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漢獻帝為何不一劍殺了曹操,奪回大權?_漢獻帝為什麼逃跑

故事罷勒說: 漢獻帝劉協,一個傀儡皇帝。 既然是傀儡,就是被人牽線的木偶而已,著實可憐。 曹操一代奸雄,既有政…

故事罷勒說:

漢獻帝劉協,一個傀儡皇帝。

既然是傀儡,就是被人牽線的木偶而已,著實可憐。

曹操一代奸雄,既有政治才幹,又有軍事才能,挾天子以令諸侯,佔盡天時。

為什麼劉協不一劍殺了曹操呢?

無意義,得不償失。

東漢末年,皇權旁落,或外戚專權,或宦官亂政。直到董卓進京,禍亂朝綱,大漢其實已經滅亡了。

董卓廢天子,立劉協,就是覺得年幼的劉協更容易控制,所以說劉協一開始就是權臣的傀儡。而董卓的行為,給天下人一個警示:漢朝氣數已盡,實力強大就可以逐鹿中原。

董卓死後,李傕郭汜又佔據朝堂,劉協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甚至於沒有乾淨的水,沒有乾淨的食物。

直到曹操的出現,給了劉協「名分」,給了他穩定的生活。比起董卓之流,曹操簡直不要太好。

如果曹操暴斃,那些曹操的家臣未必會善待劉協。地方軍閥更不會尊崇劉協,只會是爭奪他,做自己的傀儡。

假設,劉協趁曹操不防備,一劍刺死曹操。那麼曹操的家臣肯定要替曹操報仇,那麼劉協也會給曹操陪葬。所以,做為光杆司令,劉協只能安撫曹操,享用曹操給他的名分,繼續苟活於世。

遊俠8666說:

我國前人有「心有餘而力不足」的說法,不知此語用在漢獻帝為何不一劍殺了曹操,奪回大權,再振興漢室,來個「什麼之治」。

(那樣,漢朝還是一統江山,不分後來的魏蜀吳三國。多麼美好。)

不知漢獻帝咋沒有一劍殺了曹操而一了百了的想法,而來個血衣召書呢。![我想靜靜][大笑]

94310417小雲說:

大話西遊痴人說夢,是問董卓亂政時漢獻帝劉協過的什麼日子,對王公大臣皇親國戚想殺便殺,慘不忍睹,豬狗不如。豪無人臣之禮,居無定所,形同喪家之犬。自從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後,遷都許昌,大修宮庭,,皇帝有了尊嚴,大臣各司其職,可謂安居樂業衣食無憂,天下思定思當初國舅董承及三位大臣蜜謀衣帶詔事件,被曹丞相抓了個現形,漢獻帝早以心知肚明,他就是籠中之鳥是個擺設傀儡皇帝,丞相禮賢下士,王公大臣文東武西,尚有君王耀武,豈會不知死活揮劍自衛,其實自曹丞相以下的眾將領早有殺獻帝立曹操之意,只是曹操良謀以久不忍直視啊,時機未到豈可逆天邪神,所以曹操魏公嫁女兒於獻帝當起了國丈,那獻帝道也樂不思蜀,與天同壽。看一看到曹氏集團後代一帝忍不住恥辱揮刀拼殺,被大將陳濟一槍刺死於光天化日之下,何其悲也。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說:

中國歷史上有這麼一位皇帝,他從登基第一天起,就是權臣手中的傀儡,先後多次被不同的權臣所控制,他當了31年的傀儡皇帝,然後被權臣逼迫禪讓帝位,最終他安享富貴,得以善終,這位皇帝就是東漢最後一位皇帝-漢獻帝劉協。

劉協能當上皇帝,是因為董卓的專權,大將軍何進被殺後,董卓進京控制了皇帝與朝廷,開始了專權,董卓幹的第一件事就是廢除漢少帝劉辯,擁立當時的陳留王劉協為帝,這一年劉協只有9歲,從此以後,劉協開始了傀儡的一生。

劉協最早是被董卓控制,董卓被殺後,王允短暫控制了朝廷,接著又是李傕、郭汜等軍閥控制,直到曹操迎立漢獻帝劉協到許都,劉協才開始安穩下來,此後劉協的一生都被曹氏所迫,這同時也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開始。

人人都想知道曹操是如何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從來沒有人會想想漢獻帝劉協是否甘願一輩子當個傀儡皇帝。從人性的角度出發,沒有人願意當傀儡,亂世之中,想要立於不敗之地,就得要有自己的勢力,那麼問題來了,作為皇帝的劉協,是否想過刺殺曹操奪回大權呢?

