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有些古代帝王死後,其靈柩需要放置幾個月才下葬,他們不擔心屍體會腐爛嗎?

天問晨曦說: 在古代,帝王的靈柩放置幾個月,幾年,甚至幾十年才下葬的事情屢見不鮮。古人不怕屍體腐爛麼?當然不怕…

天問晨曦說:

在古代,帝王的靈柩放置幾個月,幾年,甚至幾十年才下葬的事情屢見不鮮。古人不怕屍體腐爛麼?當然不怕,屍體腐爛是必然的,不腐爛才是奇特的,古人早就已經知道了。所以,他們並不擔心屍體腐爛的問題,他們擔心的是屍體腐爛所帶來的味道的問題。

因為棺槨下葬前要放置一段時間,特別是某些帝王、妃嬪的棺槨,在下葬前,會長期停放在宮內,或者某些特定的停棺地。屍體腐爛之後,會有很濃烈的味道,如果不妥善處理,估計停放棺槨的地方,人是沒法輕易靠近了。這會嚴重影響日常的打理、祭奠。

古人很聰明,從不斷的實踐中總結出了比較完善的解決方案。

首先,在人去世之後,會為遺體沐浴。

這一做法,至少從周朝時已經開始了。《周禮註疏》載:「王崩,大肆以秬」,意思就是王去世了,要用秬酒(黑黍酒)給遺體進行全面的清潔。

古代沒有蒸餾酒,酒精度數很低,就跟現在的米酒差不多,所以,這時候的酒沒有什麼強效殺菌作用。之所以用酒清潔,是因為純糧酒有濃烈的香氣,用以掩蓋初期腐爛時的味道。

其次,對遺體使用九竅塞。

《抱樸子》中記載:「金玉在九竅,則死人為之不朽。」所謂的九竅,就是耳鼻眼口肛陰等所有孔竅之處。使用特製的玉石或者金質竅塞,將九竅全部閉合。

九竅塞應該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可能作用並不大。除非選擇的玉石材料帶有一定的輻射,那倒是有可能。

再有,就是在棺中放置乾燥的香料。

古人素有佩戴香囊的習慣,就是用來遮蓋異味,帶來芬芳的。香料對於掩蓋遺體腐敗的味道,同樣具有很大作用。而且,有些香料除了具有芬芳的香氣之外,還有殺菌和吸溼防潮的作用,對於遺體保存,也非常有益。

這種做法至少從漢朝已經開始了。比如湖北江陵漢墓,棺內就放置有殺菌的香料。馬王堆一號漢墓,也發現了花椒、香囊、香枕等物。在《三國志集解》的引《述徵記》注中說,劉表的兒子劉琮,將四方收集來的珍香藥物數十石,搗碎之後,全部放到了劉表的棺中。到了晉朝永嘉年間,天下大亂,「郡人發其墓,表貌如生,香聞數十裡」。可見香料對於遺體防腐和掩蓋異味的奇效。

這一做法,在滿清皇室也大量使用。在考古光緒陵墓時,考古人員在光緒皇后隆裕的棺中,發現了將近有半個棺木的糊狀物。當時,打開棺木的軍醫伸手摸了一下,黏糊糊的,跑到另外嘔吐了半天。後來才發現,這些糊糊根本沒有異味,甚至還有淡淡的清香氣,原來是棺中之前放置了大量乾燥的香木碎屑。因為棺木長期泡水侵蝕進水,香木屑就被泡成了黏糊糊的爛糊糊。

還有,就是密閉棺槨。

古代喪葬,通常是內棺外槨的形制。外槨有石質的,多數是木質的。帝王的棺木通常都是選用上等木料,比如金絲楠木等。而且做工也極其的考究,當棺木的蓋子閉合之後,基本上是嚴絲合縫,這已經可以避免異味的散發了。

同時,棺木也會刷上油漆,增強了棺木的密閉性,並且還會用油漆封閉棺木的縫隙,進一步增強了棺的密閉性。這就讓棺內遺體腐敗的味道很難散發出來。據考古發現,商代婦好的棺木就刷有油漆。到了清朝,慈禧的棺木,更是刷了數十層之多。

密閉的棺木,可以極大的隔離空氣流通,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屍體的腐敗速度,又可以隔離腐敗的味道散發出來。所以,棺木即使停放很久,也不會聞到異味。

如果使用的是木質槨,棺木放在槨中,又加了一層隔離,異味就更加難以散發出來了。

因此,古人對於停放數月,甚至數年、數十年的靈柩,並不十分擔心屍體腐敗的問題。反正棺木閉合之後,通常情況下,是不會再次打開的。不管棺內的遺體如何,負責守護靈柩的人,還有祭拜、經過的人,都聞不到什麼味道,這就已經足夠了。

錢品聚說:

其實古人防腐的流程與工序非常複雜,每個朝代所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如果都要羅列一番的話,恐怕沒大半個月根本說不完,我個人在此就說說周朝以後的防腐技術,以供諸位參考。

一般而言,古代帝王在下葬前要先入殮,又分小殮大殮

小斂之前,要先沐浴,用香湯浸泡屍體,沐浴潔淨過後,再用白酒對屍體全面擦洗,力求每一處細節,甚至是毫髮都要清洗乾淨。

這樣做的目的,一是為了洗去皮膚表面的細微汙漬,讓死者的儀容儘可能保持鮮亮色澤,二則是為了消毒。

畢竟屍體腐爛最明顯的特徵是在表面,而表面如果汙漬或細菌過多,會在短時間內發黴腐爛,所以香湯沐浴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也稱為:

浴屍

(經過浴屍處理過後的古人屍體)

