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有很多,重點在於尋找確定性
正常情況下,一個高手首先會構建自己的股票池
怎樣建立你的股票池?每位職業交易者都有自己的股票池。做長線有長線交易品種的股票池,做短線有短線交易品種的股票池,做中線波段的也有自己的股票池。不同的交易風格,決定了所選股票的性質和交易的時機。
1、看板塊
對於公司選擇,首先是行業問題,行業競爭激烈或窮途末路,即使是超人也無法力挽狂瀾。對於中國企業來說,幾乎沒有什麼尖端技術方面的創新能力,很難通國 際巨頭同臺較量,因此,儘量不要選擇帶有尖端技術含量的企業。它們所謂的發展前景可能永遠也不能實現,永遠都只是海市蜃樓或華麗的噱頭,即使後來能夠實 現,市場也早就發生變化了。
對於成熟性市場裡的龍頭企業可以適當考慮,這些企業具有一定的技術創新能力,能借鑑和模仿國外技術生產出適銷對路和低成本的產品,市場適應能力強,且因熟悉國情並具有一定的壟斷地位等,從而擁有一定的國內市場和部分國際市場。
對於具有壟斷性質的公司需要慎重考慮,沒有永遠的壟斷性,而壟斷本身也易滋生腐敗和落後,不利於企業長期發展。即:壟斷也是投機性的,不要因為某些國有企業在機場、港口等地方的壟斷優勢,即大量屯倉,死捂不放。
對於礦產資源類的企業可以適當考慮。一者是因為很多資源是不可再生的,本身就具有很強的壟斷性;二者是因為很多礦產類資源的開發需要特殊執照,又具有很強的開採壟斷性;三者是因為中國是一個消費潛力巨大的市場,對能源和礦產資源的需求將持續增高。
對於消費類的生產、加工、製造、營銷、服務性的企業也可以適當考慮。以前中國最大的問題是人口龐大,拖累了很多經濟指標。但是現在,龐大的人口卻使中國諸多消費性指標一躍位居世界前列。擁有巨大消費前景的企業可以考慮,但必須同時考慮競爭性和利潤率。
此外,對那些行業領域有些特別,未來市場前景較好,公司專注主營業務,創新能力和研發能力較強,產品或技術在局部市場有壟斷優勢,市場份額逐年遞增,不易受經濟經濟周期影響,股本數量比較少,公司知名度尚不高,股價偏低的公司等,也值得適當考慮。
2、看題材
很多時候,題材也可以被分成題材板塊,但只有具有中長期效益的題材才值得我們重點關注。凡是能被市場利用並促進股價上漲的因素,都可以稱之為題材。因 此,應關注歷史性事件、政策變化、利率變化、物價變化、技術創新、新生事物、突發事件、業績年報等消息,但只有大背景、大題材、資金介入程度深的個股,才 容易產生大行情。
3、看股質
在結合板塊選擇的基礎上,可再來通過如下方式挑選個股:
1)當季每股收益比上一年同期至少應該上漲20%(刪除一次性收益和基數太低的暴漲),同時,當季銷售收入應該至少增加20%,或最近3個季度的銷量增長率在加速。
2)每股收益年度增長率在過去3年內應保持顯著而穩定的增長,複合增長率應至少為20%,同時資產淨值回報率保持在15%以上。
3)公司的資產負債比比較低,或在過去幾年正逐漸減少。
4)公司管理層要比較精明而穩定,產品的市場佔有率要比較高;或新產品和服務具有一定的市場前景,從而使公司銷售額和收益有持續增長的穩定性基礎。
5)公司最近5年沒有什麼醜聞,尤其是財務數據不能做假。
6)最好所選股票有機構投資者的身影,但是要避免過多機構投資者扎堆的現象,同時要注意機構投資者的數量應該是在增加而不是減少;或者公司管理層有回購的動作。
7)一旦篩選出公司股票後,就要儘量多察看與這家公司有關的所有新聞信息,同時對每一個公司的關鍵變量作詳細的比較和分析。
4、看股本
按照資金量的大小,選擇流通盤適中的股票(須注意熊市的流通性都會變差)。
1)5000萬流通股的股票,一般易於500萬元資金的進出。
2)1億-5億流通股的股票,一般易於1000-5000萬元資金的進出。
3)10億流通股的股票,一般易於1億元資金的進出。
5、看價格
