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國風
前段看一個視頻:某景點,置放了一挑168斤的柴,讓路過的遊客自由挑戰,看看誰能挑起來。結果現年輕力壯的80,90,00後小夥子一個個上來,無一不是一個個敗下陣。沒有一個可以挑起來的。反而是那些70後尤其是60後的大叔老伯們,都可以輕鬆挑起,毫不費力。
當然,說到這也不得不佩服老美精心策劃的娘文化,實在是對中國新代人類產生了致命的打擊。但實在不可以否認一個事實,論力氣〈甚至體力〉:00後不如90後,90後不如80後,80後不如70後,70後不如60後。雖然70後和60後都已近老了,體力著實比現在的年輕人都要強很多。但作為70後的本人,極限也就是扛得起200斤的大木「走兩步瞧瞧!」了。再重個一二十斤,可能也只能上上肩,已經邁不開腿了。但早些年親眼見那些五六十年代的老開山工,挑兩麻袋的糧食〈一麻袋玉米有150斤〉行走如風。四個人抬一根千斤大木,還能順著板子上垛。〈個人有幸有一次抬木頭的經歷〈四個人中除了我都是5060,再找不著人才拿體格最大的我湊數〉那塊木頭有八九百斤以上。從山裡走出,不到100米吧,幾乎壓吐血。根本不行!另外三個人都很輕鬆〉
這還僅僅是幾十年之前,也僅僅是普通的生產勞動。力量上的差距已經這麼大了!可能受近代歷史影響,後清時代的中國人被鴉片害的不淺,很多變成了弱不禁風的東亞病夫。但是在這之前,從身於軍旅的武人都決非常人。不要說他們的武藝,單純比力氣,現代人都被壓的死死的。當年跟隨與俞大猷戚繼光抗倭的小山禪師,使一根40斤的鐵棒,舞動如飛。小鬼子鐵片一樣的倭刀經常是連人帶刀一起被打飛一片,真正是所向披靡。漢奸吳三桂也使一口50多斤的關刀!雖然真正對敵很少,但50斤的鐵傢伙成天拎著試試?只怕也很累吧!
古代投身軍旅,是玩命的活。全靠一身好功夫保障明天還能吃上飯。所以習武之刻苦根本不用別人催促。您可別看了部古裝電視劇就以為古代投身軍旅像玩似的,什麼人都可以去。那可完全不是那回事兒,沒有力氣,你連給大軍搬運糧草的資格都沒有〈軍隊可不會養一頭搬50斤吃70斤的豬🐷〉!更別提上陣廝殺了。你再沒能耐,也是個人。至少可以在後方傳宗接代生崽子,以備兵源。斷不可能因為你沒能耐白白的把你去送人頭。
想想現在的散打運動員,他又能經過多少訓練?而訓練的終極目的又怎麼能和古代奪人生死的軍人相提並論?所以別看著現在的散打運動員很生猛,那是相之於四體不勤的平常人。如果能穿越的回過去和古代戰場殺敵的軍人一較高下,絕對會被秒殺。更別提那些軍人中的佼佼者,武藝高強的軍官,將軍之流。他們更有對戰的技巧和經驗。〈像正史中的關羽,穿越萬軍,取人首級於一瞬。沒有力劈千鈞的本事,誰敢一試?(除非不知好歹的去送死)〉
所以在古代拎出來吊打現代散打冠軍的人多如牛毛〈即使是現代,練散打的也不敢和職業軍人對壘,以競技對殺技毫無勝算〉。因為現代人散打的目的只是競技,而古代人拼殺的目的是為了要命。
我爺爺是清代武舉,練武的大刀一把百斤,一把八十斤,小的那把舞起灑水不溼身,徒手捏破楠竹,能拉硬弓。那時代,放木排,下洪江,賣木材回來半道遇到強盜攔路搶劫。十幾個強盜都有功夫,老爺子不慌,順手把路邊楠竹連根拔起,也不用刀,只用掌一削,就斷。用勁一捏,楠竹全破了,強盜見了,跪求放過他們。這是晚清時期。
哈哈哈,多的是,說了你也不會信,就與五、六十年前的武把子、好拳師比不會出三招的。以現在的散打水平看,連正式徒弟都夠不上,當然,這裡指的正宗拳師,不是現在的所謂大師。僅從身法步就看的出,拳法更不用說了,現在的擂臺賽上只看到兩點,比力量,比挨揍,只要力量大,抗擊打,基本決定了勝局。其實武術不是這樣的,力量大、抗擊打只是最基本的功夫,從前學徒時前三年主要練這些,連進門的資格都沒有,這三年過後,師父要看你的決心、吃苦耐勞的精神、人品和天賦,然後決定是否收為門下,是門裡的徒弟還是門外的弟子,門裡的會按門裡弟子傳授,門外的教你一些套路,大路貨都有,真東西門裡才教,不過所謂的真東西都是以大路貨為基礎的,也就是套路、功架、功力、軟、硬等,我們平時見到的硬功開磚、套路練習、軟功、騰空、跟鬥等都是基本功,擒、拿、點、打是實用,摔是勁法的技巧應用,是擒、拿、點、打的方式之一,現在摔法做為一種友善的切磋方式單例出來,現在的所謂的散打,也是從前武術對練的一種最簡單方式,算不上打,武術的招式很多,現在的散打運動員根本用不上,因為他們大多從成年開始的,基本功不到位,所以招式用不上,也用不好,只有從小練紮實了基本功,武術的招式才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拳經講,拳沒掌能,掌沒指精。就是指武術的打法。其實一拳不如一掌狠,一掌不如一指毒,但你要有鐵砂掌、金剛指的基本功,光這功夫還不夠,還要有經絡穴位知識,這些還不夠,還要手、眼、身、法、步的速度與技巧等,就簡單這些幾個人學過?幾個人練過?幾個師父懂得?三、五年能成大師?從前沒十年別想出師,憑現在的人練幾套拳就稱大師,挨揍正常,不挨揍才怪。
所以學無止境,拿個比賽冠軍固然高興,但不值得驕傲,畢竟是某個賽事,某個項目,某個區域的,離武林高手差遠了,哪個年代粒滿的高梁也是低著頭的,只有空殼的高粱才昂著頭。
古代有打得過現代散打冠軍的人嗎?絕對沒有!
