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吳三桂兵馬是清朝2倍,已經收復南方,還飲馬長江,最終為何失敗?_吳三桂與誰殺馬盟誓

Mer86說: 吳三桂飲馬長江時,他的情況並不樂觀。 首先,他並沒有清朝兩倍兵力,當時康熙平叛的部隊,主要是綠…

Mer86說:

吳三桂飲馬長江時,他的情況並不樂觀。

首先,他並沒有清朝兩倍兵力,當時康熙平叛的部隊,主要是綠營兵和駐外八旗兵,京城的駐京八旗和關外的留守八旗都沒動。康熙手上還有十萬多精銳。而吳三桂卻是傾巢出動,反倒是他手上沒牌可打了。

其次,除了雲南大本營外,吳三桂只是拿下了貴州、湖南、四川以及廣西和陝、甘的部分地區。江南最重要的財賦重地,即江浙兩省,吳三桂並沒有拿下來。

沒拿下江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吳三桂和清朝並不是「南北朝」,而是「東西朝」。全國最重要的稅收來源和糧食產地都掌握在了清朝手裡,這就註定了吳三桂沒實力跟清朝打長時間的消耗戰。

第三,反清聯軍各自為戰,吳三桂也帶不動那幫烏合之眾。

公元1675年初,反清聯軍聲勢浩大,曾經一度嚇得不少清廷高官有遷都的打算。但是康熙皇帝很敏銳的就發現了聯軍的弱點——反清聯軍沒有統一指揮,大家雖然都反清,但並不聽吳三桂的指揮

比如說鄭經,吳三桂跟清軍死磕時,曾建議鄭經沿海路北上,偷襲東北或者浙江,讓清軍顧此失彼,不能集中力量對付自己。但是鄭經直接拒絕了。拒絕了之後,鄭經不僅不幫忙,反而幫倒忙,拼命的打福建。

當時福建是誰的地盤?靖南王耿精忠。

鄭經跟耿精忠死磕,最後撈便宜是誰?

還能是誰?清朝嘍。

公元1676年初,康熙抓住耿精忠和鄭經自相殘殺之際,調整部署,調安親王嶽樂、康親王傑書、貝子傅喇塔、浙江總督李之芳四部合力進攻耿精忠。

這個時候,若是鄭經還有一點理智,他就應該援助耿精忠。就算不援助,最起碼也應該停止進攻。畢竟他連耿精忠都打不贏,一個比耿精忠要強幾十倍的清朝,他打的贏?

可是,鄭經偏偏就要打耿精忠,清軍在北面猛攻,他就在東南沿海夾擊,打的耿精忠腹背受敵,最後只得向清軍開城投降。福建這一路反清人馬,就因為這種近乎於二逼的內訌被清軍輕鬆平定了。

除了鄭經之外,三藩之一的尚之信也是個大坑貨。三藩之所以造反,起因就是平南王尚可喜告老還鄉,想把王位傳給尚之信。康熙早想削藩,就藉此機會不予尚可喜傳位,逼迫三藩狗急跳牆。

也就是說,尚之信繼王位的那點破事,就是康熙削藩和三藩之亂的直接導火索。

可是,當吳三桂和耿精忠起兵後,尚之信卻不起兵。不管吳三桂如何催促,他就是藉故不起兵。搞得吳三桂一面要部署兵力對付北面的清軍,一面還要留兵東南,防止廣東的清軍偷襲他。

後來,耿精忠投降前後,尚之信突然響應吳三桂號召,起兵造反。然而,造反之後的尚之信不管吳三桂怎麼催促,他就是故意找藉口不出兵。想在一旁坐山觀虎鬥,看吳三桂和清朝殺個兩敗俱傷。

最後,尚之信咋咋呼呼一陣後,居然又投降了清軍。可謂是一槍未放就直接投降了。

很多人都知道,三藩之亂鬧了八年,但很多人不知道,三藩中的耿精忠和尚之信,其實只鬧了兩年。剩下的六年時間,都是平西王一派跟清朝在單挑。

公元1677年,清軍橫掃東南,猛攻鄭經,收復了漳、泉等四州。鄭經費盡心思攻,以極為不要臉的方式攻佔的地盤,在他手裡還沒有捧熱乎呢,就被清軍又收回去了。

而在驅逐鄭經之前,清軍集中力量,拖住吳三桂,猛轟割據陝甘的王輔臣。當王輔臣被圍平涼城,且吳三桂屢次施援都失敗後,陝甘地區的反清聯軍最後全部被清軍消滅。

截止至1677年初,當時除了吳三桂,全國的反清聯軍基本被消滅。而此時距離三藩之亂爆發才僅過了三年零三個月而已。(三藩之亂爆發於1673年12月)

第四,除了沒有第一時間佔據東南,以及反清聯軍內訌不斷這兩個問題外。吳三桂還有一個更大的致命弱點——他太老了

公元1677年時,康熙24歲,正是意氣風發的年紀。而當時的吳三桂66歲,垂垂老矣,不知道還能活幾年。

像這種雙方主君年紀不對等的情況下,康熙年紀小,他能拖。可吳三桂卻拖不起,他不知道自己哪天就咽氣了。

因此在1678年,吳三桂決定稱帝,並利用稱帝維繫人心、鼓勵士氣。

稱帝之後,吳三桂決定反擊。

當年六月,吳三桂親點大將馬寶,令其率五萬大軍南下,攻打衡陽的門戶永興。馬寶率軍兩戰兩勝,大創清軍。擊斃了清軍都統宜裡布和護軍統領哈克三,並大敗前鋒統領碩岱、副都統託岱、宜思孝所率的援軍。

清軍受此大敗,被迫退回了廣東。

南線反攻大勝之後,吳三桂又親自部署了對廣東、廣西的大規模進攻。以十萬大軍,突入兩廣,收復了除梧州之外的所有區域,大挫清軍信心。那個驍勇善戰的吳三桂,貌似又回來了。

然而,吳三桂太老了。吳軍的兩次勝利只是他的迴光返照而已。

1678年八月十七日,也就是吳三桂稱帝僅六個月後,他就突患「中風噎嗝」,病死在了前線軍中。

皇帝死了,仗自然是打不了了。

1678年十月,前線的吳軍全部回撤,並派人赴雲南,迎奉年僅15歲的吳世璠繼承皇位。

聽說吳軍迎奉吳世璠繼位,康熙都笑了。吳三桂是員悍將,康熙敬畏他。可吳世璠才是個屁大點的毛孩子。吳軍眾將在這個危機時刻居然立幼主為帝,可謂是混了頭。

1679年,康熙命令駐守在湖北、陝西的清軍大舉進攻。沒過多久,四川、湖南兩省即被清軍收復。而在清軍攻打兩省期間,吳世璠這個大周皇帝毫無作為,完全不知道應該怎麼應對。

1680年,吳軍控制的領土除了雲貴外,其餘全部都被清軍所攻佔。

又過了一年半的時間,清軍先克貴州,再克雲南,三藩之亂遂全部平定。

三藩平定的前夕,鄭經病死,而他所盤踞的臺灣島,也在兩年後被平定。至此,南方的反清勢力也被清廷徹底肅清。

總結。

1675年初,吳三桂勢力達到最巔峰。但是即便是勢力最巔峰,他也沒拿下整個江南,與清朝劃江而治。後來到了1676年底,由於兵興三年多,兵力、財力都嚴重不足,且吳三桂在各地的黨羽都離心離德,各有圖謀。因而這一年就變成了三藩之亂的轉折之年。

形勢逆轉之後,吳三桂的情況每況愈下。縱然他在稱帝的那一年兩戰連勝,取得了不小的戰果。但那終究是迴光返照,他老邁的身體已經撐不起他的雄圖壯志了。

當他病死後,大周政權大勢已去,三藩之亂被滅,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朝文社老張說:

答:雖然說起那場折騰了「康熙王朝」八年的「三藩之亂」,野史裡大書特書康熙帝「鎮定平叛」的英姿,捎帶歌頌一下其「雄才大略」。但對於清王朝的國祚來說,這卻是一場險過剃頭的叛亂。

作為清王朝的「開國功臣」,坐擁西南大地的大清「平西王」吳三桂,造反前就是西南的土皇帝,以他為首的「三藩」,不但壟斷了西南地區的金銀銅礦鹽井生產,把西南各省壓榨得「富室空虛,中產淪亡,窮民無所為賴」。更每年消耗清王朝大量餉銀,以至於「天下財賦半耗於三藩」。吳三桂,這位大清開國的「功臣」「柱石」,到了康熙年間時,卻已是清王朝頭疼的毒瘤。正如康熙帝的那句怒斥:吳三桂「乃唐藩鎮之流」。

對這樣的「毒瘤」,康熙皇帝想「撤藩」,其實並不意外。但當時年輕的康熙皇帝,卻犯下了大錯誤:把這事兒想得太簡單。在康熙看來,吳三桂「乃唐藩鎮」,似乎是說撤說削都很輕鬆。但哪怕比起唐代藩鎮,此時吳三桂都可算是「加強版」。多年來「三藩」不只聚斂了豐厚財富,更養著精銳軍隊。吳三桂麾下的常備部隊,就有七萬人之多,且「平西甲兵,素稱精銳」。加上「平南」「靖南」二藩,軍事實力十分雄厚。

當時吳三桂的軍隊有多兇悍?舉個簡單例子就知道:晚清太平天國戰爭時,「流動作戰」到嶽州的太平軍,意外從當地挖出一批軍火,全是當年「三藩之亂」時吳三桂軍隊囤積的。別看是堆「古董級」的裝備,打起來卻照樣犀利無比。手握這批「老古董」的太平軍也迅速鹹魚翻身,把圍堵來的八旗軍殺了個落花流水,一口氣拿下武昌重鎮。這場太平天國早期的關鍵大戰,竟都有吳三桂當年的「神助攻」。

所以綜合說來,「三藩之亂」爆發前,確切說康熙決定「撤藩」前,這讓清王朝苦不堪言的「三藩」,就是三隻「裝慫」的猛獸,吳三桂更是其中的「巨獸」。可康熙十二年(1673)時,二十歲的康熙帝看這群人,竟就像看三隻公益無害的小動物。對這朝臣頭疼的「撤藩」問題,他乾脆簡單粗暴,借著吳三桂們假裝請求撤藩的由頭,來了個順水推舟——你說撤,那就都撤了唄。

至於造反?戰亂?當時的康熙皇帝,腦子裡沒有半點預案,就乾等著這群驕兵悍將們自己放下屠刀,乖乖回遼東養老。那吳三桂這邊呢?別看多年「裝慫」,吳三桂的布局卻十分精細。比如當時的雲南巡撫朱國治,每次參劾吳三桂的奏疏,都能被吳三桂在北京的眼線抄錄到。那邊康熙還沒收到,吳三桂這邊就把「抄錄版」洋洋得意念給朱國治聽。徹底撕破臉前,吳三桂在北京的心腹,還把其孫子吳世璠給接回了雲南……

一邊是渾然不覺做大夢,一邊是多年準備精細且兵強馬壯,所以康熙十二年(1673)吳三桂撕破臉造反,「三藩之亂」驟然爆發時,清王朝立刻灰頭土臉:不到半年時間,吳三桂的叛軍竟橫掃南方各地。清朝貴州提督李本琛一槍不放,乾脆跪在貴陽城門外迎接吳三桂大軍。吳三桂的愛將馬寶只用三個月時間,就一口氣拿下長沙、嶽州、衡州等要地,打得清軍「五千裡無只騎攔截」,幾乎是稀裡譁啦。

比這更叫當時清王朝叫苦的,是整個南方的沸反盈天。有吳三桂這麼一「帶頭」,南方甚至西北好些省都跟風:福建、廣東、湖南、雲南、貴州、廣西、四川、陝西先後脫離清朝統治,甘肅大部分地區也落到吳三桂手裡。等於是轉眼之間,清王朝就丟了半壁江山。

尤其要命的是,當時吳三桂的主力部隊,已經北進到湖北松滋一帶,正好與清王朝的荊州大營隔江對峙,等於是已經飲馬長江。當時吳三桂僅集中在湖南一線的兵馬,就多達二十多萬,多是能徵善戰的老兵。倘若當時吳三桂再多一些膽氣,要麼順江東下拿下南京,要麼揮軍北上,要麼進兵關中平原。這場「三藩之亂」,恐怕又要亂得一鍋漿糊。

但最奇特的事情,也正在於此,明明面對揮師北伐的大好機會,手握一大把好牌的吳三桂,卻突然下出一招「怪棋」:禁止部隊過江。之後的幾年裡,吳三桂把他的二十多萬大軍囤積在湖南一線,以嶽州為中心精心構築起完備防線,囤積大量軍火武器,就和對面的清軍乾耗。哪怕清軍主力陷於西北東南兩個戰場,湖南戰場上兵力嚴重不足,甚至「馬匹倒斃大半」,兵士「死亡十之二三」。吳三桂這邊依然沉得住氣,就是巍然不動。

他這一「沉得住氣」,其實就是「三藩之亂」的又一轉折點。至此之後,清王朝一面與吳三桂在湖南對峙,一面平定東南西南的叛亂勢力。吳三桂的精銳兵馬「不得出湖南一步」。等著清王朝平定了福建陝甘廣西等地,吳三桂的嫡系精銳,也就陷入了清軍的大包圍裡。急火攻心的吳三桂,在康熙十七年病故于衡州,他以嶽州為中心的防線,接著也陸續崩塌,被清軍一塊塊啃下來,然後康熙十九年三路進入雲南,勝負已無懸念。

可以說,吳三桂在「三藩之亂」裡最接近勝利的機會,就是在他「飲馬長江」的時候親手斷送的。好些後人說起這事兒,也連連感嘆吳三桂出昏招。那麼,久經沙場的吳三桂,為何會有這奇特操作呢?

