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戰爭來臨,最值錢的東西不是房子、豪車、美元、黃金,有一樣東西,即使耗盡一箱黃金也不一定能換到手,那就是糖!
我們先來看看持續了近一年的俄烏戰爭,自戰爭升級以來,多個國家出手「限糖」,有的宣布禁止食糖出口,比如印度,國內食糖價格直接上漲,從而限制出口;有的直接取消出口訂單,比如全球第一大食糖生產國巴西,全面禁出口。全球第五大產糖國巴基斯坦也是如此。
這就導致多個國家的糖價飛漲,其中以哈薩克斯坦最為突出,受供應影響,國際糖價已飆升20%,糖可能會成為一種「購之不得」的食品。
(以上數據來自「上觀新聞」)
白糖
據參展的老兵說,白糖的戰略意義已遠超黃金。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先來看看糖的基本情況。
糖包括蔗糖、葡萄糖、果糖、麥芽糖等,無論哪一種,都是我們人體熱量的主要來源,一克糖在人體內可以產生4000卡能量,當低血糖人士感到頭暈時,只要立即補充糖,便可以迅速提高血糖含量,補充體能,避免出現暈厥。
從化學成分上來說,糖是由碳、氫、氧元素構成,因此糖又被稱為碳水化合物。正常人每天攝入20克左右的糖分,才能保證正常的能量供應。
糖還是十分重要的工業原料,被廣泛用在食品、發酵、化工等行業,對社會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糖為什麼會成為戰爭時期最值錢的東西呢?我們再來看一個在民國時期富可敵國的人物故事。
黃奕柱
這個人名叫黃奕住。民國時期,他從一個貧窮的託尼老師到中國首富,只用了七年時間。這簡直就是鹹魚翻身的神話,這麼多錢他是怎麼賺來的呢?
黃奕住是福建泉州南安人,小時候家裡窮的叮噹響,12歲那年跟著師傅學習剃頭。有一次他在給地主剪頭的時候,一不小心劃破了地主的頭皮,地主氣壞了,揚言一定要把黃奕住整得家破人亡。黃一家人嚇壞了,地主財大氣粗,他們根本不是對手。於是一家人商量後把家裡的地賣了,湊了36塊大洋,讓他連夜跑到廈門,搭上了下南洋的船。
黃奕住到了印度尼西亞以,只能睡在一間破廟裡面。在外謀生的日子,苦不堪言。但他遇到了人生當中的第一個貴人,一位姓魏的老華僑,建議他放棄當託尼老師,黃奕住一開始非常不解,後來老華僑說:「想要致富,一定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氣,瞻前顧後,絕對發不了大財。」
黃奕住一聽有道理,二話沒說,拿起剪刀譁啦一下全撒進了海裡,大爺轉身就給了他一副扁擔,黃奕住看著手裡的扁擔,十分不解。大爺見黃百思不得其解,開口說到:「人一個月是不是只能理一次頭髮,但是你有沒有發現,印度尼西亞人很喜歡喝咖啡,一天能喝幾杯咖啡。」
走街串巷賣咖啡
從此以後,黃奕住走街串巷賣咖啡,慢慢賺到了一點小錢,開了一個商鋪,叫日興雜貨鋪,寓意日日興盛。
上個世紀20年代,印度尼西亞成了世界上最有名的製糖中心,黃奕住家旁邊有個大倉庫,某天遭了大火。火災過後,並沒有人打理,黃奕柱讓自己的小兒子鑽到倉庫裡面去看一看,原來倉庫裡面囤的全是糖。兒子出來以後如實告訴黃奕住,說:「爹,上面的糖著火的時候燒焦了,下面的糖被水泡了,但是中間那一層糖完好無損,還可以使用。」
黃奕住當下便決定:用自己全部的身家把這批糖買了下來,簡單包裝,想要賣出去發一筆橫財。
可惜事與願違,要知道買這批糖花了他全部的身家。
