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紅樓夢》中香菱換上了襲人的裙子,有什麼深意嗎?_紅樓夢中香菱是誰的親生女兒

南山橘暖讀書時說: 香菱換上花襲人的石榴裙,暗喻了香菱和花襲人的命運,還與薛寶釵的結局有關。 「石榴裙」泛指古…

南山橘暖讀書時說:

香菱換上花襲人的石榴裙,暗喻了香菱和花襲人的命運,還與薛寶釵的結局有關。

「石榴裙」泛指古代紅色的裙子,唐代最為盛行,也廣受後世女子喜愛。顧名思義,以其色彩豔紅如石榴花而得名,女子穿上「石榴裙」之後格外活潑俏麗,也被文人賦予許多浪漫色彩,唐詩中有「紅裙妒殺石榴花」的描寫。

久而久之,「石榴裙」也就成了古代美少女的代稱,用來形容這女子容貌姣好,儀態優美。也可以指代女子的情思,比如女皇武則天的詩中寫道:「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億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香菱換上襲人的石榴裙,預示她會被薛蟠的正妻忌憚處治

《紅樓夢》中的香菱本是士紳甄士隱之女,原名甄英蓮。長得嫵媚鮮豔,嫋娜脫俗,有「兼美」秦可秦可卿卿的風採,可謂是書中數一數二的美人。

香菱的美貌穿上石榴裙正是美人著麗服,相得益彰,但是很多讀者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她當時的身份是薛蟠的小妾,而石榴裙雖然不是大紅,但卻屬於正紅色系,太過於豔麗招搖。

香菱偏又穿著這石榴裙拿著一支並頭蘭花,跟小丫頭小戲子們一起鬥草,還說她手裡拿的是「夫妻蕙」。這裡展現出了香菱當時的婆家金陵薛家不講規矩禮數,不僅在娶妻之前先納妾,而且還讓小妾穿石榴裙。

雖然「呆香菱情解石榴裙」展現出香菱性格純真嬌憨的一面,但也可見這這姑娘是真的情商很低,不怎麼懂人情世故,也是心裡有什麼,口裡就說什麼,卻不懂考慮是否合時宜。幸虧這次說話的對象是小丫鬟小戲子們,最多她笑想丈夫也就罷了,若是被別人聽到,豈不又笑話「金陵一霸」家沒規矩,這話若傳到寶釵、薛姨媽耳朵裡,保不齊香菱又得挨一頓嘮叨甚至責罵。

香菱因為和小戲子推搡,把身上穿的石榴裙拖在泥水汙溼了,立刻就嚇得不行了。寶玉立刻表示:「姨媽老人家嘴碎,饒這麼樣,我還聽見常說你們不知過日子,只會遭踏東西,不知惜福呢。這叫姨媽看見了,又說一個不清。」

香菱聽了這番話恰恰正「碰在心坎兒上」,可見她平日在薛家地位何等卑微,不僅要給薛蟠做妾,伺候這個呆霸王,還要給薛姨媽、薛寶釵當丫頭使喚。想讀書都只能「偷空兒看一兩首」,而當薛蟠亂花錢的時候,薛姨媽怎麼捨得罵她的好大兒薛蟠呢,又沒有兒媳婦,只好又拿香菱出氣罷了。

可笑還有觀點認為香菱在薛家過得什麼享福的好日子,事實就是香菱連一條比這更好的裙子也沒有,哪裡像花襲人,雖然只是寶玉的大丫鬟,一個沒過明路的通房,但隨手賞人就是幾兩銀子,送史湘雲古董盤子,區區一條石榴裙說給香菱也就給了。

再比起賈府裡插金戴銀,遍體綾羅的賈璉通房平兒,香菱甚至也沒有什麼像樣的首飾,否則薛蟠想要找戴過的珍珠,還用巴巴的去問王熙鳳要嗎?

這自然都是託薛寶釵的福,她也曾教導未過門的弟媳婦邢岫煙說:「你看我從頭至腳可有這些富麗閒妝?如今一時比不得一時了,所以我都自己該省的就省了,總要一色從實守分為主,不比他們才是。」這都管到堂兄弟家去了,自家哥哥的小妾香菱,薛寶釵自然管的更多了。

香菱穿上了鮮豔珍貴的石榴裙的這段時間,也是她生命中最鮮豔奪目的部分。她學詩作詩聯句,又在寶玉的生日宴上寫字猜酒令,文採飛揚,光芒四射,哪裡像個惡霸家的小妾丫頭,當真是比國公府的千金小姐如迎春、惜春等更加耀眼。

可是此時她的石榴裙沾了泥水髒汙了,暗合了香菱在太虛幻境的畫冊判詞上預示的:「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幹,蓮枯藕敗」,香菱也就是甄英蓮雖是石榴裙般嬌豔珍貴的女兒,但可惜被「金陵一霸」薛家玷汙,她也如那「石榴紅綾」一樣不禁染,又容易被毀,又容易褪色的,此處香菱解下了弄髒染溼褪色的石榴裙,應該也有預示她生命來日無多的意思。

她接著換上了襲人給的一條一模一樣的裙子,襲人是寶玉婚前廝混過的丫頭,還不得見光的通房,卻得寶玉依賴和王夫人重用,將來必然被賈寶玉的正妻忌憚處治。

襲人其實是沒資格穿石榴裙的,她最後的結局是嫁給了優伶戲子蔣玉菡。香菱穿上襲人給的石榴裙,很可能預示她會被薛蟠的正妻忌憚處治。

書中她是在寶玉生日的時候穿了這條裙子來赴宴的,可見這是她出門見人的鮮豔好衣裳了,等到薛蟠娶夏金桂的好日子,香菱很可能也會穿這條石榴裙。

那麼薛蟠的正妻夏金桂過門來,看見香菱這個擺酒請客開臉的正經小妾穿著鮮豔的紅石榴裙,就好比王熙鳳去小花枝巷看見尤二姐穿著大紅襖一樣。

難怪夏金桂橫看豎看香菱都不順眼,有「宋太祖滅南唐」的心思,甚至做局設計要把香菱往死裡整,也藉機給薛蟠全家下馬威。

而且這一回中香菱當著寶玉的就解開裙子換衣服,雖然他們是心思純真,沒有邪念的。但香菱畢竟是薛蟠的小妾,她和寶玉的關係,比平兒和寶玉之間還要敏感避嫌才是。

寶玉平時想對平兒獻殷勤,都要避諱她是賈璉愛妾的身份,如今寶玉卻又幫香菱解圍,又這樣換裙子,難怪香菱臨走的時候說:「裙子的事可別向你哥哥說才好。」寶玉也說:「可不我瘋了,往虎口裡探頭兒去呢。」

可見兩人也都知道薛蟠是個什麼性情的人,不敢讓薛蟠知道這件事。但是薛蟠又偏偏因為和寶玉因為這些爭風吃醋的事情幾次鬧事,一次為了秦鍾鬧得天翻地覆,一次因為琪官要持刀動杖要打死寶玉,後文中如果有人嘴碎把「呆香菱情解石榴裙」的事告訴了薛蟠,難免不會引出別的禍事。

