅恆等人同等的待遇,一時之間還是引起很多輿論的。

而鍛鍊一個人內心的最好辦法,就是將他置身於輿論和冷眼的鍛打中,久而久之,自會成為人才。

道光八年,剛滿十八歲的僧格林沁因為對科爾沁流民良好的管理,被當時的盛京將軍愛新覺羅·奕顥上奏稱讚,這份上奏說明了很多東西,一是年輕的僧格林沁確實有了不俗的能力,二是僧格林沁也獲得了滿清上層貴族的看重,這對一個蒙古郡王來說,是非常難得的。

又過了四年,僧格林沁被道光帝任命管理火器營,這是僧格林沁首次接觸大清的軍事,而道光帝對這個「便宜外甥」顯然非常重視,或許是看重僧格林沁背景不深的特點,決心好好培養僧格林沁,將其打造成清朝的「霍去病」,道光十四年二月,僧格林沁接管皇帝親衛「善撲營」,這個善撲營是當年康熙擒獲鰲拜所設立的親衛營,可以說在大清地位非常高。

道光十四年七月,二十三年歲的僧格林沁正式成為正一品大臣,擔任正白旗領侍衛大臣兼正藍旗蒙古都統,不久後,正白旗蒙古都統愛新覺羅·烏爾恭阿因為病退,道光帝又安排僧格林沁接管蒙古正白旗,自此開始,僧格林沁在朝中的話語權就不亞於一些老臣了,而僧格林沁的能力也不俗,在道光帝連番「加持」下,還遊刃有餘。

之所以道光帝會如此看重僧格林沁,主要原因就是當時的滿清八旗戰鬥力衰弱已經成為了不爭的事實,自雍正時期和準噶爾的「和通泊之戰」以來,滿清核心的八旗就一直在軍備上懈怠,乾隆三令五申強化八旗軍事演練,到頭來也是於事無補,而嘉慶登基之初的白蓮教起義,八旗荒唐的戰鬥力讓朝廷惶恐不已。

白蓮教起義打了多久,滿清八旗的臉就丟了多久,而滿清八旗衰落的同時,蒙古八旗和綠營的戰鬥力比重不斷上升,所以道光帝才會以僧格林沁為紐帶,打造一個新的軍事新星,最起碼僧格林沁是方便道光帝掌握在手中的。

年輕的僧格林沁練兵很有一套,蒙古民族的天性,讓僧格林沁對騎兵的戰術很是精通,而僧格林沁的戰鬥思想也很先進,他對於火器也是大量應用,所以僧格林沁的崛起,本質就是大清軍事的一次轉折點。

道光二十一年,因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道光帝就安排僧格林沁帶著三千蒙古精兵隨時預防英國侵略者,這是道光給自己留的一道保險,所幸到戰爭結束都沒有用上。

道光三十年,道光帝駕崩,此時的僧格林沁已經三十九歲了,不管是能力還是體力都達到了一個巔峰期,所以道光帝讓僧格林沁和另外九位大臣擔任鹹豐帝的「顧命大臣」,當年蒙古科爾沁草原上那一個普通的放羊娃,如今也因為命運走到了常人無法觸及的地步。

而僧格林沁真正的「高光時刻」,就在1853年,這一年,太平天國在南方點起焰火,迅速燒向中原大地。

太平天國崛起,是以踩著滿清八旗的方式宣告的,在戰爭一開始,滿清的精銳就以一種一邊倒的潰敗來告訴世人,他們很弱,太平軍很強。

副將伊克坦布、都統烏蘭泰在廣西相繼落敗,並且身死,而在南方穩定了局勢後,太平天國的東王楊秀清執意拿下南京城,一路東進中,又有大量的清軍落敗,江南提督福珠洪阿戰死城中,此時的清朝廷早已經手忙腳亂,該派誰才能徹底遏制住這群太平軍?

以曾國藩為首的湖南官員們提出了就地練兵,以湖南團練因地制宜,率先控制住南方的頹勢,鹹豐帝面對這些提議都通通給予準許,死馬當作活馬醫。

另一方面,鹹豐帝也更加注重蒙古騎兵的介入,其中主要的代表人物,就是僧格林沁,1853年,楊秀清多線作戰,甚至還開啟了北伐,他讓洪秀全下令,讓李開芳、林鳳祥率領兩萬精銳直取北京,而楊秀清的這個計劃其實是漏洞很多的,更何況北京有著大清王朝最核心的防護力量。

當太平天國北伐的消息傳來,僧格林沁這張底牌就得用上了,鹹豐三年五月,僧格林沁被鹹豐任命接管京城巡防,並且率領京城地區的滿蒙精銳開始練兵布置,為的就是抵擋來勢洶洶的太平天國軍,此時的太平天國風頭太盛,所有人心裡都沒有底。

太平軍北伐的人數雖然不多,但是因為經過河南這塊中原寶地,所以李開芳和林鳳祥又補充了大量的生員力量,到了八月份,就已經打到了北京周圍,而僧格林沁此時背負著整個大清朝廷的重望,所幸的是,僧格林沁沒有掉鏈子,在天津重創了北伐軍,宣告太平天國北伐的失利。

但太平天國軍不是輸了一次兩次就能撲滅的,在隨後的兩年時間裡,不管是在城市裡的巷戰,還是在平原上的對拼,僧格林沁和太平軍來來回回打了數百次大小戰役,1855年,僧格林沁先後擒獲林鳳祥、李開芳,北伐太平軍最高的兩個領軍人物相繼落網,北伐宣布失敗,太平天國成就了僧格林沁。