有史可考的浴屍,最早是在東周時期,那時的王室主管祭祀會在帝王死後,率領專門負責入殮的兩名官員為其遺體進行小斂。

這兩名官員分別是:鬱人,裸人

鬱人平常的工作,主要負責用鬱金香草煮湯,並用黑黍釀酒。

等帝王歸天以後,主管祭祀就會吩咐裸人,拿出鬱人煮好的香湯,以及釀好的黑黍酒去沐浴屍體。

浴屍活動一般選在招魂之禮進行完畢之後,由甸人、管人、祝、外御等多名專職官員進行大殮,即化妝,穿衣等必要環節。

《周禮註疏·卷十九》有載:王崩大肆,以秬。

大概意思為,周朝的帝王諸侯們死後均會沐浴,而過程中擦洗身體主要用的就是黍酒。

如此便能使遺體保持香美的氣味兒,而不至於發出腐臭味。

賈公彥所著的《儀禮義疏》有載:大喪築鬻(yù),則此酒中兼有鬱金香草,故得香美也。

鄭玄所著《箋》中有載:「秬鬯(chàng),黑黍酒。芬香條鬯也。」

這樣做的功效有兩種:

1、掩蓋屍體因腐爛而散發的臭味。

2、含有酒精的黍酒可以最大限度的消毒與殺菌。

再延伸來講,酒精能夠抑制細菌與真菌的生長繁殖,並且在遺體入棺之後,因為酒精的揮發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儘快消耗棺槨內的氧氣,在短時間內便能建立出無氧環境,使屍體的防腐狀態延長,因此在周朝時,但凡是帝王或者諸侯歸天,都會採用「黍酒沐浴」的方式進行防腐處理,這在周朝前後,是比較流行的防腐處理辦法。

之後隨著時代變革與技術發展,古人又發明出使用「」浸泡屍體的防腐方法,就是眾所周知的水銀

最廣為人知的一則例子,正是出土於馬王堆的女屍,其屍體表面雖歷經千年,卻仍能看出明顯被水銀浸泡過的痕跡,在出土後,考古人員對女屍進行了研究,發現馬王堆女屍體內與表面,含有大量硫化汞和乙醇。

而這兩種物質也正是水銀與酒精中的主要元素,這間接證明了:馬王堆女屍也是採用「黍酒沐浴」與「水銀浸泡」進行防腐處理,盡最大可能保證了死者的儀容完整。

除此之外,還有最為常用的冰塊防腐,即在冰窖內儲存大量的冰塊,當帝王駕崩以後,會先將屍體放入冰窖內「停靈」,等到入殮儀式結束後再下葬,期間也能最大程度的確保屍體不會腐爛,這種方法在現代也較為常用,只不過現代改為了冰櫃,方式大同小異,但作用還是相同。

另外還包括「摘除內臟防腐法」,因為古人經過長時間的研究發現,人在死亡過後,正是由於內臟率先腐爛,因此才導致其他部位連帶腐爛,所以就會先行摘除內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確保屍體的腐爛速度變慢,從而再用其他的防腐技術二次處理,最大程度的確保屍體不腐,像是古代埃及法老的木乃伊,其中最關鍵的一道防腐程序,正是採用的「內臟摘除」。

還有最為奢侈的一種防腐技術,正是在棺木上做文章,如不惜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尋找極品木材,打造成棺槨,這種棺槨因木材本身足夠稀有珍貴,且具備防腐作用,因此能使遺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腐爛。

相同功效的還有金縷玉衣等物,但這些防腐技術存在一定心理作用,即古代帝王信仰用玉石進行陪葬能起到防腐作用,實際並不如傳統的防腐技術效果好,且用料昂貴,製作繁瑣,因此歷史上的相關例子並不多見。

總而言之,隨著時代變遷與技術革新,防腐技術也在不斷發展,由最早的香湯沐浴到現代的冰櫃冷藏,可謂萬變不離其中,都是運用物理和化學知識進行防腐,當然以古人之智慧,防腐技術與環節堪稱異常繁瑣,單靠我這一篇文章難以詳盡,各位如果有興趣,可以到網上去搜一些相關知識,相信會比我闡述的更加細緻且完整。

最後再說一則趣聞,秦始皇駕崩時是在出巡途中,按照他所留的遺詔,必須要把他的遺體運回鹹陽下葬,但當時恰好是酷暑時節,氣候炎熱難當,所以為了防腐,李斯和趙高等人就把秦始皇的遺體和醃好的鹹魚鮑魚裝在一起,同時運送,此舉正是為了通過「鹽」能防腐的作用,最大程度確保秦始皇的遺體不腐,可是不等到達鹹陽,即便有鹹魚相伴,其遺體早已臭不可聞,不禁令人唏噓感嘆:

縱使千古一帝,看來也難擋自然法則啊~

——————

關注作者:錢品聚,了解更多歷史與文化趣聞,帶你發現更大的世界~

紀元的尾聲說:

是香料,因為他們下了香料。

古代帝王的身份尊貴,在一些王朝中,有人認為天子的「身體」不會腐敗,如此一來便可鎮壓王朝氣運,所以在帝王駕崩後,第一時間不是讓帝王直接進入陵寢,而是停留他曾統治的王朝人間。

漸漸地,這種方式就融入了「禮法」。

但禮法是禮法,客觀事實是客觀事實,即便他們覺得天子是神,天子的屍體也還是會因為腐爛而發臭,底下的人不懂,皇帝身邊的人那肯定要懂,久而久之了,為了保持這種「神性」,大家就要想點辦法。

首先,古代中國對「草藥」十分精通,文明的初始狀態,就有「香料」的存在,這些香料,不是什麼人為添加的,就是多種植物混合在一起的「植物香氣」,這是最原始的香味。

後來有大火燃燒了樹木和植被,將這些物體的「自然香氣」燃燒了出來,於是便有了「香」,香乃是形容詞,也是一個名詞,代表著一種物體。

在周代的「司服」、「司禮」部門,就有著專門製造香料的部門,但那時候的他們具體怎麼用,就沒有精確的歷史記載了,但是焚香的歷史很漫長,一般來說,天子的冠服,士大夫的衣冠,都是用香「燻」過的。