首先一個原因,應該就是吳三桂個人的「格局」問題,別看他造反後自稱「周王」,在衡州臨終前還過了把「稱帝」的癮。但在扯旗造反時,吳三桂的「追求」真沒這麼大。哪怕打到長江邊上,他依然想著「事縱不成,可劃長江而國」,也就是割據自立為帝。

而且這事兒,還不只是吳三桂個人的「追求」,還真是當時清朝朝堂上,諸多高官們的「談判底線」。三藩之亂初起時,由於清王朝一潰千裡,大清諸多高官們,或主張「議和」,或提議「裂土分封」,乾脆就把地方賜給吳三桂得了。「撤藩」時犯了大錯的康熙呢?這時卻有擔當,堅持「豈容裂土罷兵」。如果他當時沒這麼堅決,那麼這「康熙王朝」,恐怕就真成了南北朝了。

但雖然康熙很堅決,吳三桂卻沒死心,打到長江邊上,他就開始穩固防守,就是想著保住既得利益,一旦談判就有本錢。然後幾年乾耗下來,本錢活活耗光。

而之所以寧可耗光本錢,也不往前打,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吳三桂知道自己幾兩肉。

三藩之亂初期,吳三桂高歌猛進,但是清王朝的精銳部隊,卻並未傷筋動骨。特別是「北進」這事兒,看上去「打過長江」很容易,但事實是,「三藩之亂」爆發後,清王朝就在太原和兗州兩地囤積了重兵。一旦吳三桂真過了江,等於就撞進了清軍的「口袋」裡,勝算要比「防禦嶽州」低得多。

而且,別說是北上,就算鞏固南方半壁江山,對吳三桂都並非易事。所謂「三藩之亂」,其實是分成了三個戰場,除了吳三桂與清軍在湖南乾耗外,陝甘與閩浙也打得激烈。吳三桂想要掌握主動權,就必須拿下江西,這樣才能打通他與福建耿精忠的聯繫。可清王朝也看到了這一點,江西一直部署重兵,吳三桂幾次奪取江西的計劃都沒得實現,所以他與耿精忠等「盟友」,其實是被分割成了幾塊。

這樣各自為戰的狀況,幾乎是一盤散沙,只能個人顧個人。所以,吳三桂並非不明白,放棄過江會導致的後果,可是在當時的戰略局勢下,於他個人而言,穩守湖南就是最保險選擇。

雖然這個選擇對於他,就是「早死」「晚死」的區別。

根子上說,在那個時機選擇造反,吳三桂一來不得民心,二來其經濟基礎與戰爭支撐力,都無力和清王朝對抗。唯一勝利的機會,就是寄希望清王朝再出昏招。可是在「撤藩」問題上犯錯的康熙帝,隨後在戰略應對等方面,都沒有再給吳三桂機會。

拋開歷史恩怨說,復盤整個「三藩之亂」,依然在「戰略格局」「布局成敗」等方面,有著太多值得回味的東西。

參考資料:蘇和平《試論清初三藩的性質和其叛亂失敗的原因》、梅毅《清朝真史》、徐佳《吳三桂的火器》、李尚英《康熙平定三藩及其善後措施》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雞史說:

對於康熙朝的三藩之亂,以往我們有一種錯誤的認知,認為吳三桂早有謀反之心,是蓄意叛亂,並且還認為由於吳三桂降清,又叛清,漢族士大夫對他的人品有懷疑,所以不積極配合,所以導致三藩失敗了。下面,我們來用詳盡的史料澄清這幾個問題。

第一:三藩叛亂實際上是被清廷逼反的

康熙帝親政後,認識到以吳三桂為代表的三藩集團,可能會變成唐代的藩鎮,形成尾大不掉之勢,所以以三藩、河務、漕運為三大事,書而懸於宮中柱上,表示日夜不忘這三件大事。三件大事之中,尤以三藩為第一急務。

康熙十一年(1672年)十月,太皇太后(孝莊太后)以太宗皇太極時開疆拓土,甚重騎射,提醒康熙帝居安思危,訓練武備。《康熙王朝》裡說孝莊太后不主張撤藩,要把吳三桂拖死,等到吳三桂死了,再撤,其實是瞎說,太皇太后是積極鼓勵康熙撤藩的。

第二年,正月,清廷在北京南苑舉行大規模閱兵,軍容嚴整,威震遐邇。清廷公然向三藩炫耀武力,使得三位藩王惴惴不安。

三藩感覺自身難保,希望能夠告老還鄉。

康熙十二年(1673年)二月,尚可喜以無法管教長子尚之信嗜殺不法之行,疏請撤藩,歸老遼東,並請以其子尚之信世襲王爵。康熙帝接到奏摺,吏部討論的結果是,藩王尚存,不準世襲王爵,意思是當你死了,位置才能傳給你兒子,並下令尚可喜全藩北撤。清廷此舉,更使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人深感不安,吳三桂、耿精忠分別於7月3日、9日上書朝廷,請求撤藩。清廷再次就三藩問題展開討論,會議的結果是耿藩全撤,但對勢力最大的吳三桂則久議不決。

荷蘭人繪製的尚可喜畫像

兵部尚書明珠、戶部尚書米思翰、刑部尚書莫洛為首的少數人主張撤掉吳藩,而以大學士索額圖為首的多數人以撤則激反為由,主張仍由吳三桂鎮守雲南。

康熙認為吳三桂,撤亦反,不撤亦反,不如先發制人,乃決策撤藩。撤藩令一下,吳三桂世守雲南的希望破滅,遂於當年11月21日殺害雲南巡撫朱國治等,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以明年為周元年,恢復漢制,蓄髮易服,同時致書平南、靖南二藩以及貴州、湖南、陝西、四川的官員,相約共起。

從事情的經過,我們可以看出,吳三桂絕對不是先挑釁的,而是清廷決心撤藩,激反吳三桂。再說吳三桂是1612年生人,1673年已經60多歲的人了!還想當皇帝?吳三桂只是想世守雲南,並不是想當皇帝。那麼吳三桂世守雲南的想法在當時合不合清理?絕對符合,因為清兵入關,讓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攻打南明的承諾就是讓他們當王。現在國家穩定了,清廷想撤藩了,這到底是誰先違反約定的?

第二:三藩極盛時,南邊三藩已經飲馬長江了,北邊陝西、山西已經陷落。但為什麼還失敗了呢?

康熙十三年,吳三桂率主力,到達湖南,陳兵長江南岸,定南王孔有德的女婿孫延齡與靖南王耿精忠也先後舉旗叛亂,廣西、福建失陷,原吳三桂總兵官、陝西提督王輔臣殺莫洛,舉兵叛亂,攻陷蘭州。

於此同時,各地漢族官員以「反清復明」的口號紛紛舉事,數月之間吳三桂佔據半壁江山,雲南、貴州、湖南、湖北、四川、福建相繼失陷,中原動搖,烽火遍及大半個中國。

此時吳三桂如果渡江北上,清廷很有可能土崩瓦解。但是他惟命諸將不得過江,有人說,吳三桂,你這不是傻嗎,怎麼錯過了大好時機?大家注意!此時吳三桂已經60多歲了,根本就沒有心思當皇帝,而且三藩叛亂成功了,他也當不了皇帝,反清復明,反清復明,將來還是朱家的人當皇帝,但你吳三桂可以找老朱家的人當傀儡啊,像劉邦、項羽一樣找楚懷王的孫子過渡一下,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吳三桂殺害了南明永曆帝朱由榔,將來老朱家的人當了皇帝,怎麼地也要算這筆帳。所以吳三桂耗不起,不能向曹操那樣,先找漢獻帝當個擺設,權力鞏固以後,讓兒子當皇帝,況且吳三桂的兒子也死了,只剩下年幼的孫子,所以成功了,吳三桂的後人也擺平不了那麼多起義的藩王和官員。

吳三桂惟命諸將不得過江,是希望清廷能夠收回撤藩的成命,以強大的兵勢迫使清廷與其談判。但是康熙皇帝斷然拒絕了談判。堅決要撤藩,撤亦反,不撤亦反,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第三:吳三桂為什麼會失敗?

因為江淮等地的官員沒有起事,所以清廷能夠依靠江南的財富鎮壓三藩。清廷集中力量在湖南、江西攻打吳三桂,對其他人則採取分化瓦解的手段。各地漢族官員看見吳三桂進兵緩慢,也心生疑慮,康熙又拿出了殺手鐧,說各地官員凡是投降者,不追究叛亂的罪名,如果有功的話,還會再次被任用。於是各地漢族官員,都在觀望,當吳三桂不行的時候,大家都投降,並且還踹他一腳,這樣就有功了,不僅不會被康熙秋後算帳,還會被繼續錄用。

吳三桂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自知無濟於事了,於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初一在衡州(今湖南衡陽)稱帝,登基大典那天,大雨如注,潦草成禮而罷。三月八日,吳三桂病死衡陽,只當了8天的皇帝,比袁世凱還悲催,袁世凱至少當了80多天啊。自知無濟於事,為何還要稱帝,因為古人比較講名分,所以臨死之前,吳三桂還想給自己一個名分。

吳三桂一死,你想想看,後果可想而知。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軍分路攻入雲南,年底攻破昆明,吳世璠自殺身亡。歷史八年的三藩叛亂結束。

三藩叛亂有沒有得到漢族士大夫的支持,有!連朝鮮都準備出兵,直搗燕京,可是當時的朝鮮國王比較謹慎,另外清廷嚴厲監視朝鮮,防止其策應三藩。等到朝鮮磨磨蹭蹭,準備妥當的時候,三藩之亂早結束了。

三藩叛亂的一個客觀的好處是,漢族官員受到重用,以前六部尚書、大學士都是滿人,康熙為了拉攏漢人,孤立吳三桂,開始大批錄用漢族官員,提高了漢官的待遇。

漢人對於吳三桂的人品產生懷疑, 主要不是其降清,當時很多人認為吳三桂是不得以而為之,是借師助剿,漢族士大夫討厭吳三桂是因為他殺害了南明永曆帝朱由榔,所以三藩之亂時,大多數漢人持觀望態度,既不支持清廷,也不支持吳三桂,更不會起義。康熙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極力拉攏漢族士大夫,給予高官厚祿。還開了特科「博學鴻儒」科,開科取士,把歸隱的漢族讀書人請出來參加考試,但是大部分人拒絕應試,有的參加了考試,但故意把試卷寫得文句不通,但康熙一樣給了他們官職。

故史輕言說:

1673年11月,吳三桂誅殺雲南巡撫朱國治,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提出「興明討虜」,起兵造反。