高價股的上升空間有限,且因為估值過高而有風險,但因為優質而穩定,所以可以少量候選;低價股則可能本身就存在諸多問題,市場不信任它,但因為價格低而將來易於翻倍,所以可以少量候選;應集中選擇中等價格、市盈率適中、股性較活、價值低估的股票品種。
但需要注意,在不同的市道,高、中、低價格的股票是會整體發生上移或下移的。
6、看股性
看個股歷史最高、最低價區間,最近趨勢波的最高、最低價區間,上漲和下跌的頻率,每一次上漲波的幅度、每一次下跌波的幅度,單日最大漲、跌幅度,當前趨勢相對於上一波幅的漲跌幅度,以及同其他個股的活躍性對比情況。職業交易者做的就是活躍性強、流通盤適中的股票。
7、看技術
挑選那些比大盤趨勢更強勢的股票,只要個股相對強度指標連續一周比大盤差,那麼就可以剔除該股票。但要注意,與你打交道的是個股而不是大盤,大盤只能用來參考,而不能用來決定個股的命運。同時也要注意,板塊強弱比大盤強弱更適合於判斷個股的漲跌動向。
8、看主力
1)目標股被機構投資者持有的增減情況。
2)十大流通股的增減狀況。
3)看目標股的漲跌異動公告,分析機構席位和遊資營業部的動向。
4)分析主力持倉成本的轉換情況。
9、看股權
1)看股權結構狀態,高管持股有無增減變化。
2)看有無新增股、轉贈股、限售股上市。
3)看有無B股或H股,及其動態。
4)看總股本是否全部轉為流通股。
其次:
選股詳細步驟
第一步:每周翻一遍股票,對於那些將股票做為一種終身事業來進行買賣操作的人來說,不要藉助外力來選擇股票。在每一次將深滬兩市的股票翻一遍的時候,對自己都會是一次提高的過程。
在股票市場上,漲幅榜前20隻股票中,挑出我最喜歡的,最適合我個人操作的四五隻股票,進行詳細的『解剖分析』。從他們的日線,周線,30分鐘,60分鐘進行分析,從他們拉升的形態,突破時MACD指標的情況(個人選擇自己喜歡的和以後要一直使用的指標),等等情況進行解析,了解他們上漲的因素。當然了,下跌前十名的股票也會挑一兩個同樣進行解析,了解他們下跌的原因,增強自己的風險防範意識。
通過畫圖,做各種盤後作業,在經過實戰操作的磨練,在經過歲月的風蝕,十年以後,你就可以成為一名真正的高手了。
在選股票的過程中首先要選擇的就是股票的形態。一般我都是從股票的日線圖來進行挑選,有時也會用周線圖來挑選第一遍,這個完全體現於個人的喜好,沒有什麼規定。
為遵循簡單的原則,我個人在翻股票的時候,首先是把盤面上的均線系統去除掉,然後把k線圖調為收盤價圖,指標就最小化了。哈哈哈,然後就從 600000 開始,按翻頁鍵開始向下翻頁了。一般看一隻股票的時間不超過一秒鐘,有好看的股票就挑出來,放到自選股中,一般翻一遍大盤不超過兩個小時。
在挑選出我們喜歡的股票時,對於他們的形態要求就是簡潔,乾淨,好看,另外就是要選平臺要突破,或三角形要突破的股票作為目標股票。只有這樣的股票才是我們要挑選出來的目標股票。
第二步:再看他們的周線圖和是否是多頭。在經過日線形態的第一次篩選後,那麼下來就要看挑選出來的目標股票的周線圖甚至看他的月線圖型。看目標股票的周線圖也是看他的形態,是否簡潔,乾淨,漂亮,還要看他的歷史高低點的情況,來衡量現在目前的價格是處於高位還是低位,上漲或下跌有無空間。另外就是看看近幾年是不是有過爆炒,相對漲幅如何等情況。
另外就是我們進行個股的操作時,我們只選日線站在均線之上的股票,周線也站在30線以上的進行操作,空頭排列的個股股票我們一概不予考慮。
第三步:在看看目標股票的指標情況和基本面情況。當目標股周線也較好,並且都是站在均線之上的,那麼下來就是看個股的指標和基本面了。哈哈哈哈,這一步,我都是直接跳過的。我目前做股票指標只是用來進行大盤的分析,對於在個股的操作方面,我就不用指標。目標股票的形態好,均線多頭,就一切OK。
當然了,你選擇去看看也沒什麼壞處。
個股的基本面情況。在實戰操作中自己不能受到任何因素的影響,無論是基本面,還是消息面。因為我自己不能左右這些因素,操作中我們要講究完全的控制,在實戰中,我們發現除了自己以外,我們不能控制任何人,和任何事,所以我不聽消息,不看,證券報刊,不看基本面,因為我不能左右他們,我只能左右自己。當然了,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喜歡了,哈哈哈哈。