不用說是現在的散打冠軍,就算是一個普通的散打運動員,也沒有一個古人能夠打得過。
他們在現在散打運動員面前,都是連渣都不剩。條件好一點兒的,也是只能躺在那裡,連站都站不起來。
反正古人都是不在了!即便來到現在,在那套規則之下,依然毫無優勢可言。
古代的武將大多體重都要重於現在的散打運動員。武將要想和散打冠軍對打,那麼就請先把體重減下來吧。
甭說歷史上真正的武將,就是《水滸傳》裡面的魯智深,在餓著肚子的情況下也是敗給了崔道成和邱小乙。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魯智深在剛剛降體重,戴上散打手套之後,還能不能三拳打死鎮關西?
古人甭管是上戰場的武將,還是民間保鏢護院的武師,亦或那些江洋大盜,所練的都是生死格鬥。
忽然之間放下手中的武器,戴上散打手套走上拳臺。這個拳臺還不是以前籤訂生死狀的擂臺,這是一個這裡也不能打,那裡也不能踢的拳臺。
古人是這裡也不能打,那裡也不能踢。現代拳手可是用他們的招法狠狠地往他們身上招呼。
這樣的拳臺,就是擅長相撲、手搏的武師也很難一下子就適應過來。畢竟多年的動作定型很難一下改變過來。
他們走上拳臺之後,還是以前的打鬥習慣。沒等幾下子,不是犯規就是被終止比賽。
以後這些古人也就背負著惡名,上了被禁賽的黑名單了!然後在鍵盤地噼裡啪啦之下,傳統武術依然還是不能實戰。
【我喜歡以連續的眼光看待歷史上的節點。】
【非常感謝您的閱讀、點讚、轉發、評論。如果喜歡敬請關注】
不要忽視常期經歷戰爭的人。我父親南下的時候,有一個晚上,他們的部隊宿營,我父親去查崗,從南方的稻田埂上行走,突然從田埂下穿出來兩個國民黨的兵,一個兵抱住我父親的後腰,一個國民黨兵就用刺刀向我父親胸口捅,我父親第一時間掏手槍,由於槍套扣扣的太死,一下竟然沒有掏出來手槍,可是敵人的刺刀以經到跟前了,我父親就猛烈的一側身,躲開了要害,敵人的刺刀捅在了我父親的胳膊上,就在我父親側身的時候,從後面抱我父親的國民黨兵露出來了腦袋,我父親就揮起拳頭,反手一拳打在了國民黨兵的頭上,就這一拳頭就把國民黨兵打死了,剩下那一個兵見勢不妙就逃跑了,我父親急忙解開槍套,拿著手槍向國民黨兵逃跑的方向開了兩槍,沒有打死這個逃跑的兵。休息的解放軍戰友們聽到槍聲,都趕緊跑到我父親身邊,他們一檢查那個國民黨兵被我父親就用一拳頭打死了。並且國民黨兵還戴著頭盔。
就拿個簡單的例子,九幾年全國比武大賽,百度可以搜的到的,那時候的比武是官方正規比武,由於那時候死的人很多才被禁止的。
你可以自己腦補一下或者去百度看視頻一下對比一下,那時候的武術打不打的過現在的比賽。
然後你在拿現在的和古代的在去對比一下就知道了
古代不僅有人能打得過現代散打冠軍,而且還不會少。
一、古代武將中有很多人,足以秒殺現代散打冠軍。
長達幾千年的古代戰爭史,戰爭形式一直是以冷兵器為主的近身肉搏方式,對個人武技和有著極高的要求。想在刀刀見血的古戰場上生存下去,保全自己消滅敵人,那些身經百戰的武將們被迫「進化」出令現代人瞠目結舌的實戰技能。可以說,一個久經戰陣的古代武將,往往就是一部精密的「殺人機器」,掌握了很多一擊致命的必殺技。
而現代散打冠軍,平時所從事的訓練強度再高,水平再專業,本質上也沒有脫離體育運動的範疇,與古代武將的必殺技不可同日而語。換而言之,古代武將與現代散打冠軍,就好比野生大型貓科動物與家養鬥犬的區別。人類豢養的鬥犬就是再兇惡,跟野生食肉動物交手,取勝的機會微乎其微。