有薛姨媽和寶釵攔著,賈府權勢威壓,薛蟠自然不敢真的動寶玉,只能收拾香菱,香菱最後的結局未必與這件事沒關係。

薛寶釵和花襲人送出石榴裙,也都是沒福氣的人

再說香菱這條石榴裙是薛蟠和寶釵的堂妹薛寶琴送的布料。

薛寶琴也是富商之女,父親雖然亡故了,但家裡這些珍貴的布料卻有,上京城來嫁人自然帶了不少,作為陪嫁和禮物饋贈都是好的。

因為古代顏色鮮豔的染料難得,而石榴裙是用茜草、紅花等植物染成,詩經中有「拾得紅茜草,染就石榴裙」的詞句,而紅花也是唐代經由絲綢之路傳入,在當時十分貴重,所以鮮豔的石榴裙也比較珍貴。

薛寶琴被梅家放了鴿子,眼看要退親,只好來賈府投奔薛姨媽,想攀附賈府的關係,自然要給薛姨媽家的哥哥姐姐們送禮的。只是她送的石榴紅綾想必也不多,所以一共才做了兩條裙子,一條是香菱的,另一條是薛寶釵的。

偏偏「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就是源自四大美人之一的楊貴妃,作者又官評薛寶釵像楊妃。

據說楊貴妃酷愛穿石榴裙,但因她和唐玄宗曾經的公媳關係,很多大臣都不尊敬她,不給她行禮,唐玄宗大怒,下令眾臣屬見到貴妃必須下拜,於是諸大夫眾男人也就只好拜倒在楊貴妃的石榴裙下了。

可薛寶釵在賈府日常立的人設是端莊嫻雅道學淑女,不愛花兒粉兒和富麗閒妝,穿的都很素淨,身上半新不舊的衣服,出門的外套都是和李紈這個寡婦一樣的青色系。

所以薛寶釵就拿這裙子送給了素日親厚結交的花襲人,拿二手貨送人也是薛寶釵的老把戲了,之前還拿了史湘雲給她的戒指轉贈襲人呢。

而書中寶玉說:「襲人上月做了一條和這個一模一樣的,她因有孝,如今也不穿。」明顯是不知內情的話,襲人的娘剛死了沒幾天,襲人還動不動要在寶玉面前思親落淚惹憐愛的,又要立至賢至善的好名聲,怎麼可能熱孝期間做鮮豔石榴裙的道理呢。

此處也可見薛寶釵和花襲人交往不走心,就是利益交換的合作而已,也沒把花襲人當個人來尊重。否則襲人剛死了娘,她就送石榴裙那也太忌諱了。

花襲人也沒把這裙子太看在眼裡,反正她「花大奶奶」日常管著賈寶玉的小金庫,一個月幾十上百兩的銀子流水般的從她手裡過,侯門嫡女史湘雲訂婚後拿來的「絳紋寶石戒指」,連賈寶玉這個貴公子都覺得好,可襲人去卻蔑的說:「戒指兒能值多少?」

所以她可能就是隨手一放,正好被賈寶玉看見,賈寶玉覺得奇怪問她,她才胡編寧可說自己新做的,也不敢說寶釵又送禮物來籠絡她。

正好這次賈寶玉憐惜香菱的石榴裙汙溼,讓花襲人拿出裙子給香菱換上,襲人毫不在意的就拿出來給了香菱。

這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薛家的裙子轉了一大圈又回到了薛家去。

只是薛寶釵送出了自己的石榴裙,何嘗不是在暗示她終究是個無趣的女子,雖然號稱是「豔冠群芳牡丹花」、「任是無情也動人」,但她冷心無情,毫無生氣,不止賈寶玉不愛她,書中也沒有任何男子拜倒在她裙下,為她的風採傾心過。而賈府上下,也沒幾個人真的把她當什麼主子小姐尊重的。

花襲人也是一樣的無趣女子,賈母蓋章的鋸了嘴的葫蘆,又愛說教,又愛裝道學,用身體作為交換哄著賈寶玉只聽她的話,將來她好靠著寶玉「爭榮誇耀」。得到王夫人承諾後就開始立人設,天天在賈府裝老好人,「至賢至善」的牌坊豎的老高,只可惜也沒幾個人真的尊重她,連她手底下的丫鬟們都說她是「西洋花點子哈巴兒」,不過看她是王夫人的狗一樣。

或許薛寶釵和花襲人送出去的不只是一條石榴裙,還是她們本該鮮豔生動的人生與姻緣。

最後再說兩個關於石榴比較有趣的典故,一個是據說石榴花的花神是「鬼王」鍾馗,而薛寶釵又暗合了劉姥姥那故事裡變了「鬼」出來四處晃蕩的小姐,青面紅髮的瘟神,花襲人又是真正和寶玉作怪的人,當年寶玉從夢中被夜叉海鬼拖住,跌入迷津,醒來就看見花襲人。

所以薛寶釵和花襲人這種喜歡裝神弄鬼作怪的人必然容不下那豔紅似火的石榴裙,好像也不是說不過去。

另一個就是石榴在中國傳統的民俗文化中,屬于吉祥果,有團圓、喜慶、吉祥等寓意,「豔若丹砂,流汁若醴」,又「千房同膜,千子如一」,是多子多福,金玉滿堂,家庭和睦的象徵

人們常用連著枝葉,切開一角果皮,露出累累果實的石榴圖案,寓意多子多福。而且新人結婚時衣物,帽子、枕頭上繡上石榴,可以表達早生貴子,子孫滿堂的美好祝願。

在《紅樓夢》這「千紅一哭,萬豔同悲」的女兒悲劇大全中,不管是送出了石榴裙的薛寶釵、花襲人,還是弄髒了石榴裙的甄英蓮,都不是有福氣的人,她們都沒什麼好日子可過,人生也不會吉祥幸福。

燈見說:

「紅樓夢中無閒筆」香菱換了襲人的石榴裙,確實是紅樓夢作者刻意的安排。是影射香菱本身的人物形象,以及香菱的命運。

下面分5點來說明:

1:石榴裙本身,是寓意香菱是個絕色的佳人。她像石榴裙一樣,美麗,嬌豔動人。

香菱本身出自富貴家庭,父親甄士隱淡泊名利,醉心詩書,神仙一般的人物。母親封氏溫柔賢淑,典雅佳人。

香菱未被拐賣之前,其父甄士隱就時常把她抱在懷裡,教她念誦詩詞。

這都是在隱寫,香菱的先天本錢雄厚。即:她有隱士一樣的父親,以及淑女一樣的母親。

並且其父在香菱牙牙學語時,就給她灌輸許多詩文,這也是為什麼香菱學詩,一點就通的原因,畢竟啟蒙教育基礎打得非常牢固。

而香菱在被拐之後,又被薛蟠搶來做妾,但她似乎骨子裡,天生有一種快樂明媚的天性,在屢經風雨後,依然未改分毫。這一點也很像紅石榴裙,熱情洋溢的氣質。

從周瑞家的,在薛姨媽處見到香菱第一面起,她每次出場就一直是笑嘻嘻的。

周瑞家的感嘆,香菱的姿容,很有些像東府裡的小蓉奶奶—秦可卿。

紅樓夢作者誇讚秦可卿的美,是兼具了黛玉之嫋娜婉轉,又兼具了寶釵之鮮豔嫵媚,可謂是紅樓夢第一絕色。

香菱竟然長得像秦可卿,可見香菱的容顏是極美的。

紅石榴裙的典故是出自唐代李隆基之寵妃楊玉環。

玉環貌美,李隆基寵愛有加。但是眾臣子卻不買她的帳,見到玉環不下拜。後來李隆基下令,若見貴妃不拜者格殺勿論,所以從那以後,眾臣子見到玉環才紛紛下拜。

玉環所經之處,唯見石榴裙飄動,這就是「拜倒在石榴群下」的由來。

而在古詩詞裡面,石榴裙也可以影射美女,寓意情人,寄語青春等等。

可見,此處香菱的石榴裙,其實影射是香菱是個絕色美女,而且還有著跟石榴裙一樣,熱情洋溢,爛漫的個性。

2:弄髒的石榴裙,是影射香菱被薛蟠玷汙了,是惋惜香菱不幸的命運。

賈璉第一次見到香菱時,曾經說過一句話:「好個齊整模樣兒,不該!薛大傻子玷汙了她」。

而在這一回裡,象徵著美女的石榴裙,象徵著香菱自己的石榴裙,確實被髒水染汙了,就契合了賈璉之前的言語。

紅樓夢中無閒筆,這是紅樓夢作者在這一回裡,與賈璉的感嘆惋惜遙相呼應。

3:被埋的夫妻蕙,寓意了香菱一生夫妻夢的破碎。

紅樓夢第六十二回:

香菱,芳官,蕊官,小螺,藕官等一大堆丫鬟在一起鬥草。

這一個說我有觀音柳,那一個說我有羅漢松,那一個又說「我有君子竹」,這一個又說「我有美人蕉」。

香菱說自己有「夫妻蕙」。引發小丫鬟䇺官的不滿,香菱舉例說明什麼是夫妻蕙,令䇺官無言可對,竟然推倒香菱,香菱跌倒弄髒了石榴裙。

眾丫鬟見香菱弄髒了裙子,怕香菱遷怒她們,於是一鬨而散。這時寶玉正好來了,並且手上也拿了一枝「並蒂蓮」。

見香菱裙子髒了,要叫襲人的裙子給香菱換。香菱允諾。寶玉這時做了一個動作,即:埋葬了香菱手上的「夫妻蕙」,以及寶玉拿來的「並蒂蓮」。

那麼,這是什麼意思呢?

是在影射寶玉的「並蒂蓮」之夢,以及香菱的「夫妻蕙」之盼,全部都會成空。會隨著這兩株草一起埋葬在地下。

4:石榴裙是寓意悲痛的思念。

如意娘

作者:武則天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這首詩,是女皇帝武則天的詩。是相思之意。文本內說香菱長得像秦可卿,又說秦可卿婉轉嫋娜似黛玉,所以,香菱其實也是影射黛玉的意思。

這條石榴裙是寶琴帶來的,只有兩條,一條給香菱,另一條送了寶釵。寶釵是個外穿素色衣裳的女子,在孝中的襲人,卻忽然有了一條這種一模一樣的裙子,可見這條裙子就是寶釵送襲人的。

香菱弄髒了石榴裙。換了襲人的裙子去,這是在隱隱告訴讀者,襲人此時已經和寶釵私下結成聯盟。

寶玉素來最愛是紅色,幾乎到了見了紅色就著迷的程度。

石榴裙是紅色衣裙裡,最為年輕,活潑嬌俏的裝飾,當然也可以寓意如意佳人。

襲人從怡紅院裡,拿出石榴裙,說明襲人和寶釵,都是無法穿石榴裙的人,只有像黛玉的香菱能穿,這是愛的肯定,以及最終的失去。

已經進了怡紅院的「石榴裙」,最終又被拿走。就像是來得早,與寶玉同吃同住,同至同息的黛玉,最終還是會離開一樣。而背後的推動者,就是把石榴裙送出去的襲人。

餘生只留給寶玉,石榴裙一樣殷紅的相思血淚。

5:後文不排除,香菱有為這條石榴裙受屈的可能。

香菱臨行前曾囑咐寶玉:

「不要教你哥哥知道」。

寶玉說:

「我可不瘋了,往虎口裡探頭去」。

還是那句話,紅樓夢中無閒筆。後文若無因為這條石榴裙而引發的風波,那麼此處根本無需多此一舉,寫下寶玉和香菱的這段對話。

所以,香菱最終的死因,很可能還是與這條石榴裙有關係。

讀書悟道說:

紅樓第62回,香菱、芳官、蕊官等四五個人,在草地上玩耍,香菱找到了叫作夫妻蕙的花,被旁人取笑,說她因為薛蟠出去了大半年,這是想漢子的節奏,因此將蕙也扯上夫妻的說法。

香菱一聽便起身與荳官打鬧了起來,一不小心二人滾到了水窪裡,香菱的裙子便溼了。正在為難之際,恰好寶玉這位護花使者出現了。他說襲人也有一條裙子,和她的一模一樣,可以將襲人的那條換上。

就這樣,香菱換上了襲人的裙子,而且還是一模一樣的。香菱換裙這一行為究竟有何深意,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理解:

暗示香菱與襲人相同的人生觀

兩條裙子一模一樣,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二人類同的命運。這種同向對比式的寫法,也是曹雪芹的常用筆法。

香菱幼年時期被人販子拐走,長大後一人被賣兩次,馮淵因她而死,薛蟠因她而出逃到京城,最後算是被賣到了薛家。同樣,襲人之所以進了賈府,也是從小就被賣了。在賈府,她先後服侍過賈母、史湘雲,再到賈寶玉。

因為都有被買賣的人生經歷,相對來說,她們二人心中的歸屬感不在親生父母之處,而是更加強烈的鐘情於買主之家。

比如,香菱被問起親生父母以及原生家庭情況,她一概說不知道,當別人替她難過時,她自己倒覺得沒什麼。相反,在第16回,薛蟠被柳湘蓮暴打後,她倒哭得眼睛都腫了。

再比如,當襲人聽到家裡人想為她贖身時,她死也不願意回去。這實際上並不符合常人思維,但這正是她重視買主之家的強烈表現。更離譜的是,在小說第6回,她就急急地把自己交給了賈寶玉,算是為日後成為寶玉的小妾贏得一些籌碼。

由於被買賣,香菱和襲人有著相同的人生觀,那就是視買主為再生父母,死都不願離開。這也可以說是兩條裙子一模一樣的深意之一。

出奇一致的婚姻觀

香菱長相與寧府蓉大奶奶秦可傾有得一比,薛蟠當初也是一時看上她的美貌,因此鬧出了人命。香菱進了薛家,並沒有馬上成為薛蟠的小妾,而是作了薛姨媽的侍女。後來在薛蟠的一再哀求下,薛姨媽才將香菱給了薛蟠,並正式擺了酒宴。

