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的企業年金帳戶餘額(預測),一直幹到退休的話大概有71萬左右,通俗點說就是養老保險的一種重要補充形式。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有些企業在發布招聘信息的時候,在待遇方面會有「六險兩金」或者「五險兩金」的說法,這其中的「兩金」,一金就是指住房公積金,另外一金就是指企業年金了。
企業年金之所以很多人沒有聽過,是因為它本身就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我國有超過5000萬家企業,但建立了企業年金制度的大概只有12萬家,涉及的職工人數也大概只有2800萬人。
那麼一般是哪些企業才有企業年金呢?主要是一些大型國企或者央企,而且一般還是朝陽行業,效益較好的企業才有。當然也有些大型的私企也有,我就是屬於這一種。
以前在企業上班時,第一年進去的時候是沒法享受企業年金的,入職滿一年後,HR會發一封郵件給你,讓你自願選擇是否參加公司的企業年金計劃。
如果選擇參加年金計劃,每個月除了扣養老保險外,還會額外扣一筆企業年金,到手的錢就會少一點,就有少部分同事選擇不參加。
當然我是毫不猶豫的選擇參加,選擇參加年金後,還有兩種模式供選擇,一種是保守型投資方式,繳納的年金拿去按儲蓄的方式投資,收益很低,但是保本保收益。另外一種是激進型,投資方式類似基金,風險高,但大概率也是正收益。
我們當時的繳存比例並不是固定的,前兩年由於入職不久,每個月只扣45元,然後公司再給交45元,到後來隨著工資提高,對公司的貢獻更大,繳納的金額逐步提高,每月交180元,公司交180元,公司再獎勵135(這部分也是變化的)。別看這一個月只有幾百塊錢,一旦把幾十年工齡考慮進去,再加上每年的投資收益,到退休帳戶餘額就有幾十萬。
以我自己的為例,按照工資按每年5%增長,收益按年化4%,到退休帳戶大概有71萬,就算按20年來領取,每個月光年金就大概有3000元,這比很多人養老金都高,再加上養老金部分,每月到手的退休金非常可觀。
所以如果遇到有企業年金的企業,大家一定要珍惜,總的來說這類企業效益都不錯的,不然哪裡來錢給大家增加福利呢。
感謝邀請,感謝樓主的提問。
企業年金這個概念相對於比較,身處為什麼呢?因為很多企業甚至是絕大多數企業都是沒有企業年金這樣的一個待遇的,一方面企業年金不屬於法定的義務,另一方面如果要建立企業年金,對於企業單位來說,會增大一定的用工成本。所以擁有企業年金的企業單位幾乎是很少一部分,大約只有5%的比例都不會到的。
什麼樣的企業才擁有企業年金的?主要一般是國有大型企業和中央直屬的央企,他們這部分企業是擁有企業年金的,當然對於一些大型私營企業,也是擁有企業年金的企業年金,就相當於是一個補充養老金的待遇,他的繳費比例企業單位需要承擔8%,個人需要承擔4%,但是這12%的繳費比例是全額進入到自己的帳戶當中去,他跟養老保險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
擁有企業年金的個人在辦理退休以後可以多獲得一部分,補充養老金的待遇,當然你的企業年金交的越多,那麼你獲得的這個補充養老金待遇也就越高,以此類推。所以說擁有企業年金可以讓自己多獲得一份養老金的收入,但是你沒有企業年金,自行是沒有辦法繳納的,只能夠通過企業單位來才能夠繳納!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我給大家詳細回答幾個關心的年金問題:
1、企業年金2018年2月以前,單位繳費比例上限為5%,個人不低於1%。2018年2月以後出了新政策,人社部規定上限為8%,個人不低於2%。
2、個人補繳費,單位不能給繳費,所以,每個月必須扣個人的,然後單位給繳費的。
3、企業年金和基本社保是獨立的帳戶,沒有關聯。
4、企業年金是市場化投資運作,所以有盈虧,會體現在帳戶金額有變動。
5、企業年金不是國家強制政策,是企業自主和個人自願行為。
大家如果還有任何關於企業年金問題,可關注我,私信我,有問必回復!
