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能講一講職稱評審路上的故事嗎?_通過職稱評審

筠安的世界說: 我離職,很大原因就是評職稱。 上一個單位是民辦院校,原本在評職稱上面比較簡單,也比較隨意,按照…

筠安的世界說:

我離職,很大原因就是評職稱。

上一個單位是民辦院校,原本在評職稱上面比較簡單,也比較隨意,按照省級文件辦理就好了。但是,我們有一個副校長掌握著人事方面的權利,在當年突然就變了。

在我上一年,準備的資料超級簡單,幾乎沒什麼硬性指標。到了我的那一年,因為做科研,還是有發表論文。我兼職做思政老師,課時量更不要說了。學校的文件還需要獲得校級榮譽,那我手裡有三四個校級榮譽,省級的都有。自我覺得沒什麼問題,但是到了我那一年,就說需要一個我們大家都沒有準備的材料。而且,還是沒有辦法補齊的。當年九月才說,怎麼辦呢。就只有不評了唄。

當我們去找人事處詢問的時候,人事處領導回復是某校長下發的文件,他們也是照章辦事。我當時真的差點快哭了。為了評個講師,付出了那麼多。最後就告知不行,明年再來。

我們後面才知道,我們當年評職稱的很多同事都是跟我一樣,籤的合同快到期了。學校怕我們拿了講師就離職,所以通過這種形式壓我們,希望我們第二年再籤五年合同,再給我們評。因為我們離職,需要退賠不少錢。我應該當時罵了很久的髒話,心裡就開始琢磨著離開了。

當我離職的時候,我們院長跟我談過很多次,副院長們也跟我交流過無數次,我每次都說了學校在過去評講師的過分做法。他們都勸我,今年(離職的那年)一定能夠評上。他們是覺得我傻嘛,誰不會畫餅呢。

當離職申請到人事處的時候,副校長還主動給我打電話跟我溝通,問我馬上就能評講師了,放棄不後悔嘛。我什麼都沒說,只說想離職,去外面看看。我當時裸辭,連幹什麼都不知道,就知道決心要離開。

我當時就覺得,那樣朝令夕改的學校,誰知道以後會改什麼呢。還不如,立馬走。講師不要了,只要讓我走。

人生其實就是那麼幸運。裸辭的當天下午,就找了新工作。這就是緣分。

風馬旗藏地戶外說:

職稱職稱老師的命根,不說職稱公不公平,可它跟老師的工資緊密掛鈎,沒有職稱也許你幹得工作比別人多,但工資沒有別人高心裡難免失落,中級職稱和副高級職稱工資差距有一千元左右,說看淡但要做到確實不容易,除非你不靠工資養家餬口。

從2005年評到中級,然後止步於中級,以前在普教工作,所以教師資格證是中學,後來調到職教行業,那會職教和普教同系列評審,所以教師資格證、中學系列的職稱在職教一樣認可,但因為缺乏市省級獎勵這個硬體,一直沒機會參加高級職稱評審。

後來普教和職教走不同的評審序列,中學的教師資格證沒辦法評審職教序列,跟剛畢業的那些大學生同考場競爭,考了三年終於教師資格證換成職教教師資格證,剛鬆了一口氣準備評審高級,結果政策又變了,一級教師資格證必須轉評成職教的講師序列,準備的硬體為轉評同級的講師序列用完了,又沒有參評高級的硬體了。

教師資格證轉成職教教師資格證,一級教師轉評成講師耗費了十年時間,然後自己的硬體一無所有。

要評副高級論文、公開課神馬都是浮雲,只要自己努力不是問題,省級獎勵是最大攔路虎。

為了退休不留遺憾,又花費數年時間訓練學生參加技能大賽,周末和寒假基本都是和學生在實驗室渡過,終於幾次拿到省級大賽獎。

第一次參加高級評審,評審機制變成網評,專家都是大學教授,直接把我刷下來,理由很充分,任教科目和獎項與教師資格證不符。專家怎麼也想不到職教的很多老教師都是因為十年來職業教育高速發展從普教轉行過來,所以從事工作鮮有與教師資格證吻合的。第二次參加評審省上的專家們有了經驗一次通過。

職稱評審很多時候也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吧!

現在正高級評審放開了,但我真沒有了闖一下的勇氣,人生後半場還是照顧好自己照顧好身體,多活兩年比評正高級拿的錢多!

