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上,痰分有形之痰和無形之痰兩種。按照題主的描述,應該是有形之痰,是指自己長期感覺喉嚨裡痰多,總能咳出大口大口的痰。
這種痰從性質上還分為熱痰、寒痰,從顏色上還分為白痰、黃痰、青痰、黑痰、紅痰等,從質地上還可分為稀痰、粘痰、稠痰等。
那麼長期痰多怎麼辦呢?
1、熱痰。對於熱痰來說,主要以黃痰、粘痰為主。黃痰是以肺經有熱為主,粘痰是以肺經陰虛生熱為主。有熱就要清熱,陰虛就要滋陰清熱。它們的治療是不一樣的。
以熱為主,可以服用越婢加半夏湯,清熱化痰。以陰虛為主的,可以服用沙參麥門冬湯,滋陰清熱化痰。
2、寒痰。對於寒痰來說,主要以白痰、稀痰、青痰為主。病因多以寒邪客肺為主。治療多以小青龍湯為主。
3、中醫上有一種說法,「肺為儲痰之器,脾為生痰之源」。上面說的熱痰、寒痰,只是對肺為儲痰之器來說的。那麼對於「脾為生痰之源」來說怎麼辦呢?
脾是幹什麼的?主要是吸收水谷精微的。當脾臟的功能受損時,脾臟吸收的水谷精微,就不能變為我們身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它就會演變為痰的生成來源,這時就要健脾,提高脾的功能。怎麼辦呢?健脾就用理中湯。
4、飲食禁忌。我們在日常飲食中,細心的人會發現,發現什麼呢?在吃過於辛辣的食物時,你就會感覺喉嚨裡有很多痰;在吃甜食時,你也會感覺喉嚨裡有很多痰。這時你就會不自覺的吐出來,這是你身體自我排異的反應,也是你身體的免疫反應引起的。
因此,對於痰多的患者來說,請不要吃辛辣、甜膩的食物。多食一些清淡的食物。
5、平時可以喝一些什麼茶呢?平時黃痰的,可以喝桔梗茶、金銀花茶、蘆根茶等。平時寒痰的,可以喝一些生薑茶、乾薑茶等。當然具體對於患者來說,還要具體對待,不能千篇一律。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說的也不全面,有什麼不對的,還請大家諒解。
2023年元月26日
有人說「百病皆有痰生」,這是中醫的說法,但在中醫上痰不僅僅指有形的痰,也有無形的痰。臨床上也確實有人因為痰咳不出而喪命的,特別是對身體虛弱,咳痰無力的老人來說,痰咳不出可能會堵塞氣道導致其窒息而亡,所以對於醫護人員來說,吸痰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技能。當然我們生活中遇到往往也只是單純的痰多而已,雖然不會致命,但是也很煩人,痰從何而來,又該怎麼把它驅除體外,今天就來跟你聊一聊這個話題。
為什麼健康的人沒有痰?痰從何而來?
