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怎麼樣才能抓到大漲的股票?_怎樣才能抓到漲停板的股票

白貓財眼說: 不論是技術派,還是價值派,大漲的邏輯都是一樣的。 要學會拋開表面現象,直接看問題的本質。 股票出…

白貓財眼說:

不論是技術派,還是價值派,大漲的邏輯都是一樣的。

要學會拋開表面現象,直接看問題的本質。

股票出現大漲,其實只有底層一個邏輯,就是資金熱點,引發的跟風炒作。

就拿茅臺而言,大家都知道是大牛股。

但真正的上漲,就是集中在2017,2019,2020年。

業績是年年爬坡,但股價大幅度翻倍就在這幾年,本質就是因為這幾年的熱點炒作。

2016年,當時炒的是一批大藍籌,並不單單是白酒,頭部的銀行、地產,這一類都炒了。

2019-2020,這兩年炒的就是大消費,大消費中的白酒,就是雞犬升天了。

本質上,股票的大幅度上漲,靠的都是炒作,一旦資金不炒了,股價就不漲了。

2021-2023,茅臺的股價也就停滯不前,就在1700上下波動了。

業績什麼的,只是一個支撐上漲後,下跌空間的東西,並不是真正意義上帶動大漲的誘因。

也就是說,業績好的股票,漲上去下跌就有限。

業績差的股票,從哪兒漲上去,最終會跌回哪裡去。

但股票能不能漲,並不是業績說了算,而是資金說了算。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些股票業績很好,但是不怎麼漲,因為沒有資金。

一旦真的有資金願意拉升股票,不論業績好不好,都會帶來股票的大幅度上漲。

想抓大牛股,看懂資金就行。

看不懂資金的話,看懂換手率也行。

看不懂換手率,搞清楚量價關係,也是可以的。

反正能夠看懂錢在哪裡,想炒作哪一塊,就能抓到大漲的股票。

懂得如何抓熱點,就勝過這個市場90%的交易者。

熱點的本質是什麼?

是故事,是概念,是上漲的空間,是潛在賺錢效應,吸引來的大量資金。

抓熱點的本質,就是看市場在講什麼故事。

或者說全市場當下的關注點在哪裡,對應的資金又去了哪裡。

有些熱點是階段性的,有些熱點卻是短暫的,是一過性的,到底如何判斷?

