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觀念中,「斷後」指的是家族的血脈無法延續,通常是指沒有兒子或者沒有能夠傳承家業、家族姓氏的兒子。因此,只有女兒而沒有兒子的家庭在傳統觀念中通常被認為是「斷後」的。
然而,現代社會逐漸趨向多元化和包容,人們的價值觀也在改變,因此是否算「斷後」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絕對和明確。在現代社會中,女性同樣可以繼承家業和姓氏,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延續家族的傳承。因此,只有女兒而沒有兒子的家庭不一定被認為是「斷後」的,具體視情況而定。
我只有一個女兒,我公公希望我們再生一個孩子,被我拒絕了,公公悄悄地和鄰居們說,家裡絕後了,娶了我這樣的女人,家裡沒後代,還說我娘家也絕後了。
有一天我散步回家,我家公公在和別人聊天,看見我路過他們就散了,不聊了。
我就知道他們聊天的內容肯定和我有關係,過了一天,我鄰居家媳婦就告訴我你家公公在和我公公婆婆聊天。
我鄰居說你家公公說家裡絕後了,娶了你這樣的媳婦壞得要死,娘家沒後代,婆家沒後代,對老年人不孝順真是倒了八輩子的黴。
幾年前我孩子小的時候,我公公婆婆曾經提過,說孩子這麼大了,你們兩個再生一個,說先開花後結果,女兒是花,兒子是果。
我當時就說再生一個,你們兩個出錢嗎?一個孩子你們一分錢都沒出,你們倆生活費還是我出,養孩子也是我出你們說我會再生一個嗎?
我公公婆婆非常生氣,就認為我說錯話了,因為他們覺得我娘家有錢,我爸是拆遷戶就應該把錢給女兒。反正我哥也沒對象,離婚了,沒孩子錢給我們家。曾經我老公生病我公公婆婆就說問你娘家爸媽拿。
自從我這麼說了之後,我就是大逆不道的人,他們每天都給我擺臉色。
我一生氣我就斷了他們的生活費我不買菜不做飯,他們兩個更生氣孩子也不幫我照顧,什麼都不管。
我們就在這吵吵鬧鬧,雞飛狗跳的日子裡過了很多年我也不理他們。
我公公和別人說起來家裡絕後,就認為是我的原因,那他們有沒有想過難道有個孫子,你們家就有後了嗎?
我們家地處浙江,我們這邊有很多光棍漢,40多歲,30多歲,家裡條件很好的男生沒有結婚。女孩子只要是女的,二婚都是搶手貨,光棍兒沒孩子難道就有後了嗎?
其實這是以前人家說生一個女兒就是絕後沒有後代,現在很多人開始流行兩頭婚。就是獨生女嫁給獨生子,生兩個孩子然後一個新娘家姓一個姓婆家姓。現在浙江人沒有重男輕女,就是女兒生兩個孩子,一個姓自己家也是後代。
但在我的眼裡其實我並不在乎有沒有後代,有沒有孩子,多年之後我們都是一杯黃土,因為我有後代,我的女兒就是我的後代。我並不在乎以前的老思想絕不絕後因為我的孩子就是我的後代。
差不多吧,從科學角度上來說,因為男性的DNA 是XY,女性的DNA是XX,男的遺傳幾代之後Y永遠還在,女的X就稀釋沒了。不過我不在乎這些,我就是一個獨生女兒,我覺得她這一生活的幸福快樂就足夠了,中國幾千年歷史上那麼多皇帝了,你能記住幾個?普通老百姓能叫出爺爺名字的都不錯了,能叫出爺爺上一輩名字的可以說幾乎沒有,這不就結了。據說地球存在五十億年了,人這一輩子的幾十年就相當於一個細胞,每天都有生的死的,所以不必把傳宗接代看得太重。
有兒子,兒子的子女會把爺爺父親的姓延續下去。有女兒,女兒的子女不會把爺爺父親的姓延續下去。如果用姓來作為標準斷不斷後,有女兒就算斷後了。
如果以血緣作為斷不斷後,這樣推算下去,有女兒,有兒子,永遠都不會斷後。