不管怎麼說有沒有痰很大程度上能反應我們肺部的健康,甚至是身體健康的。別的不說就長期吸菸者但是相對不吸菸者要多的。
從西醫來講,痰液的形成是一種病理表現,是在呼吸道發生炎症時,黏膜充血水腫、黏液分泌增多,毛細血管壁通透增加,漿液滲出,滲出液中包含紅細胞、白細胞、巨噬細胞、纖維蛋白等成分,與吸入的塵埃、以及一些病原菌等混合在一起,形成痰液,出現在呼吸道。對呼吸道產生刺激的時候我們身體就會通過咳嗽增加氣管內壓力衝擊這些痰液排出體外。
從中醫來說,痰還分有形的痰和無形的痰,有形的痰是我們能夠咳出來的痰,這些是肺胃之痰。有寒痰、溼痰、熱痰、燥痰之分,被認為與我們的飲食和溼邪入體等影響到我們的肺、脾功能失調等有關。
而無形之痰則是存在於我們的臟腑、經絡、血脈中的無形之痰,讓我們感受到疲憊、種墜等感覺。這些於我們發生一些身體的基礎疾病息息相關,所以清除身體內的無形之痰也是很重要的。
怎麼祛痰?思路很重要
我們身體有自己祛痰的模式——咳出來,這個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不管怎麼說我們應該保留這樣的方式讓自己不至於遭受窒息的威脅。不知道你是否明白我的意思,其實我想說就是我們要保持有效的咳痰方式,有效的咳痰需要你知道怎麼爆發把痰衝出氣道的技巧,需要你肺內能夠積聚足夠的空氣,能夠在咳嗽的讓這些氣體噴湧出氣道,通過咳嗽產生有力的震顫讓粘稠的痰從壁上脫落。對於一般人來說這樣一個處於自我習慣的方式很簡單。
但是你看小孩子還不會咳痰的時候,你能感受到他嗓子裡有痰,但是就是不會把他咳出來,本能的反應只是自己往下咽,再次掛住的時候他會覺得很難受,甚至我們都會覺得不舒服。這個時候什麼化痰藥、什麼祛痰藥等遠遠沒有教會孩子怎麼把痰咳出來最有效。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體弱多病、長期臥床的老人,很容易發生肺部感染導致痰多。這些人也知道怎麼去咳痰,但是他們可能沒有足夠的力量把痰咳出來,咳嗽很輕,沒有掌握咳嗽的重要技巧,在前面我提及的哪些,因為咳痰是我們形成的一種像反射一樣的機制,我們可能都不用去思考就能做出這樣的動作。但是對於老年人病人來說,這樣的反射機制已經不足了,這個時候他可能需要一些關於咳嗽咳痰的訓練和指導。包括深呼吸讓肺部充分的擴張,咳嗽的時候要用力,以及一些促進痰能夠咳嗽的小技巧,包括拍背、喝水等能夠讓痰更容易咳出。
以上是一些關於咳痰的重要性的表述,可能很多人都會忽略掉。其實有一些祛痰藥也是用了這樣的原理,比如氨茶鹼有能夠讓我們咳嗽更有利的效果,茶鹼能增強膈肌收縮力,尤其在膈肌收縮無力的作用更顯著,對改善呼吸功能有益,當然對咳嗽咳痰也一樣有幫助。
怎麼祛痰,我的思路主要就是先解決眼下的把痰咳出來,不然一直在哪裡不舒服。但是大眾眼裡祛痰的思路更多的是偏向於怎麼去化痰,當然也有一些有效的方式,包括食物、或者藥物促進痰液稀釋、方便我們咳出。但是如果肺部有炎症或者感染,想要徹底擺脫,應該還有對肺部炎症的控制,以及減少對肺部的刺激。當然這個就是純正的西醫思維,而中醫則是在於對肺、脾的調理。總之結果都是殊途同歸,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減少痰。
中醫排痰:
可以通過一些中藥調理比如:川貝、桔梗、百合、苦杏仁、瓜蔞子、桑白皮、麥冬等。
也可以是穴位按摩:豐隆穴是足陽明胃經的穴位,常用於治療咳嗽痰多。還有手太陽小腸經支正穴也對此有一定的作用。還有陰陵泉、三陰交、太衝穴等。
西醫排痰:
如:氯化氨服用後刺激胃黏膜,引起輕度噁心、反射性地促進呼吸道腺體的分泌增加,從而使粘液稀釋便於排出;痰液溶解劑乙醯半胱氨酸可分解痰液中的粘性成分,使痰液液化,粘滯性降低而易咯出;鹽酸溴己可以使分泌物黏滯性降低,痰液變稀而咯出。
對排痰有幫助的食物:
絲瓜、山藥、花菜、花生、荸薺、冬瓜、百合、白蘿蔔等等。
總結
經過以上各方面中西醫的總結,目前你對痰是否有了更多的認識呢?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戒菸可能是減少痰多最要重要的一點,而一切痰多則是因為肺部存在一些感染,所以增加我們的心肺健康就是需要適當的有氧運動,健康的身體自然就不會有太多的痰。當然如果存在一些問題需要經過緩慢的調理和調節來改善,對於有肺部感染導致痰多,則需要藥物的幫助。所以說長期痰多的人應該找到自己痰多的原因,針對性地處理,一定有辦法幫助我們改善的,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只要能夠有所改善就是好的。
感謝您的閱讀,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一些幫助,如果覺得好不錯的話,請給我點個讚再分享給身邊有需要的人,要是還能給我個關注的話,我認為一定是對我最大的支持了,謝謝!
