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相聲是講文化的。為什麼初中學歷的郭德綱、嶽雲鵬卻說的那麼好?

瀚域極星量子說: 文化和文憑 文憑是一個人學知識到一定階段的認可,但是文憑和能力不能劃等號。沒有文憑,經過自己…

瀚域極星量子說:

文化和文憑

文憑是一個人學知識到一定階段的認可,但是文憑和能力不能劃等號。沒有文憑,經過自己的努力,依然能顯示自己的實力。 郭德綱,雖然沒有高的文憑,但是經過自己的努力,博採眾長,他的水平是很高的。

1:隨機應變能力高。當臺上出現喝倒彩,吹虛聲的時候。郭德綱能快速平息,轉變局面。當回天津省親,徒弟出場,效果不好,郭德綱和于謙三句話讓觀眾迅速安靜下來,並隨著他的節奏進入到導向。這種能力,不是一時半會能學會的,恐怕現有的相聲人無能匹敵的。

2:綜合知識豐富。他評書,京劇,文史等,雖說不上藝術造詣很高,但絕對是頂級票友的級別的。他開的京劇專場,無論是唱腔,臺步一招一式都有板有眼,絲毫不比專業人員差。

3:對語言的把控能力強。聽他的相聲,享受其語言的節奏。張弛有度節奏感強,渲染力強,極易帶人入戲。28次返場不是說說而已,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觀眾的鑑別能力也是很強的。待續

綠葉素榮兮說:

相聲是語言藝術,當然需要一定的文化做基礎。創作相聲更需要有文化功底,一個優秀的相聲演員,更應該具備良好的文化素養。說學逗唱都需要一定的文化素質。這裡說的文化素質不是單指文化程度學歷的高低。而是指說話藝術、表演才能、演唱技巧、知識水平的綜合素質。我國許多著名的相聲表演藝術家,他們的學歷雖然並不高,但他們通過自修自學學到了在學校無法學到的許多專業知識,可以說,他們在相聲領域裡的文化素養,他們的專業文化程度,已遠遠超出了他們的學歷水平。因此他們在表演相聲時才那麼遊刃有餘,才那麼深受群眾的喜歡!

至於郭德綱和嶽雲鵬他們也應該是這樣的,雖然他們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但他們的專業文化水平已達到了很高的程度了,再加上他們本身具有表演相聲的天賦,所以相聲才說得那麼好,群眾才那麼喜歡他們。我想,這也是他們在這個領域裡,不斷自修,自學,不斷努力的結果吧!

津沽老周說:

這個提問,是個偽命題,把大類小類弄混了。相聲就是地攤兒,如果勉強往上套,相聲就是地攤文化,是泛概念的「文化」的一個子概念,與我們平常理解的文化,有著巨大差異。說相聲的,如果拿自己當文化人,那就可能鬧笑話,就像當年侯寶林總端著教授架子一樣,老底子的規定性擺在那裡了。

至於「相聲說得那麼好」,也是見仁見智的,提問這種假定性,也明顯帶節奏。郭德綱跟嶽雲鵬,還得分著說——郭德綱本人,甭管是不是用了小錄音機,早期確實用功,搜羅、分析、化解了許多段子,用在自己段子裡,很好地利用了媒體轉型時期特別是自媒體爆發的大好時機,就像當初馬季、姜昆利用電視媒介一樣,形成了「郭德綱現象」這麼個虛性世界,有了一個外行僅憑一鱗半爪就可以推及的光環,「聲音大的,就成了原創」(老周語錄)。必須承認的,郭德綱早期的基功,也比同齡人強。而他那位徒弟嶽雲鵬,只是一個勵志故事,那孩子不容易,「相聲說得這麼好」卻未必。按我個人聽相聲的經驗,嶽雲鵬說,包袱都不瓷實,好多人說嶽雲鵬不會說相聲,有否定一切的意味,但嶽雲鵬說的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相聲。郭德綱和他徒弟的所謂「相聲說得這麼好」,其實是對特定人群而言的。德雲社的目標人群,與傳統相聲的人群,不是一回事兒。德雲社的目標市場,也不是傳統相聲的市場。

我還是少說,說實話得罪人。

碧海藍天279329821說:

郭德綱、嶽雲鵬的相聲說得好嗎?譁眾取寵而已!我不喜歡!不可否認,他們也擁有一部分粉絲,但都是靠小手段,靠媒體,靠水軍炒作的結果。我把他們歸到「痞子文化」範疇。有人說,郭德綱的天賦和基本功不錯;嶽雲鵬也很勵志。這些我並不否認。但他們的相聲只是迎合了一部分人的口味,缺乏先進文化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充其量也就是地攤文化而已。

用戶王漢廷說:

謝邀。[祈禱]

不僅僅是相聲,幹什麼行當都離不開文化。文化的學習與傳承,與學歷的高低有關聯,但不能以學歷的高低論事,論人,論業績,論口碑……

執著人,皆有拼搏心。雖說讀書學文由於種種原因,起步晚,學歷不高,可步入社會這一大課堂的耳濡目染,同樣是一種學習,關鍵是自己悟。所以,智商的高低,吃苦程度的多少,決定自己能否走好自己的路。

相聲如此,其他行當也是如此。

一孔之見,不知妥否?謝謝!

堅持不懈的大樹說:

相聲自打誕生時候起,就都是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天橋藝人在從事,觀眾也都是市井小民。從前的相聲大師都是從藝師傅,口口相傳學來的,自己本身就是從小學徒。

解放後,文藝百家爭鳴,相聲從此走上了大雅之堂。

郭德綱、嶽雲鵬也都是師從師傅,植根於大眾,就是個茶餘飯後的消遣,文化嘛根本談不上。說它是藝術,也就是藝術裡最邊緣的那種,流傳不夠廣泛、不是所有人都認同的邊緣藝術吧。

誇郭德綱、嶽雲鵬相聲說的好,我不是很贊同,他們的相聲功底不是很深厚,只是他們的市場定位對路而已。

草荗向榮說:

我八一年在首都體育館,看過一次侯寶林大師的相聲晚會,老爺子說的深入淺出,寓教於樂,使整個晚會現場掌聲不斷,馬季大師的相聲我看的多,每次都讓人笑出聲來,姜昆老師的相聲,馮鞏老師,牛群老師的相聲我也願意看,而且每次都讓我能會心的發出笑聲,至於他倆個的相聲,我一次也沒聽,不便枉加評論。總之,我感到相聲界今不如昔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544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