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是社會的龐大群體,特別是50後,60後己進入老年期,不論他們年輕時候為國家做的貢獻大小,不講他們的奉獻精神,就社會保障而言,也應該讓他們享受社會發展的成果,經濟增長的紅利,友友們同意我這個觀點嗎?請評論支持!
農民是社會公平正義的基層環節,為中國經濟的騰飛做出了重大貢獻。
我國經濟每次面臨硬著陸風險時,都是農民階層充當了緩衝。曾經的家電下鄉、縣域房地產消化,即將開始的新能源下鄉,都是在為經濟軟著陸做貢獻!
每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首要議題就是三農,說明了三農問題舉足輕重。
關注農民,不能只講奉獻,不講保障。農民也理應分享中國經濟的成長成果!
不可否認,農民確實為國家發展做了很大貢獻。尤其是50-60年代的農民們,開荒,挖渠,交公糧!哪一個事件都為國家發展做出重大貢獻和犧牲!現在他們老了,全身是病(累的),有很多沒勞動能力了,保險也沒錢交了,基本養老生活就成問題了!現在國家發展起來了,應該考慮增加農民養老保障。讓付出巨大貢獻的農民也享受到國家發展帶來的一系列福利!期待國家早日重視實施起來![祈禱][祈禱][祈禱]
養老農民不可忘,90歲到70歲農村老人故事很長,因憶苦思甜老人多。無私奉獻多。什麼都沒有,只有人的本性聽從指揮服從分配,新修水利丶支援建設丶(機配製丶二肩丶二手丶二腳丶獨輪車丶二輪車)工具配件丶棒棒丶繩索等人力軍!最深動故事到錢塘江圍墾農民所在一生奮鬥人生故事,作者們來吧記錄歷史。善意的老人們!地方製造者!祝你們幸福健康長壽!
1、因為農民老了以後缺乏保障。
2、因為幾億農民,養老金只有100-200塊錢,不夠吃飯的。
3、因為養兒防老,現在已經不現實了,農民的兒女只能去城裡打工,才能養活一家人。
4、因為各種成本太高,單靠種地,農民賺不到錢。
5、因為農村很多留守老人,無人陪伴、無錢看病。
6、因為,發生了很多農村老人,自殺的現象。
7、因為養老金差距幾十倍,生活狀態千差萬別,太不公平。
8、因為農民60-70歲,照樣出去打工賺錢,沒有休息的權利。
9、因為農民看病,報銷非常少,大病只能放棄治療。
10、因為農民太窮、太不容易了,拼命一輩子,老了沒辦法享福。
11、因為想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就必須讓老百姓有錢、敢花、有養老保障。
12、因為,農民養老問題,已經是頑疾,多年提,問題依舊。
13、因為糧食安全問題,太重要了,養老問題解決,提升種糧積極性。
兩會多次提出農民養老問題,這是很正常的事情。說明黨和國家及人民代表對老農民的關心關懷。
人們也應該早就估計到,兩會召開人民代表們一定會把農民養老問題提交大會議程。並且兩會後養老問題肯定會有新的調整變化。
農民養老問題,確實是目前我國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我國老齡化程度很重,養老問題在目前的社會會生活條件下,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一對夫妻要負責雙方父母的養老,還要撫養孩子們,負擔確實不小。
如果沒有很好的經濟收入,只憑種一畝三分地或打零工,就目前的生活消費水平,養家餬口就很不容易了,更甭提再發展及發家致富了。
這些70歲以上的農村老農民每月基礎養老平均100多元,就目前的高消費水平,兒女如果不管,單靠100多元是遠遠不夠生活消費的。
國家也審時度勢,給這些老年群體增加了高齡補貼。但是,除了幾個大城市近郊區的農民外養老金及高齡補貼尚且高點外,一般農村的農民高齡補貼在30~50元。這個補貼確實不算多,從根本上解決不了問題。
所以,這次兩會召開,農民養老問題成了國計民生的一個重要內容或議題,人民代表為人民發聲很正常,相信大會以後農民的養老補貼一定會有一個大大的變化。
基礎養老金加高齡補貼,每月在300~400元,比較現實點,這就基本上能夠保證老年人的生活消費了。有兒女的加上兒女養老,老年人都能夠幸福的歡度晚年。
已有人大代表提議給農村60歲以上的老年農民每月800~1000元的養老金。提議是不錯的,農民肯定都歡迎!
但是,個人認為,這是不可能的!可不是一句話漲就漲吧!這個要從國民經濟條件和其他多個方面綜合考慮的。比如,其他人群漲不漲?漲多少?
強調說明一下:
兩會提出的農民養老問題,這裡說的農民,我認為主要是指在國家實施《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政策時,已經年滿60周歲的農民(即30、40、50後),這類農民群體,已過了繳納社保的年齡了,國家允許這類老年群體不需要繳納社保費,便可按月領取養老金,及高齡補貼。
在城鄉居民社保實施時,不滿60周歲的其他農村農民,要按年繳納社保費,多繳多得,到60周歲後按月領取養老金。
兩會上提議的提高農民養老金的問題,可能包括所有60歲以上的農民。也很有可能是指30、40、50後,這些未繳納社保費的老年農民。都漲我沒意見,只給老年農民漲我也沒有意見,因為誰也有老的時候。拭目以待吧!
年年有人提,就看咋解決,五六七十年代出生的農民,他們至少為國家做出應有的貢獻,至少為國家免費交過公糧,免費修過機場,修過公路水庫。
現在社會發展好轉了,農民也應該不能落下,也應該分享到改革開放帶來的成果,要讓農民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韓戰,也沒有落下農民,現在分享改革開放的蛋糕,也不應該落下農民。
今年的兩會,多個人大代表提交農民養老的議案,這說明國家和人大代表對農民養老的關注和關心,也說明農民的養老問題應該提到議事日程上了。
這些年,尤其改革開放四十多年,農民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城市、交通等基礎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農民老了理應享受發放養老金的待遇。
第一、從包產到戶之前和包產到戶初期,生產隊和農民家庭每年都要向國家上繳公糧,那個時期的強壯勞動者現在已經到了六七十歲,或更老的年齡段,這些人大多已經喪失了勞動力,或再從事勞動賺錢比較困難,給他們發放養老金合情合理。
第二,現在國家富裕了,經濟發展了,不能忘了曾經為我們的城市基礎建設,修建公路、鐵路的農民工兄弟,他們理應享受國家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的紅利,他們老了也應該發放相應的養老金,頤養千年。
第三、振興農村不只是基本建設和建設美麗鄉村,也應該考慮一下上了年齡的農民的生活現狀,讓他們的生活沒有後顧之憂,讓他們過上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