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紅樓夢》劉姥姥進蘅蕪院後為何一言不發?_劉姥姥一進賈府原因

綠野萍蹤01說: 本題有這樣一段備註說明:劉姥姥進瀟湘館時就誇瀟湘館,還仔細看黛玉,臨走還說捨不得走。為什麼進…

綠野萍蹤01說:

本題有這樣一段備註說明:劉姥姥進瀟湘館時就誇瀟湘館,還仔細看黛玉,臨走還說捨不得走。為什麼進入蘅蕪院,劉姥姥沒說一句話。

這個細節,隱藏了南明時期的一段真實歷史,是警幻仙境九天薄命司的照應情節。第五回書中,薛寶釵、林黛玉的判詞:「玉帶林中掛,金釵雪裡埋」,就是劉姥姥暢遊大觀園,在誇瀟湘館,細看林黛玉,而到了蘅蕪苑一言不發的根由。

那麼,薛寶釵、林黛玉這兩句判詞究竟隱藏著什麼樣的真相。釵黛合一,劉姥姥為何面對釵黛卻表現出不同的態度呢?

櫳翠庵品茶,薛寶釵暗示南明分瓜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賈母等眾人表現出了與前番截然不同的熱情,領著她暢遊大觀園,來到蘅蕪苑時,書中寫道:「只覺異香撲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蒼翠,都結了實,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愛。及進了房屋,雪洞一般」。薛寶釵的住處如「雪洞」,就是劉姥姥在蘅蕪苑一言不發的原因所在。

看了幾處景致,然後是「史太君兩宴大觀園,金鴛鴦三宣牙牌令」。劉姥姥在筵席上笑話百出,最後說了一句酒令:「花兒結了個大倭瓜」。一番熱鬧之後,賈母又帶著劉姥姥到櫳翠庵品茶。妙玉展示了各色古董茶具,薛寶釵所用茶具名字十分古怪,是曹雪芹專門為劉姥姥量身定製,這件茶具名叫「瓜分爮斝」。

「瓜分」是一個字,正是要「瓜分」劉姥姥這隻大倭瓜。古時讀書從右往左看,瓜分應讀作「分瓜」。瓟,即同袍(同胞)之意,斝,上面是人口,中間是無主之家,下面則是「鬥」。倭瓜即南瓜,寓意崇禎自縊後,大明無主,南明朱家藩王瓜分皇統,相互火併,導致「家事消亡」。凹晶館聯詩中,就有一句:「分瓜笑綠嬡」,照應的就是「瓜分爮斝」。

花,有果為榮,即榮國府之榮。榮,桐木也,桐木棲鳳,故而,榮國府有一隻來自末世之鳳。王熙鳳出場時,有「丹鳳朝陽」之寓意。故而,「花」是鳳陽的寓意。榮為桐木,榮禧堂中隱藏著第十二代桂林靖江王榮穆王。

《紅樓夢》是以靖江王城為主場景,影射了整個大明王朝,主寫南明「分瓜」歷史。靖江王二世祖朱文正,因種種不肖,被叔叔朱元璋幽禁於桐城,被朱元璋失手杖殺。

薛寶釵之「瓜分爮斝」影射南明分瓜,也是從靖江王這家下筆,寫到了南明最後一個皇帝朱由榔之死。那麼,瓜分爮斝又是如何暗示南明分瓜是從靖江王這裡入筆的呢?

瓜分爮斝上有兩行題字,第二行是「宋元豐五年四月眉山蘇軾見於秘府」。元豐五年,蘇軾在黃州東坡之上修築雪堂,作《雪堂記》。這則典故中重點說的是「雪」,與薛寶釵之「薛」諧音,對應「金釵雪裡埋」。

雪堂、雪洞、金釵雪裡埋,隱藏的是榮穆王之後,靖江王消亡的歷史。那麼,這段歷史與「雪」有什麼關係呢。如此,就得交代劉姥姥為何在瀟湘館的態度了。

林黛玉來自三生石畔,歸於西方靈河岸上

賈母帶著劉姥姥去見識見識,先來到了瀟湘館,這裡:「一進門,只見兩邊翠竹夾路,土地下蒼苔布滿,中間羊腸一條石子漫的路。」一路之上,蒼苔溼滑,這裡就是「石頭城」,石頭上才長著蒼苔。林黛玉這裡為何是石頭城呢?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恢復周制,「封建諸子」,總共封了十大藩王,其中一家是「興隆街大爺」的孫子朱鐵柱,也就是朱守謙。洪武五年開始,敕建靖江王城。朱元璋依照南京皇城式樣,以藩王的規制,築了一座小石頭城——書中的都中金陵,即這座小石頭城,也就是小金陵城

金陵十二釵有兩個寓意,首先說的是北京十二陵(南明時期只有十二陵的概念)。朱元璋家本出金陵句容,是「元籍淘金戶」,金陵即朱家祖陵。其二是十二代靖江王,也就是隱伏於榮禧堂中的榮穆王。靖江王城建在北宋鐵牛寺遺址之上,第一代之藩的靖江王朱守謙小名鐵柱,故而,榮國府的家廟叫做鐵檻寺。

靖江王城在灕江之畔,灕江發源於靈渠,靖江王是三世祖才正式之藩,故而,這裡就是絳珠草所在之地——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去瀟湘館的路上翠竹夾道,竹,諧音「朱」。羊腸路,寓意第一代靖江王朱守謙與太子朱標同一年故去,死在了鳳陽幽禁之地。太子朱標屬羊,因而,87版《紅樓夢》說林黛玉屬羊,似有道理。

《紅樓夢》主題是封建必亡,從朱元璋封建諸子開始,藩王不斷作亂。朱標死後,就因「孫立」削藩,引發靖難之役。南明時期,朱守謙的後代參與「分瓜」。所以,去瀟湘館要走一段「羊腸路」。