路人蟻的世界:聊社保,侃商保,專業答疑
社保是收入轉移
我們的社保保障制度,嚴格意義上不上真正的保險,而是一種收入轉移和再分配製度,用來解決社會福利保障的問題,一般來說職工繳納的就是社保和公積金,五險一金範疇。這個社保是需要單位個人一起承擔的,也是企業用工成本之一,除了一些央企國企有社保外的補充養老金,比如職業年金,企業年金等,在基礎社保養老的情況下給個人未來的退休養老金做了一個提升。其中企業年金比較接近商業意義上的保險,而職業年金還是屬於養老改革的一種過渡和升級補充。民營企業效益好的才可能存在企業年金保險。
企業年金跟是類似商業年金養老保險
在職業生涯中,企業的養老保障除了基礎的社保,還有兩種養老保障,那就是職業年金和企業年金,而社會保障體系之外,就是商業的年金養老保險範疇。
年金補充養老保險是企業在社保之外,提供的補充養老金福利待遇,由企業和個人一起承擔繳費,繳費的資金都是進入個人帳戶積累的。沒有分統籌和個人帳戶。
職業年金主要是針對機關事業單位的,範圍比較有限,而且是屬於強制性的,公職單位必須建立的一個補充養老保障機制,可以說是應對養老改革的一個過渡模式。到了退休領取年齡,是按月領取的。
而企業年金則是私營企業,各類社會團體都可以建立的自願原則的補充養老金保障。,範圍較廣。它與商業養老保險的範疇接近,是企業和商業保險公司合作參與的。到了退休領取年齡可以一次性領取
職業年金和氣年金的繳費方式也不同,職業年金的繳存比例是企業8%,個人4%。而企業年金保險的繳費模式是企業繳費每一個年度年不超過企業上一個年度職工工資總額的1/12,企業和職工個人總計不超過企業上一個年度職工工資總額的1/6。
最後一個就是我們的商業年金保險,一般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基礎社保解決保障和養老問題,,而對於中產家庭會額外配置商業年金保險,這類保險是家庭現金流規劃的選擇,至少鎖定現金流5年不能領取,之後開始部分領取。退保會損失本金,分為儲蓄帳戶,和萬能理財帳戶,5年後不領取可計入萬能帳戶增值,有一個保底利率收益。
什麼是企業年金?簡單的說,就是第二份退休金。
很多人在企事業單位上班,都會有五險一金。而一些效益比較好的單位,有五險二金。
這個「二金」就是指公積金和企業年金。
那企業年金是如何繳納的呢?
像我工作的單位,就是個人繳納4%,單位繳納8%,總共不超過繳納基數12%的比例。
大部分的企事業單位,都是個人4%、單位8%的比例。但是,也有一些單位,可能是個人3%,單位9%。但是加在一起,絕對不會超過基數的12%。
那這個繳納基數是多少?
企業年金的繳納基數和社保的繳納基數一模一樣。都是以上一年度,月均平均工資為基數。
比如說,上一年度中你的月均工資為1萬。那今年1-12月份,不管你每個月工資拿多少。你的企業年金,每個月工資扣400塊錢,單位再給你交800塊錢。加在一起,就是一個月1200塊錢。
一個月1200塊錢,一年就是1.44萬。如果能有二三十年的工齡,那本金就有三四十萬。而且企業年金是有利息的,據說比國債的利息還要高。
企業年金退休後如何領取?