但有女兒與有兒子,還是有很大的區別。有女兒,女兒長大了必須要嫁人。如果只有一個女兒,女兒嫁出去了,家裡只剩下兩個老人了。以後兩個老人再走一個,只剩下一個人了。剩下最後一個人也去了,家裡就沒人住了。有女兒雖然血緣不斷,但家斷了。
有兒子就不同,有兒子,兒子長大了,兒子不嫁,兒子還要娶媳婦回家,家裡還多一個人,從三個人改變成四個人了。兒子結婚後,還要有子有孫,會使家裡的人越來越多,家裡的人裝不下了還要分家。有兒子,姓也不會斷後,血緣也不會斷後。有女兒,這方面就做不到了。
我認為:家裡有兒子,還是比有女兒重要。雖然新時代提出了男女平等,但男女平等,不是為斷後不斷後提出的,而是為了男女的自由,事業,權力而提出的,大家說對嗎?在我們農村,如果只有女兒沒兒子,男女平等是無法衡量的。在農村只有女兒沒有兒子,一個完整的家庭是延續不了多久的。
現在社會上都說男女平等,除了斷後不斷後的問題,其它所有的平等,男女都平等了沒錯,一點也沒錯,也許女兒比兒子更強。但有一點,有女兒永遠比不上有兒子,那就是姓的延續,家的延續,有兒子,姓與家庭就會永遠延續下去。有兒子不成家除外。
答:只有女兒沒有兒子,不算是斷後算斷一半後!兒女一個也沒生出來才是真正斷了後!雖然沒有兒子斷了香火,不能繼續傳宗接代了!但對於當今社會多生一兩個女兒一樣可以養老送終,而且生女兒比生兒子好太多!不用大半生都為兒子賺錢娶媳婦去拼命了!也不用為兒子買大樓房發愁了,生女兒就是人生的贏家,美好的生活就是從生女兒開始!回答完畢。
我只有一個女兒,我的內心藏著一個秘密,沒有和任何人說過,包括我的孩子和老婆,她們都不知道,是關於我弟弟家孩子的。
我結婚後的第二年,女兒出生了,過了幾年我有再想生一個的想法,按照政策卻不允許,因為我老婆是二婚,她前面有個孩子,具體為什麼不可以再生,我也不知道。
本身生二胎,我只是有想法,卻不是一定,所以就沒有過多地關注,然後就不了了之。
從內心來說,我希望養個女兒,我想的比較通透,人到了眼一閉,腿一蹬的時候,誰還管以後會發生什麼。
眾所周知,現在培養孩子費用不是一般的高,尤其是男孩子,彩禮高,房價高,面對這些,我心裡一清二楚,我想過的輕鬆一點,在老婆懷孕的時候,我就希望是個女兒。
孩子出生時,如願以償,我通知親屬,我養了個女兒,是發自內心開心的那種。
雖然是女兒,我對孩子的教育卻非常重視,我覺得不管男孩還是女孩,我都希望孩子以後過的好。
我周邊,與我年紀差不多大的,45左右的,有一些想的就比較開,養了一個女兒以後,就沒有生二胎。
孩子以後過的好與壞,靠他自己,農村人,好好讀書是個辦法,我家裡沒有礦,我給不了孩子一定的物質財富。
之所以我對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視,包括身心健康心理方面,是因為我希望孩子以後能夠憑藉自己的本事和能力,有口飯吃。
我父親這一代,父親是唯一可以傳承我們家族的了,我有一個大伯,沒有結婚,有個養女。
到了我這一代,我有一個弟弟,孩子家是一男一女,侄子是我們家族唯一的男丁。
侄子出生的時候,名字是弟弟特意讓我起的。
偶爾,我會對我的女兒和我的侄女說,弟弟(侄子)小,你們以後要照顧他,保護他。
弟弟雖然比我好混,但是我負擔相對比較輕,我心裡一直裝著我的侄子,侄子大了,我會支援一下我的侄子,多少不好說,到時候,看我的能力了。
以前父母、親屬建議我養二胎,殊不知我養不了二胎,但是我沒有說出實情,我只說不想養,其實不想養,佔據了80%的想法,養不了,佔據了20%的原因,不過我沒有重男輕女的思想。