到了瀟湘館,劉姥姥見「窗下案上設著筆硯,又見書架上磊著滿滿的書」。這裡,用了個「磊」字,就是「三生石」的寓意。劉姥姥看見文房之物,便斷定:「這必定是那位哥兒的書房了。」賈母指著黛玉說:「這是我這外孫女兒的屋子。」

聽賈母一說,劉姥姥「留神打量了黛玉一番」,這才笑道:「這那象個小姐的繡房,竟比那上等的書房還好。」書,諧音「鼠」,上等的書房,隱喻靖難之役的燕王和靖江王二世祖朱文正,這對表兄弟都屬鼠。林黛玉的書房寓意南明滅亡,大明最後一個皇帝死於屬鼠的吳三桂弓弦之下。

大家在瀟湘館中說了好長時間,又讓劉姥姥看了很多她不認識的東西。臨走,劉姥姥說道:「如今又見了這小屋子,更比大的越發齊整了。滿屋裡的東西都只好看,都不知叫什麼,我越看越捨不得離了這裡。」

也就是題目備註中說的:「誇瀟湘館,還仔細看黛玉,臨走還說捨不得走」。然而,正是這些情節,為林黛玉其中的一個結局伏線,黛玉號瀟湘妃子住瀟湘館,日後便要出家湘山寺。湘山寺是廣西全州的湘山寺,在湘江之濱,湘江也發源於靈渠,林黛玉的一個結局,還是在「西方靈河岸上」。

那麼,林黛玉到底經歷了什麼要出家湘山寺,這其中,又與薛寶釵有什麼關係呢?劉姥姥至於對釵黛以不同的目光審視嗎?

黛玉院中無桃杏,雪洞逃生伴青燈

瀟湘館、瀟湘妃子,被誤讀為林黛玉將如娥皇女英那樣,一女侍二夫。賈母在瀟湘館中說的一句話,就否定了這樣的誤讀。當時,賈母看見瀟湘館窗上的紗舊了,便與王夫人商議:

這個紗新糊上好看,過了後來就不翠了。這個院子裡頭又沒有個桃杏樹,這竹子已是綠的,再拿這綠紗糊上反不配。我記得咱們先有四五樣顏色糊窗的紗呢,明兒給他把這窗上的換了。

桃杏,在《紅樓夢》中暗喻的皇帝身邊的人,也就是妃子。因而,賈探春的花籤中便有「日邊紅杏倚雲栽」。林黛玉所掣之花芙蓉花,因而是「莫怨東風當自嗟」。這兩句詩出自高蟾之《不第後上永崇高侍郎》,林黛玉已經遠離了「日邊」,她是絕不會嫁給任何人的,包括賈寶玉。

賈母點這一句,除了暗示林黛玉不會做妃子外,還隱藏著她差點就做了皇帝。若是瀟湘館栽了杏樹,杏樹倚著瀟湘館,瀟湘館的主人不就是皇帝嗎?賈母之言,其實暗藏著靖江王稱帝的歷史。但因為這個皇帝不被承認,致使瀟湘館無桃杏。

順治二年,也就是崇禎自縊後的第二年,隱藏在榮禧堂中的榮穆王之子,第十三代靖江王朱亨嘉自稱監國,在靖江王城「更衣」,換上皇袍南面稱帝。奇葩的是,朱亨嘉與同時代稱帝的大明藩王,他用的是洪武年號,當年是洪武二百七十八年。靖江王不僅稱帝,還篡奪了大明皇統

南明時期,以萬曆子孫為皇統,在朱亨嘉稱帝之前,最接近皇統的唐王朱聿鍵稱帝,也就是南明第二代皇帝隆武帝。隆武二年(1646年),朱聿鍵派兵攻陷靖江王城,活捉了朱亨嘉。不久,就在福建連江秘密將其縊殺——玉帶林中掛。

靖江王城被攻陷時,朱亨嘉三歲的兒子朱若極被一個太監隱藏在王城之中的雪洞裡,逃過了一劫。這個雪洞又叫劉蟾洞,因而,是劉姥姥到蘅蕪苑時,書中才寫到薛寶釵的住處如「雪洞」。

先見「雪洞」,又道出南明之瓜,再到薛寶釵用「瓜分爮斝」,劉姥姥是靖江王被縊殺,然後救孤的主要見證者。櫳翠庵所演戲碼,其實就是「搜孤救孤」,賈母帶劉姥姥去瀟湘館、蘅蕪苑,又以成化五彩小蓋鍾給劉姥姥品茶,其實是託孤。

林黛玉三歲時遇癩頭和尚,這就是她這個結局的伏筆。朱若極也是在三歲時,被帶到了湘山寺出家,他就是後來的清初四僧之一、大畫家石濤,也是《石頭記》之「清僧」,「曹雪芹」之一。

隆武帝酷愛讀書,即便在逃亡途中,也帶著一大車書。劉姥姥看到了黛玉房中的書,這才關注黛玉。到了蘅蕪苑看見「雪洞」,似乎是冥冥之中的有了一種預感。

其實,這並不是什麼預感,而是曹雪芹的親身經歷,以伏筆的手法,隱伏劉姥姥與林黛玉、薛寶釵共同演繹「玉帶林中掛,金釵雪裡埋」的真實歷史。

以這樣的文本邏輯理解,似乎是劉姥姥在瀟湘館已經有了預感,一見雪洞便知黛玉的出家結局。因而,心中不快而一言不發。

星火情殤說:

劉姥姥來到蘅蕪苑一言不發,是因為劉姥姥從蘅蕪苑的景致布局中看到了不吉利的地方。劉姥姥有個非常厲害的本事,有很多讀者可能沒注意到這些細節,這也是作者借劉姥姥這個人,來說明一些事情。

俗話說人老成精,劉姥姥雖然粗鄙,可是見多識廣。

在第四十二回裡:劉姥姥道:「小姐兒只怕不大進園子,生地方兒小人兒家原不該去。比不得我們的孩子,會走了,那個墳圈子裡不跑去。一則風撲了也是有的;二則只怕他身上乾淨,眼睛又淨,或是遇見什麼神了。依我說,給他瞧瞧祟書本子,仔細撞客著……。」