吳三桂起兵後,各地叛軍紛紛響應,包括福建耿精忠,廣西孫延齡,廣東尚之信,陝西王輔臣,臺灣鄭經等人,使得吳三桂迅速控制了雲南,四川,廣西,貴州,福建,廣東,陝西,湖南等地,可以說這時候的吳三桂已經佔據了清朝一半疆土,與清軍隔江對峙,而清軍在戰爭的一開始也是屢屢戰敗,八旗軍的戰鬥力在那時已經變的非常低下了。

那麼按照劇情的發展,只要吳三桂下令渡江向北京進軍,清朝基本就離滅亡不遠了,然而歷史總是那麼的讓人捉摸不透,吳三桂最終也沒有下令北上,也因此他錯過了滅亡清朝的最佳時機,也為這次起兵埋下了失敗的種子,那麼吳三桂為什麼在面對如此大好形勢的情況下而坐失良機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1,吳三桂本身實力不濟。吳三桂雖然經營雲南十幾年,但那裡物產並不豐富,相比江南地區,雲南真是窮的可憐,所以當吳三桂打到湖北的時候,僅憑自己的實力是根本無力再北上的,那麼前面不是說過,吳三桂起兵時還有很多同夥嗎?他們這時候又在幹什麼呢?為何不配合吳三桂繼續北上呢?這就要講到第二點了。

2,以吳三桂為主的叛軍各部勾心鬥角。當初響應他起兵的那些地方武將雖然表面響應吳三桂,但也都有自己的小算盤,他們內部是很不團結的,而康熙也看透了這一點,於是他果斷只在長江一線出全力抵抗吳三桂的大軍,而在其他地方則是對那些叛軍進行招撫,比如陝西王輔臣,廣東尚之信,福建耿精忠等,這些人後來又都陸續「棄暗投明」,重新加入了康熙集團。

王輔臣本來就在吳三桂和康熙之間猶豫不定,所以根本不會在陝西盡全力配合吳三桂,最終在康熙赦免了他的一切罪過後,王輔臣就投了康熙;而耿精忠起兵後不久就受到臺灣鄭經的攻擊(鄭經想要藉此機會搶奪耿精忠的地盤),再加上吳三桂多次催促耿精忠起兵導致耿精忠很生氣,這時候康熙一道赦免他謀逆之罪,恢復他爵位的聖旨也下來了,進一步導致他一氣之下也再次投了康熙;還有尚之信,尚之信和他的父親尚可喜本身就有很大的矛盾,尚可喜從始至終就是反對起兵,忠於清朝的,而尚之信是支持吳三桂的,所以當吳三桂起兵後,尚可喜以一己之力在廣東牽制了大批叛軍,所以尚之信起兵後基本就是在廣東和自己的父親打仗,最後尚之信在得到康熙可以襲平南親王爵的肯定答覆下也投降了清朝。

所以從吳三桂的幾個主要得力助手陸續投降了清朝後,他就是孤軍奮戰了,也正因為此,吳三桂只能將進攻的重點放在了廣東一線,更不可能北上了,可能他這時候已經意識到自己敗局已定,所以希望能過一把皇帝隱。

於是在公元1678年,吳三桂在衡州(今衡陽)稱帝建國,國號周,建元昭武,改衡州為定天府,大封諸將。

可是稱帝僅七個月,吳三桂就病死了,隨著他的死亡,吳周政權也瀕臨崩潰,清軍趁機全面進攻,即位的吳三桂之孫吳世璠退守雲南,1681年清軍攻破昆明城,吳世璠自殺,三藩之亂正式平定。

那麼在我看來,吳三桂失敗的原因除了以上兩點以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不得漢人之心!

當年吳三桂為了向滿清統治者表忠心,而不惜甘願充當為滿清平定天下的馬前卒,不僅殺了很多前明將士還在緬甸親自絞死了南明最後一位皇帝—永曆皇帝,對漢人來說,吳三桂的所作所為不啻為大奸大惡之徒!是十惡不赦的漢奸!

如此奸人起兵造反,哪裡能得到漢人的支持呢……

所以,吳三桂的失敗是必然的。

123456GaaN說:

三藩之亂,吳三桂聲勢浩大,兵馬眾多,從康熙十二年底到十五年春,短短兩年多時間奪下江南半壁,卻也在很短時間內土崩瓦解。

究其原因,我總結為四個「心」,也就是野心、決心、軍心、民心。

所謂野心,指的是吳三桂的戰略規劃。他的野心不算小,也不算大,偏偏就是這種不大不小的野心,讓他進退維谷。

縱觀吳三桂的一生,他根本不是非做皇帝不可。明朝末年,李自成攻破京城,招降鎮守寧遠的吳三桂,卻因為李之愛將劉宗敏霸佔吳三桂家財和愛妾陳圓圓,導致吳三桂憤而倒戈,歸順清朝。這說明他是看重自身的利益,沒有什麼覬覦天下的大志。

投清之後,吳三桂隨清軍南下,對故主明朝(南明政權)的攻擊不遺餘力,甚至追到緬甸絞死了南明末代永曆帝。憑藉這一功勞,吳三桂向朝廷討要了鎮守雲貴、開藩設府的特權,從此成為雲貴兩省的「土皇帝」。

其實,吳三桂的野心也就這點了。他是要學明朝沐英,世代鎮守雲南。如果朝廷真的能滿足他,吳三桂斷然不會以62歲的年齡再去冒險造反。

可惜,年少氣盛的康熙看不得三藩尾大不掉,一紙撤藩令讓吳三桂的美夢化為泡影。老頭有點心理落差,這才起兵最後一搏,而且吳三桂本身,也就沒做過什麼一統天下的規劃。

當叛亂開始,由於福建耿精忠、廣東尚之信、臺灣鄭經,再加上廣西、四川、陝西等三藩舊部的響應,讓戰爭打得出奇的順,大有飲馬長江直搗北京,將滿洲八旗趕出關外的勢頭。

只不過當叛軍幾乎控制了長江以南的半壁江山時,老頭那顆做土皇帝的心又蠢蠢欲動了。他想的不是一鼓作氣奪下整個江山,而是佔據長江天險,與清朝劃江而治。

這想法就很可怕了。叛亂這種事,也像逆水行舟一樣,不進則退。你想劃江而治,清朝不想!

於是,第二個「心」就來了——清朝的決心。

康熙雖然年輕,因為經驗不足逼反了吳三桂他們,但也正是因為他年輕,初生牛犢不怕虎,看到吳三桂真的造反了,他反而也沒什麼可猶豫的了。

所以,雖然在戰爭初期,清朝一度陷入被動,但一旦回過神來,就立刻能組織起有效的反抗。

要知道,南方多漢族降將,很多人對清朝不滿,可是北方卻完全不一樣,光京城就有十多萬守軍,中原地區更是可以說「兵多將廣」,而且東北大本營還有當時戰力尚未退化多少的八旗鐵騎。

常有人說,吳三桂的兵馬是清朝的兩倍,此言差矣!並不是吳三桂的兵力是清朝的兩倍,而是叛軍的總數是清朝平叛部隊的兩倍,叛軍並不全是吳三桂的部隊。

清朝還有更多兵力並沒有投入到平叛行動中,而叛軍已經是傾巢而出。雙方的後續綜合實力對比,依然是清朝強、叛軍弱。

這就要說到第三個「心」——叛軍的軍心。

要知道,叛軍可不全是吳三桂能掌握的,造反的人雖多,卻很難做到統一指揮,實際上就是一群烏合之眾。我們雖然說「三藩之亂」,可實際上連「三藩」這個說法都不標準。

康熙初年,割據南方的三藩是雲南平西王吳三桂、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廣東平南王尚可喜。但是真到舉兵反清的時候,尚可喜卻並沒有起兵。

在清朝的安撫下,尚可喜麾下雖有不少將領反叛,但他本人卻堅守廣東,率軍平叛。由於尚可喜的堅挺,南方十幾萬叛軍被他牽制,此事也是弄得吳三桂十分惱火。

後來尚可喜被兒子尚之信奪權軟禁,尚之信雖然一度舉起反旗,但基本是擁兵自重,在清朝的利誘下又經常反覆,對雙方採取觀望態度,後來看到叛軍不行了,他當然也就不敢造次。

連三藩都團結不起來,其他勢力就更是不可能通力合作,甚至有些勢力之間本身就存在著利害衝突。

比如臺灣鄭經,他要參戰就得跨過臺灣海峽從福建登陸,而福建是靖南王耿精忠的大本營。如果你是鄭經,你會選擇千裡迢迢越過福建去其他省份打一塊「飛地」呢,還是乾脆就奪下幾個福建的州縣?如果你是耿精忠,你會認為鄭經的部隊能從你的領地經過而秋毫無犯嗎?所以,後來耿精忠投降清朝,有很大一部分因素就是跟鄭經有矛盾。

還有廣西將軍孫延齡,本就不是三藩的部將,而是清初另一個漢族藩王定南王孔有德的麾下,所以當孫延齡的妻子,也就是孔有德的女兒孔四貞耐心規勸後,孫延齡最終變換陣營投降清朝。吳三桂派孫子吳世琮殺死孫延齡,孫延齡的部將又殺了吳世琮留下鎮守廣西的將領,重新投降清朝。

諸如此類的叛軍內耗,數不勝數。都是叛軍,誰能白白給你吳三桂作嫁衣裳?都想撈點好處,又都不願意冒險,畢竟趨利避害是人之常情,而在反覆無常的叛軍身上,沒有了點忠義之心,這些動物般的本能就更加明顯。

最後是那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老百姓的民心。

吳三桂起兵之初如此順利,與老百姓的支持絕對是分不開的。明朝滅亡時間畢竟不長,加上清朝曾有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剃髮易服等不得民心的行為,所以百姓也就選擇性地忽視了吳三桂曾經殺死永曆帝。想著只要你能恢復漢人江山,支持一下也無妨。

但是,隨著吳三桂稱帝,這「反清復明」的遮羞布也就包不住了。而長年的戰亂,苦的是百姓,看到叛軍節節敗退,又還能有多少百姓繼續支持他們呢?

因此,一個野心不夠大的吳三桂,糾著一夥指揮不動的叛軍,趕上一個平叛決心堅定的康熙,又得不到漢人百姓的支持,搞來搞去,時間一長也就只有敗亡的可能了。

紀元的尾聲說:

收復南方?這話吳三桂自己都不敢說!

在三藩之亂平定後,大清朝野除了勝利後的欣喜以外,還有「後怕」的情緒,比如在《起居注》的記載中,康熙自己就如此感嘆:

「八年之間,兵疲民困,幸上天眷佑,祖宗福庇,逆賊遂爾蕩平,倘復再延數年,將若之何」?

康熙雖然年輕,但是並不好大喜功,他將這場「勝利」歸結為祖宗、上天的庇佑,因為吳周政權的潰敗,是以吳三桂忽然在衡陽去世這件事開始的,換句話來說,那就是吳三桂死了,人心散了,這才敗了,可吳三桂不死,未來會如何,康熙也不知道,但大抵是悲觀的。

或許朝中的滿清貴族看到康熙如此消極,害怕康熙影響士氣,並且這也難免將吳三桂「英雄化」了,於是便出面「批評」康熙:

「皇上若如此,則怯懦不及祖宗矣」

從平三藩之後的這麼一個「歷史片段」來看,連康熙自己都「自認僥倖」,那麼如果吳三桂真的沒有在衡陽去世,是不是吳三桂真的可以順利拿下中原,把大清改為他的天下呢?

事實上,康熙的話雖然悲觀,但吳三桂實際上是做不到的。

首先得說明兩個前提事實:

一、吳三桂並沒有收復南方,比如最重要的江南地區,吳三桂根本沒有染指。

二、吳三桂的兵馬人數也不可能兩倍於大清,甚至是比大清少,因為大清除了滿蒙八旗,還有大量的綠營。

吳三桂之敗最大根源:沒有拿下南方的重要地區:江南。

三藩之亂開始的時候,吳三桂可謂是「風頭出盡」,因為除了吳三桂以「雲南」、「貴州」為基本盤對大清宣戰以外,吳三桂還有「老部下」也紛紛響應他,比如時任陝西提督的「王輔臣」、四川總兵「吳之茂」、貴州提督「李本深」等等,這些人也被視為「歸附」於吳三桂,所以吳三桂的「版圖」很廣。

再加上吳三桂後來連續拿下湖南、湖北、廣西等地,還有耿精忠和尚之信所佔領的「福建」和廣東,三藩之亂所佔領的「南方」說起來就有8個省份之多。

那麼8個省份,這就是南方的全貌了嗎?

