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是保不住了!中國🇨🇳人口出年率下滑是趨勢,難以厄制。近5、6年每年一千萬左右。即使全結婚也就500萬對。所以說20年後,每對一胎也才500萬,每對二胎才1000萬,大家覺得可能嗎?再過8年,中國60歲以上人口將近7億!所以說樓市也保不住。就會不斷每年陰跌回10年前20年前的價格!現在所渭城不城市化已經沒有意義了!因為落後地區的農村將不斷消亡……而發達地區的農村與城市差異也不大,最後的結果是城鄉一元化!人口和房價都是處於不斷下降的趨勢已經形成……下降趨勢已經形成!!!不同區域、城市下降幅度和節奏不同而已[呲牙]
我覺得高房價和人口少沒有太大關係!至少從現在看未來房子過剩已經是事實了,好多地方房價腰斬除了北上廣房價並不高,也就是說你現在生孩子根本就不用擔心未來房子的問題,關鍵的關鍵是教育壓力和未來就業壓力,生孩子減少的原因我認為教育壓力遠比房子大,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考上大學又擔心就業壓力!想想現代人的需求和過去人的需求能一樣嗎?過去多生幾個孩子未來多幾個勞動生產力!現在呢?一切加速了!網絡智能機器代替人工的時代,各種快節奏生活的壓力產生觀念的轉變!連自己生存成問題!還怎麼培養下一代!
中國房價高是事實,高的有點離譜,請問如何保房價?未來十年房價再翻一番?
當然,房價十年再翻一番或持續上漲是地方政府和經濟學家樂意看到的。誠如是:GDP輕鬆上去了,土地財政依然強勁,地方債風險也暫時降低了.財政收入也有了保障。那十年後呢?十年後我們國家經濟何以為繼?所以長痛不如短痛,我們都是國家的主人,每個人都有權利享受國家發展的紅利,政府一定要擺脫對土地財政的依賴。居者有其屋,共同富裕,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才是我們社會主義優越性的具體體現。
目前生育率低是世界各國普遍面臨的問題,其不僅僅是受房價影響,教育,醫療,養老,思維觀念改變都是影響因素。目前我國生育率低的主要原因,我以為是生不起,養不起,教育不起,彩禮不起,結婚不起,買房不起,看病不起,死不起等,既然生了培養不起,有打光棍的風險,乾脆過好當下,不生或生一個意思意思得了。
所以不存在保房價,穩定房價,使房子回歸居住屬性,剝離房子投機的金融屬性,堅定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切實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改革教育體系,防範教育行政化、商業化,建立更為科學的醫療養老保障體系,真正居者有其屋了,兜裡都有錢了,老有所養了,老有所樂了,中國幾千年多子多福的理念一定還會發揚光大的。
1963年全國總人口6.92億人,出生人口2900餘萬。
未來10年生育和房價都保不住了。答案是肯定的。因為目前生育和房價已陷入惡性循環。
但是,二者也不可能呈現斷崖式下降。我國人口基數大,主要在農村,仍然是「農村包圍城市」的態勢。
農村生養孩子的成本和年輕人的生育、生活觀念,與城市畢竟存在一定差距。據我所知,農村基本上沒有丁克一族,生育2—3個孩子的也大有人在。
生育危機主要在一二線大城市。隨著國家不斷出臺的生育優惠政策,也能有所提高。
房價問題。如果房價出現斷崖式下跌,國家不可能坐視不管。因為房市關乎很多行業的生死及就業。
再說各級財政還未徹底擺脫土地財政的桎梏。在國家還沒有找到有效補充的前提下,是不會放任自流的。
請批評指正!
(原創)
生育率低不只是房價因素。
年輕人越來越愛玩,私心越來越重,這才是生育率下降的首要因素;其次是孩子教育太過內卷,精力耗不起。這兩點對於生育率的影響比房價更大,因此無論是否保房價都難以提升生育率。
歐美日韓的房價已經橫盤很多年,漲跌幅度都不大,理論來說如此穩定的房價應該能夠推升生育率吧?可為什麼歐美日韓幾乎所有國家生育率都在下降呢?匈牙利這樣福利很好的歐洲發達國家從二十年前就開始人口負增長,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其實我國現在的年輕人心態,就像發達國家十幾二十年前的心態一樣,有了更多可以享受的資本,當然更願意去享受,所以不願意早生多生,多數人希望把時間和財富花在自己身上。
從95後開始,普遍都是真正意義上新時代溫床上成長起來的,沒吃過苦、沒受過罪,都是一大家子人捧著,到上大學了依然覺得自己是個孩子,洗衣做飯連壓根不想學,崇尚自由無拘無束,結婚都嫌麻煩,生育意願又怎麼高的起來呢?