這樣的經歷,襲人也有。襲人原呆在賈母身邊,也是作一名侍女。後來為了出人投地,投靠了王夫人,並被王夫人親點為寶玉的隱形小妾。雖說二人沒有舉行儀式,但早已有夫妻之名。

從賈府裡的規矩,可以透視出當時的社會風俗,就是流行從府裡少主子的丫環當中,選取一位作少主子的小妾,可以說這是貴族通行的作法,趙姨娘上位也是如此。

香菱與襲人,同作為侍女,她們所走得婚姻路線都是一致的,只能做小妾,做不了正妻,她們的身份背景決定了她們的婚姻。她們是幸福的還是痛苦的,多半受制於正妻。

比如,薛蟠在娶了夏金桂之後,夏金桂對香菱的百般迫害,最終至死。襲人之所以站隊薛寶釵,也是因為薛寶釵和她有著相同的價值觀,這也恰恰說明,薛寶釵作為正室佔據著獨擋一面的地位。

類同的人生結局

香菱一生命運坎坷,從小被拐賣,如果當初賣給馮淵,相信她的人生必是另外一番景象。但命運偏偏讓她誤入歧途,跟了薛蟠這隻大頭蝦,而且此人男女通殺,喜歡漂亮女孩,也喜歡俊美的青年,不然也不會挨了柳湘蓮的打。

跟了薛蟠也就算了,還來了一個夏金桂,偏偏夏金桂又不是省油的主兒。香菱在她的折磨下最終殞命。

再看襲人,任何一個正常人都希望在自己的原生家庭長大,但事與願為,她被賣進了賈府。進了賈府後,曹雪芹又說她這個人有一個痴處,她這個人跟了誰,便心裡只裝著誰。

跟著賈母的時候,心裡只有賈母,但她卻不能像鴛鴦那樣守著賈母到死。後來跟了寶玉,她一心想著當小妾,心裡默認並支持薛寶釵成為自己的頂頭上司。但同樣,當賈寶玉還是一個不懂事的小孩子時,心裡裝的是她,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寶玉更加看重的卻是晴雯。

薛寶釵倒是成了賈寶玉的正妻,但賈寶玉沒有給她機會,出家而去。襲人就更不用說了,末了還被趕出了賈府,看在寶玉的份上,蔣玉菡娶了她。

從香菱和襲人兩人的命運來看,正好切合了墨菲定律。一件事會產生兩種結果,她們二人都沒有往好的方向發展,而是向壞的一面奔去,最終都成為一種悲劇,特別是香菱。

賈寶玉的意淫

賈府裡的男姓,從上至下,都有一個毛病,那就是皮膚淫濫。說到賈寶玉,曹雪芹給了他一個特別的身份,用以區別他與淫濫男性的不同之處,就是意淫。

所謂意淫,用警幻仙子的話來解釋就是,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在閨閣中固可為良友。所以,在賈寶玉的身上表現出對世間女孩的博愛情懷。看著誰都喜歡,覺得每個女孩都應該得到最好的照顧。

比如這些經典場面,齡官劃薔、平兒理妝、晴雯撕扇等,還有就是香菱換裙,這些名場面都有賈寶玉的參與。更為有趣的是,他希望自己死後,能用女兒們的眼淚埋葬自己。

香菱換裙的舉動,也是滿足寶玉意淫的表現之一,他沒有想到自己還有機會與香菱如此的親近,特別是香菱在換裙過程中所表現出的女兒嬌羞之態,極大的滿足了寶玉的意淫心理。

此外,香菱之所以換裙,是因這裙子沾染了汙水,從之後的情節來看,也是暗示香菱的命運將再一次被迫改寫。即使更換了裙子,還是一模一樣,人生命運還是一樣,一樣陷入婚姻的是非當中。

綜上所述,香菱換裙,一件小事寫出多方面的內容,可謂一箭多雕。

卓語說:

當然有深意!

香菱是過了明路的通房,這個身份就是襲人孜孜不倦,夢寐以求的東西。

香菱穿了襲人的裙子,意味著香菱的命運,將來也就是襲人的命運。

夏金桂和薛寶釵都是商戶之女,出身一毛一樣。甚至倆人還有血緣關係。書中描寫夏金桂出嫁前的情況,又美,又通詩書,又有心計。喪父寡母,掌上明珠,有做當家奶奶的心胸抱負,所有的經歷和特點,都跟薛寶釵一毛一樣。

作者暗示了這麼多,就是為了告訴讀者們:夏金桂如何容不下香菱,未來薛寶釵就會如何容不下襲人。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夏金桂心中所想,就是薛寶釵未來出嫁後心中所想。

夏金桂能把香菱逼死,寶釵一樣能把襲人逼死。襲人到了為保小命的時候,自然什麼條件都接受。

所以最終留給襲人的只有兩條路,要麼被安上罪名攆出賈府,要麼把她送給已被打成殘疾的下九流蔣玉涵,伺候蔣玉涵以減輕寶玉的內心不安。襲人只能選擇後者。

伺候一個被閹割的殘疾人,這就是所謂「優伶有福」的含義!

屏山品紅樓說:

《紅樓夢》六十二回,賈寶玉過生日,一整天都很熱鬧,大小活動也有一二十件,可回目是:憨湘雲醉眠芍藥裀,呆香菱情解石榴裙。湘雲醉臥名氣之大,情景之美,是湘雲正傳,讀者都知道。可香菱弄髒了一條新裙子,不過芥豆小事,值得上回目這麼煞有其事嗎?

問題並不在裙子,而是其中所含深意。

【一】尚在孝中的襲人,咋會做一條石榴紅綾裙子?

寶玉要為香菱排解繁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姨媽老人家嘴碎,常常聽見說你們不知過日子,只會糟蹋東西,不知惜福,要說讓姨媽看見了,又一個說不清。還有就是這裙子是琴姑娘帶來的,這一弄髒,豈不是辜負了她的心。剛好襲人有條一模一樣的,拿來給你換上,省多少事。

襲人既然是在給親媽戴孝,幹嘛要做一條穿不著的石榴紅綾裙子呢?所以,這條裙子恐怕不是襲人做的,而是別人送給她的。送她裙子的人,是薛寶釵。

這紅綾裙子是琴姑娘進京時帶來的,她和寶釵各有一條。寶琴是個熱情的女子,送石榴紅綾符合她的性格。可寶釵是不喜歡富麗閒妝的,平時穿衣很淡雅,都是半新不舊的。屋裡更是樸素的像雪洞,讀者可以想像,寶釵的色調的清冷的,寡淡的,是絕對不飽和的。面對這麼一條熱情似火的石榴紅綾裙子,寶釵是不會穿的。自己不穿要送人,當然要送對自己有用或需要拉攏之人,送給襲人可不就順理成章了。寶釵是給人送過衣服的,比如金釧。