林鳳祥、李開芳為粵匪悍黨,狡狠善戰,兩年之中,大小數百戰,全數殄滅,無一漏網,僧格林沁威名震於海內。——《清史稿》

因為挫敗太平軍,僧格林沁被封為「博多勒噶臺親王」,地位水漲船高,與此同時,湘軍曾國藩也崛起,兩人合稱「南曾北僧」,這個稱謂在當時乃是大清的「救星」,畢竟沒有人可以遏制住太平天國,唯有這兩人有過大規模勝利的戰績。

同樣的,清朝廷更親近僧格林沁,因為僧格林沁就是鹹豐心中的「霍去病」,這是親戚,是道光一步步培養起來的,而曾國藩則不同,他本就是漢人,而且還是迫於無奈才給他放開的人、錢、權,假如太平天國被平定了,如果處理曾國藩的湘軍,這又是一個大麻煩。

所以在一開始,僧格林沁和曾國藩所代表的不同集團,就註定了兩人的立場不同,僧格林沁崛起是大清軍事的崛起,曾國藩的崛起,是大清軍事衰落的一個側面證明。

但不管怎麼說,湘軍在太平天國之亂中始終佔據了主導地位,而在北方的僧格林沁則是因為保守防禦,並沒有參與對太平天國更深的剿滅。

而僧格林沁的人生也在「大沽口戰役」中走向了另一個層次。

1858年,《天津條約》籤訂。

作為主戰派,僧格林沁十分反對不平等條約的落款,但清廷的息事寧人態度讓僧格林沁無可奈何。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西方侵略者依舊沒有放棄對大清的軍事入侵,於是爆發了「大沽口戰役」,在第二次大沽口戰役中,僧格林沁帶領的數萬清軍以火炮、鳥槍重創英國侵略者,英軍傷亡人數近乎1500人,除此之外,戰艦還被打沉了六艘,英軍海軍司令也身受重傷,僧格林沁因此成為了「國際人物」。

因為擊敗英軍,在很多人看來,比起擊敗太平軍的含量要高得多。

有時候,聲望就是在戰鬥中積累的,僧格林沁作為一個內戰、外戰都在行的人,乃是晚清軍事崛起的一個標誌。

但好景不長,在1860年第三次大沽口戰役中,僧格林沁則表現得非常狼狽,不僅大敗,還率先逃走,這個行為讓他在朝廷中落下話柄,不久後,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英法聯軍的瘋狂行為,被朝廷認為是僧格林沁「激怒」了侵略者導致的,所以僧格林沁被削去了郡王爵位。

削爵歸削爵,鹹豐的表現也只是做做樣子平息眾怒,再怎麼怪僧格林沁,卻又有誰能取代僧格林沁?

所以不久後,山東的捻軍作亂,僧格林沁再度被恢復爵位,披甲奔赴山東。

1862年,僧格林沁手握直隸省、山東省、河南省、安徽省、湖北省五省的兵馬,而且還有最精銳的蒙古騎兵,成為了大清官方軍事第一人,這既是對捻軍的一種直視,也是對漢人軍閥的震懾。

可僧格林沁太「忙」了,大清內憂外患太嚴重,他救火也來不及,1865年,意外終於發生了。

1865年四月,僧格林沁在山東菏澤的高樓寨被捻軍包圍,這一次包圍終結了僧格林沁的生命,他的一生經歷過多次圍困,但這一次圍困他卻走不出來了,僧格林沁在山東被捻軍殺害的消息傳回朝廷,引起朝廷震動,所幸鹹豐早已經駕崩,不然都可能被這個消息嚇到駕崩。

僧格林沁的重要性對於鹹豐而言是很清晰的,年幼的同治皇帝不會懂而已,在僧格林沁去世後,平定捻軍的事宜只能交給漢人大臣,後來左宗棠擔此大任,可清朝廷無時不刻都在提心弔膽之中。

他們很害怕,沒有了僧格林沁,如果這群漢人軍閥造反該如何是好。

事實上,僧格林沁的死,確實讓大清朝廷在隨後的數十年餘暉裡失去了軍事主導權、主動權,最強的軍隊,都是漢人練起來的,大清朝廷根本沒有一個能夠像僧格林沁一樣有魄力、能力的人了,假如僧格林沁還在,後世的北洋新軍,或許就不會只效忠於袁世凱了。

雖然大清最後的幾十年裡也沒有人造反,可這只是左宗棠、李鴻章等人的忠誠罷了,在「東南互保」事件中,大清的威嚴實際上早已經掃地,如果有僧格林沁在,東南互保未必會發生,八國聯軍也未必能夠順利洗劫紫禁城。

不過這一切都只是假設罷了,沒有永恆的人,僧格林沁也是一樣,只不過他傳奇的一生,確實值得後人不斷回味。

他曾是一個放羊娃,他後來聞名天下。


本文原創自「紀元的尾聲」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說:

僧格林沁是滿清傳統軍事制度最後的頂梁柱。

僧格林沁的戰敗及死亡,也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終結。

最後的頂梁柱

大清的傳統軍事力量,主要是八旗和綠營。

然而,到清代中期以後,八旗、綠營漸漸腐爛,已不堪用。

太平天國起義後,八旗、綠營充分暴露其無能,已不能拱衛大清江山。

曾國藩等人組織起的湘軍能戰,勉力支撐,維持著局勢。

然而,對大清統治者來說,曾國藩、李鴻章等漢人,雖可用來應急,但卻絕不敢以之為支柱的。

大清需要在「信得過」的人中,尋找能夠忠於朝廷、維護其統治的將帥和軍隊。

僧格林沁及其統帥的蒙古騎兵,成為大清最後的心腹。

自後金開始,滿蒙貴族就已經結成同盟,甚至可以說,滿蒙同盟是大清建立統治的基礎。

在大清入關、平定三藩、戰準噶爾等一系列作戰中,蒙古騎兵也早已成為滿清統治的重要軍事力量。

在八旗、綠營腐化的同時,蒙古騎兵在一定成都上保持著草原遊牧民族的勇武、善戰的傳統和遺風。

可以說,蒙古騎兵,仍是一支保持著優秀軍事傳統的「古代軍隊」。

而僧格林沁,同樣是優秀的「傳統將領」:一方面,在八旗、綠營將領貪腐,軍隊軍餉匱乏之時,僧格林沁「督軍十餘載,斥資數十百萬以充軍實」,不惜自己掏錢來維持軍隊的戰鬥力;另一方面,僧格林沁,「常懷必死之志」,每戰身臨前敵,「躬冒矢石」;而更為重要的是,作為科爾沁王公,僧格林沁與鹹豐是表兄弟,本人就是清朝統治集團的一員,因此「視國家事為家事」,對大清統治者極為忠誠。

由此,僧格林沁及其所統帥的蒙古騎兵,成為「國之支柱」,無論是要鎮壓農民起義,還是制衡曾國藩、李鴻章等「漢人武裝」,抑或是抵禦英法等外敵,他們都是大清的柱石。

國之柱石

一段時間內,僧格林沁確實對大清起到了「國之柱石」的作用。

1853年,太平天國北伐軍一路北上,攻入直隸,逼近天津,「京師震動」。

鹹豐帝將努爾哈赤用過的寶刀賜給僧格林沁,令其救火。

僧格林沁率軍出徵,迅速扭轉了局勢,接連取勝。兩年時間,大小數百戰,最終將林鳳祥、李開芳先後剿滅,無一漏網。

由此,僧格林沁威震天下,與曾國藩合稱「南曾北僧」,成為「國之柱石」。

此時,大清仍能延續其一貫軍事政策。

一方面,僧格林沁基本能夠壓制淮河以北的各類起義武裝,替大清看家護院。

另一方面,僧格林沁為代表的滿蒙貴族集團,仍然能夠起到牽制曾國藩為代表的漢人集團,維繫大清內部的軍事平衡。

僧格林沁曾與靠北的湘軍爭奪地盤、軍功,曾國藩曾被迫主動將壽州、正陽關的湘軍撤離,交給僧格林沁接管。

此外,郭嵩燾等漢族官員,也屢屢受到僧格林沁打壓。

面對僧格林沁的壓制,「故曾國藩、胡林翼每言及僧輒閉目蹙頓」,無可奈和。

而且,在一段時間內,僧格林沁看起來不僅能「安內」,還能「攘外」。

此外,1859年6月,僧格林沁在第二次大沽口之戰中大敗英法聯軍。

經一晝夜鏖戰,英法聯軍損失慘重。參戰的13艘艦艇有3艘被擊沉,3艘遭重創,死傷官兵484人,而清軍投入4494人,僅僅傷亡32人,大沽炮臺也僅僅遭到輕微的破壞!

僧格林沁的威望,達到頂峰!

此時,看起來,僧格林沁既能拱衛大清在北方的統治,又能替滿蒙貴族壓制曾國藩等漢人集團,還能擊敗英法聯軍的進犯,是滿清內外部穩定的「柱石」。

如果放到一般的歷史時期,僧格林沁,或許真的能長期做大清傳統制度的「柱石」。

然而,時代不同了。

無力承擔國防重任

隨即,僧格林沁與英法聯軍的幾次交手表明:時代變了。

第三次大沽口之戰前,僧格林沁志得意滿,認為洋人不過船堅炮利,放其登陸後野戰,他的蒙古騎兵可以輕鬆取勝。

因此,僧格林沁甚至認為不必在北塘設防,「不妨聽其停泊···該夷既失船炮之險,我兵又可施馳騁之力,(較之)北塘設防,更有把握」。

僧格林沁,認為古老的「馳騁之力」,足以擊敗英法聯軍。

然而,英法聯軍集中起野戰炮和艦炮火力後,僧格林沁的「馳騁之力」卻毫無抵抗之力!

其實,當時,僧格林沁的軍隊確實表現出了非凡的勇氣。

當時,法軍司令孟託班巡視戰場後,曾表示:一旦他們將更好地武裝起來,而且我們在痛打他們的過程中又教會他們如何作戰的話,那麼這些傢伙真不知會幹出怎樣的事來!

僧格林沁的軍隊是優秀的「古代軍隊」,但不知「如何作戰」,如何進行近代戰爭。因此,在英法聯軍的炮火打擊下,大沽失守,遭遇慘敗。

反登陸作戰遭遇慘敗,內陸作戰又如何呢?

鹹豐仍然押寶僧格林沁,他下諭:一旦英法聯軍膽敢越過張家灣,僧格林沁「即督兵迎截」、「痛加剿洗」。

華北平原,本是蒙古騎兵最適合發揮戰鬥力的地方。

僧格林沁,也藉助一些近代火器,施展其經典的騎兵戰術。

僧格林沁先是設立防禦陣地,槍炮齊發,阻擊敵軍;隨即,他分撥馬隊,抄襲敵軍後路。

然而,古老的騎兵迂迴,在近代化敵人面前卻根本無法施展。

正當馬隊迂迴時,聯軍炮隊突然向馬隊發射火箭數百枚,清軍馬匹驚駭,回頭奔馳,衝動步隊,導致全軍陣型散亂,馬步自相踐踏,紛紛潰退。

更令人絕望的是:一些成功迂迴的騎兵,在近戰中,也被敵軍騎兵擊敗。

當時參戰的一個錫爾騎兵曾諷刺到:蒙古騎兵就像小雞,很難抓住。但一旦被抓住,其實也沒有什麼作戰能力···

即便是騎兵近戰,近代化軍隊的優勢依然是明顯的!