秦朝皇帝嬴政當年駕崩在河北邢臺,因為駕崩地匆忙,所以沒有香料立即處理,被趙高和李斯一路上用「鮑魚」來遮掩屍體的腐爛腥臭,後來下葬的時候,只能躺在「水銀」的海洋中,除臭不可能了,那就掩蓋密封。

而很奇妙的是,後人就覺得是因為祖龍的「下葬」事宜沒有安排好,所以導致氣運鎮壓不住,秦就不過三代而亡了。

反正只要是屬於在皇宮裡駕崩的皇帝,甭管他是不是正常死亡,只要遺體還在宮中,還能找到,那麼一般都要拿來「入殮」。

在入殮前,皇帝是一定要讓那些專門的「香料大師」來處理過屍體的。

在香料的選擇上,一般多以西南地區供給的香料為主,西南地區,一直是古代中國產想要的重要地區,那裡的植被豐富,香味繁多,對於香燻這種事情,或許比現代人都要專業得多。

不過在漢代,又和其他朝代有些不同,因為漢代喜歡「厚葬」,厚葬就是用眾多「珠寶」、「財寶」來伴隨著入殮者一同進入地下世界,那麼跟「防腐」、「防臭」結合起來,「金縷玉衣」就出現了。

金縷玉衣是漢朝皇帝、皇后、親王下葬時的標配,金縷玉衣正如它的名字,用金絲作為縷線,用玉石作為衣殼,金縷玉衣的最大的特徵就是:貴!

還有降溫、好看。

但需要的功能就是降溫,要知道,遺體會出現腐敗,根源是適宜的溫度下,空氣中細菌微生物對人體的分解,但只要控制住了溫度,那麼這一切的速度都會「減緩」。

是不是聽來很像平時用的一樣東西?

沒錯的,作用就等於是冰箱。

用金縷玉衣的漢朝人算起來也是不少,可是後來卻便宜了盜墓賊,有史料記載的,那就是曹操,喜歡挖東家祖宗的墳墓,籌集軍費來打仗,刨大漢祖宗的墳來保衛大漢江山,那真的是怎麼說怎麼諷刺。

就因為曹丞相干了這件事,讓曹丕建立了魏朝後,下令廢除「厚葬」,不允許這樣幹了,原因就是不想成為這些後世軍閥們的「小金庫」,要是沒錢了都學魏太祖個個來刨墳,那氣運之說更是置若罔聞了。

而在漢朝之後,又有了新蛻變的「入殮」技術,是在宋朝。

宋朝商業發達,是對盛唐連結中亞、東南亞貿易的延續,在唐朝後期,大量的外國香料進入中國市場,那個時候變成了「香藥」,就是可以吃可以敷,還特別香,這一度成為了中藥的魅力所在,即便是如今,都是少有。

宋朝太祖趙匡胤下葬的時候,就曾被「高級」處理過,關於他的肉身反腐啊,棺材啊,都是上上之選,那麼他的「入殮」水準高低又不是靠文字就能展現出來,後人怎麼得知的呢?

理由也很簡單,宋太祖的「墳」,被人家刨了。

在南宋末年,一個叫「朱漆臉」的盜墓賊就順利地摸入了宋太祖的陵墓,對宋太祖陵墓裡的金銀財寶、首飾、殉葬品進行偷竊。

但偷到了開國太祖的頭上了,朱漆臉又豈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盜墓賊,他的志向乃是偷更多的財寶,於是他就爬到了宋太祖的身上,想把宋太祖身上的衣服都拿走,他看到宋太祖的面容保持還算完整。

要知道,那時候趙匡胤都駕崩了上百年了,可見這些香藥的質量多麼高級,正在朱漆臉端詳得入迷之際,忽然宋太祖一口「黑水」吐了出來,嚇得朱漆臉落荒而逃,他一度以為是「毒水」,準備等死。

後來才發現,這些黑水,就是當年為了保證宋太祖屍體內部的「防腐」所灌入的一種特殊藥劑,主要作用就是防腐。

因此宋朝的「防腐」技術,是到了一個新的臺階的,比起漢代,是一種根本技術上的超越,漢代執著於「物理降溫」,宋朝則就是在細節上做好防腐。

最後一個值得稱道的,那就是離咱們最近的「清朝」了。

到了清代,很多生物原理其實都被「樸素唯物主義」所洞悉,雖然平民百姓還是信奉天子氣運鎮壓那一套,但是上層階級的人,都已經在重視更好的防腐技術了。

清代皇族的「入殮」儀式、的確是最複雜的。

因為滿族人以前信奉「薩滿教」,他們認為殿中有「神」。

那麼這個「神」是怎麼來的?