二、古代鏢局的鏢師,也足以秒殺現代散打冠軍。
中國傳統武術經歷了數千年發展歷史,在明清之際達到巔峰。各種武術流派異彩紛呈,武術名家層出不窮。其中固然免不了有一些濫竽充數的「假冒大師」之輩,但也確實有身懷絕技的功夫高手。
古代武術從業者有一個鮮明特點:立足實戰。比如古代鏢局的鏢師,一生行走江湖,時刻面對各類盜匪的威脅與挑戰,為了保住飯碗,他們必須練出一身過硬的搏擊功夫,才能應付得了危機四伏的險惡江湖。這種在實戰環境下成長起來的鏢師,也足以秒殺現代散打冠軍。
這是一個關於武術與武者穿越的話題,很有意思,我從一個武術工作者的角度來聊一聊,當然眾口難調,僅僅是個人觀點,不喜可噴,歡迎拍磚!
首先古代人練的不是散打,我們所說的取得散打冠軍的這些人都是新中國的武術競技中的散打運動,而非傳統武術中的散手的別稱。古代人的練得肯定跟今天的人不一樣,古代是以軍營武技為主,這是傳統武術的主要根源所在,而兵營遺技也是以兵器為準,所以傳統武術徒手搏擊技巧很多脫胎兵器,或者僅僅是兵器械鬥的輔助練習,而散打運動不一樣,它實際上跟西方徒手搏擊發展規律基本一直,跟傳統武術關係不大,而且散打並沒有跟西方徒手搏擊一致發展,而是「彎道超車」,直接跟自由搏擊和MMA無縫銜接,這是中國智慧,也是外行管理內行的「不出意外的必然收穫」,就徒手搏擊這塊而言,今天的散打冠軍打古代人是沒有問題的,贏是必然,輸是偶然,這個是徒手搏擊的客觀規律決定的,難道說,古代人就註定打不過今天人了嗎?
剛剛我們也講過了,古代兵營以軍營兵擊械鬥為準,徒手僅僅是輔助技能,後來軍營遺技到了民間,民間御辱抗匪、江湖遇險自保,都為軍營武技的民用化提供了成長的客觀土壤,傳統武術不是無源之水、更非無本之木,如果是現代的散打冠軍穿越到古代,抄起傢伙事來,死是必然,生是偶然,因為械鬥就一下,比的是生死,決的不是勝負。古代人戰勝今天人有方法,他們的是刀刀見血換來的經驗,絕非拳拳到肉可以比。今天的東西勝過古代,是科技參與的結果,也沒有誰比誰強,比如徒手對抗就是這個理。
我叫張安邦,南京原本截拳道館創始人,自詡「金陵教拳匠」,喜歡請關注我,一起聊聊武林中有趣的事,也歡迎南京就近的朋友來我工作室喝茶,賺錢之餘,多交個朋友唄!
出身相撲的日本摔跤選手力道山在酒吧鬥毆,被小混混捅死。
和泰森大戰過三次的歐洲拳王布魯諾,曾經被一個醉漢暴打一頓,一隻眼被打得失明了三天。
江蘇溧陽全國武術散打60kg冠軍趙波,武警出身,曾經借給朋友30萬元對方遲遲不還錢,趙波和借款人要錢時發生衝突,被借款人一刀刺死。
山東省散打比賽冠軍孫矯健騎摩託車時與人發生摩擦爭執,對方叫來七八名同夥將其活活打死。
曾經擊敗拳王阿里的前世界拳王伯比克,與人發生爭執被刀砍死。
崑崙決冠軍級選手馬克被歹徒刺死。
美國也有一位MMA選手以為自己很能打,在超市挑釁一名女子,隨後與女子叫來的黑社會成員發生鬥毆,被一棍子打倒在地,險些被打死。
你所謂的現代散打冠軍街頭上了戰場也難逃這種命運,要麼被弓箭射死,要麼死於刀劍之下。真實的打鬥不是擂臺表演,沒有任何規則可言,誰能打中對方要害誰就是勝利者。
大量事實證明,武功再高,也怕菜刀!無論是散打還是UFC,在真實的生死搏鬥中如同過家家。
人的身體是最脆弱的,什麼冠軍也沒用,沒有練成金鐘罩鐵布衫就老老實實做人,與人和平相處才是最上乘的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