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在鄉鎮工作,長期不被提拔怎麼辦?_鄉鎮工作幹不下去了

職言職覺說: 我在鄉鎮工作過11年,擔任過黨委委員,見過太多鄉鎮公務員長期不提拔,甚至到退休還是科員的人員,真…

職言職覺說:

我在鄉鎮工作過11年,擔任過黨委委員,見過太多鄉鎮公務員長期不提拔,甚至到退休還是科員的人員,真是工作一輩子,原地踏步一輩子,同時也心酸一輩子。下面舉兩個真實的例子。

事例之一:我一個縣府辦的朋友想通了、看透了,最後也看淡了

我這哥們原來是鄉鎮黨政辦的副主任,說是副主任,其實就是副股級的科員,根本算不上是什麼領導。在鄉鎮工作過的人都知道,工作繁忙、條件艱苦、責任重大、提拔緩慢是鄉鎮工作的四大特點。特別是在哥們所在的黨政辦,材料稿來稿去、工作沒日沒夜、周末加班加點、會議沒完沒了,「五加二白加黑」「星期六保證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保證」是常態,哥們老家在縣城,一個月回不了一次家,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兩個月都回不了家。

2011年初,哥們33歲了,還是黨政辦副主任,本來有機會參加鄉鎮換屆選舉提拔為副鎮長,但是被縣直單位某選調生(駐村隊員)以「五類人員」身份捷足先登。哥們提拔副科的級夢想失敗,鬱悶了好一陣子,心想在鄉鎮既辛苦,又提拔不了,還回不了家照看不了妻兒子女,還不如想方設法離開鄉鎮回到縣城。

2012年初,縣府辦在全縣選調3名綜合素質好、材料功底紮實的科員,哥們這次憑藉過硬的文字材料功底終於如願以償。哥們被分配到縣府辦綜合三科擔任副科長(還是副股級),還是負責文字材料撰寫,只是要求更高了,標準更嚴了,時間更緊了,任務更重了,節奏更快了。一開始一年還有新鮮感,哥們還能勉勉強強應付,過了一年後,哥們覺得調動到縣府辦雖然每周能回家看望妻兒子女,但是縣府辦標準要求更高,機關協調性更難,條條框框更多,加之自己不善於協調,很多工作運作起來極不順暢。

就這樣,哥們在縣府辦渾渾噩噩呆了5年,職務上雖然提拔到了科長,但是年齡已經到了39歲。眾所周知,在縣府辦這樣核心機構,39歲還是正股級,絕對算是提拔晉升較慢的,或者說已經沒有什麼前途可言了。

經過這麼多年沒日沒夜地加班,哥們身心極度疲憊,身體素質每況愈下。2018年底,哥們因為腰椎間盤突出住院了半個月,2019年5月份,體檢查出心臟問題,又住院3個月。出院後,哥們找到縣府辦主任,說自己身體確實不行了,想調整崗位,即使調整到事業單位也行,能夠養好身體即可。縣府辦主任答應為他調整崗位,要求他安心把病養好。

2019年10月份,縣府辦主任有三個崗位徵求哥們意見,一個崗位是縣醫院副書記,屬於事業編副科級;另一崗位是縣史志辦副主任,也是屬於事業編副科級;再一個是就是去鄉鎮幹副鎮長,屬於行政編副科級。哥們從鄉鎮調到縣城來,深知鄉鎮的艱苦繁忙,加之自身身體不再適合高強度工作,最先否定了去鄉鎮擔任副鎮長,最終決定選擇縣醫院副書記。雖然是事業編,但至少也算是副科級領導。

這個哥們寧可不要公務員,也要選擇到事業單位,主要原因就是看透了、看淡了,主要目的就是修養好身體。

事例之二:在鄉鎮幹一輩子都沒有提拔的老李

老李,2020年年底退休。我和老李是同事,但老李比我大20歲,我到鄉鎮工作時,老李已經是鄉農業辦主任,我當黨政辦主任時,老李還是農業辦主任。老李是83年重點大學的畢業生,當過鄉農業辦主任15年,97年、98年、2003年,鄉黨委3次推薦其提拔未果。