鳳姐兒笑道:「果然不錯,園子裡頭可不是花神!只怕老太太也是遇見了。」一面命人請兩分紙錢來,著兩個人來,一個與賈母送祟,一個與大姐兒送祟。果見大姐兒安穩睡了。

而且劉姥姥並且給王熙鳳的女兒起了名叫巧姐,從此遇難呈祥逢兇化吉。

這些描寫,說明劉姥姥不僅能從園子的布局和風景中看出一些門道,而且也懂得民間一些治理鬼怪邪祟的方法。

劉姥姥到了蘅蕪苑一言不發,說明劉姥姥從蘅蕪苑的布局和景色裡,一定看出來一些不吉利的東西,但是劉姥姥通過賈母的言行舉止中,也看出賈母不喜歡薛寶釵,所以劉姥姥即使看出蘅蕪苑不吉利的地方,劉姥姥也不會告訴其他人。

下面和大家一起探討下,薛寶釵居住的蘅蕪苑到底有什麼不吉利的地方。

看下第十七回裡對蘅蕪苑的描寫原文:

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瓏山石來,四面群繞各式石塊,竟把裡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也無。

這段對蘅蕪苑景色的描寫是非常恐怖的,這個景象就如同一塊巨大墓碑立在墳前一樣,遮住了後面的墳丘,整個蘅蕪苑院子的外觀就是一個墓地,立著一塊大墓碑,周圍環繞著很多小墓碑,所以蘅蕪苑這個院子是死人住的地方,原文形容說:陰森透骨,兩灘上衰草殘菱。已經明說了蘅蕪苑這個地方不適合活人居住。

在繼續看第十七回原文對蘅蕪苑的描述:

只見許多異草:或有牽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巔,或穿石隙,甚至垂簷繞柱,縈砌盤階,或如翠帶飄颻,或如金繩盤屈,或實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氣馥,非花香之可比。賈政不禁笑道:「有趣!只是不大認識。」有的說:「是薜荔藤蘿。」賈政道:「薜荔藤蘿不得如此異香。」寶玉道:「果然不是。這些之中也有藤蘿薜荔;那香的是杜若蘅蕪,那一種大約是茞蘭,這一種大約是清葛,那一種是金簦草,這一種是玉蕗藤,紅的自然是紫芸,綠的定是青芷。想來《離騷》《文選》等書上所有的那些異草,也有叫作什麼藿納姜蕁的,也有叫作什麼綸組紫絳的,還有石帆、水松、扶留等樣,又有叫什麼綠荑的,還有什麼丹椒、蘼蕪、風連。如今年深歲改,人不能識,故皆象形奪名,漸漸的喚差了也是有的。」

通過原文描述,我們知道了蘅蕪苑種植了很多奇花異草,這些奇花異草都是《離騷》中記載的,這些奇花異草到底有什麼作用,種在這裡究竟有什麼含義,當我們讀完屈原的《楚辭·九歌》裡的一篇《山鬼》,相信大家立刻就明白了。看下屈原的詩歌《山鬼》的一段原文: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從文狸,辛夷車兮結桂旗。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 餘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後來。

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深山裡有一個女山鬼,身上披著薜荔,腰間束著碧綠的藤蘿,含情脈脈嫣然微笑,性格溫柔可愛體形容貌美麗漂亮。前邊有紅色的火豹開路,後邊有花狸護衛,辛夷做的花車,車上插滿桂花飾旗。上面披著石蘭,結著杜衡。

蘅蕪苑裡栽種的這些奇花異草,都是山鬼在自己的墓穴周圍,喜歡栽種的植物,山鬼出行時,也最喜歡佩戴這些奇花異草。

說明蘅蕪苑就是山鬼最喜歡的居所,而屈原的《山鬼》這首詩講的是一隻痴情的山鬼,喜歡上了一個公子,天天等待公子前來赴約,但是公子卻再也沒有來。

山鬼是傳說中的山精鬼魅,在民間也被稱為鬼仙。

相信大家現在已經基本清楚了,蘅蕪苑這個院子象徵著鬼仙山鬼居住的地方,而薛寶釵就喜歡這樣的蘅蕪苑,暗喻了薛寶釵就是一隻痴情的山鬼。

《終身誤》裡一句,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以及白骨如山忘姓氏,無非公子與紅妝,都是在強調說明薛寶釵是一隻痴情的山鬼轉世投胎後,這一世成為薛寶釵,苦苦等待著賈寶玉這位怡紅公子前來赴約,賈寶玉和林黛玉一個是神瑛侍者,一個是絳珠仙子,而薛寶釵卻是一隻山鬼,說明賈寶玉和薛寶釵沒有任何緣份,薛寶釵只能在漫長的歲月裡苦苦的等待煎熬。

劉姥姥是鄉下的山村野民,自然聽說或者見聞過山鬼的事情,別人或許不認識蘅蕪苑這些異草,但劉姥姥生活在鄉下,對這些罕見的奇花異草一定認識的,看到山鬼喜歡的花草竟然種植在蘅蕪苑裡,劉姥姥當然知道這是最不吉利的,劉姥姥甚至可能懷疑薛寶釵就是一隻山鬼轉世投胎。

這就是劉姥姥看了蘅蕪苑的內外的景色後,什麼都沒有說的根本原因。

燈見說:

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回答這個問題,竊以為要從劉姥姥的人物性格說起。

劉姥姥這個人物相當不簡單,是紅樓夢裡面的靈魂人物。

文本第六回:

賈寶玉初試雲雨情,劉姥姥一進榮國府

劉姥姥因依著女兒女婿過活,眼看著年關將近,家中貧困難以過年,於是思謀著去賈府攀親,稀圖得到些許支持,得以度過年關。

此時的劉姥姥異常卑微。從進賈府討好門人,恭維周瑞家的,謹小慎微奉承鳳姐兒,終得二十兩銀子而心喜難耐。

讓讀者們看見了一個為了生活,而低下頭顱搖尾乞憐的小人物形象。

此時的讀者們,我相信沒有一個人看得起劉姥姥這個人物,頂多也就是憐憫其貧困,卑微而已。

文本第三十九回:

村姥姥是信口開河,情哥哥偏尋根究底

平兒答應著,一徑出了園門,來至家內。只見鳳姐兒不在房裡。忽見上回打抽風的那劉姥姥和板兒又來了。

這一回裡,我們窺見一個與上次出場時,一個略微不一樣的劉姥姥。

首先,劉姥姥是送地裡現摘的瓜兒,果兒來答謝賈府的救助之恩的。

劉姥姥這次來並沒有想著再撈取任何利益,用她自己的話說:

好容易今年多打了兩石糧食,瓜果菜蔬也豐盛...

這些話裡面,我們看到一個莊稼豐收了的農民的喜悅。也讓我們思度起前番進賈府,若不是為了饑寒交迫,誰真的又願意求親告友,低下寶貴的頭顱呢?

因為今年家裡不缺吃的了,所以劉姥姥並沒有,有所索求,而是急著要出城,要回家。

此處,我們看到劉姥姥並不是一味貪婪索求之人,而是讓我們看到了貧困階層的,一個小人物的知足與報恩之心初露端倪。

這是初步顯露劉姥姥的人品。

再來,我們看一看劉姥姥的智巧。

劉姥姥第一次見賈母是什麼情形?

劉姥姥便知是賈母了,忙上來陪著笑,道了萬福,口裡說:「請老壽星安」。

我們注意分辨。賈母,鳳姐稱其老祖宗,諸人稱老太君,僧你成其老菩薩。而劉姥姥稱其「老壽星」

。古語云:「人到七十古來稀」,劉姥姥的恭維恰到好處。

年邁之人愈近死亡之期,所以欲渴望壽命長遠,劉姥姥之稱呼,一則有恭維之意,二來亦是祝福之語。

適合劉姥姥人物的身份與心情。

接下來吃完茶,劉姥姥說了些鄉下趣聞與賈母聽,賈母甚是得趣。

我們回憶一下賈母這個人,專業的女先人說書,她尚且嫌棄惡俗,但唯獨對劉姥姥的鄉間趣聞甚是得趣。

這說明劉姥姥不僅是個說故事的好手,也還說明劉姥姥這個人見識亦不俗,不然也難入賈母的法眼,更別說得趣了。

尤其是她說的故事:

我們莊子東邊莊上,有個老奶奶子,今年九十多歲了。她天天吃齋念佛。誰知就感動了觀音菩薩。夜裡來託夢說:「你這樣虔心,原來你該絕後,如今奏了玉皇,給你個孫子」...

原來此家也有一子,死後菩薩又送一子,十三,四歲,生得跟雪團似的。

這番話不僅合了賈母的心意,也合了王夫人的心意。

賈珠之後,此時寶玉也十三,四歲,文本也說他生得雪團一般。賈母王夫人亦信佛之人,這番言語自是深信不疑,亦契合深心。

劉姥姥離去之時,王夫人贈銀一百兩,應該是這個故事,合了她的心意,給予到了王夫人一種精神上的鼓勵。

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劉姥姥真的是個很會來事的人,知道看人,看場合說話。是聰明伶俐之人。

劉姥姥進瀟湘館,她明知是黛玉的住處,卻故意問:

這必定是哪位哥兒的書房了。

然後賈母笑指黛玉說:

這是我外孫女兒住的屋子

劉姥姥留神大量黛玉方言道:

這那像個小姐的繡房呢?竟比那上等的書房還好。

這一處,我們再一次看到劉姥姥的聰明靈巧了。直接誇讚黛玉,顯得過於唐突,以問引答,再贊黛玉之不俗,果然令賈母喜笑顏開。

而到了衡蕪苑,文本說:

陰森透骨,兩灘上衰草殘菱

又說整個屋子雪洞一般。一色被褥半新不舊,賈母也嫌棄過於素淨。

此時,劉姥姥因何一言不發?

我覺得這裡不僅是因為賈母也不喜歡衡蕪苑。而是劉姥姥自己也覺得此處不詳。

文本內也提到了,劉姥姥是個有些見識,又積年的老寡婦。

文本內劉姥姥這一回裡說自己已經七十五歲了,世間上的事情也是見得多了,看人自然也經驗豐富,目光毒辣了。

衡蕪苑內秋情甚足,而年高之人大多喜紅色,俏色,視之為吉祥之色。明顯衡蕪苑肅殺凋零之相,劉姥姥不喜歡。

寶釵有時穿青鼠坎肩外套看,文本內也只有守寡了的李紈也穿這種顏色的衣服。

從衡蕪苑內雪洞一般的情景,以及她平日裡的穿著,是讓劉姥姥看出來了寶釵為人之刻意與寡淡,確實不是有福之人。

年輕姑娘住處如此清冷,更覺不詳。

所以,賈母的話語,不僅是賈母自己的心聲,也是劉姥姥的心聲。

在這裡,我們其實也可以看出劉姥姥雖然一邊奉承賈母,但倒也不違心恭維他人。

至少,在衡蕪苑裡的不言語,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她的聰明智巧,也看到了她為人,不乏真誠,甚至有原則的一面。

(圖源皆自網絡,侵刪)

薇薇polly愛紅樓說:

劉姥姥能進大觀園,實在是因為遇到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因為賈母想找一個積古的老人說話,她才能得到這個機會。

否則依照大觀園接待過元妃省親的屬性;和大觀園實際上是閨閣的性質,王熙鳳甚至是王夫人都不敢在這樣的地方,招待這位外四路的親戚。

當時的劉姥姥已經七十五歲,這位老寡婦看盡了人情冷暖,所以她做事會極為周到圓融。她心裡完全明白,這樣世家大族的統治者招待她進大觀園,絕不會讓她空手而回!