糖賣不出去了,黃奕住其實也很著急。印度尼西亞這個地方很小,大家都很講誠信,有人說:「你這個糖被火燒了,還被水泡了,誰會買這樣的糖呢?」正常人到這是不是應該該破產了,但黃奕住不一樣,無論是主角光環,還是命運加持,總之,黃奕住人生的轉折點來了。
那批糖依然在黃奕住手裡。沒過多久,也就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糖的價格一路猛漲。印度尼西亞所有雜貨鋪的糖價翻了幾十倍,這讓黃奕住狠狠的賺了一筆,很快,他就成為了東南亞四大糖王之一。黃賺錢以後立即聯繫了當地的華商,成立了華人糖局,壟斷了整個東南亞乃至全世界的糖,這讓黃奕住成了名副其實的印尼四大糖王之一,成為了當時民國的中國首富。
位於廈門的黃家別墅
戰爭時期,糖的價格為什麼會逆天呢?這主要是它太重要了。
1、所有含糖量高的食物(各種糖果、巧克力等),都是極為重要的戰略物資。戰時特殊階段,士兵的食物不可能跟平時一樣豐富多彩,吃頓熱飯都成了奢望,大多數情況下只能吃罐頭食品、壓縮餅乾,不僅難以下咽,而且消化極快,甚至還會讓士兵產生倦怠。因此,糖就顯得極為重要,它們能在短時間內為士兵提供最好的能量,可以說是提高戰鬥力的「神器」。
2、當前方的彈藥告急時,糖的另一重要作用又體現出來了。白糖和一定比例的亞硝酸鉀加熱混合,可以製成爆速為3200米/秒的烈性炸藥。可以製成燃燒彈,不僅耐力好,而且火力還很猛,只要有足夠的白糖,便能緩解彈藥不足的情況。
3、戰爭時期,前線醫療物資相對稀缺,當士兵受傷出血是家常便飯,為了減少出血量,白糖被當做止血藥敷在傷口上,原理就是白糖可以加速血小板凝結。由於白糖含有一定的細菌,現實中不建議這樣做。此外,白糖還具有防腹瀉、脫水的功能。
4、我們都知道鹽可以醃製食物,起到一定的保鮮作用,但糖也有同樣的功能,甚至比鹽更好。因為糖具有抗氧化的功能,能最大程度地延長食物的食用期限。糖還具有防腐功能,保質期長,在乾燥的情況下至少可以儲存3年。
經歷了一戰的教訓後,二戰期間,所有的交戰國單兵口糧裡都包含著糖。高鹽分、高糖分的軍糧,陪伴著戰士們出生入死。美國士兵的口糧裡,巧克力、含糖飲料、糖果、糖炒花生非常充足,甚至還有冰淇淋和可樂供應。連國力比較弱的日本,士兵每天也有蔗糖20克的補給量。
巧克力
儘管有如此充足的準備,白糖的價值依然比大炮還高。前蘇聯大將軍朱可夫說:如果沒有美國援助的60萬噸糖,二戰的勝負將難以言說。
最後:也是最樸素的心願,願和平常在!希望我們每天都能正常享用到糖的味道,這是世界的美好所在之一。
小時候聽奶奶講了一個故事,說東洋人(日本鬼子)打過來了,大家都收拾一些家當逃命藏起來。一家收拾了兩袋黴乾菜上路了,還有一家收拾了一小包細軟(金錢之類)上路了。由於東洋人賴著不走,大家都沒法回家,也不敢出來找食物。最後帶黴乾菜的一家活了下來,另一家都餓死了。我想這故事可能不真實,放在現在,你有吃的,我沒有,你不給我吃,我先幹掉你,大不了一起死。所以古人說寧為太平犬,不做亂世人。生於太平,長於太平,老於太平,是謂天下之幸人也。
戰爭來臨,最值錢的東西肯定是:糧食
人什麼都可以沒有,但如果沒有了糧食,就沒有了生存下去的根本,人都餓死了,最貴重的東西也變得毫無意義,以前聽老一輩的人說過,打仗的時候,有二個人,一個非常有錢,一個一分錢都沒有,可是他有食物,有錢的人想跟有食物的人買吃的,可有食物的人不賣,其實道理也很簡單,都餓死了,要錢有什麼用呢,另外還有一個不道德的想法,你餓死了,那錢說不定還歸我所有了,你們說對不對?