要不就是天上派來守衛人間的,要不就是皇帝老祖宗所化身。

因此,在清代,皇帝、皇后駕崩後,是要在宮殿「停宮」一段時間的,為的就是給族人、文武百官祭拜,並順便留下自己的精氣神在這座宮殿裡,化身「神」,鎮壓氣運。

說起來很玄乎,其實就是封建迷信。

但為了配合這種說法,清朝人是很盡力的。

首先是「物理降溫」。

對於遺體,他們會先用「冰水」降溫,而後會用水銀進行一次處理,而香料這些東西,也是必然有的,但卻不是主流,最重要的,還是「棺材」的材質選擇。

當年有「金絲楠木」很出名,這一直是大清皇族的至愛。

金絲楠木價格昂貴,屬於是無價之寶,因為它的密封性極強,所以受到了皇族的喜愛,因此清朝皇帝一般都指定金絲楠木作為「梓宮」(指皇帝、皇后的棺材),經過此前的「防腐」處理,一般來說,根本不會發生臭味四溢的情況。

也就是當時沒有真空抽氣技術,不然的話,就大清這些技術邏輯而言,把皇帝的棺材變成「真空包裝」也不是沒有可能,畢竟真正防腐的最好技術,就是真空,只要不接觸空氣中的微生物,腐爛的可能性幾乎於無。

再大清歷史上,梓宮放置時間最長的,就是孝莊太后。

因為孝莊自己的遺願,讓康熙不要放她與皇太極合葬,康熙為難住了,只能先擱置祖母的棺材,讓後人想辦法。

這一放,就放了三十多年,時人去祭拜啊,打理啊,沒有說聞到啥異味,可見金絲楠木的密封性多強,而到了雍正時期,才又給孝莊蓋了個陵寢安葬。

而雍正剛登基那會,因為弟弟胤禵的事情,他的親生母親烏雅氏死活不願意當太后,所以烏雅氏去世後,雍正把自己母親的梓宮放在太后的宮殿中放了好久,直到旁人建議雍正不要這麼對自己的母親,才匆匆下葬了。

反正對於古代這些關於皇帝的「入殮」來說,一直都是那個時代最頂尖的技術,他們害怕的不是梓宮裡的屍體發臭,而是禮法不妥當。

對於已經逝去的皇帝本人而言,他更是做不了任何決定,反正兩眼一閉,這身體給人家如何擺弄,就不是他能夠控制的了。


本文原創自「紀元的尾聲」

貓眼觀史說:

我國歷代王朝都盛行厚葬,一般逝者離世後會被擺設靈堂,停放三日弔喪,然後再抬棺出門去到指定的陵墓下葬。不過有的皇帝在逝世後,他的靈柩卻必須擺放三個月左右才可以下葬,難道不擔憂該遺體會發生腐爛嗎?

其實古代皇帝在離世後一般先進行入殮,其中又分別為大殮跟小殮。通常是先將皇帝的遺體放入香氣縈繞的熱水中浸泡,並且由專人進行洗浴,等洗漱乾淨後,會用酒白仔細的塗抹全身,使其酒水滲透,這種做法一般是為了起到消毒跟清除汙垢。

從科學上看,假如遺體外面汙垢跟細菌很多的話,會很快在很短時間內發腐,因此香澡擦酒是古代帝王入殮前必須的流程。這方面大家可以參考東周時代的「浴屍」,當時的皇帝死後,皇室負責祭祀的主官就會派遣2名專業人士給皇帝的遺體舉行小殮儀式。

負責進行小殮的兩個專職小官,分別叫做裸人跟鬱人。當中的鬱人會提前採用鬱金香草熬煮成香湯,然後用黑黍等穀物釀成白酒。等到皇帝駕崩後,主官就下令讓裸人用鬱人製作的香湯給帝皇泡浴,並且用黑黍釀成的白酒塗抹遺體。

據說「浴屍」儀式一般在舉行在招魂活動結束之後,然後分別有管人、甸人、外御等官職人員舉行大殮,接著是穿戴皇家衣飾,然後由專人給帝皇打扮遺容。《周禮註疏之卷十九》曾描述:「王駕崩大肆,以秬」,意思是說,周朝時期的皇帝駕崩後,都會用秬(黑黍釀成的白酒)擦抹遺體,以此來保持體香跟防止腐爛。

另外鄭玄所寫的《箋》曾日:「秬鬯,黑黍酒,芬香條鬯也」而在賈公彥所寫的《儀禮義疏》也有描述:「大喪築鬻,則此酒中兼有鬱金香草,故得香美也」,兩個作者都提到了鬱金香草以及黑黍白酒的採用,可見古代帝皇在入殮之前很偏愛用這兩種植物,而該物的效果到底如何呢?其實是具有一定功效的,鬱金香草的香味能遮掩遺體擺放時間過長所散出的腐臭味道,而黑黍酒的酒精成分能夠對遺體消菌殺毒。

另外在帝王的屍體入殮後,其靈柩棺材裡會擺放各種具有濃香的藥草等物,該藥草能拖緩遺體發黴腐爛的時日,並且還能掩蓋住臭味。通常皇帝們口中會含著一顆夜明珠或者玉珠、珍珠,據說能夠鎮住體內真氣不讓其外漏,並且使得屍體不腐爛。

在靈柩用材方面,官員們會專門在靈柩內撒上多層木炭跟草木炭,這些黑炭能吸潮並且能阻攔空氣侵入帝王的遺體,以便加入其腐爛程度。有時候,帝王一死,大臣們首先將其遺體運到皇宮冰窖裡冷凍,故稱為「停靈」,等到小殮大殮儀式完成後,再抬出來舉行葬埋,而在皇帝靈堂擺設的數個月時間裡,皇室官員們會在靈柩周圍擺放很多冰塊,以冰鎮的方法冷凍皇上的屍體,使得其不會過早發黴發臭。

周朝時期,用黑黍酒跟香湯沐浴較為流行,並且當時的古人相信能起到良好的防腐效果。後面的朝代逐漸研發出一種「貢」的物質元素,既是大家都熟悉的水銀。他們通過用水銀浸泡帝皇的屍體,以起到防腐效果。這些都是古代皇帝駕崩後,常用的防腐防臭方法,至於擺上幾個月不腐爛的方法,主要是靠冰鎮在冰窖裡面,才會使得屍體不會腐爛。

參考文獻:《周禮註疏之卷十九》、《箋》

世界真的很大說:

古代人們保存屍體的技術,非常成熟。無論東方還是西方,古代的人們都相信,人有來世,一具不腐爛的屍體,是走向來世的最基本保證。所以古代的帝王們,有的從當上帝王開始,就為自己修建陵墓、尋找保存屍體的最上等的材料。

