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問答集合

諸葛亮為什麼要鍥而不捨的北伐?_諸葛亮明知北伐不能成功為何還要北伐

煙郭說歷史說: 第一次北伐失敗後,諸葛亮北伐之舉引發朝野上下一片質疑,他不得不對此作出正面回應,從中可以看到一…

煙郭說歷史說:

第一次北伐失敗後,諸葛亮北伐之舉引發朝野上下一片質疑,他不得不對此作出正面回應,從中可以看到一種悲壯,那種明知不可為,卻不得不為的悲壯之舉。

對於諸葛亮時代的爭議,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

  • 蜀漢人才凋零。
  • 蜀漢國力遠比魏國弱小。
  • 還有常年北伐會損耗國力。
  • 諸葛亮自己的軍事才能。

其實,諸葛亮比誰都清楚,比誰都看得透徹。

以往我們了解諸葛亮以及他治理蜀國,發動北伐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往往通過《三國志》以及一些通俗史書了解。

而且,人們的目光往往集中在諸葛亮北伐的具體過程以及結果、為蜀漢帶來的影響上面。

但有一篇文章卻長期被人所忽視,這篇文章深度闡明了諸葛亮的內心想法,以及他對當時蜀國現狀的認知,還有制定蜀國國策的依據。

這篇文章叫做《後出師表》,是諸葛亮本人寫給劉禪的奏章,也是在第一次北伐之後,面臨各方質疑北伐的壓力下寫出的千古名篇。

諸葛亮開篇就明確點明了為什麼要北伐?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後出師表》

他不是不知道敵強我弱,也清楚蜀漢的國力遠不如曹魏,之所以要不斷地北伐,是因為「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以待亡,孰與伐之」。

蜀漢國力弱小,人口、資源都遠遠不及曹魏,你偏安在蜀中發展,曹魏也雄踞中原在發展,但你掌握的資源、人口不如人家,他的發展速度絕對遠超蜀漢。

時間一長,等魏國內部完全穩定,實現發展之後,曹魏對蜀國必然形成絕對的碾壓之勢,到那個時候,蜀漢根本無法抵擋,所以偏安蜀中等於是坐以待斃。

如果不想坐以待斃,就必須主動出擊,擴張地盤,奪取資源,壯大自己,當然,要是能攻下長安是最好的。

緊接著,諸葛亮又舉了幾個古代的例子,總得核心思想就是,不能因為眼下沒有安全威脅就貪圖享受,偏安一隅,一定要銳意進取,天下是打出來的,不是坐等出來的。

對於為什麼要北伐,諸葛亮在最後做了進一步說明。

首先是蜀國人才凋零的問題。

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複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後出師表》

對於蜀國人才凋零這事兒,其實自從劉備時代末期就開始了,加上劉備在夷陵之戰葬送了蜀國精銳,死掉了一批優秀將領,已經開始出現人才凋零的苗頭。

到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後,蜀漢軍隊中的軍官死了70多人,精銳軍隊減員一千餘人。

而這些人才都是數十年來,劉備東徵西討時招攬到的,並不是川蜀本土人才。

川蜀也僅僅是一州之地,人口不過90餘萬,根本提供不了蜀漢對於龐大的人才需求。

如果不抓緊時間北伐,再過幾年,那些從天下四方招攬來的賢才先後凋零,蜀漢將面臨嚴重的人才危機,那還拿什麼去跟魏國對抗?

諸葛亮很清楚蜀漢人才凋零的情況愈發嚴重,而川蜀本身人口規模不大,並不能提供很多人才,如果就此偏安蜀中,沒了人才,也必亡。

與其如此,那不如趁現在還有那麼一些人才的情況下,及早發起北伐,以攻代守。

其次,罷兵休戰能實現嗎?

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而不及今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後出師表》

蜀漢國力弱小,民窮兵疲,這些諸葛亮是知道的,但是即便停止北伐,集中精力治理蜀中,就能實現和平嗎?