肯定有人會說漢獻帝不是有衣帶詔嗎?這不就是漢獻帝想要刺殺曹操的證據嗎?事實上,衣帶詔的真實性是值得懷疑的。

《後漢書 獻帝紀》:五年春正月,車騎將軍董承、偏將軍王服、越騎校尉種輯受密詔誅曹操,事洩。壬午,曹操殺董承等,夷三族。

《三國志 先主傳》:獻帝舅車騎將軍董承辭受帝衣帶中密詔,當誅曹公。

《資治通鑑》:初,車騎將軍董承稱受帝衣帶中密詔,與劉備謀誅曹操。

《後漢書》說董承、王服、種輯等人受密詔誅殺曹操,但是事情洩露了,這些人都被曹操誅殺三族,《三國志》說漢獻帝劉協的嶽父車騎將軍董承接受皇帝的密詔誅殺曹操,《資治通鑑》則說董承對外宣稱接受了皇帝的衣帶密詔,與劉備一起謀劃誅殺曹操。

漢獻帝到底在衣帶詔事件上做了什麼,況且沒人說得清,衣帶詔事件的主要參與者其實是董承,不管哪一種說法,都有董承參與,而且是帶頭人,那麼董承是什麼人?

董承最初是董卓手下的部將,是董卓女婿牛輔的部曲,董卓被殺後,其女婿牛輔不久也被殺,董承跟隨李傕、郭汜等人一起反攻長安,最終打敗呂布,再次挾制漢獻帝,隨即長安處於董卓舊部軍閥的控制之中,而且爆發了一系列的內亂。

董承就在這個時候崛起,在李傕、郭汜、楊奉、楊定、韓暹等人爭權奪利的混戰中,董承一直負責保護漢獻帝,同時他還把女兒嫁給了劉協,成為劉協的嶽父,此時的朝廷是由各部軍閥組成的一個矛盾重重的混合體,董承在其中為了排斥其他勢力,決定聯合曹操打擊韓暹、楊奉等人。

到建安元年,董承就因功升任衛將軍,並隨曹操一起迎立漢獻帝劉協到許都,到建安四年,董承就已經是車騎將軍了,這是全國地位排在前三的將軍名號,車騎將軍之前只有大將軍和驃騎將軍,而當時的曹操把大將軍之職讓給了袁紹,自己則擔任司空。

在軍閥的混戰中,不排除劉協為了培養自己的勢力不斷給董承升官,畢竟劉協娶了董承的女兒董貴妃,董承就是外戚,自古以來,朝廷的權力鬥爭就少不了外戚,尤其是宦官被完全消滅的情況下,皇帝身邊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外戚。

從歷史記載來看,漢獻帝劉協是個聰明人,曾經因為懷疑侍御史侯汶貪汙而專門想出辦法,來證明侯汶作弊並處罰,而不像他的父親漢靈帝一樣荒淫無道,但在當時的情況之下,劉協是否有能力、有機會、有條件刺殺曹操呢?

答案是沒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方式。挾天子以令諸侯從來就不是拿著皇帝來要挾諸侯,而是用非常巧妙與體面的方式來控制皇帝,儘管在表面上,曹操仍然表現得像個忠臣。

最早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人其實是董卓,董卓控制朝廷與皇帝之後,他並不住在皇宮之中,而是住在離皇宮很遠的眉塢,平常沒事不會面見皇帝,而是由自己手下的親信來與皇帝打交道,除非有重大事件,才會面見皇帝,這是典型的異地控制皇帝的手法。

但是董卓的挾天子以令諸侯過於殘暴,他採用的是恐嚇與嗜殺的方式,這種高壓統治難以讓人心服,所以不斷有人行刺董卓,董卓最終也死於呂布之手,相反,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方法就高明得多。

曹操主要用以下方式來控制皇帝:

1、建立有名望的文官集團與皇帝打交道

曹操一手打造了以荀彧為首的文官集團,潁川荀氏是東漢末年著名的世家,是當時的頂級門閥,荀彧還向曹操推薦了戲志才、鍾繇、郭嘉、陳群、杜襲、司馬懿等超級人才,這些門閥世家在當時是有相當大的號召力,再加上有漢獻帝這個皇帝在旁,因此形成了一個相當有名望的朝廷。

以荀彧為首的朝廷利用東漢皇帝的名義與世家的影響力,號召了天下讀書人與士族加入曹操所主導的朝廷,這是名正言順,也是正統朝廷,因此這個朝廷中的人才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壯大。

