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六七十年代「上河工」,農民是自己做飯吃,還是生產隊裡安排?_建國初期上河工場面視頻

就是死豬不怕開水燙說: 六七十年代我家裡河工同樣是三類,一是根據毛主席提出的"一定要根治海河"要求,到天津周邊…

就是死豬不怕開水燙說:

六七十年代我家裡河工同樣是三類,一是根據毛主席提出的"一定要根治海河"要求,到天津周邊開挖幾條減河,引河,大港水庫等工程,管飯全工分,雖然活很累,但是農閒時有工分掙能管飯還是有人願去的,當時"上海河"還是很壯觀的。二是開挖乾渠和支渠,一般都是公社組織,有時離村十幾裡,女人號房子,男人住窩棚,那時冬天住窩棚很冷,管飯。記得有一次改善一人分了幾塊燉肉,我父母未捨得吃,連夜送回家讓我們兄弟妹吃,現在回想父母恩淚流滿面。三是生產隊組織的鬥農毛渠,不管飯,一般是包活,一個人挖成形幾米,男女搭配男挖女鏟幹完收工。改革開放40多年了,我們用的還是毛主席時期留下來的水利設施。

瑞義5801說:

本人七五年高中畢業後的冬天,參加了公社的整修亂河灘工程。用石頭沏好河道,兩邊的亂河灘填土造田。

我白天參加轟轟烈烈的工地勞動,整個工地到處紅旗招展,大廣播喇叭播放著鼓舞士氣的各大隊的好人好事和工程進度,間隔播放紅色歌曲與國內外新聞。一派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公知們所說的懶漢在這裡是很少見的。

晚上住在附近村的民房裡,自帶鋪蓋,我還有給廣播站寫稿子的任務。廣播員是我高中女同學,我的稿子經常被廣播,我們生產隊大幹快上的勞動成果也廣為人知,好人好事受到鼓勵,也更促進了勞動進度。

吃飯各大隊有食堂,早飯和午飯送到工地,晚上回住處吃。吃的粗細糧結合,早上有鹹菜稀飯饅頭,中午粗糧和燉菜湯,每份菜裡都有幾片五花肉片,晚飯粗細糧混合,也是燉菜,不用社員個人負擔。很難忘的治河造田勞動場面,一生的記憶。

嚴德榮說:

那個年代挑河固堤,興修水利,是最艱苦的重體活。

每年冬春農閒季節,生產隊除留下年老體弱的人在家搞田間管理外,所有男女勞力都要全部上水利。

水利任務有上級政府下達,有縣水利工程,本鄉鎮挖河固堤工程。水利工地最近的離家有十幾裡、最遠的距家有五六十裡路。

一般每年秋收秋種基本結束,十二月初、到來年二月底,至少要用兩三個月時間上水利。水利開工後一直要幹到臘月二十八九才放假回家過春節。在家頂多休息四五天,來年初二三又要返回水利工地。

上水利都是以生產隊為單位劃分土方任務。各人自帶被子行李,吃飯有生產隊提供,每個隊一個食堂、選派專人燒飯送到工地。

那時大概平均每人每天按1·5斤大米標準,早中飯每頓各6兩乾飯,晚上3兩稀飯。加班或打晚班搶工程進度,再另外加餐。

這個糧食標準對現在人來說,要吃上兩天。但對那時全靠人工幹水利重體力活的人來說,根本就吃不飽,只有多用瓜菜代替。有條件的生產隊十天半月,將飼養的豬在家屠宰後,把豬肉送到工地,改善生活、補充營養,調動人們的勞動積極性。

上水利工地的社員,每天無任何經濟補貼,只有生產隊記工分。每天工分要比家裡勞動力高2到3分,各個勞力按平時評定工分標準以此類推。有的按土方計工,可多勞多得。這些工分都參加生產隊年終分配,國家不給任何補貼或報酬,全部有各生產隊全體社員負擔。

這些大的水利工程,大多是國家重點水庫、通江達海河道和加固埂堤工程,少數是農田灌溉河渠。國家的大型水庫等工程,如今已成了城市自來水取用水源頭,少數河湖成了溼地公園、遊覽景點。有的是航運河道和洩洪、提水閘站。

這些水利工程,當時國家未給一分錢,都是農民盡義務,頂嚴寒、冒風雪、戰冰凍,腳穿草鞋、身著薄衣,肩膀壓出血、手上磨出泡,硬是靠肩挑手挖,忍飢挨餓、用辛勤汗水,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無私奉獻幹出來的。

當初農民在水利工地付出的苦衷,是現代年輕人難以想像、也是筆者難以用文字表達的。當今,這些水利工程,都發揮了抗拒洪澇災害、農田水利灌溉能力和巨大的水利樞紐基礎作用。有著不可估量的經濟價值和激勵後人的「戰天鬥地」精神。