【二】大紅的石榴裙也暗示了寶玉的價值取向

「紅」是《紅樓夢》裡最具象徵意義的詞,這個詞在賈寶玉和林黛玉身上用的是最多的。

寶玉:住怡紅院,號怡紅公子,怡紅院裡栽種著火紅的女兒棠,穿的是大紅箭袖,帶的是燦若明霞的美玉,別號絳洞花王,就連前身住的也是赤霞宮。

黛玉:唯一的兩次服裝描寫,一次是大紅羽紗,一次是大紅羽緞。腳上穿的地掐金挖雲的紅香小靴。糊窗子的叫做霞影紗,黛玉前身又叫絳珠仙子。

用「紅」的多寡是曹雪芹對一個人物鍾愛程度的重要標誌,也可以說,賈寶玉對一個人是什麼態度,對其怡紅到什麼程度,用「紅」的多少是重要的衡量工具。

明白了這個前提,我們再來看看擁有過石榴紅綾裙子的寶釵、襲人和香菱。

寶釵擁有過,可是她送了人,主動放棄了;襲人擁有過,在寶玉的安排下,把它贈給了香菱,所以,襲人也沒有了,其實細分析,襲人的顏色是桃紅,十分應對她妾室的身份。香菱也是妾,曹雪芹不但給了她眉間的胭脂記,在她弄髒了石榴裙後,又為她奉上一條新的石榴紅綾裙,是說香菱堪配石榴紅綾。這是香菱在《紅樓夢》裡的重要定位。「情解石榴裙」是賈寶玉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怡紅動作。上了回目。可以和他為平兒理妝一事並重來看。

【三】一條裙子也預示著薛寶釵和襲人的結局,機關算盡,最終不過落得一場空

《紅樓夢》裡,要說木石姻緣最大的對手當然是金玉良緣,而金玉良緣最重要的兩個當事人就是寶釵和襲人。在婚姻的較量裡,寶釵贏了黛玉,成為榮國府的寶二奶奶。襲人也一樣,她完勝晴雯,早早的就被當權的王夫人確定為寶玉的姨娘,而晴雯,則被逐而死亡。在《紅樓夢》整體社會背景下,在封建正統價值觀下,寶釵和襲人贏得徹底,黛玉和晴雯,輸得乾淨。可是在賈寶玉這裡,他最真摯的愛,都給了黛玉,他最真誠的情誼,給了晴雯。她們的生命亡故了,身體湮滅了。也帶走了賈寶玉所有的情思,活在人世間的寶玉不過一個軀殼,俗世已經沒有了任何的留戀,他出家尋找靈魂安放之處。

寶釵和襲人,一內一外,配合緊密,機關算盡,終究是雙雙被遺棄了。

寶釵和襲人統統失了石榴紅綾裙,正是賈寶玉在她們身上不可能停留的一種象徵。

我就是竹韻說:

賈寶玉生日那天,家裡的長輩們都不在家,當家人鳳姐病著,雖有李紈和探春代理家事,但大觀園的環境卻寬鬆得多,又恰逢薛寶琴、邢岫煙、平兒的生日和賈寶玉也在同一天,這一天熱鬧非凡,不僅小姐們無拘束地喝酒取樂,就連丫頭們也開啟了狂歡節。

《紅樓夢》六十二回回目是:「憨湘雲醉眠芍藥裀,呆香菱情解石榴裙」。前半回寫湘雲喝醉酒躺在石板上睡著了,芍藥花落滿一身;後半回寫香菱的石榴紅的裙子被水汙了,賈寶玉很憐香惜玉,讓襲人把還沒有穿過的一條一模一樣的紅裙子送給了香菱。

表面上看,這一細節寫的是賈寶玉的多情,以能在香菱跟前盡心而欣喜,也寫了香菱的嬌憨:這事情你不要和你哥哥說。

但細思,香菱換上了襲人的裙子,卻大有深意。


賈寶玉喜歡紅色,喜歡穿紅的女子。

賈寶玉住的地方,名「怡紅院」,怡紅院的牌匾上寫的是「怡紅快綠」四個字。怡紅院子裡是這樣的:

賈政與眾人進去,一入門,兩邊都是遊廊相接。院中點襯幾塊山石,一邊種著數本芭蕉;那一邊乃是一顆西府海棠,其勢若傘,絲垂翠縷,葩吐丹砂

賈政讓賈寶玉題一個匾額,賈寶玉說:「此處蕉棠兩植,其意暗蓄『紅』、『綠』二字在內。若只說蕉,則棠無著落,若只說棠,蕉亦無著落。固有蕉無棠不可,有棠無蕉更不可。」故題名匾額為「紅香綠玉」。元春省親,把「紅香綠玉」改作「怡紅快綠」,賜名曰「怡紅院」。

寶玉更有詩:

「綠蠟春猶卷,紅妝夜未眠。憑欄垂絳袖,倚石護青煙。」

寶玉的前身是赤霞宮神瑛侍者。赤是紅色,赤霞就是紅色的霞光。寶玉出生時銜的寶玉,「燦若明霞」,璀璨似明亮的晚霞。

賈寶玉的性格喜聚不喜散,自號「怡紅公子」,住在「怡紅院」,平生愛好:吃女兒唇上的胭脂,為姐妹丫頭等淘制胭脂……

賈寶玉最喜歡「紅妝」的女兒。去襲人哥哥家,他看到穿紅衣的襲人兩姨妹子,心馳神往。

他最愛的女子----黛玉,前世是「絳珠仙子」,「絳」也是紅色,「絳珠」就是紅顏色的珍珠。黛玉在現世書中僅有的兩次服飾描寫,都是穿紅的:

第八回黛玉「罩著大紅羽鍛對衿褂子」。

第四十九回:「黛玉換上掐金挖雲紅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紅羽紗面白狐皮的鶴氅……」

而兩次對比,寶釵的穿著則比較素雅,第八回寶釵的穿著「蜜合色綿襖,玫瑰紫二色金銀鼠比肩褂,蔥黃綾綿裙,一色半新不舊」,清代李鬥《揚州畫舫錄》中有這樣的記載:「淺黃白色曰蜜合」。這次薛寶釵穿的是淺黃白色系。第四十九回薛寶釵穿一件「蓮青鬥紋錦上添花洋線番羓絲的鶴氅」,這次穿的是青色系。

賈寶玉喜歡紅色,不喜歡青色;喜歡黛玉,不喜歡寶釵。

寶釵把紅裙子送給了襲人,襲人也丟失了紅裙子

寶釵也是有過紅妝的。

第六十二回,香菱說,這是前兒薛寶琴剛帶來的,寶釵做了一條,她做了一條,那天才第一次穿,沒想到就被豆官將她推倒積水汙了。賈寶玉說襲人有一條和她一模一樣的紅裙子。

巧的是質地和樣式都一樣,過去大家小姐的衣服都是自家手工製作,還不走現在批量生產市賣的渠道,況且襲人正在孝中,斷不會自己做這樣一條紅裙子,那這條裙子一定是寶釵送襲人的。