中醫有「肺為貯痰之器、脾為生痰之源」的說法。這簡要總結了痰的來源和去處。痰既然產生了,就要想方設法排出去。而咳痰是最主要的最常見的方式了。
一般而言,咳嗽是為了排痰,排出積聚在肺部的痰液。而咳嗽大致分為內傷和外感。一般單純的外感咳嗽,短時間內經過適當的治療,都會減輕,隨著咳痰的減少慢慢痊癒。如果長時間咳嗽,痰液又一直很多,多伴有內傷的情況。也就是說,患者本身很可能就是肺腎虛損或脾肺氣虛而又多痰飲水溼的情況。
所以,治療這種痰多的情況,不僅僅要止咳化痰,還要調理身體的內在環境(體質)。而調理體質,又要調節患者的飲食生活習慣,因為這些也是影響體質的重要因素。
簡而言之,痰多,除了止咳化痰,還要調理脾胃,之後再補益肺腎。
香砂六君丸,香砂胃苓丸,等等,就是不錯的選擇。
當然,具體到特定某一個患者,還是要辨證論治更準確。
大家好,我是漫話君,很高興為您解答!
長期痰多的人該怎麼辦?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人,在公共場所咔出一口老痰,非常的不衛生,而且還容易使人感到噁心;因為我們知道在咔出的痰液中,有可能很多病菌存在這些痰液之中,容易造成一些呼吸道疾病的傳播!但是對於有痰不吐的話,常常又令人感到不舒服,也是陷入兩難的處境!
那麼對於長期痰多的人來說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長期痰多的人應該怎麼辦呢?
首先,要明白痰的形成是怎麼一回事?
痰液的產生部位其實主要在肺部及呼吸道,其主要原因是呼吸道受到灰塵、病菌以及其他顆粒物的刺激,分泌出的一些黏性物質,其主要成分包含粘液、異物、病原微生物,各種炎症細胞、壞死脫落的黏膜上皮細胞等。
痰液如果積聚在肺中太多容易造成呼吸道的堵塞,嚴重者有可能引起窒息,在臨床危重病人,在呼吸科由於肺部痰液較多造成窒息死亡的 經常常見,因此很多時候為了保證病人呼吸通暢,需要藉助外界的儀器進行吸痰處理!可見痰液一旦積聚肺中太多,對身體非常不利!因此,對於痰多的人而言,更多的是要通過咳嗽的方式,排出體外。
那麼,排痰的必要性我們弄明白了,那麼簡要概括一下哪些疾病有更多的痰呢?
1、慢性支氣管炎遇寒涼後易犯咳、喘、痰多,經久不愈,可形成肺氣腫及肺心病。在合併細菌感染時,痰黃黏且發熱。
2、肺炎大葉性肺炎時有鐵鏽痰,並伴發冷發熱。
3、肺結核發熱、盜汗,形成肺空洞時痰量多,化驗能找到結核菌,可伴有血痰。
4、支氣管擴張痰量很多,可分成稀、黏稠、特黏稠三層,也可伴咳血。
5、肺膿瘍痰量特多而臭,伴發熱。
6、綠膿桿菌感染痰呈綠色或黃綠色,較黏,伴發熱。
7、肺癌咳痰稀或稠,有時帶血,晚期痰也臭。
概括一下,其實就是感染了病菌、細菌或者是支氣管炎或者肺炎,是痰液形成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對於不同原因形成痰,有一些方式可以減少痰液的形成!