第四步:對目標股進行分類。挑選出來的目標股票,經過了日線,周線的過濾後,選出的股票在經過分類。一些日周較好的股票,就具備了中長線操作的價值了。而我們要操作的重點就是日周線較好的股票日線圖上的拉升啟動。短期不具備啟動條件的我們放在一起,這些就是中長期要關注的『股票池』中的目標股了。(當然了每周都要進行一次補充或替換)
一些短期內有突破跡象或面臨突破的目標股放進自選股裡面,每天進行關注。
第五步:對突破的目標股進行操作。當目標股票一旦向上突破平臺或者是三角形的壓力線,也就是近期或前期的一個高點後,就要高掛兩三個點追入買進。當然為了省事我一般都會設個報警系統。一旦突破了,電腦就會自動提醒。
有能力的也可以看看目標股票的分時走勢,這是為找尋更好的買賣點位,也就是目標股票的30分鐘或60分鐘出現買點或突破也可以考慮跟進買入。
第五步:買進股票的後繼操作。買進股票後,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設好止損位。我一般是在設個電腦報警,一旦跌破了我設的止損價位時,報警就會響起,股票就應該賣出割肉。
買完股票後,設好了止損價位後,就不要去管了。如果上漲了,止損價可以變為止盈位。未來股票的走勢就不要操心了。接下來就是等待。有賣點了賣出,跌破止損價就割肉,別的就不要考慮了,也不用去想了。
在操作的過程中重要的不是操作,不是分析,拋硬幣,絕對是50%的正確率,大盤不是漲就是跌,關鍵的是操作的原則,紀律,理念。學寫投資計劃,按計劃進行投資操作,他最大的保障在於不會讓我們在市場裡犯大錯。
我們是人,不是神,我們允許自己犯錯,對我們而言,賠錢是很正常的事,但我們不允許自己犯大錯,賠大錢,我們要牢記,一次失誤都可能是致命的。指標,分析,技巧都不存在好於壞之分,要牢記:自己就最喜歡的,最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我的投資方法:透過大數據量化分析及客觀評判,篩選出真正的優質企業同時在技術面走勢 上也較為強勢的,並對其內在價值進行評估,以確定當前股價是否合理,進而根據市場形勢,制定具體的投資及交易計劃,這一整套系統,幫助我過去屢次捕捉到翻倍大牛股 效果顯著!我的投資策略:以合理的價格甚至高一點的價格,買入這個市場上最優秀的企業,耐心的持有,直到企業價值被嚴重高估,或有更好的、而且是好很多的標的出現,(我們和傳統的價投的區別在於 傳統的價投過於強調低估值 從而放棄了類似 海天味業 邁瑞醫療 恆瑞醫藥 愛爾眼科等這類最優秀的公司 )我在實戰中選股的步驟和思考的維度1、通常而言 選股 我採用的是利用特定的指標 選擇出市場上強勢的個股 或者具備我想要的特徵的標的 儘量選擇中長期趨勢走好的票 這樣持續性會更好點 為什麼要選擇走勢好的票 原因就是走勢好的票 必然有資金在關照 至於到底是什麼資金在運作 我們可以多方面去考察2、第一步選出走勢強勢的票後 我們開始運用基本面檢查清單來篩選符合我們要求的供公司基本面檢查清單一般包括公司的 具體的檢查清單成長能力(營業收入和淨利潤的多年複合增長率)運營能力(公司的應收帳款 票據周轉天數 存貨的周轉天數 營業周期等)償債能力(考察公司的負債水平 會不會出現債務危機公司是否有足夠多的貨幣資金 流動資金覆蓋有息負債)盈利質量(銷售是否帶來了足額的現金 有多少是應收帳款 票據)現金流(公司是否具備強大的經營能力 僅僅靠日常的經營就足夠覆蓋企業平時開銷的一切費用 而且企業是否可能夠持續產生較多的自由現金流)以上是公司基本面的考察清單,具體的標準 *,按照這些標準 排除不符合要求的公司 剩下來的是極少數的 這少數的是符合基本面和技術面的要求!3、繼續深度了解 公司所在的行業發展趨勢 我們主要投資行業處於景氣度高的賽道,而且行業處於成長期和成熟期的階段 另外行業的空間也是我們重點考慮的 只有千億的行業空間 才能誕生千億市值的公司 另外行業的天花板也是要考慮的 研究完了企業的發展趨勢後 要研究行業的競爭格局 也就是這個行業 有多少家類似業務的公司 目前競爭格局如何 是寡頭壟斷還是幾家巨頭壟斷 還是一超 多強 等等行業的競爭格局很重要 決定著行業內公司的活的滋潤否4、公司本身的競爭力考察 也就是公司的護城河考察護城河按形成難度由高到低可排序為:1、企業的自然壟斷:包括其他企業難以獲得的經營牌照或政府許可,以及「進入壁壘」極高的業務。