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港股許多股票的股價非常便宜,為什麼卻沒有人買?_港股便宜為什麼不買港股呢

0劉小溪0說: 因為炒股的人都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抬價! 很多港股一塊錢甚至一毛錢,可以買,但漲到一定價位時,…

0劉小溪0說:

因為炒股的人都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抬價!

很多港股一塊錢甚至一毛錢,可以買,但漲到一定價位時,你需要賣掉才算賺錢了!

假設一隻幾年收盤價都在一兩毛的股票,漲到八毛了,你敢賣,但誰敢買啊?

沒人接盤,就算你買下故宮,也是一堆爛磚!

鬼話財經說:

港股之所以股價都非常低,是因為三個原因,一個原因是投資理念不一樣,再一個是因為流動性不同,最後一個原因是大量存在的老千股。

首先說一下投資理念問題,相信很多人都發現了,有些公司同時在香港和a股上市,但是兩地的股價差別很大,甚至達到幾倍。這是因為香港是一個國際市場,相對來說,投資理念更多的與國際接軌,他們衡量企業好壞的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分紅。香港的大藍籌股都是高分紅的代表,例如滙豐銀行,長江實業,新世界,香港電燈等等,相比之下a股市場所謂的藍籌其分紅真是不值一提,在香港市場上股息率超過10%的真是比比皆是。正是這種高股息率高分紅的大批股票的存在,使得香港市場投資者有非常成熟穩定的投資心態,進而形成獨特的追捧藍籌拋棄概念股的理念。

還有一個小細節不知道你注意到沒有,內地的電視劇裡,炒股發家當富豪的很多,可是在港劇裡更多的是炒股破產欠債,家庭婦女背著老公炒股虧錢或者單位裡某人偷偷炒股巨虧都是很常見的橋段,其實這也是香港本地人真實對股市看法的寫照。

接下來我們說說流動性問題,香港股市的市值與深圳、上海市場的市值差別不是很大,但是換手率卻差別巨大。通常日子裡,香港市場每天的成交量大約400億到600億港元,而現在深圳或者上海市場經常成交超過2000億元,成交高的日子達到4000億,頂峰時甚至達到一萬億以上。就是說基本上是香港的5倍甚至10倍,極端時達到20多倍。流動性溢價對股價的高低影響特別大,例如西部超導在新三板的時候由於沒有流動性,股價停留在5到6元一股,當實現科創板上市後,同樣一家公司,股價一度達到70元,核心原因就是流動性溢價導致。而在香港的類似公司,卻很容易出現一天成交不足100萬港元的情形,大機構根本無心關注,股價自然起不來了。

最後說說老千股的問題,這是香港市場的獨特現象,別人炒股都是炒高了賣給散戶,他們卻是往下炒。這種股票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就是股價很低,而且明顯低於淨資產。具體玩法是這樣的,首先通過低股價吸引散戶上鉤,比方淨資產3元,股價只有2元,散戶覺得便宜,會大量入貨。此時大股東開始瘋狂賣出,於是股價一路下跌,散戶會覺得便宜繼續入貨。當股價跌到很低,比方5毛錢一股,大股東宣布1毛錢一股的價格大比例配股,散戶面臨兩個選擇,如果不配股,自己股份被稀釋,而且會因為除權直接損失更大一筆;如果配股,一是要再投入一大筆資金,二是會繼續被收割。配股完成以後,股價此時已經到了3毛。對於大股東來說,相當於2塊錢賣出了股票,1毛錢配股買回來了。而對於散戶來說,自己2塊買的股票變成了3毛。接下來大股東會宣布縮股,就是幾股合成一股,假設此時10合1,你會發現,股價回到3元,大股東還是大股東,數量沒變,錢變多了,散戶手裡股票數量只有之前的十分之一,錢也沒有了。我一個朋友的母親,就是被這種騙局在幾年內把30多萬投進去的錢,搞成只剩幾百塊。一個輪迴完成以後,大股東又開始新一輪的釣魚。