或許是對仕途已經看透,老李從此對提拔這事再也提不起興趣,多次向鄉黨委提出辭去農業辦主任職務轉任普通科員(鄉鎮農業辦主任雖然級別屬於正股級,但實質還是科員),書記鎮長均不同意。2006年,老李46歲時,生了一場病,住院了3個月。此時,鄉黨委才決定免去老李的主任職務,轉為普通科員。轉為普通科員後,老李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個人養病上、照料家庭,每天按時上下班,對提拔晉升、評先評等敏感事項,幾乎不參與、不發言,連其他幹部的民主測評都懶得參與。

2011年,我從鄉黨委委員兼黨政辦主任職務調到市直辦公室,老李還是科員。2015年底,縣以下機關實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老李終於享受了副主任科員待遇,但級別還是科員。2019年底,公務員職級並行,老李套改為四級主任科員。2020年底,老李以四級主任科員退休。

像老李這種情況,在鄉鎮很多。如果沒有趕上2015年縣以下機關實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老李不會享受副主任科員待遇。那麼,到了2019年的公務員職級並行,老李也肯定不會套改為四級主任科員。那麼,2020年退休時,老李極有可能以科員退休,以科員終了個人公務員生涯。

今年春節,我特意去老李家拜訪老李。我們邊喝茶邊聊天,老李對個人鄉鎮公務員生涯作了個總結:①感恩組織,感恩同事,感恩鄉鎮苦與累;②看淡提拔晉升,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保持一顆平常心,不要有過多的嫉妒心理;③身體健康是王道,多活幾年比什麼都重要;④有時間多陪陪家人,多陪陪小孩,家庭和諧才是人生贏家。

對於題主的情況,我的建議有六條:

一、建議最好不要辭職。30多歲、40來歲,已經是知天命的年齡。能夠有多大的發展,命中早已註定。加之,題主長期在體制內工作,可能早已不適應企業的生存法則,早已不適應社會競爭法則,早已不是年輕人的對手。另外,40歲的年齡,家庭開銷大,房貸要還,父母要瞻仰,孩子馬上高中畢業,花錢的地方多得是。體制內雖然工資不高,但是旱澇保收,不會把家人餓死,工作20年後,還享受不錯的退休待遇。俗話說,好死不如賴活著。為了家庭,為了自己,為了穩定,強力建議不要辭職。

二、建議找主要領導商量調整崗位。如果覺得工作忙,可以找領導商量調整崗位,可以考慮去事業單位,可以考慮去邊緣部門。總之,只要自己開心就行,只要不離開體制就行。

三、建議工作不要再拼死拼命。幹工作盡職盡責、量力而行,努力就行,沒必要再往死裡拼,準時上班,準點下班,不要再總是想「高標準、嚴要求,超越自我,領導滿意」,不再要總是想幹出點政績來為自己的提拔晉升添磚加瓦。

四、建議逐漸看淡職務晉升。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對於提拔晉升,不要再爭強好勝,不要再削尖腦袋,順其自然,盡力而為,組織任用我,我就好好幹,不任用我也無所謂,也會盡力幹好本職。 正所謂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勝之坦然、敗之淡然,不困於心、不亂於情。

五、建議回歸家庭。多花時間陪伴妻兒子女,多陪父母吃飯聊天。人在世上,能夠陪伴自己走完終身的,只有自己的妻兒和子女。

六、建議開始學會修身養性。建議利用業餘時間看書寫字,每天堅持鍛鍊身體。畢竟,沒有了健康的身體,一切都失去了意義。

沐宗慎說:

我在鄉鎮幹了7年,先後擔任過組織委員、副書記、人大主席,後來到縣直當了副職。我所在的鄉鎮有一個老劉,當了一輩子小兵,沒有提拔,現在馬上快退休了,單位裡沒有要緊事,他也不來了。

老劉是鄉鎮早期的八大員之一,民政助理員,老劉是本鄉本土的人,老婆是農民。老劉平時沒有別的愛好,就愛喝點酒,酒量不大,一喝就醉。他老婆也管不了他,只好隨他喝去。

老劉工作特別踏實,上級派來的工作,都是認真負責地完成,在鄉鎮是老人,是萬事通,上訪告狀的讓老劉一做工作就有效果,所以鄉鎮裡有難事,領導先想到老劉。

為什麼老劉這麼能幹,卻得不到提拔呢?經過了解,老劉年輕時,也有提拔的機會,單位裡空了一個副鄉長職數,領導也找老劉談話,老劉也同意了,但是關鍵時刻,縣裡派下來一個年輕人,從縣委辦下來掛職鍛鍊,老劉提拔的事無疾而終,可能是老劉沒有活動吧。過了兩年,又空缺了領導職數,老劉想活動活動,結果沒有找對人,也擔誤了。隨著老劉的年齡越來越大,提拔的機會越來越少,老劉也想開了,自己就是當兵的命,不再想當官了,幹好本職工作就行,平時不忙時就喝個小酒吧,也挺樂呵。領導換了一茬又一茬,老劉一直在崗位沒有變化,只是不停的給領導滅火,有時還替領導背處分。