2、企業的無形資產:如品牌效應、專利授權、技術壁壘、研發能力,能讓該企業現在或將來出售競爭對手無法效仿的產品或服務。3、企業的議價能力:企業的產品或服務讓客戶難以割捨,這就形成一種讓企業擁有定價權的客戶轉換成本。4、企業的成本優勢:有些企業通過流程、地理位置、經營規模或特有資產形成成本優勢,這就讓他們能以低於競爭對手的價格出售產品或服務。5. 企業合理價值的評估 也就是估值 這點是建立在前面的幾項都完成的基礎上 關於估值是個難點 但是在實戰中 我們有非常有效的方法 可以攻克 從而快速的判斷出企業的估值是否合理 高估還是低估!以上就是企業的基本面考察的內容 可以看出 佔據了很大的篇幅 的確如此 在實戰中 我花在基本面研究佔據了將近90%的時間精力!只有深度的了解了企業本身 才能不會被市場的波動輕易迷惑!以上是我完整的系統介紹,大家可以看到包含了基本面 技術面 市場擇時等內容 是非常完善的 而且這套系統 實踐下來成功率很高 基本上可以達到 八九十了 從我之前捕捉的美亞光電 三一重工 家家悅 山東藥玻 邁瑞醫療 恆立液壓等等 都是大波段的收益 都在60%以上 非常的穩定!下面我要來重磅介紹 我平時運用最多的量化條件 快速的選出我想要的個股量化條件一:近5年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大於10%近5年淨利潤複合增長率大於10%連續5年ROE大於15%毛利率連續5年大於30%淨利潤率連續5年大於15%有息負債率連續5年低於20%(這幾個指標應該沒有什麼好解釋的)量化條件二:連續5年ROE大於15%毛利率連續5年大於30%淨利潤率連續5年大於15%有息負債率連續5年低於20%基金持股 比例大於3% 北上資金持股市值比例大於3000萬(最後一 條是從機構的角度來考察的 考慮是否有機構參與 很重要!這一組量化指標是考察企業的基本面同時考察是否得到了機構的青睞)量化條件三:連續5年ROE大於15%基金持股 比例大於3% 北上資金持股市值比例大於3000萬 最近 30 天內創一年新高的(這一組量化條件是融入了基本面 主力機構考察 以及市場資金行為考察 )當然在實戰中 我還會用很多的模型來刷選我想要的標的,通過量化快速得到這一目的,是我在實戰中漁魚得水很重要的一部分,選出了好股 是成功的第一步!需要說明的是 量化條件越多 符合要求的就越少 另外要懂得的量化條件本身背後的意義。
我不知道怎樣的人才能稱之為高手,也就不知道所謂高手的選股過程。
短線打板的高手,有短線的選股策略,長線價值投資的高手,也有長線的選股策略。
但凡能選出上漲的股票,就是一個好的選股思路,選股方法。
分享不了高手的選股過程,只能分享一下,我自己的選股方式。
雖說自己從不是一個高手,在股市裡賺的錢也不是很多,但從選股上來看,選出來的股票出現大跌的概率很小,上漲的會稍微居多一些。
簡單說一下大的選股思路,然後拆解到每個選股的步驟,以及買入的選擇。
總結起來,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優選行業,尋找龍頭,靜待資金,趨勢入場,獲利了結。
概括起來,就是通過大方向大政策的基本面,去選擇行業和個股,耐心的等待和蟄伏,等著資金去做預期的炒作,跟著資金入場,跟著資金離場。
當預期被透支了,股票的交易也就結束了,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長期投資一說。
