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招標是走過場還是真需要?會不會成為擋箭牌?_招標要經過哪些程序或步驟?

財務意識流說: 招投標真的是有需要,但現在也確實成為了一些違法分子的擋箭牌,這和招標人自身的關係很大。 有些人…

財務意識流說:

招投標真的是有需要,但現在也確實成為了一些違法分子的擋箭牌,這和招標人自身的關係很大。

有些人經常在質疑招投標制度不合理,但是誰又能夠提出比招投標制度更合理的方法呢?

相對來說,招投標制度仍然是目前工程建設中,相對較為成熟合理的制度。

但是制度的實施有其社會背景,制度設計中也存在著不完善的地方,這也是人們質疑招投標的主要原因。

其中圍標串標是突出問題。

圍標串標背後的深層次原因很多,涉及市場環境、政策背景、採購制度等,不是一兩句就可以解釋清楚,但是作為招標人不能夠推卸責任。

現在確實有一些人利用招投標制度將一些違法行為合法化,最後背鍋受處理的就是招標人。

要避免招投標成為擋箭牌,就必須要明確招標人的法定責任。招標人加強對各個環節的把控,絕不能把招標委託給代理機構,就認為沒有責任。

恰恰是這種不負責任的想法,讓招投標成為了一種形式、走過場。

中國風險投資說:

個人認為招投標可以保證公開性和競爭性,尤其是軍工招投標較為典型,以下我們以武器裝備採購為例,具體情況如下:

一、招投標的基本背景和必要性

為確保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近年來按照中央軍委提出的「競爭機制、評價機制、監督機制和激勵機制」的競價原則,國家武器裝備採購已經由計劃採購、行政定價將逐步變為市場化採購,市場化程度日益深入,具備較強的公開性和競爭性。

軍工通信產品的採購方包括國內各軍兵種(海、陸、空、二炮、裝甲、武警等)、相關研究院所和其他合作生產單位,其根據自身需求自主制定裝備計劃。目前,採購方在項目分配、軍品採購等方面引入競爭採購(例如招投標等方式)的機制,實施「風險科研、競爭擇優、風險自負」的方法,招投標一般採取「局方組織招標、比試-廠家參與競標-廠家中標、極品的型研資格-廠家報價(產品鑑定前)-軍方審價-確定價格」的模式,同一產品或項目由多家企業共同參與項目競標,經綜合評審,一般確定2至3家廠商中標入選。軍工通信行業的市場化程度日益提高,軍品採購日趨公開透明。

具體見下圖:

二、軍工招投標特殊要求

軍工通信產品的供貨方為具備必需的業務資質的涵蓋各種經濟成分的廠商以及具備一定生產能力的相關科研院所。各供貨廠商憑藉技術實力、科研能力、產品質量、供貨能力、成本控制、服務質量獲取預研項目及產品訂單。由於軍工行業涉及國防安全和保密,技術含量高,採用特殊的質量標準,國家對承制單位實行嚴格生產資格許可管理制度,即參與軍品生產的企業必須通過一套嚴格的資質審查程序,獲得「三證」(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國家保密體系二級以上(含二級)資格認證及武器裝備質量體系認證)後方可進入。因此,市場進入門檻略高於民用行業,具體見下圖:

三、小結

國有企業獲得軍隊進行招投標,嚴格堅持「競爭機制、評價機制、監督機制和激勵機制」的競價原則,具備較強的必要性、公開性和競爭性。

以上是個人簡單的幾點分析,供大家討論。

徐先生93說:

招標不管走過場還是需要,這件事說不清楚,國家重點項目當然是有實力技術的單位招標的,但在農村這塊項目招標那就是走過場,例如農村道路水利飲水這些,口說招標實際他們早以找好了人共同謀利,所以在農村上述三項質量例如公路豆腐渣工程,水利裝不了水,飲水沒吃幾天的自來水就沒有了。所以是走過場只管賺錢不管質量,這就是目前農村現時的問題。

守中堂主人說:

回答一下

自己經歷過很多次招標。包括最嚴格的國際招標,也有走過場的。做過甲方、乙方、評標技術專家,寫過標書。真的什麼都遇到了。

1、招標是進行公平採購的一個好方法。如果嚴格按標準和程序進行,是比較公平的;

