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一些人說35歲之後再找工作就沒有人要了,那他們都做什麼去了呢?怎樣提前做好規劃?

靠山4說: 謝謝小濤養花知識邀請: 試問這位提問者,你不怕被別人笑掉大牙了嗎?簡直就是胡扯,35歲無論是男還是…

靠山4說:

謝謝小濤養花知識邀請:

試問這位提問者,你不怕被別人笑掉大牙了嗎?簡直就是胡扯,35歲無論是男還是女,再找工作咋就沒有人要了呢?哪有這種提法的啊?

35歲之後的男人或者女人,正是年輕力壯,身體健康的好時光,又不是人老珠黃咋沒人要啦?他(她)們生活工作經驗豐富,有一定的社會閱歷,正是大展宏圖的好年華。

提前是提前做好規劃,諸如:讀好書掌握1一2門特長的本領,

這個年齡的人是用人單位,到處受歡迎都會有人招聘的,但話說回來,(不學無術不受歡迎另作他論)。

焱公子說:

首先我並不認同題主的這句話,題主所說的應該是指某部分人到中年,沒有太多職場工作經驗,或者但仍處在職場基層崗位,不具備個人核心競爭力,同時沒有自己的人脈,離職後比較難找到工作。

一、35歲難找到工作的原因

從大學畢業開始算起到35歲,在職場已經拼搏了10多個年頭,這樣的人有經驗有能力,一般在公司擔任管理層,35歲以後找工作也是衝著管理層崗去的。

但很多公司的管理層首要選擇的是內部提拔,畢竟員工是自己一手帶出來的,知根知底,員工被提拔了,也會更積極為公司賣命;然後是熟人介紹,最後才會考慮主動找工作的「空降兵」。

而35歲依舊處在基層崗位的員工,一方面沒有太能拿出手的工作能力,學習能力、精力也比不上年輕人,另一方面還要照顧家庭,對工作的投入也不比年輕人,簡單來說,這類工作中缺乏核心競爭力的員工,性價比低,容易被淘汰,「沒人要了」。

對於某些行業,比如程式設計師,35歲算是「高齡」了,自然也不好找工作。

二、35歲的人都做什麼去了

35歲的中年人,有的在職場擔任管理層,有的在體制內穩定地工作生活著,其他人也會有很多不同的選擇。

1、選擇含金量低的崗位

35歲後沒過硬技能找工作,一般人傾向選擇商場售貨員、保安、流水線工人等門檻和技能要求都比較低的工作。

2、自主創業

35歲人到中年,還要承擔養家的重任。打工拿著固定的薪水,已經不能滿足部分職場人的生活需要。有人脈有能力的人可能會選擇和別人合夥創業,或者跳槽單幹。有的人會選擇開店,比如奶茶店、早餐店,小本經營,也能更好地協調時間地照顧家人。

3、新興行業:自媒體、微商等

現在是個體經濟崛起的時代,有的人會選擇做微商、做自媒體,在家soho辦公,既靈活又方便。

三、怎麼規劃

1.年輕的時候要有清晰的職業規劃目標

年輕的時候要有自己的職業規劃目標。比如你是財務實習生,想花8年的時間晉升成為公司的財務總監。那麼首先要清晰自己的職業發展路徑:財務實習生--財務助理--出納--會計--總帳會計--財務主管--財務經理--財務總監,然後針對自身的情況進行提升,考取相關的資格證,學習相應的軟體系統操作等,同時在工作中積累經驗。知道自己要去哪裡的人,才不容易在路上迷失。

2.打造自己的職場核心競爭力

在職場是靠能力吃飯,靠給公司創造價值安身立命的,所以要學會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工作上死磕,成為在本崗位無法被取代的人,同時完成經驗、能力、認知的原始積累,為自己後續在公司發展和以後的跳槽儲備能量。

3.找到自己的愛好,發展成副業

按小時內求生存,八小時外求發展。除了上班,還可以找到自己的愛好,比如寫作、烘焙,發展成副業創收。

4.培養人脈

中國是人情社會,無論是在公司上班還是創業開店,有朋友幫忙總能更省事。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人脈,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主動伸出援手。