85後至95前這個階段,現在應該是二胎的主力軍,我身邊朋友同事普遍也都這個年齡層,可以說是越有錢的越不生,主要都是因為培養孩子太累了。不差錢這些人不怕花錢,但精力是真耗不起。
每天除了接送孩子還要幾乎佔用80%的業餘時間,回家還得輔導作業,尤其有視頻作業的,家長比孩子還累,家委會動不動也一堆事。雙休日還得去各種特長班、輔導班。忙活一通最後發現學習沒別的孩子好,特長沒別的孩子多,於是新一波內卷又開啟……這幾乎是每個家庭都在面對的問題。
我一同事,就是因為自身家庭條件優越,所以希望孩子將來能更進一步躋身上流社會,因此從幼兒園就開始學馬術、帆板、西洋棋、交際舞、英語、西班牙語……現在上學了,又加上了奧數、圍棋、遊泳、書法。這孩子現在每天放學去上一節輔導班的課,然後每個雙休日都得上7節特長課。他老婆為此辭掉工作當全職太太,依然叫苦連天總是說太累。
試想家裡N套房開保時捷的生這麼一個孩子由全職太太和保姆帶著都覺得類,那麼普通家庭想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得付出多大的代價?以前只有重點學校抓的嚴、活動多,現在幾乎所有大城市的學校都是高標準嚴要求,孩子家長都很卷,各種名目的班別人報了你就得報,不然孩子都不合群,家長群裡也聊不到一起。但是報了,壓力和副作用都是自己承擔。
這種模式已經深入到每個家庭,培養一個都覺得力不從心,培養倆那就是放養模式了。誰都希望自己孩子將來考個好大學,然而現在考個普高都這麼難,同時培養兩三個孩子真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的壓力。就像我們聊娃常說的話,培養兩個平庸的不如培養一個精英。所以這種心態可見是多麼普遍。想生不敢生,真是沒辦法的辦法。
反觀農村,家裡有宅有地,對孩子的期望值也沒那麼高,孩子出去瘋跑也不會有家長跟著。這種背景之下縱使收入不高也敢生,尤其第一胎是女孩,幾乎90%的概率都會生二胎乃至三胎。
總而言之,生育意願主要還是私心與精力所決定,一個結了婚還把自己當孩子的人,就算有十套房他也不想生;而養育一個孩子都要傾注全部精力的是想生也不敢生。所以保生育這是個偽命題,根本無法實現。除非解決校內外的內卷,比如大幅提升普高率並降低考編門檻,否則房價砍掉一半也不會見得能推動生育意願。
1、都要保,可能都保不住。
2、人口越生越少,不僅僅是高房價原因,是社會發展的必然。
3、全世界很多國家,出生率都越來越低。
4、歐美,高福利國家,也不例外,沒人想生,甚至都不想結婚。
5、沒有年輕人、沒有出生率,房價不可能維持高位。
6、年輕人少了,結婚的人少了,大量房子會無人接盤,價格自然下跌。
7、尤其是小縣城、農村,甚至包括人口流出的中小城市,房價會不斷下跌。
8、未來的房價,必然是大分化的,就和貧富差距一樣。
9、想讓年輕人生,必須真金白銀補貼,改善生存環境,才有可能讓生育率回升。
10、否則,未來,人口會暴跌,大多數的房子,也會不值錢。
11、2022年,已經人口負增長了,以後趨勢不會改變,人會越來越少。
12、保房價,還有個辦法,就是降低利息、拼命印錢。
13、保人口,就不那麼容易了,年輕人的想法,已經不一樣了。
14、未來,國家之間的競爭,其實就是人口的競爭、科技的競爭。
目前的當務之急是降房價,而不是保房價。
但這只是一廂情願,現在的房價政策制定者,大多擁有多套房。這些人對房地產市場具有一定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從他們個人角度考慮,並不希望房價降下來,他們盼望房價繼續漲,漲的越高越好。
所以,房價不用保,壓根就降不了。除非這個氣球什麼時候自然爆裂,那將是房地產市場的一次劫難。
至於生育率能不能保住,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可以肯定的說,絕對保不住。
因為房價,教育,醫療這三座大山壓的普通民眾已氣喘籲籲,緩不過氣來。從他們內心來說,也知道養兒防老這個道理,有些人也確實想生,甚至盼望兒孫滿堂。但現實情況是,養兒啃老比比皆是,一個孩子從一岀生,到撫養成人,需要多少撫養費?多生個孩子,可能就是壓趴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儘管有些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人口下滑的趨勢,提岀各種激勵性的議案,但都是治標不治本,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至於那些富二代,生多少孩子對他們來說,都是不足掛齒。因而,他們生的再多,也不愁沒錢供養,只要國家政策允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