從策略上來講,是一種趨勢性的策略選股,只不過選股的範圍,從純技術K線,演變到了基本面篩選。
就自己運用這種方式多年經驗下來,這種策略選股,可以做到贏多輸少,贏大輸小的效果。
主要原因,是因為選股上,通過各個環節的大概率事件,帶動了整個盈利概率的上漲。
接下來說說具體的選股思路和步驟。
1、優選行業。
還是有很多投資者,在選股問題上,是不在乎行業的。
但我自己對於行業,是非常看重的。
如果說A股是政策市場,那麼政策導向最明確的,一定就是行業了。
幾乎所有的政策,都不會指向單一的某家上市公司,一定是給整個行業輸血,創造行業的風向標和紅利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絕大多數的股票,即便是題材股,其實也都算是政策風向標之下,引爆的行情。
所以,不論怎麼選,其實都應該從行業入手。
當然,有一些行業,或者說熱點,沒有實質性,只具備短期的想像空間,或者說是講故事空間。
對應的行情,也就會來的短一些。
有一些行業熱點,是趨勢性的,至少能維持幾年,甚至是未來幾十年。
這種行情就會相對長一些,也容易出五倍十倍,甚至幾十倍的大牛股。
但不管怎樣,一定是行業第一的,在夕陽行業裡選股,是不可能有出路的。
因為夕陽行業培養不出優秀的上市公司,那些公司都在走下坡路了。
2、尋找龍頭。
下一步,就要從行業的個股中,尋找龍頭個股了。
我們都知道,做股票要做龍頭,對於龍頭的定義,卻不是很明確。
龍頭其實分兩種,一種叫資金龍頭,一種叫業績龍頭。
資金龍頭偏向於短期炒作,業績龍頭偏向於長線持有。
如果你是做短線趨勢的,那麼尋找行業板塊中,那些換手率活躍,並且時不時出現漲停的個股。
如果你是做長線趨勢,那就尋找行業板塊中,那些業績最出色,營收體量最大的上市公司。
這兩種選股的策略其實並不衝突。
把選出來的個股,都加入自選股,做成股票池。
記住,是把自己認為好的股票,認為是龍頭的個股,放入股票池裡,而不是馬上去買。
選股和股票找買點,完全是兩回事。
大部分投資者的心態,就是覺得好,馬上要買入,這肯定是有問題的。
因為大資金還沒行動,散戶不必提前潛伏,散戶的進出效率遠比大資金更快。
3、靜待資金。
從選股到買入,一定中間有一個步驟,就是等待,耐心的等資金入場。
說白了,題材再怎麼好,沒有資金去布局,沒有資金去炒作,是不可能有行情出現的。
資金是「等」來的,從盤面上來看,其實就是換手率,成交量。
沒有資金的股票,出現上漲的概率為零,所以只能放在自選股裡,默默的觀察。
每天觀察自選股的要點,主要有三點。
一是看資訊,是不是相關的消息增多,這是資金在炒作前的預熱。
二是看成交量,這是資金炒作的必須,會帶來異動,也是行情開始的信號。
三是看基本面,看你的判斷是否準確,以免基本面發生變化,導致個股出現其他的問題。
在資金沒有入場之前,觀望為主。
如果自選的股票池有20隻股票,理論上只買2-3隻,其餘的都要觀察等待。
不是說選了股,就一定要買入,因為只有時間才會驗證你的判斷。
4、趨勢入場。
接下來,就是當自選股出現了趨勢性機會的時候,挑選買點入場。
趨勢的形成,一定不是一蹴而就的。
短期趨勢形成,也需要幾個交易日的上漲,長線的趨勢形成,需要更長時間的確認。
所以,趨勢出現變化的時候,會有明顯的信號,讓我們跑步入場。
趨勢入場的買點,理論上有兩種。
第一種,就是趨勢突破。
所謂的趨勢突破,就是扭轉趨勢的K線,K線組合,或者說是資金入場。
當股票從下跌趨勢,扭轉到上漲趨勢之中,是需要大量資金入場,並且股價上漲的。
可以這麼理解,要讓整個局面,出現質的變化。
從一上漲,資金就賣出,這種籌碼承壓的局面,演變成一上漲,跟風盤就湧入的局面。
趨勢突破,是需要解放大量套牢盤,扭轉買賣供需的。
從盤面上看,就是短期的放量大漲,趨勢均線開始往上走。
所謂的趨勢均線,其實就是資金的平均交易成本線。
第二種,就是趨勢回踩。