顯然並不是,最重要的是,除了吳三桂自己真正絕對控制的雲南和貴州、湖南三省以外,廣東、福建、四川、湖北、廣西,這些地方並沒有真正地完全忠誠於吳三桂,都是「投機主義者」,後來很多人「復投大清」,就是最好的證明,所以吳三桂由始至終最穩定的基本盤,也就是「三省」。

控制的勢力範圍如此之小,而且雲南和貴州還是那種「高原」為主的地形,根本沒有太大的經濟支撐力,不管是糧食還是物資,想供應吳三桂徵戰大清,那簡直是「天方夜譚」,所以從資源的角度來說,吳三桂最後是一定會輸的,除非大清和他打的都是「不戰而逃」、「不戰而降」這種類型的戰鬥。

所以吳三桂不管佔據多少「南方」,他當時理應「東進」,徹底拿下江西,並以此為節點,展望江南。

江南自明朝以來,就是中原王朝的「經濟重地」,不論是最基礎的糧食還是更上一層次的物資、金錢,江南地區都是最多的,而剛剛好在大清初期,江南的「人心」並不穩,吳三桂如果拿下江南,那麼就能很好地利用江南作為基本盤,以此來作為對抗大清的底氣。

而另一方面,大清失去了江南,就等於是被砍斷了一隻手和一條腿,同樣的,大清要照顧的「人」比吳三桂多得多,只要拉開時間差距,那麼大清也會陷入「戰爭泥潭」,不攻自潰,正如前面康熙自哀自怨所提到的「兵疲民困」。

至於為什麼沒有拿下江南,這裡面就有吳三桂的「戰略因素」和他的內部因素。

吳三桂一開始的野心並不明確,屬於是「見步行步」,後來意識到要拿下江南,那是在三藩之亂開始的幾年後了,最重要的是,當吳三桂「飲馬長江」的時候,他還帶有幻想地向康熙提出「劃江而治」,此時的吳三桂事實上已經是「彈盡糧絕」了,康熙也不是不知道,所以斬殺了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為回應。

正所謂走錯一步滿盤皆輸,正是這個道理。

吳三桂的軍隊人數並不多,而且內部並不團結。

吳三桂的軍隊人數並不是一個迷,比起大清要多兩倍,這大致是指大清核心的「八旗」精銳,可是大清的軍隊人數必須要加上「綠營」和蒙古八旗,所以吳三桂的軍隊人數,根本就不可能比大清的軍隊人數多,事實上,吳三桂在去世前,都沒有動搖大清位於北京最強的八旗軍隊。

根據大清在各省安排的「兵力」來看,吳三桂坐鎮雲南時期,也需要按照大清的命令來部署「明面」上的軍隊,而雲南在順治十六年登記在冊的「雲南綠營」人數,就是65000人,貴州則是少了很多,僅7000人,這也是吳三桂能迅速拿下貴州的原因。

兩個省的綠營加起來,就是七萬多人。

可這就是吳三桂的全部底牌了嗎?

自然不是,因為吳三桂還有一個重要的身份,那就是大清的「親王」,所以吳三桂本身還可以擁有「佐領」軍,而吳三桂擁有五十多個佐領,每一個佐領的人數是200人,這裡面又大概有一萬人。

除了親王的身份以外,吳三桂當年圍剿張獻忠的「大西軍」,還俘虜了一萬多部下,除此之外,雲南的「平西王府」,又還有9600人的綠營守備軍規模,所以吳三桂的軍隊人數大致就是:

六萬五千(雲南綠營)加上七千(貴州綠營)加上一萬(佐領軍)加上一萬(大西殘部)加上一萬(平西王府綠營)。

大概十萬二千人。

當然啦,吳三桂公開「造反」後,或許還有其他的「投靠」勢力的兵力匯入其中一起計算,也有可能吳三桂自己「招募」部隊繼續擴大軍隊,反正吳三桂的總軍隊人數,難以超過「二十萬」,就算是二十萬,這裡面都還是有「水份」的。

水份是因為「人心不齊」。

後世歷史對吳三桂的評價,都是說吳三桂根本無心造反,他只是想當明朝的「沐英」,以雲南為封地繁殖子孫罷了,事實上,當吳三桂打到了長江南岸都還和康熙提出「劃江而治」的時候,就已經反映了吳三桂這種心態。

年輕氣盛的康熙逼得太緊,吳三桂沒有辦法,只能「被迫」造反,但這也改變不了吳三桂的內部、外部的隊友,關係並不「和諧」的事實。

就拿王輔臣來說,王輔臣響應吳三桂,以陝西之地反清,嚴格來說,陝西之地是很重要的,因為這個地方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守勢」的熱門地帶,就算吳三桂失利了,帶著軍隊和班底撤到陝西,那也沒問題,可問題是,王輔臣是真心配合吳三桂的嗎,他能讓吳三桂進入他的地盤嗎?

這是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吳三桂也好,或者什麼政權都好,內部一定要有明確的「領袖」,如果王輔臣從不將吳三桂當作上級,那麼遲早要分道揚鑣,事實證明,王輔臣就是一個「投機主義者」。

再比如「廣西將軍」孫延齡,他在康熙十二年接受朝廷的命令,討伐吳三桂,但在次年,他又「投降」吳三桂,可這還沒完,孫延齡後來又想著「降清」,這種反覆橫跳的行為,本質上就是在消耗吳三桂對內部人員的一種「信任」和耐心,所以孫延齡後來被殺,連家族都被吳三桂剷除乾淨。

即便吳三桂拿下了廣西又如何?

人心散了就是散了,有王輔臣、孫延齡之流,就肯定有其他不忠於吳三桂的,而之所以為什麼這些人都不「忠誠」於吳三桂,正是因為吳三桂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造反,可笑的是,永曆帝就是吳三桂虐殺的,一個大明的反賊說要反清復明,名不正言不順,誰能真心配合?

就算不去談論王輔臣、孫延齡這些「外部」人員,吳三桂自己的「內部人員」也是不行的,比如讓吳三桂丟掉了江西重要的戰略位置吉安的「韓大任」。

吳三桂不是沒有進軍過江西,實際上還打下了吉安,這支打下吉安的軍隊很重要,因為這個位置就很重要,防禦了清軍從東邊襲來的軍隊,也站住了進入江南地帶的腳跟,可是這支軍隊的主副將「高得捷」、「韓大任」有矛盾,韓大任花重金賄賂胡國柱把高得捷擠下了主將之位,因為韓大任給得太多,胡國柱同意了。

後來一心為吳三桂的高得捷氣憤而死,韓大任拿到了軍權後就開始「叛逆」,後來帶著數萬大軍投降了大清,此舉可以說是對吳三桂的重創。

這也是為什麼吳三桂後來「垂死掙扎」,非要自己稱帝的原因。

稱帝就能徹底讓這些人和大清「斷絕」聯繫,也能讓這些人更加死心塌地,比起什麼虛偽的「反清復明」,吳三桂知道坦誠點更實際一些,所以在康熙十七年,已經七十歲的吳三桂決定「稱帝」,而稱帝之後,吳三桂軍隊的凝聚力達到巔峰,康熙的「懼怕」,就是來自於吳三桂稱帝之後的「蛻變」。

康熙「後怕」的根源:永興之戰。

吳三桂之所以會給康熙造成如此之大的打擊,原因在於吳三桂去世前所策劃的「永興之戰」。

永興,乃是從湖南郴州進攻衡陽的一大門戶,而在吳三桂于衡陽稱帝後,清朝廷派出「徵南將軍」穆佔帶著大清最精銳的「家底」:滿蒙八旗從江西、廣東兩個方向往永興進軍,一旦穆佔完成布局,那麼吳三桂的都城「衡陽」就要被永興日夜威脅,所以吳三桂決定先發制人,拿下永興。

可吳三桂此時也是「多地作戰」,能打永興的精銳不多,就算調回了大將馬寶、胡國柱,滿打滿算也就是兩萬人左右,可永興此時本身就有滿蒙八旗的兩萬精銳在此地,根本沒有人數上的優勢,該怎麼打?

就連大清朝廷都覺得穩坐釣魚臺。

可戰爭打響後,事實卻讓人大跌眼鏡。

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六月,馬寶和胡國柱所率領的兩萬大軍,竟然對永興的滿蒙八旗展開了「屠殺」模式,之所以說是屠殺,那是因為這一場戰爭中,八旗的軍官陣亡人數就高達41人,而且正白旗都統(從一品官)宜理布、正藍旗統領(正二品官)哈克山是正面交鋒陣亡,這一戰把滿蒙八旗打得瑟瑟發抖,對吳三桂的軍隊恐懼不已。

這一仗甚至都讓穆佔停下了前往永興的腳步,援軍都不敢救,在北京的康熙得知此事時,都覺得大清八旗的神話要在「永興」被終結了。

可誰知道,吳三桂忽然在衡陽病逝,馬寶和胡國柱被迫撤軍,永興僅剩的滿蒙守軍竟然逃過了一劫,於是鬆了一口氣,事實上,鬆了一口氣的不只是他們,還有整個大清。

吳三桂的「爆發期」,其實就是這麼短短兩個多月,他在六月開始攻打永興,又派十萬(號稱)大軍南下攻打廣西和廣東,吳三桂在臨死之前,其實等於是牢牢坐擁了「五省之地」,所以康熙很是害怕,只不過這種懼怕也是戛然而止了。

吳三桂去世了,永興保住了,而吳周內部的人心也亂了,這也是吳周最終失敗的一個主要原因,讓人沒想到的是,吳三桂之死對這群「將領」的內心竟然造成如此大的動蕩,所以看到這段歷史結尾的很多時候,不禁不讓人懷疑,如果吳三桂不死,是不是就有可能贏?

可不管怎麼說,沒有坐擁「江南」、「河南」這種重要戰略位置的吳三桂又能支撐多久?

吳三桂說到底,也只是佔據一隅之地,也沒有在事實上取得關鍵性的勝利,康熙的恐懼或許只是一種年少的多慮罷了,康熙覺得再打下去大清會扛不住,可問題是,吳三桂也同樣會「崩潰瓦解」的,吳三桂在最後的「迴光返照」,大軍打得大清倒退連連,卻在他死後迅速瓦解,這不正側面反映了吳三桂最後的打法是瘋狂且不計代價的嗎。

關於吳周的失敗,既是一種歷史的遺憾,也是客觀上的必然。

遺憾的是吳三桂老了,他七十歲了,康熙正年輕,沒有經驗,如果吳三桂還能年輕十歲,就靠著他能擊敗永興精銳八旗的戰鬥力,就算是江南之地,或許很快會打下來,到那個時候,大清的結局就難說了。

而必然則是吳三桂因為之前當「叛徒」太多次了,他的手下人心不穩,這成為了一大隱患,就算吳三桂贏了或者是成功割據下來了,他又怎麼能保證內部的人不「反叛」?