蘭心蕙質ok說:

評職稱的路上,有的人一帆風順,有的人曲折坎坷,好事多磨。

第一種:自己沒有預期,餡餅就突然砸到自己頭上了,你說幸運不幸運。評職稱的政策幾乎年年改,改來改去,有些人受益,有些人吃虧。比如,文憑必須三年後才能用,中級、高級要用計算機證,要有論文,要有課題,要有榮譽稱號,要有年度考核優秀,要有優質課等等,有這些的突然就中獎了,意外之喜。

第二種,坎坷曲折,無人訴說。所謂「七年抗戰」一點也不虛。同事老張,工作挺努力,一到晉中級的條件就開始報名了。一開始因為資歷淺了,落選顯而易見。接著因為民主評議分低了,缺少必備的項目,於是積極應對,努力爭取,誰又曾想到因為所教學科與任職資格證書的學科不一致,再落選。前前後後,連續進了七、八年終於如願以償。

第三種,在學校裡通過評審,但是填寫表格出現錯誤,所填寫內容前後不一致,也會空歡喜一場。推上去也會被打下來,從而落選。

總之,職稱評審一定要嚴肅對待,首先要有足夠的硬體積分,然後小心謹慎把表填好,就大功告成。

友友們,有這樣的體會嗎?(原創)

三人行有我為師說:

應該是天時地利人和吧。

一,我參評一級職稱時,是上個世紀的最後一年,那時我剛參加工作六年吧,就是符合參評一級職稱的年限,當年就評上了。

你問我為啥這麼容易,當時那幾年都是這麼容易啊,趕上「天時」了,我們那屆參評人員有12人,評上了11人,就那一個沒評上的,據說是因為工作上「甩大鞋」,校長看不上她,不然全員都能評上。

在我們的前一年參評一級職稱的老師,更好。一共兩個老師參評,其中一個女老師還在家裡休產假呢,人事老師把表送到她的家裡--填表,完成了一級教師的評聘工作。

但是,在那之前,應該是有許多人,由於種種的原因,經歷過參評職稱的「相當不容易吧」。我們剛參加工作的那幾年,年年的職稱評聘述職大會上,許多臨近退休的,還沒能解決職稱問題的老教師,真是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述說啊。弄得我們是莫名其妙啊,這是怎麼了?當時我們這些剛參加工作沒幾年的「小白」,真是不知道「職稱」是怎麼回事,也不能理解老教師,尤其是臨近退休的老教師,經歷過的艱難的評職稱之路,和迫切的心情。(可能是別人懂,就我不知道?不知道啊,我一直是懵懵懂懂的人。)

到了我們參評一級職稱的時候,恰好是那些解決了職稱問題或沒有解決職稱問題的老教師,大量退休的時候,於是,上個世紀的最後一年,我們趕上「天時」了,當年評,當年上。

那前後幾年參評一級職稱的,都很容易,評高級職稱的容不容易呢,不知道啊。我稀裡糊塗的 ,也沒留意過。

二,很容易地評上了一級職稱五年以後,我可以有資格參評高級職稱時,這時的形勢有點嚴峻了,但也沒有像現在參評高級職稱這麼激烈和殘酷。

先說說「人和」吧。先不說「和」,就說我的「人」吧,那時我已經工作十年了,我人雖然不是那麼精明,不會專營,但是貴在老實肯幹,而且教課水平挺好吧!

然後因為教課的水平被認可,我調入了一個新的學校--從原來高中的學校,調轉到這個當時最好的初中學校,就是為了我自己的孩子(當時還在小學),能在一個好的初中學校完成義務教育。這麼一看,我好像失去「地利」啦。所以,在新的單位裡,我高級職稱也評了三年呢。

為了我的孩子的未來的初中學校——也是我工作單位的教學成績,我盡全力付出,工作盡職盡責:上課認真授課,自習賣力輔導,對待學弱生,利用課間十分鐘裡,去教室裡對他們「圍追堵截」----面對面的輔導……不是一節課,不是一天,不是一學期,是一直。

我是教研組長,我不會對同組的老師們要求什麼,但是,我的行動,自然有同組的老師跟上,不求全員跟上,但是一直有大多數的同組老師與我同行。可喜。我們組,一直是學校裡大會小會表揚的楷模。

我的本性還喜歡孩子。備課、上課、批改作業捲紙以外,與其在辦公室裡枯坐,不如去教室裡給學生講題互動。可喜,學生們也喜歡我,講課講題以外,他們更喜歡與我交流,這麼說吧,我的課堂上,他們都是我的「捧哏的」。

這麼說吧,學生在課堂上想「捧哏」的前提,也得是認真學,認真聽,認真理解,融會貫通,不然無從「捧起」呢。所以,我的學生們的成績相當「不差」。

學生,家長,學校對我的工作,相當認可。

下面就要說到「人和」了。

話說那年我參評高級教師,一個一同參評高級職稱的教師,一個手眼通天的教師,人家自己要來了「高級教師」的名額,但是為了保險起見,又打通學校的上級主管單位,由上級主管單位與我們校長電話通話:這個「高級教師」的名額,是帶著姓名下來的,專人專用!

當時我們的校長,公正聰明,此情此景,馬上「吟詩一首」:我協調不了,還有一個老師(指我),各方面都排在她(手眼通天那位老師)的前面,全校師生有目共睹。如果不給這個老師(指我),我協調不了,在學校裡怕也不能服眾!

