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別嘛,肯定大了去了,畢竟價格在那裡放著的,一分價錢一分貨。
買七八千的手機,倒也不是繳智商稅,而是各有各的優點,需求不同,自然選擇也就不同。
首先說說一千多的手機吧
買這個價位手機的用戶,一般對價格比較敏感。倒不是歧視使用一千多手機的用戶群體,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嘛,
這個價位的手機,一般的配置就是基本配置,基本不會有多強的軟硬體配置。這個適合對手機要求不高的人群,比如老年人群體,筆者的老父親就對手機配置要求不高,能打電話,玩抖音,發微信就可以了。也有部分型號的手機,為了營銷,打造一個或者兩個亮點,以此來吸引用戶。比如某米的某米10A 主打的就是大電池,當然這是一個百元機,只是拿來舉例而已。
七八千的手機
這個價位的手機的配置一般都比較高,各種功能比較齊全,玩大型遊戲,絕對不會有卡頓現象的發生,這個適合與遊戲愛好者或者玩機人群,當然還有手機愛好者,一旦有新機,必定會買來體驗下的
綜上所述,一千多的手機和七八千的手機,沒有好壞之分,也不存在什麼繳智商稅之說,只是市場的供需關係決定的而已,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希望動動您發財的小手,關注下,謝謝😊
區別是有的,而且很大。至於是不是智商稅這個問題,涉及到實用主義和精緻主義兩種不同的消費觀。
實用主義:做有性價比的正確選擇
我剛成為數碼愛好者的時候,就是典型的實用主義思維,也就是所謂的參數黨。原因很簡單:一、手頭拮据,必須把錢花在能保證核心體驗的硬體上;二、擁有一些基礎硬體知識,也大致了解行情之後,我就很難接受低於同級別平均配置的產品了。實用主義沒什麼不好的,在合理預算下拿到更高性價比的產品,是符合絕大多數人生活現狀的最佳選擇。
精緻主義:精準把握個體需求,追求更舒適的綜合體驗
「不實用」也不見得是智商稅。像我就很喜歡收集各種中性筆,遇到類似於頤和園聯名、故宮博物院聯名之類的筆必買,而且熱衷於攢全套。這些筆一支的價格能買兩三支普通的中性筆,而且我也不用,那為什麼要買呢?僅僅是因為好看,喜歡而已。類似地,農夫山泉那種手繪包裝的礦泉水也有很多人喜歡買。人人都是精緻主義者,只是經濟水平總能讓我們在力不能及的東西面前恢復理性而已。那麼對那些有錢人來說,買手機和我們買筆買水的心態是一樣的,他們有能力在非核心功能上花錢,廠商何樂而不為呢?而這些產品又確確實實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消費者是心知肚明的,不應該算為「智商稅」。真正的「智商稅」是功能和服務的價值與價格嚴重不符,屬於欺騙行為,這種產品小到百元,大到萬元都有,與價格無關。
廠商做了哪些努力來賺富人的錢?
目前市場上三四千的手機已經可以給你頂級的配置了,但也僅僅是用料頂級而已。而能賣到七八千、上萬塊的手機品牌,往往都花了很多成本在算法、優化、細節、質感、服務、售後和營銷這些看不見的東西上面,所以綜合體驗是一點不差的;而中低端手機一般只要做得大差不差再有一兩個噱頭瘋狂做營銷就行了,在看不見的地方往往做了很多取捨(字打麻了,這兒就不舉實例了)。而且,那些昂貴的手機往往對目標群體的需求把握得很準,所以消費者的選擇傾向和用戶粘性都是很高的。這些高端產品就好比戰場上的狙擊手,只針對高價值目標,而且效率非常可觀。
現如今手機市場上,產品琳琅滿目,面對市場上價格參差不齊的手機售價,很多朋友都有一個疑問,一千多的手機和七八千的手機有什麼區別?多掏的錢真的是智商稅嗎?接下來就聽妖妖給大家一個答案。
硬體配置方面的區別
其中最關鍵的區別在於硬體設備的區別,七八千的手機,無論是外殼材質,還是內部硬體材料都是頂級的。屏幕都是採用素質極高的高質量屏幕、處理器的選擇也是最新最頂尖的處理器。而且七八千的手機即使在不注重配置,在拍照、續航等方面也是相當出色。這是千元機遠遠比不上的。
具體使用體驗的差別
另外,在實際使用體驗上也會有很明顯的差別。因為在各種硬體配置上七八千的手機都是頂尖的,所以我們具體體驗的時候,會明顯感覺七八千的手機使用起來更流暢、反應更靈敏,手感更舒適,屏幕效果也越好,這點大家拿著不同價位的手機一比,就會有很明顯的差別。
存在潛在價值的區別
另外就是七八千的手機相對於一般的千元機來講,會更保值,七八千的手機即使用上一兩年,放到二手機市場回收也會有很多人要,但一般的千元機,使用一年半載就完全不值錢了。而且最關鍵的是,七八千的手機使用壽命會更長久,拿妖妖手中從轉轉花了三千五,就買了99新的榮耀Magic3,原價都要五六千,直接省下一千六。即使已經之前使用了很久,到現在還和新機差不多,這也就是為什麼說兩者有潛在價值區別的原因。
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如今,為什麼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價格較高手機的原因,除去自身需求的提升和消費水平的提高,最關鍵的是一分價錢一分貨。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預算放心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