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第一?
外觀第一?內飾第一?銷量第一?
把你拉回現實,第一永遠都是風水輪流轉的。
吉利,在外觀和內飾上都表現的不錯,有著主流的設計水平,營銷也不錯,買車圖個吉利,人盡皆知。加上沃爾沃的技術加持,你看領克走向不錯,你看能不能當第一?
不能,因為長城目前是第一銷量,銷量及正義。銷量及第一。但是,吉利有第一的潛質,第一,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長城,外觀內飾中庸,如果沒有出坦克300,哈佛大狗,就是在吃第一代h6的紅利,保有量大,跟風買車,品牌效應。至於第一代h6能火,是因為他很準確的命中了當時的買車需求。所以,賣的好,這是人家該得的。
懂車的人,h6技術也好,外觀內飾也好,真一般,搞不懂為什麼買他的人這麼多?
不懂車的人,大家都買我也買,準沒錯,保有量大,維修方便,成本低。說實話,這沒錯啊。咱老百姓買車不就是圖的性價比和省心嘛。
至於技術嘛,看人需求,看人追求。長城發動機需要努力,開過幾次h2,h6,當時心裡想的,什麼玩意,太肉了,死踩油門開車也不現實,但是,買個車代步的,慢就慢點,無所謂,你看,需求不一樣,評價就不一樣。其他沒什麼短板,舒適度也可以。
長城的強項是皮卡,非承載式底盤,像坦克、炮這樣的選手。
至於suv領導者,這是個紅利,遲早要啃完的。長安在後面咬的死死的,吉利也緊隨其後。所以,魏老闆還是有很強的危機感的,廠家的人不傻,是一個團隊在運營。你看,什麼黑貓白貓、初戀,大狗,坦克,這些都不是走量車型,只是鋪墊,維穩,只要有爆款,就有人去看車,有人看車,就有人買各類車型。基數起來了,量變引起質變。
那麼長城就穩坐第一了嗎???
長城面臨的困境,跟前幾任銷量冠軍,是一摸一樣。
爬上第一,不能跌落,一旦跌落,跟風效應就會被打破。
為了保住第一,各種問題都要解決,銷量起來了,問題就多了,靠公關解決問題,總有一天,會引起共鳴。 這個時候,外力的影響,極為關鍵。就拿大眾來說,什麼排氣門,a柱門,只要有問題,就會被放大,借力打力。再往前走幾年,日系車豐田本田,都是霸榜的選手,來個黑天鵝,瞬間懵逼。
第一什麼概念?你是所有品牌的敵人,你出問題,那就是眾多手把你往下拉。
哈哈,讓我想起了奇瑞,是個品牌就要踩它一腳,為什麼?因為奇瑞是真的有實力回到國產一哥的位置,只需要換個領導,類似徐留平一樣的領導即可,但是這樣的人才又很難遇到,奇瑞是國企,又倒不了,給它時間,遲早會遇到,還不如趁它病要它命。誰希望競爭對手多呢?
說了這麼多,看懂了長城面臨的問題嗎?它是第一,如履薄冰的第一,不能出問題的第一,你還覺得他是永久的國產第一嗎?
長安,本來長安不至於這麼厲害的,百年福特毀於長安,這個口號可不是開玩笑的,讓長安崛起的,就是上面的狠人,徐留平。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長安到他手裡,搖身一變,網紅小哥,不管咋樣,產品線的更新,補充,廠家內部的變動,改革。讓長安煥發新生。所以,大佬去管理紅旗了。
但是,徐留平溜了,去紅旗了,長安的繼任者能否把長安抬到什麼高度,還得再看看,目前咬著長城,還屬於政治遺產,國產一哥,主要是看一把手的戰略布局和思維方式。
技術嘛,不如奇瑞,不如有了沃爾沃加持的吉利,比長城強。畢竟有著軍工企業的底子,營銷也不錯,外觀內飾,主流水平。
想當一哥,也做得到,把cs75優惠大一點就做到了,但是能保持多久,就不知道了,這是個大殺器,不宜現在用。等著長城出問題,再來補刀,第一就穩了點。
所以,國產沒有第一,各有千秋,第一隻能是暫時的,風水輪流轉,錯不了。
非要說第一,只能在幾個層面來說,發動機,變速箱,底盤,外觀,內飾,舒適度,銷量。
個人理解的也就這麼多,支持討論。
內容有點長,廢話連篇。
更新嚴重跑題,四隻眼睛漏了比亞迪。以及銷量上的錯誤排序,理解一下,畢竟不是專業人士。
比亞迪我目前通過復盤了解一下,發現這個企業不愧是股神巴菲特投資的企業(後悔沒買比亞迪股票)。王老闆戰略布局太牛逼了。(不是任何品牌粉絲,只是講解一下我知道的,文化有限,僅供參考。)