這是當時我校的主管人事的老師,恰好在場和校長研究職稱評定事宜,親眼目睹、親耳傾聽了整個過程,事後告訴我的。

經過一番我不知道的,我意料之外的操作以後,當年,我和那位手眼通天的同志,都評上了高級教師的職稱。

感謝,當時的校長也公正也聰明;感謝,這麼多年辛苦工作的自己,也付出也得到。感謝,生活裡的一些人,總在不知不覺地成全了我。

三,其實,也不算太辛苦,就是完成本職工作唄!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幹。這不就是我們普通人,工作和生活的本身嗎?

感謝生活。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

駱駝飯飯說:

職稱評審的時候才能看到誰是單位裡深藏不露的大人物,平時不顯山不露水,這個時候都跑出來了,各顯神通,勾心鬥角,一場無硝煙的戰爭就開始了。初級沒什麼都能評,在基層中級就開始競爭激烈了,狼多肉少,就算你條件符合了也得排隊,至於按什麼要求排隊說不清道不明,最終解釋權也不在咱們手裡。看著一個個比你來得晚,幹活沒你多,學歷沒你高卻比你分高的時候,你是迷茫仿徨加絕望,你能怎麼辦,心想生活不止評職稱,還有詩和遠方。安慰自己唄,明年再來唄,可惜一步晚步步晚,整得人是心力憔悴。哎,還是想辦法讓自己心情舒暢吧,不然得了病那更是得不償失。

穩暖而立說:

朋友是高中老師。

她的中級職稱挺順利,高級職稱評審一言難盡。一直等到了今年,才評上,歷時12年,她也已年近45了~[捂臉]

最主要的原因是:

學校高級職稱編制滿了,多年沒有名額,高級評職停滯了10年之久。於是,學校攢下了許多優秀的待評的老師們,大家的榮譽、科研和業績一應俱全,就是沒有機會。這也意味著 一旦有機會,競爭起來會特別殘酷~[笑哭]

這十多年過去,學校一批高級教師退休了~評職的凍土融化了,競爭雖激烈,但春天畢竟算來了。[可愛]

另一個學校,四年前新建,雖位置偏僻,卻是上級重點發展對象,特別重視學校的軟硬體建設,計劃著從其他學校調來優秀老師作為師源,保證老中青結構合理的同時,編制也大量空缺,有待填充。[靈光一閃]

所以,在原來學校評職困難的老師們,進了這個學校,馬上就有機會評聘。尤其中級,老師們有個微課,課程資源類的,就可以晉級,榮譽都不是必須的~讓原學校的老師好個眼紅~[憨笑]

四年過去了,他們學校領導也陷入困惑:

因為,中級和高級的編制又快滿了~[做鬼臉]

如今年,就出現中級45人爭8個名額,高級也只剩了個位數名額。因為,前幾年評上的高級,總還得十多年甚至二十年才能退休,於是高級評審也進入了死循環,難度等同於朋友學校當年的難度~[得意]

領導擔心的是:

近些年要評職,希望真挺渺茫,老師的積極性如何調動?

莊漂生活說:

其實,也不難。工程類本科,畢業滿一年轉助工,四年後順利過了中級。過了中級的五年中,順利成為單位骨幹,單位省優帶了名字,論文發表三篇,一個科技獎。因為工作原因,結識了很多專業內專家,前年一把過了副高。正高宣布放棄[捂臉]

坦坦蕩蕩的愛生活的天說:

同事朋友言,晉職稱要敢想,05年剛興進中一時,難。全鄉僅僅有兩個指標,於是,有人就到局裡了解情況,說明來意後,沒想到竟然還有賣指標的事,結果錢到後,填表,至於其它材料,一假到底,當然,當時各種材料都沒有備案。結果,一下搞定,全鄉該年晉職稱八人。以後幾年就沒有了指標。

白雲山主人(提問者)說:

自己先來一段聽來的故事吧吧,拋磚引玉。過年期間單位發福利,本來很高興的一件事,後來支部也過來湊熱鬧,想讓退休老同志在領福利的同志把當月的組織費一塊交了,也省得老同志來回跑,看來也是一件好事情。

某一天某老同志過來,笑眯眯地籤字領了福利券,當聽說要交組織費的時候,臉色變得不好起來。

於是開始在辦公室大聲嚷嚷,組織費每個月都沒有忘了我,就不能給我免了嗎,我辛辛苦苦混了一輩子,退休時連高級我沒有評上,等等。

管人事的同志只是聽著,各忙各的,沒有人接話茬。老同志嚷嚷了一會家沒人搭話就摔門而去。不知道後來組織費怎麼繳納的。

另一位退休同事說,老同志年輕時就是個混子,不求上進,評不上高級又能怨誰呢。該吃的苦你不吃,看到別人工資高了又眼紅。這樣的人不知道怎麼加入的組織,現在連繳組織費的自覺性都沒有,還好意思在這裡說。還好意思在這裡嚷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4642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