綜上所述,農民在那個年代,挖河固堤,興修水利,不是像網絡上有少數「噴子」、不顧客觀事實,歪曲說什麼興修水利是農民為自己而幹、且是國家給錢的。我想對說這種話的人,不管你居何用心,但不能歪曲事實、違背良心。如有不信,請你多學點歷史或回家請教你們仍然健在的前輩,從他們那裡可以找到實事求是的正確答案。

總之,過去農民「上河工」,只記工分參加生產隊年終分配,由全體社員共同負擔。對此,國家從未給過任何經濟報酬,是農民在無私的為國家盡義務、作奉獻!

「吃水不忘挖井人」,請當今年輕人,不要忘記過去這段興修水利的歷史,更不能忘記農民曾為國家經濟社會建設作出的無私貢獻!

上述由於各地情況有別,因此僅供交流參考!(原創)

海之平靜說:

六七十年代文「上河工」,農民是自己做飯吃,還是生產隊裡安排?

答:六十年代修水庫,那時我還小,沒有經歷過。七十年代修大渠,我親身經歷過,最高興回答題主提出的問題。

那時1972年秋後,生產隊裡的大秋莊稼都已收完,糧食已分給大家入庫。生產隊裡剛要準備農田基本建設。接到縣裡的通知,號召各公社各大隊各生產隊出民工,要在本縣裡修一條大水渠,起名叫(五一大渠)意思是第二年春天五一節前修好通水。因為上遊有個「安格莊」大水庫,(水庫是59年修的)水庫很大,水庫裡的水成年的順河流去,而下遊有好多村莊的山坡地澆不上水,年年糧食欠收 眼看著水白白的流走。縣裡設計修這個大水渠,目的就是讓下遊的村裡的莊稼澆上水,以保豐收。

設計這條大渠,工程複雜而艱巨,逢山挖山,逢溝墊方,任務重,時間緊,必須在上凍以前,修出這個大水渠。

我們村裡接到任務,隨即組織了40名精幹年輕的男女民兵,去參加這個修渠任務的勞動。有27個男的,有13個女的,其中就有我,並且我還算個帶工的。

命令一下,我們就整裝出發,這個大渠的地方離我們村有20公裡遠,那時沒有汽車,我們背上行李和自己所用的東西,徒步向目的地走去,路都是山路,崎嶇不平羊腸小道,整整走了一上午,才到了目的地。

到那以後,住的是民宅,他們那的房,三間屋子只有一間被隔斷,其餘兩間是通著的,那大炕很長,我們十個女的都擠在這個大炕上,那裡沒有電,晚上每個宿舍發一根蠟,用蠟照明。還清楚的記得,公社的文藝宣傳隊去工地演出,因為是夜間沒有電,戲臺上用氣等來代替,臺上掛了六七盞氣燈,那氣燈裡的氣很少,是等不到演出完的,演著演著,一會兒這些個燈滅了,那工作人員就趕緊摘下來,用氣管子打氣,(就是打自行車用的氣管子)打上之後就會亮,趕緊掛上,一會那個燈又滅了,就趕緊給那個燈打氣,循環打氣,循環掛燈,一直到演完為止。

至於吃飯,是各村租民宅立食堂,一走就帶上了玉米面和玉米滲、紅薯、大白菜等生活用品,借用民宅的大鍋做飯,食堂裡留三個人做飯,有一個男的兩個女的,負責做飯送飯,他們每天早上三點就起床做飯,用為五點就開飯,七點鐘必須到工地的。一般早飯都是粥,有時是紅薯粥,熬一大鍋粥。中午飯是窩窩頭和白菜湯,說是白菜湯,盛在碗裡就看見幾個白菜葉,剩下的都是湯,喝的水是蒸窩窩頭篦子下面的留鍋水,晚上還是喝粥,沒有炒菜,吃鹹菜。那時雖然吃的都是粗糧,但讓吃飽,沒有定量,不限數,(我還記得每天中午吃三個窩窩頭呢)生活雖然艱苦,但大家的勞動熱情很高,誰也沒有怨言,知不道跟哪兒來的這種精神頭。

那時我村分包的地段,有墊方也有挖方,挖方都是石頭,還得掄錘打眼放炮;墊方,用小車推土,墊一層打一次夯,打夯的時候喊號子,那前呼後應的號子聲響徹山谷。

我們村實行同工同酬,幹一樣的活兒小,記一樣的工分,由於是出民工,夜裡白天都在外地,一天一個整勞力記15分,我們去的女同志身體都很棒,和男同志一樣幹活,掄錘打眼放炮,推小車墊方,所以也記一樣的工分,都是一天15分,我記得一共去了一個月,我掙了450分。

那個季節天氣一天天的寒冷,我們的手腳都裂了裂口,有時還流血,那時哪有護膚品,我走時,母親讓我拿上了一塊羊油,手和腳裂了口子,就在蠟燈下燒一下,就會流油,再將此油搓在手上和腳上的裂口上。……

一個月後,也入冬了,地也凍了,我們勝利的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任務,高興的回家了。

(斬斷第一段回憶)

簡節明說:

這問題,我可以十分清楚的予以回答,因為參加很多印象很深!

