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歐洲幾千年來都是一盤散沙,就因為沒有一個真正的戰鬥民族!再看看中國兩千多年前秦皇統一六國開始就分分合合合合分分最終還是大統!開疆拓土從來都是帝王將相的最高理想,統一文字統一貨幣開創了治世之先進理念,「大一統」三字是深深印在中華民族骨血的不二基因,中國人不信鬼不信神自信自己各祖先,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才有今天的強大和自信,要說戰鬥民族中國人稱第二,還真沒那個國家站出來敢稱第一。
當年,善良的兔子和食物鏈頂端的白頭鷹擂臺上幹了一架,鷹醬掉了一地羽毛,灰頭土臉,作為空中霸主的他,壓根沒想到兔子那麼能打,只好帶著小弟撤了。
大象仗著自己身強力壯,號稱世界第三,見兔子人畜無害,屢屢踹兔子家大門,兔子忍無可忍,擂臺上一頓暴揍,差點把象鼻子給扯斷了。
大象哀嚎,兔子急了真的會咬人。
大熊也認為兔子好欺負,要搶兔子的窩邊草,兔子衝上去兩人扳手腕,不分勝負。
善良的兔子幫猴子保住了家園,猴子變得狂妄又暴躁,良心大大的壞了,自稱世界第三,揚言要搗了兔子的老窩。
兔子怒,擂臺上見,猴子屁股都被打腫了,哭了好久。
幾十年來,兔子先後跟一流二流三流的選手打過擂臺,大家說說,算不算戰鬥民族?
不服就幹!當然,這種傳統自古已有。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陳湯的這句話至今讀起來豪情萬丈。
定遠侯班超帶著36個隨從襲殺100多人的匈奴使團,迫使鄯善王臣服。于闐王傲慢無禮,班超二話不說砍了他下屬的腦袋,嚇得他瑟瑟發抖,立刻宣布歸降大漢。
無論是陳湯還是班超,他們之所以能在幾千裡外建功立業,完全是憑藉西漢雄厚的國力,以及對外用兵的強勢。
後來匈奴向西遷徙,一路開無雙,打得浪漫的歐洲人懷疑人生,只好安慰自己,那幫脾氣暴躁的野蠻人,是「上帝之鞭。」
說了強漢,再說盛唐,有位叫王玄策的外交官,出使中天竺,結果人家換了國王,還搶了使團。
玄策大怒,效仿陳湯,調吐蕃和泥婆羅的軍隊殺了回去,中天竺滅國。
大唐的安西和北庭都護府,加起來駐軍只有4萬多人,卻管轄數十國、30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副都護高仙芝動輒滅國,大殺四方,如果不是依仗盛唐的強大軍事,哪來的底氣?
兔子是善良的、人畜無害的戰鬥民族!
如果祖先不善於戰鬥,你以為這麼大的土地是怎麼來的?
可能很多人會說如今的版圖很大一部分是滿清的功勞,這點我並不否認,滿清作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確奠基了現如今的土地
但是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滿清也是很大一部分靠了漢人才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在滿清入關前總兵力都不超過十萬,僅僅入主中原二十年兵力就超過了一百萬
大家以為這多出來的幾十萬是哪裡的?基本上都是漢兵,八旗在在入關不到15年就已經嚴重退化了,到平叛吳三桂的時候基本上都是用的漢兵了
時間在往前推來到秦朝、春秋戰國時期紛亂不止,天下動蕩500年,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打你,尤其是到了戰國後期,七國戰死的士兵超過了200萬
最後秦始皇掃六合統一中原大地,給後世所有人種下了一個不可磨滅的念頭,那就是【統一】
秦朝建立之出只有原七國的面積,後面始皇帝南徵百越派出30萬,至此統一南方,再派出30萬北擊匈奴,讓匈奴不敢南下
我想問一下,這是一個懦弱的民族敢做的事嘛?
從秦朝開始就讓東方大地展現了我們善戰的基因,到了秦朝末年陳勝吳廣起義更是發出了一句響徹千古的名言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至此中原大地開始了不斷的各種起義,從秦朝算起,華夏起義的次數比全世界加起來的還要多,你敢說先輩不善戰?
到了漢朝後更是打出了漢族的驚天一戰,大家都知道被歐洲稱為「上帝之鞭」的阿提拉吧,他就是匈奴人
知道匈奴人為什麼會從亞洲跑到歐洲去嘛?