比如說,一個人60歲退休後,企業年金帳戶裡面連本帶息總金額是30萬。那現在就有兩種領取方式:一次性領取,和每個月領取。
1 . 一次性領取
你可以選擇一次性把這30萬的金額,全部都領出來。
但是,你需要納稅。
沒錯,如果選擇一次性領取,需要按照個人所得稅徵稅規則納稅。因為企業年金當初在交費的時候,是免稅的。
你想一次性領取,就要納稅。
30萬的金額,如果按照個人所得稅徵稅稅率來計算,要納稅好幾萬塊錢。所以,你想要一次性領取,就要好好地考慮一下了。
2 . 按月領取
除了選擇一次性領取外,還可以選擇按月領取。如果是60歲退休,按月領取的金額就是:
總金額 ÷139
比如說總金額是30萬,那就是:
30萬÷139=2158元
然後理論上你可以領取139個月,就剛好把30萬領完。但是企業年金是有利息的,所以實際上領取的月份,是遠遠大於139個月的。可能會達到150個月左右的時間,總金額也是超過30萬。
社保養老金,加上企業年金,可能比上班時的工資都要高
退休的時候,去社保局辦理退休手續,然後每個月的社保養老金,就會準時打在你的社保卡金融帳戶裡。
另外,你再去辦理領取企業年金的手續,也可以提供醫保卡,讓這筆錢也按月打在社保卡的金融帳戶裡。
這樣每個月,你就能領到兩筆退休金。一筆是社保養老金,每年都在增加,活的越久金額就越大。另一筆是企業年金,每個月金額相同。領完就結束。
今年三月份的時候,單位有個姐姐辦理退休。她上班時的工資,每個月只有3500-4500塊錢。但是,退休後第一個月的社保養老金是3100塊錢。企業年金,每個月是1500塊錢。加起來一個月的退休金就有4600塊錢,比上班的工資都要高。
為啥有這麼多的人,千軍萬馬也要去考公務員?
因為公務員明面上工資一個月就兩三千塊錢,但是社保和企業年金,繳費都特別高。
等到退休的時候,可能兩筆退休金加在一起會過萬。比上班的工資,要高出好幾倍。
公務員的好福利待遇,真的是都在工資以外的地方。
你好:
企業年金可是個好東西!一般只有好單位或者公司才會有!
簡單來說就是友企業和其職工在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後,由單位牽頭自願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
繳納比例一般是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本人繳費工資的4%,由單位代扣。
單位繳費的上限一般不超過上年度工資總額的8.33%,單位+員工合計繳費一般不超過上年度工資總額的16.7%,大約六分之一。
感謝邀請,更感謝樓主的提問。
羅總你好,企業年金一般指的是補充養老保險的待遇,通常情況下作為一些國有企業,或者說一些中央大型國有企業,那麼都會給自己的職工建立一份企業年金的制度,當然自己擁有的企業,您自己就意味著自己將來退休以後可以獲得補充養老金的待遇。那麼擁有了補充養老金的待遇,實際上自己退休以後所獲得養老金的待遇普遍都是比較偏高的。
企業年金的繳存比例一般情況下是按著8%或者是12%的比例來進行交費,那麼個人需要承擔4%的繳費比例,企業單位需要承擔8%或者是4%,那麼這8%或者是12%的全額繳費比例,實際上是全部進入到我們個人帳戶當中裡面來了,所以最終我們在退休之後可以享受一份額外的補充養老金的待遇。
這就是繳存企業年金的一個好處,當然如果說你離開這個給你正常繳納企業年金的單位,那麼去到一個沒有企業年金的工作單位,這種情況下就會停止你企業年金的正常交費,那麼將來可能獲得不了補充養老金的待遇,所以說我們一定要保證自己的工作單位正常繳納企業年金,並且要保證自己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之前,正常的在這家工作單位工作,那麼最終才可以享受到補充養老金的待遇。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企業年金是一種非常有用的東西,它作為基本養老保險的補充,是養老保險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地來說,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在職工退休後可以領取一定的金額,用於保證職工退休後的待遇水平。
而且企業年金制度能夠增強對於人才的吸引力,但目前在我國其實企業年金的普及率並不高。
因為企業年金和養老保險一樣,也是需要由企業和個人共同承擔的,企業繳費每年不超過本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8%,企業和職工個人繳費合計不超過本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12%,這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說是一筆很大的負擔,而企業年金的繳納是自願的,所以即使企業年金已經推出了十多年,目前我國建立企業年金制度的企業寥寥無幾,並且大多數都是效益好的國企,如通信、石油、菸草等壟斷性行業國企。
不過相比養老金來說,企業年金的領取方式更加人性化,主要有三種:第一種和養老金一樣按月領取;第二種是按個人實際需要分次領取;第三種是一次性全部領取。和養老金不需要納稅不同,企業年金是需要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適用的稅率,計徵個人所得稅的。
雖然國家已經發布了《企業年金辦法》,但企業並不積極,而且普通職工對企業年金缺乏了解,因此推行企業年金依然困難重重,但相信在未來它會慢慢成為我國社會保障體系中重要的一環。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關注我,分享機關單位和國企的各種知識!