在創業初期,王傳福就受到國家邀請加入火炬計劃(自己可以抖音搜索一下火炬計劃),建立比亞迪新能源電池,通過七七八八的項目和時間積累又創建了比亞迪汽車。
說實話前期國產都拉胯,有個過程,時間熬唄。
但是比亞迪燃油車至今拉胯,新能源還不錯,當然前期我覺得比亞迪要感謝第一批支持國產新能源的勇士。
時至今日,比亞迪大賣,商標,內飾,外觀,都不是問題了,瑕疵問題肯定還是有的,只不過跟目前銷量對比,不是什麼大問題了。(所以,我覺得奇瑞不是標醜,而是產品拉胯,沒準客戶需求定位。)
比亞迪之所以有今天這個局面,跟上面我說的非常銜接的非常關鍵。一個企業一把手的戰略布局。
目前來看,國家在戰略上布局和推廣新能源,其實早在1988年就開始了,時至今日,比亞迪真不是站在風口上,而是為此而生。(為了不受石油控制。)
通過建立電池公司,繼而創辦汽車公司,燃油車一直都是比亞迪的過渡階段(個人認為哈)。重心一直都是新能源,只不過精力和資金限制,所以燃油車拉胯很長時間。
就目前來看,媳婦熬成了婆,比亞迪的產品對其他品牌來說,是屬於降維打擊了。
拿我身邊朋友買的比亞迪秦DMI舉例,100塊錢的油錢,每天30-50公裡,他可以使用將近20來天,前提是只用電。這無形當中會吸引非常多的客戶買這個車。一個月通勤節約太多錢了。(他是每天在公司充電,擼公司羊毛,免費的。合著他加的油就是為了沒電的時候使用,燒點油開到充電的地方去。)
就憑這一點,目前還沒有像樣的對手。至於其他品牌出的混動,能有比亞迪技術成熟穩定嗎?為了破這個局,比亞迪熬了十幾年,其他品牌想短期追上,不是很現實。
但是他想做國產一哥,除非他把燃油車也搞起來。直接放棄燃油市場,只是為了更好去經營新能源,完全放棄燃油,只賣新能源,能在銷量上做到國產第一,做也做得到,但是我個人覺得不長久。
因為將來的汽車市場會三分天下,純電動,混動,燃油。(前期依然燃油剛需,中期混動和純電,有很大一部分跟風和限牌,後期市場理智了,明白了自己到底買什麼車,三分天下。)
每一種車型對應的就是適合自己的環境,根據實際情況買車,這三類都不是小數目。現在新能源賣得好是因為純電和混動客戶被挖掘出來了。燃油遠距離行駛時剛需,不可能短期直接被淘汰。
純電優點:充電方便就買純電動的,最好是私人快充,電費更低,適合每日短續航的。長途也不是不可以,避開高峰期就行了。
純電缺點:國家再怎麼發展充電樁,充電樁再怎麼普及也不可能有賣的快,買的人越多,充電還是得排隊。因為充電時間不短,特別是高速。除非將來車型都支持快速換電池的,比如蔚來,但是蔚來太貴了,搞不起搞不起。公共充電樁目前還是太少了,私人不是不方便就是買不起車位。
混動是二者都兼顧一點,比如每天通勤有個10-40公裡,也能充電行駛,出個遠門,能充電就充電,不能充電就燒油。總比高速充電排隊強。大活人總不能被尿憋死吧。
缺點,我覺得燃油效率可能不咋滴,畢竟屬於閹割版本的燃油,蠻簡單的道理,燃油行駛能做到百公裡1升,不,哪怕是5升,新能源也不可能賣的這麼好了,再就是兩套行駛系統,必然後期維修保養費用要大一點。反正就是沒有完美的吧。
燃油則是沒有續航焦慮,成熟穩定。缺點,油錢有點小貴,再怎麼節約油,上下班,堵車,紅綠燈,也不會節油了,除非你專門跑郊區,車流量少的地方,但是這又是少數人。
總之,比亞迪現在牛逼不是站在風口上,而是國家政策引導以及油價上漲佔大部分原因,同時也是自己積極努力做出老百姓買的起新能源,現在的家庭,2-3臺車太正常了。你要考慮使用成本吶,不是買了就爽,有錢人畢竟是少數。(大部分人考慮應該是油車一臺,電車一臺。一個跑遠門一個跑市區。)
至於比亞迪現在火了,這不好那不好的,就是一個過程,有耐心的慢慢等。我覺得一個老闆,戰略布局這麼超前,中間遇到的問題也是能考慮的到的。只不過疫情,晶片,以及老百姓的熱情可能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