以埃及法老們的木乃伊為例。在帝王喪命的第一時間,製作木乃伊的技師,就會用尼羅河的水摻上紅酒或棕櫚酒,將死者的身體洗淨,取出所有內臟。心臟經防腐處理後放回去,其他器官單獨放在一個陶罐裡。

對死者的頭部,進行單獨處理。古埃及人認為頭部重要但是腦漿不重要,所以斂屍官會一邊晃動屍體的腦袋,一邊用一個鉤子穿過鼻孔鉤出腦漿倒掉。整具屍體清理完畢後,用一種摻合了杜松子油、松香和其他香料的特製藥膏抹遍屍體的裡裡外外。

隨後,將固態鹼填滿腹腔。這樣,既可以排掉屍體中的水份,又保持屍體的彈性和新鮮度。然後用布將屍體蓋好,存放40天。40天後,將屍體裡的鹼清理乾淨,用混合了各種油和樹脂的液體揉搓屍體。

再近10種香料和布料,填滿屍體,並在口腔和鼻腔裡塞滿蜂蠟。最後,用經過處理的、上好的亞麻布包裹、捆綁屍體。這最後一道程序,被認為是製作木乃伊最重要最神聖的部分。有時,單是這一程序,就需要好幾天。

身份越尊貴,包裹屍體所用的時間也越長。地位越高,包裹在屍體裡的珠寶也越多。古埃及製作法老的木乃伊,最起碼要70天,常規的用了90天,最長的270多天。當然,這是帝王家的情況。

貴族和達官巨富們,用的材料沒那麼高級,程序要簡單得多,耗費的時間和金錢,自然要少得多。比如香料的種類沒有那麼多,也沒有那麼高級。有此油料和香料不易得到,則只能用別的材料代替。

普通老百姓,但凡家裡條件許可的,都會停靈數日或數月,對屍體自然會進行必要的處理,包括取出內臟,用鹽或鹼進行幹化處理,然後對屍體進行自然風乾。其原理,說得難聽點,有點像南方農村製作臘肉。

所以,屍體保存幾個月不腐爛,真是小事一樁。除了窮人,從帝王到普通富商,都對保存屍體不遺餘力。帝王有帝王的方法,富人有富人的手段,目的卻只有一個:來世只能比今生更富裕更有權勢。

漩渦鳴人yy說:

腐化是肯定會腐化的,畢竟屍體這個東西停放的時間長了,肯定會發臭,你就比如說秦始皇那個時候在沙丘死了以後,當時秦始皇的屍體由於天氣熱發出臭味,趙高立刻就買了一批的鹹魚來掩蓋這種臭味。

說明古代的諸侯皇帝因為大喪之期需要推遲下葬的日期,最終屍體發出腐臭氣味,這是共識,大家都知道這種事情。那為什麼古代的老百姓都不知道皇帝的屍體放了幾個月會發臭呢?

首先第一點對於皇帝屍體的處理,不僅會在什麼時候選擇處理?

當然人死了以後那肯定是要進行一些預處理,比如說身體的清潔或者是在身體的重要部位撒上某些防腐劑,亦或者在漢朝的時候弄一個玉做的知了去塞屁眼……有事情肯定很多,但是這些事情並沒有那麼重要,對於皇帝的防腐來講,皇帝的屍體仍然還是會腐敗,仍然還是會發臭,就是為了這個時候,難道不能把棺材蓋兒直接給定下來嗎?

大家有沒有看過馬王堆的女屍?是那個千年女屍,事實上給他一個正面照的話,我可以發現這個屍體已經開始出現一些腐爛的症狀,(小濤養花知識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尤其是屍體的舌頭開始出現肥大,這是一種巨人症,人死了之後,屍體開始腐爛的時候就會出現這種症狀,他就會說啦,你看這個女屍事實上還是出現了佛了,這證明電視裡吹噓的什麼栩栩如生,這完全就是吹牛。

誰告訴你說這個屍體剛死的時候就開始處理了?找類似於馬王堆女屍那樣的千年屍體不出現腐爛的技術,不會在他死的那一刻就開始折騰,而是在他下葬的時候尤其是他反而在定上之前才會去處理。

也就是說,馬王堆的女屍事實上是在暴露在空氣之下停放了幾個月,然後才出現了這種屍體腐爛的症狀,最後通過某種強制性的措施使得馬王堆的女屍在短時間之內缺乏了腐爛的。條件最終定格在2000年前的樣子,一直保存到現在。

也就是說這些帝王諸侯的屍體在停放這幾個月的期間,全市以真面目示人,棺材板是不盯上的,都造成了屍體一旦發臭那還是得臭!雖然通過了一些手段進行了處理,但是這樣的手段聊勝於無!有人就會說了,那屍體臭了怎麼辦?為什麼沒有人說這屍體會發臭?

其實對於皇帝來講,他們的權利並不是說上一任的君王給他們的,他們對老百姓的忽悠就是我是天子,我的權力是上天給我的,你說你死了以後你屍體發臭這種情況你還是天之驕子嗎?你屍體都發臭了,你死了以後還能早登極樂嗎?