對於相關疾病造成痰液增多的情況,需要採用對症治療,包括霧化、服用祛痰化溼的藥物等等。另外生活中,還有一些小竅門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
首先,推薦冰糖雪梨,這一點對於化痰的止咳的效果還是很有用的,因此,加以經常有痰或者咳嗽的朋友可以喝一些!
其次,枇杷葉煮水也是有一定效果,市面上出售的枇杷糖漿也有一定的效果!
當然,長期痰多的人一定先要去醫院進行正規的檢查,確定是否有其他疾病,做好早發現早治療,避免進一步地惡化,另外還要平時注意多多鍛鍊,最好是早上起來多多呼吸新鮮空氣,排出體內濁氣!
眾所周知,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大家都感覺痰是從肺中咳出來的,但是中醫上認為,痰的源頭在脾。我們正常人,把我們吃進去食物中的水谷精微,等營養物質吸收,並且運送到全身,
如果脾虛了,脾的運化的功能就會變差,水谷精微就不能運送到全身,停留在脾中,聚久生溼變痰,痰就儲存肺中,
所以感覺嗓子裡面有痰,其實是儲存在肺裡的,就像脾才是生痰的源頭,所以說我們得健脾祛溼化痰,打個比方,池子裡有很多水,要想清理掉池子裡的水要先關了水龍頭,這樣才容易清理水池裡的水。
我們來一起看看下面痰的分類
寒痰和溼痰
寒痰和溼痰基本上以白色的為主,痰的量多一些,舌頭兩邊全是牙齒印,舌苔白,舌體胖大,一般脾胃也會不太舒服,一吃涼的,一吃不好消化的肚子就不舒服了,容易脹。
大便總是不成形,有些人還容易拉肚子。那麼可能是由脾虛導致的痰溼過重,而導致嗓子裡總有痰咳不出來。
可以用平胃散加上二陳丸,因為脾虛痰盛導致的痰多,
平胃散,為祛溼劑,具有燥溼運脾,行氣和胃之功效。
二陳丸,具有化溼痰,和脾胃之功效
用平胃散來關掉水龍頭,燥溼健脾。二陳丸清理掉水池裡的水,和胃化痰。
熱痰
熱痰的患者痰液比較粘稠,咳出後痰是黃色的。舌質紅紅的,舌苔發黃,有些患者感覺比較怕熱,喜歡吃涼的喝涼水,這些都是體內有熱的表現。
用橘紅丸加二陳丸
橘紅丸,具有清肺,化痰,止咳之功效。
二陳丸,具有化溼痰,和脾胃之功效
針對熱痰以清熱化痰為主和胃為輔。痰黃的比較重的話還可以加鮮竹瀝。
燥痰
燥痰就是比較的乾燥,一般是由於體內陰津不足,可能是陰虛所造成的,在秋天天氣乾燥的時候很容易產生燥痰。患者的痰液是比較黏稠,而且不易咳出,
同時患者還會感覺口乾舌燥,舌苔薄黃等,那麼這就是屬於燥痰。肺腎陰虛引起的燥痰可以用麥味地黃丸,滋陰潤燥。補肺腎陰虛。
也可以適當的用一些沙參、麥冬等滋陰的東西泡茶喝,
總結
要找對自己的症狀,對症下藥才能事半功倍。而且要注意保護自己,避免風寒溼侵入,不要住在溼氣很重的地方;飲食宜清淡,肥甘厚膩易生溼。溼多容易生痰,少吃油膩,和甜食,少喝冷飲;多運動、多曬曬太陽,
可提昇陽氣,有助肺氣舒張,陽氣足對溼的運化有力。會減少溼的生成,煙易傷肺、酒易生痰,儘量戒菸戒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可以做些食療,常吃些薏米、赤小豆、芡實、山藥、冬瓜等健脾的食物。對祛溼有幫助,這樣痰也會減少。
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點讚評論加轉發!還可以長按點讚觸發超級贊!