因為他們在亞洲打不過我們,所以只能跑到其他地方欺負人,漢武帝把匈奴打的「漠南再無王庭」就是整個漢朝北方的匈奴都被打跑了
而這些被我們打跑的手下敗將到了歐洲後卻所向披靡,打的整個歐洲瑟瑟發抖,到底是才是真正的戰鬥民族,麻煩你來告訴我好不好
到了唐朝後就更了不起了,唐朝剛建立的時候你知道是怎樣的嘛?
幾乎可以說周圍全是敵人,像什麼突厥,吐蕃,吐谷渾。薛延陀,南詔,高句麗等等,知道唐朝一開始的版圖才多大嘛?
圖中深黃色的就是唐朝,很小吧,跟秦朝差不多多,但是你知道後面發展到多大嘛?
夠嚇人吧,幾乎半個亞洲都是唐朝的,在當時連貝加爾湖都是唐朝的,像什麼突厥,薛延陀,南詔,高句麗,等等全都不見了,你以為他們去哪了?
全都被唐朝滅了打跑了,知道被趕走的突厥人去到中亞有多牛皮嘛?那些突厥人來到當地後瞬間就打敗了原住民,建立了龐大的帝國,也就是今天的土耳其
知道李世民為什麼被稱為【天可汗】嘛?就是他把周圍的人全揍了個遍,打出來的名號,那你來告訴我誰才是真正的戰鬥民族?
12世紀讓亞歐為之顫抖的蒙古帝國大家都知道吧,那是一支讓人膽寒的軍隊,橫掃了大金,西夏,大理,西遼,莫斯科公國,花拉子模,還有半個歐洲,幾乎可以說是無敵手
這些號稱地區強國的傢伙遇到了蒙古連扳手的機會都沒,卻讓那個偏偏稱為懦弱無能的南宋耗了六十年之久
為什麼這支打遍無敵手的軍隊遇到了漢人王朝就如此吃力呢?
並不是別人家不行,而是我們的戰鬥力不是別人可以想像的,到了最後蒙古帝國幾乎可以說是用整個帝國的力量跟南宋耗
南宋才多大啊,蒙古帝國又多大,無論是人力物力財力南宋都不是對手,為什麼卻支持醉最久呢?我想結果不言而喻!!!
時間在來到近代,先是西方列強輪番蹂躪,再是小日ben大肆侵略,一個落後貧窮的農業國硬是撐到了戰爭勝利
再到建立之後在朝鮮一人單挑17國,還都是頭號強國,以一人之力鏖戰三年最終奪得勝利,試問這不才是真正的戰鬥民族嘛?
別跟我說毛子才是真正的戰鬥民族,我承認他們也的確可以,尤其是在二戰時期表現出了驚人的戰鬥力,而且可能很多人說他們的面積更大
他們能發展到今天的版圖很大原因就是沒有一個能打的,像西伯利亞那麼大一片地方有幾個人?收服並不是一件難事
而我們一個被別人號稱欺負了幾千年的民族,卻從黃河流域一個部落聯盟,發展到東亞最強大的國家,佔據了最好的農耕地區,佔據了最適合住人的平原
如果不是西伯利亞太冷,東南亞太熱和潮溼,西亞太偏僻和乾旱,你以為我們的祖先會放棄這些地方嘛?
那些所謂的彪悍異族:匈奴,突厥,鮮卑,蒙古,百越,吐蕃,都去哪了?
不是被趕走了就是被融合了,這些所謂的【戰鬥民族】到了今天基本不復存在,而被稱為軟弱的我們卻稱霸了東亞
你來告訴我,誰才是真正的【戰鬥民族】
那是肯定的。一個5000年的文明得以延續,肯定是靠強大的武力來保衛的。
更厲害的是,幾千年前就悟懂了軍事的核心道理,打只是手段,不戰而屈人為最高境界,發展強大軍力不是為戰而是為不戰。關於兵關於武這學問大得去了,幾天幾夜也說不完的。
簡單的回答一下這個問題,遠的不說,就說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對外打的幾場戰爭,就足以證明我們中華民族才是真正的戰鬥民族!
1 1950年10月25日的抗美援朝之戰,我們在剛剛建國極其困難的情況下,派出中國人民志願軍拿著萬國牌的老舊落後的武器,僅憑一國之力,歷經兩年多的艱苦卓絕的血戰,打敗了武裝到牙齒的以美國為首的16國參戰的聯合國軍,贏得了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打出了軍威打出了國威!