六七十年代,按照農業人口多底子簿的國情,毛主席提出了「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和「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的發展戰略,全國掀起了大規模的水利建設工程,其中有生產隊建設的小水塘小抽水機站等小型工程,有大隊建設的小水庫大抽水機站等工程,這些工程全體勞動力參加,回家吃家,與平常生產勞動基本相同。

其次是人民公社建設的大水庫大抽水機站等較大工程,生產隊就會按分配任務抽調部分勞力按時完成土方任務。這些就稱為上河工了,近距離仍然是回家吃飯,只有少數較遠的工程生產隊才在中午集中開火做飯,晚上仍然回家!

如果是縣或縣以上建設的大型水利工程,生產隊抽派的上河工就得背上被窩帶上生活用品和勞動工具,數十天或數月離家去建設工地勞動,這時生產隊就集中開火做飯,保障糧食供給,並不扣除個人口糧還要保證吃飽!

這些水利工程甚至長江堤防歲修(每年冬天一次)工程,我都參加過!外出河工都在當地民房中集中睡地鋪,就是在地上墊層稻草,一床棉被半墊半蓋,用磚頭當枕頭。天剛亮就吃飯上工,中午在工地吃飯,晚上天黑收工,主要任務就是挖、挑土方。生活上大米飯管飽,吃商店購買的鹹菜也叫十樣菜(蘿蔔絲為主),挺下飯,一人一頓一般可吃三大碗(丨斤米左右)。

我有幾次經歷印象很深!一次是15歲時為河工送米,隊長把人拉板車套上一頭老黃牛,讓我把兩麻袋大米送到十公裡外的幸福水庫工地。我牽著牛在馬路上慢吞吞地前行,路人都十分好奇地看著我指指點點,因為他們只看過人拉板車的(我們這從沒牛車),從沒見過牛拉板車!我也很不自在,老摧牛走快點,但慢吞吞的老黃牛老是慢吞吞的走…直到傍晚,才將糧食送到工地!

還有一次是17歲時修陽武乾渠(省級大工程應該是和紅旗渠差不多),從山區陽新縣引水到武昌縣,恐怕有近百公裡且須開山劈岺修渡槽!我們從武昌縣去到鹹寧縣七宮岑駐下,與近十萬人一起挖幾十米深的水渠,紅旗漫天,人山人海,戰天鬥地,熱火朝天,整整一個冬春的艱苦卓絕勞動,硬是完成了主渠通水任務,用愚公移山精神開鑿出一條人間天河!外出河工除了隊裡記工分外,好像還有政府給予的很少土方補貼,我在陽武乾渠幹了近半年,居然分了十幾塊錢,這是我人生掙的第一桶金,給家裡買了一個竹躺椅和四個小松樹彎成的小座椅,挺神氣自豪!

再一次是夏天,從梁子湖邊到金囗長江邊歲修江堤,看到當地老人居然早上也喝酒,一個面窩一個鹹蛋幾粒花生米,或是一碗麵條就可喝上一兩小時,人精瘦象麻杆,臉皺紋且紅潤,感到十分震驚:我們那可從沒人早上喝酒!勞動之後到長江洗澡,感到水很涼,與湖水溫很大,結果犯了腰疼,只好打道回家,脫離了工地!

此外,還有平整土地、圍湖造田、修築公路鐵路,都得抽調農民建設!