曹操所謂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其實並不是挾制皇帝以命令諸侯,而是借用皇帝的名義來做對自己有利的事,並且打著正義與師出有名的旗號,在政治上處於絕對的政治正確,但凡反對曹操的勢力,曹操都能在政治上打擊對方,同時上軍事上消滅對方,比如呂布、袁術等勢力,都被曹操所消滅。

曹操需要文官集團來與皇帝打交道,自己並不出面,如果曹操想需要在政治上辦到什麼事,只需要讓自己隱藏在文官集團中的親信給皇帝上書就行了,漢獻帝是個聰明人,知道這是曹操所要做的事,一般只能同意。

曹操所建立的這個文官集團位於許都,這是曹操所控制的勢力範圍,實際上朝廷背後的真正控制人還是曹操,這得益於曹操手中強大的兵權。

2、牢牢把兵權控制在親信手中

曹操在政治上取得了特權,依靠的是手中的兵權,並在軍事上取得一系列成績,曹操從迎立漢獻帝開始,就利用自己強大的兵權控制了朝廷,曹操的控制是非常隱藏的,與董卓是完全相反的。

曹操起兵是依靠其家族雄厚的實力,起兵後,曹操組建了以曹氏和夏侯氏為核心的軍事集團,其中包括但不限於:夏侯惇、夏侯淵、曹洪、曹仁、曹純、曹真、曹休。曹操幾乎不會讓外人染指兵權。

曹操有兵權,對外可以平定不服從的軍閥,比如袁紹,對內可以威懾朝廷,打擊異己,比如曹操在衣事詔事件中誅殺了所有參與者,並夷其三族,兵權在握,朝廷中任何反對者都無法對曹操形成威脅。

3、異地控制皇帝

曹操採用了與董卓一樣控制皇帝的方式,也就是異地控制,曹操並不與漢獻帝劉協住在一起,自從把漢獻帝迎立到許都之後,曹操大多數時間都是四處徵戰,在204年之前,曹操是把自己家鄉作為大本營的,在204年之後,曹操攻克了冀州的鄴城,才開始把鄴城作為大本營的。

曹操不見皇帝,或者少見皇帝,就能避免很尷尬,也能避免在皇帝面前表現得過於霸道,從而能夠維護表面上的君臣關係,也能夠在表面上迷惑文官集團。

曹操這樣異地控制皇帝,不怕皇帝造反嗎?

當然不怕,因為掌握兵權的將領都是曹操的親信,舉個例子,公元218年,太醫令吉本及其子、少府耿紀、司直韋晃等人在許都發動叛亂,許都是當時曹操名義上的都城,吉本等人攻打長史王必,王必是曹操的親信,掌握兵權,所以是吉本等人的頭號目標。

但是吉本等人沒有兵權,帶了一群烏合之眾根本就是王必的對手,王必聯合了潁川典農中郎將嚴匡一起平定了叛亂,王必和嚴匡都是曹操的親信,皇帝即使想造反,由於沒有兵權,就算曹操在外徵戰,也無法刺殺曹操或者據城自立。

這就是曹操不一樣的挾天子以令諸侯,漢獻帝劉協根本沒有能力刺殺曹操,也沒有任何成功的機會,漢獻帝是個聰明人,明知不可能,就不太可能以強硬手段來對付曹操,還不如明哲保身,至於衣帶詔,更多可能是外戚董承與曹操之間的權力鬥爭。

減水書生說:

自帝都許,守位而已,宿衛兵侍,莫非曹氏黨舊姻戚。

就這種架勢,漢獻帝還怎麼一劍捅死曹操,根本沒有可能。

皇帝一劍捅死權臣的事情,歷史上不是沒有發生過。

公元530年,北魏孝莊帝親手捅死入宮覲見的大權臣爾朱榮。包括爾朱榮小兒子爾朱菩提在內的30多個親信,全被孝莊帝的伏兵殺死。

但是,殺死權臣之後,孝莊帝不僅沒能奪回大權,而且連皇帝都沒得當,甚至連命都保不住。

契胡士兵當時就要攻城、殺皇帝,給自家的大首領報仇。同時,四面八方的爾朱系將領立即紛紛率兵開往洛陽。

最後,孝莊帝當了爾朱家的俘虜,從洛陽被押到晉陽,然後直接被勒死。距離自己殺死爾朱榮,也就三個月的時間。

這就是一劍殺死權臣的結果。

孝莊帝元子攸是鮮卑人。所以,還有一股子好武精神。關鍵時刻,這傢伙真敢不計後果,也真有把子力氣拿刀捅死權臣爾朱榮。但長在深宮的漢獻帝,未必有這個膽量,更難說有這個能力。