張家灣,僧格林沁再敗。

隨即,八裡橋,僧格林沁代表的古老軍事思想遭到了毀滅性打擊。

此時,英法聯軍戰線已長,兵力相對分散,糧彈供應困難,人地生疏,存在許多不利因素。(此戰打到最後,英法聯軍彈藥已盡,已上刺刀準備搏殺)

而清軍在數量上戰局絕對優勢,又熟悉地形,還有大量馬隊集結於利於馳騁通州平原。

可以說,戰場形勢,對僧格林沁是最為有利的。

此戰,參戰清軍的將帥作戰也十分英勇。

清軍奮勇衝擊,前者倒下,後者馬上替補,指揮官一手舞旗,一手執劍,始終站在最前面,寸土不讓···可以說,用「將帥一心,三軍用命」來形容,毫不為過!

然而,清軍的衝擊被英法聯軍的炮火無情粉碎,戰到最後,「常懷必死之志」的僧格林沁失去信心,「於酣戰之際,自乘騾車,撤隊而逃」,清軍大敗。

「國之柱石」,已經承擔不起國防重任了。

無力支撐平定內亂的重任

「攘外」不能取勝,「安內」又如何呢?

英法聯軍是近代軍隊,捻軍可是「古代軍隊」呀。

然而,還是那句話,「時代不同了」。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朝廷以僧格林沁為欽差大臣,率馬步萬餘人,前往剿捻。

在捻軍面前,僧格林沁的騎兵戰鬥力是有優勢的。

然而,不到3個月的時間,僧格林沁三戰三敗。

具體戰敗過程不細說,但從朝廷斥責來看,僧格林沁敗於「總不宜輕進,再蹈覆轍」。

其實,這並不能苛責僧格林沁。手中就這麼支孤軍,兵力不足,面對激動靈活、兵力眾多的捻軍,「持重」是不可能的,根本堵不住呀,當然只能以機動對機動,結果遭遇慘敗了!

不過,僧格林沁還是有軍事才能的,在調整後,很快又找到了制勝之法,一度扭轉局勢,捻軍首領張樂行就被僧格林沁所擒。

然而,太平天國失敗後,太平軍、捻軍餘部重新整編,形成新捻軍後,軍政素質有了提高。尤其是「易步為騎」,機動力打增,又發展了「盤旋打圈以疲敵,聲東擊西以誤敵,設伏圍裹以殲敵」等靈活戰術。

隨即,戰局再變,僧格林沁又連吃敗仗。

此時,朝廷已認識到,只靠僧格林沁的部隊是不夠的,遂企圖調部分湘、淮軍給僧格林沁,以支撐這支「王牌部隊」。

然而,驕傲的僧格林沁卻認為湘軍、淮軍「守則有餘,戰則不足」,拒絕接受支援,仍想獨得全功。

結果,在捻軍「打圈」之下,僧格林沁的軍隊在被削弱、疲憊後,遭遇伏擊,僧格林沁戰死,其部全軍覆滅!

「攘外」不足,「安內」也不能!

轉折點

僧格林沁的敗亡,使滿清不得不對其傳統軍事思想、制度進行」轉折「。

1、「騎射為本」的幻想終於被拋棄,滿清開啟軍事近代化。

滿清立國以來,一直堅持「騎射為本」。

即便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失敗後,滿清統治者也認為洋人不過船堅炮利,一旦到了陸地上,滿蒙騎兵的「馳騁之力」仍然可以教訓敵人。

然而,僧格林沁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的接連慘敗,使滿清終於認清現實:「騎射為本」,過時了。

僧格林沁是標準的傳統騎兵將領,僧格林沁的騎兵也是英勇善戰的騎射部隊。

然而,在英法聯軍的近代軍隊面前,古老的騎兵部隊耗盡「馳騁之力」也根本不是洋人近代軍隊的對手。

此後,大清被迫放棄了「騎射為本」的「驕傲」,開始引進西洋先進裝備,緩慢地開始了軍事近代化的進程。

2、不得不依仗漢人。

大清自入關以來,其軍事布局一直是:滿蒙騎兵集結於要衝控扼全局,綠營分散在各處受其控制、驅使。

其中心思想是:以滿蒙軍隊為「本」,堅持滿蒙統治集團的軍事優勢,藉此壓制、調動漢人武裝。

八旗腐化後,大清將維持滿蒙軍事優勢最後的希望,放在了僧格林沁的蒙古騎兵身上。

僧格林沁在其戰敗前,明明已經形勢不利,依然強調湘軍、淮軍「守則有餘,戰則不足」。換句話說,意思就是「漢人不行,還得靠我滿蒙騎兵」。

然而,僧格林沁的敗亡,使大清不得不認識到:滿蒙統治集團的軍事優勢,早已不復存在了。

確實,不要說什麼近代、古代,即便與入關之初相比,滿蒙統治集團的軍事力量都已經衰落得不成樣子了。

僧格林沁確實是員勇將,但是,他只能算是「躬冒矢石」的勇將,無論是謀略,還是用兵,都遠非大將之才。不但與當年的多爾袞不能相提並論,就比之費英東、鰲拜也比不上。

僧格林沁的蒙古騎兵確實保持著勇猛的作戰風格,然而,比之當年橫掃天下的滿洲八旗,無論是素質上還是在數量上都相去甚遠。

靠僧格林沁和他的騎兵,滿蒙統治集團哪裡來的軍事優勢呢?