那個被他「反水」從而失敗的大順皇帝李自成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


本文原創自「紀元的尾聲」

歷史百小生說:

明朝的降將們,到底還是成了大清國的應急夜壺,用完就給扔床底下了。三藩之亂,起源就在於康熙帝的「撤藩」行動。

明朝末年,有4位將領投降了清朝,他們是吳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清兵能夠順利入關,定鼎中原,這4個明朝降將立了大功。尤其是尚可喜,帶領大軍直搗廣州,圍困廣州城10個月。

全國平定之後,這4個人也獲得了應有的回報。吳三桂封平西王,鎮守雲南,孔有德封定南王,鎮守廣西,尚可喜封平南王,鎮守廣東,耿仲明已死,孫子耿精忠繼承爵位靖南王,鎮守福建。

廣東,廣西,福建,雲南,連成一條線,就是大清國的南大門,名義上是藩王,其實就是為大清國看家護院。

1652年,孔有德在廣西與南明將領李定國交戰,兵敗桂林,自縊而死,族人120口,全部被殺。在兩個保姆的保護之下,女兒孔四貞和兒子孔廷訓逃出城。

但是後來孔廷訓被李定國俘虜,6年後殺害,唯有孔四貞活了下來,在吳三桂的護送下,到了北京。孝莊太后有感於孔有德對大清的忠誠,把孔四貞養育在宮中,收為乾女兒,她也成了大清朝唯一的漢人公主。

因為孔有德無後,大清國取消了他藩王的爵位,四藩變「三藩」。

1673年,尚可喜因為已經70多歲了,想告老還鄉,回遼東老家養老去,就上奏朝廷,請求「辭職」。朝廷倒是批准了,但是,「平南王」的爵位也一併收回,不允許其子尚之信繼承。

這件事,直接刺激了另外兩位藩王。

為了試探出朝廷的真實意圖,吳三桂和耿精忠聯名給朝廷寫了一封奏摺,主動請求撤銷自己藩王的稱號,沒想到,康熙皇帝連挽留一下都沒有,很麻溜的就批准了,並且選派了大臣,準備去雲南和福建接收。

其實,康熙早就想撤藩了,用他的話說說:「撤亦反,不撤亦反,不如早撤」。看來,大清朝對於這幾個明朝的降將,還是不放心。

但對於三藩來說,他們原本並沒有謀反之心,是大清國想多了。他們作為明朝降將,已經背叛過一次大明,如果再次背叛大清,將無任何立足之地。

事情的發展,超過了吳三桂的預料,康熙皇帝撤藩的決心之堅定,讓吳三桂心裡拔涼拔涼的。

他已經是60多歲的人了,只想平平安安的在雲南安度晚年,沒想到再次被人逼入牆角,不得已,他殺掉了雲南巡撫,真的扯起了造反的大旗,自稱「天下都來討兵馬大元帥」。

三藩之亂,由此爆發!

勢如破竹,飲馬長江,企圖與康熙劃江而治

三藩之亂伊始,其實是吳三桂一個人的獨角戲,尚可喜忠於大清,堅持不反,耿精忠在觀望局勢,也沒有立刻造反。

吳三桂畢竟是老將,作戰能力還是不俗的。

他首先突入貴州,雲貴總督甘文焜自縊身亡,貴州巡撫,提督,雲南提督全部投降吳三桂。

佔據貴州後,吳三桂兵分兩路,西路,以大將王屏藩為帥,進攻四川,東路,吳三桂親自掛帥,進攻湖南。

面對吳三桂的突然起兵,康熙頗有一種「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的感覺。

當時大清國的外部環境並不容樂觀,西北部,準葛爾擁兵自重,北部,察哈爾部進攻北京,東北部,朝鮮蠢蠢欲動。

康熙帝頂住壓力,做出了四項部署。

第一步,分化瓦解,宣布取消對福建耿精忠,廣東尚可喜的撤藩命令,穩住二藩,專心對付吳三桂。

第二步,命令西安將軍率軍進入四川,企圖將吳三桂阻擋在四川境內。

第三步,命令順承郡王勒爾錦和都統巴爾布、都統珠滿,分別駐守荊州、常德和嶽州三處,把吳三桂封鎖在湖廣以南。

第四部,命令廣西將軍孫延齡為撫蠻將軍,從廣西側面進攻吳三桂的大本營雲南。

康熙的防守,可以說是滴水不漏,但是,他還是低估了吳三桂的影響力,在他的強勢進攻之下,南方已經有很多人投靠於他,舉起反清的大旗,比如四川提督王福臣,廣西將軍孫延齡。

這個孫延齡,是定南王孔有德的女婿,他的老婆就是當年逃出去的那個女孩,孔四貞,一個非常潑辣的女子。

當年孔四貞在清朝後宮生活的時候,順治帝正好經歷感情的空窗期,一眼就看中了英姿颯爽的孔四貞,非要納她為妃。

孝莊徵求孔四貞的意見,孔四貞說:「我父親在世的時候,已經把我許配給我父親的偏將孫延齡,所以,我不能入宮為妃」。

孫延齡這個人就是個熊包,結婚後不斷的讓老婆出面,給他謀取官職,因為在京城內生活太壓抑,他想到廣西任職,在老婆孔四貞的幫助下,他被任命為廣西將軍,帶著一家人搬到了廣西生活。

他眼看著吳三桂勢力壯大,就也扯出了反清的旗號,後來在孔四貞的威脅之下,才又回歸清廷。面對孫延齡的反覆無常,吳三桂直接派人到廣西幹掉了他。

孔四貞被吳三桂軟禁在了雲南,8年後回到北京,一直在西直門附近生活,直到去世。

福建的耿精忠,看到吳三桂的大軍已經佔領整個南方,直抵長江南岸,才正式扯起反清的大旗。廣東的尚可喜原本堅持忠於大清,但是後來被兒子尚之信囚禁,悲憤之下病死。尚之信也加入了反清的行列。

就在大家都以為吳三桂一定會跨過長江,直抵京師的時候,吳三桂做出了一個迷之操作,他止步江南,固守湖南,企圖與康熙談判,劃江而治。

吳三桂為什麼突然就慫了呢?

按照他的說法,過了長江就是平原地帶,滿清的八旗鐵騎太厲害,他不是對手,不如趁著手裡有點本錢,和清廷討價還價,劃江而治,最不濟,也得繼續當一方諸侯。

其實,這也正是吳三桂心態的表現。

吳三桂這個時候已經是60多歲的老人了,早就過了雄心壯志的年紀了,如果他再年輕20歲,那他一定會過江。但是現在,他只想在雲南當個土皇帝,扯起反清大旗,也只是想給朝廷施加點壓力而已。

面對吳三桂的和談請求,清廷內部意見不統一,有人主張把南方給他算了,反正那裡也不是滿清的主要地盤。

但是,康熙皇帝霸氣的回答:「不接受」。並且,他殺掉了在京當人質的吳三桂長子吳應熊、長孫吳世霖,以示決心。

康熙為什麼敢如此有恃無恐?

一方面,清朝最精銳的十萬八旗兵馬還沒有出動,康熙還是很大本錢的,另一方面,康熙也看到,雖然很多人響應吳三桂,但是這些人都是蛇鼠兩端,反清決心並不堅定,而且內部非常不團結。

康熙正是看到了這個機會,果斷放棄了與吳三桂正面作戰,重點打擊西路和東路,剪掉吳三桂的兩翼。

果然,機會很快就來了。

內訌不斷,不得民心,最終以悲劇收場

吳三桂的反清聯盟,聲勢非常浩大,但是卻是外強中乾,內部非常不團結。

首先是三個藩王內部,主要是吳三桂一個人幹活,耿精忠只是在後面扯著嗓子吆喝,尚之信就是來搞笑的,出來打兩拳就投降了。

其次是反清聯盟內部,各個反清勢力其實都是各懷鬼胎,有的是為了擴大自己的地盤,有的是想搞一把投機,萬一吳三桂成功了,就是開國功臣。

再次是明朝舊臣對吳三桂的人品不信任。叛明,降清,殺舊主,再叛新主,誰也不敢保證,他會不會再次降清,因此,沒有人死心塌地的跟他。

很快,反清聯盟中,最大的一個內訌出現了。

在三藩之亂的時候,南方還有一個最大的反清勢力,那就是鄭成功家族。此時,鄭成功已死,他的兒子鄭經當家。

耿精忠起兵的時候,約鄭經一起出來「幹大事」,並承諾給鄭經5艘戰艦,但是,當鄭經帶著人馬過來的時候,耿精忠已經佔領了整個福建,他覺得鄭經沒啥用處了,就反悔了,拒絕提供戰艦。

鄭經就攻打了泉州和漳州,並一路向南,佔領了惠州,潮州,耿之信原本不想反清,為了避免再次遭受鄭經的進攻,只好加入反清聯盟,大家是一家人了,你總不能再打我了吧。

耿精忠為了對付鄭經,不得不從前線撤兵,回師泉州與鄭經搶地盤。

隨著耿精忠的撤兵,清軍東線壓力大減,康熙派出幾路大軍,一鼓作氣的向南推進,耿精忠腹背受敵,被迫投降清軍。

在清軍和耿精忠的聯合反撲下,鄭經被迫退回廈門。沒有了鄭經的侵擾,尚之信也投降了,再次回到清廷的陣營。

耿繼忠請來的,不僅僅是一個「豬隊友」,更是一座「瘟神」呀,請神容易送神難!

三藩之亂,再次變成吳三桂一個人的戰鬥。

在西線,四川的王福臣投降了,廣西的孫延齡投降了,那些牆頭草們,再一次倒向清廷的懷抱,只剩下吳三桂一個人堅守湖南。

1678年3月,為了鼓舞士氣,吳三桂在湖南衡陽稱帝,國號「大周」,大肆封賞部眾。但是,仍然改變不了戰事的頹廢,8月,吳三桂在衡陽病逝,終年67歲,當了5個月的皇帝。

吳三桂死後,帝位傳給了他的孫子吳世璠。不過,他只是一個15歲的小毛孩,毫無任何領導力。清軍加大了攻勢,很快就蕩平了吳三桂的殘餘勢力。

1681年,清軍進入雲南,吳世璠自殺。歷時8年的三藩之亂正式結束。

三藩之亂,對於康熙來說,是一次大考,很顯然,康熙獲得了滿分。

天時、地利、人和,吳三桂一條也不佔

三藩之亂,是清朝初年最大規模的一次反清運動,吳三桂一度佔據了大清的半壁江山,時間長達8年之久,但是,最終卻以慘敗收場。

究其原因,天時、地利、人和,吳三桂一條也沒佔住。

首先說「天時」

吳三桂要想反清,最好的時機就是多爾袞死後,那個時候,順治還小,南明政權還在,民間反清思想正濃,吳三桂如果及時反正,打出擁護南明的旗號,一定會一呼百應,打回北京城,也不是沒有可能。

可惜,那個時候,吳三桂不想反清,他一門心思的在替大清清剿南明殘餘勢力。

等到康熙十二年,康熙已經除掉了鰲拜,親政了6年,民間反清思想也被鎮壓了下去,失去了最好的群眾基礎,也失去了最佳的時機。

其次說「地利」

自古以來,從南往北打,都是非常困難的,成功的例子非常少。

吳三桂雖然佔據了雲南,貴州,四川,江西等地,但是,卻並沒有佔領浙江,安徽,這裡一直都是大清的錢袋子。有了錢袋子,大清就有足夠的本錢和吳三桂作戰。

另外,佔據廣東的尚之信和福建的耿精忠,並沒有堅持多長時間,折騰了2年就投降了,因此,吳三桂只是開局比較猛,後來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處於清軍的包圍之中。

吳三桂佔據的地方,對於大清來說,都是偏遠地帶,於肌膚無傷。

再次說「人和」

這是吳三桂的硬傷。

首先吳三桂本人,因為親手殺了南明永曆皇帝,成為最大的汙點。因此,他在扯起反清大旗的時候,就有點尷尬。

說你是反清復明吧,你把大明朝給得罪乾淨了,背叛了崇禎,殺害了永曆,你還讓大明舊臣如何信任你。

那你只能是以下犯上,臣子作亂,再次背叛了新主,剛剛經歷滿清殘酷鎮壓的大明舊民,已經是心有餘悸,無人敢公開支持。

這也是為什麼,吳三桂後來自己稱帝,因為他實在是沒有人可以擁立了,只能自己上了。

再次是他的一幫盟友們,沒有一個靠譜的,反清的決心一點都不堅定,只是被動的隨大流參與了進去,一旦有風吹草動,立馬就轉換了門庭。

耿精忠和尚之信雖然早早的就投降了,但是也沒有什麼好結果,最後都被清廷給處死了。

因為,康熙的目標,就是要消滅三藩,無論你是否有反清的想法,你都得死。

三藩之亂,可以說從開始就註定是一個悲劇,也是所有降將的悲哀,無論你如何努力,都不可能獲得新主人百分之百的信任。

不知道吳三桂在臨死前有沒有想過,當初的衝冠一怒為紅顏,是否值得!