結論:香港股市絕對不能用股價高低來衡量股票是否值得買,破淨更是一個超級大的陷阱,包括很多大藍籌其實長年都是股價低於淨資產的

借雙慧眼說:

對於這個問題我直接回答:就是散戶這個韭菜割沒了。

現在香港總人口718萬人,上市公司2700家左右,總市值38萬億港元。以前還有很多國際資本支撐,但這兩年大部分已經撤出,只靠718萬人口是撐不起2700家股票38萬億總市值。再有就是香港房價非常高,很多人一生辛勞就是為了買一所房子,大多數人已經沒錢炒股了,喜歡賭的人也不願意投處處陷阱的股市,他們更喜歡「賭馬」。

A股按現在新股發行速度與規模,估計5年後很多垃圾股就會出現港股的景象,就是交易量枯竭,沒人參與賭博式炒股了。現在A股賭博式炒股的勝算率太低,也就10%左右,也就是說你為了成為賺錢的10%的股民,最少要付出70%的代價。現在大陸就缺賽馬這個這個賭場,如果開了A股就更沒人玩,因為賽馬勝算率接近50%。

杜坤維說:

港股IPO是註冊制,上市相對容易,但監管不是十分到位,沒有美國註冊制的嚴刑峻法,像薩班斯方案,造成港股有很多老千股,長期以來沒有大資金關注,成交十分低迷,接近於零,這是港股的奇葩所在。時不時也會冒出清理老千股的消息,可最終都是不了了之,畢竟處理起來十分棘手。

老千股股價沒有最低只有更低,投資者以為一分錢就是最低股價,錯了,老千股可以通過縮股,像十股變1股,股價回到1毛錢,但股價可以接著跌,一天之間跌回到1分錢,這就是沒有漲跌幅限制的風險,1分錢了,看著跌無可跌,但又可以再來一次縮股,重新變回到1毛錢,接著再跌,不斷演繹割韭菜走勢。

老千股最大特點就是主營收入很差,主營利潤也很差,甚至虧錢,可是圈錢的手段五花八門,那就是供股,你以為5分錢股價很便宜,但在發行人看來,4分錢股價還是很高的,會突然之間來一個100億股的供股,融資5億元,股價可能會大跌到1分錢,反正是滿滿的騙術,讓投資者防不勝防。

老千股最大特點就是股價閃崩大跌,A股是跌10%,港股可以跌90%,一天就讓你虧一個透心涼。

所以港股有很多老千股,股價長期低迷,只有幾分錢,但沒有幾個人敢買,就怕被騙子騙了,大家明明知道是老千股,如果還要大量買進,倍騙,那也怨不得別人了,所以投資者聰明了,看到老千股就是避之唯恐不及,躲得遠遠的。

凱恩斯財經說:

港股對於普通散戶投資不是很友好,這種不友好體現在多個方面。實際上我們並不希望A股和港股趨同,或者說,需要學習港股的開放,資本的自由進出,但是在淘汰劣幣的方面,港股是有不足的。

1、港股缺乏退市制度和分層,上市公司太多,這樣有些公司就吃不到流動性。港股18年IPO208隻股票,融資350億,世界第一(今年有大標的上市,融資只多不少)。但是上市破發率60%。13-17美股退市率為6.24%,而港股0.59%,A股0.14%。從14年到18年,主動私有化的港股僅僅20家。這使得港股低成交量個股增加,也就是一潭死水的股票增加。很多交易來自人為製造(類似淘寶刷單)。即使一些股票製造了股票短期的上漲,但是很快就會被打回原形。諸如前段時間有股票1年多從3元漲6倍到18元,然後只用一天時間就下跌了98%。這種單日暴跌的恐懼心態籠罩投資人,使得很多看上去便宜的股票也因為知名度的問題乏人問津。