5. 學會理財

有句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趁早樹立理財觀念,著的手理財。比如在孩子出生的時候就開始買教育基金,到時孩子念大學的學費就不愁了。越早學會理財,越能規劃後面的人生。

綜上,35歲打工沒有人要的這種中年危機,從職業發展來看,要麼是年輕時跑的方向不對,要麼是中途偷了懶,結果中年時期本該領先或者有了個交通工具,卻還要和年輕人比誰跑得快,換誰也焦慮。

所以我們一方面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在職場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另一方面要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培養人脈,學會理財,為以後的生涯做準備。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老韓學法普法說:

感謝推薦回答問題!

本友友很不認可「……沒有人要了,」這句話。

是否有點悲觀?

這裡的關鍵問題,不是有人要沒人要的問題,而是自己能夠幹什麼的問題。怎麼能會有沒人要的情況發生呢?怎麼會能沒人要呢?這裡又是為什麼會是這樣子呢?

本友友認為,社會這麼大,行業這麼多,分工這麼細,需求這麼廣,幹點啥活,不可以呢。

如果沒有特別專業的技術特長,幹不了高端的技術活,就幹普通的活也可。幹不了腦力勞動的活,幹體力勞動的活也照樣行。自己幹點什麼活,不能吃飯養活自己呢!

別人不要自己,自己還是要自己的。這裡的核心要害是,想幹與不想幹的問題,幹與不幹的問題。

只要幹起來了,也就不存在「……沒有人要了」的問題啦!

如果再問:

「……,那他們都做什麼去了呢?」

答:都該幹啥幹啥去了。

如果再進一步問:

該怎樣提前做好規劃呢?

答:

1、根據自己的參加的學習教育培訓情況,不管是學的啥專業行當,學啥就幹啥,儘量要持之以恆,久久為功,天長日久,大多不抓瞎。

2、即便有參加過任何正規系統化的教育培訓,即便沒有學過啥專業性的技能,35歲也是正當年齡,年富力強,自己適合幹啥就幹啥。

3、即便35歲之前,假如虛度了不少光陰,啥也沒成。那就需要認真再審視自己,不能馬虎對待工作和生活啦。認定一條心,幹就是新起點。

4、退一步講,35歲也是一生中最好的時光,即便是從頭來,學點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謀生生技,也不算晚呢。邊學邊幹,就好。

總之,只要不怕苦不怕累,把適合自己的活幹起來,不閒著,不好吃懶做,不好高騖遠,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勤奮勞動或者工作,生活總歸是大有希望的,未來也會很美好的。

因為,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一點淺見,僅供參閱!

老喻看法說:

如果這樣說,那我現在不也涼涼了?馬上都奔4了!

職場中確實存在35歲現象,但商場呢?如果你只想著打一份普通的工作,做一份普通的工作,到了35歲,既沒有晉升,又別無所長,那性價比很低的,誰肯要呢?但也不要過於悲觀。

按照推算,現在35歲的生於1984年,我說說我身邊幾個84年以前的朋友職業生存狀況。

一位前同事是82年的,原來做培訓,後來做管理諮詢,現在一家金控公司做培訓總監,老婆也在上班,有了二胎,有房有車,雖說有一定的壓力,但日子過得還不錯。

一位前同事是83年的,原來是個It經理,因為技術好,情商高,溝通協調能力強,成了各獨角獸型公司的搶手人才,這三年跳槽了兩次。現在是一家數千人員的金融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兼任一家下屬子公司的總經理,年薪過百萬。

還有一位前同事是84年的,原來做運營經理,後來升任運營總監,邊工作還邊讀了個MBA,去年跳槽到一家世界500強零售公司做管理,今年又跳槽到一家老牌的出版公司做市場。職業生涯風生水起,人很機靈,頭腦轉的快,是一個做市場的好手。