圍爐煮酒話春秋說:

吳三桂:不怕敵人強,就怕有豬隊友啊!

康熙帝逼反三藩,戰爭之初三藩佔據有利形勢。

康熙帝在搞定鰲拜後不久,曾在宮中的柱子上掛上三件他要幹的事情,排名第一的就是三藩問題,其他兩件事分別是漕運問題和河務問題。

康熙帝為何將三藩問題列在第一位?

主要原因還是三藩及其部眾勢力太大,幾乎佔據了全國一半地區,朝廷每年一半的賦稅都交給他們當做軍費,這嚴重動搖了清朝的國本,還阻礙了清朝的發展。

雲南省俸餉九百餘萬,加以粵閩二藩運餉,年需兩千餘萬。鄰近諸省輓輸不足,則補給於江南,致使清朝財賦半耗費於三藩。

並且,隨著時間的流逝,三藩開始變得日益驕縱,他們把自己的封地當成自由王國,不但壟斷了人事任命權,還不把收上來的賦稅交給朝廷,這讓康熙帝非常不爽。

特別是吳三桂,他雖然歸順清朝,但並不完全信任滿人,因此很早就私自募兵,併購買了大批戰馬,儼然有與朝廷對抗的趨勢,但這其實是一種自保的做法。

早在順治年間,吳三桂的勢力就已經讓清廷感到害怕了,順治帝去世的時候,吳三桂帶著大隊人馬去北京奔喪,兵馬塞途,居民走避,京城官員害怕吳三桂造反,就在城外設置了靈棚,讓吳三桂祭拜完之後趕緊離去。

康熙帝親政之後,了解到了三藩對自身統治地位的嚴重威脅,便下定決心撤藩,但他太過於著急了,步伐也邁得太大了。

康熙十二年,平南王尚可喜得知康熙帝準備撤藩,他為了自保就提出去遼東養老,讓兒子尚之信接替自己成為平南王。

尚可喜算是很給康熙帝面子了,但康熙帝不給他面子,雖然同意他養老的請求,但不允許尚之信繼承爵位,還要求尚之信儘快解散部眾,也就是要他配合撤藩。

尚之信自然不幹了,便找了個藉口拖延著。

吳三桂和耿精忠得知康熙帝要撤藩廣東,擔心下一個就是自己,於是假裝上書康熙帝主動請求撤藩,這其實是一種試探。

康熙帝當時還是太年輕了,竟然同意了吳三桂和耿精忠的請求,還下詔三藩全部撤到山海關以外,並讓他們派遣兄弟和兒子到京城任職,其實就是當人質。

吳三桂看到康熙帝的聖旨之後,感到十分失望,他原本只想做個富貴王爺,康熙帝卻容不下他,他感到無路可走,便開始積極與屬下密謀,四處招兵買馬,還封鎖雲南與外界的聯繫,為造反積極做準備。

康熙十二年十一月,吳三桂殺掉雲南巡撫朱國治之後正式起兵造反,他自封為總統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討虜大將軍,以擁立明朝朱三太子作為旗號,號召明朝子民一起站出來討伐清朝,並寫信給耿精忠和尚之信,以及臺灣的鄭經,讓他們積極響應。

這裡不得不說的是,吳三桂其實是被逼著造反的,我們看看兵力對比就知道了。

當時,清朝滿漢蒙八旗有十八萬兵力,其中十萬駐紮在京城,八萬駐守在各地監視著四十四萬綠營兵,總兵力六十多萬,而三藩兵力加起來也只有十一二萬,實力對比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吳三桂雖然有許多手下在全國各地擔任總兵級別以上官員,但這些人是否會跟著他一起造反還是個未知數。

並且,吳三桂在康熙十二年八月提出主動撤藩,但一直拖到十一月才起兵造反,這就足以說明他是由於形勢所迫才硬著頭皮造反的。

在吳三桂造反之初,響應他的人其實並不多,只有他曾經的部下雲南提督張國柱、貴州巡撫曹申吉和提督李本深等人,耿精忠和尚之信都在觀察局勢,鄭經也在盤算著怎麼做對自己最有利,都沒有急著出兵。

康熙帝得知吳三桂造反後大為震驚,深深為自己的冒失感到後悔,還表示要御駕親徵解決這件事,但被大臣們勸阻下來。

清廷在詳細研究局勢之後,最後由康熙帝拍板,做出了當時最合理的決定,那就是派遣四路大軍分別從貴州,四川,廣西和湖廣圍剿吳三桂。

但是,吳三桂也不愧是百戰老將,他在獨自奮戰的情況下,硬是以極快的速度佔領了貴州和湖南等地,清軍因此大為恐慌,竟然不敢從湖北渡江與之交戰。

眼看吳三桂逐漸佔據優勢,各方勢力就開始蠢蠢欲動,孫延齡在廣西反叛,羅森、鄭蛟麟和吳之茂在廣西反叛,耿精忠在福建反叛,鄭經也從臺灣出兵響應吳三桂。

後來,陝西提督王輔臣被吳三桂拉攏,也在陝西平涼起兵造反,他手上可是有著數萬精兵強將的,他的反叛對清朝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除了這些人之外,還有很多其他勢力也開始順水摸魚,就比如說前明遺老和一些反清復明組織,他們明裡暗裡都在對吳三桂提供支持。

還有雲南,廣西,西藏和新疆的一些少數民族也都見縫插針,準備結束清朝對他們的統治,就比如說準噶爾部,察哈爾部和一些回民部落。

更可怕的是,沙俄也在對清朝虎視眈眈,他們派遣了大量眼線到清朝腹地了解戰況,隨時準備攻打清朝,從而趁機從清朝身上薅羊毛。

整個大清朝一時間烽煙四起,全國反叛勢力就如同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叛軍總人數幾乎兩倍於清軍,康熙帝感到十分害怕,再次提出御駕親徵,但依然被大臣們勸阻。

事實上,此時清朝的處境可不妙,因為八旗兵沒有可用的將領了,戰鬥力不強,只能依靠綠營兵與叛軍作戰,但調兵遣將十分困難,常常會顧此失彼。

吳三桂佔領湖南之後,很快又佔領了江西和四川大部,叛軍至此佔領了南方大半地區,與清朝的實力對比也越拉越小。

不久之後,察哈爾部又出兵進攻北京,準噶爾部也集結完畢,準備向南進發,沙俄的軍隊也開到了邊境地區,如果此時吳三桂渡江與清朝作戰,清軍將會首尾不得相顧,吳三桂即使無法打下北京,也至少可以佔領中原地區。

形勢對吳三桂極為有利,但他的豬隊友們開始作妖了,第一個就是陝西的王輔臣。

王輔臣起兵造反之後,很快就佔領了陝西和甘肅全境,還控制了寧夏地區,並直接對巴蜀之地形成強烈威懾,他可以說是吳三桂最為得力的戰友了,也是叛軍中最強大的勢力之一。

因為王輔臣的存在,清軍無法分兵向南進攻,康熙帝便決定派遣豫親王多鐸之子董額進攻平涼,但董額就是個庸才,八個月都沒有攻下平涼。

康熙帝又任命圖海為撫遠大將軍,讓其進攻陝西。

圖海來到陝西之後,一個叫做周培公的人給他上了一道平涼策,他深以為然,於是停止進攻王輔臣,而是調來紅衣大炮將平涼城為團團圍住,形成威懾之勢。

圖海又派遣軍隊切斷叛軍的糧草,還在請示了康熙帝之後,派人去招降王輔臣,許諾他只要投降,可以繼續擔任提督,並賞賜太子太保頭銜。

平涼城很快就斷絕了糧草,士兵們十分飢餓,並且他們在看到清朝的紅衣大炮之後也都十分害怕,不願意繼續跟著王輔臣造反。

在這種情況下,王輔臣就不再堅持了,於是投降清朝,與圖海一起鎮守在平涼,但很快就被監視起來。

事實上,王輔臣的戰略眼光還是缺乏了點,如果他能夠主動出擊,配合吳三桂打通各方叛軍地盤之間的聯絡,他也不至於被圍困在平涼,直至最後被迫投降。

王輔臣投降這件事給叛軍造成了極大影響,就連吳三桂本人的底氣也不那麼足了,他原本是準備渡江作戰的,但由於擔心無法擊敗清軍,所以停在湖南不走了,結果給了清廷喘息的時間。

吳三桂之所以在湖南不走,其實還有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年紀大了,長期在外帶兵打仗有些吃不消,身體也難免有些病痛,無法再遠徵北方了。

因此,吳三桂的想法就發生了極大改變,他不再想要完全消滅明朝了,轉而派人去跟康熙帝和談,準備跟清朝劃江而治,但康熙帝在消滅王輔臣之後底氣足了不少,根本就不鳥吳三桂,還殺掉了他在北京當人質的幾個兒子。

屋漏偏逢連夜雨,吳三桂的第二號豬隊友適時出現了,這個人就是鄭經。

福建是耿精忠的地盤,耿精忠在康熙十三年響應吳三桂造反之後,就兵分三路離開福建去攻打江浙財稅之地,其目的是完全切斷清軍的戰爭補給來源。

不久後鄭經也起兵了,當他得知王輔臣投降,吳三桂也準備跟清廷講和之後,覺得也沒什麼大前途了,還不如撈點好處,就趁耿精忠離開福建的時候,將福建沿海多地給佔領了。

耿精忠在浙江與清軍作戰,已經攻下了浙江東部以及江西和安徽一部分了,軍隊人數也發展到十萬之眾,可以說是形勢一片大好,但當他聽說鄭經在他背後捅刀子,就氣不打一處來,準備帶兵回去收拾鄭經。

康熙帝又敏銳地觀察到了耿精忠的情緒變化,便任命康親王傑書為奉命大將軍,讓他率兵進入浙江,對耿精忠進行招降。

耿精忠面對書傑的招降,完全不予理睬,書傑就收買了耿精忠手下大將徐文煥,讓他逼迫耿精忠投降。

耿精忠撤退到福建之後,就準備與鄭經作戰了,但徐文煥突然關閉了城門,隨後清軍就突然包圍了城池,耿精忠不得不交出帥印投降清朝。

所以說,耿精忠的投降完全是鄭經造成的,他也堪稱是吳三桂最坑的豬隊友。

鄭經的軍隊當初駐紮在潮州和惠州等地,吳三桂就讓他去攻打浙江或者東北,但他只想撈好處不想遭受損失,所以沒有聽從調遣。

事實上,但凡鄭經能不搗亂並出一份力的話,叛軍的形勢就大不一樣了。

緊跟著耿精忠的步伐,尚之信也選擇了投降,他也是吳三桂的第三號豬隊友。

細心的讀者可以發現,前面我並未提到尚之信反叛,他其實是在康熙十五年叛軍勢力最頂峰的時候才起兵造反的。

吳三桂起兵之後,尚可喜還逗留在廣東並未去遼東,他非但沒有參與反叛,反而率軍與吳三桂作戰,但被鄭經攻下了潮州和惠州等地。

由於腹背受敵,尚可喜又年老,他就開始病痛不斷,吳三桂適時派人聯絡尚之信,許諾事成之後封他為王,讓其世代鎮守廣東,尚之信表面答應,但沒有第一時間造反,而是繼續觀望形勢。

直到康熙十五年,叛軍勢力遍及大江南北,尚之信這才派兵控制尚可喜,接管了平南王的權力,然後起兵造反。

不過,吳三桂覺得自己奮戰數年,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和犧牲,而尚之信啥也沒做還只想摘桃子,不能便宜了他,就寫信跟他說,廣東是富庶之地,不如拿出一些錢糧來充作軍餉。