簡單來講皇帝屍體會發臭,(小濤養花知識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這個傳聞必須要扼殺,要讓皇帝的死的儀式感要出來,讓皇帝死的時候那種神秘感要寫出來屍體臭,那所有事情就全完蛋了。

大家想想參與到皇帝葬禮的人能有幾個,很多都是權力中心的人,至於說平民老百姓那根本就不可能參與屍體臭了,那也得忍著,至少在去之前給你倆棉籤啊,或者是給你一個罩子,能讓你擋擋那種臭味兒,如果說誰敢把皇帝屍體發臭的這個信息傳遞出去,那你就完蛋了。

所以說皇帝的屍體還是會發臭,貴族或者是王公大臣,大部分捏著鼻子就認了,再說場地那麼大屍體也就那麼點,不至於說一個屍體的臭味兒,把方圓幾公裡全部弄得臭烘烘的,所也站在前排的,你們就稍微忍著一點兒。

只不過可能對於普通的老百姓來講,這種事情很難去想像。而當權者在發生了這種事情以後,又會有意無意的規避掉這方面的記載,這就導致了大家以為皇帝的屍體放個幾個月不發臭。

等到了真的要下葬的時候,棺材板兒要盯上的時候,然後一些其他的防腐措施才開始弄上來,畢竟這些措施太折騰屍體了,也不可能說讓其他的人親眼看到這個有褻瀆君權的意思。

史海爛柯人說:

不少答主都談及「天子七月而葬」,可很多人都忽略《禮記》原文究竟是如何表述的。其實,要解釋這個問題,只要理解了《禮記·王制》中的記載便可:

「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諸侯五日而殯,五月而葬。卿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殯,三月而葬。」——《禮記·王制》

這段史料中有兩個關鍵詞:「殯」和「葬」。「葬」很容易理解,也就是大家所講的下葬,相當於咱們民間所說的「入土為安」;「殯」的本意為停棺待葬,是指將屍體收斂於棺內,等待下葬。這裡需要解釋的是,古代喪禮進入「殯」的環節後,也就相當於結束了現代葬俗中的「停屍」。

說的再直白些,認為古代帝王會「停屍」數月,都是誤解,因為屍體入棺後,已經進入了「殯」的環節。

按照《禮記》的說法,先秦時周天子也不過是停屍七日,諸侯則停屍五天,卿大夫、士和庶人,則停屍更短,而七月而葬、五月而葬和三月而葬,則是「待葬期」。當然,還需指出的是,以上說法,也是「理想化」的周禮,現實中並非完全恪守。

在瞿同祖所著《中國封建社會》中,曾對天子喪期進行過簡單梳理,該書指出:「(天子喪期)多至七月,少至一月,並沒有一定的標準。」歷史上並非每位周天子或皇帝,都會嚴格按照《周禮》的記載來下葬。

理解到了這裡,我們再來簡單解釋下古代為何「不怕屍體腐爛」:

前文已經講到,現實中的「停屍」時間,其實也就是3-7天左右,此後便會將棺封閉起來,擇處安置待葬。在周天子和貴族的喪禮中,會選用密封性很好的棺木,而且屍體會經過清理,加之棺內有大量的隨葬品,使得裡面留存的空氣很少,不利於微生物的生存和繁衍。這樣一來,屍體並不會嚴重腐爛。

天子和諸侯的「殯禮」和「葬禮」中,並非僅僅使用單棺,而是會用成套的葬具,由棺和槨組成。古人為了防止屍體腐爛,還尤為注重加強棺槨的密封性。為了實現密封和防潮,有時會在葬具中灌有松香、塗有膏泥或放置木炭等。在多重棺槨的保護下,屍體處於一個避光、密封和相對恆溫的狀態,自然也就不會嚴重腐朽了。

另外,古代貴族在停屍的過程中,也已經懂得利用冰塊來降溫,以防止夏天屍體腐化變質。儘管過去沒有冰箱和冰櫃,但王宮和皇宮內都會有大型的冰窖,用以貯藏冰塊,用於夏季消暑,同時也能供停屍時防腐。

歷來現實說:

自古以來民間就有「停屍三天」的說法,也就是人死後至少要等三天才能下葬,這是為何?

這種方式其實也很有科學道理,因為古代的醫療水平有限,很多人生病後會出現假死的症狀,也就是昏迷過去,如果立即下葬可能會造成將人活埋的悲劇,同時這三天是辦葬禮的時間,親朋好友可以趕來見最後一面。

古代專門制定了喪葬制度,這些流程也需要在停屍期間完成。帝王乃是九五至尊,駕崩後會舉行國喪,停屍時間更長,長達數月甚至數年。

一方面是因為帝王在位期間就開始修建陵墓,陵墓工程浩大,可能到自己死的時候還沒完工,但是要等到陵墓完工後才能下葬;另一方面,帝王或者太后因為身份尊貴,所以葬禮都很奢華,需要用很長的時間去籌備。

例如窮奢極欲的慈禧太后,按照她的遺囑,葬禮一定要辦的奢侈,直到死後一年才下葬。可是停屍時間如此之久,又不像現在的醫學技術,可以冷凍冷藏處理,難道就不怕屍體腐爛發臭嗎?

雖然古代的很多技術比現在的落後,但是他們仍然研究出了許多防腐的方法。

首先是消毒法,這種方法在周朝就已經出現,《周禮註疏》中有記載「王崩大肆,以秬」,意思是王侯死後都要進行沐浴,而沐浴的作用就是給屍體消毒。

古代有人專門從事屍體防腐的工作,稱為鬱人和裸人,鬱人負責配置香水和消毒液,裸人負責用香水和消毒液給屍體沐浴,古代採用的香水是鬱金香液,具有清香的作用,通過散發出的香味來掩蓋屍體的味道;消毒液是黍酒,屍體用鬱金香液浸泡後還會用黍酒擦遍全身,最後將棺材密封,這樣可以抑制細菌的繁殖,減緩屍體的腐爛程度。

馬王堆漢墓出土了一具千年不腐女屍,專家在研究的時候發現屍體表面有大量的乙醇,而乙醇正是來自黍酒。

第二種方法是纏裹法,給屍體穿上厚重的衣服,裡三層外三層,同時還要用東西塞住口鼻和耳朵,就連面部和頭頂也要用紡織品包裹起來,類似於全身纏滿繃帶的木乃伊,以此實現屍體和空氣充分隔離,防止細菌接觸身體。