侄子的出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滿足了我爸我媽的心願,雖然他們嘴上不說,但是能夠看得出來。
我希望侄子能夠成器,不能是敗家子,從我女兒,我侄女的表現來看,我們兩家對孩子的教育都非常重視。
我的父母,當初家裡窮的叮噹響,被親屬、外人看不起,到了我和我弟,發生了變化,以前父母看別人的臉色,現如今,別人看我們的臉色。
親屬、外人當初怎麼對待我們父母的,我們現在怎麼對待他們,有些事情,未必要放在明面,卻心知肚明。
我還有個妹妹,因為從小特殊的家庭環境,現如今,我們3個非常團結,從來沒有因為經濟,發生過不愉快,其他方面也沒有。
我對我的女兒說過,你長大了,你的親屬在哪裡?孩子說不知道。
我告訴孩子,爸爸媽媽老了以後,你的親屬來自爸爸和媽媽兩邊的親屬,你要與叔叔家孩子處好關係,和姑媽家孩子處好關係,和阿姨,舅舅家的孩子處好關係。
否則,長大了,你就沒有什麼親屬,從小教育孩子,在現實生活,事實上也是如此。
關於「丁克」,我是強烈抵制的,一些人接觸了國外的一些信息,一些思想,有樣學樣照做,感覺自己就很潮流了,甚至在網絡上各種宣揚。
宣揚「丁克」的,與宣揚「恐婚」的差不多,「丁克」是因為想生育卻生育不了,「恐婚」是內心其實想結婚卻沒有遇到合適的,這才是真相。
再談現實生活,有幾個真正的「丁克」?
我的初中老師,結婚多年,沒有孩子,其實是想生卻生育不了,並不是不想生。
我的同事,結婚好幾年,沒有生育孩子,跑了多家醫院,花了很多錢,幸運的是後來生了龍鳳胎。
在我國,「丁克」家庭,婚姻一般維持時間短,享受不到天倫之樂,等老的動不了了,躺在床上需要人照顧的時候,估計連人影都沒有。
只有女兒,沒有兒子,算是斷後嗎?
從我個人角度來說,過好現在,到了眼一閉,腿一蹬的時候,以後的事情,我們管不著,我們管不了,生男生女一個樣,但是我強烈抵制「丁克」思想。
我只有一個女兒,沒有兒子,兄弟家有兒子,我可以對侄子們照顧一點,照顧不是縱容,不是什麼都依著,可以是教育上的重視,可以是生活上的關心,經濟方面,看個人能力。
「斷後」的思想,在老一輩心中是有的,甚至還有重男輕女的思想,據我媽媽說,當初我出生的時候,奶奶不知道男女,愛理不理的,當知道我是男孩以後,奶奶忙的不亦樂乎。
我在小時候,最惹奶奶生氣的就是我,經常被奶奶追著打,不過奶奶根本追不到我,只有大聲地罵我。
80年代出生的人,農村一些人不再有重男輕女的思想,我認為這是思想的進步,也是女性地位提升的表現。
部分地區,還是有重男輕女的思想,以前我在工地幹活,遇到一對河南某地農民工夫妻。
據他們說,一年到頭,在外沒有掙到什麼錢沒有關係,年底能夠抱個大胖小子回家,面子可大了,這對農民工夫妻,女兒20多歲,兒子才幾歲。
我身邊,有比我大的,有比我小的,家裡只有一個女兒的,生活基本上過的沒有壓力,家裡一個兒子的,相對就不一樣了。
我只有一個女兒,談談我對彩禮,房子的看法。
以後的彩禮,應該逐步降低,別弄的彩禮就跟賣女兒一樣,動輒10幾萬,幾十萬。
房子也沒有必要過於講究,非要買在好的地段,因為絕大多數,都是普通家庭。
在農村,有的人就是做手藝的普通打工人,結婚的時候,要求在城市買房子,這錢誰出?快活了開發商,累壞了父母,指望年輕人扛下房子,不現實的事情。
年輕人,誠實勞動,踏實生活,合得來,在一起能夠過的好,過的開開心心,這才是正確的婚姻生活方式。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重男輕女的思想會逐步消除,只有女兒沒有兒子,「斷後」的思想,也會逐漸消除,我是這樣認為的,你是怎麼看待的呢?