謝邀!
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有咳嗽,經常會伴有咳痰,總感覺嗓子痒痒的,想吐痰又吐不出來,又咽不下去。中醫講「百病由痰生」,在換季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只知道一味的咳嗽,卻不能把痰咳出來,這要怎麼辦才好呢?
我們常說的「痰」,其實是人體鼻腔、氣管、支氣管與肺泡,分泌的黏液,這些分泌物是保持器官溼潤。
而中醫中的痰不單單存在喉嚨中,中醫認為痰是人體津液代謝失常後產生的一種病理產物,而且把咳嗽之咳痰,嘔吐之粘液等「有形之痰」,把停留在人體臟腑經絡等組織間隙中的痰飲稱之為「無形之痰」。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情況呢?又要怎麼緩解呢?可以用哪些食療方呢?譚中醫慢慢告訴大家。
第一種情況:受涼
原因:當人們受涼受風寒的時候,就會出現喉嚨有痰的感覺,也就是寒痰,痰的顏色為白色,略清稀。
緩解方法:可以用陳皮、生薑、紫蘇葉煮水飲用。不僅可以解決風寒感冒,還可以化痰止咳。
第二種情況:上火
原因:當身體內熱邪入侵的時候,比如上火,也會有痰,這時候的痰是黃色粘稠的,也就是熱痰。需要清熱化痰,飲食以清淡為主,不要吃辛辣上火的食物。
緩解方法:溫開水、鹽水、冰糖雪梨對於熱痰都有很好的緩解作用,同時還能改善上火。清熱化痰的食物比如百合、竹筍、銀耳、白菜、梨、荸薺、冬瓜子等。還可以常按揉雲門穴。
第三種情況:溼氣
原因:溼氣太重,後來也會有痰。同時還會出現大便溏稀,身體沉重的情況。多是由於溼邪入體(比如常年居住在潮溼環境中),使得肺、脾功能失調或者飲食不節導致運化失調引起的。
緩解方法:可以用炒薏米、赤小豆(或者紅豆)煮水,可以化解喉嚨裡的痰。
第四種情況:慢性咽炎
原因:這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經常熬夜、抽菸,經常用到嗓子的人,比較容易出現喉嚨有痰咳不出來的情況。
緩解方法:可以用橘紅、梔子、甘草、羅漢果、胖大海等適量,水煎代茶飲。對於慢性咽炎引起的痰多有很好的緩解作用。或者引用金銀花茶、菊花茶都是可以的。
最後再給大家推薦一款茶:桂花茶,桂花性溫,味辛,具有健胃、化痰、生津的作用,可選用桂花3克、紅茶1克或綠茶3克,用沸水適量衝泡,蓋悶10分鐘後便可隨時飲用。
好了,以上就是譚中醫關於「長期痰多的人該怎麼辦?」的回答,歡迎補充~關注+點讚,咱們下期繼續分享有趣的中醫藥知識~
首先我們要知道為什麼會痰多,然後才知道怎麼解決,先把源頭杜絕了,那處理痰就好多了。要不然嘗試再多的祛痰方法,可能只會做了無用功,很多疑難雜病就是由痰引起的,那我們就先來簡單說說痰是怎麼來的!