港股2012年年底家數是1547家上市公司,到了2018年底,數量已經增加至2315家。未來數量還會每年100-200家的數量遞增,流動性被分攤跡象明顯。

2、港股監管偏弱,投資人對於非知名上市公司採取迴避制度,同時對公司財務數據保持著長期的懷疑態度。港股監管有弱化傾向,其意圖是儘量減少幹預,用市場去教會投資人辨別好壞。所以港股股民一般集中在頭部的上市公司。比如騰訊控股,中國生物製藥,康師傅。港股的散戶已經學會了遠離不清楚具體情況的標的。越是知名度高的企業,越容易獲得投資人的青睞。而對於一些股票莫名其妙的股價異動,投資人已經學會了視而不見。所以,無論是財務造假提高業績,還是自買自賣吸引眼球,投資人都學精了。選擇了迴避。

3、港股的部分流通體系使得公司不講回報。國有企業大多數沒有財務造假的可能性,也不會出現那些老千股的問題。但是很多這類型的企業在港股不是全流通。也就是說,融了資,公司其他股票卻不能在港股上交易。於是這些企業就缺乏回報股民的動力。市盈率再低,公司將利潤放在自己鍋裡不分配,那就沒有意義。年份久了,部分企業的股票變得可有可無。

所以,港股的低估值股票。首先低估值高盈利的公司業績可信度要打問號,其次港股股民對於非知名企業信任度不夠,多年的市場教會了投資人不熟悉的公司不要碰。最後是非全流通的企業長期回報股民不積極,導致了股價失去分紅動力。

當然,雖然港股有很多千股和仙股。但是對於好公司的估值溢價還是比較慷慨的,比如騰訊控股和中國生物製藥市盈率都不低。港股是一個成熟的市場,所以從港通出去的內地新股民一定要注意風險和常識。港股糾錯完全是靠投資人自己的風險意識。風險意識淡薄,踩坑也就是一天的事。

懷揣夢想只做一隻股說:

港股為什麼股價非常便宜沒有人買,多數人都認為是註冊制,沒有流動性。其實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手續費太貴,剛開始滬港通的時候,我買過一次,認為賺錢了就賣出,可是一算帳,竟然還虧錢,後來仔細看了看,手續費居然高的離譜,當時記得應該差不多百分之一啦。後來就再也沒有買過。

多數散戶不買港股,首先是手續費太貴,其次是不熟悉規則怕麻煩,還有就是沒有開通滬港通吧。如果內地交易港股和交易A股一樣方便,沒有那麼高的交易費用,我想會有人買的。畢竟港股比A股便宜,看看AH股溢價就知道。

華大財經說:

港股不同於A股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是港股港股的分紅普遍都比較高。

不光是港股市場。向發達的歐美市場。都比較注重優質藍籌股的分紅。很多上市公司每個月固定分紅。有的是每個季度固定分紅。而且都非常穩定。像股神巴菲特的很大一部分投資收入來源於股市的分紅。

再看看我們的A股。股票分紅比例普遍較低。可以說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很多上市公司年年賺錢,但從來不分紅。分紅比例達到4%以上的只是鳳毛麟角。而港股市場每年分紅比例達到8%以上的比比皆是。同樣的是銀行股。港股的每年分紅比例也比A股的分紅比例更高。

第二方面是。港股兩極分化嚴重。

港股是一個比較成熟的投資市場。他們的投資大眾主要來源於國外投資者。所以比較注重價值投資。而那些優質的藍籌股票,每天的成交量非常活躍。而那些企業經營不善的上市公司股票的每天成交額非常低。有的幾乎沒有成交量。這就造成了港股有大量的一元以下的股票。而80%的成交量主要來自於最好的幾十家上市公司。剩下的20%的成交量主要來自於香港80%的垃圾股。

第三方面是。銀行股佔港股市場的權重非常高。

所以只有金融股行情好的時候,香港股市就會大漲特漲。並且港股受外部市場的影響較大。如果歐美股市行情比較好。自然港股行情不會太差。相比較A股。 A股主要受自身經濟好壞的影響比較大。外資對A股的影響相對港股來說要小很多。

第四方面是。港股注重價值投資。

港股的大部分投資者。主要是以價值投資為主。他們只投資優質股票。自然不好的股票就會被大家所拋棄。而A股大部分投資者更喜歡炒概念。所以排骨很容易形成連板的股票。很多投資者都喜歡追漲停板。投資這樣的股票收益很高,但風險同樣很高。

最重要的問題來了。很多港股都非常便宜,為什麼沒人去買?