這才是問題的本質。

1、看流入的資金體量和持續性。

一個板塊想要長期上漲,那麼流入的資金一定是大量的。

什麼是大量的,簡單的說,至少佔比這個板塊市值的30%以上。

資金想要引爆熱點,就必須在市場上掃光浮動的籌碼。

通常而言,一個板塊的個股,實際真實流通盤,往往就在30%左右。

但凡資金具備這樣一個體量,就能引導整個板塊的上漲,觸發熱點。

其實,5%左右的突然襲擊,也能引發熱點,但可持續性會很差。

到了30%左右,那整個熱點的可持續性就徹底被激活了。

2、看政策有沒有傾向和引導性。

資金的可持續性,其實還非常依賴於政策。

可以這麼說,政策是提供源源不斷資金的幕後推手。

政策會引導資金的走向,讓資金變成流水一樣,灌溉這個行業。

政策的傾向和引導性,直接決定了資金對於這個熱點的興趣程度。

資金是不願意錯過政策扶持行業的,因為這個行業裡都是錢。

只有錢聚集的地方,才是可以賺到錢的地方。

3、看大趨勢是否存在不可逆性。

還需要關注的,其實是整個行業熱點,是否存在不可逆性。

很多人不理解什麼叫做不可逆。

比如,觸屏手機取代了鍵盤手機,這就是不可逆的,手機拍照取代了數位相機,這也是不可逆的。

不可逆性直接決定了整個行業的趨勢。

有一些行業發展起來後,是不存在倒退的,就是蛋糕越做越大了。

這種蛋糕越做越大的行業趨勢,正是熱點投資的重中之重。

4、看長期業績是否具備空間性。

資金炒作一個板塊,除了說故事,還需要看想像空間。

說白了,炒作的背後,就是講一個長期的業績故事給別人聽。

聽的人多了,信的人就多了,股價就漲了。

之所以漲,就是為了去提前預知未來上漲的空間。

空間越大,機會也就越多。

但空間大,需要的是講故事裡,業績未來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少。

業績的想像空間越大,那麼資金敢於炒作的程度也就越高。

5、看上漲邏輯是否存在唯一性。

最後一點,就是關於行業熱點的護城河,所謂的唯一性。

這一點其實很難做到,能夠做到唯一,也就是幾乎壟斷了。

任何壟斷行業的上市公司發展,相對而言都是非常光明的。

畢竟,掌握了絕對的主動權,定價權,那想像的空間就很大了。

唯一性的上漲邏輯,看似很複雜,其實還是很簡單的。

市場供需對於某家上市公司的產品,如果能構成有利的供需關係,其實就是存在唯一性。

唯一性並不是捨我其誰,而是上漲的底層邏輯,就這一條明確的主線。

熱門行業板塊先抓住之後,還需要抓整個板塊的龍頭個股。

因為龍頭個股的漲幅,往往比整個板塊的漲幅要大。

抓龍頭個股的思路,主要也有以下幾點。

1、短線賺錢效應最好的是龍頭。

短線龍頭和長線龍頭完全不是一回事。

短線龍頭只需要資金支撐,並不需要什麼業績。

業績帶動的爆發力,是長期存在的,但在短期,資金決定一切。

資金更熱愛中小盤的龍頭,因為籌碼越少,越會顯得珍貴,炒作起來也越方便。

隨著股價的上漲,賺錢效應開始體現,越賺錢的越有資金願意炒。

所以,賺錢效應最好的,漲的最多的就成了龍頭。

2、長線看業績最好的才是龍頭。

放到長線來看,龍頭的邏輯完全不同了。

因為漲的時候不一定是業績最好的漲最多,但是跌的時候,業績好的會跌的更少一些。

長期看來,因為下跌回撤比較小,業績好的個股,會成為長期的龍頭。

那些能夠突圍而出的行業佼佼者,往往是業績優秀的。

他們可能在短期炒作的時候,漲幅不能排在第一第二,但把時間拉長到幾年來看,這部分業績好的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龍頭。

畢竟長線投資掛鈎價值,而價值體現最重要的,也就是業績了。

3、起漲階段龍頭個股往往不調整。

龍頭個股的特點,就是在於起漲階段不調整。

因為資金都在買龍頭個股,所以它的買賣供需是不平衡的,也就沒有調整的機會。

熱點的炒作,本質是籌碼供不應求,資金過剩導致的。

到了後期,因為股價的連續上漲,帶來強大的賺錢效應,導致了資金會更加蜂擁而入。

直到股價炒高到一定程度,龍頭才會疲軟。

這就是為什麼龍頭在上漲初期,是直接扶搖直上的。

這同樣也是很多投資者提到的,首陰入場的大邏輯。

4、上漲後期可能會存在二龍三龍。

所謂二龍三龍,指的是由於龍頭個股漲的太高,導致跟風盤不足。

資金撤離龍頭股後仍然想炒作這個板塊,啟動了第二龍頭股,第三龍頭股。

所以,在上漲後期,可能二龍三龍的漲幅,會高於一開始上漲的龍頭股。

沒有第一時間介入龍頭個股的投資者,可以逢低吸納板塊中,明顯利好的個股,有可能會成為二龍三龍。

但一些僅僅題材沾邊,並沒有實質的個股,也是不具備成為二龍三龍潛力的。

抓龍頭是一門學問,因為龍頭的上漲幅度,會遠高於行業平均。

但抓龍頭並不是一種必然,抓錯了也很正常。

但凡能抓到行業熱點,基本上就能賺到錢,至於賺多賺少,沒有那麼重要。

錯失茅臺的人,如果買了五糧液、瀘州呢?相信情況也不會差太多。

先認準大方向,把握住階段性的行業大機會,才是最重要的。

名聯說:

跟隨20年牛散朋友一起操作之後,總結出勝率高的抓大漲方法。

那就是突破後形態,基本上所有的牛股、妖股的起漲點都是從突破開始上揚。

突破基本上投資者都能識別,那如何把勝率提高是關鍵點。

說起來很簡單,那就是二次過峰,也就是二次以後的突破點。

突破之後的個股為什麼是大漲的開始,首先是脫離了籌碼密集區,這是所謂的成本區,在裡面的投資者幾乎都有盼漲心理,我們這些普通投資者不會形成拋壓,去打壓股價,當然也沒有股價的控制權,主力資金拉升自然輕鬆。