……

以上是我順口舉的3個例子,當然了,這3個人本身都比較優秀,跟我的關係挺不錯,經常往來,否則也不會被我看好。當然不排除有很大一部分35歲的人,還是碌碌無為,不過讓我絞盡腦汁去想,還一時半會兒找不到。不過這好像也沒有那個必要了。

我想說的是,一個人優秀不優秀,與他的年齡關係不大。古語有言: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痴長百歲。曹操也有一句名言: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其實各行各業都有35歲以上的人,想想看,如果35歲以上都失業了?那還得了,至少5、6個億呀。人到中年,本就是經驗和能力最好的時節,很多工作都需要年齡大一些的,只是說像碼農、程式設計師這種,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沒有什麼競爭優勢了,要的薪資還高,幹的活不見多,當然會面臨失業了。

所以人的職業生涯,你別只看別人拿的薪資高,但是如果吃的是青春飯,那也不能長久。反之是那些管理崗位,需要經驗的崗位,需要非常資深的專業崗位,至少年齡越大,代表著越權威,越值得信賴。不信你去看看,兩院院士有幾個年輕人呢?

所以在職場工作,不要目光短淺,不要只看到眼前的一點利益,還是要把目光放長遠。有些事,不到一定年齡還真不行!

要說什麼提前做好規劃,每個人的情況千差萬別,不能一概而論。我只能說,如果你將來想做生意,走向商場,就不要擔心這個問題,按計劃去準備和歷煉就好。

如果你還想著打工,那就想辦法儘量往上晉升,或者在人工智慧不容易替代的領域儘可能做的深入。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請在大風暴來臨之前,蓋好你的房子,打造你的核心能力,坦然迎接35歲的到來。

喻派職言,小濤養花知識籤約作者,15年人力管理經驗的職業導師。

出版有《績效管理頂層設計》、《網際網路+人力資源管理新模式》等專著。

老鬼歸來說:

先為題主點讚,正好借這個問題,可以幫很多職場的朋友釐清職場發展的很多理念。這有利於職場人儘早確立更為有利於未來發展的思維方式與行為方式。

老鬼以過去近二十年的職場經歷感悟作為分享的依託,或許其中會有偏頗,權當個人觀點闡述供大家參考而已。莫去「細摳」!老鬼所說的話也只能適合部分職場人或者對職場人的自身情況適合而已。

一、並非35歲之後再找工作沒人要了!因為這句話沒有描述任何的前提!

題目中所說的話是有非常大的漏洞的,是完全以偏概全的一種觀點。

35歲之後沒人要了,這種說法在以下條件下是成立的:

1、沒有任何的一技之長,工作業績平平;

2、沒有什麼可以拿來證明自己對企業有足夠價值的案例、實例來證明自己能夠做的很好。

3、35歲了,還將自己過去的失敗、不如意、沒有成績等等歸結於外部原因。習慣性的拿各種外部的人事物、現象作為自己沒有長處、特點、優勢的藉口、理由。

4、35歲了,即使參加面試,也不能有良好的表現,無法獲得面試官、用人單位的信任。

35歲的年齡,如果還象上面那樣,那幾乎就可以形容為「沒人要」了。因為,人力資源市場非常過剩,企業完全可以找到更年輕、薪酬要求更低的員工。

面試官也知道:

1、人到了三十多歲,思維方式、行為習慣等等基本已經定型了,相對而言很大比例上不如年輕人更好塑造、調整;

2、三十多歲的人,由於各種壓力的原因對於薪酬的需求往往會比年輕人要高。企業完全可以用更划算的薪酬找到更有活力、更容易管理、改變的年輕人。

3、企業的基層管理者都比較年輕,弄一個三十五歲的員工進來,在管理過程中往往尷尬。既然有年輕人可用,那儘量招聘年輕人好了。


我想,朋友們應該清楚什麼樣的情況下,到了35歲企業不願意招聘了吧!

當然,不能武斷的說「沒人要」!而是說企業儘量的不考慮而已!

二、三十五歲,是有能力、有特長、有優勢的職場人的黃金年齡!

