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回憶】
往上翻三輩,90%的人都是農村出生,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父母都是農民,每天種地不閒,每天都把自己在地裡的勞動安排的滿滿的!播種、施肥、除草、收莊稼!作為小孩子是最最最最幸福的了,可以無憂無慮的玩,尤其是在暑假、寒假,除了幫家裡幹一些農活外,那就只剩下玩了!在農村長大的你還記得你兒時最喜歡的遊戲嗎?
滾鐵環,小時候男孩子最鍾愛的玩具!
小時候總也不知道類,在村裡跟街坊鄰居家的小夥伴玩起滾鐵環,能整整玩一天,從家裡跑到街上,從街上跑到地裡,從這個山頭跑到那個山頭,滿頭大汗、也不覺得累!
多米諾--磚頭
村裡那裡都有小時玩耍的印象,多米諾--磚頭,一遍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shuai
摔泥巴
和泥摔泥巴,只為能聽到一聲響,搞的滿身滿臉都是泥,到家老媽一定是一頓臭罵!
烤紅薯、烤玉米
小時候以為調皮,夏天每次上學的路上路過一片菜地,地裡有西紅柿、胡蘿蔔,小夥伴隨身攜帶一個削皮刀,只要路過,一次一個胡蘿蔔,最後被人家告到學校,語文老師上課講話,我們班上出了幾個小兔子,為什麼那?因為小兔子愛吃胡蘿蔔呀!
站在鐵鍬上來回蹦,
看到這張照片是不是感覺費到家了,相信在農村的小孩都做過這件事,最後把鐵鍬搞彎,被爸媽一頓臭罵!
放煙花--滴滴精
我們老家是這樣叫的,小時候最開心的就是過年了,穿新衣、戴新帽、還能放鞭炮、放煙花,不像現在市裡,全年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火柴槍
小時候男孩子的最愛,誰手裡有這個玩具,家裡一定有一個巧手的父親,
踢拐--小時候男生的互毆遊戲
手心、手背,分成兩組,看誰能堅持到最後,絕對是男生一起玩的最多的遊戲,小時候在小學裡玩的最多的就是這個遊戲了,誰不服來戰!
那一隊輸了就要有懲罰,懲罰的方式那就是下面這個遊戲了!
那個村邊沒有一條小河、那個男生沒有去河裡遊過泳、洗過澡。哪怕是條小河溝,也要去玩上幾天!
下河裡摸魚、撈蝦!
彈弓-男孩的又一最愛的玩具!
打鳥、打的最多就是麻雀、還有就是小燕子,記得又一次在姥姥家玩,隔壁的一個大孩,打下來一直燕子,落到了姥姥家,我們第一時間發現了,哥幾個良心發現,商量要救助這個可愛的小燕子,把它放在一個箱子裡,給它餵水和抓來的小蟲子,不過最後也沒有救過來!
跳茅坑
東南西北
狼吃羊
這就是我們的小時候,哪裡像現在的小孩,回家就是手機,拿起手機就是玩遊戲,玩起遊戲比大人都溜!有機會的話,還是多帶孩子到處走走看看,尤其是農村,讓孩子們多體驗一下老一輩人的生活,體會一下農村生活,多了解了解這些農作物的生長過程!科普一下農業知識!
謝謝邀請,下面來回答。
好多年以前了,上小學的時候,一到放暑假就回老家待好長時間,玩兒的有意思的東西可多了。
跟著大些的夥伴們一起到大河堤上折柳條。那些柳樹跟咱們現在大街上見的不一樣,沒有樹幹,一蓬蓬密密的長滿河堤兩邊斜著的土坡上。我們跟著跑,折下來的柳條編個圈戴在頭上,象小兵張嘎一樣。還把柳條皮擼下來,用手掐一節兒細柳皮筒筒,放到嘴裡吹笛兒。
傍晚的時候,到房前屋後,或是去樹林子裡,彎著腰找地上的知了猴(就是沒有退殼的知了)洞,發現小洞就趴在地上掏,一會兒就挖出來啦。尤其下過雨之後知了猴可多了,我們拿回家裡來,放到蚊帳上看它們蛻皮,然後變的會飛了,特有趣兒。
還有,在收了麥子後,用麥秸編一些小玩意兒,拿在手裡玩兒也挺有意思的……
好多在農村老家的記憶,就象昨天剛剛經歷一樣清晰。
多謝邀請!
我是農村夥,不知城裡小孩玩什麼。
小時候玩過的不少,有意思的也較多。
上樹掏鳥窩,下河把魚蝦螃蟹捉,拿著彈弓牛背坐,鳥兒見了急忙躲……大人犁田地,我耍泥巴坨,泥鰍不怕糊眼睛,我也敢在泥裡梭,忽然成個泥巴人兒,逗得大家都快樂![耶][耶]
我七八歲前在鄉下度過。
我的老家村北依傍著一條河,河裡的各類魚兒很多,因為年歲小,也叫不對名字。在這條河裡逮魚摸蝦是我兒時經常玩的遊戲。
一次,我和一群玩伴來到河邊,看到經常玩的那條河水少了很多,跳進去漫不過膝蓋,我們都感到很詫異。我們嘟嘟囔囔意思是下水還是回家。這時,一個年長几歲的玩伴說話了,既然來了,就下去玩會吧!