顯然是不能的,你不去進攻曹魏,他就不來進攻你嗎?邊境上就可以不用部署重兵防守了嗎?

這肯定也是不可能的,即便不北伐,蜀漢也得在漢中邊境集結重兵以防備曹魏,那麼常年在邊境駐軍所需的軍費開支,也是很龐大的,並不比北伐減輕多少。

與其這樣被動防守,坐等敵人打上門,不如主動出擊,還有一線希望。

最後,對於北伐能有多少勝算,諸葛亮自己其實是信心不足的。

他在《後出師表》的結尾也很清晰地表示,至於北伐能不能成功,有多大把握,他心裡也沒底,但唯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僅此。

凡事如是,難可逆見。臣鞠躬盡力,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後出師表》

自從劉備攻取川蜀,打下漢中之後,人心思定,到劉禪時代,魏蜀吳已經完全實現三足鼎立,三方之間保持了暫時的均勢。

這種格局下,蜀漢也在諸葛亮的治理下逐漸趨於穩定,一旦穩定下來,人的惰性就會產生。

大家花了這麼多年跟著劉備東徵西討,現在好不容易安定下來了,都想著該享受一下了,所以貪圖安逸的心態就會滋生。

諸葛亮能確保蜀漢在他有生之年不滅,但他死了以後呢?

他在世的時候,蜀漢已經人才凋零嚴重,等他死了,蜀漢人才進一步老的老,死的死,還能剩點什麼?

再加上人們傾向於穩定,貪圖安逸的心態下,勢必懈怠下來,那個時候才是最危險的,蜀國必定無法保全。

所以,必須北伐!

最重要的是,北伐能以「漢賊兩立,王業不偏安」為理由,以光復中原,興復漢室為目標,激活蜀漢上下的進取之心。

總的來說,對於蜀漢的國力,人才凋零的問題,北伐的成敗問題,諸葛亮都是十分清楚,而且看得很透徹的。

要想活下去,就得以攻代守,才有機會,如果偏安一隅,只能坐以待斃。

但曹魏勢大,北伐能不能成功,諸葛亮心裡也沒底,只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他不是不清楚敵我力量懸殊,而是沒得選,必須得這麼幹,哪怕明知成功的機率渺茫,也不得不做。

這是一種明知不可為,卻不得不為的悲壯之舉。

是成是敗,他不知道,但他知道的是,自己必須盡力去做,即便最後沒有成功,那自己也盡力了,也算是無愧於劉備的知遇之恩。

海量說歷史說:

因為蜀國繼承的是漢統,而曹魏是篡漢之國賊,豈能偏安一隅,討賊則名正言順,偏安則失去正統,人心也就失去了,蜀國也就亡了。

《後出師表》記載:「先帝深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

蜀國相對封閉,被東吳與魏國重重包圍,不北伐就只能等死,北伐則還有一線希望 ,如果再沒有了這一點希望 ,就再沒有一點動力了,蜀國將一片死氣沉沉,最終只能毀於內亂。

劉備死後,荊州集團與益州集團矛盾重重,他們不甘心諸葛亮大權在握,蜀國朝堂之上早已是暗潮洶湧,一觸即發,諸葛亮只有不斷地發動戰爭,才能化解蜀國之內部矛盾,把人們的心拉到對外戰線上來,同仇敵愾,一致對外。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只有不斷的北伐,才能讓人們心中始終存在憂患之感,才不會讓人沉迷於安逸之中,把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消磨殆盡。

最好的防守就是不斷的進攻,讓別人知道你的強大,敵人才不敢輕易侵犯。而且只有在不斷的進攻當中,才能鍛鍊軍隊,成長為一支虎狼之師。如果不打仗,軍隊真的就廢了。

如果北伐成功了,諸葛亮還是有可能反的,因為天下對所有人誘惑太大了。

字字之名說:

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才答應協助劉備一片扶漢之心;自諸葛亮出山之日起就決定了他以恢復大漢天下為己任。也許以今天的眼光來看,覺得諸葛亮有更靈活的選擇,但實際上北伐的選擇是諸葛亮無奈且必須的選擇。

  • 強大的秦朝雖然是名義上的第一個封建統一王朝,但漢朝實際上可以說是中國第一個大一統且建立了長久封建統一文化的朝代。漢朝在長達400年的統治時期,湧現了幾多昌明盛世之君與開疆拓土的英雄事跡。縱然到了盛世末年,民間對於漢朝的正統性還是沒有過多的懷疑。諸葛亮祖輩世代漢祿,在以儒家文化為正統的漢朝,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的思想在士人當中是根深蒂固的。縱然諸葛亮是臥龍之才,忠於漢室的思想也很難逃出時代的局限。所以懷有經天緯地之才的諸葛亮,恢復漢室江山是他心裡的第一選擇。
  • 歷經赤壁之戰,獲得了荊州根據地。蠶食劉璋歸降,站穩了川蜀龍興之處。可惜了關羽大意失了荊州,劉備自大敗於夷陵。此時如果蜀國伐吳,天下輿論上只會覺得這是自私洩憤之舉;縱然勝了,天下也只會把蜀漢比於曹魏。更會覺得劉備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天下人面前裝模做樣,俘獲天下人對大漢的同情之心,達到自己做皇帝的美夢。諸葛亮何其明白之人,篡漢的是曹魏,吳國雖然稱王建國,那也是在劉備稱帝之後。蜀漢並沒有雙線作戰的實力,正所謂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所以伐魏的大旗更有利於蜀漢的遠景戰略。
  • 可能有人會說,事從易處著手。你分析一下魏蜀吳三國的形勢就知道,其實伐吳並不比伐魏容易。魏蜀吳三國很明顯魏國實力最強,我們可以給魏國至少打個1.5分;蜀國次之勉強算1分吧!吳國得了荊州好歹能得0.8分吧!魏一直惦記著赤壁之仇,曹丕上臺不久就制定了三路伐吳的大計。吳國夾在魏國與蜀國之間其實並不好做人。因為魏國有稱霸天下的實力,蜀國有恢復漢室的民意。唯獨孫吳兩不沾,天生就是個陪練,吳國要想獲得相對的安全,在這種環境之下,吳國就只能看誰對我有利我就聯合誰。諸葛亮是個戰略高手,連吳抗魏的這個加法他怎麼能不知道。吳國也不乏人才,如果魏國再得1分,剩下的就是大人打小孩的把戲了。怎麼可能去便宜了魏國呢?所以吳蜀聯盟是必然。
  • 另外從魏蜀吳三國的地形圖可以看出,魏國對於蜀國和吳國都是處於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地形位置,而蜀吳兩國相對來講,自己荊州丟失後,交界之地多有天險之隔,只要兩國軍隊在相應的地方有適當的兵力布署,雙方都難以有效突破。反觀蜀國與魏國的交界地帶,可以用武之地也顯得更多。理所當然從地利方面伐魏也顯得更有利一些。
  • 還有一個促進的因素,就是諸葛亮開始北伐之時,正值蜀國平定南蠻,讓士兵經過了實戰的歷練,士氣正旺。加上魏國曹丕去世不久,再有孟達寄書蜀國有叛魏之意,同時吳國也已經同蜀國重修舊好;諸葛亮當時覺得這是一個天賜的良機,於是開始了既定的伐魏大計。

雖然有以上「地利」與「天時」的配合,可惜的是蜀國並無「人和」來搭臺,馬謖的失誤,趙雲老去,魏延的狂傲,李嚴的掣肘,再加上那黃皓的誣陷與後主的昏聵。雖然諸葛亮身懷經天緯地之才,鞠躬盡瘁之心,也難逃星落五丈原,天下是非成敗轉頭空的命運。諸葛亮的一生就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奮鬥的一生啊!