我們沒必要瞧不起漢獻帝。

如果一劍捅死曹操,啥事沒有,那漢獻帝肯定敢捅。甚至,都不用自己動手,身邊的虎賁就能替他把這事給辦了。

議郎趙彥因為向漢獻帝陳言時策,然後就被曹操看著不爽:要獻策也該向我獻策,你向皇帝獻策,是幾個意思?隨即,趙彥就被曹操殺死。

對此,漢獻帝非常生氣。趁曹操進宮奏事,直接跟曹操攤牌:君若能相輔,則厚;不爾,幸垂恩相舍。你曹操如果還想輔助我當皇帝,那就把我當個皇帝厚待;如果不能,那就開恩讓我走。

然後,曹操嚇得大驚失色,趕緊找機會往外跑。

曹操為什麼害怕?

他並不擔心漢獻帝一劍捅死他。曹操不會帶劍指著皇帝匯報工作,獻帝也不可能拿劍指著曹操聽他匯報。君臣之間,再怎麼關係緊張,也不至於一見面就動刀子。

但是,漢獻帝身邊的虎賁衛士可是拿著刀的。

「舊儀,三公領兵朝見,令虎賁執刃挾之。操出,顧左右,汗流浹背,自後不敢復朝請」。

當時,漢獻帝大喝一聲:把曹操給我捅死。這些個虎賁御林軍,備不住就真敢把曹操捅死。

雖然「宿衛兵侍,莫非曹氏黨舊姻戚」,但漢獻帝畢竟是天子。臨場之變,天子威嚴未必就不好使。而「曹氏黨舊姻戚」至多也就滲透到軍官一層,不可能拿刀的大頭兵也都是曹操他們家親戚。

所以,自此以後,曹操再也不敢覲見漢獻帝了。甚至,這傢伙都不敢在許都辦公,直接跑到鄴城遙控朝廷。

那麼,漢獻帝就沒有翻盤的機會嗎?不是有過衣帶詔嗎?

有衣帶詔不假。但手裡沒兵,殺不了曹操;手下沒人,更奪不回大權。

漢獻帝從關中逃回洛陽,身邊就剩下一群已是光杆司令的三公九卿。反正自己是皇帝,想封什麼官都可以。但封的官,既沒權又沒錢還沒糧食。漢獻帝和百官在洛陽連飯都吃不上。

不是還有郡守刺史嗎?這些人就不管朝廷、不管皇帝嗎?當然管。於是,曹操親迎漢獻帝。但其他的刺史郡守,就要麼不想管、要麼懶得管。

跟隨曹操到了許縣,漢獻帝才算安頓下來。許縣是曹操的地盤。在這裡,漢獻帝還能折騰出什麼故事?

但漢獻帝的智商絕對在水準上。否則,董卓當時也不會一眼相中他,然後立他當皇帝。這傢伙沒少給曹操出難題。

但是,你漢獻帝即便再聰明、再努力,也掀不起太大風浪。往往是自己折騰一波,然後被曹操殺死一群親信;再折騰一波,又被曹操殺死一波親信。

所以,衣帶詔肯定失敗,其他詔也肯定失敗。至於原因,你只需要看幾個關鍵職官就行。

東漢以來,尚書臺是權力中樞。這地方就是發布詔命、指揮百官的司令部。漢獻帝到許都後,誰是尚書令?

是荀彧。

荀彧還是忠於漢室的,但讓他反曹操,幾乎不可能。

初據兗州的時候,曹操因為父親被殺而問罪陶謙,於是出兵徐州。前腳剛走,老家兗州就被呂布給抄了。當時,曹操慘得就剩下三個縣。而這個三個縣,就是荀彧幫他守住的。否則,曹操直接變成流兵草寇。

後來,曹操篡位的圖謀日漸暴露。而他與荀彧的關係也就漸行漸遠。但是,曹操與荀氏家族的關係越來越緊。簡單說,雖然荀彧忠於漢室,但荀氏家族忠於曹操,對於漢室也就那麼回事。