中醫的痰和大家所熟悉的溼氣其實是同出一個源頭,那就是脾。脾主運化,運化水谷精微和津液。當脾虛了,或者其他原因導致脾的運化出問題了,水谷精微和津液就無法正常運化成人體所需要的東西,就會變成痰、飲、水和溼四種病理產物,而痰只是其中一種,是屬於質地較稠濁而粘,呈半凝固乳膠狀態,流動性比較小的一種病理產物。
痰容易儲存在肺裡面,所以中醫有「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的說法。但其實痰並不是只儲存在肺裡面,它還會跑到全身的經絡,頭部清竅,心包和胃裡等,表現出來的症狀各種各樣。比如痰蒙清竅,會導致神志不清,頭暈脹痛,嗜睡犯困等;痰蒙心包會導致神昏錯亂,甚至癲癇發作。痰停留在皮膚間,出現痰核,類似西醫說的脂肪瘤等,以及停留在乳腺,叫做乳癖,類似西醫的乳腺結節,所以說痰多生怪病。
為什麼要介紹這些呢?有人可能說我只想知道咳嗽痰多怎麼辦就行,其他的不管。但我們了解痰的特點和來源,我們就知道自己是什麼問題,肺部有痰那只是一種而已。可能有些人表現出現的只是會咳嗽,但是全身可能有比較多的脂肪瘤,如果只是清除肺部的痰的話,對全身的脂肪瘤不一定有多大幫助,而且病因沒去除,那痰只會源源不斷的產生。
那我們應該怎麼祛痰呢?雖然痰有寒痰、溼痰、熱痰和燥痰之分,化痰藥物的藥性有溫燥和涼潤之別。但我們基本可以分為兩類:
一、將寒痰、溼痰歸為一類,藥物一般用溫性的,叫溫肺化痰,燥溼化痰。經常會搭配健脾胃的藥物一起;比如出現了咳嗽,痰多,較稀稠,顏色白,或有泡沫,舌苔不幹,也不黃,一般還有怕冷,胸悶,食慾不好等。可以用溫肺化痰,或燥溼化痰的中成藥。
常用的有:二陳丸、小青龍顆粒、杏蘇止咳糖漿、三子止咳膠囊、蛇膽陳皮散、參苓白朮顆粒和止嗽祛痰顆粒等,具體功效和區別可以看我之前的一篇文章《抽菸痰多的人,怎麼才能祛痰化痰不生痰?》,裡面介紹了食療方和常用祛痰中成藥,及其區別。
二、將熱痰和燥痰歸為一類,藥物用寒涼的,叫清熱化痰,潤燥化痰。經常搭配消腫散結或瀉火通便的藥物一起。比如出現了咳嗽,痰多,粘稠,色黃,口乾口苦,咽燥,胸悶,氣急,便秘等等,可以用清肺化痰,潤燥化痰的中成藥。
常用的有:清氣化痰丸、清肺抑火丸、橘紅顆粒、蛇膽川貝膠囊、礞石滾痰丸、咽舒膠囊、百合固金丸、痰咳淨散、風熱咳嗽膠囊、二母寧嗽丸等等。具體區別同樣看上面說的那篇文章,由於平臺規則原因,在此不便再次贅述。
以上這些基本是對於肺部痰多的常用中成藥,對於身體其他的痰有一些有幫助,但很多可能就無法作用到病位了,只能通過具體辨證用藥。因為其他部位的痰一般容易出現疑難雜症或怪病,相對較難治療。一般情志有問題的,找不到病因,怎麼治療都難見效的,往往都是痰在作祟。比如一些風痰上擾清竅引起的昏蒙,意識不清,神誌異常或有癲癇發作的。我們應該認識到可能是痰引起的,自己能做的就是減少痰的生成,調理脾胃,不要傷到脾胃,另外可以適當多吃一些能夠有助於消痰的食物,比如海帶,山楂,橘皮等,其他的交給醫生處理。
總之,我們能看到的痰,比如肺裡的痰,這些都好治,這些屬於有形之痰。而對於那些看不見的,上走下竄的,入經絡皮裡等無形之痰,比較難治療,我們應該儘可能預防其生成,健脾胃是根本。
關注醫路19秒,學習更多簡單實用健康知識!
