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南通人,生長生活在老南通縣,現在的通州區。但是說的不是正宗南通話,是啟海話。南通話我也聽得懂,稍能應付幾句。說實話,我從來不糾結南通具體的位置算蘇南,蘇中,還是蘇北。我只知道我們這邊是塊幹不著,澇不了的寶地。我們這兒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土地肥沃,一望平原,交通便利。老百姓基本都能安居樂業,民風樸實,基本沒有重大刑事案件。小時候,河水清澈,魚蝦成群。後來,有了自來水,對河水保護不注重了,感覺河流汙染加重,缺失了以往的生機。不過近兩年開始注重環保,河水慢慢變乾淨點了。我重來不願把南通和其他周邊城市相比,不管她好與差,都是自己的家鄉,俗話說:狗不嫌家貧,子不嫌母醜。我只是默默地做好自己的一份子:不公共場合大聲喧譁,不亂丟垃圾,不闖紅燈,長幼有序,尊師重教……我也儘量教育好孩子,讓她成為一個有修養的南通人。我們不歧視外來人員,他們背井離鄉來南通,也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也在為南通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光和熱,他們以後可能也會成為新南通的一份子。我只把南通的現在與過去比,我覺得我們的生活質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交通比原來更好了:到處都是寬敞的馬路,村村都是筆直的水泥路。唯一不足的就是,現在的孩子太苦了:沒有太多的小夥伴玩,唯有過多的學習、繁重的「興趣班」,和勞累的家長。我不想,也不願把南通說成是上海的北大門。我不介意被上海認為我們是鄉下人。我只認為南通是我安居樂業生活的地方,是我們父輩辛勤耕耘的地方,是我兒女健康成長的地方,她是我一輩子依靠留戀,又需細細品味的地方。
提到南通我這個60後有話說,以前江南老早就有火車了,而江北的南通一直沒有火車啊,長江上也沒有大橋。我是軍人子弟,父親所在部隊在河北山海關海軍機場。六十,七十,八十年代我們常常上父親部隊去真的很不方便。一條路是從南通坐汽車到南京,然後從南京坐火車才能到山海關車站。還有一條路我們從南通坐船到上海16鋪碼頭,然後坐火車去山海關。因為長江沒有大橋,從上海回來船到了南通碼頭從大船下來坐小船才能到岸,過去的南通確實交通十分不方便。南通地處江北,這個地方好不好,個人說法是全國沒有幾個地方比南通好的,可以說連江南也比不了南通。南通是一眼看不到邊的平原,又靠江靠黃海,真正的魚米之鄉。南通是教育之鄉,全國教育看江蘇,江蘇教育看南通,從南通走出去孩子有後來成為醫學家的,科學家的,在部隊當兵後來成將軍的。從古到今南通生活條件比較好,是長壽之鄉百歲老人隨處可見。南通的未來真的不是夢,馬上最厲害的滬通公鐵大橋就要南北貫通了。接下來南通新機場,北沿江高鐵,條條大路通江南,現在說南通是江南江北還有意義嗎。
把南通稱為蘇北,是絕對錯誤的,我是無錫人,我是實事求是說事,不帶地域歧視。
任何地方的南北或東西區分,都是以中軸經緯線為依據,南通在江蘇的地理位置,完全是在南部,比南京鎮江還靠南,南通是標準的蘇南。
而有人說稱之為蘇中,反而是不自信的表現。
謝謝邀請!有些人把南通稱為蘇北,這是以長江為界劃分的,實際上南通和上海,若不隔長江,就連在一起了,不應當稱之為蘇北,一般人將南通稱之為蘇中,還是比較合適的。江蘇省13個地級市,蘇北5個,徐、淮、鹽、連、宿;蘇中3個,通、揚、泰;蘇南5個,南、鎮、蘇、錫、常。在蘇中三市中,南通地域也算是偏南的。
南通處在長江三角洲高度發達的經濟區,是對外經濟往來的門戶,是一個得天獨厚的好地方。年GDP超過一萬億,在全省排名是靠前的。以前,京滬鐵路不經過南通,經濟發展不如江南的蘇、錫、常,現在建了大橋,有了鐵路,通了高鐵,還有機場,交通相當發達,經濟也高速發展起來,一躍趕上了江南。在城市,輕重工業都有,雖然名氣上不如蘇、錫、常,可是南通人是蠻有錢的,就是南通的農村,老百姓也非常有錢。不少農民,除了種地,家裡還有私人工廠,產品質量還非常好,深受國內外顧客的喜愛。因此,南通的農民,經濟收入也是非常高的。
南通的教育,在全省也是首屈一指的。若按高考的本科上線率看,有些學校的班級,就能達到90%,海門一中,啟東一中,幾乎年年都有考取北大、清華的,真讓人羨慕。
南通還是有名的長壽之鄉。由於地處長江入海口,太平洋上的暖溼氣流吹來,有利於人的身體健康。我到過通州的東社鎮,在那裡,到處都能看到百歲老人,啟東、如皋、海安、海門的百歲老人也非常多。因此,南通是一個宜居的好地方。