整體來說,比亞迪現在拉高了國產大哥的門檻了,以前拼發動機,外觀內飾,現在還要拼電池了。雖然說比亞迪是專業做電池的,但是你換個角度,最早以前國產車,奇瑞賣的好,就是因為能做自己的發動機,比亞迪的狀態就是這樣的,能生產自己的電池,目前來看,會領先其他品牌3-8年的紅利。H6能吃10年是因為那時候對手都窮哈哈的,腦子裡反應快,手卻快不起來。現在國產車擠壓合資市場,都有點小錢了。資金問題不是生存問題的時候,搞電池不會花費他們幾十年的。
以前造發動機的難度可比現在造電池要大得多。繞不開發動機,變速箱,底盤。(提到奇瑞是因為,國產汽車歷史繞不開他啊。每一個國產一哥落幕的時候,問題不同,但是本質都是一樣的,遇到了瓶頸,多元化,嘗試新的出發點,但是先行者不一定都會成功。每一次嘗試的失敗,資金是數以億計的投資。經得起搞幾次喲。奇瑞則是典型的負面教材,踩在他身上能少走很多彎路。)
說了這麼多,國產品牌就像手機配置發展史,誰跟不上時代和市場的需求,誰就下滑,總的來說,幾個主流品牌的國產車真的比合資有良心,不存在要靠踩誰捧誰才能崛起。
這四個品牌總結的比較到位,還真是國內自主品牌中有希望衝擊高端的前四位。加上長城、奇瑞,六個都是國內一線品牌。咱就一一點評一下六家車企(品牌)
奇瑞:幾乎就是物美價廉的代名詞
奇瑞旗下的品牌也不算少,品質也不錯。自身旗下的瑞虎8plus,艾瑞澤系列,都是物美價廉,都有非常不錯的產品力。像是瑞虎8Plus,中型SUV,外觀大氣,內飾豪華,配置豐富,只要13萬左右的價格。艾瑞澤系列更是入門級轎車的代表。
然而奇瑞的品牌形象和高端總是聯繫不到一起,開瑞作為微型車的代表,敢和五菱宏光打價格戰。捷途整車十年20萬公裡的質保,值得點讚,可是價格低廉,做工難免會難以保證,也和高端扯不上關係。旗下凱翼,基本也就是郊縣比較常見。和以色列合資的觀致系列,品控非常嚴格,質量也沒得說,可是售價不高,銷量也不好,也是落得一個叫好不叫座。入股了捷豹路虎,可是都不敢跟自己奇瑞兩個字聯繫起來,生怕叫「奇瑞捷豹路虎」把品牌叫低端了。自奇瑞參與以來,捷豹路虎也是一路打折,八折虎,七折豹。
長城:我們想高端,但是不由自主的就回歸了價值
長城(哈弗),在SUV地位不可動搖,在銷量得到保證,品牌得到認可之後,長城也想向上再進一步,於是WEY品牌應運而生。從品牌形象設計,到車輛的內飾、做工,WEY處處體現了品牌的上進心。當時20萬左右的售價,已經算是開了國產品牌的先河,然而發動機拉胯,之後又曝出了油耗虛標的問題,讓這個品牌始終是不上不下的,現在價格一降再降,已經淪落到和自己家H6搶市場的尷尬境地。
長城的WEY系列還是缺乏足夠的底蘊支撐,沒有過硬的三大件,哪怕在裝配工藝,品控方面做得再好也難以得到市場的認可。動力一般,油耗差,這是大部分車主對WEY系列的印象。像是最近的VV5,VV7等車型已經有了不小的進步,可是因為先入為主的關係,加上其他國產品牌進步太快,已經泯然眾人矣。
長安:且看我Uni系列發力
長安作為一家國企,現在已經基本告別了靠合資吃飯的階段,旗下CS75Plus,逸動等車型都是銷量榜的常客。長安的產品線非常齊全,SUV領域,CS15、35、55、75,到CS95,什麼樣的尺寸,什麼樣的車型都有。不僅如此,還開發了歐尚等子品牌,分兵兩路搶佔市場。
然而長安的產品也和高端無緣,和國內大多數品牌一樣,同質化較為嚴重,依然靠物美價廉來拼價格,哪怕是搭載了藍鯨發動機,仍舊沒能和其他一線品牌拉開檔次。
不過旗下的Unit車型和即將上市的UNiK車型倒是讓人眼前一亮,或許達不到高端豪華的程度,但是獨樹一幟,年輕化的標籤並不難達到。
吉利:我不行,但是我兒子領克行
這是個望子成龍的典型,一個含辛茹苦的老父親,培養出了一個不錯的兒子。都說笨鳥先飛,勤能補拙,可是吉利沒有飛,而是先下了個蛋。你看這個蛋他又大又圓,你看這個品牌他又長又寬……
說歸說鬧歸鬧,和長城的WEY不同,我感覺領克已經出頭了。從領克01開始,到現在的03、06,幾乎每一款產品都有非常不錯的產品力和特色。像是領克03,國產小鋼炮,百公裡加速5秒多,填補了國產低價性能車的空白。更難能可貴的是,領克敢喊出整車終身保,不限裡程,不限年限,可見對質量的自信,也可以看出企業的擔當。也只有這樣的擔當,才足以成為高端品牌。
現在,領克已經向這個方向邁出了異常堅定的一步。
紅旗:我不高端誰高端?