為了生活,面子真的不重要,劉姥姥所要做的,就是在大觀園中奉承好了賈母,讓她開心。而劉姥姥人性中的善良,和所釋放的光華也在此處盡展……

一.劉姥姥說話做做事,一切都順著賈母

賈母作為榮國府的最高統治者,其實她本人都很少進大觀園。

這一次賈母走進了這花柳繁華的大觀園,足以說明當天她的心情非常好,所以才有這樣的興致。

而誰都知道,雖然表面上劉姥姥是榮國府的親戚,賈母也一口一個老親家地稱呼她,可實際上劉姥姥就是一個老清客。

這一點劉姥姥自己也心知肚明。

賈母帶劉姥姥進大觀園,是為了炫富嗎?

絕對不會。

這敕造榮國府,已經意味著頂級富貴,而榮國府內,也找不出能比賈母房裡,更能盡顯低調的奢華的地方了。

賈母帶劉姥姥進大觀園,目的是為了讓劉姥姥感受到書香門第的雅致;還有大家閨秀那不入俗流的生活品質……

林黛玉是公認的最具有書香氣質的姑娘,這才是賈母帶著劉姥姥和眾人,第一個就進她的屋子的原因。

劉姥姥因見窗下案上設著筆硯,又見書架上放著滿滿的書,劉姥姥道:「這必定是那一位哥兒的書房了?」

賈母笑指黛玉道:「這是我這外孫女兒的屋子。」劉姥姥留神打量了黛玉一番,方笑道:「這那裡像個小姐的繡房?竟比那上等的書房還好呢。

其實賈母與劉姥姥的所有對話,都是賈母在做主、並定下了主基調。而劉姥姥做的,只是順著賈母的心意往下說……

劉姥姥最擅長察言觀色,在任何一個人家,誇獎對方的書房,就意味著誇獎主人有學問。

這絕對是一個討喜的開場白,而之後賈母笑指著黛玉,更讓劉姥姥認定她可以順著這個話茬說下去,之後劉姥姥更是明著誇黛玉的屋子,可任何人都能明聽明白,劉姥姥在暗裡是誇黛玉本人。

之後在瀟湘館內的所有對話,都充滿了溫馨的家庭情趣。然後賈母帶著眾人來到了秋爽齋。

賈探春是賈家姑娘中最有學問的那一個,賈母當著劉姥姥這個外人,自然也要展現一下自己親孫女的風採。

探春的屋子,更是別有風格。

當地放著一張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堆著各種名人法帖,並數十方寶硯,

各色筆筒,筆海內插的筆如樹林一般。那一邊設著鬥大的一個汝窯花囊,插著滿滿

的一囊水晶球的白菊。西牆上當中掛著一大幅米襄陽《煙雨圖》。

①黛玉屋裡全是書,而探春的屋子裡更多的是字帖和文房用具。這兩個人的屋子,和諧地構成了一個書香門第的優雅組合。

②作者描寫探春的屋子,要遠比黛玉的屋子更細緻。

這是為了什麼?

就是為了和蘅蕪苑形成一個強大的對比!

因為作者對秋爽齋所有的家具的描寫,都是與後文中的蘅蕪苑是相同的。

同樣的家具,因為主人的不同布置,而形成了完全不同的風格。

對桌案和床帳的描寫,更是秋爽齋與蘅蕪苑的巨大對比。

這是秋爽齋:

案上設著大鼎,左邊紫檀架上放著一個大官窯的大盤,盤內盛著數十個嬌黃玲瓏大佛手。右邊洋漆架上懸著一個白玉比目磬,傍邊掛著小槌。……

東邊便設著臥榻拔步床,上懸著蔥綠雙繡花卉草蟲的紗帳。

①秋爽齋中的一切都代表著低調的奢華,這種大佛手可不是窮人家的劉姥姥能用得起的。

可這東西在劉姥姥的外孫子板兒的眼裡是吃食,可在世家小姐賈探春的眼裡,那就是一件擺設,而且是可以隨時撤換的擺設。

榮國府的富貴與奢華,在此處就可見一斑。

②無論是裝佛手的官窯大盤,還是白玉的比目磬,也都是帶著藝術氣息的頂級奢侈品。

這些都既能體現榮國府的富貴風流,也能體現著這個豪門中人的藝術修養。

此時的賈母,對賈探春的屋子也是滿意的。

所以劉姥姥的狀態更是放鬆,在秋爽齋吃飯的時候,劉姥姥賣力、詼諧的表演,讓這些豪門貴婦和世家的小姐大笑不止……

此時的風格是輕鬆而歡樂,但當走進薛寶釵院蘅蕪苑,一切都變了……

二.豪門宅鬥突然上演,劉姥姥只能裝聾作啞

賈母帶著眾人進了薛寶釵的蘅蕪苑,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因為這一行人中有薛姨媽,所以劉姥姥帶著大家進蘅蕪苑小坐,是給薛姨媽面子的行為。

可以進蘅蕪苑,馬上就讓人感到風格大變:

及進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的玩器全無。案上止有一個土定瓶,瓶中供著數枝菊,並兩部書,茶奩、茶杯而已。

床上只吊著青紗帳幔,衾褥也十分樸素。

①請注意,蘅蕪苑中對家俱描寫的順序,同秋爽齋一模一樣。

都先是桌案,然後是床帳。

秋爽齋中的奢華與情調,到了蘅蕪苑中全都不見。

秋爽齋中的案上是典雅與有趣並存,而蘅蕪蘅,只剩了冷清。

這份冷清絕不等同於簡約,簡約是簡單但重品質,可寶釵的屋子,完全透露著與主人身份不相符合的狀態。

一個世家出身的小姐,卻在桌案上用著劉姥姥都用得起的土定瓶,更讓這屋子顯得寒素。

薛寶釵把自己的屋子布置得毫無生氣,連寡婦李紈的屋子都透露著一種農家小院的情趣,寶釵的屋子,卻比李紈的屋子更顯得如枯木似灰。

絕不是一個青春少女應該有的正常狀態。

②賈母並不是一個嫌貧愛富、拜高踩低之人,如果薛寶釵真的是因為家境貧寒,才讓屋子顯得如此寒酸,那一定會引起賈母的憐惜。

賈母甚至會因此去批評大管是奶奶王熙鳳,沒有照顧好親戚。

可薛寶釵是誰?