我在鄉鎮工作時和老劉聊天,說你幹工作這麼踏實、賣力,卻當不了官,這樣覺得虧不虧?老劉嘿嘿一笑,唉,這虧啥?誰讓咱在上面裡沒有人呢,咱往上查八輩都是農民,俗話說:朝裡有人好做官。咱朝裡沒有人,當好兵就不錯了,何況咱也不是農民了,也是鄉鎮幹部了,如果調到縣直,離家又遠了,在鄉裡也不錯,離家近,知足了。

就這樣,老劉當了一輩子兵,不是不想當官,不是不能當官,而是根本當不了官,他認清了自己,擺正了心態,幹好本職工作就行。

說實在的,真佩服老劉,一輩子沒提拔,還是毫無怨言,還踏踏實實幹工作,真的是好同志。

其實在鄉鎮象老劉這樣長期不被提拔的人還有很多,畢竟當領導的職數有限,但是有的踏踏實實幹工作,有的看到升遷無望就整天混日子,不一而論,但是好同志還是佔多數。

村夫紀肆說:

回答: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我在一個邊遠的鄉工作18年,不少的人提的提拔了,調的調離了,就我還在那原地不動,但我沒有氣餒,埋頭給報刊、電視臺寫稿,拍新聞,終被上級看到,從邊遠鄉提拔到經濟較發達的鎮作班子成員,幾年後又因工作成績突出,調進縣屬部門作領導。所以,並不要灰心,只要個人努力,相信會有提拔的機會。

原小公說:

我在鄉鎮工作快15年了,見過太多長期沒有提拔的人,很多人退休都還只是科員。不過他們都沒有感到沮喪,反而看上去很豁達。我講兩個真實的故事。

2007年,單位來了兩個年輕人,小蔡和小王。小蔡是公務員,小王是事業編。兩個人剛開始都分到 了黨政辦。每天負責準備各種材料、籌備各種會議、值班值守、管理檔案、跑腿打雜、打掃書記鎮長辦公室等工作。

小蔡擅長寫材料,再加上又是公務員身份,很快在單位就嶄露頭角,一直負責書記鎮長的材料,按說前途一片光明。但是小蔡這個人不喜歡被約束,個人興趣愛好也很廣泛。他喜歡看很多種過期雜誌、喜歡看盜墓類的書籍、喜歡郭德綱的相聲、喜歡單田芳的評書、喜歡中醫針灸、喜歡玩弄古箏等樂器、喜歡攝影,曾經花了五千塊錢,買了一個相機,專門對著天空拍星星,喜歡旅遊,哪怕只是周六周日,還要去兩百公裡以外的景點逛一逛,生活好不愜意。有一年,縣政府辦在全縣範圍找寫材料的,把他借調了過去。在政府辦,他跟著科長、副主任每天加班加點寫材料,連周末都沒有了,根本沒有時間去享受他的興趣愛好。剛去的時候,政府辦領導答應給他解決編制問題,後來政府辦的領導職務調整了,他的事情就耽擱了。一年半後,他見沒有希望留在政府辦,再加上太辛苦沒有自己的時間,就主動提出回鄉鎮。回來後,我們看見他整個人都瘦了一圈。用他的話說,兩辦真不是人待的地方。後來還有很多單位知道小蔡能寫材料,都想把人調過去,但是都被他拒絕了,他說,只要是寫材料的活,打死都不去了。就這樣,他就在鄉鎮長期留了下來,把工作之餘的時間,都用在他的興趣愛好上了。組織委員看他這樣不太符合公務員的標準,就好心勸他,讓他積極向組織靠攏,給他一個入黨的名額。可是竟然被他拒絕了,他的理由也很坦然,我覺得自己不符合黨員的標準。慢慢的,單位領導也就放棄培養他了,多年後,在他後面考上的公務員,都得到了提拔,他還在原地踏步。不過,他自己很看得開,生活是自己的,自己過得開心就行。