紅旗,就這個品牌的名字,就這兩個字,就值錢!只是天生的貴族血統,天生的豪華品牌。不為別的,就位紅旗這兩個字,你花50萬,花100萬都值!
什麼是豪華,其實豪華品牌和產品本身已經沒有多大關係了,100萬的豪車,最大的意義在於滿足你花100萬買車的需求,並且告訴所有人,這輛車的價格是100萬。他把車做到極致,豪華不惜成本,其實只是讓你花著100萬不顯得那麼大頭而已。您說勞斯萊斯的伸縮車標有意義嗎?,你說賓利後座上給你推出一瓶紅酒,兩個玻璃杯能高端到哪去?車門裡給你帶一把雨傘又能如何?只要你沒有就行,你沒有,就沒辦法說它不值這個錢。
而紅旗,天然帶這種屬性,你有的東西他也可以有,可是他有的東西你永遠學不來。
而且紅旗同樣整車終身保!
比亞迪:顛覆汽車行業的存在,不過請無視我的名字
你們外行不懂比亞迪多可怕,其實國際汽車廠商早就已經瑟瑟發抖了!
比亞迪唐二代出來的時候,大眾總裁特意跑到上海來試駕,為什麼?
五年前插電式混動就只有比亞迪一家,也就只要唐、秦,F3兩個產品而已。現在呢?你看看,上到賓利保時捷,中到BBA,下到豐田本田大眾,從國外到國內,還有幾個一線車企沒有插混車?
說插混車新能源,是國家政策扶植,是未來的趨勢,其實這都是表象,其實只是各大車企在自救!再不改變他們就要被淘汰了,就像是柯達,就像是諾基亞一樣!
別把汽車分成燃油車和新能源,或許現在純電車還有一定局限性,但是插電式混動已經可以完美取代燃油車了!
說句狂話,如果所有人都了解插混,那麼幾乎沒人會再選擇燃油車。
拿出一款漢DM,燃油車它能比他快嗎?能!你能比它省油嗎?能!你能既比它快又比它省油嗎?不能!你能既比它快又比它省油,而且把成本控制在20萬嗎?不可能!這還不算高端?
我一直在小濤養花知識上推崇插混車,誰說買車我都推薦比亞迪,我不是比亞迪的託,是因為插混車真的比燃油車好,而且在插混車領域裡,還沒有任何一個品牌趕得上比亞迪。
說奔馳,奔馳早就和比亞迪合作,成立騰勢了。說豐田,豐田也和比亞迪合資建廠,新車貼豐田的牌子。刀片電池出來,現在全世界車企都尋求合作。咱不是趕超國際品牌了,比亞迪人家已經做到了領先國際品牌。
汽車產業革命只是時間問題,各大車企都在默默轉型,而引起這次革命的就是比亞迪。現在比亞迪的市值已經超過了奔馳,排在世界第四位,這樣的成績,應該可以稱為高端了吧?
有人對國產車很不屑,我也遇到過幾個這樣的人,到現在還認為外國的月亮比國內圓。
十一國慶閱兵,網絡上一片祥和,到處都是厲害了我的國等一片讚美之詞!
但是到了買車的時候,又成了另一個風向標,大都還是推薦國外品牌或者合資車,其實這是一個不正常的現象。
近十年來,我國各行各業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很多行業走在了世界的前端,這也是美國開始懼怕中國的原因。
如果放在十年前,你抱怨國產車質量差,毛病多,這無可厚發,畢竟那個時候,國產車企業還處於粗放式發展,沒有核心技術,靠模仿和低價佔領低端市場,口碑不行可以理解。
但是這幾年幾個國產車品牌很爭氣,奇瑞的發動機技術,比亞迪的電池技術都能排在世界前列!有一句話說比亞迪新能源車的技術說排第二,沒有品牌敢稱第一,就連特斯拉的汽車還三天兩頭自燃事件頻發呢,比亞迪到目前沒有一起新能源車電池自燃事件。
這兩年紅旗也開始走親民路線,發布的新車在設計上保持頂級水準,銷售量直線上升,得到國民的認可,這是有目共睹的好事!