這姑娘出生在大富的皇商之家,她是珍珠如土金如鐵的薛家大姑娘,怎麼可能缺錢,更不可能沒有錢去置辦陳設!

③探春的床帳上繡著花卉草蟲,劉姥姥的外孫板兒更是直接喊出了這些草蟲的名字:有螞蚱、有蟈蟈,這才符合一個青春少女應有的活力。

而且置辦一個這樣的床帳,對於薛家來說不值一提。

因為在逛大觀園之前,寶釵剛剛花了二十多兩銀子,去置辦了一場螃蟹宴。

而薛寶釵的青紗帳幔,只能說明一件事情,那就是薛寶釵在立一個樸素的人設。但這人設立的並不自然,系人力穿鑿有力有意為之,所以顯得非常做作。

很明顯,劉姥姥這種老人精雖然看不出宅鬥彎彎繞,但她一定能看出來,蘅蕪苑的與眾不同一定包含著某些不正常。

所以那個時候,作為外人的她,一言不發是最好的選擇。

劉姥姥與周瑞家的很熟,而周瑞家的又是王夫人的陪房,所以我相信周瑞家的會把薛姨媽的身份告訴給劉姥姥。

劉姥姥也知道,薛寶釵的身份是王夫人的外甥女。

站在劉姥姥的角度,這時候謹言慎行是最佳的選擇,免得得罪了人還不知道。

而看完了寶釵房間的陳設後,賈母算是挑著了一個進行宅鬥的好時機:

賈母搖頭道:「那使不得。雖然他省事,倘或來個親戚,看著不像,二則年輕的姑娘們,屋裡這麼素淨,也忌諱。

我們這老婆子,越發該住馬圈去了。你們聽那些書上戲上說的小姐們的繡房,精緻的還了得呢!他們姐妹們雖不敢比那些小姐們,也別很離了格兒。

有現成的東西,為什麼不擺呢?要很愛素淨,少幾樣倒使得。我最會收拾屋子,如今老了,沒這個閒心了。他們姐妹們也還學著收拾的好。只怕俗氣,有好東西也擺壞了。我看他們還不俗。如今等我替你收拾,包管又大方又素淨……

①賈母真是一個宅鬥高手,表面上她的語言都是關心親戚,可細想卻又意味深長。

賈母直接指出年輕姑娘屋子裡很素淨,是件值得忌諱的事情。

這句話比直接的批評要重得多,任何豪門大族娶媳婦,除了看人品家世之外,誰家都想娶一個看上去有福相的姑娘。

指這一句話,賈母就徹底的否定了金玉良緣。

②賈母話裡話外都是薛寶釵不會收拾屋子,而會收拾屋子,則是一個大家小姐綜合能力的體現。

一個小姑娘懂得如何收拾屋子,這意味著這個姑娘有著良好的教養;極佳的審美情趣;豐富的文化底蘊。

而賈母暗指薛寶釵不會收拾屋子,那就意味著,在賈母的眼中,寶釵根本就沒有一個大家閨秀應有的教養。

當這些話一出,劉姥姥更什麼都不能說了。賈母是她無論如何不能得罪的人物,可王夫人甚至是薛寶釵,都算得上是劉姥姥的親戚。

有的時候言多有失,這個時候一句不恰當的言論會把兩邊的親戚全都得罪,倒不如裝糊塗,什麼都不說,一言不發也就意味著不會有錯誤。

反正劉姥姥只是一個村婦,這時候他不說話最多會讓人認為她粗鄙上不得臺面,卻不會得罪人。

這就是劉姥姥的周到、圓融之處;不輕易議論別人家的是非,留口德,更是一種極致的善良。

祁門小謝說:

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蘅蕪苑主題風格

大觀園試才題對額一回,有關於蘅蕪苑的具體描寫:

一所清涼瓦舍,一色水磨磚牆,清瓦花堵。那大主山所分之脈,皆穿牆而過。
步入門時,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瓏山石來,四面群繞各式石塊,竟把裡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也無。只見許多異草:或有牽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巔,或穿石隙,甚至垂簷繞柱,縈砌盤階,或如翠帶飄飄,或如金繩盤屈,或實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氣馥,非花香之可比。
兩邊俱是超手遊廊,便順著遊廊步入。只見上面五間清廈連著卷棚,四面出廊,綠窗油壁,更比前幾處清雅不同。

賈政沒進門的時候,覺得「此處這所房子,無味的很。」進去之後,又感悟:此軒中煮茶操琴,亦不必再焚名香矣。

再看瀟湘館的模樣:

忽抬頭看見前面一帶粉垣,裡面數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
只見入門便是曲折遊廊,階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兩三間房舍,一明兩暗,裡面都是合著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從裡間房內又得一小門,出去則是後院,有大株梨花兼著芭蕉。又有兩間小小退步。後院牆下忽開一隙,得泉一派,開溝僅尺許,灌入牆內,繞階緣屋至前院,盤旋竹下而出。

賈政認為此處可「月夜讀書」。

再看屋內,寶釵屋裡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無,案上只有一個土定瓶中供著數枝菊花,並兩部書,茶奩茶杯而已。床上只吊著青紗帳幔,衾褥也十分樸素。

而黛玉屋內,窗下案上設著筆硯,書架上磊著滿滿的書。

從劉姥姥的眼光來說,蘅蕪苑是一定不如瀟湘館的了。

她未必能領悟大道至簡的趣味,只看得到寶釵屋裡啥都沒有,而黛玉屋裡「滿屋裡的東西都只好看,都不知叫什麼」。

這一對比,別說劉姥姥,我也想去黛玉屋裡坐坐,也不想走,畢竟我也沒見過世面。

二、寶釵的身份

賈母笑指黛玉點明說:這是我外孫女的屋子。

劉姥姥便知道黛玉是外孫女,賈母很喜歡她。

來「打秋風」的劉姥姥,自然要使出渾身解數來恭維賈家上下。

於是讚揚黛玉就是順著賈母的心思,哄賈母開心對劉姥姥此行十分重要。

賈母要給黛玉換霞影紗,鳳姐馬上取了來。

而到蘅蕪苑時,賈母先說:這是薛姑娘的屋子?