僧格林沁死了,即使再找一個僧格林沁,再造一個驍勇的騎兵集團,滿蒙也不可能維繫其軍事優勢了。

所以,儘管對曾國藩、李鴻章等人充滿猜忌,但是,滿清統治者卻不得不開始依仗湘淮集團了。

如此,大清內部的軍事格局,也不得不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僧格林沁的敗亡,使大清統治者被迫認清了現實,在軍事制度、軍事格局上被迫進行了調整。

因此,僧王之死,確實可以看成是晚清軍事史的重要轉折點。

遺憾的是,這些所謂「轉折」,都是被動為之。

滿清統治集團不過是在舊思想已經徹底失效後被迫進行了一系列小修小補,並沒有系統、全面反思其與西方先進國家的差距。

因此,僧格林沁之死,雖是滿清軍事的一個「轉折點」,但卻遠遠不是其「追趕」的開始。

僧王死後,大清在軍事上的各個方面確實都開始變了,然而,其與世界的差距卻依然在繼續擴大。

毛劍傑說:

僧王在晚清歷史上地位特殊,歷道光、鹹豐、同治三朝,更是道光死時的顧命十大臣之一。作為蒙人,僧格林沁具有高貴的出身,他是博爾濟吉特氏的後人,遠祖是成吉思汗的同胞弟弟:奇葩史書《蒙古秘史》裡著名的魔鬼筋肉人(生如巨蟒)+神射手(百發百中外加遠程精確制導)+大胃王(早餐吃牛犢,外加生吞活人)——哈布圖·哈薩爾。當然啦,由於哈薩爾及其科爾沁部身體健康生育能力強,草原上一半以上的蒙古族都認為自己是哈薩爾的後人。

科爾沁部不僅人多,而且與清政府關係親近,多次的聯姻鞏固了這種歸屬感。清代幾次邊疆戰爭中,科爾沁騎兵都堅定的輔佐著清軍進行作戰,直接參與了徵伐噶爾丹、策妄阿拉布坦、羅卜藏丹津等幾次大動作。科爾沁騎兵的衝鋒能力和戰鬥方式也豐富了清軍的軍事部署,也常被清軍作為前鋒使用。

僧格林沁就是這強大部族的繼承者,老王爺死時,作為候選人之一的小僧十幾歲時被欽點為王位接班人。雖然是幸運中籤,僧王本人的功勳確是腥風血雨裡摸爬滾打混出來的。國之將亡,必有妖孽,京郊也有悍匪橫行,僧王親自率隊剿滅匪患,奠定了自己「猛將兄」的人設。多年戎馬,僧王浴血而戰,內有太平天國,外有英法聯軍,頗有戰果的僧格林沁也成了暗夜裡的一點光亮。最值得稱道的是,1859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外虜再犯天津大沽口,旱鴨子僧王趕鴨子上架迎戰英國遠東艦隊,並取得了難得的大勝。

但是,戰無常勝,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前亡。1860年,僧王的衰音在通州八裡橋已然奏響,英法聯軍完勝裝備落後、戰法陳舊的清軍。蒙古騎兵的剽悍終將湮沒在歷史的風沙之中,僧王的最後幾年在鏖戰捻軍的前線上度過,最終死於重圍之中。僧王之死,錯綜複雜,不是純粹的軍事事件,此不展開。

「忠君鐵騎」僧格林沁戰死以後,清帝國曾經倚仗的滿蒙騎兵再無承襲之力,從此一蹶不振。滿蒙貴族中也再站不出一位衝鋒陷陣的軍事將領,軍事上弱勢,更削弱了政治層面的博弈籌碼,滿清皇室無可依靠,從此只能更多倚仗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漢人實力派們多多「公忠體國」了。

宋安之說:


因為僧格林沁的軍隊,是清庭最後可以控制的有戰鬥力的軍隊了,當然這裡的有戰鬥力,只是就冷兵器戰爭而言。

大家可以看看當時清朝局勢,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起義太平天國被平定,但平定的不是清朝八旗軍隊,也不是綠營兵馬,而是曾國藩搞地方團練創建出的湘軍鎮壓的。

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不只是曾國藩功高震主,更是意味著湘軍是當時最具戰鬥力的軍隊,中央朝廷所能控制的八旗和綠營,說白了這些軍隊也就是字面意思了,真打起來,恐怕還不如放五萬頭豬讓對方抓呢,畢竟抓豬需要時間,而這些軍隊一觸即潰,跑的比兔子還快,簡直是啥作用的起不到!

而僧格林沁率領的軍隊呢,早在太平天國北伐軍到天津一帶時,就展現出自己的戰鬥力了,鎮壓了這支北伐軍,當時鹹豐帝高興之下賜僧格林沁「湍多巴圖魯」稱號,還進封為親王;更是因為僧格林沁與朝廷的特殊關係,可以說他率領的軍隊是朝廷最後可以依仗信任的軍隊了。

僧格林沁與朝廷是什麼關係?

按史書記載僧格林沁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圖哈薩爾的二十六代孫,也就是說他擁有黃金家族的血脈。

當然到了他這一代時,家裡也就是一個普通草原家庭,甚至還貧窮。

1825年,也就是道光五年,僧格林沁被選為索特納木多布齋郡王的嗣子,也就是被人家收為養子,一步登天了,承襲為科爾沁左翼後旗扎薩克郡王。

大家可能認為,一個蒙古郡王而已,能與朝廷有多緊密的聯繫呢,別著急且看宋安之繼續說下去。

索特納木多布齋郡王的確對於朝廷來說不那麼重要,但他的妻子重要啊,他的妻子是嘉慶帝第三女莊敬和碩公主,也就是說僧格林沁被道光帝的姐姐收為養子了,是道光帝的外甥,鹹豐帝的表兄弟。