這是因為便宜不代表有價值。一個上市公司如果未來沒有成長性。這支股票即使跌到幾毛錢也不會吸引到機構投資者。成熟的市場只喜歡低風險的價值成長股。而那些沒有成長性的低價股。自然不會受到投資者的青睞。因為投資港股市場的大眾投資者他們主要來自於國際市場。他們的選擇是全球性的。不像我們A股投資者,只能投資A股。不過目前也有部分投資者選擇投資港股。但是同樣有門檻的。

支持的點讚。

螞蟻聊股市說:

港股是很危險的,大家一定要有一個常識,限制越多其實是越安全,越能保護投資者。港股,沒有漲跌停板限制,你想漲多少就漲多少,想跌多少就跌多少,沒有退市制度,沒有T+1,做空機制也不是很完善,同時港股的法律機制也不是很完善,那麼港股就 淪為了仙股遍地,老千股遍地的場所。因為老千股居多,所以大家不買。

很多港股,股價是很便宜,但是便宜不便宜關鍵是 價值決定的;比如黃金貴吧,那是因為有價值;而有些東西是沒有價值的,再便宜都沒有價值,比如辛巴威幣,比手紙還廉價。因為沒有價值,所以大家不買;

證券市場,是一個需要法律來保駕護航的市場,而不是一個可以轉空子的市場。如果沒有法律保駕護航,貿貿然開口子,那麼受傷的是散戶投資者;所以,我們A股,只能做多,同時有漲跌停板制度,有漲跌幅限制,其實都是保護投資者。越是束縛多,壞人作假的可能性就低;所以,對比港股,我們A股真是的好很多很多。

財經多知道說:

因為A股對中小投資者保護的太好了,沒錯,太好了。所以很多小股東會覺得香港很多股票太便宜。

實際上這些股票大都是坑死人不償命的無底洞。


套路太多了,先說供縮股。

現在一個股票市值100塊,10股,1股10元,你佔10%的股票,手上財產價值10元。

大股東說,我現在以0.01元的價格,配售100股股票,你認購不認購?

你不認購,好的,你的股份減半變成5%,但由於基本業務沒有變化,股票發行收入也不多,股票總市值也就是100元多一點,每股價格變成5毛錢,你的財富馬上變成5元,虧損50%,這個虧損就是大股東(或者說參與配售股東)的盈利。

你說我跟,好這一輪算你躲過了,大股東下輪再來,下下輪,搞到10輪,你每輪都有錢跟?

最後的最後,你每一輪都跟了。因為股份數量太多,每股價格可能就是幾分錢幾毛錢,大股東說「市場不能反映我們的市值,我們要退市」。 用市價的1倍強行把你手上的股票全部買走。小股東顆粒無收。

這操作厲害不厲害?然而這是港股裡多次發生過的事情。

舉個例子高山企業(0616),如果有小股東從2003年初起持有高山企業股票,而期間均不給錢參與供股,累計到現時已被攤薄至640億分之1。

再說細價股,就是指價格很低,幾毛幾分錢的股票

因為細價股總市值很低,而且股票籌碼高度集中。主力資金先通過少量資金拉升股價,隨後再進行出貨壓低股價,從而完成出貨。港股也沒有漲跌停,韭菜割起來更快。

這種股票,可以今天漲100%,明天跌99%,套的散戶懷疑人生。昨天15塊,兩天以後2毛錢,你害怕了嘛?

最後那些所謂的純現金股,就是帳面上淨現金(現金-負債)比市值還高的公司。小股民要是投資了,也是會虧的血本無歸。因為大股東會用各種辦法花掉現金,根本不可能把現金分配給股東。


所以最後香港市場小股民就會只買藍籌股,導致藍籌股估值偏高。

高雖然高,但是安全啊!

便宜的便宜,他要你的本金啊!

港股套路多,我要回A股!

希望對您有幫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4826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