所謂的趨勢回踩,其實比較簡單,就是趨勢突破後,大部分的個股,會有一次趨勢確認的情況。
當然,部分超短線的個股,沒有明顯的趨勢回踩,也是很正常的。
因為他們可能在更短的周期空間裡,已經完成回踩了。
對於相對長期的個股來說,趨勢的回踩幾乎是必然的。
但是隨著趨勢線的不斷走高,趨勢回踩的價格,不一定會比趨勢突破的價格低。
趨勢回踩,通常是給趨勢突破的時候,沒有上車的投資者,一次補票的機會。
我們選擇了好的股票,等待資金入場形成趨勢之後,也就應該跟著資金儘快上車了。
5、獲利了結。
最後就是買的股票,該怎麼賣,什麼時候賣。
其實,股票的出局,比起入場更重要,它也是一次選股的過程。
選股的前端,是為什麼要買,買什麼樣的,選股的後端,是什麼樣的股票不能要了。
把股票賣出,其實就是什麼樣的股票,我們不能繼續持有了。
情況主要也有三類。
第一類,超漲過多,偏離實際價值。
趨勢中,如果一隻股票出現超漲的情況,是一個比較好的賣點。
比如,股價突然快速上漲,遠離趨勢線,超過20%,30%。
因為,股價偏離趨勢線,就代表了股價出現了較大幅度的盈利。
這種情況下,資金的拋售意願是非常強烈的。
對應的股價,也就很容易在超漲過後,出現短期的頭部。
超漲過多,一定是一個不錯的賣點,因為資金賣出的動力也很足。
第二類,趨勢終結,轉為下降趨勢。
當趨勢結束的時候,一定也會是一個必須的賣點。
這個賣點是必須要拋售的,因為上漲的趨勢,轉變為了下跌的趨勢。
當趨勢發生扭轉,意味著資金的意願,從做多轉變為做空。
這個階段,趨勢終結了,大量資金外逃,短期內不會有轉變。
這時候,最好的方式也是跟著資金出逃,離開這個市場,靜靜的選擇持幣觀望。
第三類,公司爆雷,毫無投資價值。
最後一種,是公司的基本面發生重大的變化,比如爆雷了。
當一隻股票的價值本身,出現了巨大的動蕩,是需要離場的。
即便這時候,你的收益是負數,虧錢了,也是要離場的。
因為原本的投資邏輯,不存在了,這不是周期性的問題,而是本質問題。
公司爆雷,是不存在投資價值的,剩下的只有投機價值了。
況且,通常遭遇爆雷,能夠維持上漲趨勢的個股,也是寥寥無幾了。
每個投資者的選股思路,選股過程,買賣交易決策,其實是完全不一樣的。
每個投資者,都應該有屬於自己的交易體系。
因為交易體系,對於一個投資者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不管你是新手、老手,還是高手,交易體系都是需要有的,而且是要駕輕就熟的。
交易體系,是你自己給自己在黑暗中指路的明燈,照亮自己前進的道路。
成熟的交易體系,能讓你步步為營,路越走越寬。
尤其是在選股的時候,邏輯要清晰,為什麼選擇這隻股票的原因。
一二三,都是什麼,看漲的理由是什麼,為什麼會漲,能漲多久。
只有把這些邏輯上最基礎的東西,都固化出一個標準來,那麼在選股的時候,才能有的放矢。
其實,能不能成為高手,一點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自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賺錢方式,能在股市中活下來,慢慢的賺到錢。
而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被市場割了韭菜。
這些年,參與這3個行業的股票,讓自己通過投資,小几十萬元,輕鬆變成100萬元的小目標,後面,越來越多!選股對了,事半功倍。都是普通人,最大的財富障礙就是妄自菲薄,不會借力!平步青雲,並不是只靠努力,而是選擇背靠大樹……
「小編沒說錯啊,名貴中藥,高端白酒,高端醫美,三個行業是暴利行業,這是禿子頭上的蝨子,明擺的事情,但是也是絕對的高門檻行業,光資金這一項就擋住了絕大部分人。」有人說。
一個家族,如果有一個在從商,或者別人領域很優秀,大家都會更容易成功,相互帶動。一個企業,如果經營情況優秀,持有它的中小投資者,就是更容易成功,相互成就。
參與偉大的公司,陪它成長!