如果您身邊有從事獵頭工作的朋友就會發現:獵頭所收集、整理、維護的很多「資源」幾乎都是三十多歲以上的!

有些是在某個領域的專業度、專業技能非常突出。

有些是在運營、管理、營銷等等版塊實力雄厚!

並且都是在某個方面有充分的實例、案例、數據等等來證明他們擁有的優勢的。

這類35歲左右的職場人,不僅沒人要,而且還會是「搶手貨」!

到了這個年齡,知識儲備、技能水平、閱歷、經歷、精力、實戰性等等各個方面都處於黃金時期。這個階段是一個人職場發展的重要時期。

而且對於很多職場人而言,也是一個職業生涯突破的重要節點。

三、到了這個年齡,有沒有人要,願不願意要,全在於個人的實力了。

說的直白一點:等自己到了35歲上下到底有沒有人要?——全在於自己三十五歲之前的努力、奮鬥、資源積累、成功經歷磨練!

自己實力不行,沒人要很正常!自己擁有足夠的實力,根本不必擔心什麼沒人要!

再通俗一點:未來的發展全在於你自己的努力,沒人要別怪別人,更別怪社會。

四、35歲左右的年齡,即使身無長處,也不用氣餒,方向虛無的面子,照樣可以獲得未來的發展。

35歲的年齡在很多人的想像中,好像已經定型了,已經看到「頭」了。其實還早著呢!很多人到了三十多歲才開始發力也是不遲的。甚至有一些朋友到了三十多歲甚至四十多歲才開始創業,這種日子也是很多的。

請不要認為現在這個時代這種可能性不存在了!如果誰下這樣的判斷,那一定是武斷的。老鬼就用個人為例來談一個案例。老鬼四十二歲才接觸網絡啊!這不是兩年下來,也可以一個月多上兩三萬的零花錢了嘛!怎麼會晚呢?四十多歲努力也不晚!

五、你我皆為草根出身,實力、資源、人脈等等是自己生存發展的「根」!

無論您現在所處的企業、單位的性質如何;

無論您所在的企業文化氛圍、價值觀如何;

無論您是否遭受過多少的不公平、不合理,有過多少不如意;

更無論你是否看到了太多讓人感覺不可思議、不可理喻的人事物;

更不論您對未來抱持什麼樣的態度、思想、看法。

您只需要知道:既然您和老鬼一樣身為草根,實力、資源、人脈等等,就是自己發展的前提與基礎。

你的任何理由、看法,都不能、不要去辯駁老鬼的說法。如果您就是拗不過這個彎兒來,隨便吧.......

沒實力、沒能力、沒資源......您的任何理由都不成立!反正得不到發展的是自己。

通過本文,希望更多的職場人能夠將這個問題看的更通透一些,更理性一些。因為社會的發展、職場的生態,根本不是幾天、幾個月就能改變的。我們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武裝自己、提升自己。

以上供參考吧,希望能給職場朋友們一些參考與啟示。

歡迎【關注】老鬼,每天分享職場、銷售、口才、人脈類實戰內容。

越多分享,越多收穫!

雪天驚雷說:

如果這個說法成立,那你叫這麼多35歲以上的人都如何生計呢?顯然,這個說法是片面、不客觀的。為什麼這樣說呢?

為什麼會有35歲以後找工作很難的說法?

這個職場上讓人驚恐的「35歲門檻」,追根溯源,主要是來自於以高科技為主的技術型企業或者網際網路企業。由於這些企業主要是以技術發展為驅動力,所以,要求員工必須掌握最新、最前沿的專業技術知識,因此才會有針對35歲以上人員進行強制淘汰的說法。

例如,網上傳聞華為公司曾經集中清理34歲以上的交付工程維護人員和40歲以上研發人員。雖然華為公司出面否認,但是這個說法卻廣為流傳,加之IT行業確實人員流動性非常大,最後就產生了這種「35歲之後找工作很難」的說法。

所以,從合理性來分析,這個說法其實主要是聚焦在一小類群體,重點反映的是IT行業技術人員的一種職業現狀,而對大多數的職場人而言,這個說法其實是片面的、不正確的。

什麼樣的人35歲以後找工作很難?