所以,有荀彧把著尚書臺,漢獻帝連百官都指揮不到,還怎麼跟曹操爭權?正是因為無法通過尚書臺發布詔令,所以才搞出衣帶詔。

後來,華歆接替荀彧擔任尚書令。

這傢伙更是曹操的死黨。華歆先當尚書令後當御史大夫,足足八年時間。但《三國志》裡,一句都沒說他都幹了啥。為啥沒說?只能說華歆幹得全是不能說的事。

尚書令控制不住,禁軍總能控制住吧?否則,曹操也不至於連面兒都不敢跟漢獻帝見。

曹操殺了董貴人、幽禁伏皇后,還殺了獻帝與伏皇后生的兩個兒子。這已經把人傷透了。君臣之間實在沒法見面。漢獻帝小動作不斷,曹操也沒法直接殺了皇帝。所以,索性離開許都。這是他不見漢獻帝的主要原因。

皇帝的禁衛軍,一般分為三支。在三公九卿體系中,分別由九卿中的郎中令、衛尉、中尉掌管。郎中令,主要保衛皇帝,兵最少但離皇帝最近;衛尉,主要保衛皇宮,兵多了一些但距離皇帝也遠了一些。中尉,主要保衛京城,兵最多但距離皇帝更遠。

無論是政變還是拿權,一定要控制住這三支近衛軍中的兩支。

離皇帝最近的郎中令,當時已經更名為光祿勳,是郗慮。而郗慮肯定是曹操的人。伏皇后事發,郗慮和華歆兩個人帶兵衝入皇宮,當著漢獻帝的面兒,抓走了伏皇后。伏皇后哭著求救的時候,漢獻帝回過頭對郗慮說:郗公,天下寧有是邪!

當時的衛尉,不知道是誰。但這個位置已經不重要。因為許都朝廷太小,不可能搞得那麼複雜。公元208年,曹操任命馬騰為衛尉。馬騰是被曹操扣下來當人質的,然後還能當衛尉,這就說明衛尉已經不是什麼要緊的官職。

許都位於許縣,許縣縣令是滿寵。滿寵是曹操的鐵桿。所以,中尉是誰也就不重要了。

名義上,屯騎校尉伏完,掌握著一支禁軍。伏完是伏皇后的父親。當時,伏皇后寫信給伏完,讓他想辦法對付曹操。但伏完根本不敢對付曹操。伏完也就是名義上掌管禁軍,但兵都是曹操的。所以,他不是不敢有所作為,而是根本沒法有所作為。

漢獻帝僅是一個「守位」皇帝,百官也就是「備員而已」。即便如此,曹操的死黨、鐵桿,還把持著朝政、監視著皇帝。關鍵是官渡之戰後,曹操直接跑到鄴城,連面兒都不見了。在這種情況下,漢獻帝也就真的沒有可能一劍捅死曹操了。

郭璽清說:

關於曹操,戲劇一般以大白臉肖像出場。《白逼宮》中漢獻帝哀聲悲唱:「董卓除又逢下國賊曹操!」漢獻帝何等傷情,都處於無奈。

漢獻帝之時,天下大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為正統東討西徵。弱冠的漢獻帝一一一一

漢獻帝繼位之主,本身沒有那些創業者的雄心氣魄。就是有,文臣武將都在魏王旗下,又能怎麼樣?

言峰一轉,漢獻帝能以帝王身居,非恨曹操,反而依懶曹操。說粗笨一些,漢獻帝離開了曹操,又有誰還能擁立為帝王之家?若漢獻帝落劉備之手,可能多活幾日都是問題。因為劉備也稱帝漢江山,豈能容忍。

漢獻帝情與理都不去刺死曹操。

楚曉承說:

同樣是亡國之君,別的皇帝要不被斬殺,要不上吊,要不就是流亡,但是他可不一樣,雖然當了31年的傀儡皇帝,最後被權臣逼著禪位,交出了皇位卻得以安享晚年,得以善終。

這位皇帝就是我們今天要講到的東漢最後一位皇帝漢獻帝劉協。

九五之尊自然是高貴,皇帝們都不願意屈尊人下,即使是當個傀儡皇帝,也會有反抗的一天,就比如康熙皇帝手刃鰲拜之後奪回大權,所以有人就會問了,漢獻帝為何不一劍殺了曹操,拿回自己的皇帝大權?