很高興回答
痰多是一個常見的問題,生活中經常看到有人隨地吐痰,(在這裡給一個呼籲,請勿隨地吐痰,既影響他人健康,有很不文明)那為什麼會痰多呢?痰多是由於人體水液代謝異常,水津停滯而成,尤其是肺,脾,腎三臟器的作用失常,最容易導致水液停滯,出現痰。
而痰的出現有和溼關係密切,溼聚才會成痰。和熱關係也很密切,熱可以灼津成痰。
長期痰多的人應該怎麼辦?這樣分情況討論,從痰的特點出發,才可以根除。
溼痰
生活中最常見的則是這種痰多,溼聚成痰,因為體內水液過多,溼聚在一起,所以成痰,一般表現為痰多易咳,色白或者清稀,這種痰要燥溼化痰,用蒼朮,藿香,陳皮,白朮等,平常少食油膩,甘甜的食物,飲食清淡,易消化為主,佩服運動。
寒痰
這種情況一般是水液代謝失常,伴隨陽虛,陽虛不能化水,氣化失常,所以形成,一般痰色白,量一般,伴隨陽虛的症狀,這時候就需要溫化,用白芥子,細辛,乾薑,肉桂,丁香,吳茱萸等這些溫熱藥。
也可以選擇用白朮,茯苓,陳皮,厚樸,芥子這幾味藥一起煮水,可以治療痰多的問題!
首先,無論是短期痰多,還是長期痰多,都屬於疾病範疇,有些病因還較為複雜;所以,長期痰多的人,除非你有明確的誘發因素,否則,肯定不是喝點什麼能解決問題的!
一般來說,如果咳出的痰,量少且清澈,身體也沒有其他不適,那麼,只要多喝水,促進痰液稀釋排出,就很快得到緩解,以至於症狀完全消失。
如果咳出的痰,量多且黏稠,痰色還異常,那麼,就需要及時就醫了。
如果是不明原因的痰多,那麼,就更不能掉以輕心,麻痺大意了,否則,會耽誤病情。
下面,我和大傢伙兒一起,聊一聊痰多背後,隱藏了哪些可怕的疾病?
短期痰多的病因有哪些?
短期痰多,一般自己是可以找到病因的。如異物刺激,過敏原刺激,抽菸刺激,冷熱空氣刺激,煙霧刺激,粉塵刺激,化學氣體刺激,甚至細菌、病毒、病原體感染等等,由這些誘因引起的咳嗽痰多,那麼,一旦遠離這些外界因素或者消除這些外界因素之後,注意多休息,多喝水,痰多的症狀,就會很快緩解,直至完全消失。
但是,如果長期痰多,那麼,原因不僅複雜,而且重大。
長期痰多的病因有哪些?
1.長期痰多的感染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肺膿腫,肺炎,肺結核等等。
2.長期痰多的氣道阻塞性疾病:如支氣管擴張症,瀰漫性泛細支氣管炎,囊性肺纖維化等等。
3.長期痰多的職性肺病:如肺塵埃沉著症,金屬粉塵肺沉著症,肺過敏性疾病等。
4.長期痰多的腫瘤性疾病:如原發性支氣管肺癌,轉移性肺惡性腫瘤,良性肺腫瘤等等。
5.長期痰多的胸膜疾病:如胸膜炎,膿胸等等。
6.長期痰多的心血管疾病:如左心衰竭等。
長期痰多的人該怎麼辦?
如果長期痰多,那麼,第1步要做的是及時就醫確診;第2步才可以考慮遵醫囑,回家觀察,多喝水,多休息。
臨床常見痰多的病因及檢查項目有:
1.肺炎:綜合體徵+胸部影像學+外周白細胞數量等。
2.肺結核:綜合體徵+胸部影像學+實驗室檢查結果;如果痰液塗片或培養顯示結核分枝桿菌陽性,即可確診。
3.支氣管擴張:綜合體徵+胸部高分辨CT掃描,為該病診斷的金標準。
4.原發性支氣管肺癌:綜合體徵+痰液檢查+肺組織學活檢等病理學檢查,發現癌細胞或癌組織,是該病診斷的金標準。
5.支氣管哮喘:綜合體徵+支氣管激發試驗+支氣管舒張試驗等檢查,全部陽性,可確診為支氣管哮喘。
6.慢性支氣管炎:綜合體徵+X線檢查+痰液培養,可幫助確診。
7.左心衰竭:綜合體徵+X線胸片,若顯示肺淤血,則可確診。
總之,長期痰多一定要及時就醫確診後,遵醫囑選擇對因治療或對症治療,只有經過治療,消除原發疾病後,痰多的症狀才會緩解或者消失;而不是首先考慮喝點什麼來緩解,千萬不能本木倒置,耽誤病情。
總結:長期痰多的人,如果有明確外因,那麼,及時消除外因;如果不明原因,那麼,要及時就醫確診,遵醫囑治療,消除原發病後,痰多症狀會緩解或者消失。
你同意我的觀點嗎?