寶釵送襲人紅裙子,一是想籠絡襲人,為自己以後順利進入榮國府作鋪墊,二是她不喜歡紅色無疑。

那麼襲人擁有了這條紅裙子,但最後也沒有守住紅裙子,冥冥之中襲人也把這條裙子送人了,而且是在賈寶玉的授意下送走的。

襲人失了紅裙子,說明襲人最終也是和賈寶玉無緣。

薛寶釵本來有一條紅裙子,她也想把這條紅裙子留在怡紅院,但是卻被賈寶玉送走了,而且還送給了薛家人,也就是說把薛寶釵的紅裙子退回了薛家。

賈寶玉喜歡穿紅衣服的女子,但卻有緣無份,不能娶她,但卻一直懷念她、牽掛她,並且願意為她丟棄家庭,遁入空門。

家庭給了他一段婚姻,給他娶了愛穿淡黃白色青色的女子,但是他不喜歡她,最終丟下了她。

本來擁有紅裙子的襲人,也丟失了紅裙子,最後被迫別嫁給蔣玉菡。

一條裙子,在得到和失去之間,實則在冥冥之中,映射了幾個人的結局。

作者曹雪芹關於草蛇灰線、伏脈千裡的寫作手法。賈寶玉把薛寶釵送襲人的紅裙子,送回給薛家人,或者映射如願嫁入榮國府的薛寶釵,在賈寶玉出家後,可能像香菱媽媽似的,一個人的薛寶釵最後不得不依附娘家度日,吃盡白眼,在孤獨中苦挨歲月。

博而化易說:

具有很深的含義。

第六十二回,是香菱在和豆官玩的時候弄髒了她的新裙子,換上了襲人的裙子。 這件事的重要性實際上是在這一回的標題中指出的,所謂「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如果像以前一樣,只理解寶玉和襲人對香菱的朋友關愛的話,那就太膚淺了。

首先,看看這條裙子。香菱的髒裙子和襲人的完全一樣。巧合嗎?所謂的:

寶玉道:「你快休動,只站著方好,不然連小衣兒膝褲鞋面都要拖髒。我有個主意:襲人上月做了一條和這個一模一樣的,他因有孝,如今也不穿。竟送了你換下這個來,如何?」

香菱的裙子,說明了,「這是前兒琴姑娘帶來的。那個女孩做了一個,我做了一個,今天第一次穿。「薛家做裙子,寶琴拿來材料,寶釵香菱各做一件, 和襲人沒什麼關係,然而,碰巧襲人也做了同樣的事情。多巧啊,也來自襲人和香菱的裙子。 事實上,這個巧不僅僅是裙子的巧合,還意味著另一個巧合。

其次,香菱其實是體會到了寶玉穿裙子的苦心。 所謂的:

香菱笑著搖頭說:「不好。他們倘或聽見了倒不好。」寶玉道:「這怕什麼。等他們孝滿了,他愛什麼難道不許你送他別的不成。你若這樣,還是你素日為人了!況且不是瞞人的事,只這告訴寶姐姐也可,只不過怕姨媽老人家生氣罷了。」香菱想了一想有理,便點頭笑道:「就是這樣罷了,別辜負了你的心。我等著你,千萬叫他親自送來才好。」

香菱一句別辜負了你的心,說明也是痴人。呆香菱,呆者,痴也。痴人遇著痴人,如何不怡然自得?

第三,更奇妙的是,襲人也很開心 所謂:

襲人也是個散漫者。此外,她和香菱關係很好。當她聽到這件事時,她打開包裝,把它摺疊起來。她跟著寶玉去找香菱。她還在那裡等著。

襲人笑道:「我說你太淘氣了,足的淘氣出個故事來才好。」 香菱紅了臉,笑道:「謝謝姐姐,誰知那起促狹鬼使黑心。"

」說著,接過裙子,一看,果然跟自己的一樣 她叫寶玉背對著臉,用手把它解開,繫上。 襲人道:「把髒的給我,洗乾淨了還你。如果你把它拿回來,也會問你是否看到它。 香菱道:「好姐姐,你拿去給那個妹妹吧。" 我有這個,不想要他了。「 襲人道:「你真大方。」 」香菱忙道謝,襲人接過髒裙子走了 。

那麼,香菱換成襲人的裙子到底是什麼意思?

正當賈寶玉和蔣玉菡交換汗巾來引出花襲人和蔣玉菡的婚姻時,賈寶玉想把史湘雲的金麒麟送給衛蘭若。這裡香菱穿上了襲人的裙子,暗示香菱身份的改變,後來又擔當了襲人的角色。 香菱襲人換了裙子,和寶玉偷埋夫妻穗並蒂菱。這兩件事巧妙地交織在一起,形成了這篇文章。

意思是寶玉結婚後和香菱的交集。 那時,襲人已經走了,只留下麝月。香菱陪寶釵到房裡,實際上是代替襲人盡一切可能照顧寶玉。

那麼,讓我們來看看寶玉和香菱之間的對話。這三個句子非常模糊曖昧的,第一句話是別辜負了你的心,這是香玲答應換裙子。 第二句話是香菱換上裙子後,看到寶玉埋夫妻穗和並蒂菱說的,所謂:

香菱拉著他的手笑道:「這又叫什麼?怪道人人說你慣會鬼鬼祟祟使人肉麻的事。你看,你這手弄的泥烏苔滑的,還不快洗去。之後,香菱拉著寶玉的手,笑著說,畫面親暱不親暱?

和「慣會鬼鬼祟祟使人肉麻的事」這句話,為什麼香菱覺得肉麻呢?

另外,香菱已經照顧好寶玉了嗎?你的手太髒了,為什麼不洗乾淨呢?

至於最後,香菱和寶玉說得更曖昧了:

香菱對寶玉說:「別把裙子的事告訴你哥哥。」 「就是轉身走開了,寶玉笑了。「我沒瘋。往虎口裡探頭兒去呢。。」 」說著,也回去洗手了

為什麼不告訴薛潘?因為害怕薛潘吃醋 薛大傻瓜是吃醋了,想當年大鬧學堂的時候,蔣玉菡換汗巾的時候,柳湘蓮唱戲的時候,那樣他不拈酸吃醋?這正好表明,這一段,寶玉和香菱,是極其曖昧的 。

此時,回頭看看這個時候的標題「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一點也不簡單。

謝邀@悟空問答。

博而化易,原創精品!(純技術分析文。)

書偶記說:

香菱弄髒石榴裙後,換上了襲人一模一樣的新裙子,作者有何深意?