吉利品牌收購沃爾沃後,汽車質量也很靠前,汽車外觀盒內飾設計非常漂亮。
北汽,長城,奇瑞,哈弗,長安都有不錯的暢銷車型。
要說高端布局,吉利的領克,長城的wey,奇瑞的星途,比亞迪的唐和漢等都很不錯。當然紅旗品牌本身就是高端品牌。
寒武哥相信再過幾年,國產車的口碑會進一步有所改觀,到時候,國產車會有一批高端車型。
國產高端這個詞已經提了很多年了,這幾個品牌之中,唯一能稱為國產高端品牌的只有紅旗,國產高端豪華品牌。
吉利造車已經有了二十幾年的歷史,早幾年從低端車型出發,吉利帝豪應該說是比較出名的一款車型,其實在2016年之前,吉利給人的印象一直比較廉價低端。自2016年以後,吉利在市場上推出的車型也越來越漂亮,還推出了吉利博瑞等自主品牌B級車,雖然銷量不是特別好,但是在自主品牌中也算取得了非常不錯的銷量,吉利目前的主銷車型是吉利帝豪、帝豪GS、博越SUV等車型,單車售價應該在10萬左右,所以說國產高端其實肯定談不上的。不過吉利也推出了自己的高端品牌,與沃爾沃合資的領克,在豪華品牌中,有沃爾沃,吉利品牌本身的定位就是一個普通品牌,肯定不會走高端。
長安應該說是自己品牌的翹楚,長安品牌目前的主銷車型有CS55、CS75、逸動,但是轎車基本在10萬以內,SUV基本在15萬以內,國產高端肯定是上不去。
比亞迪早些年以一款F3打開造車的序幕,仿豐田花冠,走的也是低端經濟路線,這幾年來,隨著越來越國際設計師的加盟,比亞迪的車標、車型外觀設計可以說越來越國際化,無論是宋、唐等車型,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比亞迪車型的售價也不斷走高,與以前的低端車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其實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我覺得比亞迪還是發展的非常不錯。
紅旗是一汽下面的豪華品牌,紅旗品牌已經有多年歷史,之前一直是閱兵車,但是這些年空有名氣沒有銷量,2018年來,一汽也進行了改革,紅旗品牌的發展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推出了紅旗H5、H5S等多款轎車和SUV車型,並且售價均在15萬以上。
國產汽車早些年以低價入市,主打性價比,這幾年來,不少自主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豪華品牌,比如吉利有領克,長城有魏,奇瑞有星途和觀致,但是效果並不是特別的理想,以上汽車品牌中,如果說國產高端,紅旗可以算是一個。
我是孤獨的車輪,為您解答各種購車、用車的問題,如果有相關的疑惑,可以關注我。
紅旗
要論國產高…檔…車…,就是紅旗,因為她是中國第一輛汽車的誕生地、紅旗代表中國一代機械產業的發展與變化、紅旗是開國大典上承載一代偉人、朱老總檢閱三軍的專車,紅旗是中國人民的一面旗幟!……
現在炒得火熱的HS7紅旗,也順應時代🔥🔥🔥,在國內叫高端SUV是名至實歸。
紅旗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現在又有徐留平主刀,後勁還足。
就是能不能下點功夫,好好設計下紅旗的徽標,現在這些真不好看,有幾款車一看就是破相,沒有紅旗那種飄揚、勝利的感覺,居然要打造中國第一品牌高端車,下點本錢:一個億向全世界徵集
[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
紅旗,吉利,長安,比亞迪四個品牌,誰是真正意義的國產高端車眾說紛紜。不過事不辯不明,我將四個品牌當前現狀簡析一下,再通過對比就能看出,誰是真正意義上的國產高端車。
紅旗
紅旗的名頭很響,因為這是我們的「國車」,在迎接外賓,大閱兵,對外出訪的時候,紅旗牌轎車都是標配。
追溯歷史,紅旗車歷史悠久厚重,打從紅旗品牌誕生,就是奔著打造高端車型去的。因為第一臺紅旗轎車,是參考克萊斯勒帝國逆向仿製而來,於1959年9月正式完成。
該車前臉格柵使用了傳統的摺扇造型,用梅花窗格式的轉向燈裝飾板搭配兩邊,保險槓防撞錐採用了古建築常見的雲頭形,車標是紅旗立標,外型極為大氣。
除了外型大氣,該車還有V8發動機,at自動變速箱的動力總成,各項參數放在國際上就屬於先進。可見,紅旗品牌第一臺車就是超豪華車,品牌定位極高。
紅旗除了品牌定位高,使用的人全都聲名赫赫,直接推高了紅旗品牌的聲譽。毛主席,周總理,美國總統尼克森等國內外的首腦人物,都坐過紅旗車。而且見毛主席、住釣魚臺、坐紅旗車還成了外國政要來華最夢寐以求的三項待遇。