每天更新健康熱點,醫療痛點;如果我說的,正是你所想的,那麼,請點讚、轉發、關注朱蕭俊說健康!
特別提醒:評論區中的推薦用藥,均需謹慎試用,切勿打款購買!
對於「長期痰多的人該怎麼辦?」的問題。首先,我們要搞清楚痰多的原因?
一般來說,健康人很少有痰多的現象,急性呼吸道炎症,痰量也是比較少的。痰量比較多,常見於以下疾病:慢性支氣管炎與慢性阻塞性肺病並感染;支氣管擴張並感染;肺炎及肺膿腫;支氣管胸膜瘻。另外,肺泡細胞癌,咳痰量是非常大的,每天日咳數百至上千毫升漿液性泡沫痰。
接著,就是「對症下藥」來消除痰多的問題。
剛才我們已經知道了痰多的原因,那現在我們就要針對痰多的疾病來治療。
比如,是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並感染。患者一般清晨排痰較多,由於痰液多為白色粘液或漿液泡沫性,一般較容易咳出。但合併感染時可為膿性痰,較難咳出。因此,急性期要積極控制感染,戒菸,並採用祛痰、平喘藥物治療。平時飲用有祛痰作用的茶,有助於痰液咳出。
比如,是支氣管擴張並感染導致的痰多。先要積極治療基礎疾病。當支氣管擴張病人出現痰量增多及其膿性成分增加時,要針對感染致病菌進行感染控制治療,減少痰液來源。另外,要重視物理排痰。物理排痰包括通過體位引流排出痰液,方法是頭低臀部抬高,配合震動拍擊背部協助痰液引流。
氣道內霧化吸入生理鹽水,短時間內吸入高滲生理鹽水,或吸入粘液松解劑如乙醯氨酸等,可有助於痰液的稀釋和排出。其他如胸壁震蕩,正壓通氣,主動呼吸訓練等方法促進 排痰。還有就是通過化痰藥物來促進痰排出,常用的化痰藥物有:粘液溶解劑,痰液促排劑,抗氧化劑等。
比如,是肺炎、肺膿腫導致的痰多。而導致肺炎、肺膿腫的細菌很多:鐵鏽色痰通常是典型的肺炎球菌肺炎感染引起;黃綠色和翠綠色的痰提示是銅綠假單胞菌感染;金黃色痰提示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痰白粘稠且成拉絲狀,其實是真菌感染所致。,而有惡臭痰,提示是厭氧菌感染。因此,抗感染治療是肺炎治療的關鍵。對痰多患者,也可採用上面介紹的物理與藥物方法排痰。
比如,是支氣管胸膜瘻導致的痰多。由於支氣管胸膜瘻時,患者膿液可從支氣管咳出,嚴重時大量膿液被吸進支氣管,可使患者窒息而死。所以,對痰多患者要通過積極有效的機械吸痰與上述介紹的物理排痰來促進痰液排出,並控制好疾病相關併發症,再採用經纖維支氣管鏡瘻道注膠技術,填補瘻道,以達治療目的。
比如,是肺泡細胞癌導致的痰多。根治的方法,就是切除肺泡細胞癌。
總之,還是要對各位網友強調:當發現自身痰多時,要及時到醫院看病,搞清楚導致痰多的原因,再對症下藥治療。雖然多喝茶水還是有利於痰液變稀好咳出,但千萬不能把喝止咳化痰茶作為主要的治病方法,而延誤疾病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