村裡有一位參加過越南戰爭的老兵,他說打仗的時候,最值錢的不是黃金,反而是大家最容易忽視和意想不到的東西,特別是最後一件,關鍵時刻不僅能賣出天價,還能保命!
戰爭來臨前有什麼徵兆?
戰爭並不會突然爆發,因為現在不是以前,打仗的代價越來越高,而且很容易牽一髮動全身,有時候就算你想,你的盟友也會出面制止,言歸正傳,在爆發戰爭前,通常有幾下幾點徵兆:
1.經濟是一個國家的命脈,國家所有行動都跟經濟密切相關,正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隨著世界貿易一體化,如果雙方沒有產生激烈的矛盾,一般都不會對經濟下手,可如果一旦發生「資金凍結」、「解除貿易關係」等行為,說明雙方正處於劍拔弩張的狀態,可以參考俄烏衝突中,俄羅斯在海外的資產凍結情況。
2.如果近期國家突然頻繁組織大規模實彈演習,甚至開始嚴查國外客機船舶時,你就要注意了,這是一種極其危險的信號。
此時意味著國家正在遭遇巨大挑戰,多次軍事演習一方面是操練軍隊,另一方面則是告訴敵人己方有捍衛領土的堅定決心,考慮到每一場軍事演習所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所以沒有哪個國家會拿軍事演習來開玩笑。
3.敵國在開戰前會大肆進行輿論戰,例如某國正在研發生化武器等,試圖以正當理由入侵,目的是降低國內民眾的反戰情緒,贏得國內外多方面的支持。
4.如果真要開戰,一個國家就要做好充足準備,例如召回部分退伍老兵,特別是人口較少的國家,在役士兵本就不多,還有停止全部士兵的休假,24小時待命。
5.統一由軍隊或其他國家部門接管重要設施,例如地鐵站、火車站、機場、碼頭等,並且清空重要人防工程的車輛等。
假如戰爭來臨,最值錢的東西有哪些?為什麼?
1.糖
咱們平常吃的白砂糖,在戰爭狀態下屬於戰略物資,歷史上不乏為了搶奪糖資源而開戰的案例,為什麼糖這麼重要?
通俗易懂的說,把咱們的身體比作一臺汽車,而糖就是汽油,沒有糖,人體就會出現飢餓、虛弱、乏力、精神不集中等現象,更有甚者會昏迷,從科學角度出發,這是因為人體70%的能量來源都是糖。
從二戰各國軍隊物資不難看出,士兵每天都會補充含糖類食物,例如果醬、巧克力、飲品、蔗糖、焦糖、糖豆等,否則士兵戰鬥力急劇下降,還沒開打就內部潰散了。
作為老百姓來講,一旦發生戰爭,大家都要去避難,每天補充點糖分非常有必要,但不要多吃,適度即可。
2.鹽
鹽對人體很重要,特別是戰時,不吃鹽,人體會出現食欲不振、四肢無力、精神不振、頭昏眼花等症狀。
耐心看,你會了解很多,咱們人體細胞就跟呼吸一樣,也要「一呼一吸」,細胞在吸收養分時要「開門」,排出廢物時也要「開門」,而細胞卻無法獨立完成「開門」操作,這怎麼辦?