漢獻帝有對曹操起殺心,且也有所行動,但是卻無力回天。

傀儡皇帝劉協逃亡路上遇到曹操

東漢這皇帝之位本來也輪不到劉協,劉協能坐上這把龍椅,還得感謝董卓。

話說這董卓把何進殺了之後便控制了當時的皇帝劉辯,為了能做到專權這個不聽話的皇帝劉辯只能換人了,換成了當時年僅9歲的劉協,至此劉協也開始了自己傀儡皇帝的一生。

董卓也不是一個長久的主,被自己部下呂布和王充給斬殺了,接著又出來李傕、郭汜等軍閥,軍閥混戰爭搶這個傀儡皇帝劉協,劉協不僅吃不飽,甚至都可能見不到明天的太陽。

好在劉協的嶽父,董皇后的父親董承對自己忠心,趁亂帶著劉協逃亡洛陽擺脫軍閥的控制,不過當時的劉協在諸多軍閥眼中已經沒有任何利用的價值。

劉協董承一行人逃亡至洛陽,為了能確保天子的安全,董承調遣曹操的部隊進入到洛陽守護劉協,但是後面這曹操竟然將劉協擄走到了許昌,並且來了個「挾天子以令諸侯」,劉協有開啟了自己傀儡皇帝的命運。

你說當時的漢獻帝對曹操恨不?恨多少還是有點,但是更多還得是感激。按照當時的一個混戰的局面,漢獻帝劉協如果沒有曹操的保護可能小命不保,加上自己手上沒有任何的權力,唯有對自己忠心的董承。

當時的劉協如果不聽從曹操的安排,一劍殺了曹操,那無疑就等同於自殺,不過當時的他還沒有那個本事可以殺曹操。

劉協對曹操起了殺心且有所行動

熟悉三國歷史的小夥伴對於曹操這個人物應該多有了解,並且歷史中關於曹操的記載內容很多,曹操善於用人,並且個人的領導能力也超群,加上經常徵戰身上的武藝更是超群。

在《三國志》中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說這曹操在少年的時候,也就是還沒有從軍的時候,一天跑去中常侍張讓的臥室去偷襲人家,被張讓發現之後便被人抓他,抓曹操的人一起圍攻曹操的時候,竟然沒有一個人能打得過他,甚至圍攻也不能傷曹操一毫,曹操還很輕鬆地翻牆逃走了。

這之後曹操從軍之後,那武藝經過戰爭的洗禮打磨之後更加精進不少,加上謀略等方面也得到提升。

再說一個曹操在軍營中發生的故事,說是一天夜裡軍營中有人放火焚燒曹操的營帳,也夜黑風高的,戰士們碰到這樣的事情驚恐萬分,亂了分寸的戰士便一通亂砍,已經難分敵我了。

這時候的曹操在幹啥呢?只見曹操手握利刃一連砍殺了數十人突出重圍,並且還穩定了局勢。任何人都無法靠近曹操,當時一旦有人靠近曹操便被他殺之,順利突出營寨的曹操這武藝已經不是一般的小兵可以比的。

再來看看漢獻帝,從9歲便開始了自己的傀儡皇帝,生活無不在別人的眼皮底下,能吃飽飯保住小命就已經不錯了,還想像曹操那樣學得一身武藝,甚至還能去軍營中帶兵打仗?所以劉協壓根就不是曹操的對手,即使近身拿吧劍去殺曹操,最後的結局也必然是被曹操反殺。

不過等到劉協長到十九歲的時候已經完全不滿被曹操控制,年輕力壯加上自己還有皇帝這一層身份,劉協內心肯定是希望殺了曹操自己重新拿回屬於自己的皇帝光環。

於是在公元200年,劉協偷偷下了衣帶詔,號令董承、劉備誅殺曹操,可惜最終以失敗告終,劉備趁機逃脫,但是參與誅殺的董承等其他人都被曹操給殺了。

劉協刺殺曹操不成的結局如何?

劉協是一個聰明人,刺殺曹操的事情沒有自己親自動手,而是將此事交給自己一直都很器重的嶽父大人董承。

董承能有輝煌的時刻不僅得益於自己的女兒嫁給了漢獻帝,更主要的還得是漢獻帝劉協的提拔,不斷給董承升官。

只可惜最後董承沒能刺殺曹操成功,眼瞅著董承這邊沒戲了,劉協便將目光轉移到伏皇后身上。

伏皇后為了漢獻帝寫信給自己的父親伏完,想要讓自己的父親效仿董承去刺殺曹操,可惜這個伏完是一個貪生怕死不會辦事的主,先後把自己女兒給自己寫的這封信給了兩個人看,第一個人是荀彧,荀彧這個人看完啥話也沒說,也沒有行動。

第二個人給自己妻子弟弟攀普刊,誰料這人竟然也是一個貪生怕死的人,將這封信的內容偷偷告訴給了曹操。

這之後的結局大家也都知道了,伏皇后被曹操等人構陷害死,伏完、獻帝二子等與漢獻帝有著密切關係聯繫的人都被曹操誅殺,這下漢獻帝該老實了,為了自己的皇位,搭上了這麼多至親人的性命,肯定十分痛苦!