小王是個事業編,本來在提拔上,發展路徑就比較窄。再加上文字功底不行,不適合長期在辦公室工作。但是他是本地人,善於言辭,性格開朗,和誰都能打成一片,書記就把他調整到綜治辦、信訪辦崗位上,讓他每天和來訪群眾打交道。他也樂此不疲,本地人熟,不管是哪個村的群眾,只要聊上幾句,就都成了親戚,再喝上一頓酒,信訪問題就成了次要問題了,不認親戚反而顯得更重要了。在提拔問題上,小王說,自己一考上事業編,就知道自己將來在政治上沒有多大的前途,還不如就不要多想了,把心思放在工作上,自己土生土長,這輩子應該都不會離開這個鄉鎮了,在這裡退休是肯定的。所以,他要把所有的時間都放在維繫這七大姑八大姨的關係上,一邊幹工作,一邊能給家裡提供最大的方便,照顧父母、妻兒才是第一位的。而且他家裡還有十幾畝地,父母年齡大了,將來種不了地 了,還得他來種,所以,他根本不想提拔的事情,也不想去調到什麼縣裡更好的單位,就在鄉鎮領著工資,在家裡種著地,每年收入也不少。在十裡八鄉,也是個地地道道的上層人士。用他的話說,這樣的生活,美炸了。

如今,十多年過去了,他們都還是科員,估計這輩子也就是這樣了。小蔡可能因為職級並行,享受上科級待遇,但這些都不是他在意的。

所以,在鄉鎮長期不提拔這是正常的,只要活得通透了,這又有什麼呢?

霞姨講故事說:

我鄰居張姐今年54歲,在某個鄉鎮府工作,明年7月份退休,現在還是科員。她工作很忙,每天都是早出晚歸,周末經常加班,工作一輩子,辛苦一輩子,讓人覺得很心酸。

張姐是經過招幹考試進入鄉鎮府工作的,屬於公務員編制。張姐人很勤快,工作也很努力,深得領導的喜愛。當時張姐所工作的那個鄉鎮是縣裡最偏遠的鄉鎮,女幹部很少,領導就有意把張姐培養為鎮婦聯主席。

張姐也知道領導的意圖,所以工作更加努力了。

當時他們鎮的婦聯主席已經48歲了,一直都沒有得到提拔,她自己也覺得心灰意冷,不想再當下去了。但由於一直找不到合適的人選,她只能硬著頭皮繼續當下去。

看到張姐工作那麼積極肯幹,讓那個婦聯主席看到了希望,就有意無意地培養著張姐。這個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張姐肯定不會輕易放過了,工作變得更加努力了,髒活累活都搶著幹。

張姐工作這麼積極肯幹,大家都看在眼裡,所以每次年底評優秀的時候,大家都把優秀的票投給張姐。

過了兩年多之後,準備到婦聯換屆選舉工作了。

有一天鎮裡突然來了一個女幹部,那個女幹部在鎮裡某個事業單位工作,她是中專畢業,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聽說那個女幹部工作表現也很優秀。

看到那個女幹部來鎮府工作時,大家頓時明白了幾分,這個女幹部就是婦聯主席的人選,那張姐肯定沒戲了。

聽說這個女幹部來當婦聯主席只是一個跳板而已,以後肯定要當分管農業的副鎮長了。

看到唾手可得的位置,突然被人取代了,讓張姐感到非常失落,有些洩氣了。

那個時候張姐已經結婚了,她的老公在隔壁鎮政府工作,為了離開這個傷心之地,張姐就以兩地分居為理由,打報告調去跟她老公一起工作。

張姐到那個鄉鎮工作一年之後,就生了一個女兒,女兒出生之後,張姐就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到女兒的身上。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張姐的運氣一點兒都不好,她的老公是個酒鬼,經常去飯店那裡吃飯,去久了之後,就跟飯店裡面的一個服務員好上了。