但是這種方法操作起來十分困難,而且難度大,防腐作用也不是很好。西漢劉勝墓出土的金縷玉衣,是用上千塊玉片打造的鎧甲,極其奢侈,但是並沒有起到很好的防腐作用,考古學家在研究金縷玉衣時,發現裡面的屍骨已經不存在了。

第三種方法是冷藏法,通過在屍體周圍放置大量冰塊達到降溫的作用,類似於現在的冰棺。但是古代沒有冰櫃,沒有辦法隨時製冰,只能想辦法將冬天的冰塊保存下來。

每到冬季,貴族就會在陰涼的地方挖冰窖,深入地下,將大量的冰塊放到裡面,等到來年天氣熱的時候再使用。

冷藏法雖然效果好,但是貯存冰塊不易,所以不能將屍體長久冷藏。古人為了防腐,除了在屍體和消毒方面採取了各種方法,在棺木的製作上也想盡了辦法。為了達到防腐的作用,人們開始研究棺木的性能,通過長時間的經驗積累,人們發現柏木、松木、梓木、楠木都是防腐的上等木材,為了使防腐的性能最佳,人們甚至研究了棺木的厚度對防腐效果的影響,採用最好的木材,最適宜的厚度來打造棺木,再對屍體進行處理,以此來實現防腐。

尚宮女史說:

《禮記》中有關於「天子七月而葬,諸侯五月而葬」的記載,不過這個說法未必可信,當時有些天子和諸侯去世的時候並沒有達到這個期限,至於是否合乎禮儀是很難說的。但後世確實有不少皇帝去世後,因為這樣那樣的理由,棺槨會在幾個月之後才進入陵墓下葬。

導致下葬推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基本每個皇帝都要經過一道繁瑣的喪葬制度,但是這個棺槨的停留時間一般不會太長。而其它原因中有兩個值得說一下,其中有一個原因可能就是出於政治目的的秘不發喪,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很多帝王的陵墓是在去世後才開始建造的。

秘不發喪這種情況多數拖延的時間是比較短的,比如說只有幾天,然後等該辦的事都辦完了,就宣布皇帝的死訊,然後開始按照流程來,但也有的皇帝去世後秘不發喪的時間比較長,比如秦始皇。秦始皇是在出巡途中去世的,當時是夏天的七月,很熱,是非常不利於屍體的存放的。而皇帝在外去世,如果處理不好很容易引發動亂,因此在國都以外的地方去世的皇帝一般都會秘不發喪,況且秦始皇去世後,趙高還要攛掇胡亥繼位,本身就是一種政變。

因此秦始皇去世的消息只有幾個人知道,他們將秦始皇的屍體搬運到秦始皇之前乘坐的轀車上,造成他一直在車中並沒有去世的假象,而車隊也並沒有停止,為了掩蓋屍體的腐爛發出的臭味,他們特意買了一石鮑魚放到車上,鮑魚(鹹魚)氣味很濃烈,掩蓋了部分屍體的氣味。

不過最終鹹魚的氣味還是沒有蓋過屍體的氣味,等到秦始皇下葬的時候已經是九月份,屍體腐爛到什麼程度可想而知。

大部分時候,皇帝去世後棺槨停留幾個月的原因就是因為陵墓的修建問題,唐朝的陵墓基本都是在皇帝去世後才開始修建的,因此棺槨必然會放置一段時間後才下葬。這裡就舉幾個例子來加以說明:唐高祖李淵是在635年的五月去世的,到了十月份才下葬獻陵;唐太宗李世民是在649年的五月去世的,到了八月份才下葬昭陵;唐高宗李治是在683年的十二月去世的,到了第二年的八月才下葬乾陵;武則天是在705年的十一月去世後,到了第二年的五月才下葬。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將靈柩放置三五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才下葬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那麼問題就來了,棺槨放置這麼長的時間,屍體的防腐工作怎麼做呢?

實際上早在西周時期,屍體的防腐工作已經做的比較好了。《周禮》中記載春官中有鬱人和鬯人兩種祭祀官職,他們是為裸禮提供沐浴和塗抹用品,其中鬯人掌管秬鬯,這是一種黑黍釀成的香酒,用於塗抹在裸體上,而鬱人則掌管鬱鬯,這是一種鬱金香的香草搗爛後與黑黍酒同煮製成的香湯,用於給裸體沐浴。這裡之所以說是裸體,就是因為要進行裸浴,對象可能是活著的人,即祭祀的需要,另一個對象就是屍體。

用香湯為屍體沐浴,再塗抹黑黍酒,目的之一就是為了讓屍體有香氣,同時酒能殺菌和消毒,這對於屍體的防腐有一定的作用。要知道讓屍體腐爛的正是各種各樣的菌,需氧菌或者厭氧菌。不過這種做法到底是有祭祀的味道,即讓人死後通靈,商朝時期還是「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祀是很重要的一環。

《周禮》中同樣還有冰人這樣一個官職,即掌管冰的,冰對於屍體的防腐也很有用,低溫環境下不易腐爛。

馬王堆女屍是古代最著名的防腐成功的例子,不過對於其中的防腐秘訣,到現在也是一個迷,因為該女屍被發現的時候是浸泡在一種液體中的,液體的成分中含有乙酸、乙醇和汞的沉積物,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有防腐作用,至於這個液體是當初就是為了防腐而做的,還是後來出現的,我們不得而知。不過該女屍身上被二十層絲綢包裹確實也有助於防腐。

所以我們看古代的帝王去世後,其防腐工作可以做這些:

用香湯給屍體沐浴,將屍體清洗潔淨,有香味,然後在給屍體塗抹黑黍酒,做完這個程序後,給屍體包裹上數層絲綢衣服,最大程度與外界隔斷。然後將屍體放進由防腐性和密閉性極好的棺槨中,棺槨中最好放置水銀。再然後就是將棺槨放進冰室中冷藏,接下來就等著下葬了。

當然古代的防腐技術很多,有很多到現在也不為人知,還要很多秘密等著我們去發掘。

小小嬴政說:

人的生命一旦走到盡頭,哪裡還有王公貴族與平民百姓之分,不過都是一抔黃土而已。即使是生前萬人仰慕的帝王,心臟停止跳動的那一刻,也就意味著身體機能的喪失和細菌的侵襲,一旦處理不當,也會「遺臭萬年」。

不過作為老百姓,一旦完成喪禮蓋棺定論,也就預示著本人在這個世界上徹底畫上了句號。但作為帝王,即使生命結束,他們依然要成為地下的王,保持屍身的完整就成了重中之重。

皇帝死後為何很久才下葬?

我們都知道,皇帝從繼位的那一刻起就開始營造自己的陵墓,皇帝不死基本工期不能結束,一座陵墓的奢華程度與他在位的時間密不可分。像秦始皇的陵墓修建了整整39年,漢武帝的茂陵整整修建了54年,他們的陵寢也成為了歷代盜墓者的首選,除了帝王本身的知名度外,與他們陵墓的規模以及地下寶藏也分不開關係。

皇帝不像普通人,停屍三日之後就能下葬,作為最高統治者,他們要挑選良辰吉日,確保龍脈之處能給後人帶來蔭庇。加上陵墓工程的收尾以及陪葬品的選擇,包括對屍體的處理,這一來二去,入葬的戰線就遠遠的被拉長。

以封建王朝最後的皇家葬禮為例,1908年11月14日,光緒皇帝駕崩於中南海瀛臺,僅隔了一天,慈禧太后也走完了自己令人爭議的一生,可他們的葬禮卻遲遲沒有辦理,一直拖到了第二年的1909年。

光緒皇帝是因為生前沒有建造陵墓,死後才匆匆選址,1909年,光緒的崇陵才開始動工,直到1912年完工,工期很短,陪葬品了了,而動工開始光緒就草草下葬,實在是帝王之中最憋屈的一位。

慈禧雖不是帝王卻勝似帝王,她的葬禮一直拖到了1909年的下半年,距離慈禧去世已過了將近一年,除了因為光緒的葬禮而推後,更重要的是慈禧陪葬品之多以及對屍體的處理達到了極致,畢竟老佛爺生前是個「體面人」,到了陰間也要唯我獨尊。

下葬之前如何防腐?

屍體在高溫之下,不出三日必定會臭氣燻天,這也是考研入殮師本領的時候。中國古人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早在周朝之時,古人就已經初步掌握了對屍體的處理,以避免腐爛。

首先是對屍體進行清洗,從上到下,裡裡外外全部擦拭乾淨,然後用特殊的香料塗在身上,以此來遮蔽屍體發出的臭味。

其次,為了屍體千年不腐,還會將屍體再次浸沒到水銀之中,以此殺死屍體上的細菌。屍體全部處理好之後,就會給屍體穿上特製的「防腐制服」,例如漢代的金縷玉衣,口中含著夜明珠,然後將屍體放入棺槨之中。

最後,帝王的棺材基本都是用上好的金絲楠木製成,經過工匠的精心打造,可以說是密不透風。把棺材的一周擺上冰塊,再在棺材之上撒上生石灰。經過這樣的處理,不但能防止屍體腐爛,而且連臭味都聞不見。

例如歷代盜墓所載那樣,西漢末年,赤眉軍攻入長安盜掘帝陵,發現呂后死後兩百多年依然栩栩如生,甚至有兵士做出了猥瑣之事,可見古人對屍體的處理的成熟度。

不是辦法的辦法

以上所說的都是壽終正寢的辦法,如果皇帝死於意外或死於途中,那又該如何防腐?

這一點也難不倒古人。千古一帝秦始皇病逝於巡遊的途中沙丘,趙高等人矯詔擁立幼子胡亥,為了封鎖秦始皇病逝的消息,趙高想了一個特殊的辦法。

他把幾車臭魚安排在秦始皇座駕的周圍,臭魚的臭味完全掩蓋住了屍體腐爛的味道,因此任何人都沒有察覺到始皇帝已經去世,所到之處,百官跪迎,上奏政事,一切如故。等到到了鹹陽,趙高和李斯才宣布了死訊,擁立胡亥登基。

還有一個皇帝更悲催,他就是遼國第二代皇帝耶律德光,也就是著名的「兒皇帝」石敬瑭的「父親」。石敬瑭死後,他的繼任者認為「兒皇帝」的名聲太過於難聽,於是就提出稱「侄皇帝」,耶律德光一聽大怒,於是親自率兵討打中原。

可惜被太原的劉知遠從背後反戈一擊,無奈之下,耶律德光只好率兵返回草原,一路上又急又氣,在殺胡林口吐鮮血,氣絕身亡。

可他的母親述律太后一定要見兒子最後一面,派使者傳令:「無論如何,生要見人,死要見屍!」當時正值六月酷暑,別說見人,等到了地方,估計屍骨都腐爛的看不出模樣了。

正當百官束手無策的時候,一名櫥子獻了一計,因為自己經常做牛羊肉的風乾和臘肉工作,因此大膽建議把皇帝做成「臘肉」。就這樣,遼國的太宗被掏去了五臟六腑,直接醃製成了「臘肉」。

不但避免了屍體的腐爛,也避免了屍體散發的惡臭,更成全了母子見最後一面的夙願,只不過一代帝王被活生生的做成了臘肉,未免讓人感到驚訝與憋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64812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