至此之後,曹操為了防著漢獻帝,不僅將漢獻帝身邊換成了自己的親信,更是將自己的三個女兒嫁給漢獻帝,大女兒曹節還成為漢獻帝的皇后。曹操後面也很少出現在漢獻帝的面前,基本都是通過他人去監視漢獻帝,一心去忙活自己的千秋大業了。

前面也說到漢獻帝是一個聰明人,曹操的女兒雖然表面上看是曹操派來監視自己的,但是自己可以利用起來作為自己的保命符,所以後面曹丕逼迫漢獻帝禪位的時候,漢獻帝也得以頤養天年。

剛日讀史說:

歷史上,傀儡皇帝有很多,而最著名的莫過於東漢獻帝劉協了。

中平六年(189年9月28日),劉協被董卓立為帝之後,一直作為傀儡,先後經歷被董卓、李傕與郭汜、曹操、曹丕等輪流控制,其中被曹操控制的時間最久。

那麼問題來了,他貴為天下之主,佔據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大義名分,為何不偷偷藏把匕首在身,親自刺死了曹操,再收回大權?

問題雖小,涉及卻不簡單,如果僅僅把首要領導者刺死就能解決問題的話,為何董卓被刺死後,獻帝還是無法逃脫成為傀儡的命運?

這裡涉及到權力分配和人心所歸的問題。

首先解釋人心所歸,簡單點說,就是你能不能讓別人聽你的話,是用什麼方法讓別人聽你的話?

舉個簡單的例子,現在我們大部分都是工薪族,每天早上,要告別溫軟的床,要冒著風裡雨裡去上班,為啥我們這麼聽這個公司的話?因為它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啊,每個月要給我們工資的,這工資就是籠絡我們,控制我們每天早上準時來上班,努力上班的唯一因素!

公司用工資控制我們,並劃分了三六九等職位,有普通鹹魚工,有辦公室領導,有中層管理,還有高層老闆。這些職位,就是建立在工資的基礎上的,如果不發工資,誰當你是根蔥?

所以說,一個公司僅用工資(屬經濟權),就讓所有員工人心所歸,為公司賣力賣智慧。

同樣,一個國家,必定要某樣東西為基礎,籠絡別人為它搭建起的組織體系而賣力。

國家的基礎第一是軍權,第二是經濟權,兩者相輔相成,軍權決定一切,經濟權又左右著軍權的大小。

因此,我們把目光看回東漢王朝,國家擁有軍權和經濟權,以及支配員工職位權等基礎權力,群臣不得不在朝廷制定的規則內行事。而皇帝作為東漢朝廷絕對主宰,擁有一切上述權力。

但,東漢朝廷經過黃巾起義的糜爛後,它無力再鎮壓零星的後續起義,只能接受劉焉的「廢史立牧」主張,劉焉這個主意本意是,既然朝廷無法鎮壓各地的黃巾餘黨,不如把軍權下放給地方,讓地方自行解決各自轄區的叛亂。

(劉備也能自己籌集兵馬)

劉焉的這一主張,直接造成了諸侯割據的局面,也是東漢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朝廷的立國基礎——軍權被分割到各地諸侯手中,天下崩潰了。

董卓,手握軍權,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治班子,文有李儒、賈詡、李肅等,武有李傕、郭汜、張濟、樊稠、李蒙、王方、胡珍、楊定、段煨、徐榮、胡車兒等。

他們都是依靠董卓分配下的權力,牢牢團結在董卓集團,就像公司一樣。

當董卓(大老闆)被刺死後,李傕、郭汜(二老板)就會接過公司的領導權。其實二老板們準備解散董卓集團公司的,但是毒士賈詡一番蠱惑,他們又擔起領導責任,帶領公司反攻長安。

卓敗,輔又死,眾恐懼,校尉李傕、郭汜、張濟等欲解散,間行歸鄉裡。詡曰:"聞長安中議欲盡誅涼州人,而諸君棄眾單行,即一亭長能束君矣。不如率眾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幸而事濟,奉國家以徵天下,若不濟,走未後也。"——《三國志·賈詡傳》

刺死董卓,皇權和各地軍權回到獻帝手中了沒?