然後對屋內陳設不滿。

薛姨媽又補充說:她在家裡也不大弄這些東西的。

於是劉姥姥大致能明白薛寶釵是親戚,從賈母的語氣裡又很難揣摩對寶釵的態度,劉姥姥不敢輕易表態,萬一拍馬屁拍到馬蹄子上就不好了。

賈母要三樣東西,鴛鴦卻說不知道收在哪,改天再取。

鳳姐和鴛鴦在某種程度上也代表著賈母的態度,所以劉姥姥察言觀色,只是奉承賈母,在蘅蕪苑沒有開口說話,害怕說錯了話惹賈母不高興。

三、寶釵的性格

寶釵平時罕言寡語,安分隨時。

鳳姐評價說:不幹己事不張口,一問搖頭三不知。

劉姥姥是極會察言觀色的人,作者這樣寫她:

劉姥姥雖是個村野人,卻生來的有些見識,況且年紀老了,世情上經歷過的。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會來事。

這類人和人接觸的時候,很容易就能看出對方的脾性,便會投其所好。

黛玉真性情,情緒容易外露,所以劉姥姥敢和她說笑。

而寶釵罕言寡語,劉姥姥摸不到她的性子,也不好輕易與她說話。

大致如此了。

---------丸--------

文:祁門小謝

潤楊閬苑說:

別看劉姥姥是鄉村老嫗,她也是積古的老人,精明得很,她善於察言觀色,投其所好。她分辨得清那些千嬌百媚的侯門小姐對她的態度。

劉姥姥不想得罪寶釵

賈母邀請劉姥姥遊大觀園,在宴席上,劉姥姥出乖賣醜,逗大家一笑。林黛玉更是笑得一塌糊塗,而且和寶玉取笑劉姥姥。看起來似乎林黛玉瞧不起劉姥姥,可是劉姥姥敏銳的發覺還是林黛玉率真,對她的表演,林黛玉十分配合。寶釵不同,她罕言寡語,心思難測,對於自己的表演,寶釵全程無視。這讓劉姥姥對寶釵有所戒備,因此她不想自己亂說話惹惱了寶釵,所以進入蘅蕪苑後,劉姥姥一言不發。

劉姥姥不想讓賈母不快

進入蘅蕪苑,賈母說:這是薛姑娘的屋子?這一句薛姑娘,讓劉姥姥看出了賈母對薛寶釵的態度。客氣多過喜愛。

賈母在探春的秋爽齋時,和劉姥姥說,我這三丫頭好,就是兩個玉兒可惡。賈母管孫女叫三丫頭,顯然是喜歡的,而且也表揚了探春,說明賈母喜歡探春。除了表揚探春,賈母還特意把寶玉和黛玉並列到一起,賈母說他們可惡,實際上是說他們「可愛」。

還有一點,賈母一進寶釵的臥房,就表示不喜歡這個風格。明白了賈母對寶釵的態度。

劉姥姥對賈母的心思揣測得還是很準的,她怕說錯話惹得賈母不高興,乾脆當個透明人。

作者:潤楊閬苑 還有關注!歡迎留言探討!

少讀紅樓說:

劉姥姥第二次進大觀園,碰巧投了賈母的緣,留她住了幾天,並在賈母帶領下,跟著一群人興致勃勃地遊園,一路有說有笑,好不熱鬧。

到瀟湘館時,劉姥姥誇黛玉的房間比上等書房還好,滿屋裡的東西都好看;到探春屋裡時,姥姥想必也是看的眼花繚亂,但當板兒指著紗帳上的花木草叢辨認的時候,反被她打了一巴掌,「下作黃子,沒乾沒淨地亂鬧。倒叫你進來瞧瞧,就上臉了。」可見姥姥還是知禮節,懂分寸,不該碰的不能碰。

等到了寶釵的蘅蕪苑,看見這如「雪洞一般」,及其樸素的住房,作者於此時沒有寫姥姥的任何反應,何故?

一、劉姥姥是從鄉下過來的,清貧人家的屋子她定然看過不少,從之前賈母、黛玉、探春等人裝飾繁華的房間一路看過來,雪洞一樣的蘅蕪苑就好比另外一個世界,而這樣一個樸素的世界,是姥姥常接觸到的。所以,她實在不知道說什麼,找不到合適的詞來形容。

何況此前老太太對黛玉是驕傲的宣稱「我的外孫女」,叫探春是「我的三丫頭」,對寶釵則是以「薛姑娘」稱呼,姥姥察言觀色,也應知寶釵和她同是客,自然不必誰說誰。

二、劉姥姥並非愚昧無知的老村婦,她年紀大,有見識,懂世故,她懂得在什麼場面下該說話,什麼場面下該保持沉默,如果她一進蘅蕪苑,看到這番模樣,就吐槽一句:真寒酸哪,還不如我們鄉下。豈不是當眾打賈母、鳳姐等人的臉?對此,姥姥當然有分寸。

三、面對這樣一所素淨的屋子,賈母已先開了口。

「這孩子太老實了。你沒有陳設,何妨和你姨娘要些。我也不理論,也沒想到,你們的東西自然在家裡沒帶了來」「使不得。雖然他省事,倘若來一個親戚看著不像;二則年輕的姑娘們,房裡這樣素淨,也忌諱。我們這老婆子,越發該往馬圈裡去了。」