如果「門不開」,細胞豈不是要「餓死」?此時,鹽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鈉鉀離子可以調節細胞膜內外滲透壓,幫助細胞交換物質,簡而言之,鈉鉀離子可以充當細胞的「門」,而人體無法獨立合成鈉鉀離子,只能從外部獲取,所以我們就需要吃鹽。
跟人類一樣,動物也需要補充鹽分,食草動物會吃巖土或舔舐巖石碎塊,食肉動物通過吃食草動物的肉食來補充鹽分。
一旦發生戰爭,我們在匆忙趕往避難所前,一定要將鹽帶在身上,或者逃難到海邊,也可以通過古法製鹽,詳細步驟大家感興趣可以自行查閱。
3.瑞士軍刀
19世紀初,瑞士軍隊開始配備軍刀,後隨著不斷改良,軍刀功能愈發多樣化。
一把瑞士軍刀包含主刀、小刀、鉸剪、開瓶器、木鋸、小改錐、拔木塞鑽、牙籤、小鑷子等工具,老百姓在大山中避難,非常需要一把多功能刀具,例如剪繩子、開罐頭、切割食品、解除繩索、開啟瓶子等。
而且瑞士軍刀體積小,容易攜帶,耐用性很強,更重要的是,在避難時,可能會遇到他人的無端挑釁,甚至搶奪你的物資,這些情況很容易發生暴力事件,瑞士軍刀可以用來保護自己和家人。
4.一些雜物
壓縮餅乾:一塊100克的壓縮餅乾,能給人體提供450大卡熱量,主要成分為小麥粉、糖、乳製品、油脂,非常適合避難食用。
紙巾:很多人說避難時需要攜帶大量礦泉水,說實話,不太行,因為水太重了,野外的自然水中含有大量雜質不假,但可以用不起眼的紙巾來解決,紙巾中的纖維可以吸收水分子,排除沙土等顆粒,能起到淨化水質作用,這就是毛細現象,通過紙巾的水後再加熱,就能有效消滅其中的細菌微生物,這樣就有了勉強的淡水來源。
此外,還要帶手電筒、收音機、防寒衣物等,如果有條件可以帶些碘片,沒準敵國會投放核武器。
5.抗生素等藥品
你知道盤尼西林(青黴素)在二戰時期有多珍貴嗎?
巔峰時期,100斤青黴素能換5艘二戰時期的航母,這已經足夠誇張了吧,而且相比於戰場上直接死亡的士兵,更多士兵卻死於細菌感染,或許一道不起眼的傷口,就直接「收割」了一條生命!
1943年12月,邱吉爾在前往非洲途中意外感染肺炎,不出意外的話,邱吉爾將死於非洲,幸虧後來美國送來了青黴素,這才挽救了邱吉爾的生命。
美國研發的青黴素在運往戰場第一天就拯救了超過3000名士兵的生命,當時100斤青黴素的售價高達4000萬美金,而一艘航母造價才800萬美金。
雖然現在青黴素已經逐漸退出歷史舞臺,但新型抗生素例如孢菌素、克林黴素、阿奇黴素等不斷湧現,戰爭來臨後,老百姓在避難期間難免有所磕磕碰碰,需要帶些藥物在身上,關鍵時刻能保命,如果有多餘的藥物也可以挽救其他人的生命。
——END——
本文話題:你認為還需要帶什麼物品?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探討。
當然是人的生命。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希特勒殘害猶太人,整個歐洲的猶太人捨棄了財產金錢,逃離德國納粹的魔掌,保全自己和家人的性命。
大家熟知的、相對論的創始人愛因斯坦,就是德國的猶太人,柏林大學的教授。希特勒上臺之後,就開始了對猶太人的迫害。
愛因斯坦當時已經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誰都知道故土難離,誰能夠捨得離開自己熟悉和生活的地方?他的實驗室,他的講壇,他的同事和學生?