小凡,融斷後重返市場,也是小本金開始積累,我運氣比較好,當時是熊市進場,醫藥,白酒的估值都超跌了,這些公司很偉大,優秀。只是市場不景氣,行情不好,特別是2018年。隨後,這些公司都是近10倍的漲幅,讓我的財富,很快重回7位數了。
一定要參與偉大的企業,要在偉大的企業,被市場錯殺的時候,跑步進場,這是巴菲特的投資理念,10年前,我不認同,10年後,我是他的信徒!好公司,好股價,閒錢投資,這三點滿足了,盈利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A股的5000家企業,我認為偉大的企業,以個人認知水平,就是這三個行業裡面的公司,也是自己專業的局限性,我生物技術畢業,這些略懂,也有同學資源,我的大學班主任就是食品飲料領域的專家。當然,還有很多行業也很優秀,只是我沒有幾百億本金,照顧不了那麼多,只取自己最熟悉的籌碼,總有人說,A股有價值的籌碼少,真想問一句,你是有幾千億資金嗎?
偉大的公司,一隻股票,就可以容納你的百億資金了,為什麼總是貪多,越是垃圾股多,越有利於市場,越有利於我們持有偉大的公司。註冊制之後,A股的上漲速度,就是看新股的發行速度,越是垃圾企業多,指數越會反彈,逼著大家抱團價值股。
註冊制之後,A股才會是真正的價值市場
我喜歡註冊制,因為強者恆強,好公司,有偉大經營項目的公司,能夠經歷牛熊,歲月的洗禮,A股的抱團股,核心資產,都經歷兩輪牛市穿越了,股價呢?早就比2007年,2015年高點多幾倍了。
其實,有癮,有毛利,有壟斷,又有品牌護城河,又有稀缺資源的企業,才算是大樹。現實裡面,我拿著我的全部身家去這些企業投資,門衛保安都不會讓我進去,別說入股了。但是,感謝他們上市了,給了我們普通人,一次參與偉大生意模式的機會。
這就是股市的公平,無論你是100萬,還是10萬,你都可以參與全世界最偉大,好好經營的企業,給了我們後半輩子 ,財富自由的機會。因為它們一直在盈利,同時還願意與我們分享股權。
註冊制,就是讓平庸的企業,打回原形,讓優秀的企業,估值回歸,讓他們帶著投資者,一起變富,雖然過程慢,但目標清楚,就不怕慢了。
最後總結
當然,很多人當股市是賭場,他們只是想博弈,一夜暴富,那麼,什麼公司都是籌碼,就無所謂基本面了,就像你10年前,重倉這些核心資產,幾乎都是10倍漲幅,你也還是虧損,悟不透,就拿不住。
交易體系,就是找到自己擅長熟悉的風格,然後不斷重複它,等待,大多數時候就是等待,小凡喜歡在高位的時候做波段,超跌了,做中長線。總之,籌碼,永遠是這些偉大的公司。
個人觀點,不作為投資依據。謝謝點讚、關注,這樣下次就會第一時間收到更新了……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簡單的回答一下吧,我是股市小白,入市不過幾個月,也是學習的幾個月,學習的結果之一就是選股思路,首先要明白,大盤指數板塊指數個股,帶動大盤上漲的板塊,而推動板塊上漲的是裡面的個股,所以選股很簡單,看每日上漲排行榜前五名的板塊,再在裡面找處於上漲趨勢的低位低價股。。。。。
這是全網獨一無二的個人使用操作界面;
這是我的操作界面,看懂看不懂那是你的事,他可以節省你的研判時間,也可以提醒你該用到的一些數據,免得忘記,很多人在研判時會忘記一些數據或者忘記一些重要的信息,比如板塊,獲利盤,均線,等等等等,很多人經常顧了東就忘了西,把他們都放在界面上,就有提醒的作用。
會做代碼的可以自己去編寫,不會的,我會在合適的時候免費發出來提供參考。
希望有心的人,先仔細看看這個界面的優缺點,互相交流,彼此進步,炒股沒有對錯,只有怎麼做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