到了2022年,紅旗車由國車變成了普通人可以買到的家用車。看似普通人可以買,紅旗車的品牌定位也很高,自我定位豪華品牌車。
旗下最便宜的車是紅旗h5,起售價15萬起步。而其他國產車,如吉利的遠景,長安的悅翔起售價僅有5萬左右。
而最貴的車,對標BBA。如紅旗H9,售價30.98~86萬,定位為中大型轎車,對標寶馬七系,奧迪8系,奔馳S級。還有紅旗s9,售價高達1500萬,對標蘭博基尼,賓利等超豪華跑車。
總結來說,紅旗車歷史悠久,自我定位高,在國際上享有一定的聲譽,是國際公認的豪華品牌。
吉利
吉利作為民營汽車品牌,起步較晚,於1997年3月在臨海籌建,1997年首期完工。吉利的第一臺車,是1998年8月8日上午8點下線的二廂轎車--豪情。
豪情這車,前臉仿製奔馳,車身模仿夏利的車身和底盤,發動機是天津豐田發動機公司為夏利配置的豐田8A發動機,變速箱由菲亞特生產。完全是東拼西湊的產品。本身二廂轎車的定位也非常低。
除了定位低,當初吉利品牌也不招人待見。吉利第一臺車下線,舉辦下線儀式,特意發出去700多張請柬,卻沒有一個官員和名流願意來捧場。
因為當時的國家汽車產業政策規定,民營企業不能造車,很有可能涉及違法,沒有人敢支持他。
同時,吉利在招商的時候,經銷商前來考察汽車質量。在經銷商面前,吉利豪情淋雨實驗通不過,剎車系統、燈組都漏水,一會兒工夫,裡面水就滿了。在路上跑的時候,因為密封不好,外面的灰塵從門縫進車廂都嗆人。噴塗工藝差勁,車門上還有不少膩子,而且厚薄不一,質量堪憂,最後不得不成批銷毀。總結起來,吉利品牌出身差,起點低,自我定位低。
到了2022年,吉利品牌發展成了民營汽車品牌的領頭羊,連續四年年銷量破百萬,位居國產品牌第一。還收購了北歐老牌豪華車品牌沃爾沃,並藉助沃爾沃的技術,成立了領克品牌,也是吉利力推的高端品牌。
領克旗下的車型,最便宜的領克03起售價13萬,最貴的領克09起售價32萬。自我定位是國產高端品牌,但是國際上聲譽不顯,不認可。
長安
長安汽車是中國汽車四大國營汽車品牌之一,擁有157年歷史底蘊、35年造車積累,全球有15個生產基地、35個整車及發動機工廠。其歷史可追溯到洋務運動時期,前身是上海洋炮局。
最初的長安品牌,是負責製造軍車的。在1957年,長安以威利斯M38A1為基礎,逐個零件反覆測繪仿製,終於試製出中國第一輛越野車——長江牌46型越野車。
後來轉型製造民用車時,一開始只是與合資品牌合作代工,生產合資品牌車型。
長安首先和日本鈴木公司籤訂技術貿易合作協定書,進行微型汽車和發動機項目的合作。1984年11月15日,第一批長安牌SC112微型廂式貨車和SC110微型載貨汽車正式下線,標誌著長安藉助合資技術,正式進入民營汽車市場。
隨後,長安利用國企身份,先後與福特,馬自達等合資品牌創立合資公司,藉助合資技術生產,仿製民用車。
到了2006年11月,長安汽車首款家用轎車奔奔,才在北京車展上正式上市,標誌著長安開始有了自己的車型。
到了2022年,長安除了長安主品牌外,也推出了高端品牌長安UNI系列,最貴的車售價不過二十萬。
總結來說,長安汽車歷史悠久,但是與造車沒啥關係。開始造車時,也沒有自己的技術,專注代工合資車。自己開始造車後,定位為家用車製造商。推出的高端品牌,也不那麼高端。
比亞迪
比亞迪作為民營企業,於1995年成立。當時的比亞迪也不是造車的,而是造電池的。到了2003年,比亞迪正式進軍汽車行業,收購了秦川汽車,成為繼吉利汽車之後國內第二家民營轎車生產企業。
旗下的第一臺車是比亞迪F3,外型仿製豐田花冠,底盤也是如此,發動機則由三菱提供。隨後在08年慢慢轉型為新能源車製造商,推出全球第一款插電混動車比亞迪F3DM,後接連推出秦dm,唐新能源等車型。
到了2022年,比亞迪由傳統汽車製造商,轉型成為新能源車製造商。自我定位是做全球新能源的領導者,中低高車型全覆蓋。
低端家用車,有王朝系列,如秦,唐,漢,元。有海洋系列,如驅逐艦07,海豹,海豚等車型,均價為17.2萬左右。
中端家用車,有騰勢品牌,由比亞迪與奔馳聯合打造,有騰勢X與騰勢D9二款車,起售價29萬。
高端品牌布局了仰望品牌,起售價高達百萬。旗下第一款硬派越野車正在路試,預計明年發布。
總結起來,比亞迪作為民營企業,起點低。但是抓住了新能源車的風口,藉助新能源車定價更高的優勢,將低端家用車的均價推高到了17.2萬,遠超長安,吉利等品牌,與紅旗相當。而且有高端品牌布局,形成高中低搭配。
以上四個品牌,到底誰是真正的國產高端車?