《紅樓夢》第六十二回,賈寶玉生日當天,香菱與芳官幾位小優伶在園中鬥草,向來那小優伶因為學過戲,言談難免科渾謔浪,憨態可掬的香菱與其玩耍,自然是要吃虧。

果然不一會,因為受不住豆官的打趣,香菱要上去擰她,打鬧中滾進了一個水窪。

小丫頭們見狀,趕緊笑著一鬨而散,只剩下那香菱呆呆地站在原地,不知怎樣才好。

正巧,賈寶玉來了,一看這情形,大為可惜,稱這裙子最不禁染的。這時候的賈寶玉,還僅僅是可惜一條新裙子而已。

而香菱則有更深的擔憂:

「這是前兒琴姑娘帶了來的。姑娘做了一條,我做了一條,今兒才上身。」

別人好心送的禮物,轉眼就弄髒了,多少有糟蹋他人心意的嫌疑。最主要是寶琴同時送了她和寶釵各一件,人家寶釵的還是完好無損的,自己反倒弄成這樣,相較之下,實在無法解釋。

香菱的擔憂也正是賈寶玉的擔憂,而且他為香菱想的還要更多,香菱話音剛落,寶玉便跌腳嘆道:

「只是頭一件既系琴姑娘帶來的,你和寶姐姐每人才一件,他的尚好,你的先髒了,豈不辜負他的心;

二則姨媽老人家嘴碎,饒這麼樣,我還聽見常說你們不知過日子,只會遭踏東西,不知惜福呢。這叫姨媽看見了,又說一個不清。」

長期面對粗暴的薛蟠的香菱,何曾得到過異性的這種體貼入微?反倒有點高興,笑稱如果有一樣的裙子先換過去就好了。

這一說提醒了賈寶玉,他想起襲人有這麼一條,遂讓香菱站在原地不動,自己去找襲人幫忙。

後來我們都知道了,襲人帶著她的石榴裙和賈寶玉趕來,香菱換上來襲人的新裙子,而那條泥汙的裙子則被襲人帶了回去。

這一段情節,被作者作為了回目,謂之「呆香菱情解石榴裙」,與「憨湘雲醉臥芍藥茵」分庭抗禮,可見其在作者心目中的位置。

可是,湘雲醉臥向我們展示了大觀園閒雅之盛景,湘雲之疏爽。香菱解裙除了寫盡她的呆,還有什麼寓意呢?

略諳《紅樓夢》者,都該知道,書中凡涉及小巧玩物、衣物飾品的描寫,總是埋有深意的。正如當初林黛玉忌憚史湘雲時所想的:

近日寶玉弄來的外傳野史,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合,或有鴛鴦,或有鳳凰,或玉環金珮,或鮫帕鸞絛,皆由小物而遂終身。

《紅樓夢》中,小到戴在身上的金鎖、鶺鴒串,大到穿戴在腰間汗巾、衣服。都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

所以,香菱的石榴裙與花襲人互換,必是有特殊的含義的。那麼究竟是什麼?

揭開了薛寶琴和薛寶釵微妙的姐妹情誼

在前人的詩詞中,石榴裙多有亮相,譬如唐人盧象《戲贈邵使君張郎》中的:

「少婦石榴裙,新妝白玉面。能迷張公子,不許時相見。」

又如白居易《諭妓》中的:

「燭淚夜粘桃葉袖,酒痕春汙石榴裙」。

石榴裙都被用指年輕女子,同時多報以玩弄的態度。即便在今天,一句「拜倒在石榴裙下」也未見莊重。

這樣一條裙子,按理說送給姨娘穿,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可是薛寶琴卻同時送給了薛寶釵,這實在是有意思,要知道寶釵是堂堂大小姐,而香菱不過一個買來的苦命姨娘,兩人收到一樣的禮物,而且不大適合未嫁姑娘的禮物,實在有些膈應。

也不知薛寶琴是不是故意的,反正後來,薛寶釵將它偷偷塞給就花襲人。

是的,您沒看錯。花襲人那一件正是薛寶釵塞給她的。為何?

賈寶玉說過,襲人還在熱孝中,但是卻在「前個月」做了這麼件不能穿的紅裙子,這簡直不合乎常理啊。只有一個解釋,就是這裙子不是襲人自己買的,而是別人送的。

那麼,跟香菱一模一樣的石榴裙,除了是薛寶釵的那一件,還能有誰?

所以,薛寶釵是沒跟薛寶琴打招呼的情況下,將她送的東西塞給了花襲人。

再聯想薛寶釵看到寶琴受寵而說出「不信我哪裡不如你」這句話時,不免令人一笑。

其次,暗示襲人將來被薛寶釵攆走

香菱是薛蟠的姨娘,花襲人也早早被王夫人暗中提拔為寶玉姨娘。彼時兩人卻互換了裙子,預示兩人命運將有共通之處。

那麼香菱後來怎樣了?

薛蟠討來的商戶之女夏金桂,是位狠厲的妒婦,一過門便容不下才貌俱佳的姨娘香菱,處處找茬挑刺,成日興風作浪,最終鬧得家反宅亂,薛姨媽只得要賣了香菱,也是薛寶釵顧及家族面子,將香菱收為了自己丫頭。

巧的是,根據前八十回多處線索,我們可以知道襲人最終出了賈府,嫁給了下九流優伶蔣玉菡。

而此番易主,絕非花襲人主動,要知道當初花襲人可是口口聲聲說「刀架脖子上我也不出去的了」。

而在第二十回,脂批道:

故襲人出嫁後雲「好歹留著麝月」一語,寶玉便依從此話。可見襲人雖去實未去也。

此番語氣,無不透露著無奈,襲人是不得不離開。而在賈府,奴才、尤其是婢女去留,是由管家奶奶拍板的,再縮小範圍,爺們身邊的婢女、姨娘都是主母決定的。所以,襲人是薛寶釵攆走無疑。正因此,襲人臨走前沒有求薛寶釵留下麝月,而是找了賈寶玉,遙想當初襲人和薛寶釵蜜裡調油的樣子,若不是兩人出了嫌隙,是不會如此的。

哪位要問了,寶釵那麼優秀,犯得著跟襲人計較嗎?不好意思,真犯得著。

花襲人是賈寶玉初試雲雨的對象,最早被賈寶玉視為「與別個不同」的丫頭,她也最早藉此轄制賈寶玉。與他「約法三章」,對其進行冷暴力等等,足見襲人在寶玉心中的地位。

是以,後來晴雯被攆走,寶玉有過這麼段心理活動:

大約園中之人不久都要散的了。縱生煩惱,也無濟於事。不如還是找黛玉去相伴一日,回來還是和襲人廝混,只這兩三個人,只怕還是同死同歸的。

在寶玉心中,林黛玉是靈魂伴侶,而襲人則是解決皮膚之欲的首選,襲人用於滿足世俗需要,黛玉是精神糧食。

如此,薛寶釵再優秀,也沒有她的位置了啊。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襲人不攆,更待何時?

潤楊的紅樓筆記說:

《紅樓夢》第六十二回,香菱的大紅石榴裙弄髒了,怕薛姨媽罵她不知道節儉糟蹋東西,而不敢回家。賈寶玉發現後,讓襲人來江湖救急。於是,香菱換上了襲人的大紅石榴裙,香菱的同款裙子給了襲人,讓襲人隨意處置。

《紅樓夢》中無閒筆,每一件小事,都有深刻的寓意。那麼,香菱換上了襲人的裙子,有什麼深意嗎?