既然上述說法很片面,那到底什麼樣的人35歲以後找工作很難呢?

雷哥認為,35歲確實算是一個人職業生涯的分水嶺,從大學畢業初入職場到35歲的年紀,職場人基本上都經過了10年的積累和沉澱,這個時候其實應該是一個職場人,技能、經驗、精力最鼎盛的時期。

如果到了35歲,你的職業發展還停滯不前,和10年前差不多,幹得都是一些沒有技術含量、甚至是體力型、重複性的工作,那你的職業生涯就可能會面臨危機。因為,如果你的工作是可替代性強的崗位,那被新鮮血液淘汰替換的可能性就很大。

所以,那些在35歲還沒有積累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沒有能掌握一門拿得出手的專業技能的人員,在職場的競爭力就非常弱,他們如果被裁員之後想要去找工作就很難。

怎麼樣在35歲之前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

對於一個本科生而言,從大學畢業工作到35歲,有10餘年的時間給你做好準備,在這段時間內,如何做好職業規劃,才能應對未來可能到來的35歲危機呢?

雷哥認為,還是必須要回歸問題本質,才能找到答案:

第一,提升專業技能。有一技之長在手,自然可以高枕無憂。對於職場人而言,打造專屬於你的專業技能,是你立足職場的最根本優勢。對於職場人而言,你的專業技能強,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你的位置,如果你不會的,別人也會,你會的,別人都會,那你又拿什麼跟別人競爭呢?

第二,做好知識儲備。資訊時代,各種新技術、新知識層出不窮,作為職場人,必須要積極地做好知識儲備,無論是與你本身的專業知識,還是與你工作相關的專業知識,都要學習並儲備。例如:對於大多數的人而言,財務知識其實就是一個最應該、最有用的儲備知識。

第三,制定職業目標。每個人的職業發展道路不通,職業規劃的方向也不同,你要走技術路線、還是管理路線,都必須要自己清楚,並為之做好相應的準備。只有知道自己想幹什麼,你才不會在渾渾噩噩、日復一日的工作中迷茫度過。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給你帶來幫助,謝謝!

飛鳥留痕2O16說:

提問中所說的一些人,把當前就業中對勞動者年齡的限制,說得太絕對了。

請看,大量從事保安工作的,有多少是三十五歲以下的?

還有,環衛工,建築工,家政人員等等,年輕的佔比多嗎?

其實,現實中招收三十五歲以上的勞動者的工種,還是很多的。

即使一些高端產業,科研單位,如果想要招收博士,博士後,年齡也一般會在三十五歲以上。

社會上也有一些單位把招聘人員的年齡限制在三十五歲,甚至更小。

這一切都對由單位的工作性質,對人的素質要求等等來決定的。

當然,年輕在任何職業招聘,工作實踐中,總是個優勢,否則古人也不會說,少年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了。

瑞希說:

35歲以後是人生一個很明顯的拐點,這之後,人和人之間的差距開始越拉越大。在這個年齡段,由於人生角色的增多,很多人都在苦苦掙扎。

這一時期,你必須應對身體日漸衰老、可能出現的親密關係不穩定、贍養父母、教育子女、工作的變化等等。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的生活陷入到無序和糟糕的狀態中,也不意味著找工作就沒人要。

35歲以後,可以說人到中年。這一時期人的「流體智力」會隨年齡的增長而老化衰退(比如,記憶力,運算速度、推理能力等)。而人的「晶體智力」則不會隨年齡的增長而衰老,它會保持穩定的增長(比如判斷決策、解決問題、語言文字能力、聯想力等)。

為什麼要說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

因為不同年齡段你比拼的東西不一樣。25歲的你,記憶力比領導好,但為什麼你沒當領導?因為領導壓根就不跟你比流體智力,人家跟你比的是晶體智力,即判斷決策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35歲之後再找工作為什麼沒有人要了?不是你真的找不到工作,你會發現多數時候是由於你沒有核心技能,你找的工作是二十幾歲年輕人也能做的工作。

說得直白點,三十幾歲的人還掙著二十幾歲的錢,你拿自己的流體智力和年輕人比,可不就是落敗嗎!