以我的拙見,吉利,長安,紅旗,比亞迪四個品牌誰是國產高端車,首先去掉吉利跟長安。因為二個品牌的自我定位,高端車布局都非常弱。所謂的高端車產品力也很弱,就是換殼,換車標,動力總成幾乎沒有太大變化,內裡核心不夠高端。在市場上,幾乎沒有存在感。
所以,要在紅旗跟比亞迪二者之間選擇。
按理來說,紅旗根正苗紅,歷史悠久,自我定位高,國際上高埠碑好,可以把民營企業出身的比亞迪比下去。
但是我們要用發展的目光來看,比亞迪未來會成為真正的高產高端車。
第一,比亞迪是國產品牌中,唯一市值破萬億的企業,發展勢頭良好。
第二,紅旗雖然定位高端,但是處於叫好不叫座的狀態,賣的最多其實是H5,HS5等二十多萬的車。H7等真正高端車,很難起量。而比亞迪,哪怕是低端家用車,均價17.2萬,月銷二十多萬。二十多萬的漢月銷2-3萬,唐月銷1-2萬,海豹月銷1-2萬(當前銷量),可比紅旗強多了。
第三,新能源車取代燃油車是大勢所趨,未來汽車的技術高地不再是發動機,變速箱,底盤。變成了電機,電池,電控,底盤。而比亞迪目前有先進的刀片電池,sic碳化矽電控晶片,ctb一體化底盤,扁線電機,是全球唯一一家核心零部件自產自銷的車企。反觀紅旗,這些零部件全靠對外採購。在未來,新能源取代燃油車後,沒有核心技術的紅旗,拿什麼跟比亞迪比?
第四,比亞迪目前風頭很火,旗下的高端品牌起勢良好。騰勢D9均價40萬,已經收穫四萬訂單。仰望品牌定價百萬,很多人拭目以待,熱度極高。反觀紅旗,在燃油車時代末期推出的一系列高端車,已經是日薄西山,關注的人極少,這屬於時機不對,再怎麼折騰都是無用的。
總的來說,紅旗是燃油車時代的高端車。會隨著燃油時代的落幕,因為沒有核心科技,成為官方欽定的高端車,卻不是普通人心中的高端車。比亞迪雖然是草根起步,卻會在新能源汽車時代,憑藉技術優勢,成為國內外普通人心中的高端車。
紅旗、吉利、長安、比亞迪、誰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產高端車?為什麼?
當然是紅旗。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官家身份,冠以紅旗之名,就註定了他的高端。紅旗還沒有出生就承載了國家的希望。儘管和其他國產品牌相比,紅旗並不是爭氣的車企;前些年給大家的總是失望,可謂怒其不爭,500個億的梗還鬧了好些年,奮發圖強都只是近幾年的事情。但是,這基本不影響他的高端形象。這幾年紅旗也新車不斷,價格也開始親民,大家對紅旗又有了好感。如果說國產現階段最高端的車,乃是紅旗無疑。L5這樣的車不論放在哪裡,都足以讓所有人肅然起敬!品牌價值在那裡,這就是實力!
將來,是新能源、是新技術引領世界。幾大國產品牌都加大研發力度,儘管渠道有所不同。如果說最有前途和希望的品牌,我想一定的比亞迪,新能源所有的精髓都在他手裡。比亞迪是最忠於技術研發的,他對新技術的執著,其他車企沒法比,這得益於王傳福本身就是技術狂魔。奇瑞曾經也是技術派做主,做出來很多東西,口碑蹭蹭往上漲,近幾年的奇瑞卻進入了熱衷於搞新品牌的怪圈,開瑞、凱翼、捷途、瑞麟等一眾品牌,布局太大,結果自然都不理想。用新品牌衝擊高端市場,是國產品牌所走的路,比如吉利有領克,長城有魏派,但奇瑞似乎用力過猛,捷途能不能殺出重圍衝上高端,還很難說。很多人希望它成為觀致,又怕它成為下一個觀致。
和比亞迪一樣,長安沒有子品牌,但和比亞迪不同的是,長安沒有像王朝系列一樣衝高端的系列產品,儘管長安有CS、逸動和UNIT多個系列,都是內容不多價格也比較親民的。長安缺少一個像王朝系列、領克和魏派這樣能夠承載很多內容和價值的產品,離高端二字,怕是還遠著呢!