我們一群搗蛋鬼,脫下衣服跳進了河裡。
不知誰喊了一聲,這麼大的魚,我們尋聲望去,一個玩伴懷裡抱著一條看上去足有好幾斤的大魚,尾巴還在扑打著,想要跳脫。正在這時,我的腳不知被什麼東西撞了一下,趕緊彎下腰伸出雙手朝水裡摸去。我的手感覺到了好多魚,滑溜溜的就是抓不住。我想了一下,身子抓不住,就抓魚頭,我試探著再次伸出雙手,一下子就抓住了一條,剛出水面撲騰一聲,掙扎跑掉了。我失望的看著渾濁的水面,不服氣又一次抓魚。這一次沒讓魚跑掉,我用力抓住魚🐠的兩腮,成功的收穫了一條,大約有四五斤重,我高興得向同班炫耀著,嘴裡喊著,我抓了一條、我抓了一條...。
回到家裡,我把魚交給奶奶(我在奶奶身邊長大),讓她做魚。
奶奶看了看,搖搖頭告訴我不會做,還是把魚給了鄰居吧。我很不情願地把我的戰利品送給了外人。
這就是我兒時常玩的遊戲,一段美好的記憶,雖然過去了幾十年,但銘刻在心,永遠不會忘記。
小時候玩得最有意思的是,「狼吃羊」,下課的鈴聲響後,同學們快樂地跑出教室,快樂地做起遊戲。一個同學來扮演狼,另一個同學扮演羊媽媽,羊媽媽用雙手攔著狼,不讓身後面的小羊被狼逮住,這個遊戲玩的特別刺激,特別開心,現在想起來都是快樂的。晚上站在陽臺上,望著遠處燈火輝煌的景色,小時候小夥伴們的笑臉又一次浮現在我的眼前。
謝邀:小時侯正好遇上文革,全家被遷移到農村,鄉下不象城市,沒有玩具,也沒幼兒園,只有士和泥巴,小時侯我們小夥伴,把土和成泥,做成飯盒形狀,掌在手心,使勁扣在地上,誰的泥合底子破了,誰贏了,冬天我們把雪裝在瓦片上,下面放一個破碗,用小木棍不斷在雪上敲打,雪消了流下雪水接碗裡,摸仿炸油,還把大人抽完的煙盒紙,收起來,疊成三角形或四角形,叫打麵包,誰把誰的打翻了就贏走了,還可以用圓柱體木棒,劇成二寸長,然後把頭削成鉛筆形狀,中間釘上鋼蛋做,鉈螺,在用在布條做鞭子打鉈螺玩,冬天在院子裡掃淨一塊地,然後用棍子支一個臉盆,在棍子上繫上一根長線,臉盆下面撒上糧食,因冬天雪厚,鳥兒找不到食,會鑽到臉盆下面偷吃糧食,等鳥兒們吃的忘了危險,這時用力拉一下線,抓住小鳥,運氣好的話,會抓好幾隻,農村的童年就是麼開心長大,友友們的童年是怎樣度過的。
打瓦牌
兩塊石頭地上栽,
小夥伴們站一排。
十米之外投石塊,
砸倒立石樂開懷!
鬥雞
一腿直立一腿彎,
雙手抱腳在面前。
前後跳躍猛發力,
撞翻對手樂翻天。
打彈弓
小小彈弓拿手中,
一天到晚忙不停。
村邊樹林到處轉,
彈飛之處百鳥驚。
v呵呵呵,這是個好玩的問題了。小時候生長在農村。沒啥玩。只能玩泥巴。把泥巴搞成一坨。然後做成碗形,可以做成一個,或者多個。舉起用力往地下砸。空氣會衝開碗底。那個洞有多大,一起玩泥巴的夥伴,就得用他手中的泥巴幫我把所有的洞洞補上。然後他再來玩,我再幫他補上。輪流玩。。。可以玩到家裡人在遠處喊,小訓呀。。。逮飯啦。。。哈哈哈然後扔掉了泥巴,各自回家[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出生在90年代的農村,小時候和小夥伴們喜歡翻花繩,跳皮筋,打彈珠,劃石子,打水漂還有丟沙包和泥巴分地。農忙時會幫著家裡割稻子,撿花生。
冬天的時候,會去山上挖葛根順便砍點柴。
大體來說,兒時的時光很開心,不像現在隔壁不知道都住著誰
小時候原創產品太多,午季過後用麥秸杆中部上四分之一處對剖開成四片,稍稍扁折,空心處放一粒野豌豆,看誰從底部吹得高后又落回麥秸傘中。其它像抓蛙子,跳房子,滾鐵環,打撲克,平地一聲雷,手工陀螺,手工木槍,鐵絲槍,彈工,挖老蟞,打冰漂,跳皮筋,翻紙花,線花,用玻璃糖紙做小人,,,,,,太多,太多的童年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