實事求是說,沒有兒子只有女兒算斷後了,這不是封建思想,也不是說女兒不好,是物種傳承規則。
男人比做種子,女人比做土地,種的是麥種,出來的是小麥,種的是玉米種,長出來的一定是玉米苗,土地種什麼它長什麼,種的是高糧,一定長不出穀子。
從這點上來說,女孩身上雖然也有父母的基因,但是幾代下去,父母的基因在女孩身上越來越少,不用五代就找不到祖上的影子了。
男孩就不一樣了,無論他娶的是誰家女孩,只要是生了男孩,又娶的起老婆,就可代代傳承他們家族的基因,不會因娶了什麼樣的女人,而改變了祖上的血脈。
女孩無法代代傳承父母的血脈,只能是嫁給誰家,就為誰家傳宗接代,女兒生的孩子,就是隨了母姓,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後代了,就相當於給莊稼換一個名字,只是叫法不一樣,營養成分還是一樣的,基因不會變,只是變了個稱呼,讓人心理平衡而已。
但是,社會發展的進步與文明程度,對斷後這種說法已經不怎麼認可,傳宗接代也不怎麼時興了,人們關注的是優生優育,適者生存。
現在人關心的是這輩子,是眼下利益和當代幸福,很少有人關心下輩子的事,下輩子的事誰也看不見,摸不著,只有今天是自己的。
目前人們體會到的是,生女兒比生兒子幸福指數要高,生活壓力要小,女兒大多數心細溫柔,會照顧人,結婚的成本也比較低,結了婚生了孩子更知道心疼父母。
生兒子正好相反,他們當中大多數人會心大心粗,不會體貼人,結婚要一大筆錢,結了婚生了孩子,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基本上就與父母斷了聯繫。
現實生活中的人都看透了這一點,生個女兒很高興,特別是年輕人,很多人喜歡生個女兒,只有部分老年人,還記得傳宗接代這件事,希望兒媳婦生個男孩。
時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樣,生什麼養什麼,不必可意的要生兒子,還是要生女兒,生兒育女也要尊重大自然法則。
只喜歡生兒子或者是只喜歡生女兒,都違背自然規律,只有男人會絕種,只有女人也會絕種,必須男女比例平衡,才利於人類繁衍後代子孫,人類才不會絕種。
只有女兒沒有兒子,不算斷後。斷不斷後不是從男孩女孩而定論,應該用血源判定: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只要是親生的就是後繼有人。
封建思想意識是錯誤的,把只生男孩作為有後,把只生女孩作為斷後完全違背客觀規律的,完全是重男輕女的思想作怪,應該是生男生女都一樣,都是自己的下一代,都是自己的親骨肉,都是二分之一血脈結晶,這是必然的,毫無爭議的事實。
最好還是想清楚再說。有一個叫寶銀的男人生了八個女兒,全部出嫁了,替別人家傳宗接代去了,男人得病了醫不好死了,一生解決了。埋葬後家產全分了,女兒帶上一些東西各奔自家去了,把門一鎖,無人再來打開這大門,幾年後房倒牆塌,全沒了!三根香也不見了,你說這到底是算斷代或是延代呢?開明說:是斷代了吧!從此後,女兒們多少年一過也就記不得什麼寶銀或銀寶這個名字了,總之消失了![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