目前國內主打高端陣營較為成功的也就是吉利的領克系列了,雖然銷售一直強調其是合資品牌,但它跟長城魏派系列幾乎相近的發布時間,還有沃爾沃亞太這個管名詞,我實在難以將其跟合資車標榜,就拿最新推出的領克06系列,都十五萬的車了,還給三缸機,全系標配,作為領克的粉絲我是真的難以接受,不知道吉利哪來的自信這麼愛三缸,而魏派屬於真正的自主高端,銷量卻很一般,雖然性價比極強,例如15萬檔的VV6系列,無論動力,配置,安全性,外觀,乘坐感都遙遙領先大多數合資跟國產品牌,具體自行感受
至於樓主說的長安,比亞迪早期玩低端車起家,雖然近幾年大爆發,車子越做越漂亮,但高端之路異常艱辛,長安稀爛的營銷連福特都被它快玩死了,自己想走高端目前來看任重道遠,比亞迪也是近些年逐漸強化了自己的電動車地位,但產品標識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比較複雜,以朝代命名也是廠家為了淡化BYD這個部分消費者感受低廉甚至粗糙的命名,電車玩的再溜,消費者不買帳還是麻煩,目前來看,高端的唐DM跟漢系列,雖然市場口碑不錯,但銷量卻不容樂觀,旗下主要還是靠燃油車宋PRO系列撐著在,未來還不得而知
要說產品年限,長安的汽車發展史比紅旗還要早,比亞迪玩電動車也不比特斯拉晚,實際消費市場又為何還不如特斯拉呢,甚至一些新興造車勢力都可以強行出來分一杯羹,例如小鵬,理想這類電動混動車型,蔚來這裡就不說了,感覺要比前兩個靠譜一些,這其中的緣由不僅僅是國產車早期給人印象太差,還有一部分國人崇洋媚外的消費心理在作怪,人們對於國產品牌的概念始終都是性價比的代名詞,這對於品牌形象塑造本身就沒有好處,參考手機數碼領域的小米跟華為,中後期品牌上升時合理的定位將直接導致其發展
至於紅旗,一直都是一個備受爭議的品牌,自研發動機,自研設計研發且歷史悠久,現屬一汽旗下,多次出現於國家重大會議場合,且作為唯一的國賓用車,其高端的L5,L7,L9系列售價更是高達百萬,且購買需要政治審核,單單就這些,產品的高端尊貴性質就已經深入人心,不過早期車型價格昂貴,且沒有中檔車型可選,做工用料,駕駛感受,外觀設計都比較平庸,所以不受市場待見,近兩年一汽紅旗進行領導規劃重組,從H5開始,不僅打響了20萬檔以內的中檔車市場,產品的外觀設計,內飾配置,動力等多方面都有了全面的提升,有人還說感覺紅旗車貴,想讓紅旗造10萬檔以內的車,個人認為暫時不太可能,這個牌子的歷史淵源太久,作為我國現階段唯一稱得上的自主高端,過低的入門車型無異於損壞產品形象
就在今年4月底我朋友還買了次頂配的H5,17萬多,有人建議買合資,但H5的性價比也相當不錯了,雖然動力總成上不算先進,但作為中高檔車,即便動力肉,也要保證產品質量,日常駕駛也得足夠平順,目前為止除了油耗不低外,還沒出過什麼問題,深層次的一時半會也說不完,說說你們的看法吧,以上為個人看法,不喜勿噴,希望對你有幫助
國產車,用料比較好,配置也不錯,性價比高,但是國人的慕洋犬思想,就是看不上,合資車的價格沒有國產車打壓,那是真的坑人又貴,大眾邁騰二十幾萬的車,下擺臂居然用的是單層衝壓下擺臂,太坑人了吧,比亞迪唐的地盤都是鋁合金,用料這塊,合資簡配嚴重
當然要數紅旗高端車,它才是國產轎車中的驕子,無人能比,這是不爭的公認亊實!!
原因在於一一一
一,紅旗車代表了國內最高官方用車,國慶天安門元首閱兵式用車就是紅旗轎車,國人皆知,有目共睹!
二,中國國家元首出訪國外,隨行坐的是紅旗轎車,該車一路出彩,熠熠生輝;該車為國爭光,舉世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