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三家大保險公司宣布破產,普通人還能購買保險嗎?

戈壁灘上的瑪瑙說: 遠離保險,就是遠離坑騙,勸你買時千般好,待賠返時萬般難。我可以現身說法給你講三個案例,都是…

戈壁灘上的瑪瑙說:

遠離保險,就是遠離坑騙,勸你買時千般好,待賠返時萬般難。我可以現身說法給你講三個案例,都是我全身體會到的真實故事,如果有不實之處,我願意承擔一切責任,

1,有一兄弟在2004年買了繳費期限為20年的太平洋保險公司的重大疾病醫療保險,附加醫療補貼保險和養老保險,結果在2020年不幸得了糖尿病,心肌梗塞及併發症聯繫兩年住了三次醫院,出院後找到太平洋保險公司,剛開始以沒有達到重大疾病條件為由,不予理賠,後來經過幾次交涉,算是賠付下來了並扣除了下一年的養老保險的金額,但也被告知,所有的醫療保險合同已全部終止,因為同保險公司多次的交涉爭執吵鬧,現在身心疲憊,對他們失望透頂,要求退保,可得到的答覆是不能退保,並從保險合同裡翻出一兩句看不懂的理由,還要求繼續繳費到2024年,你說這個太平洋保險是不是耍流氓,一個有文化的流氓公司,目前這事還在交涉中。

2.一親戚給孩子買了一個保險名字叫《親子同心》,繳了十多年,結果到22歲合同終止時,剛剛是自己的本金,也就是自己的錢白白被保險公司借用了十多年。

3鄰居的哥哥在40多時買了繳費15年新華保險公司的《金色年華》養老保險,保險條款上寫明是60歲開始領取養老金,結果到了滿60周歲時,保險公司死皮賴臉的就是不給,硬是扣壓了一年的養老金,滿61歲才開始發放。

綜上所述,讓你買時保險有千種好處,從來不提條款內容,只需要你或者他人籤字即可,等到返款或者賠付時,那可真是萬般無奈,太難太難了,拿出保險合同,仔細查閱條款,有一句話或者有幾個字,都是他們拒賠的理由,所以,我勸友友們遠離保險,遠離坑騙。

乘F破浪123說:

國信人壽,東方人壽和安邦保險三家保險公司相繼破產。不過對於我們消費者來說,保險公司破產不會影響我們的保單

保險公司破產了,保單會由別的機構接手,並不影響保單的效力

普通人還能買保險嗎?普通人要看定義了,太窮跟太富的人沒有必要買保險,太窮的人保費對生活影響太大,太富的人碰到小概率事件也不會傷筋動骨

買保險從數學的期望上來看是虧錢的,也就是比如得某種病的概率為1%,得了之後需要治療費100w,那麼保險公司一般會以1w2-2w的價格把針對這種病的保險賣給你

保險分為消費型和返還型,返還型就是到某個時間點,如果沒生病,就把之前的保費返還,還有一定的利息,但其實對於有一定投資能力的人來說,這筆資金的增值部分是損失掉了。消費型就是對一定時間買保障,沒得病,保費就「打水漂」,表面上看不如返還型划算,錢是直接沒有了,但其實返還型裡的保障只是拿資金增值的部分購買消費型保險。而且往往返還型保險的保額較低,其實不如拆開變成理財加消費型保險。就比如一百萬的意外險,大概兩三百塊,如果是返還型,一般會讓你存個10萬存10年給你返還13萬,年化收益不會超過3%(銀保監會的規定),然後附送你意外險,其實十年意外險才兩三千,差不多就等於10萬存十年變成13.2萬,明顯是不如單買一個消費型保險,剩下的部分去理財的。

那保險買什麼種類呢,主要買四種:重疾險,壽險,醫療險,意外險

重疾險:符合合同條件後(如某些疾病的確診),一次性賠一筆錢,可以自由支配,不一定要用來看病

壽險:不幸身故(意外或疾病),補償一筆錢給家人

醫療險:得了病之後的治療費用

意外險:發生意外會賠付,包括傷殘或身故

買保險買以上四種就行了

關注我,致富路上與你同行

諾哥哥和晏小妮子說:

首先要更正一個概念:保險公司不會倒閉!保險公司如果經營不善,只會被另外一個保險公司兼併。

就像以前赫赫有名的安邦人壽,因為經營不善,面臨兌付倒閉破產的風險。後來被注資以後,改名為大家人壽。而以前在安邦人壽購買的所有保險產品,一律由大家人壽負責。

所以在保險公司購買保險,有唯一一個確定的好處:不用擔心保險公司倒閉。

既然保險公司不會倒閉,那普通人能放心的購買保險嗎?這個真的未必!保險裡面的坑,有時候比太平洋還要深。

1 . 銀行保險

15年的時候,家裡人在某國有銀行買了一款開門紅保險產品。每年交1萬塊錢,連續交5年。當時有業務員就承諾,滿五年,也就是第六年取出來,連本帶息可以取6萬塊錢。

我媽小學畢業,也算不好利息,就被說動了。

本家是打算存定期的,就拿出來一萬塊錢買了這個銀行和保險公司合作的產品。

等到20年滿五年的時候,我媽就美滋滋的去銀行取錢,結果晴天霹靂!銀行的經理告知不能取!為啥不能取呢?因為這款保險產品是滿期15年。現在退保取出來,不但沒有利息,本金還有兩千塊錢的損失。

將心比心,如果這事放在你身上,你能忍得了?

說話滿五年有一萬塊錢利息,結果取錢的時候被告知不但沒有利息,本金還有損失。這是人就忍不了!

最後怎麼辦?

投訴銀行,拖了半個月沒解決,沒用。

投訴保險公司,拖了半個月能解決,也沒用。

打110報警吧,警察說這事是一件民事糾紛,不涉及違法,警察也管不了這個事情。

最後打銀保監會電話,投訴接了,但是銀行和保險公司還是拖著不給解決。最後忍無可忍,就帶著資料去我們本地的一家新聞媒體。

最後懾於壓力,銀行和保險公司把本金退了回來。利息呢?補償了2000塊錢。從那以後,只要誰在我媽面前說「保險」兩個字,她就忍不住要罵人。

2 . 重疾保險

去年的時候,老家的一個嬸嬸打電話給我,說叔叔生病住院。先前買了某保險公司的重疾保險,但是保險公司拖著不給報銷。

我就打電話給保險公司,問為啥不給報銷?

保險公司的客服就回復,雖然叔叔生的那種病,在保險的範圍裡。但是,生病的機制不對。發病的機理不對,因此保險公司不賠付。

這真的是刷新三觀!

投訴到銀保監會,投訴到市長熱線,投訴到新聞媒體。最後保險公司賠了沒有?賠了,一分錢不少地賠了。

這保險公司,明擺著就是有點「欺軟怕硬」。買的時候什麼都賠,生病的時候啥都不賠。你要是啥都不懂,就被它們忽悠過去。你要是強硬一點,它們就乖乖地賠償你。

保險產品或許不會騙人,但是賣保險的人就不一定了

以前經常聽一句話:一人賣保險,全家不要臉皮。

保險之所以淪落到這麼差的口碑,保險公司,以及保險公司的業務員,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業務員為了完成業績、為了錢,不擇手段地賣保險。只要能賣出去,不考慮過程如何。保險公司當然知道這個事情,但只要有業績,它就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普通人可以購買保險,但是必須能保證兩點才行:第一,你非常懂保險,任何人忽悠不了你。第二,你能確定賣保險給你的人,不會忽悠你。

咖啡的領悟說:

保險是真不能買呀。08年我買了一個平安保險的險種每年交1萬。當時說交6年就可以不交了。到了第7年,我自身原因要退保,結果本金都沒有拿到,還虧了幾千塊。這事讓我到現在都還鬱悶。我還買了兩個保險,每年交900多,交20年說是等我百年以後才能理賠到這個錢。唉,我也不知道這個險種是什麼意思。不懂保險千萬別買呀。

風中的葉21說:

保險多數都是騙人的,你購買保險時說得很好,結果你發生了去報銷時,需要慢長時間,而且最後他讓你到他指定醫院去報銷你說奇不奇葩,等你去退保時你明知幾年加起幾大千退時只給你退幾大百,所以有錢千萬別去買保險,有錢寧願買黃金也別去買保險

經醫論道說:

中國保險公司不破產天理難容,

保險本來是好事,可這些人把保險當作欺騙百姓的工具,一分簡單保險,偏偏被保險公司咬文嚼字列一大堆文字遊戲,目的就是忽悠被保險人。沒保時這也能保,那也能保,出事了一個個保險條款,一個個字扣,無非就是逃避責任。

惜顏137877275說:

保險公司是破產了,銀保監會會安排其他保險公司接管的,對已經購買了保險的客戶的利益是不受影響的,作為普通人更應該利用保險來轉移風險,不管多少一定要買一點重疾險和醫療險,如果經濟狀況允許,再買點養老理財險,為人生各個階段做好規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70523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