但是,他親眼目睹身邊那麼多猶太人受到納粹的迫害,預感到如果不離開德國,他一家人都性命難保。
朋友們也都勸說他離開,留得青山在,他必須活下去,才能他的繼續科研究。
最終在1933年,他不得不離開了德國,前往美國,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繼續為物理學的研究做出自己的貢獻。
當時,離開德國的猶太人有很多,其中一大批學者和藝術家來到了美國。
那些來到紐約的藝術家,有的在百老匯,在好萊塢都找到了他們自己的舞臺。
他們還在紐約建立了一個培養演員的藝術學校。在那裡任教的老師當中,有一名德國舞臺劇演員斯黛拉,在德國是很有名氣。
斯黛拉怎麼能捨得離開自己熱愛的舞臺呢?她已經四十歲了,在德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美好的職業生涯,還有幸福的家庭。離開自己的故鄉,怕是很難再登上舞臺了。
但是,生命,和她的藝術生涯比起來,當然更重要。她和丈夫選擇了離開。
到美國後,由於年齡大了,斯黛拉不得不離開舞臺,到藝術學校當老師,開始了她在美國的教學生涯。
一扇門關上了,另一扇門被打開:她在美國培養出了一批著名演員,包括一代巨星馬龍.白蘭度。
斯黛拉獨具慧眼,發現了馬龍.白蘭度超凡的藝術天賦。那是在一次課堂練習中。斯黛拉給學生出的題目是:假設紐約遭到納粹德國空襲,你家裡的雞會做出怎樣的反應?同學們的表演一律都是東躲西藏,只有馬龍一個人,坐在座位上,一動不動,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老師問,你為什麼不躲藏呢?馬龍說:雞們哪裡會知道什麼叫做空襲?
大家都意識到,他說的是對的。自那之後,斯黛拉開始關照馬龍。
還有一次,斯黛拉給學生布置作業,是讓每一個同學模仿一個大家所熟悉的人。一個女同學,後來也成了好萊塢的名演員,她模仿老師斯黛拉,贏得一片掌聲。
掌聲還沒落下來,同學們聽到一陣高跟鞋踩著地板的聲音。大家轉過頭,發現另一個扮演斯黛拉的同學,竟然是馬龍!他模仿的惟妙惟肖。教室裡鴉雀無聲。
斯黛拉把剛畢業的馬龍介紹到她自己丈夫開的演藝公司做演員,別人都說,斯黛拉把馬龍高價賣給了他丈夫的公司。
在她的幫助和指導下,馬龍.白蘭度迅速爆紅。他後來因主演電影碼頭風雲,教父,兩次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是上實際五十到七十年代男人和女人共同的偶像。
很多人都記得1979年的那場對越自衛反擊戰,是中國和越南的一場戰爭。當時有很多華裔居住在越南,大家可以想像這些華裔的處境。越南人自然把憤怒轉嫁到他們身上,哄搶他們的財物,打砸他們的商店。和大家曾經看到的在印尼發生的排華事件是一樣的。在越南的城市鄉村,上演著各種對華裔的極端破壞行為。有些華裔被越南人無辜殺死。
為了保全性命,必須逃離。大家看過當今烏克蘭難民出逃的悲劇吧?周潤發演的《英雄本色》也有相關的場景,但是,那是坐飛機,只要能上去飛機,基本上就能逃出虎口了。
越南華裔的逃生之路,恐怕是最艱難的。
首先,他們要到輪船公司買票。用什麼買?必須也只能是用黃金!
用金條買來的船票,只是保證你能乘上輪船;至於能否安全到達目的地,那就要聽憑天命了。
危機四伏的大海裡,有無數的海盜船,象鯊魚一樣張開血盆大口,對這些難民船虎視眈眈。
每一條難民船,都經歷過一撥一撥海盜的打劫。如果在難民身上搜不到黃金,就會被扔到大海裡餵魚。
我的幾個鄰居就是這樣逃到加拿大的,他們是幸運的;儘管他們到加拿大後,都被海盜打劫得身無分文。好在他們的性命保全了下來。
經過一段時間的艱苦努力,他們在加拿大開枝散葉,過上幸福的生活。
如果戰爭來臨,最值錢的東西可能是食物和水。這是因為戰爭可能會破壞供應鏈和基礎設施,導致食物和水短缺。此外,戰爭可能會導致人們被迫逃離家園,失去收入來源,因此貨幣和貴重物品的價值可能會下降。在這種情況下,食物和水成為了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因此它們的價值會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