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道德經》上說「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芻的本義是什麼,為什麼叫「芻狗"?

心理諮詢師陶相敏說: 道德經被外國人稱為中國的聖經,世界上發行量最大的一本書。 這本書光靠字面的意思是無法理解…

心理諮詢師陶相敏說:

道德經被外國人稱為中國的聖經,世界上發行量最大的一本書。

這本書光靠字面的意思是無法理解的,真的要理解還是要靠悟。

我第一次接觸道德經是十幾年前的時候,那時候就感覺在看天書,一點也不懂。後來慢慢的有了興趣,成了我最喜歡的一本書,經常去讀。

聖人是指意識超出世人,並伴有相應的言語行為,也就是今天常說的開悟的人。

聖人不仁是說聖人沒有任何分別心,不存在仁愛與暴虐等心理,就像^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一樣,真正有德的人是沒有德的意識,而無德的人經常把德掛在嘴邊,放在心裡,做事按著德的標準去做。

聖人沒有德的意識,而做的事沒有一件是違背德的,就像^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芻狗是古代為了祭司用草扎的狗,芻狗本身就是卑賤的乾草做成的,但是放在神壇上,那就是聖物,讓人尊敬和受到禮拜。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是說聖人沒有分別心,把貧賤的百姓當成崇高的神一樣尊敬和禮拜。

俞遠通說:

謝邀

《道德經》上說:「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此好言乎?抑或孬言耶?

本官認為,此話語不客套,非好言者,乃孬言也。

《道德經》是老子作的,老子也算是道德高者。同時代的孔子,曾問道於老子,也算是老子的弟子了。孔子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孔子把儒學發揚廣大,儒家在譽論上,蓋過道家。老子的思想,在中原地得不到重視,於是乎,老子一氣之下,收拾行囊,騎青牛出函谷關,離開人口稠密,的東方而西去。老子坐在牛背上,寫出《道德經》,經文中疑似,存有用事意氣,把孔聖人數落了兩句。

我想,老子說話偏激,不知孔子,可有耳聞?孔子手託鬍鬚,會慢條斯理反譏曰:爾老君方不仁者,滋以百姓為芻狗也。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裡說的聖人,應該是指君王,或者是孔子。這裡說的不仁,寫的很明白,仁是仁義善心,不仁就是仁的相反。這裡說的芻狗,芻是草編之物,芻字又通畜字,古人養狗,用途有二,讓看門拉車,又是美味食材。有個成語,叫做草菅人命,這裡的出處,好像與芻狗說話有關。

全句通篇之大義,理解如左:大聖人們,口裡面講仁義,而實際不行善事,奴伇老百姓,不把百姓當人看,把受苦人當做芻狗來對待。

老子的治國思想,講的是無為而治。孔子的觀點,講的是忠孝,孔子主要為統治者服務,愚民而使社會有秩序。

《道德經》裡有此言,反映道、儒二家,是有矛盾的。縱觀封建社會數千年,儒、道之爭,儒家一直佔上風。老子俗姓李,在李唐時代,皇帝為了顯祖大德,道教也興盛過一個時期。

儒家和道家,是中華傳統的文化,內涵豐富,道理深隧,有精華有糟粕,後人宜批判的接受。

《道德經》講大道理,

聖人說話有底氣。

華夏文明才人多,

理論中國屬第一。

無名草2020說:

(一)、所謂芻,就是地上長出的草,能餵

牲口的草。如芻秣,如反芻,割草,抜草。

(二)、芻狗:就是用草編織成狗的模樣。

用來作祭祀品。祭畢可付之一炬,或丟棄

一旁。

天地本無心,哪會動一念。所以天地無

所謂仁,無所謂愛。天地無心於大千世

界,故任其萬物各自生滅。

聖人不著眾生相,無心於愛民,怨民,

只任其自養生息,故喻作為芻狗。

馬振廷1說:

《原創》芻狗好吃的狗肉。它與,芻人,芻羊,芻豬,芻鹿,芻牛,芻雞,同屬。生滅是天地之祭品,天地間的寄生之萬物。
聖人視人為芻狗,死聖人之配葬品。活聖人,和活人的美食品。古人就有吃小娃娃的記載。何況是其它動物呢?只是老子用了個芻狗這個名代之。聖人多險惡。食人之民血民膏。
天地以萬物為芻狗,也包括人,自生自滅之意。
聖人以人為芻狗,把下人當芻狗任其宰割之意。揭穿了聖人,善之為善斯不善之意。美之為美斯惡矣。
老子心目中的聖人,以身心為天下,方可託天下,是不同的聖人。
指的就是不行正道,稱孤寡,立三公,載淄重,乘駟馬無惡不做的王。
老子告許我們,有名頭的不一定全是好人,甚至更險惡。
以前讀老子總把聖人全當好人。開悟才知凡人事都有多面性,才有了新的認識。

梧桐樹邊羽說:

芻,chú,一隻手正在拔(用來飼養牲畜的)草,割草、拔草;也指餵養牲畜的草。象形兼會意。甲骨文字形,從又(手)從草,表示以手取草。

芻狗,就是用餵牲畜的草編織成狗的形狀。

相對於其他祭品,草狗是沒有什麼價值,用完付之一炬或丟棄。

那麼這句話「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的意思是不是:聖人不仁義,對待老百姓像草狗一樣?