很遺憾的是並沒有,當時王允和呂布接過董卓的手把持朝政,二人繼續控制獻帝。

同理,曹操也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治班子,在他迎回獻帝時,就註定了把獻帝當個吉祥物對待,就像公司的logo一樣。

所以,如果獻帝在許昌刺殺曹操,我們假設讓他成功了,曹操死了,那麼夏侯氏家還有曹氏家族,會立刻在曹操兒子中選出一個來當領導,繼續帶領曹氏集團。

而不是把曹操建立的曹氏集團拱手讓給獻帝!

誰都不傻,曹氏家族和夏侯氏家族,之所以有利益分配,依靠的就是曹操的曹氏集團,他們不可能把這個集團讓給別人,皇帝也不行。

大家看後面的司馬氏把持曹魏朝廷,傀儡皇帝曹髦想劇烈反抗,被司馬昭派成濟直接殺死了。

這就是利益集團的反應,並不是殺死了領導者,就可以接手這個集團,憑什麼!

再說了,獻帝想刺死曹操,有成功的可能嗎?

筆者肯定的給出答案,沒有可能,獻帝又不是沒想過弄死曹操,衣帶詔事件害死了他的老婆伏皇后,還有懷孕的董貴妃,以及一干人等。

獻帝身邊所有人都是曹操的親信,哪來的刺殺武器?退一萬步說,就算有了私藏的武器,一個皇族溫室裡長大的劉協,手無縛雞之力,能刺死文武雙全的曹操?

說出來,大家都不信。

筆者覺得,東漢氣數已盡,劉協能活到壽終正寢,已是很幸運了。

文:梁生

林城—布衣說:

這個問題很奇葩!存在既合理,既然有這樣的問題,那咱也試著解答一下。

首先,漢獻帝失去的大權並不是曹操搶走的。東漢末年,黃巾蜂起、群雄並立,東漢政權已名存實亡。在西涼軍閥董卓進入長安把持朝政後,才廢了少帝劉辯立劉協為帝,並遷都長安。劉協即為漢獻帝。

董卓被 王允、呂布等刺殺後,董卓的部將李傕、郭祀又率軍擊敗呂布、殺了王允。其後,兩人又為了爭奪長安的控制權而相互攻殺。此時的獻帝劉協非但不能掌控政局,反而成了兩個軍閥爭搶的籌碼,連小命都時刻有被亂軍拿走的可能。

為保性命,獻帝劉協在董承等忠於漢室的官員的保護下,逃出長安擺脫了軍閥的控制。此時,已是天下大亂,劉協這個皇帝在許多割據軍閥眼中,只是個沒有什麼價值的累贅。是曹操獨具慧眼,看到了他這個流亡皇帝在政治號召上的價值,將其迎至許昌。這樣曹操在軍閥混戰中,就有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而漢獻帝劉協也有了安身立命之所,也保持了皇帝的虛名。

此時的漢獻帝劉協只有十五歲,他是發自肺腑的對曹操這位大漢忠臣感激涕零的。假如沒有曹操保護,他這個手無實權的皇帝,很可能早就死在這亂世之中了。而此時的曹操,也對這位少年天子尊崇有加。漢獻帝劉協,這一時期自然是不會想要殺曹操的,因為殺曹操無異於自殺,當然他也沒有這個能力。

數年後,年已十九的漢獻帝劉協,隨著年齡的增長,日漸對曹操把朝政產生不滿,想誅殺曹操奪取大權了。公元200年,劉協暗下衣帶詔,令董承、劉備等設法誅殺曹操事敗,董承等人被曹操殺死,劉備逃走。其後,伏皇后也寫信給其父伏完,想讓他效仿董承誅殺曹操,但伏完不敢行動。數年後,事情被被曹操得知,曹操脅迫漢獻帝廢了伏皇后,並將其幽閉而死。

可見,這時漢獻帝雖有殺曹操之心,但作為一個傀儡皇帝,還是沒有這個能力的。

說到漢獻帝為何不自己一劍殺了曹操,奪回大權?更是不現實的。曹操早年任西園校尉,還敢於刺殺董卓,後又率兵徵戰多年,自然有一定的武力值。而漢獻帝長居深宮,自然也沒有膽色,也沒有這個戰鬥力。

老閒同志說:

漢獻帝經歷坎砢流離顛沛見慣了血光殺伐,早已沒了膽略氣魄,可說是嚇破膽了,再見曹操文臣武將虎賁圍繞,他怎可能一劍殺了曹操;獻帝縱其一生還是明智的,做了曹操女婿;曹丕時代還封公侯,他不會冒險行事,雞蛋碰石頭的傻事他很明白,識時物者為俊傑嗎!拙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49084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