吳三桂開口數額不小,尚之信也確實有錢,但他太小氣了,不願意為吳三桂提供軍餉。

吳三桂很不爽,就派兵佔領了許多重要的軍事陣地,對尚之信形成威懾之勢,尚之信就開始有些後悔起兵造反了。

等到王輔臣和耿精忠先後投降,尚之信擔心偷雞不成反蝕把米,就主動派人去江西找和碩簡親王喇布投降,康熙帝下旨安撫他,讓他配合清軍攻打鄭經。

至此,三藩之二耿精忠和尚可喜投降,只剩下吳三桂一藩了,但勢力依然不可小覷。

吳三桂的最終滅亡。

康熙十六年三月,吳三桂在戰略上做出了重大調整,他準備坐鎮衡州,死守嶽陽和長沙,然後爭奪兩粵。

與之相對應的,清朝也調整了作戰部署,準備先剷除吳三桂的羽翼,然後再集中力量對付吳三桂。

先是廣西之孫延齡在孔有德之女孔四貞的策反下準備投降清朝,在他搖擺不定之時,吳三桂得知了這一消息,就讓嫡長孫吳世璠去廣西殺掉了孫延齡。

但吳世璠走後,孫延齡的部下就因為不滿吳三桂投降了清朝,廣西因此被清軍收復。

緊接著,四川之反叛勢力也被清軍一一擊敗,而在此之前,鄭經也已經被耿精忠和清軍聯合趕走了,四川和福建也相繼被平定,吳三桂不得不苦苦支撐了。

為了鼓舞士氣,吳三桂於康熙十七年三月登基稱帝,改國號為周,並大封群臣和將士。

吳三桂這麼做在一定時期內確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周軍多次與清軍作戰都取得了大的勝利,不但打通了通往廣東的通道,還阻止了湖廣的清軍渡江。

不過,吳三桂只做了五個多月皇帝之後,就因為中風去世了,時年七十四歲。

吳三桂雖然死了,但是周軍尚有二十萬之眾,完全可以成為一方割據勢力,因此周臣們也沒有完全洩氣,他們準備跟清朝再搏一把,大不了退回雲南去。

因為吳三桂死的時候沒有留下遺詔,大臣們便推舉吳國貴總理軍務,吳國貴先是下令秘不發喪,又派遣胡國柱回雲南迎接吳世璠到湖南繼位。

胡國柱回到雲南之後,向雲南留守郭壯圖傳達了擁立吳世璠為帝的意思,但郭壯圖想到自己是吳世璠的嶽父,為了保存實力,他不願意放吳世璠去湖南,就讓他在貴陽登基稱帝了。

就這樣,吳世璠逗留在雲貴,湖南那邊群龍無首,吳國貴又不是個堪當大任之人,清軍藉此機會全力攻打湖南,叛軍先是退到貴州,貴州也很快被攻克,叛軍又退往雲南。

但是,清軍這邊也出現了問題,一些將領為了養寇自重,竟然停止了進攻的步伐,還將當地百姓禍害得不輕。

一直到兩年之後的康熙二十年冬天,清軍才攻打到昆明,吳世璠自殺,其部眾出降,三藩之亂這才完全被平定。

再後來,耿精忠被康熙帝凌遲處死,尚可喜也被軟禁至死,他們的爵位都被削去,至此三藩全部從清朝歷史上消失。

總結一下,吳三桂的失敗原因有三,一是他缺乏戰略眼光,沒有及時渡江北上;二是吳三桂有一群豬隊友,造反意志不堅定,關鍵時候只為自己考慮;三是清廷採取了正確的策略,看出了叛軍的弱點所在,最終扭轉了戰局。

讀書悟道說:

有人說,清朝的三藩之亂是被逼反的,還有人說,吳三桂等人在清朝的功勞簿上可不小,大清這不是過河拆橋嗎?事實可不是這樣,大清對得起三藩,恰恰是三藩逼著康熙不得不削藩。

三藩由來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此三人都是明末降清將領。他們在降清後,不但給清軍帶來眾多人馬,而且還送來了先進的火器,這樣,清軍在火器上就佔有了優勢。

再加上三人攻打老東家十分賣力,屢立戰攻。當時皇太極十分高興,於是,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皇太極就加封了他們為王。孔有德為恭順王,耿仲明為懷順王,尚可喜為智順王。

關於吳三桂的故事,我們都比較熟悉,主要功績就是為清軍打開了山海關的大門,引清兵入關,從此定鼎中原。

清兵入關之初,他就被封為了平西王。入京後,順治又晉封他為親王,不過,最終吳三桂沒有接受。

此後,這四位降將繼續為大清的事業奔波,參與了剿滅李自成的農民軍,也立了戰功,於是,在順治六年(1649)五月,清政府又改封孔有德為定南王,耿仲明為靖南王,尚可喜為平南王。

隨後他們還在鎮壓各地反清勢力的過程中,各顯神通。吳三桂遠鎮漢中,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則協同追擊南明勢力。

在此過程中,耿仲明部因藏匿逃人,耿仲明也因此受到牽連,於順治六年十一月自縊身死。順治八年,其子耿繼茂才襲了他的爵位

孔有德徵戰兩廣時,駐守在桂林,因受到李定國的圍攻,無力阻擋,城破之時自縊而亡。至此,清初四位漢姓王只剩下吳三桂、尚可喜了。

相比之下,吳三桂要幸運得多。清朝入關時,他的功勞就遠在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人之上。之後他參與的一系列戰爭,如鎮壓大同總兵姜瓖的反叛,擊敗了明宗室朱森,以及打敗農民軍於同官,收取了四川大部分地區,如成都、嘉定、敘州、重慶等地。

因為功勞大,所以順治給吳三桂加俸兩千,還將自己的一個姐姐嫁給了吳三桂的長子吳應熊。於是,吳三桂又成為皇親國戚,拉近了與清王朝的關係。

順治十四年(1657年),吳三桂又出徵貴州、雲南,一舉蕩平了雲貴,實現了清朝的一統江山。到順治十六年,除了東南沿海的鄭成功外,全國各地基本平定。

那麼問題來了,大規模戰爭基本結束,清政府如何安置戰功卓著的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仲明之子耿繼茂呢?

順治帝經過一番思量之後決定:命吳三桂駐鎮雲南,尚可喜駐鎮廣東,耿繼茂鎮守四川。於是,三藩的駐地就這樣確定了下來。

為什麼要削藩

三位漢姓王各自有了歸屬地,好好幹活充當一名好員工不好嗎?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理,不想當老闆的員工,也未必是名好員工。更何況這三人遠不止員工那點權力。

在三藩之中,吳三桂兵力最強,威望高,地位最為顯貴。當時他四十五歲,正是幹一番事業的好年華。在長期的政治軍事鬥爭中,他與清廷的關係也較其他兩位藩王親近,所以,清廷對他的態度,就是放手使用。

在順治的一聲令下,吳三桂包攬了雲南的軍政大權。凡文武官員的任命、升遷和兵馬錢糧等一切事宜皆歸吳三桂統管,而且還告誡吏部、兵部不得掣肘。

這樣一來,吳三桂就成了雲南的「土皇帝」。在受命之初,他也不負清廷厚望,先後平定了幾次土司叛亂。順治十七年(1660年),他上疏請求進兵緬甸去抓南明永曆皇帝。康熙元年四月二十一日(1662年6月7日),這一天成了永曆皇帝的忌日。吳三桂將永曆帝縊死於昆明城外的篦子坡,南明政權最終亡於「自己人」手中,實在可悲。

經此折騰,他又晉爵親王,從而成為清兵入關之後獲此殊榮的第一個漢人。但吳三桂的輝煌還不止如此,康熙元年十二月,吳三桂在全權掌握雲南後,清廷將貴州也交給他全權管理。

相比之下,尚可喜駐守廣東,耿繼茂駐守福建,雖也有一些嘉獎,但遠不如吳三桂那麼風光。不過,尚可喜在廣東,耿繼茂在福建也都掌握了當地的人事權、軍權和財政權,以及地方上的各種權力。他們只對皇帝負責,地方官員不得幹預其行事。正是這些權力,為他們保持和發展個人勢力創造了條件,同時也逐漸成為清廷的負擔與威脅。

首先,來自三藩的軍隊和財政威脅。吳三桂手下精兵強將眾多,本部五十三佐領一萬餘甲,綠旗兵營一萬二千人,還有前、後左右撫剿四鎮,總兵力約十萬。平南王尚可喜與靖南王耿繼茂各有八旗漢軍十五佐領、紅旗兵六七千人。單是供奉三藩的軍隊所需的糧餉開支,就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比如,順治十七年時,戶部奏稱,天下正賦,止八百七十五萬餘兩,而雲南一省就需要九百餘萬。在《清世祖實錄》中載,「竭天下之正賦,不足供一省之用。」

為此,朝廷曾多次計劃裁減三藩軍隊,但因三藩各種藉口予以抵制,終未辦成。這樣,三藩在擁兵自重的情況下,還要朝廷出錢養活著,誰當這個皇帝也不願意被他們牽著鼻子走。更何況,他們遇上了康熙。

其次,他們操縱地方官員,培植自己的勢力,其中吳三桂最為囂張。康熙二年(1663年),他上疏請求在雲貴兩省的總督、巡撫敕書中撰入「聽王節制」四字,以此使自己的王權具有絕對的權威性,不知道他把皇權居於何位?

再有,他還從湖南、四川、北京等地選拔胡允等十人,然後安插到雲南從省到地方的各級部門,此舉曾引發四川道御使楊素蘊的異議。這分明是在全國搜刮人才為他所用,但朝廷不敢開罪吳三桂,反倒把楊素蘊給處罰了。楊一氣之下棄官回家,直到吳三桂叛亂之後,他才被再次起用。

經此較量之後,吳三桂更加囂張了。他除了從外省搜刮人才至雲南,還把自己的親信派往他省任職,直接插手吏、兵二部事務。一旦吏、兵二部給他派的官員不合他意,他就馬上提出要撤換,久而久之,把銓選官員的部分權力也搶奪了。

後來,吏、兵二部乾脆把雲南的用人權都交給了吳三桂,由他隨意調遣,由此產生了「西選」之官。

可見,三藩的手伸得有多長。

其三,三藩各霸一方,任意圈地,搜刮民財,百姓深受其害。吳三桂入昆明後,就把明國公沐天波的七百頃莊田據為己有,稱為「藩莊」。康熙六年(1667),他又乘著鰲拜圈地之機,將雲南府所轄州、縣的衛所公田盡行圈佔。

他還控制與西藏的茶馬貿易,壟斷鹽井、金銅礦山,私制錢幣,居然也能打著「西錢」的招牌流通各省。

再如,尚可喜在廣州設「總店」,徵收苛捐雜稅,還壟斷對外貿易,並指使下屬大搞走私販私,牟取暴利。

再有他們還侵奪民田,設立王莊、官莊。最初尚、耿二人同駐一城,耿繼茂將廣州北郊五百餘裡的花山劃為自己的莊田。移藩福建後,又佔民田千百頃。就算在他們的牧馬場三四裡外,也不準百姓耕種。

可見,他們的貪婪成性,造成了社會的不穩定因素。

其四,三藩憑藉政治上的特權,搜颳了驚人的財富,在生活上自然難以約束自己,從而陷入糜爛崇奢縱慾的地步,過著窮奢極欲的生活。

最初尚、耿二人在廣州時,為修建藩府,採巨石要高要縣的七星巖。後來耿繼茂移藩福建後,除了帶著新統官兵及家眷外,還帶去了十餘個戲班、娼妓數千人、打花鼓的千餘人,什麼轎夫、工匠、和尚、尼姑,一應俱全。

吳三桂為了給自己的愛妾陳圓圓修建別墅,耗時三年不說,還從閩、粵購來奇花異木,僅園中的花草樹木就有上千種,又加以古玩、書畫裝點,極盡奢華。

此外,吳三桂為了滿足自己的享樂需求,從江南搜羅美女,以棄後宮,幾達千人。

以上種種表明,三藩已墮落為一個腐朽沒落的集團。

問題是,他們的權力與財富已如此之大之強了,他們還想要的更多,不但要保持現狀,還在不斷地向朝廷加碼索取特權,以便這種特權能夠世襲,惠及子孫後代。

對於這種無理要求,試問康熙能忍受得了嗎?對於三藩這種半割據狀態,或遲或早都是清廷的巨大威脅。康熙親政後,隨著三藩與中央政府的矛盾日益激化,康熙開始動手削藩了。

三藩之戰

康熙削藩是有章法的,對於三藩的動向,他早已了如指掌。在他的心中,三大藩王撤亦反,不撤亦反,但是朝中的聲音卻呈兩極化。

戶部尚書、兵部尚書和邢部尚書等絕大多數人力主撤藩,但以大學士圖海、索額圖為首的一些大臣則持反對態度。到底撤還是不撤?如果要撤,以是怎麼個撤法?一系列問題都挺頭疼。