正因為這層關係,所以清庭對於僧格林沁很是重視,屢屢加官進爵,而僧格林沁也知恩圖報,對於朝廷也是忠心耿耿,而且他帶兵也有一套,在當時朝廷軍隊戰鬥力直線下降,不堪一擊的背景下,僧格林沁帶的兵,戰鬥力可謂是獨樹一幟。

正因為僧格林沁率領的軍隊有戰鬥力,本身也是身經百戰,會統領軍隊,所以是在湘軍崛起以後,清庭最後可以依仗的有戰鬥力的軍隊了。

但不巧的是,1864年太平天國被曾國藩平定,次年僧格林沁剿滅捻軍之時身中埋伏,戰死沙場。

他這一死,不只是意味著朝廷損失一位親王,損失一位身經百戰的大將,更是損失了朝廷對抗湘軍的最後依仗。

僧格林沁死後,湘軍可謂是徹底一家獨大,再無可以稍微牽制平衡之人,還好曾國藩並無反意,加之慈禧太后通過自己的權謀之術,來打壓分化湘軍內部,才不至於使湘軍反客為主,甚至造反的。

所以說僧格林沁之死,的確可以稱之為晚清軍事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從此清庭有戰鬥力的軍隊也就是湘軍一家獨大了,清庭只能採取分化打壓來維持平衡,而在這個過程之中,被壓制了二百多年的漢人勢力迅速抬頭,自此以後,清朝全國各地督撫基本上都是漢人擔任,中央朝廷式微,全憑慈禧的權謀之術維持最後的威嚴,等到八國聯軍侵華之時,南方幾省督撫甚至不遵朝廷詔令,直接進行了東南互保。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回答,歡迎吐槽、點讚、關注~

我是趙帥鍋說:

在清朝276年的歷史中,除了建國初期的定南王孔有德、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平西王吳三桂、武勳王舒穆祿·揚古利(追封)和義王孫可望之外,就只有三位非宗室大臣被封王,他們分別是傅恆、福康安和僧格林沁。

其中,傅恆和福安康都是死後被追封的,並且所封「王」的級別也只是郡王而已,但僧格林沁卻是在生前被晉封為親王,由此他也成為三藩之亂後,清朝歷史上第一個在生前被封王的異姓大臣,由此可見僧格林沁對於清朝的貢獻。

僧格林沁雖然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圖哈薩爾的二十六代孫,但傳到他這一代時,昔日的輝煌早已經煙消雲散,他自幼家境貧寒,還曾隨父親為富人放牧為生。後來在伯父的幫助下,他先是被選定為索特納木多布齋郡王嗣子,後又到京城當官,由此開始走上政治舞臺。

大家知道,大清本是以騎射立國,蒙古鐵騎更是天下無敵,後來僧格林沁所擔任的,正是鑲黃旗蒙古都統,手上掌握著蒙古八旗中最精銳的鑲黃旗,這近2萬餘人的滿清鐵騎,被稱作是大清最精銳的騎兵,也是清朝最後的王牌。

當時民間有傳言,叫做南有曾帥,北有僧王。這其中的曾帥,就是指的湘軍的創始人曾國藩,而這位僧王,就是指的僧格林沁。鹹豐皇帝也曾自豪的將僧格林沁比作是清廷的長城、國之柱石。

在太平天國運動興起後,僧格林沁先是率部生擒太平天國北伐軍統帥林鳳祥,接著又在山東馮官屯剿滅太平天國李開芳部,生擒李開芳。其後兩年,僧格林沁參與大小數百戰,全部殄滅,無一漏網,因此威名震於海內。

後來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時,僧格林沁又率部擊毀英軍戰艦3艘,使英軍死傷464人,英海軍司令賀布受重傷。相持數日,英法聯軍軍艦撤走,從而取得大沽口保衛戰的勝利。

這場勝利,是自1840年西方資本主義列強入侵以來中國軍隊抵抗外國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重大勝利。清廷對僧格林沁和有功將士大加獎賞。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也對此事給予充分關注與肯定。

在當時的背景下,清朝的正規軍已經基本上被太平軍滅的差不多,而湘軍和淮軍等地方漢人軍閥又已經全面興起,儼然對滿人的統治和地位產生了威脅。

此時,清朝唯一能夠信賴的軍隊,就只有僧格林沁到騎兵部隊,同時僧格林沁也成為抵制漢人地方軍閥勢力的一支重要的武裝力量。

但是,僧格林沁的騎兵神話終究還是走向末路,在公元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城之時,僧格林沁奉命率部前去迎戰,但這些身披鐵甲的巴圖魯們終究沒能擋住高速射擊而來的槍彈,僧格林沁兵敗八裡橋,損失數千人,最終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圓明園被毀。

同年,直隸、山東及河間府一帶捻軍四起,僧格林沁又奉命率部赴山東與捻軍作戰。志在必得的僧格林沁,決心一鼓作氣將捻軍徹底殲滅。但他並不知道,或者說難以理解,新的對手與他過去曾經擊敗過的太平軍部隊,已經完全不一樣,不管是戰術還是武器。

但是,僧格林沁卻還是仿照原先消滅太平軍的戰略戰術方式,對捻軍發起騎兵衝鋒,結果在高樓寨一戰中,僧格林沁的部隊被捻軍引誘到精心設計的包圍圈,最終遭遇全殲,2萬餘滿清鐵騎全軍覆沒。

當時的捻軍並沒有找到僧格林沁屍首,這個時候出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兵,手裡拿著頂戴花翎,他說打仗的時候看到一個當官的受傷墜下馬,逃到了麥田裡。於是他悄悄跟上去,一刀砍下這個大官的人頭,這個大官就是僧格林沁,享年55歲;這個小兵叫做張皮綆,當時才16歲。