2、同所有事情一樣,特別是在中國,雖然有規範,但執行上一定經常被打折扣;

3、所以招標有時候是走過場,有時候是真的。要看具體的項目情況;

4、即使最嚴格的招標,其實也有一定偏好。想想兩個孩子父母都有偏愛,那麼評委是人,一定也有偏愛的。只是程序嚴格會相對影響小一點。所以招標也是有許多工作要做的;

5、成為擋箭牌太容易也太常見了。而且,功夫都在前期。一般看到標書再用功,會晚了

鏈上甲乙說:

「招標」和所有的事物一樣,存在即合理,所以,招標的出現是有他的需要性;同時,任何事物的出現,也是把雙刃劍,關鍵不是形式本身,而是使用這些工具的人,想怎麼用,最終是否變味,成為走形式之用的擋箭牌,那也不足為奇了。

個人理解的招標,應該是一個成本控制、供應鏈源頭把控的組織形式和管理工具,正如,大家日常買東西,貨比三家一樣,需要各種比較,再做出最適合自己需求的決定,何況造價不菲的工程項目。

先說說,為啥存在即合理

不難理解,現在稍微有點市場的產品或者業務,都會有一堆人湧入圈內,這撥人,結合各自的「天時地利人和」,有的越做越大也越強,有的渾水摸魚,也希望分到一杯羹,喝點湯。

那麼問題來了,對於花錢的人來說,也就是招標人來說,自己掏出去的錢,要有保障吧?得物有所值吧?大部分的產品或者服務,都是持續性的,也有著質保和售後要求,不能錢付過了,後續找不到人了吧?

再說說,讓人詬病的「擋箭牌」是什麼「鬼」

所有的遊戲規則,再嚴密,也都會有人處心積慮的去找空子「鑽」,每一個「標的」背後,都藏著一個算盤。當局者,需要機會吃肉,旁觀者,心理不平衡,希望喝湯。

利益之下,僧多粥少,競爭激烈了,甲方可選擇的多了,那對於投標人來說,就開始想著能不能走走捷徑了。

對於一些甲方自己來說,讓招標成為擺設,於私於公皆為自家的利益最大化,或是過程中的牛鬼蛇神,心存揩油之心。

值得一提的是,那種非必須招標的項目,因為不是強制必須,一般出現那種玩套路的招標,訴求通常是控制成本比價,既得利益未必是當下的招標項目,而是牆內損失牆外補,綜合利益實現最大,所以當碰到這個情況時,也就不存在「擋箭牌」一說,妥妥的參照物而已。

畢竟,自籌資金的業主,錢袋子也是拿捏得死死的。

如何理性面對招標

市場進入白熱化,難免有人鑽營走捷徑,套路一直存在,既然還在行業裡,就不得不面的。

有些投標,不單單是碰運氣,有的前期投入也不少,那投標前,對發包人的過往合作情況和習慣,做個調查,要比盲目的無用功要好得多。

當然,還有一個 本質的點,不能忽視,那就是「替代性」。正因為,可替代性屬性太強,甲方的選擇面太多,才會任性,把主動權把控在自己手裡。

所以,對於投標人來說,在不能把控的遊戲規則裡,也越發沒有安全感,如此往復,從質疑、到失去信心。

綜上所述,外力無法改變時,一方面做好風險識別,降低投標成本,做好自我保護外,加大內功,多多拓展自家的業務競爭力邊界,從創新出發,變得不可替代,也許能讓一些看似無可奈何的事情,從被動變主動。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

-END-

歡迎關注【鏈上個甲乙】,建築行業老司機,每天分享工程圈內,甲方乙方那些事兒。

言而有信988說:

現在的招標基本電子標,我認為最少95%以上是公平的,首先報名招標公司只看得見,一家二家滿足(三家為滿足)後有多少不知,交易中心也不知,更不局是那些公司,也就是說什麼串標之類的不存在,電子評標還有異地評委,政府採購多為低價中標(有的二次報價),也就是說誰價低誰拿走,更不存在作敝之類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58108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