用戶陳維仁501說:

我們六七十年代沒有上河工,是大興水庫,在一個地區,要修好幾個水庫,其本上是風能灌輸水的所有生產大隊及公社都要去共同修建共同用水,在修建的過程中,要需要各類管理工和各類勞動人員,比如記工、計量土方等勤雜人員,衛生員,石工,抬工及小工,還有吹事人等等。在這裡,不得不說那時人們的思想覺悟高尚,不過分糾纏和計較誰個生產隊岀工多,誰個又出工少的問題,大體上公平合理就行了。

水庫工程主要是在人民公社的主持下,並下設水庫指揮部,這些人員由指揮部名方位層層分配進行抽調勞力,最後具體落實到每一個生產隊,生產隊又按實際情況落實到每一戶。這農調動程序是有條不紊,社員們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不用隊長天天喊都自覺地天不亮老遠去參加水庫勞動。

社員們對修水庫積極性高,一是要關係著本生產隊農業用水問題,二是能掙比生產隊高的工分,三是中年還免費吃一頓罐罐飯,雖然沒有肉吃,但鹽菜湯,南瓜番湯、白菜蘿蔔湯管夠,吃得飽。所以水庫是有夥食堂的,在水庫勞動的都在水庫夥食堂吃半斤米的免費罐罐飯,蔬菜由各個生產隊提供,其它什麼都不用管。

(圖片來自百度)

平安喜樂1998說:

看了些回復,真說明白的不多,關於上河民工吃飯問題大體是國家工程,一直到地縣級工程是有嚴格組織的,完全是軍事化編制。縣設團部,公社設營部,營一下設連部,一個村一個班,一個連十幾個村,二百人左右,設一個夥房,一般情況下一個營二三個連,最多五六個連!幾個連隊幾個夥,一個夥房十人左右,負責一日三頓飯,大包幹前吃的基本都是窩頭鹹菜,早晚有粥,(因為多數工程在早春和初冬兩季,早晚天冷了)糧食菜金各村按出工人數交公社水利站,後勤人員運送到工地。如是國家,省級工程有標工補助,村裡能少拿點!用煤工程給指標,小工程營裡拿錢買,大工程標工代,

大包幹一後,糧食寬餘了,公社每年收交水利糧,一般都要小麥!每個社員(不管大人孩子,按人頭)每人二十斤左右,上河民工都吃白面了,但付食以然很差,鹹菜,菜湯,人多沒好飯!

公社組織的工程一般一個大隊一個夥房,開支各小隊分擔,工程大人多就一小隊為單位一個夥房,糧食菜金等一切開支,小隊從公積金中支出。小另星工程社員自帶乾糧,找個戶家借個鍋灶熥乾糧燒點水。

多年的上河出工,各公社各村都有一整套的組織辦法!公社有水利站,長年有專人值守,上河用的所有物資,設備,用具,幾套夥房用具,測量工具,辦工設備,都有人保管,公社有一名社主要領導,專門負責分管水利!各村十八至四十五歲的男

壯勞力都排定了出工號,每年出工各小隊按號推,排上誰誰出工,特別情況可私人調換!每年有爭有減!夠十八歲的男青年加號,超四十五歲的退號,人人遵守規則!……

1藍天1說:

首先,要給"河工"分類。為回答你的問題,我把河工分為"大中小"三類。

大河工是指離家很遠,十幾二十裡以上,住宿在河工工地上的,一般是縣及以上範圍規劃的河工,如挑總渠、乾渠,築修海堤,疏通大型河道等。大多是搭的草蓬茅舍,少數借宿群眾家中,都是集體開夥,一般以生產隊為單位。糧食是有補貼的,大多是集體的,國家有時也有補貼。是保證三頓吃飽,中午是乾飯。再困難至多早中晚多點山芋(山芋幹)、胡蘿蔔、瓜菜、雜糧。早晚小菜一般自帶,鹹菜鹹蘿蔔乾鹹小瓜幹、中午有豆腐湯,一星期也能吃頓肉。

中河工一般是本公社內,離家十裡內的,只是中午集體開夥,由隊裡集體煮中飯。也是乾飯,起碼有個青菜湯。早出晚歸,早晚飯在家吃。

小河工是指本大隊本生產隊內河工,只是正常做工。各家自吃。但河工活是重的苦的,一般人家對上河工人要照顧吃飽,哪怕沒有稠粥乾飯,就是大麥麵疙瘩、山芋、小麥糊餅等也行。

正因為農村重視水利建沒,我們這東修海堤,南治射陽河並建起大閘,北挑蘇北灌溉總渠治淮。內部縣、社統一規劃,又挑起或利用原河道,形成乾渠、支渠、排灌溝道縱橫交錯的水利系統和道路交通系統。到1958年,基本成型利用,萬頃荒灘旱改水,當年飄出稻花香。60年代中單季水稻全都改為稻麥兩季,糧食年畝產,增長五分之二左右。分田前,基本實現居住上居民點,農田平整化、水利化,排灌系統機電化、主要道路都能行走拖拉機、小汽車。糧食高產田長雜交水稻加良種小麥,年畝產已有超千斤的。

今天基本都是畝產噸糧的高產田,我們這是沒有一分拋荒地,也大多是轉租大承包。

而近這二十多年來,不論大小河工,都是機械化,不用人工了。不知今天年輕人能否體會當年上河工那個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4810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