文章源自本人,圖片來自網絡,小濤養花知識首發,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大山愛對對聯說:

諸葛亮一直堅持北伐。第一,形勢所在,逼得他必須北伐。第二,實現自己當年志向,建立統一大業。第三,感激劉備知遇之恩,鞠躬盡瘁,以報先帝。下面我來分析下這三點。

第一,形勢所在,逼得他必需北伐。我們來看這張地圖。

曹魏集團佔據中原,人口最多,地盤最大。曹魏:冀州,幽州,并州,涼州,豫州,青州,徐州,兗州,司州。蜀漢:益州。東吳:揚州,交州,荊州。諸葛亮制定的政策東邊和孫權聯盟,北邊共同的敵人是曹魏。蜀國地盤最小,人口也最少,要想有作為,要想壯大,必須北伐。不北伐就只能等著曹魏伐你,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進攻。足球場上的策略,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況益州緊挨著涼州,涼州出產戰馬,古代行軍打仗,馬是非常重要的,第一軍需。騎兵對步兵能形成碾壓之勢。涼州不像中原人口眾多,容易拿下。所以諸葛亮只能北伐,出漢中,拿下涼州的話,得到優良戰馬,再依靠居高臨下,長安就會唾手可得,想當年韓信就是發兵陳倉,取長安,席捲中原,最後幫助劉邦取得天下。諸葛亮這是在向韓信學習。

第二,實現自己當年志向,建立統一大業。

諸葛亮在和劉備的隆中對話就提出了自己的構想。益州險塞,沃野千裡,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由於關羽失去了荊州,已經不能派一上將向宛洛。只能率益州之眾出秦川。這個帶頭人,就是諸葛亮。諸葛亮準備親力親為。所以他一直要北伐。北伐出漢中,諸葛亮進退自如,想出兵,我把棧道一修,兵馬糧草次序跟進,退可很快收拾行囊,曹魏追起來提心弔膽。

第三,感激劉備知遇之恩,鞠躬盡瘁,以報先帝。

劉備尋諸葛亮於草廬之中,委以大任。言聽計從。待遇殊恩。劉備自解:孤之有孔明玩,猶魚之有水也。《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劉備給予了諸葛亮充分信任。所以諸葛亮在《出師表》裡寫到,蓋追先帝之殊遇,以報陛下也。諸葛亮小時候隨著叔父在荊州避難 本不想聞達於諸侯。是劉備三次親請諸葛亮出山。這份情誼讓諸葛亮無以為報,怎敢不盡全力報答。

《三國志》諸葛亮傳,陳壽評價諸葛亮,當此之時,亮之素志,進欲龍驤虎視,苞括四海,退欲跨陵邊疆,震蕩宇內。所以諸葛亮矢志不渝,一直堅持北伐。文中插圖均來源網絡。謝謝大家的支持 。

悠閒似水流年說:

蜀漢在三國之中,軍事,土地、糧草、國力,從各方面都沒有具有北伐的能力,自認為隆中決策上有不當,三分天下,匡復漢室,執意北伐,只不過是虛張聲勢。二一種可能是守邊關的防禦辦法,蜀有山川之險,古為蜀道難,在終南山、秦嶺山脈駐寨扎耍道口,住紮軍隊,古代兵器落後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天然兵家要地,蜀川才安寧。

六福雅士說:

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的將領白崇禧曾經提出一個論點,即「守江必守淮,守淮必守徐」,意思是要想守住長江天險,就必須先守住江淮地區,而要想守住江淮地區,就必須先守住徐州。

這一戰略防守思想,也適用於1000多年前的蜀漢時代。因為當時的諸葛亮,也面臨一個如何守住蜀漢的問題。

如何才能長遠的保障蜀漢的生存和發展?

那就是守成都必先守漢中,守漢中必先守關中,而想守關中,必先攻取關中」也就是說,要想守住成都平原,就必須先守住漢中平原;而要想守住漢中平原,就必須先守住關中平原;而要想守關中,必須先攻取關中!