就在康熙躊躇之際,三個藩王先後送上了答案。康熙十二年(1673年)二月,尚可喜率先提出撤藩,要求歸老遼東。這對康熙來說不啻於天賜良機。

於是,康熙順水推舟,立即批准。不過尚可喜在上疏中有個要求,即讓他的兒子尚之信繼承他的爵位,留守廣州。但這個請求被吏、兵二部拒絕了,不予批准。

吳三桂和耿精忠(耿仲明之孫,耿繼茂之子),在獲知尚可喜的神操作之後,心裡大為不安,為了表示他們也無二心,本著試探的心理,也分別給康熙上疏,自請撤藩。

康熙七月收到他們的撤藩奏疏,正是求之不得。於是,當即批覆。當吳三桂得知此消息後,五內俱焚。他原本以為仗著自己功勞之大,實力之強,康熙必不敢批准,上疏行為也只是為打消康熙的疑慮,不想最後「弄拙成巧」。

吳三桂不會如此輕易退場,康熙也有所準備。康熙十二年十一月,康熙還在三藩煞費苦心地安排遷徙的事宜,吳三桂已經在昆明率先舉起了反旗,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建國號「周」。

同時,穿起了漢服,蓄起頭髮,搖身一變,成了反清復明的鬥士。此刻不知道身在黃泉的永曆帝作何感想,前腳把老子殺了,後腳還要讓老子復活,呂布都得給他讓路。

一場持續八年之久的三藩之亂爆發了,這一年,康熙二十歲,吳三桂六十一歲,一場歷史對決就此拉開了帷幕。

戰爭伊始,吳三桂一路勢如破竹,由雲、貴開進湖南,幾乎佔據湖南全省。之後又佔據四川,由於吳三桂打著民族主義的旗號,引發多地漢人響應。福建、廣東、廣西、陝西、湖北、河南,甚至臺灣等地的漢官、漢兵、漢民都迅速響應。當然,尚之信(尚可喜長子)、耿精忠是參與其中的主力軍。

當他打到長江時,有了一個夢想,那就是與康熙劃江而治,平分天下。康熙認為,這是痴人說夢。康熙沒有給他機會,反而抓住了這個機會,

吳三桂在湖南沿江布置防禦工事,沒有再向北發展。康熙乘此良機,開始了反擊,重新調整戰略、安排兵力,重用漢將,恢復朝廷軍隊的勢氣。

至1678年,在耿精忠、尚之信歸順清廷之後,就只剩下吳三桂窮兵黷武了。為了延續吳氏地位,他還稱帝,建元昭武,大封諸將,並立其孫吳世璠為太孫。此後不久便病逝了,終年六十七歲。

在他死後,由其孫吳世璠嗣位。但吳氏大勢已去,康熙二十年冬(1681年),清軍進抵雲南,吳世璠自殺。至此,三藩之亂被平叛。

那麼,在此一戰中,康熙到底贏在了哪些方面呢?

第一,對於這場戰爭,康熙一直本著撫剿並用的策略,這項策略貫穿了整個三藩之戰,效果也很明顯。

比如在招撫王輔臣一事上,就充分展現出了他的策略得當,以及他鎮定自若,沉著應對戰局的魄力。

王輔臣是吳三桂的舊部,系山西大同人,順治六年(1649年),英親王阿濟格圍攻大同,王輔臣遂降清,隸正白旗漢軍。之後,他跟隨洪承疇徵戰河南、廣西,深得洪承疇賞識,之後被提拔為湖廣總兵。雲南平定後,洪承疇歸京,王輔臣則留鎮雲南,遂隸屬吳三桂。

吳三桂久聞王輔臣之名聲,調任他為平西王藩下援剿右鎮總兵,待他幾如子侄。什麼美食美衣美物,必賜王輔臣。而王輔臣待他亦如對洪承疇一樣,盡心盡力,竭誠竭忠。

康熙三年(1664年),王輔臣加銜左都督;康熙九年,陝西提督空缺,清廷以王輔臣智勇雙全,出鎮平涼。

吳三桂叛亂後,自然也就想到了在西北的王輔臣。但是他沒料到,他的起兵提儀被拒絕了,而且王輔臣還將此事上報給了康熙,之後還被授予三等精奇尼哈番世職。

康熙非常清楚他與吳三桂的關係,在嘉獎的同時,不得不提防。於是,即派刑部尚書莫洛前往陝西。並給甘肅提督張勇發了一道詔旨,要他密切注意陝西方面的情況。

但由於莫洛與王輔臣嫌隙漸生,最終王輔臣還是舉起了叛旗。康熙為穩定西北局勢,特意將其在京城的質子王繼貞送還,並讓其子帶話,赦他無罪,還寫了一封情真意切掏心窩子的勸降書。

這一招果然有效,王輔臣接到書信,想到康熙對他恩重如山,表示願意與吳三桂決裂。但是吳三桂直接給了王輔臣二十萬兩白銀,再加上王輔臣擔心被追誅殺莫洛之死的罪責,最終還是決定倒向吳三桂。

就這樣,西北也在吳三桂的煽動下亂了起來。此刻的康熙心憂如焚,但他的策略並沒改變,對於王輔臣仍不放棄招撫。

王輔臣是陝甘事變的關鍵人物,必須儘快解決。第一次招撫失敗後,康熙動用了武力,並提出先取秦州,切斷陝西與叛軍的聯繫。

秦州拿下後,西北形勢好轉。康熙十四年(1675年)七月,康熙又給王輔臣發去一道招降敕諭,若他輸誠而來,仍就可赦免他的罪行。

康熙如此的招撫,到底有沒有用呢?王輔臣叛亂之,幾乎一直呆在平涼,既沒有南下與吳三桂會合,也沒有與四川叛將王屏藩聯手。此舉已有自保的嫌疑。

康熙兩度招降王輔臣,王雖屢有悔意,但終不敢受降,主要還是擔心秋後被算帳。此後,康熙下令圍攻平涼。

但說是圍攻,清軍只遠遠駐紮,卻不敢上前。康熙當機立斷,又派出大學士圖海為撫遠大將軍,授以全權,剿滅王輔臣。

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圖海走馬上任,最後在平涼集結了十萬人馬,但圖海仍舊不攻城。王輔臣也是一名驍將,真要打起來,他家也不是吃素的。所以,他仍舊貫徹康熙的戰略,撫招懷,後攻伐。

圖海先是切斷了平涼城的餉道,之後派周培公入城勸降。此時平涼城已到彈盡糧決的地步,最終表示願投降。康熙知曉後大喜,對王輔臣依然寬大處理,恢復其原官職,加太子太保,升為靖寇將軍,命其戴罪立功。

王輔臣被招降後,在西北也颳起了投降風,其他叛軍要麼隨風歸順,要麼聞風而逃,西北之亂遂迎刃而解,京師威脅解除。

王輔臣被招降,等於剪除了吳三桂在西北的羽翼,吳三桂等於失去了一個有力的臂膀。此後清軍從西北戰場抽離,開赴湖南,一心對付吳三桂,利好局面站到了清廷這一邊。

像這樣撫剿並用的策略,還表現在很多事件上,再如對尚可喜、尚之信父子,以及耿精忠的處理上,都有體現。康熙對參與叛亂的廣大士兵,只要放下武器,都給予赦免。

在這一策略的感召下,那些蒙受蠱惑的士兵和將官紛紛投誠,對吳軍的分化、瓦解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二,重用漢將,敢於起用有識之才。吳三桂起兵後,清軍的表現相當拉垮。起初,康熙以皇族貴胄為各軍統帥,皆是清開國無勳的子孫,但他們的表現大為遜色,畏縮不敢戰,延遲不進,坐失作戰時機,致使清軍屢屢敗退,城鎮連失。

在這種情況下,康熙果斷啟用漢將,不拘資格,保舉薦用。比如,在此戰中湧現出的「河西三將」:張勇、王進寶、趙良棟,他們恢復陝甘、四川,破雲南,直搗吳三桂巢穴,在三藩之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此戰中,康熙意識到八旗兵丁安逸日久,缺乏戰鬥力,他果斷啟用能臣,如擢任圖海、賴塔為大將軍,任用穆佔等勇將,適時振作八旗軍士氣。最終,在八旗兵與綠營兵的共同作用下,削平了三藩之亂。

康熙在起用新人的同時,也不忘嚴肅軍紀。對於那些臨戰退縮、不思進取的將領,一律嚴懲。如坐守荊州、勞師靡餉的大將軍勒爾錦被解任削爵,他是清太宗之兄禮親王代善的孫子勒史德渾的兒子。

此外還有失陷嶽州的都統珠滿,失陷鎮荊山的貝子準達,失陷太平街的前鋒統領伊都勒齊,貽誤戰機的輔國公溫齊,不奉命赴援的額駙將軍華善,以及擅離職守歸京的將軍覺羅舒恕,左都御史多諾,兵部侍郎蘭布等人全都嚴加治罪。這些將領撤換下來之後,都馬上選拔出了新的將領,

康熙在用人原則上,堅持了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原則,也是取勝的關鍵。

第三,在經濟方面佔有優勢。早在撤藩之時,主張撤藩的朝臣就已估算過,綠旗與八旗協同會剿,「軍需內外協濟,足支十年,可無他慮」。

為了提供充足的軍需物資,康熙還主張「裁減浮費,自以為折漕貢,量增鹽課雜稅」,並「稽查陷漏地畝,核減田賦稅額」等。

全國局勢仍在清廷掌控之下,「各邊雖亂,而江淮晏然,得以轉輸財富,佐軍興之急」。所以,康熙在平叛過程中,為後備、人力等各個方面,源源不斷地提供補充,進而讓清兵的戰鬥力越來越強。

相比之下,吳三桂後期隨著地盤漸縮,「軍興調發」陷入了「財用耗竭」的境地。他們從雲、貴等地搜刮來的賦稅,不足以充軍餉,每有調發,往往以餉絀掣肘。

所以,在財力的對比上,清朝也是佔上風的。

第四,康熙個人的政治才能。三藩之亂爆發時,康熙年僅20歲,他雖年輕,但機智過人。這場戰爭總的戰略方針就是由他制訂的,即重點打擊吳三桂,爭取其他叛亂者或中立,或投降。

康熙十二年(1673年),吳三桂公開叛亂之後,康熙便迅速採取了措施,如增派八旗精銳前往咽喉要地荊州固守,以遏賊勢;通知廣州、福州,兩藩停撤,以此孤立吳三桂;將吳三桂之子吳應熊及家屬拘禁,赦免散處各地的原吳三桂官員,使他們安心守職,以利大局;公開發布討伐吳三桂詔書,削其王爵。

至康熙十四年,吳三桂的戰略進攻達到了巔峰。從全局上形成三大戰場:耿精忠之下的福建、浙江、江西為東線;四川、陝西、山西、甘肅為西線,其中又以王輔臣對京師的威脅最大;湖南則為正面戰場。

至此,康熙制定了戰略方針:清軍以荊州為戰略立足點,頂住湖南的吳軍主力,對峙而不攻;先從兩個側翼下手,解決耿精忠和王輔臣兩股主要叛軍。待解除兩顧之憂,再集中兵力與吳軍對戰。由此,將戰爭拖入相持階段,為此後清軍反攻奠定了基礎。

據《清對祖實錄》記載,在平叛三藩之戰中,康熙「宵衣旰食,祁寒盛暑,不敢少閒,偶有韋和,亦勉出聽斷,或中夜有機宜奏報,未嘗不披衣而起。」可見,康熙為此戰付出了極大的心血。

在他的英明指揮下,平定了叛亂,贏得了勝利,維護了國家統一,給百姓帶來了安寧與和平,從根本上,消除了割據殘餘,大清帝國從此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清廷康熙的優勢,也就是吳三桂及三藩的劣勢,這場不得人心之戰,康熙耗時八年終於拿下,1681年,勝利的凱歌傳遍全國,那年,康熙28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5690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