把老百姓當做草狗是沒錯,關鍵是「聖人不仁」,並不是我們平時理解的意思。

這話出自《道德經》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我們知道老子的中心思想是「無為」,他的宇宙觀中最本源的是什麼?「道」。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說世間萬物都是遵從「道」來自生自滅,不用「有為」來橫加幹涉。你的「有為」只會違背「道」的本意。在老子眼中,並沒有好壞善惡忠奸,只有遵「道」無為和逆「道」有為。

那麼在老子的思想裡,人和芻狗有沒有區別?並沒有。天和地又有什麼區別,也沒有,不過都是遵循自然之道運轉的機器而已,自然也不會有任何傾向,任何感情。道生息萬物,並不自以為道。所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地無情,生萬物而平等視之,任你自生自滅。「聖人」,是老子思想中接近道的人,「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聖人管理百姓,也沒有偏頗輕重,一視同仁,任百姓休養生息。

所以,作芻狗沒什麼問題,只要聖人不折騰,天下就安生。

一家之言,歡迎評論。

走千走萬說:

芻,讀音為chú,本義應為拔草。

許慎《說文解字》認為,芻,是個會意字,從又從草。也就是說,「芻」字的下半部是個「草」,上半部是個「又」,即「手」的象形,指右手。這兩個部首合在一起後,表示以手拔草的意思。

由此可知,芻,作為一個詞,其詞性是動詞。而「以手拔草」的對象是草,因而,又出現了引申義:草,名詞。

在「芻狗」一詞中,用的是「芻」的引申義。「芻狗」,單從字面上理解,就是用草紮成的狗的形狀。由於芻狗是在祭祀的時侯用的,因此,「芻狗」被理解為祭祀的用具。

芻狗在祭祀儀式開始前,大家都很珍惜,感覺很神聖,不去觸碰,而在祭祀完成後,就沒有用處了,可任人踩踏。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兩句話是說,天地無所謂仁愛,對待萬物都是一樣的,任其自生自滅。統治者也沒有仁愛之心,對誰都一樣,就像對待無生命的芻狗一樣。

隨手談詩說:

「芻狗」的解釋很簡單,「芻」的本意是割草,也指用來為牲畜的草,引申一下,「芻狗」的意思就是用草紮成的狗。

古人在祭祀的時候,對祭品非常在意,一開始,人們祭祀的物品是「三牲」,也就是豬牛羊。但是普通人連飯都吃不起,怎麼可能用豬牛羊來祭祀呢,於是大家就用狗來代替。再往後,乾脆真狗也不用了,就把草紮成狗的樣子,用來作為祭祀之物。

芻狗做好後,還沒有用於祭祀之前,是非常神聖的存在,大家絕不會輕易褻瀆,連碰有不敢碰,等到祭祀完了,芻狗也沒用了,扔在一旁看都不看一眼,可謂生得輝煌,死得悲涼。

如果你還不明白是什麼意思,那就想像一下花圈的作用。

結芻為狗,用之祭祀,既畢事則棄而踐之。

原文

但是,如果按照上面的理解,看到「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句話的時候,就很容易望文生義,理解成聖人沒有仁義之心,把百姓當做狗。甚至認為,孔子提倡仁,老子卻說不仁,這兩位同志是不是死對頭?

這就違背了老子的思想。所以這句話到底該怎麼理解呢,我們先看原文: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tuóyuè)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老子·第五章》

橐龠就是風箱的意思,風箱中間是空的,所以是「」,人們拉動風箱,只要不停止,它就會發出越來越多的風,所以叫「不屈(jué)」,就是不停止的意思。

不仁

這段話的難點在於「不仁」二字。

聖人所講的「仁」,都知道是仁愛、仁義的意思,那麼不仁呢?就是站在仁愛的對立面,就是惡毒嗎?不是的,成年人的思想,不能非黑即白,黑白之間還有一片灰色呢。

仁愛與惡毒之間的灰色地帶,就是既不仁愛,又不惡毒,這就是老子所說的「不仁」。

咱們普通人,在說到天地、說到聖人的時候,都會不自覺地進行道德綁架,覺得他們天生就應該對世間萬物有一種博愛,讓人如沐春風。這是不對的,天地和聖人又不是你媽。

所以這段話中所謂的天地和聖人不仁,是指他們不會幹預製約百姓,而是讓其順應自然規律,自己發展,自力更生。

無為

我們如果能在前面的解釋中達成一致,就請繼續往下看。

在初中歷史課本中,告訴我們,老子主張的是「無為而治」。這個「無為」,就是「不仁」。

在普通人的理解中,說起無為而治,好像就啥也不用做了。好像很輕鬆的樣子,漢朝文景二帝,可能是世界上最舒服的君王。

但事實上不是這樣,無為而治,是針對百姓而言,就像聖人不仁,也是針對百姓而言,無為就是說,對於老百姓,他們要種田織布,你就讓他們去種田織布,不要妄加幹預,如果你非要讓人去砍柴捕魚,這就不對了。

所以你明白了吧?無為,不是啥也不做,而是不瞎比做。

就好比一些父母,明明孩子喜歡學鋼琴,非逼著去學奧數,這樣效果不但不好,還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到了青春期,媽的乾脆起義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55666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