第一、香菱和襲人都是丈夫喜歡,婆婆中意的女子。

薛蟠一見香菱就覺得她不俗,不顧一切地搶來的女子。為了得到香菱,和薛姨媽打了許多饑荒。

薛姨媽也相中了香菱。

(王熙鳳對賈璉說:)「姨媽看著香菱的模樣兒好還是末則,其為人行事,卻又比別的女孩兒不同,溫柔安靜,差不多的主子姑娘也跟他不上呢。故此擺酒請客的費事,明堂正道地與他做了妾。」

「寶玉亦素喜襲人柔媚嬌俏」,襲人是賈寶玉的第一個女人。「寶玉視襲人更與別個不同,襲人侍寶玉更為盡心」。

王夫人也相中了襲人,對襲人很滿意。她含淚對薛姨媽和王熙鳳說:「你們哪裡知道襲人那孩子的好處?比我的寶玉強十倍!寶玉果是有造化的,能夠得他長長遠遠地服侍他一輩子,也就罷了。」

王夫人對襲人的評價更高,甚至認為襲人比兒子寶玉還強十倍。王夫人希望襲人能長長久久地伺候寶玉。

第二、兩個人的命運驚人的相似。

香菱是薛蟠過了明路的妾室。襲人是寶玉沒過明路的妾。

她們二人的當家主母夏金桂和薛寶釵都是商人之女,都失去了父親。

夏金桂和薛寶釵在容貌和心機抱負上也有相似之處。夏金桂外具花柳之姿,薛寶釵酷似楊貴妃,都是美人。夏金桂「今日出了閣,自為要做當家的奶奶」。薛寶釵比夏金桂的志向高遠,她希望「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夏金桂和薛寶釵都要降服丈夫。只不過,夏金桂用硬的,採用雷霆手段,「趁熱灶一氣炮製熟爛」,自豎旗幟。薛寶釵用軟的,她總是耳提面命地提醒賈寶玉讀書上進,光宗耀祖,讓賈寶玉在自己規定的路上,奮勇前進。

夏金桂和薛寶釵都不允許丈夫有才貌雙全的愛妾。夏金桂「見有香菱這等一個才貌俱全的愛妾在室,越發添了「宋太祖滅南唐」之意,「臥榻之側豈容人酣睡」之心。」於是把自己的丫頭給了薛蟠,用計折磨、迫害香菱,讓薛蟠毒打香菱。前八十回,香菱被迫離開了薛蟠。

薛寶釵和夏金桂一樣,允許寶玉有不愛的小妾,但是不允許寶玉有喜愛的小妾。襲人是寶玉的第一個女人,寶玉依賴襲人。

薛寶釵不允許寶玉有心上人,不允許襲人分享自己的丈夫。薛寶釵應該將自己的丫頭給了寶玉代替襲人。襲人被寶釵嫁給了蔣玉菡。

襲人和香菱有同款的大紅石榴裙,說明她們的命運也驚人的相似。她們都有一個厲害的當家主母,都有一個不能為自己做主的丈夫,都被當家主母算計,被當家主母用計攆走。

襲人和香菱自己的大紅石榴裙都沒有留下,她們最後也沒有和丈夫也走到一起,而是分開了。

第三、說明賈家人大方,薛家人小氣。賈家人浪費,薛家人節儉。

香菱的裙子弄髒了,就十分擔心,生怕薛姨媽罵她。寶玉懂得香菱的心思。

寶玉跌腳嘆道:「若你們家,一日糟蹋這一百條也不值什麼。只是頭一件既系琴姑娘帶來的,你和寶姐姐每人才一件,他的尚好,你的先髒了,豈不辜負他的心。二則姨媽老人家嘴碎,饒這麼樣,我還聽見常說你們不知過日子,只會糟蹋東西,不知惜福呢!這叫姨媽看見了,又說一個不清。」

寶玉說襲人上月做了一條一模一樣的,建議把襲人的裙子給香菱換上。香菱和襲人都同意了,於是香菱換上了襲人的大紅石榴裙。

從寶玉的話裡可知,薛姨媽平時在家裡是一個碎嘴的婆婆,經常教訓香菱。同時也說明,薛家人很節儉,不浪費東西。香菱是過了明路的妾,做了一條大紅石榴裙,便當了寶貝。弄髒了就嚇得六神無主。

賈府則比較浪費了。襲人名義上還是丫頭,只是有妾的待遇。可是襲人的裙子和香菱的裙子一模一樣,而且襲人說給人就給人了,眉頭都不眨一下。這說明,賈府的準姨娘,比薛家的正牌姨娘還富有。我們看見平兒插金戴銀的,從未見香菱插金戴銀的。

結語:

香菱和襲人都是被買來的;都曾經是少爺主子的心上人;也曾經深受婆婆的喜歡。然而,她們都碰上了一個有心機、狠心的當家主母,她們都被當家主母趕走,被迫離開了自己的男人。香菱最後死了,襲人被嫁給了蔣玉菡。

王老五遊中國說:

暗示了漢族文化被滿清金人取代和殘害。

香菱代表中華文化和文明,是被薛蟠(指滿清族)玷汙,夏金桂(吳三桂殘害而死)。夏,指華夏,意思是說吳三桂是華夏的叛徒,金,指滿清的金人毀滅華夏文化,桂指吳三桂。香菱代表著華夏文化和文明。

換一個紅裙子,代表滿清屠殺改變華夏文化和文明。

這條石榴裙是寶琴帶來的。只有兩條,一條給香菱,另一條送了寶釵。紅色代表朱明朝,代表香菱是漢人。薛寶釵不穿紅色代表著滿清族。「金簪雪裡埋」最後薛寶釵凍死在東北野外雪中。

寶釵是個外穿素色衣裳的女子,在孝中的襲人,卻忽然有了一條這種一模一樣的裙子,可見這條裙子就是寶釵送襲人的。

香菱弄髒了石榴裙。換了襲人的裙子去,這是在隱隱告訴讀者,襲人此時已經和寶釵私下結成聯盟,取代漢族文化。

寶玉素來最愛是紅色,幾乎到了見了紅色就著迷的程度。紅色代表朱明朝,代表了漢族。

石榴裙是紅色衣裙裡,最為年輕,活潑嬌俏的裝飾,當然也可以寓意如意佳人,寓意中華文化。

襲人從怡紅院裡,拿出石榴裙,說明襲人和寶釵,都是無法穿石榴裙的人,只有像黛玉的香菱能穿。

已經進了怡紅院的「石榴裙」,最終又被拿走。就像是來得早,與寶玉同吃同住,同至同息的黛玉,最終還是會離開一樣。而背後的推動者,就是把石榴裙送出去的襲人。

餘生只留給寶玉,石榴裙一樣殷紅的國破家亡相思血淚。後文香菱為這條石榴裙受屈而死。夏金桂就是吳三桂,是害死香菱的人,也是殘害漢族和漢族文化的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900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