而諸葛丞相的六次北伐,表面上是「北伐曹魏、恢復漢室」,那只是一個「出師有名」的口號而已,其本質上,正是在力圖完成這一蜀漢的戰略防守思路。

成都平原--漢中平原--關中平原,地形圖


一、守成都必先守漢中」,但單純的固守漢中,最終是防守不住成都的,因為這只是一種戰術層面的純消耗性的被動防守,以蜀漢的國力,是不可持續的。因為:

對於蜀漢是「守成都必先守漢中」,而對於曹魏則是「攻取成都必先攻取漢中」。

還記得公元230年,曹真出動四路大軍進攻蜀漢,那種咄咄逼人、勢在必得的情況嗎?

曹真率一路大軍從子午谷進攻漢中,張郃率一路大軍從斜谷攻進攻漢中,司馬懿率荊州軍由漢水經魏興郡進攻漢中,郭淮率雍州軍經天水進攻武都。

當時曹魏的這四路大軍達到了15萬人左右,而蜀漢為了抵禦曹魏的這四路進攻,幾乎舉全國之兵應戰,最後才將曹魏大軍擊退。

因此,如果想有效防守住漢中,不至於被曹魏偷襲成功,考慮到兵力調動和糧草轉運要受到崇山峻岭的阻隔,那麼,蜀漢在防守漢中時,其常備駐軍必須達到3-5萬左右!而蜀漢的常規軍也只有10萬人左右。

如果常年駐軍達到3-5萬以上,那麼曠日持久,日常的糧草軍需等的供給總量,將會是一個「天文數字」!

而漢中平原地勢狹小,糧草生產不足,即便軍屯,土地也夠用。因此,大量的軍需糧草、物資器械等,都需要源源不斷地從成都平原轉運過來。

而這長途轉運所需要的「後勤部隊」,至少也得2萬人左右。

這2萬人本身在路上又要耗費大量的糧食,這還不包含牛馬役使和耗費糧草的問題。

由於曹魏的軍隊,背靠的可是遼闊的關中平原呀!軍隊調動迅速,糧草豐富,且轉運方便。

即便曹魏年年不出兵,只是半年佯攻一次,就會使得漢中之軍如臨大敵,疲於奔命,始終不敢裁撤一兵一卒。

換言之,如果想保障成都的安全,而採取單純的固守漢中,而這支3-5萬人的常駐軍隊,將在「未出一兵、未打一仗」的情況下,而徒然長期空耗蜀漢巨大國力!

試想:這樣的防守態勢可以長久持續嗎?這樣的防守思路可以取得成功嗎?這樣的「空轉空耗」的防守體制,其國力可以長期支撐嗎?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長此以往,不待曹魏主動進攻,蜀漢自己就支撐不下去了,最終必將坐而待斃,「國將不國」!

漢中平原--關中平原,地形圖

二、因此,真正的蜀漢戰略性防守思路,應該是守成都必先守漢中」,而「守漢中必先守關中」。

(一)既然固守漢中,這時一個「空轉無效」的「不可持續」的戰術性防守思路,帶來的只是自己「空耗國力」,而不傷曹魏「一根毫毛」,那麼,與其如此,何如主動進攻,索性拿這部分國力,來攻取關中平原,拿下長安,把蜀漢的「防守基地」,從「漢中平原」,推進前移到「關中平原」! 以「固守關中平原」,來實現「防守漢中平原」,並最終「保障成都平原」,達到一勞永逸的戰略防守效果。

(二)如果佔領了關中平原,那麼,由於關中平原本身土地遼闊,糧食產量較大,兵員也較充足,那麼,蜀軍就可以在此長期軍屯,實現「以兵養兵、以戰養戰」的局面,不僅可以作為防守蜀漢的戰略緩衝,也會成為「討伐曹魏、平定中原」的永久跳板