而二次突破是第一次緩解了前高點的壓力之後的突破,把前高點套牢籌碼解放之後,再次突破勝率明顯比第一次高。

二次突破想勝率高,也可以疊加熱點復盤,這樣成功率更高。

有一次和牛散朋友一起復盤,他看的個股都是從熱點中的板塊挑選,漲幅前三的板塊,與漲停板前三的板塊從這裡面精選出龍頭、強勢個股。

他說的一句話,我覺得特別中肯,「不破不立」,而我以往挑選蓄勢的個股不一樣,等待的時間長,他選的直接突破後的,延伸理解一下,股票強不強先看能不能突破,突破之後的是大漲的開始,所以不破不立一句話概括了,而我總結完善這句話:「不破不立,破而後立」

不能突破不能建立行情,突破之後才能建立新走勢。

在二次突破之後,選擇突破成功的個股。

二次突破不成功的,還有三次、四次主要是突破成功後的。

有些極端的還有突破成功後回洗的,這就要關注回洗的位置,不破最近低點都是良性調整。

優選選擇,熱點中的板塊,每天漲幅前三,漲停板前三的板塊,個股都值得關注。

二次突破的個股,如何尋找買點呢。

太高不安全,太低等待周期又長,分為三次機會。

這裡分為最佳買點,次佳買點,一般買點。

前面說道,我選的是蓄勢的,因為風格穩健,但是買點安全,所以稱為最佳買點。

1、最佳買點:是要放棄超短的時間,在第一次突破之後的回調中形成,這時候的蓄勢是最佳買點。

2、次佳買點:在突破前高之後的第一個漲停板介入。這時候根據盤中放量上揚的時候,強勢的時候直接打板關注。

3、一般買點:已經漲幅過高,超過3個漲停板都是風險較大的時候。風險大於利潤,屬於高位高風險。

底部獲利盤已經累計不少,有拋壓。

分享的這些不是隨意的圖,是以前介入和關注的個股,因為是短線,可能沒有獲利整個波段,所以大家看圖修正操作,不要當萬能鑰匙去解讀。

要想找大漲的個股,一定要摒棄波段和長線思維,以短線角度去操作。

大漲的個股,通常騙線多,很容易刷下車,或者被套,要有底線原則。

剛才分享的圖例中,為什麼有的是大陽底,有的是前低點,這是支撐,有效則留,無效則退,傻瓜操作,積攢傻福。

對於短線想捕捉大漲的個股,二次成功突破的個股,會幫你節省很多時間。

配合熱點中的板塊,事半功倍。

股市操作,越簡單越順暢。

財經分析浙江說:

股價大漲30倍以上的8隻股票

1,伊利股份

上市時間1996年3月12日,

2,蘋果公司

蘋果是1980年12月12日上市的

上市後的前21年,

蘋果的股價漲了又跌了,

投資者的回報率不高

直到2001年10月23日,

蘋果音樂播放器iPod上市

蘋果漲了一波,

而後到2007年,蘋果手機上市,

蘋果的股價一路大漲到2021年

中間經歷了幾次短暫的調整。

但總體上來看,

蘋果公司的40年,前20年漲得不多

後20年漲幅驚人。

伊利,蘋果公司,如果只買入短線持有,賺1倍都很難,但是長期持有,隨著公司的收入,利潤大增,股價也大漲了很多倍。

3,騰訊控股,

2004年6月16日上市,

4,微軟

微軟1986年3月13日上市

上市後的人前13年,微軟走出了波瀾壯闊的大牛市

一路大漲到1999年的12月,

因為網絡泡沫破裂,

後來微軟的股價進入調整期,

到2008年又遭遇金融危機

後期遭到蘋果系統,安卓系統的超越

直到2015年左右,微軟雲服務業務的崛起

微軟股價開始走出一波大牛市。

騰訊的情況很不同,上市18年以來,超過13年都是大漲的,屬於超級大牛股。

5,貴州茅臺

上市時間2001年8月27日,

貴州茅臺上市的時候,大部分中國人還很窮,在歐美人眼裡,當時的茅臺酒價格很便宜,

但是過去21年,貴州茅臺連續幾次提價,

目前的價格即使是普通的有錢人,也捨不得經常喝,實在太貴了,經常喝茅臺的話,一年的開支要十幾萬,一年喝掉一輛汽車的錢。

6,谷歌

2004年8月19日,谷歌上市,

谷歌前期主要的兩大業務是搜索,YouTube視頻

後期因為安卓系統的成功

成為全球最大的廣告收入公司。

走了17年的慢牛行情。

7,格力電器

上市時間是1996年11月

格力電器也是大牛股,26年來超過16年都是大漲的,但最近兩年不行了,因為國內空調行業飽和了,而國外因為電價貴,不可能和我國一樣,家家戶戶幾臺空調。

8,亞馬遜

亞馬遜1997年股票上市

前期是書籍電商,賣書為主,後期開始在網上銷售百貨,數碼,超市裡有的東西全部都賣,

亞馬遜成了美國第一大電商,

但在規模上不如阿里平臺上的銷售額

亞馬遜在2013年左右介入雲服務

成為全球第一大雲服務供應商。

雲服務帶來了大量的收入,利潤。

讓亞馬遜最終與沃爾瑪的收入差距大幅縮小

按照目前的進度,亞馬遜會在三年內超過沃爾瑪

成為全球銷售額最高的企業。

未來想抓到大漲的股票,難度要比以前高很多,因為我國大部分行業都已經過了成長期

比如汽車行業,從一年產量100萬輛 ,增長到2700萬輛左右已經到頂了,

比如手機行業,大部分人都有手機了

比如家電行業,也是這個情況

按照目前我國的情況,8年內我國會成為發達國家,行業都進入飽和狀態,普通股票都很難大漲了。只能在新興行業裡面找

但新興行業規模小,市場資金多,股票買賣的風險大增。

要想繼續找到好股票,只能不斷學習研究上市公司,或許未來幾年能找到幾隻,

和以前幾年找到上百隻比起來,難度大增。

洪齊1958說:

所有能夠大漲的股票出現的第一個信號就是:技術分析指標CCI大於240。這相當於你從官道爬泰山必定要經過"紅門"一樣。當然,接下來還會出現VR大於250、MACD大於1等等。這也相當於爬泰山到了南天門、十八盤一樣。記住:CCI大於240這是最先出現的信號,你要記住它!

J1415926說:

怎麼樣才能抓到大漲的股票?我們為什麼能認識桃花,荷花,桂花,梅花,因為在我們的心中有它們的品像,見到它們一比對就辨別出來了。跟伯樂相馬一樣,他知道寶馬的品像,在數匹,甚至幾十匹馬中,一眼就能辨別出誰是寶馬。在股市中要抓到大漲的股票,一樣要有大漲股票的K線,均線,甚至量價,指標趨勢特徵,並根據其趨勢特徵寫出選股公式進行選股,在選出的股票中辨別誰將是大漲的股票買入,獲取豐厚的利潤。

我在今年主板的股票中,每月各選一隻股票,請你看看它們的品像,各有麼特徵,我總結幾點供你參考: 一,是不是都是低價,小市值股票,二,是不是都是左邊一馬平川,即橫有多長,豎有多高。三,是不是都在牛熊分界線(MA120)附近以漲停板啟動,四,是否是MA5 5日線,MA20 20日線 拐點啟動,或在MA120均線上,MA5金叉MA20啟動。……

怎樣去選股,極簡單,就在每天漲停板中淘金,在辨別,去尋找就可!

股票野生交易者說:

在A股市場,大漲的股票有兩種,一種是長線價值投資的股票,一種是短線突擊上漲的股票。

長線價值投資性大漲的股票,通常表現為以下三種形態:

一、K線小陰小陽橫盤震蕩整理,時間相當長,形成一個平臺。哪一天,股價突破這一平臺,便開始大漲;

二、股價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小幅上漲、下跌,始終在一個箱體內運行,哪一天股價突破箱體,便一飛沖天;

三、股價多次衝高,在前期高點附近回落,如此反覆多次,就像當年毛澤東領導工農紅軍四渡赤水擺脫國軍的追逐一樣,股價突破前高,一騎絕塵而去。

短線突擊上漲的股票是短線主力所為,通常在市場熱點板塊中,而且大多是以下兩種走勢:

一、一波拉升,然後A字下跌;