南通的漁業發達,海鮮市場很多,不少魚類產品,很惹顧客喜愛。南通的稻米,在全省是算上等的,做米飯,香滿屋,與外地米大不相同。
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蘇北不如蘇南經濟發達,認為南通也是蘇北,經濟發展也和徐、淮、鹽、連、宿五市一樣,其實蘇北五市這幾年發展也比較迅速,已經不是以前了。南通就更好了,處在長江三角洲高度發達的經濟區,今後的發展,就可想而知了。
江蘇省一直有蘇南蘇北之稱,主要以長江為界限,蘇南地區有南京、蘇州、無錫、常州、鎮江五市及其所屬地區,蘇北地區有徐州、連雲港、揚州、南通、鹽城、淮安、泰州、宿遷地區,所以南通屬於蘇北。
在江蘇省蘇南基本就是經濟發達地區的代名詞,蘇南地區處在發達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自然是不可限量,而蘇北卻相對發展落後,但是最近幾年江蘇省經濟發展的重心要不斷北移,畢竟要實現全面發展,削弱貧富差距,讓先發展起來的地區帶動沒發展的地區,這也是國家戰略政策。
最近國家提出發展長三角地區經濟帶,依託上海,輻射周邊地區,周邊地區也要承接上海的經濟外溢福利,而南通就在上海北面,緊緊隔著一條長江,因此南通理所當然的成為對接上海的橋頭堡,南通也是長三角經濟圈的重要城市。
百年一遇的發展機遇擺在了南通的面前,南通當然也不會錯過這樣的機遇,於是南通擴展城市規模,先後把原先下屬的縣級通州市和海門市化為通州區和海門區,還有目前屬於新崇川區的港閘區和開發區,城市規模迅速上了一個層次,人口也像千萬級別邁進。
為了對接上海和蘇南地區,南通又先後修建了崇啟大橋、滬蘇通公鐵兩用大橋,未來還有長江二橋、到達海門區的海底遂道和崇海大橋,因此長江對南通的發展沒有任何阻礙了。南通市還修建了上海第三機場,位置也在海門區內,整個南通市目前在建兩條地鐵線,未來規劃還有兩條。
南通還修建了北沿江高鐵線,幾乎就把南通各個地區串連了起來,未來到南通下面的任何一個區或市都有高鐵,同時南通在最西面修建了高鐵站,未來南通交通四通八達,它一旦經濟發展起來,勢必會輻射大部分蘇北地區,可以輻射到鹽城等地區。
南通還有一個未來發展的起爆點,那就是通州灣的建設,這屆南通政府明顯是重點發展通州灣,通州灣已經引起了很多企業,港口碼頭在馬不停蹄的建設,未來它要對標的就是寧波港,分解上海碼頭的貨運壓力。一旦建設起來,南通就成為了重要的港口城市,未來不可限量。
總之,看南通的發展和規劃,南通未來應該是蘇北經濟的領頭羊,前途無量!
南通屬蘇中,如以長江為界,南通屬江北。要談位置,南通雖不屬江南,但濱江臨海,和大上海同享長江與大海,區位優勢也算十足。雖則大上海等早在洋務運動後已逐漸形成中國現代大城。但不要忘了,南通可是中國近代第一城喲。為什麼?因和在外國人技術指導下建設的上海青島等城市相比,南通是一座唯一的在中國人(實業家張謇)自己的規劃建設下的工業港口教育等齊全的城市。所以我們南通雖小,卻早被稱之為中國近代第一城了。但過去南通為大江所隔,所以小小的近代第一城,被埋沒了,經濟自然為交通拖累,加上大江之北,被人們歸劃為經濟落後的蘇"北"吧。不過蘇"北「的南通,卻有很多全國的第一,如第一所師範學校、第一座民間博物苑、第一所戲劇學校、第一所刺繡學校、第一所氣象站、第一所紡織學校和第一所中國人辦的盲啞學校等,這些都是現代化城市的標記喲,也因此做實了中國近代第一城,這些讓家住外鄉的南通人和南通的導遊們真夠吹的。況且還有教育之鄉、建築之鄉、體育之鄉、長壽之鄉…不過吹歸吹,卻都是實實在在的乾貨呢,…總之足見南通人的創新、智慧和勤勞了。如今南通更是大橋、機場、鐵路、港口皆有的交通開始發達的城市了,想想南通還會是過去人們腦中的蘇"北「嗎?
有人要這麼說都無所謂,有次我稱南通是蘇北,可評論區認為是蘇中。其實這都不是什麼大事,要從地理位置上看南通比南京還南,以長江分界是江北,以整個江蘇來看是蘇中。
在我看來南通,揚州同蘇南幾個城市根本就沒有什麼區別。氣候,城市建設都差不多,要分那麼清楚不知什麼原因?可能江南的人認為經濟條件比江北好,可是江北的南通GTP排全省第四,儲蓄存款人均全江蘇第一,說明江北南通不比江南差。
在教育方面南通的基礎教育在全省也是領先的,高考高分段也是最高的。
所以沒必要在江南,江中,江北這方面糾結,只要南通人民自己覺得幸福就行了。
南通本地人從沒有過這個話題的討論,南通是蘇南還是蘇北對於南通本地人來講毫無意義,以長江為界南通就是蘇北,按地圖來講南通比南京還要蘇南,從生活習慣來講南通接近蘇南,比如過年吃湯圓不吃水餃等等,很多人拿這個做話題也是刺激某些人的神經來炒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