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32歲主治醫師,去醫務科做幹事或質管科幹事,還是繼續做醫生?_醫生進主治條件

關你球事說: 不在乎錢的話去醫務科或質管科,在乎錢的話繼續當醫生,但是要付出更多辛苦提升職稱。如果去了醫務科或…

關你球事說:

不在乎錢的話去醫務科或質管科,在乎錢的話繼續當醫生,但是要付出更多辛苦提升職稱。如果去了醫務科或質管科,再想提升職稱就難了。另外,行政機關也並不像你想像的輕鬆,忙起來也是要加班的,下班後晚上、周末、節假日在家裡辦公也是稀鬆平常的事。

鹿城達人說:

32歲主治醫師,如臨床基礎紮實,喜歡臨床工作,則可繼續作醫生,通常5年一晉升, 40歲以前達到副主任醫師沒問題。若不太喜歡臨床工作,女同志不願意值夜班,另需帶小孩,則可到醫務辦等職能科室工作。通常在行政工作拿醫院平均獎,高於效益低的科室如兒科等。具體選擇哪種根據自身情況而定。

中醫匠老張說:

乍一看,我還以為這是我以前提出的問題。因為在去年我33歲時候也面臨過這樣的選擇:醫院想讓我去當醫務科副主任。我把當初自己的想法在這裡羅列一下,可以當做參考:去醫務科的好處:行政班,醫院中層領導,平均獎。繼續臨床的好處:能繼續給患者治病,會少很多不必要的應酬,工作單純沒有太多人與人之間的算計,退休後能返聘繼續工作。因為我實在討厭不必要的應酬,所以選擇了臨床。

熱情的春日暖陽說:

我來回答你,如果是家庭經濟條件好,個人不追求事業更高層次發展,我建議你選擇質控科。享受國家的節假日休息,無晚夜班,工作上沒有壓力,個人能力完全勝任,沒有醫療糾紛。缺點是待遇低。優點是方便照顧家庭。我就是在臨床一線幹了30年,最近2年才到了質控科的。如果是追求事業上有更高的發展空間,建議你去醫務科,那是產生業務副院長的搖籃。

泛泛知交說:

我就是從臨床跳到行後上班的人。

既然經濟不愁,又有孩子要帶,那肯定寧願上醫務科啊。

你在臨床,接觸的都是病人和臨床同事,還有熬不完的夜班,看不完的病人,承擔不完的風險,作為一名女性,這樣確實很傷身體。

你上醫務後,雖然只是普通幹事,但你接觸的人面更廣,而且是上行政班,沒有夜班雙休,你的作息規律正好陪伴孩子成長。

工資肯定會比臨床低,但是你的工作相對來說沒有臨床雜累有風險,況且你又沒有經濟憂愁,上行後何樂不為喃?

永遠在路上的小美說:

發表一下個人觀點:

  • 我正好是相反的經歷,因畢業季對口的科室人員充足,或者也可以說再加上「性別歧視」,我選擇了在醫務科工作;
  • 開始工作時,抱著對這個崗位和職業的「好奇」,嘗試適應了一段時間;但是給我的經歷很不好:其實並沒有說這個科室有什麼問題,而是嚴重的「觀念或理念衝突」

為什麼這麼說呢?

如果你想:相對輕鬆一點,能有正常的休息日假期,甚至照顧家庭和子女,自己對所謂的事業沒有太多的追求的話,你可以選擇去行政科室;

但是建議這種情況下不要選擇」醫務科」:因為這是行政後勤科室中「最累,最麻煩」的科室,可以說醫院、醫生「所有的事兒」都或多或少的歸屬於醫務科管理:

什麼上傳下達,什麼督導檢查,什麼防疫管控,什麼學科建設,什麼醫療質量,什麼醫療保障,什麼應急處置,什麼....;

各種「紛繁複雜」的工作或任務,你會感覺你每天忙忙碌碌,但是「一無所獲」,不知道你幹了什麼,有什麼收穫?