二、三波拉升,然後出局。

要抓價值投資性大漲股票,可從K線圖上去捕捉三種形態,符合這三種形態,都能大漲。

要抓短線突擊上漲的股票,就得跟蹤市場熱點板塊,並結合均線形態(均線凌亂下,股價是難以大漲的)。

股海珍金說:

抓住大漲的股票,就要選擇當期熱點板塊。

再一個要抓住熱點板塊龍頭股進場。

抓住的意思是要做到提前發現,提前進場。在板塊行情剛開始啟動時候就要進場板塊龍頭股。

如果是看見板塊行情連續發動幾天了,龍頭股連續幾個板了,才開始發現板塊行情發動了,才開始考慮進場,就無法進場,無法抓住龍頭股。

因為這時候已是板塊行情後期。

投資者一定要意識到,看見了,就是已經發生了,已經發生了就沒有進場價值了。

要抓住大漲股,首先就要在大漲還沒有出現時候,就預測到要大漲,提前進場,這樣才可以獲取後續漲幅利潤。

點關注

15年股市實戰,建立通過市場檢驗盈利模式

教你大盤漲跌階段,板塊行情判定,龍頭股選擇,倉位布置,進場點,出場點選擇。

一生命力一說:

你這個問題,也是我一直在尋找答案的問題。通過二十年的炒股經驗積累,我感覺,只要是處在上升通道中運行的個股,基本上都是會大漲的股票。只是漲的多少的問題,一般短期漲30%,我認為就是大漲的股票。畢竟30%的收益,比巴菲特賺的還要多,應該是很牛X了,而且,還是短期。如果這樣的案例一年多幾次,想不發財都難。

對於中長期而言,能一年翻一倍,那也是很牛X了。至於什麼動不動就抓到十倍牛股,隨便買就能漲停板,這種天方夜譚的神話故事,還是等老的哪裡也去不了的時候,坐在輪椅上給兒孫去吹吧!

上面說了那麼多,問題來了,什麼是上升通道中運行的個股。其實,這個很容易搞懂。只要不是股市小白,知道五日線,十日線,二十日線,三十日線,半年線,周線,月線,年線的股民,應該都會明白。只要股價在均線上方運行,那麼就是一隻好股票,一隻能滿足不同人群欲望的好股票。不過需要分清楚,因為股價在均線上方運行,也分為幾種,比如,沿著五日線運行,沿著十日線運行,沿著二十日線運行,一旦股價跌破支撐位,那麼就要選擇放手,不然好股票也會被你給炒糊了。

總結一下,好股票真不是靠抓,就能抓到的,千萬不要相信那些賣軟體的,天天打電話給你,邀請你進微信群的,不過,你可以相信一點,就是打電話的頻率多了,說明股市行情要來了,好長時間沒有接到類似的電話,說明股市沒什麼行情。當然,關注我,或多或少,也許對你投資股市會有那麼一點點幫助。

琅琊榜首張大仙說:

大漲的股票是等出來的,熬出來的,而不是抓出來的,沒人能夠準確的抓住起漲點,在股市裡這種做法就是博弈,是投機!華爾街有一句廣為流傳的話:要在市場中準確地踩點入市,比在空中接住一把飛刀更難。就是說的這個!!


記住,在股市裡有個不成文的規律,那就是在底部區域裡,個股的橫盤時間越長,那麼表示主力的洗盤吸籌越久,拿到的籌碼也就越多,這也就意味著未來的漲幅越大,所以橫有多長,豎有多高就是說的這個!那麼我們要做的其實就是在底部區域裡,埋伏布局一隻超跌的績優股,利用熊牛的規律,利用底部橫長豎高的規律進行投資!!


因為一名優秀的投資人可以預計到將來可能會發生什麼,但不一定知道何時會發生。重心需要放在「什麼」上面,而不是「何時」上。如果對「什麼」的判斷是正確的,那麼對「何時」大可不必過慮。大部分的散戶輸在對於時間的預測非常勤快,最後導致的交易頻率非常高,失誤率也就越大!而一個高手應該是放棄時間的預測,做空間的判斷,如果你對於未來的空間和概率的分析是正確的,那麼只需要耐心等待即可,至於何時來不必關心,因為知道一定會來!這樣也就可以真正大概率地抓住個股主升浪的行情,等到大漲的股票了!

點讚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財經和投資背後的真正邏輯。謝謝您們的支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810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