為了跟那個服務員在一起,張姐的老公就想盡辦法跟張姐離婚,每天故意找茬跟張姐吵架,甚至還動起手來。

張姐受不了,只好跟老公離婚了。當時張姐的女兒剛兩歲大,擔心繼母對女兒不好,張姐就要了女兒的撫養權。

張姐的老公跟張姐離婚後不久,就調到縣裡某個事業單位工作,張姐則繼續留在原鄉鎮工作。

張姐離婚那時只有27歲,是她的母親來幫她照顧女兒的。

張姐的母親很能幹,看到張姐一個人獨自撫養孩子壓力太大,在幫張姐照顧女兒的同時,就在附近開荒種菜賣,養一些雞鴨,基本上做到自給自足。

張姐身高只有1.52米,但皮膚白皙,人也長得很漂亮,雖然已經當媽媽了,但追求她的人不少。都是在機關單位的,甚至有的還是年輕小夥子呢,但張姐都不為所動。

家裡有母親幫忙照顧,女兒乖巧聽話,讓張姐沒有了後顧之憂,工作變得更加努力了。

看到張姐工作這麼積極肯幹,鎮領導就有意培養張姐,想讓她當婦聯主席。如果當上婦聯主席,就可以享受副科級待遇了,工資也多了不少,如果做得好,以後可以當副鎮長,這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

也是張姐跟婦聯主席無緣吧,還有一年就要換屆時,張姐所在的這個鄉合併到某個大鎮了,張姐婦聯主席的夢再一次被落空了。

為了給女兒來城裡讀書,張姐就在我們小區買了一套二手房。

張姐的前公公婆婆是某個單位的退休職工,他們看到張姐一個人獨自撫養女兒太辛苦,就把張姐的女兒接到身邊讀書。

這個鎮離縣城比較近,只有15公裡遠,張姐每天可以早出晚歸。由於這個大鎮的民政辦缺人手,張姐就被安排進民政辦工作。

張姐來到這個鎮工作之後,她的母親就回老家跟她哥哥一起生活了。女兒去跟爺爺奶奶生活,母親又回老家生活,家裡就剩下張姐孤身一人。為了排除自己的苦悶生活,張姐就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去。

在民政辦工作非常繁瑣,加班加點是常態。在鄉鎮府工作,不但要做好自己本職的業務工作,還要做好掛村工作,非常辛苦。

看到張姐工作那麼辛苦,她的那些朋友就動員她調到縣城去工作。但在鄉鎮工作有生活補助,而且每年還可以多得幾千元的績效獎,張姐捨得不得這些錢,所以一直都不願意調到縣直部門工作。

張姐的女兒很優秀,考上了某個大學,是中文系的,大學畢業之後就直接考上了縣裡的公務員編制。由於她寫得一手好材料,就被調到縣委辦當秘書了,可以說是前途無量。

看到女兒這麼優秀,讓張姐看到了希望。

在鄉鎮,像張姐這樣工作也很優秀,但到了退休都沒有得到提拔的人非常多,數不勝數。

我1994年中專畢業之後,就分配到鄉鎮工作,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說真的,我年輕的時候工作也很努力,也深得單位領導的喜愛。

我曾經當過農業技術推廣站的站長,農業服務中心的副主任。在2005年,領導曾經找我談話,想把我培養為分管農業的副鎮長,但被我拒絕了。當時很多人看到我這麼做,都替我感到可惜,說我白白錯過那麼好的提拔機會。

當時聽到那些人這麼說時,我是只是笑笑而已,不做過多的解釋。

因為那時候我女兒還很小,正是需要照顧的時候。老公由於工作性質,需要經常下工地,沒有辦法照顧女兒。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看到張姐這麼辛勤工作,仍然都沒有得到提拔,讓我都看開了。

雖然鎮領導有意要提拔我,但如果半路殺出一個程咬金來,鎮領導也沒轍。想到這,我覺得還不如做自己老本行工作。

到了2008年,為了給女兒接受到更好的教育,我就寫調動申請報告,調來縣直某個部門工作了。

當時由於我不同意去當副鎮長,領導就另外培養了一個年齡跟我相仿的女同志。她後來真的如願提拔為副鎮長了,但由於工作任務太重,她沒有辦法照顧家庭,讓她的兒子長期處於放養的狀態。她的兒子變得非常叛逆,連普通高中都考上不上。

但她當了副鎮長之後,也一直沒有得到提拔,5年前乾脆就調到縣直某個部門當副職了。

上個月她跟我在高速路值班時,跟我聊到孩子的問題,當她得知我的女兒在市重點高中讀書時,她說我當時的選擇是非常明智之舉。

在鄉鎮工作,長期不被提拔怎麼辦?