2 1962年的對印自衛反擊戰,我英勇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極端惡劣的高原氣候條件下,打敗了入侵的印軍,並一直打到印度首都新德裡附近,印度政府已經開始撤離,我軍主動撤回,徹底打掉了印度的囂張氣焰。
3 1969年3月對前蘇聯入侵我國領土地珍寶島,並想以此為契機全面發起對我國的武裝侵略,我英勇的解放軍邊防部隊冒著零下40度的嚴寒將入侵蘇軍徹底消滅,並繳獲了蘇軍當時最先進的t62坦克,一舉打掉了蘇聯妄想侵略中國的夢想,穩定了中蘇邊境的長治久安。
4 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英勇解放軍邊防部隊收復失地,打進越南境內攻城掠地,直逼越南首都河內主動撤軍,並在以後的兩山輪戰中狠狠的教訓了越軍,保護了我國南部邊疆地區的安寧。
通過這些事例大家就知道我們中華民族才是真正的戰鬥民族!
面對史前的滔天洪水,西方人的解決辦法是建造諾亞方舟來躲避,而華夏人的解決方法是像大禹那樣治水,這是華夏人面對自然災害的態度,除了大禹治水之外,還有女媧補天、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等人與自然的抗爭。
這是華夏民族戰鬥精神的來源,對待自然災害如此,對待敵人同樣如此,中國歷史是從三皇五帝開始的,歷史的演變、文明的進步無一不伴隨著戰爭的進程與民族的融合,阪泉之戰促進了炎帝與黃帝的融合,涿鹿之戰則促進了九黎與炎黃的融合。
華夏大地自從進入國家階段之後,就開始不斷地對外徵戰,夏朝時期,夏王杼討伐過東夷,夏王不降討伐過九苑。商朝時期,商王武丁用了三年時間打敗了鬼方,商紂王在即將滅亡的前夕,商軍主力還在討伐東夷。
華夏
西周時期,周昭王三次南徵荊楚,死在了漢水,周穆王兩次西徵犬戎,一次東徵徐國,歷史進入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為爭霸,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號,所謂的尊王攘夷,就是聯合周朝所有的諸侯國,一起討伐四周的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等華夏之外的民族。
中國歷史上能夠被稱為戰鬥民族的朝代有秦朝、漢朝與唐朝,這三個朝代是非常有血性的朝代,是戰鬥精神強烈的朝代,堪稱古代版的戰鬥民族。
1、戰國時期的秦國
中國真正成為戰鬥民族是從戰國時期的商鞅變法開始的,商鞅變法有一條非常重要的內容就是軍功爵位制,以斬殺敵人甲士的首級來換取爵位,當東方六國的士兵看到秦國士兵如同虎狼一般斬殺首級,就知道了戰鬥民族的可怕,還把秦兵稱為虎狼之師。
商鞅變漢
戰國時期的秦國強大並統一天下,主要有兩點,一是秦人不斷與戎人進行了長達數百年的戰爭,是戰爭造就了秦人堅韌不拔的戰鬥精神,二是商鞅變法把斬殺敵人首級作為軍功,並獎勵爵位,讓秦兵成為戰鬥民族。
戰國時期的秦國很顯然就是一個戰鬥民族,通過軍功爵位制這種激勵,用制度的方式讓秦兵把戰爭看到改變命運唯一的方式,虎狼之師並不是白叫的,由此形成了秦人尚武的風氣,尚武成風之後在戰場上就變成了戰鬥民族。
戰國晚期的戰爭規模相當大,長平之戰雙方兵力加起來接近一百萬人,光是俘虜就有40萬人,秦始皇之後更是滅國大戰,在十年的時間中,相繼滅亡了東方六國。
秦人是戰鬥民族
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並沒有閒著,而是繼續對外擴張,主要是兩個方向,一是向南擴張,這就是南徵百越的戰爭,秦始皇是第一個把百越之地真正納入華夏勢力範圍的皇帝,儘管秦軍損失慘重,而且水土不服,但仍然徵服了百越之地。
另外就是北擊匈奴的戰爭,戰國晚期匈奴遊牧區已經到了黃河以南的河套地區,這裡緊挨著秦國的都城,為了避免威脅,秦始皇讓大將蒙恬率領40萬大軍攻打匈奴,一戰把匈奴趕到遙遠的漠北,而秦始皇則牢牢控制了華夏的核心地域。
2、漢朝
漢承秦制,漢人身上的戰鬥精神與血性一點也不比秦人少,劉邦建立了漢朝,但由於多年戰爭的影響,國力衰弱,在面對匈奴侵犯時,選擇了隱忍,這一忍就是七十多年,直到漢武帝時期,漢朝才開始大顯身手。