僧格林沁死後,清廷再無嫡系軍隊可用,只能大規模啟用漢人和漢軍,於是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率湘軍和淮軍進入北方剿捻。1868年,捻軍被基本消滅。

自此,清朝的軍事力量全線衰落,漢族官員開始全面掌控晚清的軍政和地方督撫權力。與此同時,僧格林沁的死標誌著冷兵器時代結束,熱兵器時代的開啟。此後,清軍徹底放棄騎兵衝鋒戰術,清軍也開始進行改制,新式軍隊開始誕生。

江曉風殘說:

僧格林沁的死代表了大清兵權從滿蒙勢力轉入以曾國藩、李鴻章為首的漢人勢力

在雍正乾隆時期,即便有年羹堯、嶽鍾琪等將軍的存在,大清的將領還是以滿清、蒙古為主。大清的兵權還是緊緊掌握在滿蒙勢力的手裡。

從天平天國之亂、捻亂、陝甘回變、雲南回變、第一二次鴉片戰爭等戰爭,滿清將領慢慢戰死而新生力量有沒有得到補充,湘軍、淮軍於是崛起:

《八裡橋之夜》展示的英法聯軍佔領八裡橋之後的戰後情形

1、和春,滿州鑲黃旗、欽差大臣,在第二次圍困金陵時,被李秀成攻打杭州不得不分兵而失敗戰死;

2、烏蘭泰,滿州正紅旗,擅長訓練、火器,在追擊太平軍的昭平山中被擊敗戰死;同時戰死的有滿州正白旗的長瑞、昌壽。

3、文瑞,蒙古鑲藍旗,守杭州時戰死;

4、雙來,漢軍正白旗人,攻打揚州時戰死;

5、勝保,滿州鑲白旗人,被東太后慈安賜死;

6、託明阿,滿州正紅旗人,在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因傷退休。

7、德興阿,滿州正黃旗人,1867年去世。

8、舒通額,滿州鑲白旗人,同治三年在平定捻亂中戰死;

9、恆齡,滿州鑲黃旗人,同治四年在平定捻亂中戰死;

10、蘇克金,滿州正黃旗人,同治三年在戰鬥中突發疾病而死。

11、何建鼇,漢軍鑲紅旗人,和僧格林沁戰死;

12、樂善,蒙古正白旗人,在大沽炮臺中戰死;

在僧格林沁死後,滿清勢力基本上沒有有能力的將領,只有依靠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

第二次大沽口之戰形勢圖:用障礙攔截河口,導致英法船隻集中並進入射線範圍,左邊的岸炮猛轟

僧格林沁是冷兵器時代的代表?

很多人認為僧格林沁的死,是代表了大清從冷兵器時代進入熱兵器時代,認為僧格林沁在八裡橋之戰的失敗就在於僧格林沁頑固的使用蒙古傳統騎兵戰術對付英法聯軍導致的。

那麼僧格林沁真的是只懂冷兵器和騎兵而不懂火槍嗎?

1、在挫敗太平軍北伐中就有兩次明確使用火炮攻擊的記錄:

「毀堆村、連村、杜場諸賊屯,炮殪悍酋吉文元」
「悍黨詹啟綸出降,焚西連鎮賊巢,僅餘死黨二千餘人,以大炮環擊。」

2、第二次大沽口之戰的勝利就是僧格林沁善用火炮伏擊的證明。

3、八裡橋之戰戰敗是敗於英法聯軍武器升級而非僧格林沁只懂騎兵衝擊。根據俄國布克斯蓋夫登男爵所著的《1860年北京條約》的記錄作戰過程:

A、騎兵以樹林為掩護同時襲擊法國炮兵和英國陸軍並意圖突入後方,但被照明彈被迫中止;

B、在八裡橋墓地附近,騎兵再次試圖衝擊英法聯軍,同樣失敗;

C、在八裡橋橋堍,清軍和英法聯軍在這裡進行激戰——這裡是清軍最後的防線。清軍的27尊炮兵連和埋伏的清軍,被八門法國線膛炮摧毀和射殺。

D、法軍度過運河佔領八裡橋後,清軍才撤退。

參戰的法國將領蒙託邦如此回憶:

「八裡橋成了這一天最動人的一幕。早晨還鬥志昂揚的那些清軍騎兵,現在都已消失得無蹤影了。這座橋是一種古老文明造就的偉大古蹟。那些衣著華麗的騎兵,在橋道上揮動旗幟,毫無掩護地以一種對我軍大炮和火炮無能為力的炮火反擊。」

即:英法聯軍的線膛炮,是八裡橋之戰清軍失敗的原因。

從俄羅斯人的記錄來看,僧格林沁的戰術是用騎兵同時衝擊英法聯軍,一是讓英法聯軍軍亂,二是用大規模騎兵來引誘英法聯軍追擊進入僧格林沁以27尊火炮和禁旅八旗為主的埋伏圈。

僧格林沁的騎兵衝擊是誘敵之計,但兩次都沒有能夠成功,反倒被英法聯軍步步為營進攻而發現了埋伏,最終失敗。

第三次大沽口之戰時所拍攝的戰後所拍攝炮臺照片

綜述

僧格林沁在八裡橋之戰時,並沒有喪失八旗精銳。八旗精銳的喪失,是在剿滅捻亂之時。根據俄羅斯人伊格的估計,八裡橋之戰投入5到6萬兵力,損失1000人(清朝自己估計為3000人),戰損率2%,不算高。

我不知道大家所說的八旗精銳(或蒙古騎兵精銳)盡失,是根據什麼來的。但從斯蓋夫登男爵所著的《1860年北京條約》中:

「一部分軍隊奔向北京,而大部分則向北跑回草原老家。」

的記錄來看:蒙古騎兵精銳並沒有全部戰死,或者大部分戰死,而是跑回蒙古。

八旗精銳或蒙古騎兵,基本上都是在平定捻亂時戰損的。當時曾國藩、李鴻章的湘軍、淮軍採取圍堵策略,而僧格林沁都是主動率軍直入大戰:

「自蘇克金、舒通額、恆齡等歿後,得力戰將漸稀。朝命先調湘淮軍著名兵將,多觀望不至,僧格林沁亦不原用之。」

騎兵主力的戰損記錄:

「僧格林沁所部騎兵最號勁旅,驍將以舒通額、恆齡、蘇克金為最」

而上面也說了,舒通額、恆齡、蘇克金都是在同治3、4年戰死的。八旗精銳或蒙古騎兵應當是跟隨三人戰死而喪失的。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總探長說:

僧格林沁在晚清時期,是清王朝最為倚重的國之柱石。

他之所以被清王朝倚重,正是因為太平軍建都天京之後,僧格林沁成為了長江北岸一股重要的軍事力量。

安慶被湘軍攻下之後,在安徽境內的太平軍勢力一度引兵進入河南、陝西兩地,這些江北的太平軍餘部以西安、歸德、武昌為活動區域,屢屢侵襲各地。不僅如此,這股最後殘存的太平軍餘部,他們的戰鬥力更彪悍。

江北太平軍統帥陳得才聯合山東的捻軍、陝西的回民,組建了一支江北聯軍。陳得才吸納捻軍的作戰方式,不在採用固守一城一地的作戰方式,而是採用遊走的作戰方式,以侵襲江北城鎮為主,以埋伏殺敵為輔。

這種全新的作戰方式讓清王朝在短時間毫無辦法。

僧格林沁為了能夠蕩平這股殘餘勢力,親率自己帳下的精銳騎兵,不停的遊走追擊,成為了江北地區拱衛京師的最大的一支騎兵力量。

當時的太平軍將領陳得才帶領著聯軍從河南境內一路攻佔山陽、華州、渭南,逼近陝西西安,在這種關鍵的時刻,駐守在廬州的陳玉成被湘軍統帥多隆阿圍困,急忙向陳得才求援。

陳得才聽到求援之後,急忙引兵從陝西回援,可是陝西到安徽境內的路途遙遠,千裡之地的距離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救援廬州。

陳得才挺兵抵達舞陽的時候,陳玉成在逃亡到壽州之後,被殺身亡。

此次救援行動宣告失敗,陳得才引兵進攻漢中,剛剛順利拿下漢中,天京又被湘軍圍困。他只能放棄漢中,再一次引兵進入河南、湖北,想要救援天京。

一直在河南境內駐守的僧格林沁抓住戰機,死命的追擊陳得才的這股勢力。陳得才挺兵抵達麻城,為了防止僧格林沁的騎兵切斷後路,屢屢在後方掣肘,他一方面駐守在麻城,另一方面則下令讓賴文光北上進攻僧格林沁的騎兵。

僧格林沁萬萬沒有想要太平軍竟然會突然揮兵北上,駐守在羅陽、信陽兩地的軍隊被輕而易舉的擊退。

陳得才和賴文光兩個人再一次在麻城整頓大軍,兵分兩路救援天京:

  • 賴文光沿長江北岸進軍,進抵太湖

  • 陳得才穿越英山、霍山,進入安徽

陳得才分兵,僧格林沁再次引兵追擊陳得才的軍隊,僧格林沁屢屢追擊徹底激怒了陳得才,他下令在蘄州進攻僧格林沁,被僧格林沁大敗,陳得才一路引兵逃亡英山、霍山,手下部將馬融合竟然帶領著十餘萬的太平軍投降了清軍,軍心瞬間渙散,陳得才憤憤不已,服毒自盡。

如此一來,長江北岸的太平軍就僅僅剩下了賴文光統率的一股勢力。

賴文光再次改變了以往的作戰方式,從來不會選擇正面進攻僧格林沁的軍隊,你僧格林沁的軍隊不是能跑嗎?

賴文光想了一個辦法,不斷的在河南境內奔襲,他帶領軍隊在各地瘋狂的侵襲,信陽、襄陽、鄧州、新鄭、睢州等地到處遊走,搞得僧格林沁人困馬乏。

僧格林沁在睢陽追上賴文光的時候,賴文光有挺兵北上進入了山東境內。

定陶、汶上、武城、濟南到處都是太平軍的足跡,僧格林沁在短時間內也毫無辦法,他只能下令繼續追擊這股殘餘勢力。

僧格林沁統帥騎兵在濟南追上賴文光的時候,賴文光卻突然南下途徑郯城、海州,從海州一個急轉彎又挺兵北上,途徑沭陽、鄒縣、汶上、濮州、曹州,終於停下了腳步。

此時的賴文光已經知道僧格林沁的騎兵縱然戰鬥力再怎麼彪悍,長途奔襲五千裡之地,戰鬥力早已經折損一半,他下令在曹州高樓寨設下伏兵,同時派遣了一小股勢力前去引誘僧格林沁,這股誘敵部隊且戰且退,退到了高樓寨。

僧格林沁不知有詐,帶領著騎兵一路橫衝直撞的進入了高樓寨,被兩翼的伏兵進攻。他下令兩次突圍,一一失敗,最終戰死在了高樓寨

此時事件之後,清王朝在江北的依仗力量無一倖存,僧格林沁的帳下騎兵不僅僅是對抗太平軍餘部的主力,還是平衡湘軍和淮軍的重要軍事力量。江北力量瞬間瓦解,此時的清王朝唯一能夠也依靠的也僅僅是漢人曾國藩和李鴻章組建起來的湘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46012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