1、把精力放到家庭上來,多花時間陪伴家人,注重孩子的教育。

2、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看開一切,順其自然。

3、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行,沒有必要那麼拼命,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4、可以找領導調離這個工作崗位,換一個比較清閒的工作崗位。

5、好死不如賴活著,如果調崗不成,也不要悲觀失望,也不要輕易辭職。

6、如果覺得工資收入太低,就發展副業,副業做得好,有時候收入比工資還要高。

7、培養一門興趣愛好。

就像我,現在每天在小濤養花知識上寫文章,雖然收入不高,但我都是樂此不疲,整日沉迷於小濤養花知識無法自拔。

小濤養花知識虐我千百遍,我愛小濤養花知識如初戀。

老七35341說:

在鄉鎮工作,官職最高的鄉鎮長,書記也就是正科級幹部。入職幾年,不思進取,只想升職的職員,永遠不可能得到升職的機會。如果認真幹好本職工作,任勞任怨,何愁不會升職,若工作成績出眾,五年後可調入縣級機關任職。繼續努力工作,十多年升職為科局長的機遇會有的。如果你實在想不通,那就辭職回家,自己開公司,辦企業,自封總經理,董事長隨你便。

六九老翁。

灑脫百靈鳥qH說:

長期不被提拔,說明兩個問題:

  1. 能力不行,得不到領導的認可。
  2. 人際關係不行,沒有進入領導的眼界。

這兩個問題,短時間內提高不太可能。

如果是能力問題,建議繼續在鄉鎮鍛鍊,同時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質。

如果是關係不行,關係這事,關係到交際能力,短期見效也不太可能。

為此,建議走第三條路,那就是加強學習,熟悉各種考試技巧,收集各種考試信息、遴選信息,找機會離開鄉鎮。

我有一個朋友就是這樣,在鄉鎮五六年了,還是科員。2921年換屆,他沒有進入班子,眼看著又要辛苦五年,五年後才有機會提拔。他可不想等那麼久。怎麼辦?

他先找來各種複習資料,開始學習行政能力考試和申論考試,開始熟悉各種各樣的面試題。今年國家機關單位遴選,他抓住機會,就此進入省城工作了!

以前都以為,他在鄉鎮默默無聞,又是通過公務員考試進入的,沒有後臺,誰知道,考試能力是他最大的後臺,他通過遴選走了。

在省城,像他這種高學歷,今後最少都是處級。

如果他在鄉鎮,這輩子最多就是享受正科級待遇了。

山石byy說:

我有很長時間的鄉鎮工作經歷,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說,這個問題提得很好,這是長期以來困擾鄉鎮幹部的一個普遍情況。不是所有的鄉鎮幹部都非得要提拔了才行,而是不管提拔了還是提拔不了,大家心裡如何對待這個問題,心裡如何平衡,怎麼樣才能安心工作?

在鄉鎮工作,有相當一部分幹部是會被提拔到更重要的崗位任職,得到重用。那是經過自己的努力,在個人能力、一貫表現和工作成績都比較優秀的前提下,組織對鄉鎮幹部的重視和負責。

還有更多的鄉鎮幹部是沒有這個機會的,那這部分鄉鎮幹部如何認識自己,如何調整心態,如何安心工作?

一要正視現實。提拔了固然好,但畢竟不被提拔的才是大多數。所以要調整好心態,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是每個人都要被提拔,也不是提拔了才能做出成績,我們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一樣可以實現自己的價值。

二要相信自己。提拔的人有他們自己的優點,我們也有我們的優點。人和人是不一樣的,他人之短也許正是自己之長。在某一個方面或許我們技不如人,但在其他方面,我們就要發揮自己的長處,做到優秀,做出成績。人生處處有精彩,只要用心,在哪裡都能展現最好的自己!

三要繼續努力。人的一生很長,人一生要做的事情很多,絕不僅僅是工作。個人價值的體現也不只在工作上。我們還有家庭,我們還有工作之外的時間、工作之外的事情。把本職工作做好之後,看好老的,教好小的,發展一下自己的特長愛好,所有的事情都可能出彩,讓人刮目相看。

總的來說,提拔了要好好工作,對得起大家的信任。提拔不了更要繼續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展現自己的價值。是金子總會發光,世上那個獨一無二的你一定會成為家人的依靠,成為朋友的驕傲。鄉鎮幹部,你最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5098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