(三)如果佔領了關中平原,那麼,蜀漢和曹魏的攻守之勢就立即轉換了。

蜀漢只要據守據守潼關和武關,就可以拱衛關中平原、漢中平原,乃至成都平原的安全。

而如果東出潼關,就可以採取進攻姿態,兵鋒直指洛陽,而自己的背後,就是一望無際的關中平原,有著豐富的糧草供應和兵員補給。

而曹魏對於潼關,不管是攻擊也好,防守也罷,其補給線是從洛陽算起的,要遠遠比蜀漢要困難的多。

而這攻守之勢的易位,也就意味著蜀漢將從「疲於奔命、被動應對」,變成「進退有據、攻守兼備」;而曹魏將從「進退有據、攻守兼備」,變為「疲於奔命、被動應對」。而這一反一正的變化,假以時日,兩國的國力對比就要發生巨大變化了……而歷史的進程也許就要發生改變了......

關中平原--洛陽盆地,地形圖


結語:綜上所述,守成都必先守漢中,守漢中必先守關中」,而想守關中,必須先攻取關中呀?

因此,諸葛亮會一直堅持。其「六次北伐」,絕非「師出無名」(每一次都利用了很好的戰機),更非「窮兵黷武」(內政外交都準備的很到位),而是為了蜀漢的長久生存和發展,而必須採取的以攻為守的「戰略性防守策略」!


後記:當然,諸葛亮堅持北伐,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恢復漢室、還於舊都」這是蜀漢建國的口號,也是先主劉備的生前遺願,同時,統一中國,也是諸葛亮的政治理想。作為一個「忠義之臣」,他一定想「平定中原」,雖然明知道蜀漢的實力還不足以實現這一點,但他是想最起碼給劉禪留下一個豐厚的「政治遺產」,那就是:拿下關中平原,為蜀漢的生存和發展,拓展出一個更大的防守和進攻空間,讓蜀漢的後繼者「接著他們的接力棒」,來實現他和先主的「政治遺願」。

所以才有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時,駐守五丈原,死磕司馬懿,至死方休,兌現了自己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政治誓言,不亦悲哉?何其壯哉!

慧眼觀世事說:

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第一、劉備自認為其蜀漢政權承於漢獻帝。

自從曹丕篡漢之後,劉備就以漢正統自居,這種道義的制高點使得劉備把曹魏視若仇敵,不伐曹魏,蜀漢政權就失去了正當性。

第二、三國鼎立,蜀漢政權實力最弱,經濟最差,軍隊最少,人才最缺,對於弱者而言,熬時間是沒有前途的,只有敢於鬥爭,主動出擊,才可能有一息生存的機會。六出祁山,多次北伐,原因在此。

第三、諸葛亮未出茅廬,即制定了三分天下,北伐中原的戰略目標。後來多次北伐只是「隆中對」的實施。

希望星晨58298869說: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是運籌帷幄,正氣凜然的形象。其隆中對使三足鼎立,為世人欽佩。但他所發動的北伐戰爭卻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在蜀漢國力不允許的情況下,作為丞相,他舉全國之力去攻打曹魏,令人十分的不解。諸葛亮為什麼執意多次發動北伐戰爭?

1.為蜀漢爭取發展空間。

因為蜀漢地處偏遠,面積狹小,耕地少。蜀漢的人口也有限,與吳魏相比,人民生活也十分貧困。要改變這種落後的面貌,就要打出去!而中原地區是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為擺脫在南方偏居一隅的困境,為掙脫地域對蜀漢發展的束縛,就必須北伐。因而,諸葛亮在自知實力懸殊的情況下,也要去奪取地盤,爭取發展空間。