在醫務科加班也是常事,當然相對臨床工作而言,風險低,有相對固定的節假日;

但是這種工作模式,會讓你有很強烈的落差和挫敗感;

如果你想:要一個「有目標的」工作或生活,其實還是做繼續臨床工作相對好些,畢竟專業的人還是要做專業的事兒,同時畢竟才到「主治」,我想,或在我的理念裡,還沒有到可以「躺平」的階段,還是需要繼續「奮鬥」和追求;

此外,還需要考慮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收入」;

說說,我自己:

我經常形容自己就是:天生受累吃苦的命;

本來作為一個「女生」,在有些人的觀念裡有個相對體面的工作可以選擇「安逸」,但是這種「一眼望到頭」的工作或生活讓我產生了恐懼,對未來的未知的莫名恐懼感;我還是想努力追求內心的」充實或獲得感」;在掙扎了三年之後,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取了繼續學習深造的機會,並以此為契機,我重新回到了臨床工作;

臨床確實辛苦,幾乎沒有休息日,即使每周的休班日也需要交班查房;但是這種生活讓我感到充實,每一次臨床經驗的「增長和積累」,讓我的內心更加充實和滿足:青年醫生在成長,我還是對自己的未來充滿著信息,在病人管理不是太緊張的狀態下,我會抓緊時間集中精力寫論文,病人相對較多時,我的重心或精力會轉移到臨床工作中;在臨床工作持續積累的過程中,科研同步前進,很累、很苦,但是這種向著「目標」前進的過程讓我感到很滿足和充實;

就像最近自己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投資自己!人生中會存在各種意外,沒有保險的「穩定工作,穩定生活」,投資自己才是最可靠的!

遵從內心!在你想要獲取什麼的時候,有時候你不得不需要選擇「適當地放棄」!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帶露珠的橙子說:

這樣的條件,家有兩個孩子,經濟不愁,家裡開公司有錢,如果不是對自己的職業很執著,可以考慮去醫務科或者質管科。

醫務科和質管科也是要加班的,但是有一點不需要,就是夜班,臨床的夜班真的太苦了。

行政班可以正常雙休,當醫生就不行了。當醫生要輪班,輪到什麼時候夜班就什麼時候夜班,夜班後還得接著上半天,下午才可以休息。

我們醫院有很多護士放棄自己的專業去做行政,就是因為做一線護士太苦了。但是醫生放棄自己的職業去做行政的就很少,這大概是因為本身當醫生門檻高,很多醫生不願意放棄自己的職業理想吧!

臨床醫學這個專業在錄取時分數就比同學校的其他醫學專業高。醫生是個越老越值錢的職業,到了一定的職稱、一定的年齡,也不需要再倒夜班了,而且可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本專業的專家。所以很多醫生在考慮放棄自己的職業時,會很捨不得、很慎重。

所以這就要看自己如何取捨了,旁人可能沒有辦法幫忙決定。

勇往直前的圓月RV說:

其實當醫生和去醫務科或質管科當幹事是兩條發展途徑。

如果願意幹臨床,當醫生,以後晉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退休後還有醫院聘請當專家,很受人尊重。一輩子治病救人,挺不錯的。

如果去醫務科或質管科,以後當科長、副院長、院長,搞行政,也挺好。當官的感覺也挺美。只是退休後,沒有那家醫院聘請你當官。

如果只想輕鬆點,掙點工資就滿足,那就做個幹事。現在你才35歲,大概20年以後才能退休,一真當幹事,可能性不大。

無論在臨床崗位,還是在職能部門,都挺麻煩的。但臨床崗位麻煩是因為醫患關係和疾病變化無常,有時沒法控制,讓人煩惱。職能部門的麻煩是因為人際關係、上級檢查、報表等事情,有時也挺撓頭。

這就看你個人的性格、愛好了,有人就想當醫生,有人做夢都想當官。

雲蒙仙子說:

謝謝邀請,這個選擇,取決於個人的職業規劃,如果喜歡做醫生,不建議離開臨床。

致力於臨床專業工作,直接面對疾病的治療預防,雖然比較辛苦,專業知識能得到很好的發揮,會成就名符其實的專家。

醫務科或質管科工作屬於管理崗,工作環境不同,也相對輕鬆。是落實規範診療,貫徹國家法律法規,並從管理角度開展各項工作,由醫院管理專業的人員去從事該類工作更得心應手。

兩類崗位都不影響晉升職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4848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