漢武帝
漢武帝開啟了與草原霸主匈奴長達百年的戰爭,湧現出一批批血性漢人,衛青是漢朝對戰匈奴第一個獲得勝利的將軍,而後來年輕的霍去病而徵戰數千裡,直接打到了匈奴的老巢,創造了軍事史上的最高戰績-封狼居胥。
霍去病從漢朝出發,一直打到了瀚海,今俄羅斯貝爾加湖,在霍去病之前,從來沒有華夏人打到如此之北的地方,在霍去病之後,也極少有華夏人打到這裡,霍去病做到這一切的時候,他的年齡只有22歲。
尤其是霍去病將軍的那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名言,激勵著無數的後人,霍去病勇往直前、敢打敢衝的精神就是漢人的血性,也是華夏民族的戰鬥英雄。
霍去病
在霍去病之後,漢朝也是名將輩出,就連漢朝的使者也是血性的漢人,比如傅介子,以使者身份出使樓蘭,當時的樓蘭在漢朝與匈奴之間左右搖擺,傅介子就帶了兩個人與樓蘭國王談話,在此期間傅介子命令兩人直接殺死了樓蘭王。
然後傅介子對樓蘭國的貴族與官員說:你們的國王有負於漢朝,所以漢朝天子派我來誅殺他,漢軍馬上就到了,不要輕舉妄動,否則就把你們國家消滅了。
《漢書 傅常鄭甘陳段傳》:漢兵方至,毋敢動,動,滅國矣!
一個使者帶了兩個人,就敢在別人的國家誅殺別人的國王,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漢人的血性與背後強大的國家實力,這就是戰鬥民族。
漢軍
蘇武以堅強不屈、絕不投降的精神成為另一種版本的漢人血性,這同樣是戰鬥民族的精神,而陳湯的那句千古名言「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則成為華夏戰鬥精神的榜樣與典範。
《漢書 傅常鄭甘陳段傳》:宜懸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裡。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陳湯是漢朝西域副校尉,為了打擊匈奴,他偽造漢朝皇帝的詔書,徵發西域諸國的軍隊,攻打北匈奴,殺死了北匈奴郅支單于,解決了北匈奴對漢朝的威脅,讓漢朝邊境和平數十年,他在給天子上書時就說到了那句千古名言,這是漢人的血性,同樣是戰鬥民族的精神。
即使是到了東漢,漢人的血性與戰鬥精神仍然存在,比如十三壯士歸玉門的故事,駐守西域的數百漢軍遭到數萬匈奴人的攻擊,在抵抗了近一年後,在他們最危難的時候,漢朝沒有忘記他們,沒有忘記這些守衛邊疆浴血奮戰的勇士,漢朝派出援軍救援了他們,體現了華夏不拋棄、不放棄的熱血精神。
西域都護
更為神奇的是班超,帶了36個人的使者團,依靠借力打力,整合西域各國的軍事力量,在十餘年的時間中,相繼收降了西域諸國,憑藉一己之力與大漢國威重開西域都護府,這不是神話,而是真實存在的故事,這就是漢人的血性與戰鬥精神。
班超能夠成功,除了漢朝背後的實力強大之外,更有膽識過人、智勇雙全以及對國家的自信與驕傲,那個時候的漢人名聲在外,血性過人,絕對是戰鬥民族。
東漢還創造了比肩封狼居胥的軍事戰績,這就是燕然勒石,竇憲、耿秉等漢將帶領南匈奴以及羌胡騎兵徹底地打敗了北匈奴,導致北匈奴從此消失在中國的歷史上,這同樣是戰鬥精神的延續。
這就是燦爛的漢朝,那個時代的漢人個個血性十足,說他們是戰鬥民族毫不為過,這也是華夏人被稱為漢人的原因所在。
班超定西域
3、唐朝
中國歷史上最燦爛的兩個朝代,一個是漢,另一個就是唐,如今國外還把華人聚集的街道稱為唐人街,原因就是唐朝的強大。
唐朝有兩個特點,一是善於滅國,唐朝初年就滅亡了30多個國家;二是從不休養生息,唐朝一直在戰爭,從隋朝末年開始,天下就陷入混亂,隋煬帝晚年發動了針對高句麗的戰爭,卻以失敗告終,還葬送了整個隋朝,唐朝在混亂中建立。
李淵建立了唐朝,卻在李世民手中強大起來,唐朝剛建立不久,東突厥頡利可汗率領大軍壓境,直接殺到了唐朝都城附近,被李世民以渭水之盟斥退,3年後,唐朝名將李靖、李績率軍打敗了頡利可汗,滅亡了東突厥。