2.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在隆中對中,諸葛亮對當時的天下大勢作了一番分析。他認為要完成興復漢室,平定中原的大業就必須未雨綢繆,在佔有荊、益兩州的情況下,搞好與少數民族的工作,與東吳結盟好。再養兵蓄銳,積累軍事實力。待形勢發生變化,兵分兩路。一路由能徵慣戰的將軍率領荊州之軍向宛、洛進攻,劉備帶領主力部隊徑出秦川。就是說,在荊、益縱橫馳騁,目的是建立根據地,不是開闢歸宿地。他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進取中原。可惜關羽丟了荊州,卻並沒有泯滅諸葛亮的願望。為了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作為 一個有使命感的人,他必須北伐。

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隆中 對》

劉備駕崩後,蜀漢內政發生了變化。事實上,從荊州丟失開始,荊州派系和益州派系已經發生了矛盾,作為荊州派的代表,諸葛亮和益州派這一群富 得流油的傢伙也掰過手腕,但收效不大。諸葛亮深知,要士心歸附,必須平息內部的政治爭端,槍口一致對外。北伐,能調動益州士人的積極性,喚起國人同仇敵愾的決心,增進國內團結。所以,不管能否打贏這場戰爭,都可以緩和國內矛盾。這也是諸葛亮要北伐的原因之一。

劉備認為諸葛亮的才幹比曹丕強十倍,有振興漢室的個人實力。而三顧茅廬時,劉備就亮明,自己「欲信大義於天下」。後來,興復漢室,攘除奸兇,北定中原,還於舊都幾乎成了蜀漢軍事集團的最高政治理想。在白帝城託孤時,劉備還念念不忘恢復中原。諸葛亮本質是忠君謀臣,為了先帝的遺願自己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自然不會忘記先帝的囑託。北伐也是為報答劉備早期的三顧之恩。

「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隆中 對》

書生意氣876說:

從公元228年春~公元234年冬,諸葛亮先後親率兵出漢中,歷經7年,對曹魏發動的五次戰爭。

諸葛亮北伐的主要原因是:

1.匡扶漢室,統一中原。

第一次,建興六年(228年)春,諸葛亮發兵隴西三郡(天水郡,南安郡,安定郡),先得後失。設疑兵於斜谷,自己率大軍攻祁山。

張郃大破馬謖於街亭,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拔西縣千餘家返回漢中。

第二次,建興六年(228年)年冬,為響應東吳,諸葛亮出散關,包圍陳倉,攻打二十多天未破,漢軍糧盡退軍。

魏將王雙率兵追擊,被蜀軍擊敗,蜀軍斬殺王雙。

第三次,建興七年(229年),諸葛亮派遣陳式攻佔武都、陰平。

魏將郭淮帶兵援救,諸葛亮親自率軍至建威,郭淮撤退,蜀漢只得二郡。

第四次,建興九年(231年),漢軍包圍祁山,司馬懿和張郃帶兵援救。

李嚴運糧不繼,漢軍糧盡退軍。

張郃追擊蜀軍至木門,被蜀軍射殺,無功而返。

第五次,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出武功五丈原。因未能成功搶佔北原而與魏軍僵持達百餘日。

秋,諸葛亮逝世,漢軍退回漢中,至此諸葛亮五次北伐結束。

2.為完成劉備的遺願,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諸葛亮,數次北伐戰果寥寥,他一直堅持,不僅是因為自己匡扶漢室的願望,還因劉備的期望,這份期望一直伴隨他最後病逝在五丈原軍中,終年54歲。

縱觀諸葛亮的一生,都是在執行《隆中對》的戰略,先佔據荊、益兩州,守住險要的地方,和西邊的各個民族和好,又安撫南邊的少數民族,對外聯合孫權,對內革新政治,天下形勢發生變化,就派一員上將率領荊州的軍隊,直指中原,稱霸的事業也就成功了,漢室也復興了。

諸葛亮五次北伐,雖然,沒有北定中原,興復漢室,卻主動出擊,牽制曹魏對蜀漢政權的蠶食,保衛了蜀漢政權的穩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瓦要問答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vawelsh.com/archives/932

作者: 瓦要問答

返回顶部