賈母精明,這一番言論就等於也道出了劉姥姥的心聲。賈母作為賈府地位最高之人,她先開了口,並在話裡透出把劉姥姥當親戚之意,那劉姥姥實在沒有再開口點評的必要。

四、此前在飯桌上,姥姥逗得大家哄堂大笑,但寶釵沒笑,不管她是出於善意還是自矜,面對這樣一個莊重的人,劉姥姥心裡明白,不是什麼人自己都可以與她說笑,所以她明智地選擇不發一言。

作者:長安月。歡迎關注我的小濤養花知識號:少讀紅樓,為你講述不一樣的名著故事。

小涵讀書說:

這是我曾經寫過的一篇原創文章。主要理由有兩個:

表面上,是臨機應變的結果。賈母為了讓劉姥姥開開眼界,見識見識大觀園。大家第一個到了林黛玉的房間。大家進屋後反應是不一樣的:王夫人第一個開口說話的,他稱林黛玉為姑娘,用的是尊稱。劉姥姥試探地說這房間應是位公子哥的書房後,賈母開口說是自己外孫女的房間。確認這一信息後,劉姥姥便開始了自己的表演:先是上下打量了林黛玉,而後笑著表揚林黛玉的房間是上等書房。這些話賈母親和林黛玉都喜歡聽,因為在男尊女卑的社會裡,說林黛玉的閨房比上等書房還好,其實是表揚林黛玉是個有身份的人,是出身於書香門第的。到了薛寶釵的房間後,大家的表現又迥然不同,這次第一個開口的是賈母,感嘆薛寶釵的房間太樸素,在王熙鳳和王夫人解釋後,竟然對自己進行了自貶嘲諷,意思是按照薛寶釵的標準,自己只配住馬圈了。這裡面明顯有滿的情緒,劉姥姥自然不會在這種情況下亂說話。

實質上,是暗寫林黛玉的真性情和薛寶釵的無情。紅樓夢中林黛玉和薛寶釵同為十二釵之首,但兩性格截然不同。林黛玉是真性情的人,所作所為往往出於真心真情,哪怕是被世俗偏見所不容的,也要活出自我來。薛寶釵則不同,她善於藏拙,做人處事往往以別人的標準來要求自我,大部分時間算是個影子人。兩個人的閨房實質是她們的人生象徵,林黛玉的房間透露出是詩書禮儀,是大家風範,是充滿人情味的;薛寶釵的房間如同雪洞一般,是變了味的樸素,缺少了人世間的溫暖,也失去了生活的溫情。借劉姥姥的不同反應,寫出他們的不同,更顯得深刻。

一家之言,僅供閒看,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小濤養花知識號:小涵品讀紅樓夢

清心一棧說:

劉姥姥是一個高情商的人,隨著老太太他們逛園子,一路上見好說好,言行隨著賈母的興致而錦上添花,

來到蘅蕪苑,賈母看到寶釵房中雪白如洞,心裡很不高興。

賈母嘆道:「這孩子太老實了。你沒有陳設,何妨和你姨娘要些。我也不理論,也沒想到,你們的東西自然在家裡沒帶了來。」

賈母是一個講究排場子的人,喜歡熱鬧而又不乏張揚。薛寶釵居室的簡陋讓賈母感覺很沒面子,心裡很不高興,甚至認為住蘅蕪苑還不如住「住馬棚」。

雖然寶釵是不喜歡這東西,也不想麻煩人,但是住在別人家,像今天這樣來了親戚看著也不像話,覺得丟臉。

要是傳出去小姐的閨房這麼的素淨,還不如普通的人家,人家會怎麼想,明明有現成的東西,可薛寶釵卻不用,這讓不知道的人還以為賈府沒規矩呢。

再者,雪洞般的屋子也不吉利,賈母能高興嗎?賈母不高興發話了,劉姥姥又怎麼敢言語?插科打諢也得看情況吧。

謝謝邀請

雨後新晴原創說:

謝大聖書童邀!

劉姥姥進榮國府,兩眼一抹黑,打秋風得看主人臉色。進了蘅蕪苑後一言不發,是因為她揣摩不到賈母的態度。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隨賈母遊園,來到黛玉居住的瀟湘館,賈母笑指黛玉說:這是我的外孫女。劉姥姥隨之討好,慈和地細看黛玉,臨走時還說捨不得走。而到了寶釵居住的蘅蕪苑,一言未發,原因還在於賈母的顏色。一到蘅蕪院,賈母介紹:這是薛姑娘的屋子。然後又對屋內的陳設有些不滿。劉姥姥一時不明白寶釵這親戚與賈府的親近程度,從賈母的語氣中,又揣摩不透,怕開口失語,於是一言未發。

劉姥姥是鄉間老婦,早年喪偶,膝下無兒,依傍女婿王成生活,生計艱難。想起與賈府的王夫人娘家連過宗,就帶外孫板兒到賈府,希望得到一點幫助,此行不虛,收穫二十兩銀子和一吊錢。這對於女婿王成一家來說,無異於雪中送炭,改善了窘迫的家庭境況。

以答謝為名義,劉姥姥二進榮國府,帶著新鮮瓜果蔬菜。適逢賈母正想與一位積年老人說說話,二人恰好投緣。賈母留住數天,攜同遊覽大觀園。劉姥姥雖是鄉野中人,卻老於世故,深諳世情,知禮識趣,愚中有智。遊園過程中,自然隨機應變,人情練達,處驚不亂,化尷尬於嬉笑中。

通過劉姥姥打秋風的故事,作者寫出了賈府的豪華,與普通百姓生活的艱辛。粗人與細人的故事,窮人與豪門的交道,在滑稽嬉笑中展開,透露出背後窮人的心酸,使人認識到當時社會的貧富差距,笑過之後,後背發涼,心裡作酸……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686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