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時期,唐朝還滅亡了吐谷渾、薜延陀,降服了西域高昌國,並在西域設置安西都護府,多次對高句麗用兵,雖然取得一些勝利,但並沒有滅亡高句麗,最終在李世民之子李治手中滅亡了高句麗。
唐朝最輝煌的時期是唐高宗李治在位時期,這一時期的唐朝國力到達了巔峰,除了滅亡高句麗之外,此時的唐朝還滅亡了百濟、西突厥等政權,此時唐朝的疆域北至瀚海(貝爾加湖)、南至越南中部、東至朝鮮半島及大海、西到中亞的鹹海,是唐朝疆域最大的時期。
疆域絕對不是充話費送的,而是靠實實在在的戰爭打下來的,這是戰鬥精神的體現,在一系列的滅國之戰中,唐朝湧現出一大批名將,比如李靖、李績、蘇定方、薛仁貴、徐世勣、郭子儀等。
唐朝還有很多外族名將,比如契苾何力(鐵勒人)、李光弼(契丹人)、高仙芝(高句麗人)、哥舒翰(西突厥突騎施人)、黑齒常之(百濟人)、執失思力(突厥人)等等。
唐朝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能夠容人,不論是什麼民族,不論是什麼人,只要有才能,唐朝就能任用,大量的外族名將與士兵為唐朝而戰鬥,將唐朝的戰鬥精神發揚光大,同時大量的外族人與唐朝人融合,成為華夏人。
唐朝軍隊
唐朝最牛的不是軍事將領,而是一個使者,名字叫王玄策,王玄策帶了30位隨從來到印度,被當時的中天竺打敗,王玄策單身一人逃走,他向吐蕃和尼泊爾借了8200名士兵,就率領這些士兵滅亡了中天竺這個國家,這叫一人滅一國。
王玄策能夠單身一人借來兵,是以唐朝強大的軍事與政治實力背書的,國家的強大,才讓使者有足夠的血性與自信,戰鬥民族的精神與國家的強大是密不可分的,一個弱小,總被欺負的國家是不可能成為戰鬥民族的。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第一:清朝以前的就不說了,就近民國初到現在就看得出來,打越南大家都知道打的他們服服帖帖,美國都沒有拿下的越南中國軍人做到了,還有印度差一點打到新德裡,在說說韓戰,美國的武器裝備,兵源都比咱好,結果呢,打的美國自己要求談判,停戰,韓戰中國武器落後美國幾個檔次,這也是美國想不明白的事。
為什麼越南,印度,韓戰中國都表現非常勇猛精進,充分發揮中國團結一致,聽黨指揮這才是勝利的因素,這樣的國家部隊不是戰鬥民族是什麼。
曾看過這麼一句話,特別深有感觸:中國就是一個被偽裝成國家的文明,這是非常高的對我國5000多年歷史文化的肯定。
而源遠流長的歷史告訴我們,我們中華民族的天下都是老祖宗們用血肉之軀換來的,每一片國土、每一座山川、每一條河流,都有中國英雄兒女的身影。
提到戰鬥民族,最近想起的都是俄羅斯,但仔細想來,真正的戰鬥民族是我們華夏兒女,是他們用生命的拼搏換來了我們如今中國的版圖。
農耕文明是我國古代甚至現代的標籤,但土地從哪裡來?是老祖宗們一代一代打下來的
從炎黃之爭,到秦皇一統,到武皇開疆闢土,再到成吉思汗……唐宋元明清,沒有一個朝代不是戰鬥出來的。
國外所謂的戰鬥民族也不過持續了幾百年,而中華民族的戰鬥經驗都已持續了五千多年。
我所知道的是歷史的課本上告訴我們四大文明古國,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中國,其中三個都已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
唯有中國還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巋然不動,這足以證明中國才是真正的戰鬥民族,總之笑到最後的才是最強的。
我們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從古到今的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精衛填海、女媧補天、愚公移山……等等傳承下來的戰鬥精神,讓我們相信人定勝天,不信命,只信自己,這就是中國人,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戰鬥民族。
以上就是我的解答,如有不足,歡迎留言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