那麼怎樣提前做好職業規劃呢?

關鍵在於定位。有幾個方向,一是35歲以後成為某一領域年輕人技術方面的導師;二是35歲以後成為某一領域年輕人管理方面的導師,即領導;三是做自由職業者或者創業者。

選定方向後,有計劃地打造自己的長板,彌補短板(起碼要及格)。同時,對外部的世界保持敏銳,根據環境變化,及時調整自己的方向。

人到中年,你越強大,世界對你越和顏悅色。


歡迎關注@瑞希,生涯諮詢師/個人成長教練。十六年職場歷練,專注分享成長乾貨,推動你的職場進步!

小太陽0562說:

35歲確實是一個尷尬的年齡,如果自己既沒有學歷又沒有經驗與技能和人脈資源,這個年齡段確實是不好找工作了。

35歲之後的人都上哪去了?他們只能找一些價值量低的工作。

我的鄰居35歲,以前在車間工作,工作很辛苦,是按計件發工資的。工資相對來說不低,為了能夠照顧孩子,就在公司辭職了,想找一個能夠正常上下班的工作,方便照顧孩子。

找了好幾個月,都沒有找的合適的,因為就她現在這個情況,根本不具有競爭優勢。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得知一個商場在招聘銷售地板的人員,她我去應聘,當時對自己比較滿意。雖然底薪比較低,但是由於生活的壓力,她還是想挑戰一下自己,最後,答應對方周一去上班。

可悲的是一個月都沒有開單,第二月月初,老闆就提出讓她出差。明明知道她有兩個孩子,出差不太現實,她自己就辭職不幹了。

以前總覺還年輕,沒有這種危機意識,其實,當你真正離開一個舒適區時,等待自己的是被選擇,自己可選擇的很少。

怎樣提前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不至於未來只能被動的被選擇?

一、要有多種謀生的手段,降低未來的職業風險

就像我那個鄰居,她只是每天在車間工作,每天和機器打交道,離開公司,除非在和機器打交道,沒有別的生存技能。如果她之前在上班的時候能夠鍛鍊別的謀生的能力,不至於現在這麼被動。

比如,擅長寫作的可以鍛鍊自己的寫作能力,擅長溝通的可以兼職做個銷售,對育兒擅長的可以兼職賣些孩子的日用品。

二、人脈就是錢脈,要維護好自己的人際關係。

人脈決定了哪些想法能夠成為可能,決定了哪些人獲得引薦。

如果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周圍有良好的人脈,在關鍵時候也可以助自己一臂之力。

維持人際關係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經常性的見面,見面能夠拉近彼此之間的關係。不要遇到問題才想起要和朋友聯繫,要和朋友見面。

在重要的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在能力範圍之內的,一定要主動伸出援手,幫助對方解決問題。這樣對方看到你的誠意,當你需要幫助的時候,朋友才會願意伸出援助之手。

三、在業餘提升自己的學歷,在工作中提升工作技能,增強競爭力

在各種裁人大環境下,我們都要有一種危機意識。

不精進自己的業務能力,不提升自己的學歷,隨時都有被裁掉的可能。

很過周圍的同事,都在利用業餘時間報考在讀研究生,成人本科之類的,就是為了增強自己的競爭力,光靠自己積累的那點經驗,已經不能夠保住現在的崗位。

寫在最後

35歲以後,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這個年齡段固然有它的劣勢,我們可以通過自己在提升學歷與工作技能,積累人脈等方面淡化自己的劣勢。不論被炒還是自己自動辭職,都有可以自己重新找到合適工作的能力。


個人意見,希望可以幫到你,歡迎不同意見的朋友留言評論。

阿胖讀書說:

最近經常聽到這樣一種說法:「35歲以後就找不到工作啦,沒人要」

是真的嗎?阿胖只能說不全對,有一部分人35歲之後確實找不到工作,沒人要了,有一部分人哪怕到了40歲,還有人搶著要。

一、我那個40多歲還被搶著要的阿姨

我有一個阿姨,現在是註冊會計師兼高級會計師,她的註冊會計師是30歲以後才考上的,在這之前她的工作完全和會計無關,也就是到現在,她做會計的年限僅僅只有10多年左右。

前段時間她因為身體出了點小問題,所以準備退居二線,回到家鄉的小城市去悠閒度日,把自己特別不錯的工作給辭了。

本想著可以好好休息了,結果還沒2天,就有獵頭來找她工作,提供的公司也是非常不錯的,在他們當地算數一數二的上市公司,待遇自然不用說,但她給拒絕了,因為她想先休息一段時間,沒想到那個公司竟然願意等她休息好,再來。

之後又有一個朋友找到了她,希望邀請她來公司工作,並且工作時間非常自由,待遇也特別好,我阿姨同樣還是拒絕了,原因是:「我想先休息一下」

我這位阿姨的年齡已經超過了40了,可還是這麼多人搶著要,那又怎麼能說年過35,就沒人要了呢?

有人可能會說:「因為她這個崗位是越老越吃香阿,當然有人要」

那我也見過不少老會計,勉強有了工作,但一直在淘汰的邊緣掙扎,被搶著要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了。

差距在哪?

差距在於自身的實力,如果你實力足夠強勁,年齡對你的影響不會太大。

如果你現在還年輕,阿胖來幫你做一個規劃,讓你老了的時候,實力超群,仍然充滿了競爭力!

二、怎樣規劃,競爭力爆棚?

由於每個人的崗位都不一樣,阿胖在這裡的規劃沒法具體到某個崗位去做,但是我會找出一些能夠提升大多數崗位能力的的共性特質,來分享給你。

1、專業

當你不知道學什麼,也不知道自己的崗位合不合適於自己時,什麼都別想了,糾結只會浪費時間,直接開始學習專業知識就是。

就算你不喜歡,當你努力學習專業知識,保證了自己的競爭力,也會讓你有更多的機會去選擇合適自己並且自己也喜歡的崗位。

如果這個崗位恰好是還算適合你的崗位,你深耕了專業,做到了專業內的top多少,並保持持續不斷的學習,就算你其他方面的能力不行,你也完全不用擔心沒公司要你,如果你都沒有人要,那別人就更沒有人要了。

2.可遷移能力

最常用的可遷移能力包括溝通、表達、寫作,說白了,也就是與人更好交往的能力,這些能力能夠讓你無論在哪個崗位、哪個年齡,都能夠很好的相處好人際關係,當你的人際關係足夠好,你的實力也會得到無限的放大。

所以,從年輕的時候開始,這3種能力一定要經常性的去刻意提升。

3.逆商

還有一個能力你需要持續的提升,那就是逆商

職業生涯有這麼長的時間,失敗是高頻率的事,如果你不能夠從失敗裡走出來,那一切都是空談,但如果你能夠持續的從失敗裡走出來,那就已經打敗了那些不能夠從失敗裡走出來的人,再持續的進步,那又能夠打敗一批人,這樣下去,就算你到了35歲,你會找不到工作嗎?

總結:35歲以後找工作是不是沒人要了?那還能做什麼,怎樣提前做好規劃

其實35歲,如果你的競爭力足夠,是不怕沒人要的,所以,與其糾結35歲之後沒人要能做什麼,還不如從現在開始不斷的積累自己的專業、可遷移能力與逆商,增加自己的競爭力,就算到了35歲,你仍然極具競爭力,不怕沒人要!


碼字不易,喜歡是點讚,愛是轉發,歡迎關注!

阿胖:小濤養花知識籤約作者,專注自我提升·閱讀·思維,每一篇文章與問答都是乾貨滿滿,如果你的問題,在我小濤養花知識號裡找不到答案,那就算我輸!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500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