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
2.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一生之計在於勤。
3.天上不會掉餡餅,地裡不會自長糧。
4.不勞無獲,勤勞可得,不勤則飢,不勤則愚。
5.三分靠命運,七分靠靠打拼。
6.勤能補拙,笨鳥先飛。
7.山外有山,樓外樓有樓。
8.活到老,學到老,還有三門沒學到(意為學無上境)。
記得媽媽經常嘮叨的一句話是;好子不用爺田地,好女不用嫁時衣!要想生活過得好,凡事要靠雙手創,能吃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苦盡甘來。一條草有一點霧水,.再窮也要安份守己,不能貪小便宜,細時偷針,到大偷金。一世不學好,到老得條毛。辛勤付出,就有收穫,保持身體健康,萬事好商量!這些都是我信奉的句子!
『百善孝當先』。在記憶裡,家在效區屬於菜農,住的是地房,那時是五、六歲,我看到爸、媽細心地侍奉生病的奶奶,從不頂嘴。那時大姑、二姑結婚走了,家裡還有從沒有成過婚的老太爺,老姑,還有個弟弟,家裡四世同堂。爺爺去世早,父親十三歲時爺爺就去世了,那時奶奶在老太爺的幫襯下,把爸爸養大,還得侍候太奶。 奶奶因積帶成疾患上了結核病。
父母結婚後,老太爺的年齡也大了,當時在生產隊餵馬,大都是由母親照顧著奶奶,直至我七歲奶奶去世。在這過程中母親也傳染上了結核病,同時還患上了腎炎,過了幾年又有了妹妹,母親看護妹妹,還得侍候著老太爺(我太爺的最小的弟弟,由於奶奶一直照顧他的生活,所以也跟著我家一起),我十二歲的時侯,父母又送走了老太爺,這期間老姑也結了婚出了門,也許是父母的孝順感動了上天,從有了妹妹後,母親的病也好了。
後來我們兄妹三人都結了婚,父母對我們經常說的就是善待夫妻雙方的父母,善待對方的兄弟姐妹,所以我們兄妹三人的三家一直很好。十多年前,父母又從市區,搬回老家(現在是屬於城效)了,去待候姥姥、姥爺。直到回四年前才先、後送走九十多歲的二老。
這好像是在嘮叨著事的過程,但是從奶奶孝敬太奶和老太爺,父母孝敬奶奶、老太爺、姥姥和姥爺(我還兩個舅舅和一個姨,母親只比大舅小兩歲,而且是父親主動說侍候二老,一晃就七、八年)。有老人做榜樣,我們夫妻、弟弟、妹妹一家以及兒女們,都很孝順。
所以我們兄妹三個從小都是以孝為先,雖不富裕,但很幸福。
您好謝邀!我從小到大最信奉的是我母親教育我的一句話:「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他非」。
從小,我母親教會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教育我做人做事要誠實,要謙卑,要積極向上,要與人為善,要幫助困難的人等等。這些話一直我記在心裡,也努力的去做。
謝謝!祝您生活愉快!
感謝邀請!
我從小到大信奉的一句話是: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這句話出自《禮記.中庸》,毛主席在他的《論持久戰》中曾反覆提到。
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事情都是作好了準備才能成功,不作準備就會失敗。
有很多成語、句子、名言警句的意思都和這句話相近,例如:
有備無患;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未雨綢繆;欲善其事,必先攻其器;不打無準備之仗;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等等。
我一直把「凡事欲則立不預則廢」這句話作為我的座佑銘。
這句話時刻提醒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有所準備,這給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很多好處。
生活中因為「平時不燒香,急時抱佛腳」而失敗的事情比比皆是。
我們也常常聽到「機遇都是給有準備的人」這句話。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注重準備工作,只有事前把準備工作做好了,我們才能有更大的把握取得成功。
從小到大,我最信奉的一句話是「老實忠厚傳家遠」,這句話,是爺爺留下的。
聽爹說,爺爺當年結婚時,一貧如洗,爺爺就做起了小買賣,從離家七十華裡的他鄉進貨,第二天,再到離家十五華裡的鎮上去賣……爺爺經營的是日用百貨和書籍,他沒讀過書,通過自學,學會了記帳、寫信……
誠信經營,使爺爺的厚道遠近聞名。爺爺經常跟爹說:「老實忠厚傳家遠」,耳濡目染,爹在大隊當會計三十多年裡,一是一二是二,管理帳目,從沒出過差錯……
多年來,我始終發揚「革命傳統」,牢記並實踐「老實忠厚傳家遠」的家訓,使我在工作、學習、勞動,以及做人做事中,都沒有辜負父輩的「重託」。
感謝邀請!
我小時候哪裡有什麼信奉的呀,能把肚子吃飽就不錯了,能吃上一碗白花花的大米飯,那簡直就是神仙的日子,終生難忘,我一直是在稀裡糊塗中長大的。
走上社會以後,一直有一雙無形的手推著我走。
在單位幾百塊錢一個月的工資,自認為還不錯,本以為就這樣日復一日的生活。後來從單位出來,其實也沒有下什麼大的決心,而是那個浙江老闆認定要我,也算是一拍即合。
浙江老闆出事後,看電視上的廣告,去應聘工作,沒有想到應聘那家認為我不適合,到他那裡,有一點點資源浪費,把我推薦給他的朋友,當晚酒席款待,工作談妥。
以後的事都差不多,每到了一個路口,那雙手就推了我一把,真的很感謝命運對我的眷顧。
回頭看看,總感覺每一個在我生命中出現的人,都有理由,我的每一點努力,都會有人看得見,越努力越幸運,與人為善,終有福報。所有這些,都應驗了兩個字:因果。
現在,我信奉就是因果循環,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