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五險一金對於單位或企業在職員工來說再熟悉不過了,那麼在2018年2月1日五險一金新添加的成員「企業年金」變成五險二金讓人有些陌生,那麼企業年金到底是什麼呢?
一、企業年金
企業年金簡單來說就是是指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自願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是國家對基本養老保險的重要補充。
企業年金在上線之前其實就有試行過,只是覆蓋範圍小、參與企業少所以鮮為人知。
二、企業年金如何實行
國家並沒有強制而是鼓勵企業建立年金制度,而且企業想要建立年金還是有一定條件的:
1、已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並履行繳費義務。
2、具有相應的經濟負擔能力。
3、已建立集體協商機制。
除了滿足以上條件企業還要制定《企業年金方案》給人社局審批通過了才能建立。
三、企業年金存繳
企業可申請月、季、年三種繳存方式到年金帳戶。
企業年金有企業和職工共同繳納,繳費基數是職工的基本工資、企業繳費比例不超過職工總工資8%、企業職工總繳費不超過職工總工資的12%。
當然具體的繳存比例還是要企業跟全體員工協商後納入《企業年金方案》。和公積金一樣企業部分自己繳納,職工部分由工資中代扣。
四、企業年金歸屬
公積金一旦繳納那麼企業和職工繳納部分都歸屬於職工,而年金則有所區別。
職工繳納部分當然歸屬職工個人,而企業繳納部分有兩種情況:
1. 職工可與企業協商約定企業繳納部分也自始就歸屬於職工;
2. 企業也可與職工約定,隨著職工在本企業工作年限的增加逐步歸屬職工,但其完全歸屬職工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8年。
還有出現以下情況,那麼企業繳納部分馬上全部歸屬員工:
1. 職工離職
2. 職工退休
3. 職工完全喪失勞動能力;
4. 職工死亡
5. 企業正常解散
6. 企業被撤銷
7. 企業破產倒閉
五、年金的提取
公積金只要滿足提取條件如購房、離職、退休等都可提取,操作也比較簡單,但是年金相對就比較複雜了,要滿足以下條件:
1. 職工退休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時,可按月、分次或一次性提取年金;
2. 職工要出國(境)定居時,可一次性提取全部年金;
3. 職工死亡,親屬可一次性提取全部年金。
總的來說企業年金為我國完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體系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隨著我國現代社保制度的不斷完善,企業年金也已經成為較普遍的企業補充養老計劃,並且可以成為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企業年金的繳存比例一般為單位8%丶個人4%。
企業年金,是指企業及具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自主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通俗地說,企業年金不是國家強制政策,是企業和職工自願的行為。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建立企業年金的企業必須要滿足三個條件:一是要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並且履行繳費義務;二是具有相應的經濟負擔能力;三是已建立集體協商機制。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在現實中,已經建立企業年金的企業為數不多。準確地說,目前建立企業年金的基本上是大型央企丶省企和市企,中小型國有企業很少有建立企業年金的,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就更加沒有。我所在的地級市,目前已經建立企業年金的除了央企外,只有三家大型市屬國有企業建立了企業年金。
企業年金的費用由企業和職工共同繳納。2018年以前,企業年金的單位繳費比例上限為5%,個人繳費比例不低於1%。2018年2月國家出臺企業年金新政後,單位繳費比例為8%,個人繳費比例為4%,加起來是12%,全部進入到職工個人帳戶。
擁有企業年金的個人在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時,可以獲得基本養老金以外的一部分補充養老金的待遇。這對於一些擁有企業年金的大型央企丶省企丶市企的職工來說是個很大的利好。
企業年金的領取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和養老金一樣按月領取;二是按個人實際需要分次領取;三是在退休時一次性全部領取。和養老金最大的不同是,企業年金需要按照「工資丶薪金所得"項目適用的稅率來計徵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